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跨考难度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4.55 KB
- 文档页数:5
【状元锦囊】双非、二战、三跨,中传真的那么难考吗?考研是一段漫长的旅途,在奋力前行的旅途中,学长学姐的经验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助力。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公布2018年硕士研究生录取结果,solo学长也将邀请木铎家各位已录取的2018学长学姐,为2019考研的小师弟小师妹们,送上最新鲜最宝贵的高分复习经验。
今天分享的是,2018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学硕)PONY学姐的高分经验。
如果你也想考研成功,请重点学习学姐的经验啦!作者 | PONY学姐成绩 | 2018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学硕,已录取版权 | 木铎考研(ID:muduoedu)所有,未经许可,禁止其它一切机构转发,需要转载请先联系授权考试前写给自己的话老实说,2016的我就已经想好了考上要发什么朋友圈,但到了2018年“拟录取”三个字真正映入我眼帘的时候,我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我大概花了3天时间才终于反应过来,噢,原来我真的考上了?本科是英语专业的我在大学期间对传媒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生活也有意接触相关的实践,比如为一些公司运营公众号,或是为软件公司提供测评稿件等等。
后在朋友提醒下我才知道可以跨专业考研,由此开启了我的两年备考。
本篇经验贴主要涉及中传考情分析、一战失败后的反思,二战的准备,以及最重要的,帮助你成功考上的秘籍。
中传难考吗?去年我在搜集直系学长学姐的经验时,看到一位学姐说“中传其实并不难考”,当时我心里并不认同。
而今年我突然明白了学姐说“不难考”的含义。
如果你认真分析了中传近10年的真题,你会发现这样的规律:712(新闻传播史论)除了论述题需要结合热点分析,名词解释和简答题基本都是“背多分”;815(新闻实务)虽然较灵活且容易超纲,但也主要关注网络新媒体的热点,比如人工智能、知识付费等对新闻生产的影响等;选作部分——改写消息和撰写新闻评论经过培训后,即使是跨考生也能获得好成绩。
所以从综合来看,如果你真的喜欢传媒,但你本科专业与新传相距太远,可以考虑选择报考中传新闻学硕。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跨考深度解析下面凯程老师为同学们分析一下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人,专业招生量很少,从这个角度来说考研的难度比较大,但是考题本身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艺术与科学硕士考试科目里,艺术与科学综合考试和艺术与科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艺术与科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难度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难度,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硕士就业,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辅导,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机构!一、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专业就业怎么样?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国传媒大学在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国传媒大学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
社会对中国传媒大学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与科学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在广告主、媒体、广告公司、设计公司这四方担任艺术指导、艺术执行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亦可在相关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进行设计方面的研究或教学工作。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难度解答今天,凯程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老师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复试难度,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就业,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辅导,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专业课其它方面的问题,希望凯程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老师的指导给同学们带来帮助。
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传媒大学考研机构!一、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是多少?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各个方向复试分数为媒介与女性方向:346分,最高分数为传播研究方向:351分。
其中单科满分为100分的要求最低分为52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的要求最低分为78分。
复试内容包括复试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
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40%+专业面试成绩×50%+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成绩×10%,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二、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2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3人,考研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传播学硕士考试科目里,传播历史与理论和传播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传播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经验的汇总凯程考研集训营,为学生引路,为学员服务!为了帮助广大申请人大法律的童鞋复习备考,开城研究生入学考试特别分享如何阅读专业书籍供大家参考!很多学生每天买书后都会阅读和背书,但效果并不好。
