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励志学画(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204.00 KB
- 文档页数:4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精选13篇)《徐悲鸿励志学画》在于让学生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并以他为榜样,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下面是《徐悲鸿励志学画》的教案,一起来看看!《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人物情感,感悟人物精神,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教学重难点: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朗读体会,感悟他勤学苦练的精神。
教具准备:徐悲鸿《奔马图》的图片、幻灯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徐悲鸿励志学画》,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励志”是什么意思?2、徐悲鸿立的是什么志向呢?谁能找出课文中的话来读一读?二、细读感受志向:1、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
徐悲鸿是在什么情况下立下这个志向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1——3自然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1)大堂交流出示:一天,一个外国学生很不礼貌的冲着徐悲鸿说:“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2)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天堂”在这里指什么?外国学生说话的时候是什么语气?(谁来读读)(3)外国学生为什么会用这样的态度对待徐悲鸿呢?联系第一自然段想想(4)外国学生嫉妒的是徐悲鸿,那他为什么不说”你徐悲鸿”,而说“你们中国人”呢?(5)1919年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又没有地位。
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被人瞧不起。
当时,在外国人眼中,中国人是怎样的。
(6)难怪徐悲鸿在国外会遭人蔑视!(谁来再读读这句话。
)(7)作为一个中国孩子,当听到有人这样歧视、这样侮辱你和你的国家,你会怎么做?(8)吵一架,打一架,只能出一时之气,还可能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糕,会让更多的人觉得中国人蛮横无礼。
徐悲鸿同样被激怒了,他想用什么方法进行还击呢?3、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教案教学设计: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一章:徐悲鸿的生平介绍1.1 背景信息介绍徐悲鸿的出生地:江苏宜兴徐悲鸿的家庭背景:父亲是画家,对他艺术修养的培养徐悲鸿的艺术启蒙:跟随父亲学习绘画1.2 徐悲鸿的艺术追求徐悲鸿对绘画的热爱:早年就展现出惊人的绘画天赋徐悲鸿的梦想:成为一名伟大的画家徐悲鸿的欧洲留学经历:接触到西方艺术,拓宽了他的艺术视野第二章:徐悲鸿的艺术风格2.1 传统中国画的继承与创新徐悲鸿对传统中国画的深入研究徐悲鸿如何将传统技法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徐悲鸿的作品中所体现的中国文化精神2.2 徐悲鸿的马画艺术徐悲鸿对马的热爱:马是他作品中常见的主题徐悲鸿的马画艺术特点:力量与美感的完美结合徐悲鸿的马画艺术影响:被誉为“马王”第三章:徐悲鸿的美术教育贡献3.1 徐悲鸿的美术教育理念徐悲鸿提倡的“写实主义”教育思想徐悲鸿对美术教育的重视:认为美术教育对培养人才的重要性徐悲鸿的教育方式: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3.2 徐悲鸿与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创建中央美术学院的历史背景徐悲鸿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实践: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画家徐悲鸿对中央美术学院的贡献:推动了中国美术教育的发展第四章:徐悲鸿的艺术成就与社会影响4.1 徐悲鸿的主要作品介绍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如《奔马图》、《八骏图》等徐悲鸿的作品风格:以写实为主,注重线条与墨色的运用徐悲鸿的作品受到的评价:被誉为“中国画坛巨匠”4.2 徐悲鸿的社会影响徐悲鸿对中国美术事业的推动:提倡现实主义,关注社会现实徐悲鸿对后辈艺术家的影响: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徐悲鸿的艺术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艺术家奋发向前第五章:徐悲鸿的励志故事与启示5.1 徐悲鸿的励志故事徐悲鸿早年经历的艰辛:家境贫寒,但他坚持艺术梦想徐悲鸿对艺术的执着:面对困难,他从未放弃过绘画徐悲鸿的成功秘诀:勤奋刻苦,不断学习和实践5.2 徐悲鸿的启示徐悲鸿的艺术精神对我们的启示:坚定信念,追求梦想徐悲鸿的教育理念对我们的启示:注重实践,培养创新能力徐悲鸿的人生经历对我们的启示:面对困难,保持乐观和坚持第六章:徐悲鸿的艺术理论与批评6.1 徐悲鸿的艺术观徐悲鸿对艺术的理解:强调艺术家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感徐悲鸿对写实主义的支持:认为写实主义是艺术的生命线徐悲鸿对创新的态度:在坚守传统的基础上提倡适当的创新6.2 徐悲鸿的艺术批评徐悲鸿对当时美术界现状的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徐悲鸿的艺术批评影响:推动了中国美术的进步和革新徐悲鸿的批评方法:结合理论与实践,注重实证和辩证第七章:徐悲鸿与近现代中国美术7.1 