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doc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7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有关小动物过冬的方法,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2、正确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分角色朗读。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小动物过冬》。
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小动物过冬的故事?学生答后,板贴三个小动物的图片。
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是好朋友。
它们是怎样过冬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阅读课文。
【复习导入,自然简洁。
】二、学习第1、2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这段话讲了什么?2、自读第2自然段。
用“因为……所以……”概括段意。
3、小结。
第1、2两个自然段,告诉我们小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好朋友。
冬天到了,它们就商量怎么过冬。
【控制了这两个自然段的教学节奏是对的。
】三、学习3—7自然段。
过渡:小燕子、小青蛙和小蜜蜂准备怎么过冬呢?我们继续学习下面的课文。
【这一段的教学,采用了“总—分—总”的教学思路。
采用填空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是恰当的。
】四、学习最后1自然段。
1、引读。
(师):“它们”——“商量……(生读),(师):“约定”—“第二年……(生读)2、启发想象。
请小朋友想一想,它们会怎么约定呢?【如果教学时间比较紧张,启发想象可以简略。
】五、总结全文。
这篇童话故事告诉我们,小燕子、小青蛙、小蜜蜂虽然是好朋友,但是它们的过冬的方式是完全不一样的。
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惯不一样。
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有趣的现象。
只要我们仔细地观察,积极开动脑筋,就会发现很多的奥秘。
【学生阅读课文后,一定要通过总结,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认识。
这样也能使教学有一定的力度。
】六、作业。
1、朗读课文。
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小动物,读一读它们说的话。
小小组分角色朗读、表演。
2、收集有关小动物过冬的资料。
【这篇课文是科学童话。
科学童话的教学,首先要弄清故事的情节,然后启发学生理解童话故事所介绍的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归纳一定要正确,要力求避免错误。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理解小动物们过冬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感受小动物们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精神,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3.学会生字词,积累语言,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动物们的情感。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团结互助的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小动物过冬》,谁来说说小动物们是如何过冬的?生1:小松鼠把松果搬进洞里过冬。
生2:小兔子把萝卜搬进洞里过冬。
生3:小青蛙在泥土里冬眠。
师: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看看小动物们在过冬过程中还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
2.课文朗读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节奏。
生:自由朗读课文。
3.课文理解师:谁来说说小松鼠、小兔子和小青蛙在过冬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生1:小松鼠把松果搬进洞里,可是洞口太小,进不去。
生2:小兔子把萝卜搬进洞里,可是洞口太小,进不去。
生3:小青蛙在泥土里冬眠,可是泥土太硬,挖不动。
师:那他们是怎么解决这些困难的呢?生1:小松鼠请小兔子帮忙,小兔子请小松鼠帮忙,他们互相帮忙,解决了困难。
生2:小青蛙请小松鼠和小兔子帮忙,他们一起挖土,小青蛙成功冬眠。
4.情感体验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小动物们过冬的过程中,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生1:小动物们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精神。
生2:小动物们互相关爱,乐于助人的品质。
师:是的,小动物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学会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5.生字词学习师:请同学们翻开书本,我们来学习生字词。
生:学习生字词。
6.课堂小结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动物们过冬的方式,感受到了他们团结互助、克服困难的精神。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能像小动物们一样,关爱他人,乐于助人。
7.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篇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了解燕子、青蛙和小蜜蜂等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教学重点:学会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小动物过冬的不同方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燕子、青蛙、蜜蜂的头饰。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听音乐猜小动物的名称。