在开城,开城老师将帮助学生整理关键知识,减轻复习负担。
凯程人大法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带领同学们熟悉重要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熟悉法条的作用主要是:(1)可以和教材的论述互相印证,加深记忆。
例如,几个诉讼法教材上的很多论述其实看法条会加深理解、更加明确。
(2)可以补充教材已经落后的部分。
大家知道,很多教材已经出了好多年了,新法都已经有了,但旧版教材并没有更新。
凯程老师讲课时会帮助同学们结合最新法条,修改教材中落后的论述。
大家放心,凯程人大法学讲义都是法条注释型的,有时直接看法条感觉更清爽。
(3)法条也是训练案例分析能力的前提。
做案例时你要是能直接答上几条中国的现行法,老师立即就会觉得你基础确实不错的。
案例分析对于学法的人来说,也应该是个基本功吧。
但从凯程老师了解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都很打怵案例分析。
但学法的人不分析案例怎么行呢?对于民法、刑法、行政法,凯程老师推荐法律出版社张能宝的《案例分析专题研究》,国际经济法大家可以看看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一本《国际经济法教学案例》或类似资料,对于法理、宪法(比如考过的河南种子案),需要大家适当看看几位人大老师的论文以及一些热点动态。
凯程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同学们做一个典型案例分析和前沿问题导读。
当然,还是基础知识最重要。
人大是非常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大家不要觉得自己一定要在这方面拉开档次――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凯程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凯程远程视频辅导,这样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基础知识。
中川文理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难度本文系统介绍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难度,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就业,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辅导,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参考书,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你不知道的跨专业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一提到跨专业,许多考生可就要头疼了。
今天凯程中传广播电视学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跨专业考研难度,中传广播电视学硕士就业,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辅导,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参考书,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专业课的内容。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一、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总体来说,中传广播电视学硕士招生量大,15年的招生人数为46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4人。
考试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广播电视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广播电视学硕士考试科目里,新闻传播史论和新闻实务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广播电视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二、中传广播电视学专业就业怎么样?中传广播电视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广播电视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
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传广播电视学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广播电台、广电研究机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等,亦可从事其它相关媒体实务和学术研究等工作。
三、中传广播电视学考研各细分专业介绍广播电视学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考研难度及跨专业报考人数详细分析中央传媒音乐与主持艺术学院(以下简称中传播音)是国内一所知名的高等学府,拥有丰富的音乐与主持艺术教育资源和专业师资力量。
考研难度和跨专业报考人数是评估一个专业受欢迎程度和竞争激烈程度的重要指标。
在下面的分析中,将从考研难度和跨专业报考人数两个方面对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考研进行详细的分析。
首先,考研难度是衡量一个专业是否受欢迎和竞争激烈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来说,考研难度相对较大。
主持艺术是一个包括声乐、表演、主持等多种要素的综合艺术形式,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巧和能力进行表演。
艺术类专业的考研难度一般较高,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此外,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还需要考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表演能力,能够胜任主持人的工作。
因此,考研难度较大,对考生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其次,跨专业报考人数也是评估专业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跨专业报考是指来自其他专业报考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的考生。
在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考研中,跨专业报考人数相对较多。
主持艺术是一个广受关注和喜爱的专业,不仅通过两岸三地的电视节目展示了其重要性和魅力,也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追捧。
因此,许多来自其他专业的考生选择跨专业报考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希望通过考研来实现自己的艺术梦想。
