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艺术史之欧洲17、18世纪
- 格式:ppt
- 大小:9.93 MB
- 文档页数:71
中外美术史知识点梳理美术史是一门研究人类美术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的各种艺术形式和风格。
以下是对中外美术史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中国美术史(一)先秦时期在这一时期,主要的美术形式有青铜器和陶器。
青铜器不仅是实用器具,更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造型庄重、纹饰神秘。
例如,商代的司母戊鼎,巨大而威严。
陶器则以彩陶为代表,上面的图案富有装饰性和象征意义。
(二)秦汉时期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成就突出,秦始皇陵兵马俑规模宏大,造型逼真,生动展现了秦军的威武雄壮。
画像石和画像砖也是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形式,它们多用于装饰墓室,内容丰富多样,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佛教艺术兴起,石窟壁画和雕塑艺术蓬勃发展。
如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等,展现了高超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想象力。
同时,绘画艺术也有了显著的进步,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的绘画理论,其作品《洛神赋图》线条优美,人物神态生动。
(四)隋唐时期隋唐是中国美术的鼎盛时期。
绘画方面,人物画成熟,阎立本的《步辇图》、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等都是经典之作。
山水画也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
此外,唐三彩是这一时期著名的陶瓷艺术,色彩绚丽,造型多样。
(五)五代宋元时期五代时期的山水画成就颇高,荆浩、关仝开创了北方山水画派,董源、巨然则代表了南方山水画派。
宋代的绘画在题材、风格和技法上都有了新的发展,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重视推动了宫廷绘画的繁荣。
同时,民间绘画也蓬勃发展,出现了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样的风俗画巨作。
元代文人画兴起,强调笔墨情趣和个人情感的表达,赵孟頫是这一时期的代表画家。
(六)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绘画流派众多,如明代的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清代的四王、四僧等。
同时,工艺美术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如青花瓷、景泰蓝等。
二、外国美术史(一)古代美术古埃及美术以巨大的金字塔、神庙和雕塑为代表,其风格庄严、稳定,具有强烈的宗教色彩。
西方艺术发展史简述整个西方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分为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以及现代主义艺术7个阶段。
一、史前艺术史前艺术可以分为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两部分。
旧石器时代艺术产生于原始社会蓬勃发展的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奥瑞纳文化期。
而这一时期的艺术主要变现形式为洞穴中的壁画和雕塑,其主题多于巫术相关表现内容皆以动物为主,手法生动写实。
其中最突出的原始洞窟壁画是西班牙北部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和法国西南部的拉斯科洞窟壁画;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塑大多数为小型的动物雕塑,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
发现最早的雕像是奥地利维林多夫的《母神》(原始的维纳斯)和法国鲁塞尔岩廊石壁浮雕《手持角杯的裸女》。
而代表史前“艺术”最高成就的是位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的洞穴壁画。
新石器时代美术成就主要是巨石建筑。
这是用重达数吨的巨石垒成的宗教性纪念建筑。
巨石建筑盛行于欧洲,包括石柱、石台、石栏等形式。
英格兰南部的圆型巨石栏“斯通亨治”(Stonehenge)是典型的代表。
二、古代艺术古代艺术可以分为古埃及艺术、古印度艺术、古希腊文明、古罗马艺术、古两河流域艺术。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精神。
提到古埃及,人们就想起金字塔、狮身人面像——一种威严、永恒和神秘的时代气息。
古埃及艺术的主要表现就体现在金字塔以及其内部的木制陪葬雕塑和壁画上,其中吉萨金字塔群和巨大的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古代艺术的精华。
