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级【数字测图】技术设计书封面2016年
- 格式:doc
- 大小:1.02 MB
- 文档页数:22
数字测图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数字测图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原理和应用范围。
2. 学生能够掌握数字测图的主要设备和软件的使用方法。
3. 学生能够了解数字测图技术在现代地理信息系统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数字测图技术进行地图数据的采集、处理和输出。
2. 学生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地图的绘制和编辑,具备一定的地图设计能力。
3. 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数字测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地理信息科学和数字测图技术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字测图技术在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和资源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数字测图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
考虑到学生年级和知识背景,课程内容将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字测图技术概述- 了解数字测图技术发展历程、基本概念和分类。
- 掌握数字测图技术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2. 数字测图设备与软件- 学习GPS、全站仪、激光扫描仪等数字测图设备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
- 掌握ArcGIS、CAD等数字测图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3. 地图数据采集与处理- 学习地图数据采集的野外作业方法和数据预处理流程。
- 掌握地图投影变换、坐标系统转换等数据处理技术。
4. 地图绘制与编辑- 学习地图符号、注记、比例尺等地图元素的设计与制作。
- 掌握地图绘制与编辑的基本技巧,提高地图视觉效果。
5. 数字测图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数字测图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 学习数字测图技术在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技术设计书1:500地形图测量安徽理工大学目录一、任务概述 (2)(一)、任务来源 (2)(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 (3)(三)、任务情况 (3)二、测区情况 (3)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 (3)四、作业依据 (3)五、测绘仪器 (3)六、平面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和基本等高距 (3)七、成图方法、比例尺和地形图分幅 (4)八、实习要求及任务 (4)九、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4)十、外业数据采集 (5)十一、内业处理 (5)十二、地形图测绘内容及绘制要求 (5)十三、检查验收以及安全措施 (5)十四、上交资料 (5)安徽理工大学测绘学院毕业实习1:500地形图测量技术设计一、任务概述(一)、任务来源测量实习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巩固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熟悉测量仪器的构造和使用方法,运用科学理论知识,服务生产,提高综合能力,通过本次实习,能全面地掌握地形、地貌的测绘及地形图、地籍图的整饰、接边整个作业过程和方法。
另外学校对于学生所学知识也要进过实习的巩固和对理论知识的实践学习,因此组织学生进行对安徽理工大学地形的测量实习。
由学校老师组织下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二)、测区范围及地理概况淮南市位于淮河中游,安徽省中部偏北,东与滁州市的凤阳、定远县毗邻,南与合肥市的长丰县接壤,西南与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相连,西及西北与阜阳市的颍上县,亳州市的利辛、蒙城县交界,东北与蚌埠市的怀远县相交。
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四周交通发达,属市区地区。
(三)、任务情况1、以小组为单位测一幅涵盖整个安徽理工大学校本部家属区的地形图一幅二、测区概况(一)测区位于安徽省淮南市田家庵区内。
建筑物较多,无规则,通视条件好;属于平地,通视条件一般,观测条件一般;(二)测区内有多为水泥路,点位易保存。
(三)、该测区气温适宜,属适温天气。
三、测区已有资料及其分析测区高级控制点资料齐全。
四、作业依据(一)、采用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高程采用1956年黄海高程系。
经济开发区东西片区1:500数字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为满足经济开发区建设和**的需要,受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的委托,对经济开发区东、西片区进行1:500航空摄影数字地形图测绘工作。
