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12-10
- 格式:docx
- 大小:181.31 KB
- 文档页数:19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实用版)目录1.引言2.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3.设计项目概述4.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5.计算结果与分析6.结论正文1.引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混凝土结构设计能力。
本课程设计主要涉及混凝土梁、板、柱等构件的设计与计算。
2.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和计算公式,了解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构造要求,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要求学生按照规定格式编写计算书,内容完整、条理清晰、步骤严谨。
3.设计项目概述本次设计项目为一混凝土框架结构,包括梁、板、柱等构件。
设计要求根据给定的荷载和材料性能参数,计算各构件的内力、变形和配筋等。
4.混凝土结构计算方法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混凝土强度计算、梁的弯矩计算、板的内力计算、柱的内力计算、梁柱节点处的内力计算等。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设计规范选用适当的材料性能参数;(2)考虑荷载的长期作用和短期作用;(3)计算过程中要遵循静力平衡原理,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5.计算结果与分析根据设计要求和计算方法,分别计算了梁、板、柱等构件的内力、变形和配筋等。
计算结果表明,各构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均满足设计要求。
在分析过程中,发现部分构件的内力分布不够均匀,可通过调整截面尺寸、材料性能参数或荷载分布等措施进行优化。
6.结论通过对本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的编写,加深了对混凝土结构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设计能力和计算技巧。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1.设计背景与任务混凝土结构设计是土木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用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结合钢筋等辅助材料进行设计、施工和使用的一种工程技术。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算书的编写,学生需要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计算方法和规范要求,并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2.设计内容(1)结构设计基础计算:包括对给定场地和使用要求进行分析,确定设计载荷和组合,计算各个结构单元的自重、活载和地震力等。
(2)结构设计参数计算:包括计算结构的截面尺寸、配筋率、拱曲半径等参数。
(3)钢筋柱设计计算:根据所给定的设计条件和截面形状,计算柱的配筋率、受压区高度、破坏形态等。
(4)预应力混凝土梁设计计算:根据所给定的设计条件、截面形状和施工要求,计算梁的截面尺寸、受力状态、预应力钢筋张拉力和锚固长度等。
(5)沉降计算:根据土壤特性和结构载荷,计算基础沉降、地表沉降和结构沉降,并评价其对结构的影响。
(6)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包括砼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设计和施工质量控制等。
3.计算书编写要点(1)引言:概述课程设计的目标和任务,介绍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思路。
(2)计算方法:详细介绍课程设计中所用到的计算方法、公式和规范,包括结构力学计算、截面力学计算和材料力学计算等。
(3)计算过程:按照设计任务的顺序,逐步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并附上详细的计算步骤和图表。
(4)结果分析与讨论:对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讨论设计参数、材料选型和结构稳定性等问题。
(5)结论与建议:总结计算结果,得出结论,并提出合理的设计改进和优化建议。
4.设计案例以一平面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进行详细设计计算,包括主梁、柱和基础的计算。
根据所给定的建筑功能和使用要求,确定结构荷载、设计参数和构造形式,并编写计算书进行相关计算和分析。
5.设计要求(1)计算书需详细、清晰、准确地描述设计计算过程和结果,以便读者理解和复制。
混凝土计算书混凝土计算书是一份非常重要的文档,其主要作用是为混凝土结构工程提供合理、安全、经济的设计方案。
当我们需要设计混凝土结构工程时,通常需要根据结构所处的环境、承受荷载的大小和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混凝土计算书的编制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科学的结构设计,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混凝土计算书一般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程概况: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依据、结构形式、用途、工程造价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需要考虑必要的限制性条件,例如工程施工时间、交通运输条件等,以确保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2. 荷载计算:当混凝土结构承担静态或动态载荷时,我们需要对荷载进行详细的计算。
荷载计算通常需要考虑负载大小、作用位置、荷载特性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荷载计算的结果将为后续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3. 基础设计:基础在混凝土结构中起着支撑和传递荷载的作用。