随着社会对主持艺术的认可和需求的增加,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考研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首先,考研的培养体系较为完善,能够为考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专业指导。
其次,中传播音作为一所名校,拥有优秀的师资力量和良好的教学资源,能够为考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
再次,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专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些因素吸引了大量的考生报考。
总而言之,中传播音主持艺术学考研难度相对较大,需要考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同时,由于主持艺术的受欢迎程度和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跨专业报考人数也相对较多。
三跨、三年、373分,考上中国传媒大学!展开全文先介绍一下我的背景吧:本科学校:三峡大学(入校时是二本,后来升为一本)专业:临床医学(五年制)报考专业:中国传媒大学 MFA 04方向移动媒体视频节目创作所以我是个典型的三跨考生了,而且跨的还挺远的。
况且我是个爱玩的人,又容易分心...那么,来说说我的成绩吧:初试总分:373政治:69 英语二:77 艺术基础:117 艺术综合:110复试总成绩:85.65复试笔试:83 复试口语:88.5 复试面试:87.2总成绩:79.02 拟录取其实我感觉我和“3”这个数字挺有缘,三跨、三年、373、三大(我本科学校的简称)...相信和每一个下决心考中传的人一样,中传对我来说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梦想(就像是小时候家里的亲戚长辈问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而你的回答是“当科学家”或是“考上清华北大”一样)。
高中时期没开窍,高考也不太理想,于是考到了三峡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就这样读了五年的医学。
起初对大学的专业没什么概念,便听从家里建议选了临床医学,但是后来接触到的课程并不能让我提起兴趣:解剖、小白鼠、标本、实验...这些关键词伴随了我五年的本科生活。
于是我在大二的时候就打算想考中传了,(当时可能只是为了逃避医学生的苦逼生活的一个借口罢了)。
期间也经常参加学校的各种课余活动,总之就是不务正业。
第一次考研直到大五那年,我第一次正式准备考研。
当时我还在北京西边某医院实习,于是逃了实习来报了老赵的MFA长期班和押题班。
不得不说,理科思维转文科思维的过程真的要命...毫无逻辑可言的人名、臭长臭长的作品名以及读了好几遍都不知道是什么鬼的设计篇名词解释...举个栗子:从最简单的古希腊戏剧家“三悲一喜”(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彼得斯和阿里斯托芬)到俄国民族乐派的“强力集团”(巴拉基列夫、科萨科夫、穆索尔斯基、鲍罗廷、居伊),再到总让人记混的那些作品名(《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佩利亚斯与梅丽桑德》《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往何处去?》等等...)刚刚接触到这些的身为医学生的我内心是崩溃的(我当时宁愿回去看看那些令人作呕病理标本)好在老赵讲课风趣幽默,各种影视音乐资料与讲解相结合,还有各种速记方法(“深藏三性哲诗神,反复用心终不朽”等)和华丽绚烂小标题写作法以及老赵自创名言锦句(“困了就拿个小针扎自己”)等等,让长期班这十几天过的还挺轻松愉悦的。
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考生心得为了帮助广大报考人大法学的童鞋们复习备考,凯程考研特分享如何看专业书,供大家参考!很多同学买了书之后,天天看书背书,但是效果不好。
在凯程,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梳理重点知识,减轻同学们复习负担。
凯程人大法学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会带领同学们熟悉重要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熟悉法条的作用主要是:(1)可以和教材的论述互相印证,加深记忆。
例如,几个诉讼法教材上的很多论述其实看法条会加深理解、更加明确。
(2)可以补充教材已经落后的部分。
大家知道,很多教材已经出了好多年了,新法都已经有了,但旧版教材并没有更新。
凯程老师讲课时会帮助同学们结合最新法条,修改教材中落后的论述。
大家放心,凯程人大法学讲义都是法条注释型的,有时直接看法条感觉更清爽。
(3)法条也是训练案例分析能力的前提。
做案例时你要是能直接答上几条中国的现行法,老师立即就会觉得你基础确实不错的。
案例分析对于学法的人来说,也应该是个基本功吧。
但从凯程老师了解的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学都很打怵案例分析。
但学法的人不分析案例怎么行呢?对于民法、刑法、行政法,凯程老师推荐法律出版社张能宝的《案例分析专题研究》,国际经济法大家可以看看知识产权出版社的一本《国际经济法教学案例》或类似资料,对于法理、宪法(比如考过的河南种子案),需要大家适当看看几位人大老师的论文以及一些热点动态。
凯程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同学们做一个典型案例分析和前沿问题导读。
当然,还是基础知识最重要。
人大是非常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的,大家不要觉得自己一定要在这方面拉开档次——基础永远是最重要的,凯程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结合凯程远程视频辅导,这样有利于增强同学们的基础知识。
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财经新闻啥的放松放松。
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难度本文系统介绍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难度,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就业,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辅导,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参考书,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中国传媒大学翻硕考研跨专业好不好考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考研难度,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就业,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考研辅导,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考研参考书,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考研机构!近年来,由于社会对MTI翻译硕士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翻译硕士报考人数在多年递增,总体来说,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招生量较大,考试难度不高,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的招生人数为20人,其中,包括英语笔译10人(含3个推免生)、日语口译10人(含3个推免生)。
