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3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知识梳理1、“君权神授”下的英国: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但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议会通国王展开了斗争。
2、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1640年关闭多年的议会重新召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
经过反复斗争,克伦威尔率议会军战胜王军,处死查理一世,宣布成立共和国。
3、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克伦威尔死后,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革命结束。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建立起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
重点难点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已有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而17世纪英国国王却在鼓吹“君权神授”,查理一世的专制统治进一步加剧了英国的阶级矛盾,导致了革命的爆发。
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在人民革命运动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联盟,并取得革命的领导权,向封建统治者进行斗争。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历史意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反复斗争,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它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资本主义制度同封建制度相比较,是人类历史的一个重大进步。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扫清了道路,100年后,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成为大机器工业的发源地。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还揭开了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英国资产阶级是通过革命的手段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比封建制度有很大的进步性,但它毕竟是一场用一种剥削制度代替另一种剥削制度的革命。
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反复较量才获胜,这也说明了任何一场革命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此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其本身的阶级局限性就决定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性和不彻底性。
考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和目的1.“君权神授”下的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而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
2.新航路的开辟以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和表现:(拓展点)原因:新航路的开辟以后,欧洲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已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英国人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拓展对外贸易,进行殖民掠夺。
表现:在此期间,制呢业等工场手工业得到很大发展,还出现了资本主义方式经营的牧场和农场。
由工场主、商人、银行家和农场主等组成的新型资产阶级成长起来。
有些贵族虽然保留了贵族头衔,却也从事一些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活动,他们被称为新贵族。
3.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表现及影响:(拓展点)表现:17世纪时,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鼓吹“君权神授”,认为国王的权力是神授予的,不可违抗。
影响: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侵害,社会矛盾激化。
4.根本原因:17世纪,英国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目的: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政权,为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易错微析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易错:17世纪,随着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在政治上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以保护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但当时的英国推行封建专制统治,导致两者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
由此可见,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是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
例题1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A.封建统治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B.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严重的民族矛盾D.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阻碍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而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利受到损害。
英国的封建专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所以此题选D。
例题2 15世纪以后,世界贸易集中地逐渐移向大西洋沿岸……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兴起。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随堂知识点】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是人类历史上资本主义制度对封建制度的一次重大胜利。
2、革命爆发的原因:①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力量日益壮大,他们要当权,要发展资本主义,这是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而当时的英国国王却鼓吹“君权神授”,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社会各种矛盾迅速激化。
3、过程:(1)导火线:苏格兰人民起义;(2)1640年国王召集议会开会,议会要求限制王权,革命爆发;(3)查理一世挑起内战;(4)1649年处死国王,英国宣布为共和国;(5)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6)1660年封建王朝复辟;(7)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确立。
4、结果: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力法案》。
因此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专政统治在英国确立起来了。
5、影响:(1)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2)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发展资本主义扫清了道路;(3)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
【重点问题阐释】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剖析重、难点】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简表。
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革命的经过;《权利法案》的颁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革命的历史意义。
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关系,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革命过程的学习,认识到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
百宝箱★精要概括
一、“君权神授”下的英国——革命爆发的原因
1、资本主义的发展: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道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产生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2、封建专制统治的表现:17世纪,英国国王竭力推行封建专制,鼓吹“君权神授”,侵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权力,他们利用议会同国王展开斗争。
3、导火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二、查理一世命丧断头台——革命的进程
1、开始的标志:。
2、内战:查理一世挑起内战,最终率领的议会军打败了国王军队,取得了最后胜利。
3、处死国王和成立共和国:年,查理一世被推上了断头台,英国成立了共和国。
4、封建王朝复辟:共和国时期,掌握了政权,担任“护国主”。
他去世后,查理二世复辟,进行反攻倒算。
5、结束的标志: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按下列图示忘记革命过程:
新议会召开内战爆发共和国成立克伦威尔独裁封建王朝复辟宫廷政变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示意图
三、《权利法案》的颁布——革命的结果
1、《权利法案》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
金手指——探究示例
例:小华想上网搜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标志性事件,你建议他搜索
A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B英格兰人民起义
C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D查理一世挑起内战
大显身手
双基达标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B封建专制激化了社会矛盾
C国王与议会关系紧张
D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不满国王的统治
2、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英格兰人民起义 B长期关闭的议会的重新开会
C内战开始 D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3、克伦威尔是英国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在英国革命中的重大功绩是
A.主持召开议会 B.领导新模范军
C.发动“光荣革命” D.制定《权利法案》
4、要了解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情况,可供参考的文献是
A.《法典》 B.《人权宣言》
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
5、“凡未经国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出国会准许之时间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这段引文应出自
A.美国《独立宣言》
B.英国《权利法案》
C.《共产党宣言》
D.法国《人权宣言》
6. 英国《权利法案》的意义在于
A.保证资产阶级独掌共和国大权
B.为限制王权提供法律保障
C.使议会获得自由选举国王的权利
D.正式宣告英国君主制的废除
经典考题
15、(2008年山西省中考)小李找来《权利法案》、《王位继承法》两份材料,他是为研究哪个主题准备的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建立
C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
D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
16、(2008年成都市中考)标志着英国确立起君主立宪制度的事件是
A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B宣布英国成立共和国
C1688年宫廷政变 D通过《权利法案》
17、(2008年内蒙古包头市中考)马克思认为,英国革命是一场“欧洲范围的革命”。
这场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1688年宫廷政变 B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C《权利法案》的颁布 D宪章运动
18、(2008·乐山)虽然当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是英国国家的象征,但国家最高权力却掌握在议会而不是女王手中,这种制度源于法律文献
A.美国《独立宣言》
B.英国《权利法案》
C.《共产党宣言》
D.法国《人权宣言》
【09乐山市试题】
1.(2009年乐山)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斯图亚特王朝 B.限制王权 C.确立资产阶级政权 D.发展资本主义
(2009年乐山)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下面对这一文件表述错误的是【 A 】
A.推翻了专制统治,另立新的国王
B.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利进行了明确的制约
C.规定国王不能停止法律的执行
53.(2009年安徽)8.近代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确立的政体是【A】
A.君主立宪制
B.民主共和制
C.总统制共和制
D.议会共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