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通信网络运行知识)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985.50 KB
- 文档页数:107
简述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通信系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人们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通信系统得以建立和完善,从最初的传统有线电话到如今的移动通信网络,都为人们提供了全球范围内快速、可靠、安全的信息传输与沟通手段。
本文将简要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对其组件、功能和工作原理进行解释说明。
同时,本文还将深入探讨通信系统中的关键要点,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知识。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通信系统的要点一、通信系统的要点二、通信系统的要点三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概述,并阐明文章目标与结构。
接下来,在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部分,我们将具体描述其定义、背景、组件和功能以及工作原理。
在接下来的三个部分中,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要点,并提供相关实例和说明。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向读者介绍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并解释其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通过详细说明每个关键要点,我们希望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并理解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阅读本文,读者还可以更好地应用和运用通信系统相关知识。
最终,我们期望本文能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清晰且易于理解的概述,并为他们进一步学习和研究通信系统打下基础。
2.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2.1 定义和背景:通信系统是指通过传送、交换和处理信息来完成信息传递的一组设备和技术的集合。
它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机器之间以及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
通信系统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广泛应用于电信、互联网、无线通信等领域。
2.2 组件和功能:通信系统由多个组件组成,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协同工作以实现信息传递。
主要的组件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传输介质和信号处理设备。
发送端将待传输的信息转化为适合在传输介质上进行传播的信号,并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发送给接收端。
国家职业技能培训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海南新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主讲:丁伟自我介绍 丁伟,高级工程师,国家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系统规划与管理师、网络工程师等。
多家培训机构讲师,拥有多年培训经验,应试经验丰富,以其语言简炼、逻辑清晰、善于在试题中把握要点,总结规律,帮助考生提纲挈领,快速掌握知识要点,深得学员好评。
您知道通信系统的组成吗?您知道两个用户如何通信吗?您知道通信的未来发展吗?通信基础知识内容提要一、通信系统模型二、通信相关基本概念三、常用通信技术介绍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图模拟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图 数字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图通信系统基本模型图信息:声音、图形、图像、文字等信号:随信息做相应变化的电压或电流(也可以是光)模拟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图调制:按被传输的基带信号的变化规律去改变被调载波的某一参数,如幅度、频率、相位等。
解调:调制的逆过程。
数字通信系统基本组成图编码:将量化后的信号用二进制代码表示的过程 解(译)码:编码的逆过程内容提要一、通信系统模型二、通信相关基本概念三、常用通信技术介绍二、通信相关基本概念 信号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数字信号的码型PCM编码原理同步PCM基群帧结构复用技术TDM基本原理信号模拟信号:连续变化的信号数字信号:离散的信号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模拟信号的数字化抽样:将连续变化的信号变成离散的信号奈奎斯特准则抽样频率8KHz,每秒样值为:8000个量化:使抽样出来的样值归为某一临近的“整数”,采用“四舍五入”的办法编码:8000*8=64Kbit/s数字信号的码型数字信号的码型NRZ:单极性不归零码•NRZ是简单的二进制数字信号,其频谱包含有直流分量与较多的低频分量,只能用于设备内部传输及交换,不能作为在电缆信道上进行基带传输的码型。
