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矿难_高科技
- 格式:doc
- 大小:532.00 KB
- 文档页数:7
智利矿难中的“神州笫一吊”作者:李良旭来源:《闽南风》2010年第12期10月13日,智利矿难中被困井下达68天的首名矿工安全升井,在现场参与救援的中国三一重工智利公司工程师郝恒,操作着三一重工超大型的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率先鸣笛庆贺,现场顿时响起一片欢吁声。
看到被困矿工们一个个安全升井,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休息过的郝恒,这才感到身体异常地疲惫,他不禁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但是,他很快地被现场欢庆的喜庆气氛所感染,投入到欢呼的人群里。
那一刻,郝恒地目光里噙满了激动地泪花,心中溢满了温暖和感动。
智利总统皮涅拉赶来过来。
他紧紧握住郝恒的手,感谢中国人民为救援智利矿难矿工所付出的辛劳和贡献;获救矿工过来了。
他们紧紧地拥抱着郝恒,感谢郝恒操作着世界上最先进的机械设备营救他们,使他们全部安全升井;被困矿工的家属也来了。
他们一个个拥抱着郝恒,感谢郝恒的营救出了他们的亲人,使他们又有了一个完整的家。
面对一张张亲切、激动的面孔,郝恒的心里溢满了柔软。
此时此刻,虽然言语不通,但他能感受到异国他乡人的那份亲情和博爱。
这种亲情和博爱,无须用更多的语言比达,用心就能体会到,就能达到一种交流和沟通,感受到彼此心中的那份激动和喜悦。
三一重工宣传部负责人对在现场采访的新华社记者说道,郝恒是参与救援唯一的中国人,郝恒操作着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超大型SCC4000型履带式起重机。
该起重机在电控、力限系统、液压装置等方面,都处于世界最先进水平,正是它的稳定而有力地将搭载舱拖至地面,为顺利救出被掩埋在矿井下的矿工,起到了关键性地作用。
8月5日,智利北部沙漠圣何塞铜矿,发生了塌方事故,导致33名矿工被困在7000米深井下至今。
随着时间的推移,救援工作倍受瞩目。
有“神州笫一吊” 之称的三一重工SC4000型履带起重机,是参与现场救援的最大设备。
履带吊是2008年智利客户从三一重工购买的。
在两年多的使用过程中,该机械设备性能优越,质量稳定,深受智利客户的信籁和好评。
智利圣何塞铜矿救援分析智利圣何塞铜矿救援是一项备受赞誉的成功故事,持续时间长达69天,共有33名矿工在昏暗、潮湿的地下生存了将近10周后成功获救。
这次救援行动展示了智利政府、矿业公司以及支援机构之间的卓越合作,也向全球展示了人类的团结和勇气。
在2024年8月5日,一座位于智利北部的圣何塞铜矿发生了一次重大事故。
由于一次巨大的岩石坍塌,33名矿工被困在地下约700米的地方。
他们处于一个狭窄而炎热的空间中,没有光线,几乎没有食物和水。
对于被困者来说,生存的条件极其恶劣,情绪也逐渐崩溃。
这次事故后,智利政府立即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救行动。
他们启动了一项名为“复活”的行动,向全球寻求帮助和支持。
国际援助团队也纷纷赶到,提供技术和专业知识。
智利政府还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负责协调所有的救援工作,并与矿业公司共同制定救援计划。
救援行动的核心是设计和制造一台名为“菜鸟”的胶囊轨道系统。
这个系统由智利海军的工程师领导,他们利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建造了这个奇迹般的胶囊。
这个胶囊通过一个500米的垂直孔洞,将矿工从地下运送到地面。
胶囊轨道系统的设计和建造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
首先,工程师们必须克服地下的高温、湿度和岩石结构的问题。
他们还必须确保胶囊在运送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他们还必须考虑到矿工在被困期间可能出现的身体和心理问题。
成功的救援行动离不开智利政府和矿业公司的支持和努力。
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和资金,确保了救援行动的顺利进行。