基础设计通常需要考虑土壤承载能力、地质条件和基础结构的大小和形状等因素。
基础设计的目的是提供合理的基础支撑,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 结构设计: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主要包括框架结构、梁柱结构、板壳结构等。
这些结构在设计时需要考虑所承受的荷载大小和分布、结构尺寸和形状、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等因素。
结构设计的目标是提供合理的设计方案,在保证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性。
5. 材料选择和计算:在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材料的物理特性,因为这些特性会影响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这部分内容包括强度设计、应力应变分析、物理测试等工作。
程序通常会根据材料性能进行计算,确定混凝土强度、钢筋强度、混凝土与钢筋的附着性等重要参数。
6. 结构施工图:混凝土计算书的最后一个部分是结构施工图,该图包含了结构的概貌、建筑分解图、标准图样和细节设计等信息。
这部分内容需要清晰地表达结构的每个组成部分和每个零件的具体尺寸、形状和位置等细节,以确保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正确执行结构设计。
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1. 设计资料根据初步设计成果,提出设计资料及数据如下:(1)楼层平面如任务书附图所示。
墙体厚度370 mm,结构横向长1L=18 m,结构纵向长2L=30 m。
楼梯位于该层平面的外部,本设计不予考虑。
楼盖采用整体式单向板肋形结构。
(2)该建筑位于非地震区。
(3)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
(4)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5)建筑材料等级:混凝土强度等级:梁、板、C25级。
钢筋:板中钢筋、梁中箍筋、构造钢筋为HPB235级,梁中受力筋为HRB335级。
(6)荷载:钢筋混凝土重度为25 kN/m3。
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厚水泥砂浆,10mm面层),自重为0.65kN/m2;梁板天花为混合砂浆抹灰15mm(重度为17kN/m3)。
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5 kN/m3。
(7)结构平面布置及初估尺寸:板的支承长度为120mm,次梁的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的支承长度为370mm。
主梁沿房屋的横向布置。
次梁:间距12.0l m =主梁:间距26.0l m=柱:350350b h mm mm⨯=⨯,柱网尺寸为6.0 6.0m m⨯楼盖梁格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梁板结构平面布置2. 板的计算板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板的21600032000l l ==,宜按双向板设计,按沿短边方向受力的单向板计算时,应沿长边方向布置足够数量的构造钢筋。
板的厚度按构造要求取mm l h 50402000401801==>=。
次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 21111(~)(~)6000(500~333.33)12181218h l mm mm ===取450h mm =1111(~)(~)400(133.33~200)3232b h mm mm ===取200b mm =主梁的截面高度应该满足31111(~)(~)6000(400~600)15101510h l mm mm ===,650h mm =,则取梁宽mm b 250=(1)荷载计算楼面面层为水磨石(底层20mm 厚水泥砂浆,10mm 面层) 自重为0.65 kN/m 280mm 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kN/m 3×0.08m=2.000kN/m 215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17kN/m 3×0.015m=0.255kN/m 2每米板宽恒载标准值 k g =0.65+2.0+0.255=2.905kN/m每米板宽活载标准值 k p =6.5kN/m经试算,每米板宽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为最不利组合,因此取荷载设计值k Q c k G p g q γψγ+==1.2×3.486+1.0×1.3×6.5=11.936 kN/m(2) 内力计算板的尺寸情况如图2所示图2 板的尺寸次梁截面为200450mm 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11土木工程(专升本)姓名:学号:完成日期: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2)可变荷载:Pk=6.0 kN/m2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时,取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2.1m ,l02/l01=6.6/2.1=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6~550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00mm。