徐悲鸿在近现代美术史上的地位徐悲鸿作为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人物徐悲鸿对中国美术史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美术的现代化进程徐悲鸿与代艺术家的比较:他的艺术风格和理念的独特性7.2 徐悲鸿与近现代美术运动徐悲鸿与“美术革命”:他的作品和实践如何体现了这一革命徐悲鸿与“中国画改良”:他对中国画改良的贡献和影响徐悲鸿与“新美术运动”:他对新美术运动的推动和影响第八章:徐悲鸿的艺术市场与收藏8.1 徐悲鸿作品的市场价值徐悲鸿作品的市场表现:在艺术品市场上的受欢迎程度徐悲鸿作品的价值评估:艺术作品的价值体系和评估方法徐悲鸿作品的市场趋势:在艺术品市场中的走势和前景8.2 徐悲鸿作品的收藏与研究徐悲鸿作品的重要收藏:国内外收藏机构和私人收藏家的收藏情况徐悲鸿作品的研究状况:学术界对徐悲鸿作品的研究和评价徐悲鸿作品收藏与研究的意义:对保护和传承徐悲鸿艺术的重要性第九章:徐悲鸿的艺术传承与影响9.1 徐悲鸿艺术思想的传承徐悲鸿艺术思想的后继者:哪些艺术家继承和发展了徐悲鸿的艺术理念徐悲鸿艺术教育的传承:徐悲鸿教育理念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应用徐悲鸿艺术精神的传承:如何在当代社会传承徐悲鸿的艺术精神9.2 徐悲鸿艺术影响的新时代意义徐悲鸿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如何在新的社会环境中继续传承徐悲鸿的艺术徐悲鸿艺术对新时代艺术的启示:徐悲鸿艺术对当代艺术家的新启示徐悲鸿艺术在新时代的挑战:面对新的艺术趋势,徐悲鸿艺术如何应对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总结回顾整个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内容和目标总结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重点和难点总结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教学效果和反馈10.2 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展望对未来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的展望和改进建议对学生学习徐悲鸿艺术的建议和期望对徐悲鸿艺术教学设计持续发展的规划和目标重点解析本文详细介绍了徐悲鸿的生平、艺术风格、教育贡献、艺术成就、励志故事以及其艺术理论与批评、近现代中国美术的联系、艺术市场与收藏、艺术传承与影响等十个章节。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勤勉、经费、慰藉”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徐悲鸿的刻苦学习和爱国情怀。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体会他学画的过程。
2. 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激发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2. 学习徐悲鸿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树立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通过课文学习,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体会他学画的过程,感受他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品质和特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1 展示徐悲鸿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欣赏。
1.2 简要介绍徐悲鸿的生平事迹,引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2. 自主学习,理解内容2.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
2.2 学生交流生字词的学习,教师点评并总结。
2.3 学生讲述课文内容,教师引导理解。
3. 深入探讨,体会精神3.1 学生分析徐悲鸿学画的过程,体会他的刻苦学习和爱国情怀。
3.2 学生通过课文的描写,分析徐悲鸿的品质和特点。
4. 实践拓展,提升素养4.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学习中发扬徐悲鸿的精神。
4.2 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总结反馈,布置作业5.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5.2 教师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徐悲鸿的生平事迹,使学生感受到了他坚持不懈、勇于拼搏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了自己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欣赏徐悲鸿的绘画作品,提高了学生的艺术素养。
但在课堂讨论中,部分学生对徐悲鸿的品质和特点把握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六、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徐悲鸿绘画作品的相关图片。
7、徐悲鸿励志学画(第二课时)
设计人: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用各种方式来展示对刻苦学习、励志学画的徐悲鸿的了解。
小组准备: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把分配给你们的任务准备一下,练一练,3到5分钟的时间,一会展示给大家。
二、小组展示:
1、前四组各两段感情朗读。
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2、五组全文读,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3、六、七组结合课文解释课后四题,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过渡:刚才,我们谈了自己的感受,展示了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下面我们能不能用其他方式来展示你们对课文的感悟呢?