AMI:极性交替反转码•AMI码又称伪三元码,有“0”码、“+1”码和“-1”码(三元);•二进制码中的“0”码对应AMI中的“0”码,而二进制码中“1”码对应AMI中交替变化的“+1”和“-1”,解决了多个连“1”的直流分量问题。
通信网络基础知识梳理一、相关概念无源器件:指工作时不需要外部能量源的器件,电容电阻等有源器件:指工作时需要外部能量源的器件,该器件有个输出,并且是输入信号的一个函数,1ED、比较器等高频通信的好处:1、无线通信中,为获得较高辐射效率,天线尺寸必须与波长差不多,因此只有高频(短波长)信号能满足要求。
2、可把多个基带信号搬移到不同的频段的载波信号上,实现信道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3、频率越高,衰落越大,因此对基站的发射机有更高要求,同时其频段内用户数量少,抗干扰能力自然更好。
模拟通信系统两种基本变换:1、发送端消息转换为电信号,接收端作逆变换2、基带信号变换为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即调制和解调基带信号: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的原始信号,如语音信号频谱300~3400Hz,图像信号频谱0"6MHz带通信号:基带信号经调制后都具有带通特性,故称带通信号带宽与宽带:带宽定义一:两频率间的差值,即某个特定频率成分占据的频率范围。
带宽定义二:单位时间内,通信网络中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传输的数据量。
数字通信(二进制)带宽的计算公式是时钟频率*总线位数/8比特率和波特率:波特率:每秒传输码元个数(批注:每个码元可以取2、4、8...个可能值)比特率:每秒传输的二进制位数.单位bps两者关系:(比特率)S=(波特率)B1og2N(码元可能值的个数)讨论带宽时,一般采用波特率,讨论线路实际传输数据的能力时,一般采用比特率.宽带是相对窄带而言的,一般带宽较大,能满足一般需求的通信网络称为宽带.PCMzpu1secodemodu1ation,脉冲编码调制。
对音频、图像、视频信号的离散化、数字化的一种编码方式,由取样、量化和编码三个基本环节构成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从原理上讲,并行通信拥有更多数据线,理应拥有更高的信息传输能力。
但现实并非如此,因为并行传输的前提是各路信号同一时序传播且同一时序接收,时钟频率过高时各路信号难以合拍,布线稍有差异就会引起错误。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介绍 进⼊21世纪,移动通信将逐渐演变成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不可少的⼯具。
移动通信技术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知识。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知识的内容,希望⼤家喜欢!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第⼀代移动通信系统(1G)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它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如NMT和AMPS,NMT于1981年投⼊运营。
第⼀代移动通信系统是基于模拟传输的,其特点是业务量⼩、质量差、安全性差、没有加密和速度低。
1G主要基于蜂窝结构组⽹,直接使⽤模拟语⾳调制技术,传输速率约2.4kbit/s。
不同国家采⽤不同的⼯作系统。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知识⼆ 第⼆代移动通信系统(2G)起源于90年代初期。
欧洲电信标准协会在1996年提出了GSM Phase 2+,⽬的在于扩展和改进GSM Phase 1及Phase 2中原定的业务和性能。
它主要包括CMAEL(客户化应⽤移动⽹络增强逻辑),S0(⽀持最佳路由)、⽴即计费,GSM 900/1800双频段⼯作等内容,也包含了与全速率完全兼容的增强型话⾳编解码技术,使得话⾳质量得到了质的改进;半速率编解码器可使GSM系统的容量提近⼀倍。
在GSM Phase2+阶段中,采⽤更密集的频率复⽤、多复⽤、多重复⽤结构技术,引⼊智能天线技术、双频段等技术,有效地克服了随着业务量剧增所引发的GSM系统容量不⾜的缺陷;⾃适应语⾳编码(AMR)技术的应⽤,极⼤提⾼了系统通话质量;GPRs/EDGE技术的引⼊,使GSM与计算机通信/Internet有机相结合,数据传送速率可达115/384kbit/s,从⽽使GSM功能得到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持多媒体业务的能⼒。
尽管2G技术在发展中不断得到完善,但随着⽤户规模和⽹络规模的不断扩⼤,频率资源⼰接近枯竭,语⾳质量不能达到⽤户满意的标准,数据通信速率太低,⽆法在真正意义上满⾜移动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知识三 3G技术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也称IMT 2000,是正在全⼒开发的系统,其最基本的特征是智能信号处理技术,智能信号处理单元将成为基本功能模块,⽀持话⾳和多媒体数据通信,它可以提供前两代产品不能提供的各种宽带信息业务,例如⾼速数据、慢速图像与电视图像等。
现代通信技术考试知识点现代通信技术是指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利用计算机网络、传感器和通信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信息的传递、交流和处理。
在现代社会中,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现代通信技术考试中常见的知识点。
1. 通信系统基础知识通信系统是由发送端、接收端、信道和编解码器等组成的。
发送端将信息转化为信号发送给接收端,信道是信息传输的媒介,而编解码器则负责信号的编码和解码。
通信系统还包括误码概率、信噪比、频谱效率等概念。
2.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利用数字信号来传输和处理信息。