截面宽度取为b=300mm。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三、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0.65kN/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0.1*25=2.5kN/m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0.020*17=0.34kN/m2小计: 3.49 kN/m2取3.5 kN/m2板的活荷载标准值:60.0kN/m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因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2,所以取1.3。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摘要:一、引言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1.强度原则2.刚度原则3.稳定性原则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方法1.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四、设计实例分析1.设计背景及要求2.设计计算过程3.结果分析与讨论五、结论正文:一、引言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建筑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强度高、刚度大、稳定性好等特点。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也在不断完善。
本文旨在对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进行探讨,以期为实际工程提供参考。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原则1.强度原则在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强度原则是保证结构安全性的基本要求。
设计时应根据工程所承受的荷载及环境条件,合理确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以保证结构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2.刚度原则刚度原则是保证结构在荷载作用下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以适应各种复杂的受力状况。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刚度要求,以减小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变形,提高结构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3.稳定性原则稳定性原则是保证结构在各种受力条件下具有稳定的承载能力。
设计时应充分考虑结构的稳定性,避免结构在受力过程中发生失稳现象,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方法1.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主要包括强度计算、刚度计算和稳定性计算。
其中,强度计算主要依据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和钢筋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进行;刚度计算主要依据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钢筋的弹性模量进行;稳定性计算主要依据结构的失稳系数进行。
2.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计算主要包括预应力钢筋的强度计算、预应力混凝土的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
其中,预应力钢筋的强度计算主要依据钢筋的抗拉强度和预应力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进行;预应力混凝土的强度计算主要依据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和预应力钢筋的应力进行;刚度计算主要依据预应力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预应力钢筋的弹性模量进行。
四、设计实例分析1.设计背景及要求某工程需要设计一座混凝土框架结构,其主要荷载为竖向荷载,根据工程要求,需要对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设计计算。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原创实用版】目录1.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概述2.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内容3.混凝土结构设计注意事项4.结论正文一、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概述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设计通常要求学生完成一定规模的混凝土结构设计,并撰写相应的计算书。
本文将对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的内容进行详细阐述,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设计任务。
二、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内容1.设计任务概述:简要介绍设计任务的背景、目的、规模等基本信息。
2.结构方案设计:阐述设计的结构类型、结构形式、构件尺寸等。
3.荷载计算与组合:计算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并进行合理的组合。
4.混凝土结构分析:根据内力计算结果,进行混凝土结构的分析,包括截面强度、挠度、裂缝宽度等。
5.结构配筋设计:根据分析结果,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配筋设计。
6.结构施工图:绘制结构施工图,包括构件尺寸、钢筋布置等。
7.结论与建议:对设计结果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三、混凝土结构设计注意事项1.确保设计方案合理: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实际工程需求,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功能、安全、经济等要求。
2.准确计算荷载:合理确定荷载类型、数值,并进行正确的组合,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国家现行规范和标准,保证设计质量。
4.注重细节处理:在绘制结构施工图时,应注重细节处理,确保施工图清晰、准确。
