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单元课题三 溶液的浓度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75.50 KB
- 文档页数:6
课题3溶液的浓度知识要点课标要求1.溶液的浓度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重、难点) 能进行有关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要准确表示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质的量是十分重要的。
如:在喷洒农药时,药液太稀不能杀虫灭菌,药液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和影响人体健康。
因此我们需要知道溶液的准确组成。
教学过程二溶质的质量分数【自主学习】阅读教材42-44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溶质质量__与__溶液质量__之比。
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100%3.对于有色溶液来讲,溶液的颜色越深,溶液就越__浓__(填“浓”或“稀”);溶液的颜色越浅,溶液就越__稀__(填“浓”或“稀”)。
【合作探究】看右图,可知饱和溶液与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之间的关系,请同学们相互之间说一说,4人一个小组,看谁能得到冠军。
冠军请举例验证你所说的关系。
【教师点拨】溶质是指溶解在溶液中的溶质,没有溶解的固体或析出的晶体要除外。
教学过程三利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师点拨】通常情况下溶液由浓变稀,溶质不变;溶液由稀变浓,溶剂不变。
利用上述的数量关系列方程解题就很简单了。
【针对练习】1.判断(正确打“√”,不正确打“×”,并说明理由)(1)在100g 水里加入20g 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20%(×) (2)“10%的食盐溶液”表示100g 水中溶解了10g 食盐(×)(3)10g 硝酸钾完全溶解于90kg 水中,得到10g 的硝酸钾溶解(×)(4)40g20%的NaCl 溶液等分成四份,则每一份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5%(×)(5)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将20g 氯化钠充分溶解在20℃的50g 水中,所得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28.6%(×)2.化学实习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习中常需要用较稀的硫酸。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课题3 溶液的浓度(1)导学案一、导入1. 导入问题- 请问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哪些溶液?你了解这些溶液的浓度是如何计算的吗?2. 导入概念- 溶液的浓度指的是溶质在溶液中的含量。
- 溶液的浓度可以用不同的表示方法来表示,如质量浓度、体积浓度等。
二、知识讲解1. 溶液的质量浓度 - 溶液的质量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单位为mL)溶液中所溶质的质量。
- 质量浓度(C)的计算公式为:C = (溶质质量(g)/ 溶液体积(mL)) × 100%2. 溶液的体积浓度 - 溶液的体积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单位为L)溶液中所溶质的体积。
- 体积浓度(V)的计算公式为:V = (溶质体积(mL)/ 溶液体积(L)) × 100%3. 溶液的摩尔浓度 - 溶液的摩尔浓度是指单位体积(单位为L)溶液中所溶质的物质的量。
- 摩尔浓度(M)的计算公式为:M = 溶质物质的量(mol)/ 溶液体积(L)三、例题解析例题1若有一瓶体积为250 mL 的盐水溶液,其中含有5 g 的NaCl,求此溶液的质量浓度。
解答:质量浓度(C)的计算公式为:C = (溶质质量(g)/ 溶液体积(mL)) × 100%根据题目,溶质质量为5 g,溶液体积为250 mL,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C = (5 g / 250 mL) × 100% = 2%所以,此溶液的质量浓度为2%。
例题2已知一瓶体积为500 mL 的氨水溶液中含有30 mL 的氨气(NH3),求此溶液的体积浓度。
解答:体积浓度(V)的计算公式为:V = (溶质体积(mL)/ 溶液体积(L)) × 100%根据题目,溶质体积为30 mL,溶液体积为500 mL,将溶液体积单位转换为升:溶液体积 = 500 mL = 0.5 L代入公式进行计算:V = (30 mL / 0.5 L) × 100% = 60%所以,此溶液的体积浓度为60%。
课题3 溶液的浓度学习目标、要求:1、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3、初步掌握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配制过程中实验误差的分析。
学习重点、难点:1、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与步骤;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的溶解度是36克 B.100克水溶解了36克食盐达到饱和,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 C.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D.20℃时,100克食盐溶液中含有36克食盐,所以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2.2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为7.4克,其含义是( )A.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氯酸钾7.4克B.20℃时,100克氯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氯酸钾7.4克C.把7.4克氯酸钾溶解在100克水中,恰好制成饱和溶液D.7.4克氯酸钾可以溶解在100克水里。
3.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现有一瓶t℃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下面对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一定是浓溶液B.降低温度,有晶体析出,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升高温度,晶体不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少D.在t℃时加入硝酸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4.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 )A.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B.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溶解溶质的质量C.相应温度下,100克溶剂里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D.溶液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溶质的质量5.20℃时,50克水中溶解18克食盐达到饱和,则20℃时,NaCl的溶解度是( )A.18B.18克C.36D.36克二、走进新课1.演示【实验9-7】,三支试管中加入20ml水,分别加入约0.1g、0.5g、2g固体硫酸铜。
比较颜色。
思考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