2、小动物送礼物:课文朗读动画欣赏。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顺。
2、小组学习生字。
3、检查生字新词的读音。
4、猜字谜。
(学生自由发言)5、写生字。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一)自读课文,注意读流利。
(读完戴上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头饰)(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件播放《找朋友》歌曲)大家一起手拉手,唱起歌,跳起舞,做好朋友。
2、说说你唱歌跳舞时的心情。
3、指导朗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游戏:观察图画,分辨季节。
2、秋天到了,天气有什么变化?小动物该干什么了?3、指导朗读。
(四)学习三——七自然段1、小组分角色练习读,师巡视指导。
2、集体比赛读、指名读,评价。
3、用自己的话说说青蛙、小燕子、小蜜蜂是怎样过冬的?4、小组练习加上动作表演。
5、拍动画片,挑选优秀小演员。
(五)学习第八自然段1、小动物分别时会怎么说?2、理解“约定”。
四、扩展练习:你还知道那些动物的过冬方式?五、《我会做》:1、我会收集有关动物过冬的资料或图片。
2、我会续编故事:春天来了……板书设计:小动物过冬冬眠迁徙储藏食物(相关动物的图片)《小动物过冬》教学后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的语文课必须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掌握了知识的同时,也掌握好学习的方法。
在《小动物过冬》一课的教学中,教者认为做得成功的地方有几点:一、导入:以歌激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要让学生爱学你的课,产生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知道不同小动物在过冬时的生存策略;•能够识别不同小动物在过冬时采取的策略,并分析其原因;•懂得保护小动物过冬的重要性,学会简单的生态环保知识。
2. 教学内容2.1 天敌的威胁在冬季,不同的小动物都有自己的过冬生存策略,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应对天敌的威胁。
在本节课中,我们会介绍不同类型的天敌和它们对小动物的威胁。
2.1.1 食肉动物食肉动物包括猫科、狗科、熊科、貂科、獾科等,这些动物会以小动物为食肉,对其生存造成威胁。
我们会带学生了解食肉动物的习性和猎物特征,以便更好地分析小动物采取的生存策略。
2.1.2 鸟类天敌很多鸟类都以小动物为食,它们的捕食方式也不尽相同。
有的鸟类抓住小动物后直接吞下,有的鸟类则是先抓住小动物,然后将其储存在特定的地方。
我们会介绍这些鸟类的特征和生存策略。
2.1.3 昆虫天敌很多昆虫也以小动物为食。
除了像蛇以外,很多昆虫进食时都会释放毒性的物质,从而对小动物造成更大的威胁。
我们会介绍不同类型的昆虫和它们的威胁特征。
2.2 小动物的应对策略小动物不同的应对策略是它们能够在冬季存活下来的关键。
我们会带学生了解不同小动物的行为和身体特征,并分析它们相应的应对策略。
以下是部分例子:2.2.1 利用树洞和地洞有些小动物会利用自然森林中的树洞或地洞作为居住地,以避免食肉动物的捕食。
我们会介绍小动物选择树洞或地洞的标准,并带领学生去学校周边的自然森林中寻找洞穴。
2.2.2 利用隐蔽的居住环境有些小动物在过冬时会选择树洞、地洞或其他能够隐蔽的地方作为居住环境。
我们会带学生一起了解这些地方,来判断是否适合小动物的居住。
2.2.3 短暂冬眠一些小动物会选择在冬季进入短暂的冬眠状态,减少自身的代谢率,从而达到省能的目的。
我们会带学生了解不同小动物在冬眠阶段的身体特征和生理变化。
2.2.4 适应寒冷气候有些小动物在过冬时会适应寒冷的气候,通过生理机制让自己能够在寒冷的环境中存活。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案课程概述在第一课时,我们介绍了小动物在冬季中如何储存食物和寻找避寒处。
在本课时中,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小动物如何通过改变身体生理状态和行动来应对寒冷的气温,以及一些助于它们在寒冷气候中生存的策略。
课时目标本节课目标是帮助学生们:•了解哪些小动物会冬眠、冬孵、冬觉及如何做到这一点。
•探究小动物如何在冬季中保持身体温度,以及如何找到避寒处。
•掌握不同类型的小动物在寒冷气候下的生存策略。
课时计划活动一:小组讨论将全班分成四组,每组讨论的内容如下:1.第一组:冬眠动物,如北极熊、浣熊、松鼠等。
2.第二组:冬孵动物,如企鹅、天鹅等。
3.第三组:冬觉动物,如蝙蝠、蛇等。
4.第四组:不冬眠、不冬孵、不冬觉的动物,例如野兔、松鼠、狐狸等。
每组应根据所分配的动物类型,搜集并总结知识点,准备分享给其他组。
组员可以选择以下其中一种方式进行展示:•制作海报展示动物生存策略和适应冬季的方法。
•制作一份电子小册子,介绍所研究的动物及其生存方式。
•制作一个展板,上面搭配照片、图片、文字、图表等多种形式展示将研究的小动物的生存策略和适应冬季的方法。
活动二:观察和分析学生们在老师引导下观察一些关于动物在冬季中寻找食物的视频或介绍冬眠,冬孵和冬觉的内容。
然后回答下列问题:•不同类型的小动物如何在寒冷的气候下找到食物和饮水的资源?•不同类型的小动物是如何适应冬季气候的?•冬眠,冬孵和冬觉之间有何异同之处?活动三:角色扮演学生们分成不同的组,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模拟它们在冬季中寻找食物和饮水的过程。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小动物们在冬季中寻找食物和饮水的困难,同时也能够认识到小动物们各自的生存策略和适应性。
教学策略本节课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引导者的教学方式,鼓励学生们积极思考,多方面了解小动物在冬季中的生存策略,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让他们从中获取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全场活力。
结束语本节课旨在通过深入探讨小动物在冬季中的适应策略,让同学们了解自然界中动物的神奇与多样性。