其主要特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可靠、信息处理灵活等。
常见的数字通信技术包括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多路复用技术等。
(1)调制解调技术调制是指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解调则是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和相位调制(PM)等。
(2)信道编码技术信道编码是利用编码技术来提高信道传输的可靠性。
常见的信道编码技术有前向纠错码(如海明码、RS码)和压缩编码(如霍夫曼编码)等。
(3)多路复用技术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信道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多路复用技术有时分复用(TDM)、频分复用(FDM)和码分复用(CDM)等。
3. 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利用光纤作为信息传输的媒介,具有大容量、高速率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
常见的光纤通信技术包括光纤传输原理、光纤接口技术和光纤网络技术等。
(1)光纤传输原理光纤传输原理包括全反射、多模和单模传输等。
全反射是指当光线从光纤的芯部进入光纤的壳部时,由于折射率的差异导致光线被完全反射,从而实现光信号的传输。
(2)光纤接口技术光纤接口技术包括光纤的连接方式和光纤封装技术等。
常见的光纤连接方式有ST、SC和LC等,光纤封装技术主要包括光纤连接器和光纤插头的制作。
(3)光纤网络技术光纤网络技术包括光纤传输系统和光纤局域网等。
1 移动通信网络基础知识1.1通信网基本概念通信网是由通信端点、连接节点和相应的传输链路有机地组合起来以实现在两个或多个通信端点之间提供信息传输的通信体系。
例如电话网、计算机网、因特网等都是目前典型的通信网。
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组成。
交换设备间的传输设备称为中继线路(简称中继线),用户终端设备至交换设备的传输设备称为用户路线(简称用户线)。
通信网可从不同角度分类:按业务内容可分为电报网、电话网、图像网、数据网等;按地区规模可分为农村网、市内网、长途网、国际网等;按服务对象可分为公用网、军用网、专用网等;按信号形式可分为模拟网、数字网等。
1.1.1 (熟悉)通信网基本概念通信系统就是用信号(电信号、光信号等)来传递信息的系统。
通信系统的构成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个统一的模型,由信源、发送设备、信道、接收设备、信宿和噪声源6各部分组成,如图1-1所示。
图1-1 通信系统模型1)信源是指发出信息的信息源。
在人与人之间通信的情况下,信源就是指发出信息的人;在机器与机器之间通信的情况下,信源就是发出信息的机器,如计算机等。
2)发送设备就是把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于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的设备。
3)信道是信号传输媒介的总称。
不同的信源形式所对应的变换处理方式不同,与之对应的信道形式也不同。
传输信道的类型有两种划分方法:一是按传输媒介可划分为无线信道和有线信道;二是按在信道上传输信号的形式可划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4)接受设备是发送设备的逆过程。
因为发送设备是把不同形式的信息变换和处理成适合在信道上传输的信号,一般情况下,这种信号是不能为信息接收者所直接接收的,所以接收设备的功能就是把从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信息接收者的信息。
5)信宿是指信息传送的终点,也就是信息接收者。
6)噪声源并不是人为实现的实体,但在实际通信系统中是客观存在的。
在模型中把发送、传输和接收端各部分的干扰噪声集中地用一个噪声源来表示。
网络通信基础知识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如今是互联网时代,了解网络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下面店铺整理了网络通信基础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计算机与计算机或其他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称为数据通信,即二进制的数据交换。
数据通信系统组成:1、报文:需要传送的数据2、发送设备3、接收设备4、传输介质:网线、通讯电缆等5、通讯协议:收发双方的约定,按照同一套约定收发双方才能正确识别传送的二进制数据的意义数据通信的过程:1、数据打包——2、数据转换与编码——3、数据传输——4、数据转换与译码——5、数据解包数据通信方式:1、串行通信:数据位的每一位按顺序依次传送,最低2根线便可以传送数据,节约布线成本2、并行通信:数据位的每一位同时传送,每一位占用一根通讯线,速度快,成本高波特率:串行通信的重要指标,每秒钟传送二进制的位数数据通信制式:单工通信:固定方向传送半双工通信:双向异步,交替传送全双工通信:双向同步,同时收发数据传输编码:一、数字信息的数字信号编码1、单极性编码:高电平为1 ,0V为0,有直流分量2、双极型编码:正负两种电平,正1,负0 ————以上两种编码均不含同步信息3、归零编码:有正负零三种电平,信号在数据位中间变化,正——零(1),负——零(0),每一位数据跳变两次,占用更多带宽4、曼彻斯特编码:数据位中间产生跳变,跳变方向表示数值。
负——正(1),正——负(0),以太网使用了改种编码5、差动曼彻斯特编码:数据位中间跳变,携带同步信息,起始位是否跳变传递数值,有跳变为0,无跳变为1 ,令牌网使用该种编码。
二、数字信息的模拟信号编码(调制解调技术)数字信号传送时要求传送线的'频带很宽,在用电话线传送时带宽不够会产生信号畸变,且通信速度越高畸变越严重,所以需要将数字信号编码成模拟信号。
