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的研究实施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第1篇一、活动背景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审美价值。
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和弘扬古诗文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已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为了进一步推动古诗文教学教研工作,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特举办本次古诗文教学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的1. 深入挖掘古诗文的教育价值,丰富教育教学内容;2. 提高教师对古诗文教学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4. 探索创新古诗文教学的方法和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5. 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活动主题传承经典,创新育人四、活动时间2022年X月X日至X月X日五、活动地点XXX学校多功能厅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1)领导致辞:介绍本次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2)专家讲座:邀请知名古诗文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古诗文教学经验;(3)教师代表发言:介绍本校古诗文教学特色及成果。
2. 课堂教学观摩(1)展示课: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古诗文课堂教学展示;(2)研讨课:分组进行研讨,针对展示课进行点评和交流;(3)专家点评:邀请专家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3. 教学经验交流(1)分组讨论:围绕古诗文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分组讨论;(2)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教学经验;(3)专家点评:邀请专家对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提出指导意见。
4. 创新教学研讨(1)主题报告:邀请优秀教师进行创新教学案例分享;(2)分组讨论:针对创新教学案例进行分组讨论,提出改进意见;(3)专家点评:邀请专家对讨论成果进行点评,提出创新教学建议。
5. 闭幕式(1)总结发言: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成果,提出展望;(2)颁发证书:对优秀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3)合影留念: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
七、活动组织1. 主办单位:XXX教育局2. 承办单位:XXX学校3. 协办单位:XXX教育学会4. 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古诗词教学策略的研究背景是当前我国语文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古诗词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艺术价值,对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审美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学校普遍存在古诗词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呆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导致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有待提高。
研究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古诗词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语文素养已成为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通过探讨古诗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研究古诗词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以及提出有效的渗透策略和案例分析,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古诗词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本研究尝试从研究背景着手,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古诗词教学的策略,旨在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改善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通过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古诗词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诗词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增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心。
古诗词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古诗词教学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教育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诗人的文化情怀和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古诗词教学策略,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指研究者用于解决研究问题、验证研究假设、获取研究数据和信息的系统性方法和步骤。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然而,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方法单教学内容刻板、学生兴趣不高等。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本文首先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
接着,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改进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对策略的有效性进行验证,以期为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经验和启示。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推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为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力量。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教学内容上,一些教师过于注重诗词的背诵和默写,而忽略了诗词的深层含义和艺术魅力。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停留在表面,难以领略其真正的美。
在教学方法上,部分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导致他们对古诗词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佳。
教学资源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些学校的古诗词教学资源有限,缺乏丰富的教学材料和辅助工具。
这使得教师难以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学生也难以接触到更多的古诗词作品。
评价体系也是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一个问题。
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体系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素养。
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第1篇一、活动背景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
为了提高教师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教学能力,促进古诗词教学的深入发展,特举办本次古诗词主题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古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 探讨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升古诗词教学水平。
4. 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活动时间2023年10月15日至10月20日四、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五、活动对象全校语文教师六、活动内容1. 开幕式- 时间:10月15日上午8:30-9:00- 内容: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领导致辞。
2. 古诗词知识讲座- 时间:10月15日上午9:00-10:30- 内容:邀请专家进行古诗词知识讲座,包括古诗词的历史渊源、艺术特点、鉴赏方法等。
