五 氧化还原反应与'
- 格式:ppt
- 大小:521.00 KB
- 文档页数:38
氧化还原反应和四种基本反应的关系1. 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嘿,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氧化还原反应,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名字其实挺有趣的。
想象一下,氧化还原反应就像一场舞会,舞者们在舞池里来回穿梭,互相交替。
简单来说,氧化反应就像一个舞者把“电子”借给了另一个舞者,而还原反应则是那个舞者把“电子”还给了它的伙伴。
听起来像在演戏,其实这在化学世界里可是大事儿!这场舞会里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任务,缺一不可。
1.1 氧化还原反应的日常例子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会问,氧化还原反应跟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咱们身边随处可见!比如,铁生锈了,那就是氧化反应在作怪。
铁和氧气在空气中搭上了“车”,结果就形成了锈。
而当水果被切开后,表面变黑,那也是氧化的结果。
你看,这种反应不光是在实验室里发生,生活中可是随处可见呢!1.2 氧化还原的奥秘而且,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一个神奇之处,那就是它能释放出能量。
这就好比一场“化学派对”,当电子在反应中跳舞时,就会释放出热量和光。
你想想,火焰的燃烧、汽车的动力,都是在这一场舞会中得来的。
所以,氧化还原反应不仅是学问,还是我们生活的动力源泉!2. 基本反应的种类好啦,咱们再聊聊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单置换反应和双置换反应。
这四种反应就像四个性格迥异的小伙伴,各自有各自的风格。
2.1 合成与分解反应首先是合成反应,想象一下,两个小伙伴一见面就决定“组团”,结合成一个新朋友。
比如,氢气和氧气结合成水,这就是合成反应。
而分解反应就像是老朋友分开,各自去追求自己的梦想。
比如水在电流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这就是分解反应。
2.2 置换反应的精彩然后是单置换反应,想象一下,一个朋友看到另一个朋友和第三者在一起,便插了进去,成功“夺回”了对方。
比如,锌和盐酸反应,锌把氢“抢”了过来,形成了锌盐和氢气。
而双置换反应则是两个“组合”互相换舞伴,就像“换换换”一样有趣。
盐和盐反应,产生新的化合物,就像一场盛大的舞会,大家都在变换角色。
2014届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五 两类重要的反应2013年高考试题精选(201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 3++3H 2↑B.钠与CuSO 4溶液反应:2Na+Cu 2+=Cu↓+2Na +C.NaHCO 3溶液与稀H 2SO 4反应:CO 2-3+2H +=H 2O+CO 2↑D.向FeCl 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 3+=2Fe(OH)3+3Mg 2+【答案】D(2013高考∙重庆卷∙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 .Na +、Ba 2+、Cl —、NO 3—B .Pb 2+、Hg 2+、S 2—、SO 42—C .NH 4+、H +、S 2O 32—、PO 43—D .Ca 2+、Al 3+、Br —、CO 32—【答案】A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Ca 2++2ClO -+H 2O +CO 2===CaCO 3↓+2HClOB .NaOH 溶液中滴入饱和FeCl 3溶液:Fe 3++3H 2O 3H ++3Fe(OH)3(胶体)C .将氯气溶于水配制氯水:Cl 2+H 2O H ++Cl -+HClOD .用硫酸酸化的KMnO 4溶液与H 2O 2反应:2MnO -4+10H ++3H 2O 2===2Mn 2++3O 2↑+8H 2O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Fe(OH)3反应生成Na 2FeO 4:3ClO -+Fe(OH)3===FeO 2-4+3Cl -+H 2O +4H +B .用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Na 2O 2+H 2O===2Na ++2OH -+O 2↑C .向Fe(NO 3)2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 溶液:3Fe 2++NO -3+4H +===3Fe 3++NO ↑+2H 2O D .用铁棒作阴极、碳棒作阳极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2Cl -+2H 2O=====电解H 2↑+Cl 2↑+2OH -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等物质的量的Ba(OH)2与明矾[KAl(SO 4)2·12H 2O]加入足量水中:3Ba 2++6OH-+2Al 3++3SO 2-4===3BaSO 4↓+2Al(OH)3↓ B .