调制解调过程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信号的技术有:1、调幅(ASK),易受干扰信号影响2、调频(FSK),占用较宽频带3、调相(PSK),介于以上两者之间4、正交调制(QAM)ASK与PSK结合基带传输与频带传输:基带传输:直接用电脉冲信号代表数字信号0或者1进行传输频带传输:用基带信号对载波信号调制后进行传输多路复用技术:即多路独立信号在一条信带上进行传输1、频分多路复用(FDM):分割信道频谱2、时分多路复用(TDM):分割信道传输时间通信同步技术:数据按时间顺序传输,为保证正确传输接收双方时间需要同步,并行通信中通过控制线实现收发双发同步,串行通信靠同步信号来实现同步。
通信系统1.通信系统简述1.1通信系统简介1.2 通信系统的组成1.3 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1.4 模拟通信模型和数字通信模型1.5 通信发展趋势2.常用网络通信设备介绍2.1局域网接口和线缆2.2 广域网接口和线缆2.3 网络接口卡(网卡)2.4 路由器2.5 交换机2.6 中继器2.7 光端机3.信息通讯运行维护和注意事项1 通信系统简述1.1通信系统简介用以完成信息传输过程的技术系统的总称。
现代通信系统主要借助电磁波在自由空间的传播或在导引媒体中的传输机理来实现,前者称为无线通信系统,后者称为有线通信系统。
当电磁波的波长达到光波范围时,这样的电信系统特称为光通信系统,其他电磁波范围的通信系统则称为电磁通信系统,简称为电信系统。
由于光的导引媒体采用特制的玻璃纤维,因此有线光通信系统又称光纤通信系统。
一般电磁波的导引媒体是导线,按其具体结构可分为电缆通信系统和明线通信系统;无线电信系统按其电磁波的波长则有微波通信系统与短波通信系统之分。
另一方面,按照通信业务的不同,通信系统又可分为电话通信系统、数据通信系统、传真通信系统和图像通信系统等。
由于人们对通信的容量要求越来越高,对通信的业务要求越来越多样化,所以通信系统正迅速向着宽带化方向发展,而光纤通信系统将在通信网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通信系统的组成从古到今,人类的社会活动总离不开消息的传递和交换,古代的消息树、烽火台和驿马传令,以及现代社会的文字、书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遥控、遥测等,这些都是消息传递的方式或信息交流的手段。
人们可以用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等不同的形式来表达信息。
但是这些语言、文字、数据或图像本身不是信息而是消息,信息是消息中所包含的人们原来不知而待知的内容。
因此,通信的根本目的在于传输含有信息的消息,否则,就失去了通信的意义。
基于这种认识,“通信”也就是“信息传输”或“消息传输”。
实现通信的方式很多,随着社会的需求、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目前的通信越来越依赖利用“电”来传递消息的电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光纤通信系统是一种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的通信网络。
光纤通信系统具有传输距离远、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因此在现代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包括光纤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信号传输过程、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其在大数据传输、互联网、通信等领域中的应用。
一、光纤结构和工作原理光纤是一种由高纯度的玻璃或塑料制成的细长柔软的材料。
光纤由纤芯和包层组成,其中纤芯是光信号传输的区域,包层是保护和引导光信号的区域。
光源产生的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利用光的全内反射特性,在光纤中沿纤芯传输。
光纤采用全内反射的原理传输光信号。
当光信号由高折射率介质进入低折射率包层时,会发生全内反射。
这使得光信号能够在光纤中沿一定角度传输,并且基本不损失信号的强度和质量。
光纤的包层还能够防止光信号的外部干扰。
二、信号传输过程光纤通信系统中,光信号通过调制的方式进行传输。
首先,光源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例如采用激光器产生的窄谱光信号。
接着,将光信号输入光纤,通过光纤的全内反射传输。
在光纤的整个传输过程中,光信号不断发生衰减,但在一定距离内,衰减并不显著。
在光纤传输的过程中,由于光信号频率较高,会发生色散现象和衰减现象。
色散现象会导致光信号的频率和相位发生变化,从而影响信号质量。
而衰减现象会使光信号的强度逐渐降低。
因此,在长距离的光纤传输中,需要采用一些调制和放大技术来补偿这些影响。
三、光纤通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光纤通信系统由光源、调制器、光纤、接收器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光源是发光二极管或激光器等能够产生光信号的设备。
调制器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控制光信号传输的强度、频率等参数。
光纤用于传输光信号。
接收器接收传输过来的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
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整个通信系统的运行和管理。
四、光纤通信系统的应用光纤通信系统在现代通信中得到广泛应用。
与传统的铜缆通信相比,光纤通信具有很多优势。
首先,光纤通信的传输距离更远,可以达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
通信工程专业知识点总结通信工程是指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技术和设备,是现代信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通信工程领域,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掌握。