矿业公司提供了专业知识和设备,帮助设计和建造胶囊系统。
他们还与救援人员紧密合作,确保救援行动的安全性和成功性。
除了政府和矿业公司,许多国际机构和志愿者也参与到救援行动中。
他们为矿工们提供了关怀和支持,通过技术和资源的共享,加速了救援的进程。
这次救援行动不仅展示了智利的团结和英勇,也向全世界传递了人类的坚韧和勇气。
智利圣何塞铜矿救援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它展示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力,也证明了团结合作是克服困难的关键。
智利圣何塞铜矿“8?5”矿难救援分析2010年8月5日智利圣何塞铜矿发生塌方,33名矿工受困地下624m米深处。
10月13日,经过智利政府69天的艰苦营救,当地时间13日0时10分,首名矿工弗洛伦西奥·阿瓦洛斯随“凤凰2”号搭载舱,穿过长达622m的救生隧道,重见天日。
随后,受困人员一个接一个返回地面,全部生还。
此次矿难成功救援世界罕见,创造了人类救援史上的奇迹,也给国际救援机制建设和救援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 救援过程8月5日,智利北部圣何塞铜矿塌方,33名矿工受困地下624m处,生死未卜。
智利政府迅速组织各专业救援队伍进行紧急救援。
救援人员从全国各地调来各种大型和小型救援设备及仪器,从地面向井下钻孔,努力打通救援通道。
经过救援人员的不懈努力,8月22日,救援人员在升到地面的探杆上发现了一张写有“我们全部33人都在避难所里,我们状况良好”的纸条。
从而得到了被困人员的身体状况和准确位置,为救援工作注入了兴奋剂。
8月23日,地面救援人员通过一条很长的细管,第一次为矿工们输送去饮用水和营养液。
第二天,救援人员通过钻孔为井下矿工接通了电话线。
被困20天的矿工们第一次与地面救援人员通上了话。
他们健康状况良好,只是部分矿工因缺乏食物出现了胃痉挛。
8月26日,救援人员在继续加紧挖掘救援通道的同时,将一台摄录机送入地下。
矿工们通过摄录机第一次向地面展示了井下的情况,并高唱国歌,大呼:“矿工万岁!”9月1日,救援人员通过钻孔给矿工们送去了固体热食,如牛肉、米饭等。
自被困井下以来,矿工们第一次吃到了热的固体食物。
9月7日,救援人员将一个小型电视接收器送入地下。
矿工们接通地下的电视电缆,终于在井下收看到了一场足球比赛直播。
9月12日,根据救援进程,指挥部要求被困矿工们,跟随电视中教练的指导,开始健身训练,为获救做准备工作。
9月17日,救援通道终于打通,救援人员和矿工们欣喜若狂。
9月18日,被困矿工们跳起民族舞蹈,高唱国歌,庆祝智利独立200周年。
智利矿难启示录智利矿难启示录2010年8月5日,智利北部库皮亚波省一个金铜矿发生坍塌事故,33名矿工被困地下700多米,此后他们被困在地下长达69天。
通过国际救援队伍和智利政府的努力,所有33名矿工得以成功救出并获救,这场救援行动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也被称为“智利矿难”。
这起惨剧不仅震惊了全球,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一、安全是企业的重中之重矿难事件中,导致矿工被困的直接原因是企业的安全措施不到位和违规操作。
矿井通风设备不完善,防火设备不足,逃生通道不畅通;而矿工们为了追求利益,采取了违规行动,加重了事故的后果。
在企业中,安全是经营的重中之重,如果不严谨地执行安全措施,很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后果。
因此,企业应该始终将安全措施放在首要位置,以保护员工的生命安全。
二、团结合作才能战胜困难在矿难事件中,救援行动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任务。
当33名矿工被困在地下时,全世界都在为他们祈祷。
同时,国际救援队伍和智利政府携手合作,展开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救援行动。
他们的合作和团结,是成功救出33名矿工的关键。
在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团结合作才能战胜困难。
