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地理(最终版)法国.
- 格式:ppt
- 大小:6.87 MB
- 文档页数:8
测验题库总论第1章至第5章一、是非判断题第1章1.(∨)国际贸易地理学研究地理环境诸要素与人类商务活动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揭示国际贸易与地理环境的内在联系及协调发展的特殊规律。
(P4-P5)2.(∨)地理环境是一个包括自然、人文、经济三大环境的复合系统。
第2章1.(∨)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协调共生理论研究的基本目的寻求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协调共生、共存、共繁荣。
(P10)2.(∨)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应建立在资源可持续利用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
3.(×)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模式是以追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商业活动。
(P15)4.(∨)高科技要素的垄断优势决定了各国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实际地位。
(P12)5.(∨)现代国际贸易中,环境已成为一种新的贸易资源与产业。
(P15)第3章1.(×)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是20世纪40至50年代。
2.(×)地理大发现是指14世纪至15世纪,欧洲各国航海家和探险家在地理方面的发现。
第4章1.(×)经济发展水平相同的国家,在社会消费资料总量确定的前提下,平均消费水平与人口总量及增长速度成正比。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是建立在本国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的。
3.(×)一个国家或家庭越富裕,用于支付衣、食、住、行基本需求所占消费支出的比例就越大,可随意支配的收入比例就越小。
第5章1.(∨)波斯湾—好望角—西欧、北美航线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海上石油运输线,主要由超级油轮运输。
(P65)2.(∨)绿色物流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水平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3.(×)尤卡坦海峡是连接加勒比海与大西洋的重要水道。
(看地图)4.(∨)霍尔木兹海峡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有中东地区“油库总阀门”之称。
(P67)(看地图)5.(∨)巽他海峡是太平洋通往印度洋的重要战略通道。
二、单项选择题1.国际贸易中心形成的时间(B)A. 18世纪60年代B. 19世纪70年代开始至20世纪初C. 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D. 21世纪初2. 当一个国家产业结构呈三、二、一阶段,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其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表现为:(B)A. 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B. 出口知识、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品为主C. 出口农、矿初级产品为主D. 出口一般工业制成品3. 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标准,2012年当一个国家人均GNI进入4086―12615美元范围时,该国家属于下列哪类国家:(C)A. 高收入国家B. 中低等收入国家(中等偏下)C. 中高等收入国家(中等偏上)D. 低收入国家4. 产业结构呈二、三、一阶段,国家经济处于哪一阶段?(B)A. 国家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B. 国家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C. 国家处于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时期D. 国家处于农业化时期5. 2014年世界高速公路网发展迅速,通车里程最长的国家是:(B)A.美国B.中国C.加拿大D.德国6. 2013年全球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占首位的是:(C)A.新加坡B.香港C.上海D.深圳三、多项选择题(在5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两个以上正确答案)1. 2001年美国高盛集团提出“金砖国家”概念,获得世界认同。
《国际贸易地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国际贸易地理/International Trade Geography课程代码:030411学时:32 学分:2 讲课学时:30 考核方式:考核先修课程: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适应专业: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开课院系:管理学院贸易经济系教材:于志达,何云魁.国际贸易地理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教学参考书:李泉斌.国际经贸地理.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研究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商品生产的地域分工、商品交换的地理分布和地理格局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