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 +===Fe 3++3H 2O C .H 182O 中投入Na 2O 2固体:2H 182O +2Na 2O 2===4OH -+4Na ++18O 2↑ D .CuCl 2溶液中加入H 2S 溶液:Cu 2++S 2-===CuS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或分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 =1的溶液中:Na +、Fe 2+、NO -3、Br 2B .0.1 mol·L -1 NaOH 溶液中:K +、Ba 2+、Cl -、NO -3 C .含有0.1 mol·L -1 Ca 2+的溶液中:Na +、K +、CO 2-3、Cl -D .含有1 mol·L -1 FeCl 3的溶液中:K +、Mg 2+、SCN -、NO -3 5.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pH =1的溶液:Na +、NH +4、S 2-、NO -3B .c (HSO -4)=0.1 mol·L -1的溶液:K +、Ba 2+、HCO -3、Cl -C .滴入少量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a +、K +、I -、SO 2-4D .能溶解碳酸钙的溶液:Na +、NH +4、Cl -、Br -6.下列各组离子在常温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pH =0的无色溶液中:Cl -、Na +、SO 2-4、Fe 2+B .在c (H +)=10-2 mol·L -1的溶液中:NH +4、NO -3、K +、Cl -C .加入铝粉能放出H 2的溶液中:Ba 2+、NH +4、NO -3、Cl -D .含有大量Cu 2+的溶液中:Al 3+、S 2-、Br -、Na +7.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22B .第②组反应中Cl 2与FeBr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 .第③组反应中生成1 mol Cl 2,转移电子2 molD .氧化性由强到弱顺序为MnO -4>Cl 2>Fe 3+>Br 2 8.关于化合物x Na 2CO 3·y H 2O 2的推理不正确的是 ( )A .若1 mol 该化合物受热完全分解后余下固体212 g ,则x =y =3B .若向其滴加稀硫酸有无色气体生成,则该气体可能含有O 2和CO 2C .若向其新制溶液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后褪色,则其溶液具有还原性D .若向其新制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则其溶液具有碱性和漂白性9.用高铁酸钠(Na 2FeO 4)对河、湖水消毒是城市饮水处理的新技术。
实验五氧化还原反应一实验目的1.了解几种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进行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实验,观察反应的生成物。
2.比较氧化剂高锰酸钾在酸性、碱性和中性溶液中的氧化性,观察反应的生成物。
二实验原理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或偏移。
氧化剂在反应中得到电子,所以有较高氧化数的化合物如:高锰酸钾、重铬酸钾、浓硝酸、浓硫酸等都是氧化剂;还原剂在反应中失去电子,所以有较低氧化数的化合物如:碘化钾、硫酸亚铁、亚硫酸钠、氯化亚锡等都是还原剂。
许多氧化剂、还原剂在不同的pH溶液中电极电势发生变化,氧化还原能力不同,氧化还原产物也不同。
三实验用品仪器:试管、试管架、角匙、酒精灯、试管夹、烧杯药品:铜片:FeSO4、浓HNO3、浓H2SO 40.01mol·L-1 NH4SCN溶液0.05mol·L-1 Na2SO3溶液0.5mol·L-1的溶液:H2SO4、K2Cr2O7。
1mol·L-1 的溶液:KI、HgCl2、SnCl2。
3mol·L–1 H2SO4溶液6mol·L-1的溶液:NaOH、HNO3。
30g·L-1的H2O2溶液、0.2g·L-1 的KMnO4溶液。
四实验内容(一)硝酸和浓硫酸的氧化性1.硝酸取2只试管,分别加入浓硝酸和6mol·L-1 硝酸各1m1,再各加入铜片1块,观察现象。
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2.浓硫酸取2只试管,分别加入浓硫酸和3mol·L-1 H2SO4各1ml,再分别加入铜片1块,微热,观察现象。
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二)高价盐的氧化性1.重铬酸钾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0.50mol·L-1 的K2CrCl7溶液各1ml,其中1支加入0.05mol·L-1的Na2SO3溶液1ml,另一支加入3mol·L-1 H2SO41m1和1mol·L-1 KI溶液10滴,摇匀。
五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化学反应中重要的一类反应。
它涉及物质的电子转移过程,其中一个物质失去电子被氧化,另一个物质获得电子被还原。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五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对每个方程式进行解释和描述。