小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课程简介本课程是小学一年级下册的自然与生活课程,主题为“小动物过冬”。
本节课是针对小动物冬眠的知识进行教学。
本课程主要从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出发,介绍小动物在冬季的一些适应措施,同时介绍小动物冬眠的现象和原因。
学习目标1.了解小动物在冬季对环境的适应和保护措施;2.知道哪些小动物会冬眠,为什么会冬眠以及冬眠的过程;3.能够通过个人观察,发现不同小动物的适应措施。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教师通过在黑板上展示一些图片,如冬天的景象、鸟巢等,向学生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在冬天看到了哪些变化,了解季节的变化对生物造成的影响。
步骤二:学习内容教师展示一张动物冬眠的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动物,并问学生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
引出在冬季,一些动物会降低体温和代谢率来节约能量,同时进入一种休息状态,我们叫做冬眠。
接着,教师展示一些小动物的图片,如蝌蚪、蚯蚓等,介绍这些动物在冬天的适应措施。
教师顺带着教授有没有其他小动物,从而让学生去搜索和发现更多的小动物的适应措施。
步骤三:练习教师让学生互相讨论一下冬天看到的小动物,每个学生都需要到教室外面或者公园去寻找。
找到后,他们可以观察和记录这些小动物在冬天的适应措施,分享给同伴。
这个活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观察和交流沟通能力。
步骤四:总结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
如“小动物为什么要冬眠,对生命有什么意义?”,“你最喜欢哪个小动物过冬的适应措施?”,“你能分享一下自己在寻找小动物的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和惊喜吗?”等。
这些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并加深学生的记忆。
步骤五:作业教师布置一些作业,如让学生画一个喜欢的小动物冬眠的情景,写一篇文章总结小动物在冬天的适应措施等。
这些活动有助于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和理解。
课程评价1.本节课通过图片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小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冬眠现象;2.教师给学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3.学生通过寻找小动物的活动,巩固了所学知识,并锻炼了观察和交流能力。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比干完小王燕内容简析:本课写的是一个关于动物过冬的童话故事。
这篇童话故事通过写小蚂蚁找朋友的经过,告诉我们小蚂蚁、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和青蛙过冬的方法,从而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过冬方式,激发学生探究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设计理念:尊重学生的学习愿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学习过程和方法。
强调学生的朗读练习,通过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要求的朗读,使学生有所体会、感悟、获得情感熏陶,引发学生的思考启迪,丰富他们的生活经验。
教学目标:1、分角色朗读课文。
2、会用“一边……一边……”写句子。
3、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一些动物过冬的情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
难点:了解课文中的动物是怎样过冬的。
教具准备:多媒体幻灯片。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孩子们,冬天即将来到我们身边,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到了冬天,我们都要穿上厚厚的棉衣来过冬。
那么,动物王国里的动物们又是怎样过冬的呢?大家想不想知道呢?(生答:想)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21课《动物过冬》。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二、复习生字词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语,看!这些词语宝宝又在向我们招手呢!还认识他们么?快来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开火车读词语、齐读词语)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93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读。
边读边想:文中写了哪几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2.提问:孩子们从你们端正的坐姿,老师知道你们已经读完了课文,现在,谁能说一说文中写了哪几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四、分段学习课文。
1.学习第1段。
过渡:孩子们,你们读书可真认真!下面,我们来读一读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小蚂蚁来到了哪里?他看到了什么,感到怎么样?(点击课件,学生看图读第一段,指名回答)师引导:图上除了小蚂蚁,还有别的小动物吗?过渡:那小蚂蚁的朋友们都到哪儿去了呢?让我们跟着小蚂蚁一起去找一找吧!(点击课件)这时,小蚂蚁听到了什么?他看见了谁呢?小蚂蚁和喜鹊说了些什么呢?2.学习第2自然段。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案与反思《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动物过冬的有关知识。
2、采用启发式讲读法,抓住文中重点词句,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