每年都有大量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
根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内部的统计数据得知,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的考生中90%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翻译硕士考试科目里,百科,翻译及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翻译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下面凯程老师给大家详细介绍下中国传媒大学考研翻译硕士专业:一、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就业怎么样?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术氛围好,师资力量强大,人脉资源特别广,翻译硕士的校友分布在全国各地,社会认可度较高,因此,就业自然没有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就业前景非常不错,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
中国传媒大学翻译硕士的含金量很大,现在经济贸易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翻译的需求也是很大的,这种专业性人才是非常有市场的,只要能力够就业很轻松,工资也很高,出国的机会也会特别多。
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跨考难度分析下面凯程老师为同学们分析一下2015年中传艺术与科学专业招生人数为3人,其中包含保送生1人,专业招生量很少,从这个角度来说考研的难度比较大,但是考题本身难度不高,每年都有二本三本学生考取的,据凯程从中国传媒大学内部统计数据得知,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的考生中95%是跨专业考生,在录取的学生中,基本都是跨专业考的。
在考研复试的时候,老师更看重跨专业学生自身的能力,而不是本科背景。
其次,艺术与科学硕士考试科目里,艺术与科学综合考试和艺术与科学基础本身知识点难度并不大,跨专业的学生完全能够学得懂。
即使本科学艺术与科学的同学,专业课也不见得比你强多少(大学学的内容本身就非常浅)。
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这样三凯程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二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难度本文系统介绍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难度,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就业,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辅导,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参考书,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中传考研机构!一、中传艺术与科学专业就业怎么样?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专业就业实践多,学生动手能力强,且中传在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名气非常大,校友众多,就业不是问题。
据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办公室的老师介绍,中传每年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5%以上,毕业生整体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大部分的专业供需比在1:4以上。
社会对中传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也给予很高的评价。
中传艺术与科学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有:在广告主、媒体、广告公司、设计公司这四方担任艺术指导、艺术执行等方面的工作,同时亦可在相关科研机构或高等院校进行设计方面的研究或教学工作。
二、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各细分专业介绍艺术与科学硕士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专业方向如下:艺术虚拟现实与互动方向(学制3年)本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艺术虚拟场景与互动;传统文化的艺术虚拟表现与传承;虚拟立体视觉艺术与技术;虚拟音乐与虚拟声效;人工情感与虚拟艺术角色感知;人工智能与互动人工生命艺术。
考试科目具体是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一、202俄、203日语三选一③艺术与科学基础④综合考试[艺术学]三、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辅导班有哪些?对于艺术与科学考研辅导班,业内最有名气的就是凯程。
很多辅导班说自己辅导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您直接问一句,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参考书有哪些,大多数机构瞬间就傻眼了,或者推脱说我们有专门的专业课老师给学生推荐参考书,为什么当场答不上来,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辅导过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考研,更谈不上有艺术与科学硕士的考研辅导资料,考上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的学生了。
在业内,凯程的艺术与科学硕士非常权威,基本上考艺术与科学硕士的同学们都了解凯程,2014年凯程学员考入中传18人,2015年考入中传达到30人。
凯程有系统的《艺术与科学硕士讲义》《艺术与科学硕士题库》《艺术与科学专业基础红宝书》,也有系统的考研辅导班,及对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深入的理解,在中传深厚的人脉及时的考研信息。
不妨同学们实地考察一下。
并且,在凯程网站有成功学员的经验视频,其他机构一个都没有。
四、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参考书是什么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参考书很多人都不清楚,这里凯程艺术与科学考研王牌老师给大家整理出来了,以供参考:初试参考书817综合考试【艺术学】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凯程考研:《综合考试【艺术学】红宝书》复试科目与参考书:9058新媒体艺术与技术张燕翔:《新媒体艺术》(科学出版社)胡小强:《虚拟现实技术》(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提示:以上书比较多,有些书的具体内容是不需要看的,凯程授课老师届时会给大家详细讲解每个重点的内容,减少大家盲目复习。