课题3 溶液的浓度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习目标】1、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本节重点】 溶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以及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本节难点】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概念的引入。
本节知识概览图m 2.医疗上常用生理盐水给病人补充体液.现有0.9%的生理盐水500 g ,该溶液含溶质氯化钠 g ,可由10%的氯化钠溶液 g 稀释得到.3.制作“叶脉书签”需要100 mL 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 g /cm 3).(1)配制时需要氢氧化钠固体的质量是 g ,水的质量是 g.(2)若用20%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2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是 g.4 请根据下列实验要求填空.实验室为了配制50 g 5%的NaCl 溶液,需进行如下操作:①计算;②用 称取 g 氯化钠;③用 (填“10 mL ”或“50 mL ”)的量筒量取 mL 水;④将二者置于烧杯中,用 搅拌,使其溶解.5 如图9-41所示为M 、N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溶解度曲线得出以下几条信息,你认为正确的是( )A.t 1℃,M 、N 两种物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定义: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公式:100%=⨯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质量E.由t1℃升温到t2℃时,N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M物质的溶解度大于N物质的溶解度D.N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6.将少量的生石灰加到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溶液的温度升高,再恢复到室温(不考虑水的蒸发).如图9—42所示的四位同学对变化后溶液的分析错误的是()7 .农业生产中,常需要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下列操作不可能配成所需溶液的是()A. 一定量氯化钠固体溶于适量水中B.一定量24%的氯化钠溶液加适量水稀释C.15%的氯化钠溶液和13%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D.18%的氯化钠溶液和l0%的氯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8. (1)汽油与酒精分别加入蒸馏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2)白糖固体放入口中有清凉感觉.请从溶解现象推测其可能原因是 .(3)图9-43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①当温度低于20℃时,溶解度:a b(填“>”“<”或“=”);②t℃时,将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均加热至 40℃(a、b不分解,水分未蒸发),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 b(填“>”“<”或“=”).体验中考1.用固体氯化钠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 ( )A.436.8 mLB.453.7mLC.456.0 mLD.458.3mL3.下列各项中,前者一定大于后者的是 ( )A.20℃时KN03的溶解度、80℃时KN03的溶解度B.30℃时,NaCl 不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NaCl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C.10 g 镁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 2的质量、10g 铝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 2的质量D.NaOH 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NH 4N03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4.将70℃的硝酸钠饱和溶液降温到10℃,有晶体析出(晶体中不含水),下列各量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硝酸钠的溶解度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C.溶液中溶剂的质量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学后反思附: 课堂检测及体验中考答案 课堂检测1 .答案:D.2. 答案:4.5;453 .答案:(1)11;99 (2)554. 答案:②托盘天平;2.5;③50 mL;47.5;④玻璃棒5 .答案:D.6.答案:D.7.答案:C.8.答案:(1)酒精 (2)白糖溶于水吸热 (3)①<②=体验中考1.答案:B.2.答案:B.3.答案:D.4.答案:C.。
溶液的浓度导学案(第1课时)一、目标导学1.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重点)3. 知道溶液稀释的方法及有关简单的计算方法。
(难点)二、新课导学(一)回顾旧知:1.溶液是由和两部分组成的。
例如:硫酸铜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溶剂是;稀硫酸中:溶质是,溶剂是。
2.对于有色溶液来说,根据溶液颜色的深浅可以区分溶液是浓溶液还是稀溶液,但这种方法比较粗略,不能准确地表明一定量的溶液里究竟含有多少。
(二) 课堂预习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与之比。
可用下列公式进行计算:。
4.填写下面的表格:(氯化钠固体全部溶解)三.探究学习探究一:【实验9-7 】填写下表:计算实验9-7中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入上面表格内。
探究二:【实验9-8】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水的密度看作1g/cm3)。
溶质质量/g 溶剂(水)质量/g 观察到的现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9020 80小结:只有当加入的固体溶质全部时,才能以固体溶质的加入量作为“溶质质量”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讨论:已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那么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呢?探究三: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自学例题1:(见课本43页例题1)注意:解题步骤和过程。
拓展练习: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讨论:与例题1相比,两题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2.溶液稀释问题的计算。
例题2:把50g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溶液,需要多少克水?讨论:解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总结:溶液在稀释前后,的质量保持不变。
四、课后检测1.溶液质量分数是表示的一种方法,其数学意义是之比。