3、让学生领悟课文蕴含的知识,激发学生去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难点:领悟各种小动物不同的过冬方式。
教学重点: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凉爽的秋天就要过去了,阵阵秋风把寒冷的冬天给我们送来了。
在这即将到来的冬天里,动物王国的动物们是怎样过冬的呢?2、老师讲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1课《动物过冬》板书 21 动物过冬同学们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1、要求:读准字音,遇到生字圈出来,多读几遍,并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小手告诉老师课文一共有几段?3、再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思考:本文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小动物?5、谁能说说课文写了什么事?(动物过冬的事)三、分段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段①指名读第一段②早晨小蚂蚁来到树林里,它发现树林里有什么变化?满地是落叶,感到有点儿冷,周围静极了。
从这些变化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秋天过去了,冬天来到了,朋友们不见了)。
③指导朗读本段,体会句子中的语气。
2、学习第二段①指一个小组的同学读这一段②这一段告诉了我们哪些动物准备过冬的情景?从哪里知道的?(燕子、杜鹃、黄鹂、喜鹊准备过冬的情景,从蚂蚁和喜鹊的对话中知道的。
)③那么他们是怎样过冬的呢?老师随机板书:燕子、杜鹃、黄鹂到南方过冬。
喜鹊在这儿过冬。
④结合课文理解:“暖暖和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用“暖和”?“这儿”指哪儿?(当地,现在生活的地方。
)⑤指导朗读(联系图,边看边体会,注意小蚂蚁问的样子和语气,喜鹊热心并高声回答的语气。
)3、学生自学第三段①交待学习方法和要求(小黑板)A、自读课文,注意语气。
B、这一段又写了谁准备过冬?C、你能说说冬眠是什么意思吗?(小组讨论,师生交流)4、自读第4段①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②小蚂蚁和青蛙都在洞里过冬,过冬的方式有什么不同呢?(青蛙是不吃不动,整过冬天睡在洞里。
《动物过冬》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不同动物的过冬方式。
2. 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描述动物的过冬方法。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学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动物的关爱之情。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认识动物的过冬方式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这些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2. 教学活动:(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动物的过冬方式。
(2)教师讲解动物的过冬方式,如迁徙、冬眠、换毛等。
(3)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过冬方式。
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过冬方式,并强调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第二课时:学习动物的过冬方法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过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动物是如何过冬的。
2. 教学活动:(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动物的过冬方法。
(2)教师讲解动物的过冬方法,如储存食物、寻找温暖的地方等。
(3)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过冬方法。
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过冬方法,并强调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四、教学内容第三课时:探究动物的过冬习性1. 导入:教师展示不同动物的过冬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动物的过冬习性。
2. 教学活动:(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动物的过冬习性。
(2)教师讲解动物的过冬习性,如迁徙、冬眠等。
(3)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动物过冬习性。
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动物的过冬习性,并强调动物适应环境的重要性。
五、教学内容第四课时:了解人类如何保护动物1. 导入: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应该如何保护动物。
2. 教学活动:(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人类如何保护动物。
(2)教师讲解人类保护动物的方法和意义。
(3)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保护动物的方法。
3.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保护动物的方法,并强调保护动物和环境的重要性。
《动物过冬》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四-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动物过冬,让我随着小蚂蚁一起去看看动物们都是怎样过冬的。
2、创设情境
①师:这是一个初冬的早晨,小蚂蚁为到树林里找吃的你瞧,(点击课件)它看到了什么?