四、结论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环节。
通过撰写计算书,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能力。
混凝土结构计算书混凝土结构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结构的安全和稳定,需要进行混凝土结构的计算。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步骤,并对其中的一些关键要点进行详细解析。
一、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基本原理混凝土结构的计算是通过对结构的静力学和材料力学进行分析,来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变形情况。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结构的荷载作用、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结构的几何形状等因素,以确保结构在使用和设计寿命内具有足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二、混凝土结构计算的步骤1. 确定结构的荷载: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规模,确定结构所受的荷载类型和大小。
常见的荷载包括自重、活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2. 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根据建筑物的布置和功能需求,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包括结构的平面布置、柱、梁、板等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3. 确定材料的力学性能: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材料特性,确定其力学性能参数,如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钢筋的屈服强度等。
4. 进行静力学分析:根据结构的几何形状、荷载和材料性能,进行静力学分析,确定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内力大小。
5. 进行构件设计:根据结构的受力状态和内力大小,进行构件的尺寸和配筋设计。
根据混凝土和钢筋的受力性能,确定构件的尺寸和配筋要求,以确保构件的受力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6. 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对整个结构进行整体稳定性分析,以确保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
包括对结构的抗侧扭、抗倾覆、抗滑移等进行分析。
三、混凝土结构计算的关键要点解析1. 混凝土强度的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是混凝土结构计算中的重要参数。
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和强度检验结果,确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2. 钢筋的选取:钢筋在混凝土结构中起到增强混凝土受力能力的作用。
根据结构的受力状态和要求的变形性能,选取合适的钢筋种类和截面积。
3. 构件的尺寸设计:在进行构件的尺寸设计时,需要考虑构件的受力性能、施工工艺和经济性等因素。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设计背景:该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是基于建筑物的设计需求和规范要求进行的。
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目标是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期内的安全可靠性。
设计内容:该设计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结构荷载计算、轴力设计、抗弯设计、抗剪设计和基础设计等方面的计算。
一、结构荷载计算:结构荷载计算是设计过程中的基础工作,它包括永久荷载、活荷载和地震作用等荷载的计算。
设计计算书应详细列出各种荷载的计算表格,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合理的组合和计算。
二、轴力设计:轴力设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中的重要部分,它主要关注结构构件受拉或受压时的轴向力计算和设计。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建筑物的功能和载荷条件,计算出各构件所受到的轴力,并设计出合适的钢筋布置和截面尺寸。
三、抗弯设计:抗弯设计是指对受弯构件进行强度和变形的计算与设计。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受弯构件所受到的弯矩大小,确定构件的钢筋配置和截面尺寸,并进行强度、变形和稳定性的验证。
四、抗剪设计:抗剪设计是对受剪构件进行强度计算和设计。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构件所受到的剪力大小,计算剪应力和抗剪强度,并根据规范要求进行钢筋配置和截面尺寸的设计。
五、基础设计:基础设计是建筑物整体力学系统的组成部分,它对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决定性作用。
设计计算书应根据建筑物的载荷情况,计算出合适的基础尺寸和承载力,并设计出合理的基础类型和施工方案。
六、其他计算:设计计算书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与混凝土结构设计相关的计算,如梁的挠度计算、柱的稳定性计算、钢筋的配置计算等。
设计结果:设计计算书应清晰、准确、全面地记录设计过程和计算结果,并按规范要求进行归档和保存。
设计结果应能够满足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并确保建筑物在使用寿命期内的安全可靠性。
总结: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是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关键文档,它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