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都要懂得相互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达成目标,战胜困境。
三、不放弃希望,找到生命的奇迹矿工被困在地下长达69天,他们没有食物、饮水和日光,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没有失去希望。
生命的奇迹也终于降临,33名矿工都平安获救。
这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放弃希望,每个人都有奇迹发生的可能。
只要我们坚持,保持信仰和勇气,就有机会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
四、人性的光辉永恒矿难事件中,全球人民向被困矿工伸出援助之手,数以万计的人聚集在矿井外祈祷、献花和为被困矿工献上礼仪。
无论是救援行动的志愿者还是普通民众,当事情发生时,每一位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彰显着人性的光辉。
这也印证了人性中的善良和无私,无论在多么危险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有救助他人的愿望。
这种善良和无私的品质,应该被我们珍视和发扬光大。
智利矿难中33人,地下700米,69天。
8月5日,智利发生了全球迄今为止最深的矿难。
10月13日,在经过69天的地下生活后,33名矿工创造了被困地底时间最长、且成功生还的世界纪录在中国,有制度都难以很好地遵守执行,更谈不上要矿领导去自觉自愿充当楷模了。
看看人家智利人,矿工组长这个小芝麻官儿,都能有最后升井的殿后意识,而我们一些受党教育多年的矿长们,却把自己的命看得比金子还贵,难道不感到汗颜吗?面对如此现实,除了要加强教育外,就只好依赖严格的规章制度及铁面的法律了。
智利总统皮涅拉我们看到了什么北京时间13日上午11点10分左右,智利圣何塞铜矿矿难的首名升井矿工阿瓦洛斯搭乘特制救生舱回到地面,成功获救。
据电视画面显示,阿瓦洛斯出井后与家人拥抱,现场一片掌声和欢呼声。
随后,第二名,第三名……被困矿工正在陆续升井中。
此时,智利33名矿工“重见天日”的过程,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
(新华网10月13日)经过长达69天漫长而痛苦的等待之后,命运终于向他们打开了生命之门。
我们要赞叹生命的顽强,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足够的勇气和能力,穿越那无尽的孤独和茫然的未知;我们要感慨生命的高贵,升井矿工从容的表情与自信的笑容,向人们传递出即便面对死神也不曾畏惧的信念。
我们同样要讴歌生命的美好,29岁的艾端-泰特纳在井下迎来了自己女儿的诞生。
置于矿难频发的现实语境,圣何塞铜矿矿难的救援工作显然更能激起国人的感触和共鸣。
按照习惯思维和通常的话语模式,此次矿难井下矿工被困了69天,比历史上最长的被困时间还长了19天,最终33名矿工等来升井的时刻,足以称得上是救援史上令人惊叹的一大“奇迹”,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媒体频频用上了这样的字眼。
可是,此次矿难救援真的仅仅是一个奇迹吗?矿难发生之后,矿场当局把希望寄托在受困矿工可能已抵达避难处,那里备有氧气、水与食物。
17天之后,矿工们向地面传送了一张字条:“我们全部33人都在避难所里,我们状况良好。
智利矿难感想10月13日10分,智利首都圣地亚哥以北大约800公里的圣何塞铜矿,随着最后一名矿工乌苏亚随凤凰2号搭载舱,穿过长622米的救生隧道,回到了久违69天的地面,智利矿难营救行动宣告圆满落寞。
这次营救行动,堪称人类矿难营救史上的一个奇迹。
33名矿工,在距地面688米深的矿井,被困69天后,却能全部获救,并且健康状况良好,情绪稳定。
智利是个国民经济高度依赖矿产业的国家,可是智利很少发生有人员伤亡的矿难,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我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的矿难时有发生。
据统计,我国以占世界四成的煤产量,制造了占全球八成的煤矿矿难死亡人数。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1-10月,我国煤矿矿难死亡人数为3069人,而同期驻伊美军死亡人数为840人。