3. 古诗词教学案例分析- 时间:10月15日下午2:00-4:00- 内容:选取几位教师的教学案例,进行展示和分析,探讨古诗词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4. 小组讨论- 时间:10月16日上午8:30-10:30- 内容:将教师分成若干小组,围绕以下主题进行讨论:a. 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b. 古诗词与现代生活的联系c. 如何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d. 古诗词教学中的创新方法5. 教学设计比赛- 时间:10月16日下午2:00-5:00- 内容:教师根据指定的古诗词,设计一节教学课,并进行现场展示和评析。
6. 优秀教学案例分享- 时间:10月17日上午8:30-10:30- 内容:邀请在教学古诗词方面有突出成绩的教师进行经验分享。
7. 古诗词教学研讨会- 时间:10月17日下午2:00-4:00- 内容:教师围绕古诗词教学中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如:a. 如何处理古诗词中的生僻字词b.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古诗词创作c. 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古诗词教学8. 总结与闭幕式- 时间:10月18日上午8:30-9:00- 内容:主持人对活动进行总结,宣布获奖名单,领导讲话,颁发奖品。
美育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美育已成为现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教学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从美育视角出发,探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旨在分析当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并结合美育理念,提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通过对古诗词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创新以及教学评价的完善等方面的探讨,旨在构建一套符合美育要求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体系。
同时,本文还将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分析这些策略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推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在美育理念指导下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良好人文素养的新时代少年。
二、美育视角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关系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力。
在美育视角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更是情感熏陶、美感体验和人文素养提升的过程。
美育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美育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情感土壤。
古诗词蕴含着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对自然、人生、社会的独特感悟。
通过美育的视角,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中的情感美,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提升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素养。
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
在美育视角下,古诗词教学不仅要求学生理解诗词的字面意义,更要求学生感受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
通过引导学生欣赏、分析和创作古诗词,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使学生能够在美的熏陶下自由表达自我。
美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人文精神。
在美育视角下,古诗词教学不仅要传授诗词知识,更要通过诗词解读、文化背景介绍等方式,使学生了解古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随着小学语文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古诗词教学在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诗词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
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改进策略,提出提高教学效果的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本文将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剖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学生成长的全面发展。
1.2 研究意义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教授古诗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古诗词蕴含丰富的情感与智慧,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古诗词教学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理解能力,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古诗词教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对文学艺术的鉴赏能力,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通过研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及策略,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当前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寻找改进的有效途径,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研究还可以为教学改革和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研究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及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教育教学实践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2. 正文2.1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现状分析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作为重要的教材内容,旨在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目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
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古诗词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一、指导思想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诵读古诗词,可以让小学生体会到古诗文的韵味,对古诗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古诗文成为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在诵读中积累名句,不断积累语言,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二、活动主题弘扬民族文化,品味诗词精华。
三、活动目标发现校园中的背诗小能手,在全体学生中树立榜样,激励更多的学生乐背古诗词文,善背古诗词文,形成浓浓的校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精髓的热情,最终使此次活动逐渐成为学校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活动,并形成校本特色。
四、组织领导组长:副组长:成员:全体语文老师考级评审委员会成员:全体语文老师,部分考过七、八、九、十级、特级的学生,部分家长志愿者。
五、参加对象全体学生六、古诗词文考级内容中国历代优秀诗词文章古诗词文考核内容选择:《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历代散文选〉〈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笠翁对韵〉等七、考级形式1、考级共分为10级,附加特级,逐级申报考核。
考级顺序按照“学生个人申报—小组长及成员——家长—语文教师(或古诗小考官)——学校考核组测评确认——颁发考级证书(证书由学校统一印制)。
一至六年级的学生自由到语文老师处报名,并填写古诗词文考级申请表,经班级统计,交到教导处。
2、优秀学生经语文老师推荐后可跳级考核,考核时,申请级别考核内容占50%,前面级别考核内容共占50%,3、学校考核定级。
由学校古诗词考级评审委员会统一安排时间进行考级定级,对考核合格者发给相应等级证书。
第1篇一、引言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古诗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为了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本报告通过对古诗教学实践的观察和分析,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二、研究背景1. 政策背景: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将古诗教学纳入小学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