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计算,确保设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以保障建筑物的工程质量和使用安全。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11 土木工程(专升本)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现浇单向板肋形楼盖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物平面如下图所示: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一、设计资料1)楼面构造层做法:水泥砂浆地面(0.65KN/ m2)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5kN/m 2))20mm厚石灰砂浆抹底(17kN/m2);22)可变荷载:Pk=6.0 kN/m3)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1.4 (当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kN/m 2时, 取1.3);4)材料选用:混凝土:采用C25 ;钢筋: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其余采用HPB235级钢筋;5)本建筑物位于非地震区,建筑物安全级别为二级,结构环境类别为一类。
二、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
主梁的跨度为 6.3m,次梁跨度为6.6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跟次梁,板的跨度为 2.1m ,l 02/101=6.6/2.仁3.14,因此安单向板设计。
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 2200/40=55.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 , 取板厚h=100mm。
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 o/18~l o/12=66OO/18~66OO/12=366~55Omm。
考虑到楼面活荷载比较大,取h=500mm。
截面宽度取为b=200mm。
21) 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 200*50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 10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框架梁截面高度应满足 h=l 0/15~l 0/10=6600/15~6600/10=440~660mm ,取 h=600mm 。
截 面宽度取为 b=300mm 。
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如下图所示:三、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恒荷载标准值:水泥砂浆地面( 0.65KN/ m 2)=0.65kN/m钢筋混凝土现浇板: 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小计:板的活荷载标准值: 60.0kN/m 20.1*25=2.5kN/m 2 0.020*17=0.34kN/m 23.49 kN/m 2取 3.5 kN/m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 所以取 1.3。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摘要:一、前言二、设计任务及要求三、设计计算1.结构选型与尺寸2.材料性能3.受力分析4.截面设计5.构造措施四、计算结果与分析1.构件内力计算2.截面性能计算3.结构性能评价五、结论与建议正文:一、前言本次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旨在掌握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独立进行结构设计的能力。
设计过程中,遵循我国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确保设计的安全性、经济性和合理性。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本次设计任务为:设计一栋两层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总建筑面积为2000平方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Ⅱ类。
要求满足建筑功能需求,结构形式简单,施工方便。
三、设计计算1.结构选型与尺寸根据建筑功能和面积要求,本设计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结构尺寸如下:柱间距为6米,梁高为2.4米,板厚为0.2米。
2.材料性能结构材料采用C30混凝土,抗压强度fc=30MPa;钢筋采用HRB400,抗拉强度fy=400MPa,屈服强度fy0.8=360MPa。
3.受力分析根据建筑荷载和结构尺寸,计算框架结构的荷载效应和内力。
荷载包括:恒载、活载、风载和地震载。
4.截面设计根据受力分析和材料性能,进行框架结构的截面设计。
包括:柱截面、梁截面和板截面。
5.构造措施根据规范要求,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如:设置箍筋、弯起钢筋、纵筋连接器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
四、计算结果与分析1.构件内力计算通过计算,得到柱、梁、板等构件的内力值。
2.截面性能计算根据内力值和材料性能,计算截面性能,包括:抗弯性能、剪切性能、挠曲性能等。
3.结构性能评价对结构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包括:结构刚度、变形、承载力等。
五、结论与建议本次设计符合任务要求,结构安全、经济、合理。
摘要本设计主要进行了结构方案中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
在确定框架布局后,先进行楼层间荷载代表值得计算,进而求出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内力(弯矩和剪力)。