古代印度文明的艺术起源于印度的印度河流域的印度西北部。
它最早的原始美术,通常称作“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年)到1750年之前的艺术。
根据考古出土,当印度史前文明最远可以追溯到光、新石器晚期,即青铜器和铜石和年龄。
印度的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大约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它的内容广泛、形式丰富,独具特色。
印度的艺术经历了一个风格演变的过程。
由于特殊的位置,所以印度宗教在印度的艺术本质的基础是宗教。
西方艺术史:17、18世纪西班牙美术-委拉斯贵支(委拉斯开兹)【32】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新古典主义的艺术西班牙17世纪最著名的绘画大师是迭戈·罗德里格斯·德席尔瓦·委拉斯贵支(委拉斯开兹diego rodriguez de silva velazquez,1599—1660年)。
他出身于塞维利亚,在17世纪,塞维利亚不仅是一个贸易中心,同时也是个传播人文主义思想的中心。
在委拉斯贵支11岁的时候,父亲把他送进了当地的老埃连拉画室学画,后又转入当时著名画家和理论家巴切柯门下继续学习。
促使委拉斯贵支艺术成长更主要的因素是塞维利亚的下层生活。
当时,在塞维利亚城流行着一种"波德格涅斯"的风格(即西班牙的卡拉瓦乔主义)。
波德格涅斯这一名词含有小饭馆之意。
由于一些古典主义的理论家们瞧不起描绘下层人民生活的风俗画,于是他们以嘲弄的口吻把这类作品通称为"波德格涅斯"的绘画。
委拉斯贵支是一位现实主义的画家,他通常只画能见到的事物,他画的人物,几乎能走出画面;他也画过一些宗教画,其中的神像如同凡人,充满紧张和痛苦的表情;他画的马和狗充满活力,栩栩如生。
《卖水的老人》(约1619)是画家早期的一幅具有典型意义的作品,表明了他对人物性格的努力探索。
画中执杯酣饮者,显然是塞维利亚街头的普通人民。
画家以特写的形式表现出这位塞维利亚卖水的老人严肃、粗犷的性格特征。
老人和买水的小孩构成了主从关系。
老人的外衣已经破烂,他左手搭在陶翁上,右手把一只装水的玻璃杯递给小孩。
物体的明暗部分富有层次。
尽管画家竭力赋予这些普通人以内在的力量,老人的脸上表情欠丰富。
画上的土黄、淡紫两色很浓厚。
《卖水人》这个时期委拉斯贵支创作的风俗画还有《早餐》1617、《音乐师/三位乐师》1616、《女混血儿》、《煎鸡蛋的老妇/煮蛋的老妇人》1618等作品。
这些作品采用了卡拉瓦乔式的明暗对照的方法来组织画面。
17至18世纪中国风在欧洲的传播[关键词]丝绸之路中国风设计中国情趣巴洛克洛可可“中国风”一词一直被人们所称用,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来讲,它是一种东方情调的装饰艺术风格,在持续了近二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一直影响着巴洛克和洛可可艺术风格之中。
它的产生和表现形式是十分奇特和怪异的,探讨中国文化对欧洲的影响成为了一个世界性的课题。
一、中国风的传播途径与内容1、丝绸之路上的中国风一提到中国与欧洲的往来,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都是丝绸之路和郑和下西洋的史籍。
但并不像字面上的意思,早期的丝绸之路上并不是以丝绸为主要交易物资,在公元前15世纪左右,中国商人就已经同中亚地区进行小规模贸易往来。
随着公元前5世纪左右河西走廊的开辟,当时的欧洲国家已经出现了“赛里斯”(seres源自希腊语言“丝”)——对中国的称呼。
不仅仅是丝绸,同在丝绸之路上的另一件著名的商品,产自今阿富汗巴达克山的青金石早在公元前31世纪就开始出现在中国、印度、埃及。
约1000年后,青金石的贸易开始传入印度的哈拉帕(Harappa)。
后来成为佛教七宝之一。
前2世纪,中国的西汉王朝经过文景之治后国力日渐强盛,汉武帝派遣张骞前往大月氏。
在大夏市场上,张骞看到了大月氏的毛毡、大秦国的海西布,尤其是汉朝四川的邓竹杖和蜀布。
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为了促进西域与长安的交流,汉武帝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政府配给的货物,到西域各国经商。
从而吸引了更多人从事丝绸之路上的贸易活动,极大地推动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物质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这条东西方交流之路开始进入繁荣的时代。
那时,丝绸成为罗马人狂热追求的对象。
古罗马的市场上丝绸的价格曾上扬至每磅约12两黄金的天价。
造成罗马帝国黄金大量外流。
这迫使元老院断然制定法令禁止人们穿著丝衣,而理由除了黄金外流以外则是丝织品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我所看到的丝绸衣服,如果它的材质不能遮掩人的躯体,也不能令人显得庄重,这也能叫做衣服?……少女们没有注意到她们放浪的举止,以至于成年人们可以透过她身上轻薄的丝衣看到她的身躯,丈夫、亲朋好友们对女性身体的了解甚至不多于那些外国人所知道的”。
十七世纪意大利巴洛克“巴洛克”这个词的起源充满了模糊性和复杂性,一般认为“巴洛克”可能是从葡萄牙文“barroco”衍生出来的,原意指大而不规则的珍珠。
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使用“巴洛克”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欧洲艺术时候,它被用来区分和标志一个艺术时代。