八组搜集刻苦学习的语句,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九、十组搜集刻苦学习的故事,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十一、十二组课本剧表演,本组其他同学发表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感受。
四、教师总结:徐悲鸿励志学画,他用实际行动教给我们要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同学们,我们要学习他这种可贵的精神。
. .。
二年级徐悲鸿励志学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的含义。
读懂徐悲鸿励志学画的过程,体会他的勤奋和爱国精神。
2、难点感受徐悲鸿的勤奋和爱国精神,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学习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徐悲鸿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2、问题探究法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体会,共同解决问题。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徐悲鸿的画作,让学生欣赏并谈谈感受。
2、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画作是谁画的吗?引出徐悲鸿。
(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和理解。
重点指导“租、杯、购、犯、误”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理解“激怒、偏见、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等词语的意思。
(三)精读课文1、学习第一至三自然段指名读,思考: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理解外国学生的话,感受他对中国人的歧视。
体会徐悲鸿被激怒后的心情。
2、学习第四至六自然段默读,思考:徐悲鸿是怎样励志学画的?抓住“每逢……就……”“常常”“一整天”等词语,体会徐悲鸿的勤奋刻苦。
想象徐悲鸿学画时的情景,感受他的专注和坚持。
3、学习第七至八自然段自由读,思考:徐悲鸿的努力有了怎样的结果?理解“功夫不负有心人”的含义,体会徐悲鸿成功后的喜悦。
外国学生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理解“有眼不识泰山”。
(四)总结升华1、讨论:徐悲鸿的成功给了你什么启示?2、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励志努力。
(五)拓展延伸1、了解更多徐悲鸿的故事和作品。
2、收集其他名人励志的故事,与同学交流分享。
(六)作业布置1、抄写生字词。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导学案教学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徐悲鸿励志学画》导学案教学案3、徐悲鸿励志学画一、导航台课文要紧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徐悲鸿,你明白他吗?他是我国一名很了不起的闻名画家,尤其擅擅长画马。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中有幅插图,确实是他出名的《奔马》图,你认真欣赏欣赏,领略一下他笔下骏马的神韵,体会体会他画技的精湛。
徐悲鸿什么缘故会画出这么好的作品呢?这篇课文为咱们解开了那个谜。
课文就讲述了徐悲鸿年轻时留学法国时,励志为中国人争气,刻苦学画,以优良成绩为祖国争光的故事。
通过学习,咱们会加深对徐悲鸿的了解,知道他是一名具有勤学苦练、为国争光如此宝贵精神的闻名画家。
课文一共8个自然段,紧扣题目,依照"励志--学画--成才"的顺序进行表达,层次清楚,脉络分明。
在表达进程中,还注意运用承先启后的方式,过渡巧妙自然,不留痕迹。
咱们能够把它分成3个部份。
第1至3自然段,写徐悲鸿励立志成材,要为中国人争气。
第4至6自然段,写徐悲鸿勤学苦练、励志学画的通过。
这部份先总后分,具体从两方面表达:一是抓紧一切时刻学画;二是生活十分清苦。
第7至8自然段,写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他以优良的成绩轰动了画界,改变了外国学生的成见,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二、精品屋课文出色片断欣赏出色片断(一)点评从此,徐悲鸿加倍发奋尽力。
他像(1)这一切都因为有了高贵的志向,和为国争光的决心。
一匹不知倦怠的骏马,日夜奔驰,(2)徐悲鸿擅长画马,而马又给人奋勇争先,勇往直前的感觉,那个比喻实在形象勇往直前。
、贴切!【欣赏】一样是归纳地描述徐悲鸿发奋尽力,你看看下面这两个句子,读读,比比,有什么不同,你更喜爱哪个?(1)从此,徐悲鸿加倍发奋尽力。
(2)从此,徐悲鸿加倍发奋尽力。
他像一匹不知倦怠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出色片断(二)那时,巴黎的博物馆里陈列着许多欧洲绘画大师的作品,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就进馆去摹仿。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课程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学生关注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和励志故事。
1.2 教学内容介绍徐悲鸿的生平背景和艺术成就。
引导学生了解徐悲鸿的励志故事和绘画技巧。
1.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徐悲鸿的画作和讲述其励志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探索徐悲鸿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
第二章: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2.1 教学目标了解徐悲鸿的生平经历和艺术成就。
掌握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和艺术风格。
2.2 教学内容介绍徐悲鸿的生平经历,包括其家庭背景、学习经历和创作历程。
分析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如《骏马图》、《猫》等,探讨其艺术风格和技巧。
2.3 教学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了解徐悲鸿的生平与艺术成就。
分析徐悲鸿的代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其艺术风格和技巧。
第三章:徐悲鸿的励志故事3.1 教学目标了解徐悲鸿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积极心态。
3.2 教学内容讲述徐悲鸿在面对家庭困境和社会压力的情况下,如何坚持学习和创作的故事。
引导学生从徐悲鸿的励志故事中汲取启示,培养自己的学习动力和毅力。
3.3 教学方法通过讲述徐悲鸿的励志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提取启示,进行思考和讨论。
第四章:绘画技巧与创作实践4.1 教学目标学习徐悲鸿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水平。
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审美意识。
4.2 教学内容分析徐悲鸿的绘画技巧,包括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意识。
4.3 教学方法通过分析徐悲鸿的绘画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和尝试。
提供绘画素材和指导,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总结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和成果,巩固学生的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提出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悟。
