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卫生、标准预防与职业安全、医疗废物管理 PPT
- 格式:ppt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104
标准预防与职业暴露处置2022年8月一、标准预防与额外预防二、个人防护用品的选择与穿脱 三、职业暴露概述四、呼吸道职业暴露处置五、血源性职业暴露处置与监测目录CONTENT标准预防的概念♦标准预防:是对医院所患者、医务人员和进入医院的人员采用的一种预防措施。
无论是否有疑似或确定的感染状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汗液以外的排泄物、患者的粘膜及非完整皮肤时,均认为有携带可传播的病原体的可能,均采取相应的隔离与防护措施措施。
标准预防的概念口一视同仁:-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都视为有传染性;口双向防护:-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需要双向防护;口三种隔离:-针对医患之间的三种传播方式,根据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
标准预防措施:口穿戴防护用品:戴手套、适时戴口罩、鞋套;医务人员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时,应当戴一次性外科口罩或者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加戴护目镜或者面屏,穿隔离衣或防护服;口遵循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患者佩戴外科口罩、距离大于1米、纸巾或肘部衣袖遮口鼻、手卫生;口诊疗器械消毒及保证物品安全:对病人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措施;口环境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口安全注射: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口医疗废物、医用织物规范处置额外预防定义:在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针对特定情况的暴露风险和传播途径,所采取的补充和额外的预防措施,如呼吸道隔离、消化道隔离、血液体液隔离、咳嗽礼仪等。
•理念: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结合医务人员操作中可能暴露的风险强度和情形,从安全需要的角度而提岀的一种防护方法.•原则1.安全.有效.科学.方便,经济的原则,采取按需配备和分级防护;2.所有人员必须遵循公众卫生意识;3.面向所有医务人员所有人员必须参加培训、考核;4.防护措施始于诊疗之前,而不是诊断明确之后;5.违规必纠额外预防基本防护:每一位医务人员必需遵守的基本措施.,适用对象:诊疗工作中无论是否有传染病流行防护配备:医用口章、工作鞋、工作服、工作帽→•防护要求:遵循标准预防旳理念; 加强防护:在基本防护的基础上,根据感染暴露的风险加强防护措施。
2017年5月20日,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举行的第26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13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暨首届东方耐药与感染大会联合会议上, 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胡国庆教授通过《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的讲座, 再次诠释了标准预防与手卫生的重要性。
通过跟着胡教授的再学习,愿临床的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不再不再承受职业暴露之不安,患者也不再发生医源性伤害!之一:【1】什么是标准预防?标准预防是美国CDC1995年提出的,1996年在全美实施。
我国在1999年引入,并在《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规定,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护理操作的全过程;适用于每个患者,无论其诊断如何以及是否真的有传染病。
【2】标准预防的作用?2003年的SARS疫情、2014-2015年埃博拉疫情、2015年韩国MERS疫情、艾滋病及乙肝丙肝暴发,标准预防无时不在疫情的防控之中。
标准预防可以避免更多感染,同时可以避免重大院感事件.【3】标准预防的核心思想:一视同仁、双向防护、三种隔离。
1.一视同仁: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2.双向防护:医护人员患者之间3.三种隔离:针对医患之间的三种传播方式。
根据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做好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
【4】如何实施标准预防的八项措施?1.手卫生2.戴手套3.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4.实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5.污染的医疗设备或物品的处理6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7.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置8.环境、物体表面、衣物、餐饮器具的消毒之二:【5】手卫生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简单、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
手卫生是医院感控工作的基础。
自2009年起WHO倡议发起每年5月5日为世界手卫生日,旨在强调医疗护理过程中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减少医源性感染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