完成了板,次梁和主梁等构件的内力和配筋计算及施工图绘制,楼盖的设计完成了板的配筋和次梁与主梁的配筋计算。
2012年12月10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本设计是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启发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具有重要作用。
1.了解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的一般程序和内容,为今后从事实际设计工作奠定初步基础。
2.复习巩固加深所学的基本构件中受弯构件和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等章节的理论知识。
3.掌握钢筋混凝土肋梁楼盖的一般设计方法,诸如:(1)掌握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荷载传递途径和计算简图的确定;(2)掌握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的设计方法;(3)掌握内力包络图和材料抵抗弯矩图的绘制方法;(4)了解构造设计的重要性,掌握现浇梁板的有关构造要求;(5)掌握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的表示方法和制图规定;(6)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7)学习运用规范。
(二)设计资料某多层混合结构轻工仓库,其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层高4.5m,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请进行梁、柱的布置并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梁板的承载力计算及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其平面图如附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1、按使用要求不同,楼盖做法分两种类型:①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②35mm厚水泥砂浆面层及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C20~C3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其余均用HPB300级、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最大不超过25mm;注:该厂房无特殊要求,楼梯位于楼盖外部;每位同学以学号末两位数作为题号:建筑10(1)班同学楼面做法按类型①;建筑10(2)班、管理10班按类型②。
某技工学校2#实验楼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一榀框架设计L轴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8-10、10-12、12-14、14-16跨梁:i=1.5Ec×1/12×0.25×0.8³/8.4=1.90×10³Ec16-17跨梁:i=1.5Ec×1/12×0.25×0.5³/4.4=0.89×10³Ec17-18跨梁:i=1.5Ec×1/12×0.25×0.6³/6=1.13×10³Ec18-19跨梁:i=2Ec×1/12×0.25×0.4³/2.4=1.11×10³Ec19-20跨梁:i=2Ec×1/12×0.25×0.8³/8=2.67×10³Ec8、10、12、14、16、17、18轴:上部各层柱i=Ec×1/12×0.4×0.6³/3.8=1.89×10³Ec底层柱i=Ec×1/12×0.4×0.6³/4.6=1.57×10³Ec19、20轴上部各层柱i=Ec×1/12×0.5×0.6³/3.8=2.37×10³Ec底层柱i=Ec×1/12×0.5×0.6³/4.6=1.96×10³Ec线刚度图荷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40厚C20细石砼整浇层 0.04×25=1 KN/m²25厚挤塑泡沫保温板 0.025×4=0.1 KN/m²高分子卷材防水层 0.05 KN/m²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 0.02×20=0.4 KN/m²1:8煤渣砼找坡2% (0.03+0.19)/2×20=2.2 KN/m²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 0.10×25=2.5 KN/m²12厚1:1:6水泥纸筋石灰砂浆打底 0.012×16=0.192 KN/m²5厚1:1:6水泥纸筋石灰砂浆粉面 0.005×16=0.08 KN/m²屋面恒荷载标准值 6.52 KN/m²屋面恒荷载设计值 6.53×1.2=7.82 KN/m²8-10、10-12、12-14、14-16跨框架梁自重 0.25×0.8×25=5 KN/m梁侧粉刷 2×(0.8-0.1) ×0.02×17=0.48 KN/m 16-17跨梁自重 0.25×0.5×25=3.13 KN/m梁侧粉刷 2×(0.5-0.1) ×0.02×17=0.27 KN/m17-18跨梁自重 0.25×0.6×25=3.75 KN/m梁侧粉刷 2×(0.6-0.1) ×0.02×17=0.34 KN/m18-19跨梁自重 0.25×0.4×25=2.5 KN/m梁侧粉刷 2×(0.4-0.1) ×0.02×17=0.2 KN/m19-20跨梁自重 0.25×0.8×25=5 KN/m梁侧粉刷 2×(0.8-0.1) ×0.02×17=0.48 KN/m1m高女儿墙自重 0.24×1×19=4.56 KN/m粉刷 1×0.02) ×2×17=0.68 KN/m 因此,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5(8-10、10-12、12-14、14-16)1=5.48+5.24=10.72 KN/mg5(16-17)1=3.4+5.24=8.64 KN/mg5(17-18)1=4.09+5.24=9.33 KN/mg5(18-19)1=2.7 KN/mg5(19-20)1=5.48 KN/mg5(8-10、10-12、12-14、14-16)2=6.52×4=26.08 KN/mg5(16-17)2=3.4+5.24=6.52×4=26.08 KN/mg5(17-18)2=6.52×3=19.56 KN/mg5(18-19)2=6.52×2.4=15.65 KN/mg5(19-1/19)2=6.52×3.06=19.95 KN/mg5(1/19-20)2=6.52×4=26.08 