5.2 教学内容回顾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总结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和励志故事。
7徐悲鸿励志学画导学案设计课题徐悲鸿励志学画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这篇文章的题眼,显然是“励志”,抓住“励志”,很自然地梳理了文章的脉络:为何励志一一怎样励志一一励志结果。
这样,能有效地指导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对于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来说,阅读的重点应抓住关键语句体会文木表情达意的效果,以及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用意。
引导学生如何紧扣课文的关键词句,圈画批注、想象揣燃、有效朗读,感悟徐悲鸿是怎样勤学苦练的,体会他的爱国精神,应是本课教学中需要攻克的堡垒。
文本中的语言,蕴涵了作者的精神和情感。
从文字中,可以读懂作者在特定情景与历史吋刻的情与意。
所以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可以从文本屮关键的词句和意象出发,通过对关键词句的诵读和领悟,感受语言的精妙、语言的魅力,此时学生的阅读与文木实现了冇机的融合。
学前准备1.阅读徐悲鸿励,忐学画的故爭、搜集励志故事;准备徐悲鸿的美术代表作品《奔马图》《群马》等,制作课件。
(教师)2.预习、自学课文;通过上网查资料了解课文的写作背景;了解历史上励志成才的中国人。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播放徐悲鸿的《奔马图》《群马》图片,配以背景音乐。
2.引导学生动手查阅课题屮“励志”的意思。
对“励志”和“立志”借助字典的不同意义进行理解。
3.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吗?1.学生欣赏图片,谈谈看后的感受。
交流自己了解到的徐悲鸿。
2.动手查阅字典,了解到“励志” 一一奋发志气,强调过程。
“立志”一一立下志愿,强调目标。
3.学生交流自己提出的问题: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他是怎样励志学画的?他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1.请你来区分。
励志:立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用时:5 分钟)1.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扫清文字障碍。
2.组织学生思考课文的主耍内容。
1.学生白主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小学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徐悲鸿的生平背景和艺术成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艺术的能力。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访问等方式,搜集有关徐悲鸿的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艺术、尊敬艺术家的情感。
(2)激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梦想努力奋斗的精神。
(3)教育学生面对困难,要有坚持不懈、勇于挑战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提高阅读能力。
(3)了解徐悲鸿的生平背景和艺术成就。
难点:(1)理解徐悲鸿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坚持不懈地追求艺术梦想。
(2)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营造艺术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情感教育法:以徐悲鸿的励志故事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徐悲鸿的画作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4. 学生分组讨论所需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徐悲鸿的画作,引导学生欣赏。
(2)简要介绍徐悲鸿的生平背景。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认为成为一名优秀的画家需要具备哪些品质?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课文,学习生字词,并组内交流。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徐悲鸿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坚持不懈地追求艺术梦想。
(2)分析徐悲鸿的艺术成就,引导学生欣赏艺术。
小学四年级语文《徐悲鸿励志学画》原文及教案优秀七篇《徐悲鸿励志学画》教学反思篇一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内容、领悟表达(先总后分的表达方式)过程、方法、习惯目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抓重点词句,展开想象读懂内容,感悟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情感态度教育目标: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懂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感悟徐悲鸿勤学苦练的精神。
难点:通过探究外国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感受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过程:一.赏画入情,释疑“励志”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这是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奔马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马的姿态,如果让你来形容的话,你会想到哪个词?2.教师小结:《奔马图》是徐悲鸿先生创作的一幅精品佳作,现已被列为国家一级文物。
大家看!这六匹马的动作神态各不相同,有的前脚落地,后脚翘起;有的两条蹄子直着往前伸;有的腾空而起,有的回首长嘶。
再来看,这些马神采飞扬,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他为什么画得这么传神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徐悲鸿。
3.板书课题(这里有一个新词,画“励志”,谁来告诉老师“励志”是什么意思?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志向而激励自身刻苦努力。
4.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徐悲鸿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师及时板书:为什么?怎样?结果?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1.同学们都预习过课文,你们都预习了什么?A、我读了三遍课文(教师评价激励:你是个自觉的孩子)B、我读了五遍课文(真的吗?你是个勤奋小学生。
)C、我标出了课文自然段序号。
(教师追问: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D、我还想了想课文的内容。
(看,仅仅读是不不够的,重要的是思考,你是相会思考的孩子,倾听也是一种学习,会听是一项了不起的本领。
7、徐悲鸿励志学画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够借助文中的语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导学重点】
1、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2、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1、读一读下面的字词:
绘倦租绩错误鸿励嫉.妒摹
嫉妒礼貌激怒励志疲倦
陈列临摹优异承认震惊
2、体会下列词语的意思并与同桌说一说:
励志临摹潜心嫉妒功夫不负有心人
......