包括世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因素分布、特点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当前经济特点、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市场结构;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的主要方式、航线和港口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一)教学内容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二节人文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第二章世界农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一节世界粮食生产和贸易第二节世界非粮农产品生产和贸易第三节世界能源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四节世界矿产品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三章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生产和贸易第一节世界石油资源第二节世界石油生产第三节世界石油贸易第四章世界贸易运输第一节海洋运输第二节集装箱运输第三节铁路运输第四节大陆桥运输第五节航空、公路、河道和管道运输第五章世界经济特区第一节世界经济特区的产生和发展第二节世界经济特区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三节世界经济特区的地理分布第四节世界经济特区的作用和发展趋势第六章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上)第一节美国第二节前苏联第三节日本第四节德国第七章经济发达国家经贸概述(下)第一节法国第二节英国第三节意大利第四节澳大利亚第五节加拿大第八章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贸概述第一节亚洲“四小龙”第二节西亚第三节印度第四节埃及第五节巴西(二)基本要求要求掌握经贸地理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综合分析和区域分析的方法,解决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实际问题,适应我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的需要。
第七章欧洲贸易强国复习思考题1.分析欧洲国家的地理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答:英国:英国东濒北海,与比利时、荷兰、德国、丹麦和挪威等国隔海相望;西邻爱尔兰,横隔大西洋与美国、加拿大遥遥相对;北过大西洋可达冰岛;南穿英吉利海峡行33千米就到法国。
英国海岸线总长11450千米,其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有利于国家贸易的发展。
英国能源资源丰富,主要的资源有煤、铁、石油、天然气、核能以及水利等。
硬煤总储量1700亿吨。
铁的蕴藏量约为38亿吨。
在英国北海大陆架,石油蕴藏量约在10~40亿吨之间,天然气蕴藏量约在8600~25850亿立方米左右。
英国开发核能有几十年的历史,目前供发电的核电站有14座。
英国本土被北海、英吉利海峡、凯尔特海、爱尔兰海和大西洋包围,鱼类品种丰富繁多,特别是多格滩这个北海浅滩更为突出,这里盛产的鳕鱼、比目鱼、鲭鱼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法国:法国西濒大西洋的比斯开湾,西北隔多佛尔海峡、英吉利海峡与英国相望,东南滨地中海,东面与摩纳哥、意大利、瑞士、德国、卢森堡、比利时相接,西南同西班牙、安道尔接壤。
国境线共长5300千米,海岸线长约3120千米。
法国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
平原约占法国陆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平坦的地形对法国农业和交通事业的发展有利。
法国天然资源不丰富。
铁矿蕴藏量虽然达70亿吨,但品位低、开采成本高,所需铁矿石的大部分仍依赖进口。
有色金属储量很少,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石油储量只有3000多万吨,天然气储量 2500亿立方米,所需石油的99%、天然气的75%依赖进口。
能源主要依靠核能,水力和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充分。
森林面积约1630万公顷,覆盖率30%,为欧洲首位。
德国:德国是西欧通往东欧、南欧通往北欧的交通枢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欧洲走廊”之称。
德国自然资源匮乏,除硬煤、褐煤和盐的储量比较丰富之外,在原料供应和能源方面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
德国拥有少量铁矿和石油, 天然气储量能满足国内需求量的1/4。
国际贸易地理试题:法国篇【选择】1、是欧盟最大的农业生产国,也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和农业食品出口国,世界第大粮食出口国之一。
〔 B 〕A、法国三B、法国五C、德国二D、德国五2、法国国旗的颜色是以下那三种,分别代表什么含义?〔 A 〕A、蓝色--平等,白色--自由,红色--博爱B、蓝色--平等,白色--和平,红色--勇敢C、黑色--勤勉与力量,红色--热情,金色--重视荣誉D、黑色--勤勉与力量,红色--勇敢,金色--辉煌成就3、与法国相邻的海域不包括以下哪一个〔D 〕A、大西洋B、C、地中海D、4、法国能源工业的特点是〔A 〕在世界上占有突出地位。
A、核电B、石油C、水力发电D、煤炭5、法国传统上是信奉〔D 〕的国家,目前有64%的居民信奉该。
A、伊斯兰教B、基督教C、犹太教D、天主教【填空】1、法国三大美食分别是鹅肝、鱼子酱、松露。
2、女宾地位比男宾地位低时,敬酒应先敬女宾。
3、法国的国花是香根鸢尾。
4、最新世界奢侈品排行榜前十中有 6 个是法国品牌。
5、法国食品经济的特点有:占比高、立法保护食品安全。