特别强调,这些参考书凯程老师经过审定,确定是100%没有问题的。
凯程作为专业的艺术硕士考研机构,请大家放心使用凯程提供的信息。
五、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复试分数线是多少?2015年中传艺术与科学硕士方向复试分数为325分,其中单科满分为100分的要求最低分为34分,单科满分大于100分的要求最低分为51分。
凯程学员15年考入中传达到30人。
复试内容包括复试笔试、专业面试以及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三个部分。
复试成绩=复试笔试成绩×40%+专业面试成绩×50%+外语听力口语水平测试(或汉语水平测试)成绩×10%,考生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考研复试面试不用担心,凯程老师有系统的专业课内容培训,日常问题培训,还要进行三次以上的模拟面试,还有对应的复试面试题库,你提前准备好里面的问题答案,确保你能够在面试上游刃有余,很多老师问题都是我们在模拟面试准备过的。
六、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的复习方法解读(一)参考书的阅读方法(1)目录法: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书的内容。
(2)体系法:为自己所学的知识建立起框架,否则知识内容浩繁,容易遗忘,最好能够闭上眼睛的时候,眼前出现完整的知识体系。
(3)问题法: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总结成问题写出来,每章的主标题和副标题都是很好的出题素材。
尽可能把所有的知识要点都能够整理成问题。
(二)学习笔记的整理方法(1)第一遍学习教材的时候,做笔记主要是归纳主要内容,最好可以整理出知识框架记到笔记本上,同时记下重要知识点,如假设条件,公式,结论,缺陷等。
记笔记的过程可以强迫自己对所学内容进行整理,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加深印象。
第一遍学习记笔记的工作量较大可能影响复习进度,但是切记第一遍学习要夯实基础,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
第一遍要以稳、细为主,而记笔记能够帮助考生有效地达到以上两个要求。
并且在后期逐步脱离教材以后,笔记是一个很方便携带的知识宝典,可以方便随时查阅相关的知识点。
(2)第一遍的学习笔记和书本知识比较相近,且以基本知识点为主。
第二遍学习的时候可以结合第一遍的笔记查漏补缺,记下自己生疏的或者是任何觉得重要的知识点。
再到后期做题的时候注意记下典型题目和错题。
(3)做笔记要注意分类和编排,便于查询。
可以在不同的阶段使用大小合适的不同的笔记本。
也可以使用统一的笔记本但是要注意各项内容不要混杂在以前,不利于以后的查阅。
同时注意编好页码等序号。
另外注意每隔一定时间对于在此期间自己所做的笔记进行相应的复印备份,以防原件丢失。
统一的参考书书店可以买到,但是笔记是独一无二的,笔记是整个复习过程的心血所得,一定要好好保管。
关于热点的问题,凯程老师建议,可以把每个热点做成一个专题,一个专题一个关键词,然后就这个关键词在全文期刊数据库搜索相关的核心期刊的文章,找出业内著名专家或者代表性观点的文章集成合集,打印出来,这就是你考试最好的复习资料。
这个方法对三跨的考生最有效,不仅能即时补充更新知识,而且还能借鉴名家的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思路,真的可谓一举多得。
七、中传艺术与科学考研专业课复习建议中传艺术与科学的专业课考试主要包括两门,艺术综合以及艺术与科学基础。
凯程老师根据往年的经验推荐大家主要看彭吉象的《艺术学概论》这本书,作者已经疏理完毕整本书的脉络,并且大量的艺术例子也可以再答题中使用,再搭配使用凯程老师编辑的辅导材料,双管齐下可以事半功倍。
在复习艺术综合时,有凯程老师为大家整理和归纳好的资料,将每章节的知识点都整理成大纲的形式。
同学们可以结合资料复习,这样把书变薄、再变厚的过程,就是一个熟悉书本的过程。
《艺术学概论》的事例很多,所以看起来并不枯燥。
凯程老师提醒同学们对于一般知识点、必考知识点、常见考点要熟练于心。
在复习艺术与科学基础时,凯程的老师会整理张燕翔的《新媒体艺术》和胡小强的《虚拟现实技术》知识框架与重点内容。
凯程老师会非常详细地讲解历年的考题,并且除了指定的教材和真题之外,凯程的老师还会给大家提供一些课外的扩展知识。
中传的考试特别重视知识面,而不会对问题进行特别深度的挖掘,因此在背诵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把复习的面铺开,不能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
任何你放过的知识点都可能出现在考卷上。
凯程的老师通过对真题的研究发现还有一点非常重要:中传考研所有的答题就非常重视举例子,如果真的答不出来别的东西那就举例子吧。
当然,高明的答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成的,凯程辅导老师会教你如何熟练运用。
所以必须在考前要有适当的模拟训练,就拿往年的真题,按照考试的时间、考试的要求做。
凯程每年考前都进行模拟实战演练,每次学生们都能明显感觉到自己答题技巧的提升。
八、如何调节考研的心态稳定的心态:其实我觉得只要做到全力以赴,然后中间不徘徊、不彷徨,认定目标,心态基本上都是稳定的,成功的学生,除了刚开始纠结于考不考得上这个问题紧张心绪不稳定之外,后来都挺稳定的,至少从表面上看上去是这样的,或许内心深处还是不太稳定的,而且偶尔还是会出现抓狂的情况,不过很快就好了。
还有就是建议大家不要逢人就说自己要考中传,感觉自己考中传挺牛逼,其实,你要想清楚,考哪里不牛逼,考上哪里才牛逼,你考上后再告诉别人才显得你牛逼。
因为总有些人会很善意地规劝你要实际点,不要太不自量力,尤其是你的最好最亲的朋友,而这对你的考研的心态有很严重的影响,到初试结束,都没几个人知道你考中传。
效率与时间:要记住效率第一,时间第二,就是说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再去延长复习的时间,不要每天十几个小时,基本都是瞌睡昏昏地过去的,那还不如几小时高效率的复习,大家看高效的学生,每天都是六点半醒,其实这到后面已经是一种习惯,都不给自己设置闹铃,自然醒,不过也不是每天都能这么早醒来,一周两周都会出现一次那种睡到八九点的情况,我想这是身体的需要的,所以从来也不刻意强制自己每天都准时起来,这是我的想法,还有就是当你坐在桌前感觉学不动的时候,出去听听歌或者看看艺术与科学相关的新闻放松放松。
坚定的意志:考研是个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在这场战争中,你要时刻警醒,不然随时都会有倒下的可能。
而且,它不像高考那样,每天都有老师催着,每个月都会有模拟考试检验着。
所以你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在前进还是在退步、自己的综合水平是在提高还是下降。
而且,和你一起的研友基本都没有跟你考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你也不知道你的对手是什么水平。
很长一段时间,都感觉不到自己的进步。
可能你某年的真题做了130多分,然后你觉得自己的水平很高了,但你要知道,也有很多人做了135多分,甚至140,所以这是考研期间很大的一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