②谁来读读这个句子(点击句子:树林里变了样,满地是落叶,四周静悄悄的)
③指导朗读该句(引导读好满地静悄悄)
④师引:寒冷的冬天使小树林变得寂静、萧条,那你们想不不看看以前的小树林是怎样的呢?
⑤提出要求:A、仔细看,都看到什么?B、用心听你觉得听到了什么?C、好好闻一闻,你能感受到什么?
⑥生发散说
过渡:这么热闹的树林怎么今天就变得静悄悄了呢?朋友们都到哪里去了呢?
二、感知文本,初步了解课文2、3、4小节
1、自由朗读
2、
3、4段,想想:你从课文中知道了什么?然后把你觉得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教师邀请能力较弱的4位同学一起学习。
3、交流
(1)你知道了什么?
师随机板书
燕子到南方
啄木鸟不怕冷工作
青蛙冬眠
小蚂蚁备好粮在家
(2)质疑板书
①师随机解决较简单问题
②根据提问点击出两个主干问题?
A、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而啄木鸟却要留在树林里?
B、青蛙是怎样冬眠的?
三、拓展文本、表演诵读2、3自然段
1、带着这两个问题再去读读
2、3小节,读完后与小组同学交流一下。
2、汇报
(1)小燕子为什么要到南方去而啄木鸟却要留在树林里?
(2)指名说(你是从文中哪句话知道的?)
(3)点击出示小蚂蚁和啄木鸟的对话匡
(4)指导朗读小读小蚂蚁懂礼貌的语气和啄木鸟勇敢、坚实的语气
3、模拟情境
(1)小朋友如果小蚂蚁没碰到啄木鸟它就不知道燕子它们去哪了,那该有多着急呀,如果你是小燕子你会用什么办法告诉小蚂蚁你去了南方,让它别担心?
(2)生发散说
(3)师生选择打电话形式表演
(3)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伙伴进行表演
(4)指名表演
4、青蛙是怎样过冬的?
师:刚才我们在读读演演中已经知道了小燕子和在树林里,现在咱们再一起随小蚂蚁去看看青蛙是怎样冬眠的?
指名说
(3)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①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课文第3小节表演出来
A、一个人讲故事的形式
B、两人以直接对话形式
C、打小伙伴分角色表演
②生自由选择一种方式练
③指名表演
四、课外延深,拓展阅读
过渡:今天这节课咱们在读读演演之中,学到了有关动物过冬的常识。
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老师让你们回家阅读的材料,谁能来说说,通过阅读你还知道了哪些有关动物过冬的常识?
指名说
你们还想知道哪些动物的过冬方式?
其实小朋友提出的问题我也很想知道,让我们课后去书上、网上找找,去问问老师、爸爸、妈妈、还可以在今年冬天观察一种小动物的过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