本项目工期紧迫,而航摄工作受天气影响无法照常进行,不能保证1:500航空摄影数字地形图的制作工期,为此成图方法改为全野外数字采集成图。
1.2 测区范围测区位于。
测区包括经济开发区东、西两个片区,以**红线为界,呈现不规则形状,约18.5 km2(以最终成图面积为准)。
2 测区概况**镇地处区的北面,距离区约10km,沿万红路向北可直达**镇。
测区主要居民点包括***。
测区道路较发达,交通尚属方便。
测区周边地形为高山,中间形成洼地,主要种植龙眼、蔬菜及水稻。
3 已有资料3.1 控制点成果测区周边有***控制、***水准点,高程属1985国家高程,可作为平面和高程之起算。
3.2 地形图资料本测区有1:1万地形图可以作为工作用图。
4 基本技术要求4.1作业依据(1) 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以下简称《图式》(2) CJJ 73-97《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3) CJJ 8-99《城市测量规范》,以下简称《规范》(4) GB 12898-91《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5) GB 21139-2007《基础地理信息标准数据基本规定》(6) GB/T 13923-2006《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7) CH/T 1004-2005《测绘技术设计规定》(8) CH/T 1001-2005《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9) GB/T 18316-2008《数字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11) 本《技术设计书》4.2数学基础及等高距(1)平面坐标系:控制点提供1980西安坐标系和**市城市坐标系,成图基准采用**市城市坐标系。
1980西安坐标系:**市城市坐标系:(2)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数字化测图实习技术设计书学院名称理工大学专业名称测绘工程班级组号三班2组组长黄成组员黄成、王柯荣、晓果、月秋、晓梦指导教师平元、蒲朝旭理工大学测绘工程系2015年12月28日—— 2016年01月10日目录目录 (II)1任务概述 (1)2测区概况 (2)3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3)4作业依据 (4)5控制测量方案 (6)5.1 控制测量 (6)5.1.1 测量方法 (6)5.1.2 控制点编号 (6)5.2水准测量 (6)5.2.1 四等水准测量 (6)5.2.2 三角高程测量 (7)5.2.3高程测量平差计算 (8)5.3 仪器检验 (8)6数字测图方案 (8)6.1野外巡视调查 (8)6.2图根控制 (9)6.3 数字化地形测量 (10)6.3.1 碎部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要求 (10)6.3.2 地形图修测步骤 (11)6.3.3 地形图的测绘与取舍 (11)7检查验收方案 (16)8工作量统计、作业计划和经费预算 (17)9应提交的资料 (18)10建议与措施 (19)1任务概述为了能够全面掌握和巩固数字测图一体化作业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严格认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在学校围开展数字化测图实训,实训任务包括:(1)图根控制测量(包括选点、埋石、观测和计算)。
(2)完成指定区域1:500 数字地形图的测绘。
技术要求主要依据为《城市测量规》。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mm;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15m。
我们计划用0.5天仪器借领、检验及使用;1.5天踏勘选点、技术设计;2天图跟控制方案制定及控制网观测;4天大比例尺野外数字地形图测绘;2天数字地形图的室绘制、资料整理、编写实习报告、技术总结。
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项目技术设计书1 概述1.1 任务来源随着××市××城区的快速发展,该市原有的地形图已不能满足当前规划设计的要求,因此,××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我院在××城区西南方向的××、××及××片区增测1:500数字化地形图,以满足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的需要。
1.2 工作内容和范围测区位于××市××城区西南方向的××片区、××片区一带,分为二个独立区块,测图具体范围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派人实地指定。
任务内容包括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用1980西安坐标系施测,并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具体包括:(1)测区控制测量;(2)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并将所测绘的1:500数字化图地形图缩编为1:1000地形图(80坐标),面积约6平方公里;(3)将1980西安坐标系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转换为1954年北京坐标系地形图。
(4)在2009年城区地形图测绘成果的基础上,增加图幅分幅编号,并完善原有图幅结合表(电子版);2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和已有资料情况2.1 作业区自然地理概况××市××城区地处××省西北、云贵高原南麓,是大西南通向沿海港口的重要通道,城区介于东经108°00'~108°07'、北纬24°39'~24°45'之间。