2. 理论背景:古诗教学理论主要包括文化传承理论、审美教育理论和情感教育理论。
这些理论为古诗教学提供了理论指导。
3. 实践背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明显等。
三、研究目的1. 探讨有效的古诗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古诗教学参考,提高教学水平。
四、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古诗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
2. 观察法:观察古诗教学过程,分析教学效果。
3. 问卷调查法: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古诗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4. 访谈法:访谈教师和专家,了解他们对古诗教学的看法和建议。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1. 教学方法探讨(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与古诗内容相关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2)比较教学法:将不同时期的古诗进行对比,帮助学生了解历史背景,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3)吟诵教学法:引导学生吟诵古诗,培养他们的语感和审美能力。
(4)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古诗,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效果分析(1)学生对古诗的兴趣明显提高,课堂参与度增强。
(2)学生的古诗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3)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
3. 存在问题及对策(1)问题:部分教师对古诗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单一。
“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顺平县逸夫小学郝晓颖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古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语言精练典雅,内容博大精深,千百年来滋润着一代又一代学子,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作为宝贵的精神食粮,其间不仅蕴含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性美,更沉积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
古典诗文包括两大部分:古诗和文言文。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她饱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精炼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
文言文也叫古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
它是在古代汉语口语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简洁、典雅的书面语体,其有着独具特色的古朴之美——文美、韵美、意美、境美。
小学古诗文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中华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是,在古诗文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死记硬背、教法陈旧等现象,直接导致课堂效果低下,学生对古诗文的厌学现象。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上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强调“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所以,开展小学古诗文教学高效课堂的研究,对于推动和加强小学生诵读古诗文,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和营养,丰富语言、开拓眼界、陶冶情操、发展潜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目标、范围
1、研究内容
在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中,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以读为本,读中感悟,强调自我思考和探索,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把古诗文以及自然、社会、自我等都作为学习资源,使学生在更高的层面上学习,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兴趣和情感。
从而形成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方法和途径,提高课堂效率。
改传统的古诗文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古诗文的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
2、研究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的语言积累。
初步培养学生积累古诗文、欣赏古诗文、研究古诗文的能力。
3、研究范围
小学语文三----六年级古诗文课堂教学。
三、本课题的研究现状
1、市内外同类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检索,了解到大部分相关课题都还在研究之中,虽然也有极个别课题已经结题,但是他们的课题成果对目前小学古诗文教学的实际指导意义并不大,因为它们只是零零散散的方法与措施的探讨,缺乏综合、系统、深入探究小学古诗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因而,进行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高效课堂研究迫在眉睫。
2、本课题的创新点
本课题的创新点主要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鉴于目前古诗文教学的种种弊端,我们应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
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尝试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比如对于写景的古诗,我们可以采用“情境感悟”发,充分利用音乐,图片等创设多种情境,引导学生想象体验,潜心感悟,动情朗读。
对于叙事性古诗的教学,我们可以采用“自读自悟”法,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选择喜欢的方式(如诵、唱、画、编、演等)重现古诗。
对于同一主题的古诗,我们可以采用“以点带面”、“主题延伸”法,增加学生古诗的内在积累。
四、研究途径、方法
调查法:主要调查在课题研究之初,有效教学的现状,师生理解情况以及对研究过程中,及研究之后的情况进行详细跟踪调查,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案例分析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形成有鲜明个性的有效教学个人案例。
行动研究法:强调对课题的反思与研究,发现、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改进措施,拟定改进计划。
五、步骤
第一阶段:2012年6月-2013年1月,小学语文古诗文常用课堂教学模式的调查,赵敬贤、姜霞撰写调查报告;
第二阶段:2013年1月-2013年6月,初探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薛丽娟、赵佳负责撰写论文;
第三阶段:2013年6月-2013年12月,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齐会阁、郭晓云负责撰写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2014年6月,创建小学语文古诗文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郝晓颖负责撰写研究报告。
六、预期成果
1、总结出较高水平的研究报告;
2、积累优秀教案资料;
3、培养出具有较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科研型教师。
七、研究时间、经费、设备、资料等保证条件
(1)我校高度重视课题研究工作,注重对课题研究的督促、管理
近年来,我校在办学中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等办学理念,不断营造教改科研的氛围,使我校教改科研工作有了明显的变化。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由长期钻研课题研究的领导和教师组成的科研课题领导小组,学校行政会经常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科研课题工作,并将其纳入学校重要工作严格考核、督促。
(2)学校软硬件条件已有长足的进步
我校是一所县直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名列全县前茅,已被评为保定市名校。
学校有计算机30多台,摄象机1台,扫描仪1台,打印机2台,复印机1台,多媒体网络教室1间。
学校已经开通了因特网,并建立了校园网络系统,还购置了若干应用软件系统。
这些软硬件条件的不断改善,为实施本课题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3)学校将确保投入必要的研究经费
为了有效地开展本课题研究工作,给课题研究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以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同时给予人力、物力支持。
根据以上这些条件,只要我们严格按照教育科研课题程序认真开展研究工作,用3年左右的时间,是能够完成本课题研究任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