1. 锌与盐酸反应:反应方程式:Zn + 2HCl → ZnCl2 + H2在这个反应中,锌(Zn)被盐酸(HCl)氧化,失去了电子,形成了锌离子(Zn2+)。
同时,盐酸被还原,接受了锌的电子,生成了氢气(H2)。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金属与酸反应,锌的电子转移给了氯离子,形成了氯化锌。
2. 氯气与钠反应:反应方程式:2Na + Cl2 → 2NaCl在这个反应中,氯气(Cl2)被钠(Na)氧化,失去了电子,形成了氯离子(Cl-)。
同时,钠被还原,接受了氯的电子,生成了氯化钠(NaCl)。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金属与非金属反应,钠的电子转移给了氯离子,形成了氯化钠。
3. 氧气与铁反应:反应方程式:4Fe + 3O2 → 2Fe2O3在这个反应中,铁(Fe)被氧气(O2)氧化,失去了电子,形成了铁离子(Fe3+)。
同时,氧气被还原,接受了铁的电子,生成了三氧化二铁(Fe2O3)。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金属与氧气反应,铁的电子转移给了氧离子,形成了三氧化二铁。
4. 氢气与氯气反应:反应方程式:H2 + Cl2 → 2HCl在这个反应中,氢气(H2)被氯气(Cl2)氧化,失去了电子,形成了氢离子(H+)。
同时,氯气被还原,接受了氢的电子,生成了盐酸(HCl)。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非金属与非金属反应,氢的电子转移给了氯离子,形成了盐酸。
5. 锌与铜硫酸反应:反应方程式:Zn + CuSO4 → ZnSO4 + Cu在这个反应中,锌(Zn)被铜硫酸(CuSO4)氧化,失去了电子,形成了锌离子(Zn2+)。
同时,铜硫酸被还原,接受了锌的电子,生成了硫酸锌(ZnSO4)和铜(Cu)。
五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在这个过程中,原子、离子或分子的氧化态和还原态发生变化。
下面将介绍五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并对其进行解释。
1. 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Zn + H2SO4 -> ZnSO4 + H2↑这是一个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锌被氧化为Zn2+离子,硫酸则被还原为硫酸根离子SO42-。
锌的氧化态从0变为+2,硫酸的氧化态从+6变为+4。
2. 铁和氧气反应生成铁(III)氧化物:4Fe + 3O2 -> 2Fe2O3这是一个常见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铁原子被氧气氧化为Fe3+离子,氧气则被还原为氧化物离子O2-。
铁的氧化态从0变为+3,氧气的氧化态从0变为-2。
3. 氯气和钠反应生成氯化钠:2Na + Cl2 -> 2NaCl这是一个典型的非金属与金属反应的氧化还原反应。
在反应中,氯气被还原为氯离子Cl-,钠则被氧化为钠离子Na+。
氯气的氧化态从0变为-1,钠的氧化态从0变为+1。
4. 硫化氢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水:2H2S + O2 -> 2SO2 + 2H2O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其中硫化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硫,氧气则被还原为水。
硫化氢的氧化态从-1变为+4,氧气的氧化态从0变为-2。
5. 铜与硝酸反应生成亚硝酸铜和一氧化氮:3Cu + 8HNO3 -> 3Cu(NO3)2 + 2NO + 4H2O这是一个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其中铜被氧化为亚硝酸铜Cu(NO3)2,硝酸则被还原为一氧化氮NO。
铜的氧化态从0变为+2,硝酸的氧化态从+5变为+2。
以上是五个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及其解释。
这些反应反映了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过程,氧化剂接受电子,而还原剂失去电子。
通过观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氧化态的变化,可以确定反应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
了解这些反应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并在实际应用中有所指导,如工业生产、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化等方面。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作者:————————————————————————————————日期:第五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习题与解答1.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说明原因。
(1).氧化数就是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化合态时的电荷数。
答:不确切,氧化数是某元素的一个原子在化合态时的形式电荷数。
(2).所有参比电极的电极电势皆为零。