本文将对通信工程专业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从通信系统原理、通信网络、信号处理等方面进行介绍。
1. 通信系统原理通信系统是由发送端、传输介质和接收端组成的,其主要功能是将信息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
通信系统原理是了解通信过程和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方式的重要基础。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端通过信源编码将信息转换成信号,通过调制将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电磁波。
传输介质负责传播信号,可以是电缆、光纤或无线信道。
接收端通过解调将信号转换成原始信息,并通过信宿解码将信息恢复成原始的形式。
2. 通信网络通信网络是指将多个通信系统相互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输和交换。
通信网络的主要目的是提供可靠的、高效的信息传输服务。
通信网络可以分为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两大类。
有线网络采用电缆或光纤进行信息传输,具有较高的传输速度和可靠性。
无线网络采用无线信道进行信息传输,适用于移动通信和远距离通信。
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星型、环形、网状等多种形式。
不同的拓扑结构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
3. 信号处理信号处理是通信工程中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涉及信号的获取、传输、处理和分析等方面。
信号的获取包括模拟信号采样和数字信号转换两个过程。
模拟信号采样是将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离散的数字信号,常用的采样方式有均匀采样和非均匀采样。
数字信号转换是将模拟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在通信系统中,常用的模数转换器有ADC(模数转换器)和DAC(数模转换器)。
信号的传输包括信号编码和信道编码两个过程。
信号编码是将原始信号通过编码方式转换成数字信号,常用的编码方式有Manchester编码、差分编码等。
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容错性,常用的信道编码方式有海明码、RS码等。
第一章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系统概述1。
1 通信系统的发展简史人类建立和使用通信早在古代就开始了,古代的烽火台、邮路驿站、狼烟设施、旌旗等。
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就是古人收到远方家信时,欣喜若狂的真实写照;又如唐代诗人王维诗句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更是直接反映了古代的“数字化”通信系统-—烽火台的通信效果。
近代的灯光信号、旗语等,特别是到了19世纪,英国人莫尔斯于1837年发明了无线电电报装置;美国人贝尔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系统,这标志着“电讯时代”的开始——将信息转换成某种电磁波信号并进行远距离传送.现代的电报、电话、传真、电视、计算机等用户终端连接起现代通信网,在20世纪初期,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电磁式自动交换机的诞生,则标志着“通信自动化”时代的开始;20世纪末期,光纤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卫星移动数字通信系统的使用,将通信技术推向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水平;而在21世纪初,随着宽带互联网业务与IP技术的快速前进,新一代移动通信(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和网络电视(IPTV)技术的崛起,以及全球电信行业向“综合信息业务服务商”方向的全面转型,3G技术的使用和发展,使移动通信从窄带、低速、单一的业务推向了宽带、高速、多业务的发展,目前,全球3G市场已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由于3G移动通信网络在网络带宽、安全性与可靠性等方面的突破,3G业务应用将摆脱2G时代简单的纯文本内容,能提供低成本、大容量、更丰富、个性化与更多样化的移动多媒体业务,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无拘无束通信与信息交互”。
故3G市场开始由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当前以亚洲、东欧表现最为活跃,具有广阔的市场.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和预测数据,我国3G终端的市场是非常巨大的。
未来的3G终端市场,将会有更多的厂商加入,有更多的款式可供用户挑选,目前,3G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1。
2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特点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需要相互之间传递各种信息,也就是说将带有传递的各种信息的信号通过某种方式由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这种信息的传递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通信.因此,所谓通信,就是由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