测区地处××城区西南方向城郊结合部,测图范围主要分布有××、××村及京峒等3个村庄,该项目东北面接边地区2009年已测过1:500地形图。
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化测图技术设计测区:四川建院东区专业:测绘与地理信息技术班级:测绘1101设计编写人:张建指导老师:蒲仁虎学号:201115972012.11.15一、任务概述1、目的应专业要求使用全站仪对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的东区部分进行地形测量,并使用数字化成图技术制得相应的地形图。
此次数字化测图的主要在于对全站仪使用的熟悉以及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技术的掌握和自身测量、绘图能力的提高。
2、测区范围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东区整体二、作业区域自然地理概况1、地理概况本测区为四川建院东区,属于德阳市旌阳区,离108国道不远,测区内建筑及草坪较多,地势较为平坦,地区大气能见度良好,交通便利,给测量带来方便。
2、气候条件测区气候较好,阳光照射充足,年降水量不多,大多集中在春夏两季,全年平均气温已七、八月份最高。
三、已有资源分析、评价和利用根据已有的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地形图电子图及建院遥感地形图进行实地踏勘以及控制网线的选择,初步确定测量线路,为编制设计提供初步基础的资料。
已有的电子地形成果图及遥感图对四川建院的地形描述准确直观,可直接使用。
选取了16个点作为控制点,以1号点(500,500,500)为起点,用全站仪进行控制测量,再进行碎步测量,采集数据,整理后用南方CASS9.0软件进行作图,得到电子地形图。
四、设计方案1、采用的技术规范A、《1:500 1:1000 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B、《数字测图规范》C、《城市测量规范》(CCJ 8—99)D、《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E、《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2、等高距坐标系统及图幅分幅:1) 平面采用1954年北京坐标系。
2)采用50*50的1:500的图幅;图幅内有明显地形、地物的应标注图名。
3)图幅坐标以X,Y之千米数表示,X坐标在前,Y坐标在后,;4)图号由西往东、由北往南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号,即1、2、3、……5)图幅编辑时;图名、图号、图幅号应按上下顺序排列在图幅上方之正中;。
XXXXXXX1:500数字化地形图技术设计书审批意见:总工程师:年月日审批人(签章):主要负责人:年月日批准单位:申报单位:株洲市云龙测绘有限公司2016年10月XX省XX市XXX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为满足XXXXXX规划建设的需要,受XXXX(委托单位名称)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XXXXX(具体项目地块名称)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任务。
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该项目,特制定本设计书,望项目技术人员在作业过程中认真执行。
一、概述1.1测区概况XXXXX位于XX市XXXXX及其周围区域,隶属XX市XX区。
测区位于东经110°20′~110°25′和北纬19°50′~19°52′之间。
测区内主要有XXXXX、XXXXX、XXXXX等住宅小区,测区地势平坦,平均海拔为XX米,交通便利,通视良好。
本次作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由甲方指定范围内约XXX 平方公里的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
1.2 测区已有成果资料的分析与利用1.2.1 控制资料测区内有XX市XXXX局于XXXX年XX月测量的XX个一级图根导线点,其点名为E002、E015、E007,其坐标系为:XXXXXX坐标系;高程系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成果如下:注:上表单位为米。
经实地踏勘,上述3个一级图根导线点标志均完好,经检测其已知点坐标数据正确,误差符合测量规范要求,成果可靠。
鉴于本次测区面积较小,因此将上述三点作为起算点发展二级图根用于测图。
1.2.2 地形资料有甲方提供的覆盖测区的1:500航片,可用于图根选点和安排生产;有XX市XXXX局提供的XXXXX,按照其提供坐标准确标绘在本次所测绘地形图上。
1.3 作业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2)《卫星定位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T 73-2010)(3)《城市测量规范》(CJJ/T 8-2011)(4)《全球定位系统实时动态测量(RTK)技术规范》(CH/T 2009-2010)(5)《1:500 1:1000 1:2000外业数字测图技术规程》(GB/14912-2005);(6 )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图式第1部分: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17);(7)《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GB/T18316-2001);(8)《XX市XXXXX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技术设计书》;1.4坐标和高程系统1.4.1坐标系统:XXXXX坐标系。