.......有眼不识泰山
3、初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事。
二、导学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勾画出本课不认识的生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生字词,注意“列、错、嫉、摹”的读音。
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着重理解加点词的意思。
励志临摹潜心嫉妒轰动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展示交流:
1、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选取一两个词语造句)
2、选取重点句段朗读课文(相机评价,是否正确流利)。
三、导学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1、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紧扣课题_______词来写的?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
2、徐悲鸿是如何励志学画的?用“——”线画出课文相关语句读一读。
3、读完课文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给课文分段,试编写段落提纲。
(二)展示交流:
1、徐悲鸿是如何励志学画的?
2、说说课文主要内容,展示自己给课文编写的提纲。
四、达标检测
1、临写“绘、倦、绩、误”等字,注意左右结构字书写方法。
2、认真读拼音,可要把字写对哟!
jí dù lì zhì chén liè pí juàn ()()()()yōu yì lǐ mào cuò wù gòu mǎi ()()()()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重点语句体会徐悲鸿刻苦学习的精神,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长大为国争光。
3、根据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导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
【导学过程】
一、自主预习
1、你是怎样理解文中“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眼不识泰山”这两个词语的?其中
“功夫不负有心人”对我们学习有什么启示?
2、徐悲鸿为何励志学画?他怎样励志学画的?结果怎么样?朗读课文有关语句。
二、导学板块(一)
(一)合作探究
仔细读课文,思考:徐悲鸿为何励志学画?画出相关语句,仔细品读,在这些文字旁边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
★“徐先生,我知道达仰很看重你,但你别以为进了达仰的门就能当画家。
你们中国人就是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
(1)这句话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外国学生对徐悲鸿才能的嫉妒?用线画出来
(2)通过“就是……也……”你能体会到什么?把你的内心感受读出来吗?试一试,反复读一读。
说给小组内同学听一听。
(3)如果你是徐悲鸿,你会怎么想、怎么做?把你想和做的写下来。
(4)在第3节中,徐悲鸿是如何做的呢?
★“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
(1)这是一个什么句子?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目的吗?(突出“不知疲倦”“勇往直前”两个词,引导学生体会骏马的精神)
(2)从第5、6节中画出骏马精神的句子或词语,认真读一读,把自己的感悟写在书上。
(紧抓“真正的中国人”,体会决心。
)
(二)展示交流
1、在刚才的学习中,你还有哪些问题自己不能解决的?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交流你对有关句子的品读,说说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师注意引导和点拨)
三、导学板块(二)
(一)合作探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2、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片段。
(二)展示交流
1、学生读自己认为很好的语段。
2、试背课文片段。
四、达标检测
(一)读句子,答题
1、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
“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表现在 a、 b、
2、那个外国学生,看了徐悲鸿的作品,非常震惊。
"震惊"的意思是。
那个外国学生震惊的原因是。
(二)“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在学画的过程中下了哪些功夫?请你从课文中超出相关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
(三)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
功夫不负有心人。
有眼不识泰山。
(四)“马”是徐悲鸿的代表之作,请你将下列含“马”的成语补充完整。
马马马马
【板书设计】
徐悲鸿励志学画
外国学生徐悲鸿
很不礼貌冲着→被激怒(原因)
每逢……就……
潜心临摹(努力)
一间一杯两片
【导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