【材料分析】材料一:法国五大类出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HS84-85:机电产品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 德国14,433 -5.2 17.8美国6,366 13.4 7.8英国4,966 2.9 6.1西班牙4,613 -15.6 5.7中国4,149 12.5 5.1HS86-89:运输设备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德国19,738 1.4 25.2中国4,685 24.7 6.0美国4,360 5.9 5.6英国4,351 -10.9 5.6西班牙3,885 -24.1 5.0HS28-38:化工产品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德国8,967 -4.9 13.1比利时6,452 10.9 9.4英国4,681 -4.3 6.8意大利4,610 -6.8 6.7美国4,419 -4.3 6.4HS72-83:贱金属与制品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德国6,028 -18.1 19.2比利时3,705 -11.4 11.8意大利2,923 -16.3 9.3西班牙2,868 -13.2 9.1英国1,852 -9.9 5.9HS16-24:食品、饮料、烟草国家和地区金额同比% 占比%英国3,307 1.6 11.8德国3,129 -3.4 11.2比利时2,847 -3.0 10.2美国2,258 3.7 8.1西班牙1,668 -5.5 6.0材料二:2012年上半年法国农产品出口总额下降了12.4%,尤其是向北非地区〔阿尔与利亚和摩洛哥〕以与欧洲地区重要客户〔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小麦出口量出现明显下降,从而使2012年上半年法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顺差总额收窄到13亿欧元,相比2011年下半年期间法国在农产品进出口贸易之上所实现的顺差总额曾经达到创纪录的23亿欧元之多。
法国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分析摘要:众所周知,地理位置是每个区域地理中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大至大洲,小至国家、地区、城市,都对当地的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现在分析一下法国国际贸易地理环境的影响。
关键字:法国、国际贸易、地理环境、影响、国际地位1、法国的地理位置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法国是西欧领土最大的国家。
国土面积551602平方千米(包括科西嘉及其它岛屿),全国人口约5780万,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千米约100人,人口增长缓慢。
其南到赤道、北至北极的距离相等。
三面临水,三面靠陆,西北一面隔英吉利海峡和多佛尔海峡与英国相望;西部紧靠大西洋比斯开湾,港口连接西非及南、北美各国;东部临地中海,与北非及南欧的水上交通非常便利。
法国陆界的三面自东北至西南共与八个国家接壤:比利时、卢森堡、德国、瑞士、意大利、摩纳哥、西班牙和安道尔。
从另一个更为广泛的意义上讲,法国位于世界陆地的中心地带。
因此,法国在世界航空事业中起着枢纽作用。
2、法国的自然资源法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但其核能产业、旅游业、农产品业成为该国的支柱产业。
地貌、地质和气候赋予法国良好的农业潜力。
在大部分地区都有丰富的良田沃土,如在巴黎盆地是软泥土,在大西洋森林中是褐土,在地中海地区是红土壤。
此外,法国还拥有1,600万公顷森林,占国土面积的29%。
法国的捕鱼量每年约91.8万吨,在欧盟国家中排在丹麦、西班牙和英国之后,居第四位。
大部分渔民从事手工捕鱼,他们用小型船只在沿海附近捕鱼,主要活动区域在布列塔尼和地中海地区。
法国地下蕴藏着丰富的建筑材料(砾石、沙子、石灰石)和原材料(高岭土、滑石、硫磺、盐、钾),但能源和矿石产品贫乏。
煤产量持续下滑(2000年为340万吨),2005年之前,所有的煤矿都得关闭。
碳氢能源更是有限(石油150万吨,天然气220万立方米),还满足不了国家需要的5%。
法国对铀的开发已基本停止,不再生产。
金属矿石只有新喀里多尼亚的镍贮藏量丰富。
国际贸易地理(重点部分的PPT全部内容)第一章绪论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对象:国际贸易学研究对象和地理学研究对象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文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
国际贸易地理的学科的基本属性:区域性与综合性第二章地理环境与国际贸易地理位置是指某一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所处的空间区域。
地理位置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数理位置)、海陆位置、交通位置和邻国位置等方面反映出来。
“三湾一海”是指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和濑户内海地区,这里是日本乃到全世界港口最集中地区之一,集中了千叶、横滨、川崎、东京、名古屋、大阪、神户等世界重要港口。
三湾一海地区岸线曲折,水深湾多是建港的优越条件。
地形、气候、水文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可以从山区和平原、沙漠与良田、河流和湖泊、气候类型等方面反映出来。
地形条件的影响:平原广布,所占比例颇高,使发展农牧业有了良好基础,为美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国家创造了条件。
地形破碎,沙漠戈壁遍地,崇山峻岭,或险恶地形直逼沿海,则必须对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严重影响,难以展开对外贸易。
山区和平原地区相比,运输业效率差别也很大,在山区修筑一条与平原地区运输能力相同的铁路,造价要高3倍。
山区线路坡度较大,运营时,燃料和费用都成倍增加。
在水平线路上能拉5000吨重的机车,爬0.5%坡时只能拉1400吨重,爬1%坡时,只能拉800吨重。
河流和湖泊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特别是位于热带多雨区的河流,一般水量大,具有较大的航运价值,对交通运输和商业贸易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具有国际航运功能的河流主要是莱茵河和多瑙河。