也代表着从16世纪矫饰主义之后18世纪洛可可之前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化。
巴洛克是一种反对宗教改革、随着天主教运动的发展而流行起来的艺术,巴洛克首先产生于旧教中心罗马,随后传遍了欧洲及美洲部分地区。
由于矫饰主义发展而来的巴洛克艺术可以表达出他们内心对宗教的炽热和生命的赞颂,以及满足他们的政治野心和王权荣耀。
一般来说,巴洛克的风格特征是喜好用扭曲多变的缠绕线条,创造出繁复的装饰和堆砌之美,以求强烈的律动感。
黑暗写实主义(卡拉瓦乔主义)卡拉瓦乔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锋人物,他的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光影处理富有舞台照明般的喜剧效果,用光来突出画面的主要部分,构成了一种光线集中的室内光效应,深色阴影使图像的阐释具有戏剧性及选择性。
他的独特风格被其后许多画家继承。
这种聚光形成物象边线明确的明暗处理画风也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
首先卡拉瓦乔颠覆了理想美学传统,画面中充满了怪异的具有颓废色彩的男性,使人们无法获得确定的意义。
他以罗马街头最低下的衣着破烂肮脏的男女作为圣徒和英雄的模特儿,采用时装及现实背景,嘲弄着理想与崇高,制造了一种破坏气氛。
基督和圣徒都成了粗俗的下等人,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进入神圣的殿堂,画中的人物因而被嘲讽为“粗野的自然人”。
模特儿充满了平民特征以及圣经文本注入到世俗生活的倾向,对欧洲绘画传统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其次,他的绘画强调人体体积的力度特征。
画中的人物几乎是真人等大,通常被置于画面的最前端,已强光照射,人物姿态似乎要超越画面。
戏剧因素始终与现实主义联系起来,以一种“不体面的、色情的东西”挑战道德传统,无情地戏弄人们的眼睛。
西班牙波德格涅斯风格十七世纪西班牙风行的绘画风格。
艺术史探索各个时期的艺术发展与风格艺术的发展与演变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它跨越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历程。
在艺术史中,不同的时期展现出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探索各个时期的艺术发展与风格,从古代到现代,从东方到西方,带你了解艺术史中脉络分明的重要时期。
古代艺术的繁荣与精湛古代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最初展现,它承载了人类早期文明的种子。
古代艺术主要集中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古希腊和古罗马等地。
埃及艺术以宏伟的金字塔和庙宇为代表,强调永恒与神圣,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美索不达米亚则以壁画和浮雕为主要艺术形式,展示了强大的统治者和他们的壮丽宫殿。
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则更加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和比例的优美,体现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的高度成就。
中世纪的宗教与宫廷艺术中世纪是一个宗教与宫廷统治盛行的时期,艺术被用于表达宗教信仰与统治者的权威。
宗教艺术是中世纪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在基督教教会提倡下,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都被用于描绘圣经中的故事和宗教主题,以及教堂装饰和礼拜仪式中。
中世纪宫廷艺术则以奢华和富丽堂皇的装饰为特点,展现了封建领主的财富和地位。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之巅文艺复兴是艺术史上的一大突破时期,它从15世纪开始于意大利,后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文艺复兴艺术打破了中世纪的束缚,回归了人文主义的精神。
在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达到了高度的创作与表现力。
代表这一时期的艺术大师有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等,他们以优美的造型、逼真的人物形象和细腻的绘画技巧创作了众多杰作,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巴洛克艺术的宏伟与繁复巴洛克艺术是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一种艺术风格,它以宏伟和繁复的装饰和造型为特点。
巴洛克艺术注重感官上的震撼和情绪的表达,它以富丽堂皇的建筑和壮观的雕塑为代表,同时也影响了绘画和音乐等领域。
巴洛克艺术主要在欧洲发展,代表性作品有巴洛克教堂和宫殿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