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其20%表示的含义就是每 g 氯化钠溶液中含有 g氯化钠。
课题3 溶液的浓度(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
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学习重、难点】重点:了解溶质质量分数概念;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难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基础过关】1、溶液的浓度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溶液的浓稀就是由溶质和溶剂的相对多少决定的,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1)溶液的浓度是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之一,它是用的质量与的质量之比来表示,其表达式为。
(2)25%的NaCl溶液通常是指在每100g的NaCl溶液中有NaCl g。
若将25g食盐溶于100g水中,所得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和溶液的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为:⑴溶液的质量=的质量+的质量;⑵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⑶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⑷溶液的质量=溶液的密度×。
2、有关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一位)⑴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溶液的浓度为。
(保留小数0.1)⑵20℃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溶液的浓度为。
小结:⑴某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⑵溶质的质量是指溶液中的那部分溶质,没有溶解的不计算在内。
【拓展提升】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⑴已知溶质和溶剂(或溶液)的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某温度时蒸干35 g氯化钾溶液,可得到7 g氯化钾,求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⑵配制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量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与例1相比,两题的不同之处是什么?该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检测反馈】1、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人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B.溶液质量不变C.溶剂质量减少D.溶液浓度不变2、有40 g 5%的CaCl2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应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40 g 15%的CaCl2溶液 B.把溶液倾倒一半C.加入2 g CaCl2固体 D.把溶剂蒸发掉20 g3、“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人碘酸钾。
初三化学溶液的浓度导学案本文由查字典化学网为您整理提供:第九单元课题3 溶液的浓度(1)九( )班姓名:学号:第小组号【学习目的】1、掌握一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2、能停止溶质质量分数的复杂计算【温故而知新】1、溶液是由和组成,溶液质量=== 质量 + 质量。
2、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下,一定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
步骤溶质质量/ g 溶剂质量/ g 溶液质量/ g 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前将1 g食盐放入烧杯中,再参与9g水,用玻璃棒搅拌,至完全溶解稀释后向上述烧杯中参与10 g水停止稀释稀释前后溶液中各量的变化状况(填变大、变小、不变)3、20℃,NaCl的溶解度为36g,是指,此时,该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
【新课学习】一、溶质的质量分数1、【实验9-7】教员演示,先生观察现象,在表格中作好记载。
依据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判别这三个烧杯中溶液由浓到稀的顺序: (写烧杯的编号),判别的依据是什么? 。
2、溶质质量分数(1)为了准确表示溶液的浓度,采用溶质的质量分数表示。
(2)概念: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3)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100%(4)【练一练】计算【实验9—7】中三种硫酸铜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入表中。
【小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说明该溶液的浓度就。
(5)【实验9-8】教员演示,先生观察有无完全溶解,作好记载,并且马上算出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剖析:这两种溶液的质量都是,但是溶质的质量分数。
(6)溶质的质量分数公式的变式有:溶质质量= × ; 溶液质量=溶剂质量= 质量—质量;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1、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之间的求算。
(1)冬天,人们常给皮肤抹上一点甘油溶液,使皮肤坚持湿润。
用400克甘油溶解在100克水中,配制的甘油溶液效果最正确。
课题3 溶液的浓度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学习目标1.理解溶液组成的含义。
2.掌握一种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溶质质量分数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3. 初步学会根据需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溶质质量分数概念;难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情境导入——鸡蛋在水中的沉浮取一个烧杯,加入250 mL水后放入一只鸡蛋。
按下面的步骤进行实验并如实填写下表。
分析,在此过程中所得的几种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次序清水量加入的食盐量鸡蛋小结1 250 g 不放食盐沉?浮?2 250 g 1匙(约5克)沉?浮?3 250 g 2匙(约10克)沉?浮?4 250 g 3匙(约15克)沉?浮?学习研讨一、溶质的质量分数【自主学习】【活动与探究一】【实验9-7】在三个小烧杯中各加入20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1 g、0.5 g、2 g无水硫酸铜。
比较三种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分析,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填写下表【交流讨论】如何区分溶液的浓稀?【归纳小结】即溶质的质量分数。