(理解)气候条件的影响:气候的节律性和地带性,对生产事业,尤其是农业生产产生着深刻影响,进而制约着经贸活动。
具体影响例:(节律性和地带性)小麦、玉米、棉花适宜种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和亚热带季节风气候区,所以美国、加拿大、中国、乌克兰、法国等位于温带中纬度的国家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
国际贸易地理国际贸易地理是研究世界各国各地区不同市场的基本条件和特点,它们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以及各个市场上不同的商品结构,供求、交换、运销状况。
为商业地理学的分支学科。
由于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媒介,对世界航线、港口、商船、铁路干线、航空运输的研究也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
1.内容内容包括两个方面:①以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力布局和经济发展水平为基础,通过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自然资源、经济结构和技术水平、主要工农业部门的生产和分布特点的分析,研究国际贸易商品流通的区域结构和区域间差异;②以国际贸易中重要的原材料及加工产品的产销联系为对象,研究如粮食、主要经济作物、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及尖端技术、高加工度商品的生产、运输、贸易和消费形成的空间流动。
由于运输是国际贸易的媒介,对世界航线、港口、商船、铁路干线、航空运输的研究也是国际贸易地理研究的组成部分之一。
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工业加工区、自由边境区、过境区和保税仓库区等各种形式的经济特区是促进国际贸易的特殊形式,研究其作用、产生的条件、类型及布局,亦为国际贸易地理的重要内容。
2.研究方向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一、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又称对外贸易地区分布或国别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各个国家或区域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出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指明一国出口商品的去向和进口商品的来源,从而反映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区域集团之间经济贸易联系的程度。
一国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通常受经济互补性、国际分工的形式与贸易政策的影响。
二、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国际贸易地理方向亦称“国际贸易地区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国或各个区域集团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
计算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额在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也可以计算各国的进出口总额在国际贸易总额(世界进出口总额)中的比重。
《国际贸易地理》项目设计产品:风筝出口地:法国原因:外部原因1、自然地理环境:法国位于欧洲西部,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拥有异常丰富的自然与文化遗产。
▲位置:位于欧洲西部,与比利时、卢森堡、瑞士、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接壤,西北隔拉芒什海峡与英国相望,濒临北海、英吉利海峡、大西洋和地中海四大海域,地中海上的科西嘉岛是法国最大岛屿。
这样为出口风筝赢取更多的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文化的同时带给欧洲人民无比的欢愉,以法国为基地,对打开整个欧洲市场有很大的潜力。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向大西洋敞开。
东部是阿尔卑斯山地和侏罗山地;中南部为中央高原;西南边境有比利牛斯山脉;中央高原和比利牛斯山地间的西南地区为阿基坦盆地;北部是巴黎盆地;西北部为阿莫里坎丘陵。
平原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大部分的法国人民居住在平原地区,人口相对比较集中,为销售风筝提供了便利。
▲气候:西部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南部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东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平均降水量从西北往东南由600毫米递增至1000毫米以上,山区达1,500毫米以上。
月平均气温:一月西部及南部4-7℃,东部及北部1-3℃;七月北部及西部16-18℃,南部及东部21-24℃,大部分气候温和,环境优美,是一个适合居住的地方。
法国的这种气候一年四季相对温暖的气候,使得法国人民更愿意呆在户外,同时陶冶情操,带上风筝玩的也不亦乐乎。
气候条件对风筝的性能更加有利。
,2、人文风俗:如果让人们用一个形容词来形容法国,最常见的就是“浪漫”确实如此。
法国位于欧洲大陆西部,三面临海。
首都巴黎号称“浪漫之都”,巴黎的标志建筑—埃菲尔铁塔像一个钢铁巨人高高地耸立在恬静的塞纳河畔。
位于地中海岸边的戛纳,是一座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小城,每年在此举办的戛纳电影节热闹非凡。
法国时装在世界上享有盛誉,选料丰富、优异,设计大胆,制作技术高超,使其一直引导世界时装潮流。
法国人天性率真,喜欢大自然,大部分的法国家庭饲养各种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