答:错,只有氢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其它不为零。
(3).因为Δr G m 的值与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式的写法(即参与反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因此Θϕ也是如此。
答:错,因电极电势的数值反映物种得失电子的倾向,这种性质应当与物质的量无关,因此与电极反应式的写法无关。
对电极反应a 氧化态 + z e - = b 还原态则有a bz ][][lg059.0氧化态还原态-=Θϕϕ; 如果电极反应为 na 氧化态 + nze - = nb 还原态,则有nanb nz ][][lg 059.0氧化态还原态-=Θϕϕ = a b z ][][lg 059.0氧化态还原态-Θϕ,与上式相同。
而Θϕ是指氧化态与还原态都是单位浓度(或标准态压力)时的ϕ,因此与电极反应方程式写法无关,ϕ也是如此。
因Δr G m = J RT G m r ln +Θ∆,而∑=BBm f B m r G G ΘΘ∆ν∆,,所以Δr G m 与化学计量数有关,故Θ∆m r G 也是如此,与化学反应方程式写法有关。
(4).插入水中的铁棒,易被腐蚀的部位是水面以下较深部位。
答:错,水面下的接近水线处的铁棒容易被腐蚀。
(5).凡是电极电势偏离平衡电极电势的现象,都称之为极化现象。
答:对。
2.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填入空格内,正确答案可以不止一个) (1)为了提高Fe 2(SO 4)3的氧化能力,可采用下列那些措施( ① )。
①.增加Fe 3+的浓度,降低Fe 2+的浓度; ②.增加Fe 2+的浓度,降低Fe 3+的浓度; ③.增加溶液的pH 值;④.降低溶液的pH 值。
考点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及相关计算知识条目加试要求1。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c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c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1.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化合价升降法发生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只有两种,而且属于不同的反应物,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首先从反应物开始,根据化合价升降的总数相等先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计量数,然后配出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进而配出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如下面的化合价升降法的配平。
①标好价: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标出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元素的化合价。
错误!+H错误!O3——错误!O2↑+错误!O2↑+2H2O②找变化:找出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③求总数:使化合价升高和降低的总数相等。
④配系数:依据质量守恒,用观察的方法配出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后,把短线改成等号,即得C+4HNO3===CO2↑+4NO2↑+2H2O。
2.逆向配平法:部分氧化还原反应、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一般从右边着手配平,即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开始配平。
例如:S+KOH―→K2S+K2SO3+H2O即得S+6KOH===2K2S+K2SO3+3H2O。
3.缺项配平法:对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缺项配平法”都是先确定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的化学计量数,再通过比较反应物与生成物,确定缺项(一般为H2O,H+或OH-),最后观察配平。
例如:实验室可由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制备KMnO4。
方法如下,软锰矿与过量的固体KOH和KClO3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锰酸钾(K2MnO4)和KCl……按照题意可写出如下方程式:MnO2+KOH+KClO3―→K2MnO4+KCl+________配平含变价元素的物质得3MnO2+6KOH+KClO3―→3K2MnO4+KCl根据元素守恒比较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左边比右边多O:15-12=3,左边比右边多H:6-0=0,肯定在生成物中有水,且化学计量数为3,即得3MnO2+6KOH+KClO3===3K2MnO4+KCl+3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