【自主学习】阅读课本P43,知道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达式:【交流讨论】1、实验9-7中,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是多少?2、表达式的几种变形【巩固练习】课后习题1【交流讨论】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间的区别和联系【活动与探究二】:【实验9-8】按下表所定的量配制氯化钠溶液水的密度看作1g/cm3)。
【设问】已知溶质和溶剂的量,这样的溶液,我们会配制了。
那如果告诉你一定量的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你会配制吗?【交流讨论】欲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该如何操作?请你试一试。
【活动与探究三】:P47【实验活动5】【小结】1.配制溶液的步骤:、、、、。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九单元课题3《溶液的浓度》(第1课时)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2)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2、过程与方法(1)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解题能力(2)能找准各量的关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会严谨求实的科学学习方法(2)培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重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概念及简单计算【难点】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二、课前预习先研读课本第41—42页,勾画要点,标注疑问。
试总结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如何表示?然后完成课本第42页【实验9-6】的表格内容。
三、课堂教学1.展示三饮料瓶的不同颜色的学生自配的红糖水。
你观察到了什么?由此你将作出哪些猜测?2. [小组活动探究](投影展示):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 mL(1 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 g,1g,1.5 g固体红糖,振荡静置比较三种红糖水的颜色。
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浓稀的根据是什么?完成实验并填写右边表格。
四、讨论释疑、总结升华如何定义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如何表示?五、随堂练习1. 根据以上所学,完成表格填空2.请同学们总结上述活动,选择下列相关数据,你能编制哪些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习题?NaCl质量24 kg 水质量126 kg溶液质量150 kg 溶质质量分数为16%3.用A、B两个烧杯各取90克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再向A烧杯中加入10 g,向B烧杯中加入10 g水,并用玻璃棒搅拌至全部溶解。
(1)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多少?溶液的质量是多少?(2)向原溶液中增加10 g硝酸钾(全部溶解)或增加10 g水后,上述形成的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各是多少?。
课题3 溶液的浓度导学案(第1、2课时)
班级姓名
【教学目标】:理解并记住溶质质量分数,能利用溶质质量分数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溶质质量分数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活动与探究一]:在三支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然后分别加入约0.5g、1g、2g 污水硫酸铜。
比较三种CuSO4溶液的颜色。
在这三支试管中溶液的组
成是否相同?判断溶液稀浓的根据是什么?
2、溶质质量分数
(1)概念:
(2)表达式: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应该注意:
•①溶质的质量分数只表示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并不代表具体的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③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式中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的单位必须统一。
•④计算式中溶质质量是指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的质量,没有被溶解的那部分溶质质量不能计算在内。
(3)10%的NaCl溶液能提供哪些信息?
(1)已知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四个量中的任意两个量,求其余量,可直接应用公式进行求解。
•例1计算下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①把10 g的硫酸钠全部溶于100 g的水中。
②45 g的硝酸钾溶液蒸干后有硝酸钾5 g。
•练习1 在20℃时把20克硝酸钾加入100g水中形成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31.6克)该不饱和溶液经下列变化后,求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1)求该溶液的质量分数
(2)若向其中加入5g硝酸钾
(3)若向其中加入20g水
(4)若向其中同时加入5g硝酸钾和10g水
(5)若向其中加入20g硝酸钾
(2)有关溶解度的简单计算,主要用于已知溶解度,判断溶液是否能全部溶解或求溶液的质量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用S表示溶解度)
S ==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g
例3、20℃食盐的溶解度为36g,求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将20g食盐放入50g的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练习2: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密度为1.1g/cm3),需要氢氧化钠和水各多少克?
•练习3 把20℃的53.6g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g氯化钾固体。
求:(1)该氯化钾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
(3)稀释计算(基本依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相等)
建立等式
例题4、化学实验室现有98%的浓硫酸,但在实验中常用较稀的硫酸。
要把100g 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为质量分数为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多少?
例题5、有4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钙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可采用什么法?
练习4:要得到50g20%的硫酸溶液,需98 %的浓硫酸多少克?需水多少克?
5、配制100mL密度为1.1g/mL的20%的NaCl溶液需要多少克NaCl和
多少mL水?
6、配制500m L2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14g/mL)需要98%硫酸溶液(密度为1.84g
/ mL )多少mL ?需水多少毫升?