也就是说,我国在和平时期制造的死亡人数是别国在战争时期死亡人数的7倍。
为什么我国和智利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呢?首先,智利政府在矿难后,智利政府立即组建了分工明确,业务专业,各司其职的救援团队,其中包括救援人员,医务人员和一个专门的实验室。
他们使用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
救援用的钻井设备,是来自澳大的,钻头是美国的,而起重设备是中国的。
同时,他们还专门邀请了美国航空航天局一个专家小组,为救援行动提供参考。
据估计,智利政府为此次救援所花的经费,将近2000万美元。
其次,发生事故的矿井设施良好完整。
矿井里有专门修建的庇护所,里面生活和娱乐设施一应俱全。
被困矿工在井下,可以与外界视频通话,可以看电视,看录像,唱歌,玩电子游戏。
他们每48小时就能吃到两汤匙金枪鱼贯通,半片饼干,半杯牛奶,还有米饭,水果,从而保证了他们的营养供给。
最后,被困矿工之前受过严格的安全培训。
他们可以在庇护所,有经验地划分出生活区,活动区,娱乐区,并进行有序的生活。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知道用灯光模拟日光,从而防止生物钟紊乱。
与此相反,我国发生矿难后,有关方面反应迟缓,并且经常隐瞒实情。
智利矿难奇迹背后的高科技:发明新设备送必需品受困人员乐观
核心提示:智利圣何塞铜矿8月5日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在近700米深的井下,截至10月8日仍未脱险。
但巧妙的科技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这些矿工在地下的生活状况。
智利圣何塞铜矿8月5日发生塌方事故,33名矿工被困在近700米深的井下,截至10月8日仍未脱险。
但巧妙的科技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这些矿工在地下的生活状况。
矿工们在井下每天都期盼着重见天日。
智利政府已为营救矿工精心制造了一套救生设备,并命名为菲尼克斯(注:意思为凤凰)。
图为周日,菲尼克斯救生舱在科皮
亚波向矿工家属和媒体展示。
智利矿业部长戈尔本(Laurence Golborne)亲自钻进救生舱体验。
这套设备由智利海军设计和制造,高约10英尺(约三米),重900多磅(约400多公斤),带有
供氧和通讯设备。
9月13日,在科皮亚波圣何塞铜矿塌方现场外的一个避难所内,被困矿工扎莫拉(Victor Zamora)的母亲布格诺(Nelly Bugueno,图左)与他的妻子科尔特斯(Yesic
a Cortes)正在阅读扎莫拉的来信。
桌上塑料裹着的管状物是扎莫拉送回的脏衣物。
营救人员发明的救援器材中最具创意的也许要属一套名为“Paloma”(意为白兰鸽)的设备。
它是一根五英尺长的空心圆柱,工作原理类似于气动导管,能穿梭于地
上和地下,为矿工运送物资。
左图是军官正在展示即运送给矿工的药品。
营救人员向Paloma里装填补给品,然后用升降设备通过一条直径四英寸的通风管送达矿工避难处。
左图为运送给矿工的食品。
Paloma每天大概要往返40次,为矿工们送去食物和其他必需品,并带回他们的信件和脏衣物。
左图是救援人员将一支电子温度计放在要送给矿工们的食物上。
为矿工们提供的用灭菌铜纤维制作的特殊短袜。
一名智利科技新闻记者送了一台iTour-70便携音箱给被困矿工。
它由Divoom Technology公司出品,仅8英寸(约20厘米)长。
工作人员正在向Paloma内装物品。
受智利政府邀请访问矿井的美国宇航局工程与安全中心首席工程师克拉格(Clinton H. Cragg)说,尽管这套设备是事故发生后临时
造出来的,但其功能之棒就像经受过多年考验一样。
工人们正将管子送入通风管道。
Paloma大得足以装下那些运送给矿工的微型电子设备,包括三台微型投影仪。
矿工们可以通过它们看电影或是爱人们的视频。
左图为工作人员们正在往输送管内装
东西。
这张9月18号的视频截图上,一名被困矿工举着一袋食物。
救援人员说,光纤通讯设备是支撑这些矿工士气的最大功臣。
图为9月17日一群被困矿工对着摄像机镜头微笑。
向矿工被困处掘进的钻机中有一台进度特别快,矿工们有望提前于10月获救,原计划是在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