开封市黄河水院新校区1:500 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编写:工测0904第一组审查:申浩审核:黄河水院测绘工程系审定:开封测绘院审批:开封市人民政府开封市黄河水院工测0904第一组二0一零年三月十七日1概述1.1任务状况为使同窗们熟悉数字化测图过程,学习数字化地形图测绘,3月13日教师下达了黄河水院新校区测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任务给各个实验小组,规定在实习结束时完毕所有测量工作,并提交成果资料。
1.2作业区状况黄河水院新校区测区从属于开封市,位于东京大道西段,东邻黄河大街,北邻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邻东京大道。
新校区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测区内建筑物和树木较多。
1.3技术根据1.31《都市测量规范》1.3.2《1/500,1/1000,1/地形图图式》1.3.3《开封市黄河水院新校区测区1:500数字化地形图测绘及入库技术设计书》1.3.4《测量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规定》1.3.5《数字化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估》1.4已有资料状况经收集资料,测区内无控制测量成果,测区内有埋石导线点15个,gps点6个,三等水准点4个,以上控制点经现场检测符合规范精度规定后可作为本测区起算点。
2技术设计方案平面控制布设方案:本测区筹划以阳光长廊、一号教学楼、行政楼、网球场、青年大道南端等十个控制点沿学校主环路布设首级控制网。
以碎部点加密首级控制网进行全校数字化地形图测量。
三级导线网重要技术指标仪器设备投入与检查:平差控制测量拟投入仪器有尼康全站仪一台、三套棱镜、脚架五套、DS3水准仪一套(尺垫一对、标尺一对)。
四等水准测量表1-11 四等水准测量重要技术指标测段间测站数为偶数,以减少水准尺零点差对高差影响表1-2四等水准外业观测技术规定和限差四等水准平差计算:平差前对观测手簿进行全面检查,绘制平差计算略图,摘录观测数据和起算数据,表白线路观测方向,对高差观测值进行改正,对两起算点间高程闭合差和环形闭合差进行计算。
数字化测图实习技术设计书
学院名称理工大学
专业名称测绘工程
班级组号三班2组
组长黄成
组员黄成、王柯荣、晓果、月秋、晓梦指导教师平元、蒲朝旭
理工大学测绘工程系
2015年12月28日—— 2016年01月10日
目录
目录.................................................................... I II 1任务概述. (1)
2测区概况 (2)
3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3)
4作业依据 (4)
5控制测量方案 (6)
5.1 控制测量 (6)
5.1.1 测量方法 (6)
5.1.2 控制点编号 (6)
5.2水准测量 (6)
5.2.1 四等水准测量 (6)
5.2.2 三角高程测量 (7)
5.2.3高程测量平差计算 (8)
5.3 仪器检验 (8)
6数字测图方案 (8)
6.1野外巡视调查 (8)
6.2图根控制 (9)
6.3 数字化地形测量 (10)
6.3.1 碎部点的数据采集精度要求 (10)
6.3.2 地形图修测步骤 (11)
6.3.3 地形图的测绘与取舍 (11)
7检查验收方案 (16)
8工作量统计、作业计划和经费预算 (17)
9应提交的资料 (18)
10建议与措施 (19)
1任务概述
为了能够全面掌握和巩固数字测图一体化作业的方法和过程,培养严
格认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提高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继课程和将来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此我们在学校围开展数
字化测图实训,实训任务包括:(1)图根控制测量(包括选点、埋石、观测
和计算)。
(2)完成指定区域 1:500 数字地形图的测绘。
技术要求主要依
据为《城市测量规》。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应不超过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4mm;高程注记点相
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超过±0.15m。
我们计划用0.5天仪器借领、检验及使用;1.5天踏勘选点、技术设计;2天图跟控制方案制定及控制网观测;4天大比例尺野外数字地形图测绘;2天数字地形图的室绘制、资料整理、编写实习报告、技术总结。
2测区概况
测区地处理工东苑新校区实训场地。
测区位于东经104.149~104.152和北纬30.677~30.681
此次实习的测区以种有树木的小山坡为主,其中有道路两条(一环路,二环路),多栋教学楼等基础设施,还有少数由于施工而堆积的小丘陵。
所以此次测区地势较为复杂,并测区各种地物较多。
通视情况较为良好,交通方便。
3已有资料利用情况
201104对中杆倾斜检校的新方法探讨
CJJT 8-2011 城市测量规
ZT20用户手册 v1.01
南方平差易2005说明书
《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实习指导书20151227
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
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
4作业依据控制点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