(4)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
注意:参加化学反应的是溶液中的溶质
例题6:100g 9.8%硫酸跟多少克锌反应?同时生成多少克氢气?
例7 :3.25g锌刚好跟100g盐酸反应完全,求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例8 、 32.5克锌与28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求:(1)生成氢气多少克?
(2)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生成物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
练习 7 :将 100 g稀盐酸与足量的铁粉反应,生成氢气0.4 g,求:
(1)消耗铁粉的质量;(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3.25克锌刚好跟100g盐酸完全反应,求:(1)盐酸溶质的质量分数。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
质质量分数
9、5.6克铁与多少克10%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
少?
10、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200克可跟多少克10%的盐酸完全反应?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
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1、100克40%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与200克硫酸溶液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
求:(1)生成硫酸钠多少克?
(2)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3)生成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课题3 溶液的浓度导学案(第3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重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教学难点】:配置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误差分析
【教学过程】:
一).用固体和水配制溶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探究内容: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所需仪器:
步骤:1、计算需要氯化钠质量为水的质量为
2、称量、用称取所需的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3、溶解把水的密度近似看做1g/cm3。
用量筒量取所需的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如何选取合适的量程量筒
4、装瓶保存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贴上标签,放到试剂柜中。
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
如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 g·cm-3的浓盐酸,配制5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
(1)实验步骤:
①计算:按配制需要求出所需浓盐酸的质量、体积以及所需水的质量、体积
设需要浓盐酸的质量为则需要水的质量为
浓盐酸的体积为mL 水的体积为mL
②量取:用合适的量筒量取两种液体的体积。
用mL的量筒量取5.7 mL 37%的浓盐酸,用50 mL的量筒量取43.3 mL水。
③配制:将两种液体混合均匀,即得要求的溶液。
④装瓶保存:
5、误差分析
(1)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可能有以下原因:
①溶质质量偏少:称量固体溶质质量偏少;所用固体溶质不纯、不干燥或已潮解;称量时“左码右物”并使用游码;溶解时溶质固体倒在外面一部分;量取浓溶液时俯视读数。
②溶剂质量偏多:量取水时仰视读数;烧杯内有残留的水。
(2)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可能原因:
①溶质的质量偏大:称量固体溶质质量偏多或量取浓溶液时仰视读数。
②溶剂质量偏少:用量筒量取水时,读数时俯视液面;或水量好后,向烧杯中倾倒时有
液体洒落。
当堂练习:
1、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见下图,正确的操作()
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室配制100g 10%的氯化钠溶液时,需要g氯化钠固体。
②称量时如果用质量为23.1g的烧杯盛放固体,在托
盘天平上已放30g的砝码,则天平上的游码位置应是右
图的(填字母)。
③下列仪器中,量取水时需要用到d和仪器(填
序号),溶解时需要用到e和仪器(填序号)。
a.烧杯、b.10mL量筒、c.100mL量筒、d.滴管、e.玻璃棒、f.药匙、g.蒸发皿。
3、要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下列操作不影响所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是()
A.游码没有回到零位就开始称量
B.只在称量食盐的托盘垫上了干净的纸
C.所用烧杯不干燥,有少量水
D.溶解时先把量筒里的蒸馏水倒入烧杯,后把称好的食盐加入水中
4.实验室要配制50g 10%的氯化钠溶液,其中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A.计算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g,水的体积为45mL
B.在托盘天平左盘加5g砝码,后在右盘添加氯化钠至天平平衡,再将氯化钠倒入烧杯中C.用50mL量筒量取45mL水,倒入上述烧杯中
D.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完全溶解
5.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下列各项会引起溶液中KNO3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搅拌后的玻璃棒未用水冲洗B.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时有少量溅出
C.用量筒取水时俯视读数D.烧杯先用蒸馏水润洗后再配制溶液
课后巩固训练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对其意义理解不正确的是()
A.100 g水中溶解有10 g氢氧化钠
B.10 g溶液中含有1 g氢氧化钠
C.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比为1:9
D.把5 g氢氧化钠固体溶解在45 g水中,可制成 10%的氢氧化钠溶液
2.用400 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加入水的质量是()
A.100 g
B.200 g
C.400 g
D.800 g
3.将25 g石灰石(主要成份是 CaCO3)放入73 g稀盐酸中(石灰石中的杂质不跟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恰好完全反应,经测定剩余物的总质量为89.2g,试求:(1)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3)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