KN/m(2)露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除卫生间外楼面:水磨石楼面层 0.65 KN/m²12厚白色磨石子浆现磨 0.012×15=0.18 KN/m² 18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18×20=0.36 KN/m²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 0.10×25=2.5 KN/m² 12厚1:1:6水泥纸筋石灰砂浆打底 0.012×16=0.192 KN/m²5厚1:1:6水泥细纸筋砂浆粉面 0.005×16=0.08 KN/m²除卫生间外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3.96 KN/m²卫生间楼面:5厚防滑地砖面层 0.005×19.8=0.1 KN/m²5厚1:2水泥砂浆结合层 0.005×20=0.1 KN/m²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 KN/m²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 0.1×25=2.5 KN/m²12厚1:1:6水泥纸筋石灰砂浆打底0.012×16=0.192 KN/m² 5厚1:1:6水泥细纸筋石灰砂浆粉面 0.005×16=0.08 KN/m²卫生间楼面恒荷载标准值 3.37 KN/m²卫生间楼面恒荷载设计值 1.2×3.37=4.04 KN/m²除卫生间外楼面恒荷载设计值 1.2×3.96=4.75 KN/m²框架梁及梁侧粉刷:8-10、10-12、12-14、14-16跨框架梁自重 0.25×0.8×25=5 KN/m梁侧粉刷 2×(0.8-0.1) ×0.02×17=0.48 KN/m 16-17跨梁自重 0.25×0.5×25=3.13 KN/m梁侧粉刷 2×(0.5-0.1) ×0.02×17=0.27 KN/m17-18跨梁自重 0.25×0.6×25=3.75 KN/m梁侧粉刷 2×(0.6-0.1) ×0.02×17=0.34 KN/m18-19跨梁自重 0.25×0.4×25=2.5 KN/m梁侧粉刷 2×(0.4-0.1) ×0.02×17=0.2 KN/m19-20跨梁自重 0.25×0.8×25=5 KN/m梁侧粉刷 2×(0.8-0.1) ×0.02×17=0.48 KN/m 采用的窗为C12,其尺寸b×h=3320mm×2150mm 为了方便计算墙重把窗等效为b’=800mm的窗,等效高度h’=3320×2150/8000=892.25mm所以,填充墙自重为 0.24×(3.8-0.89-0.8) ×19=9.62 KN/m 墙面粉刷(3.8-0.89-0.8)×0.02×2×17=1.43 KN/m 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g(8-10、10-12、12-14、14-16)1=5.48+11.05=16.53 KN/mg(16-17)1=3.4+11.05=14.45 KN/mg(17-18)1=4.09+11.05=15.14 KN/mg(18-19)1=2.7 KN/mg(19-20)1=5.48+11.05=16.53 KN/mg(8-10、10-12、12-14、14-16)2=3.96×4=15.84 KN/mg(16-17)2=3.96×4=15.84 KN/mg(17-18)2=3.96×3=11.88 KN/mg(18-19)2=3.96×2.4=9.51 KN/mg(19-1/19)2=3.96×3.06=12.12 KN/mg(1/19-20)2=3.96×4=15.84 KN/m(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8节点梁自重0.25×0.8×2×25=10 KN粉刷0.02×(0.8-0.1)×2×2×17=0.95KN 梁传来屋面自重1/2×4×1/2×4×6.52×1/2=10 KN集中荷载标准值23.99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23.99×1.2=28.79KN9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 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梁传来屋面自重1/2×4×1/2×4×6.52×2=52.16 KN1/2×(4.2+4.2-4)×2×6.52=28.69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109.88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09.88×1.2=131.86KN由于结构相同 10、11、12、13、14、15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同9节点相同集中荷载标准值109.88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09.88×1.2=131.86KN16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 梁自重0.25×0.5×4.3×25×1/2=6.72 KN粉刷0.02×(0.5-0.1)×2×4.3×17×1/2=1.9 KN 梁传来屋面自重1/2×4×1/2×4×6.52×2=52.16 KN1/2×(4.2+4.2-4)×2×6.52×1/2=14.34 KN1/2×(4.4+4.4-4)×2×6.52×1/2=15.65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111.35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11.35×1.2=133.62KN17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 梁自重0.25×0.5×3.7×25×1/2=5.78 KN粉刷0.02×(0.5-0.1)×2×3.7×17×1/2=0.5 KN 梁传来屋面自重1/2×4×1/2×4×6.52=26.08 KN1/2×(4+4-3)×1.5×6.52=24.45 KN1/2×3×1/2×3×6.52×1/2=7.34 KN1/2×(4.4+4.4-4)×2×6.52×1/2=15.65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101.70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01.70×1.2=122.04 KN1/17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 梁自重0.25×0.5×3×25×1/2=4.69 KN粉刷0.02×(0.5-0.1)×2×3×17×1/2=0.41 KN 梁传来屋面自重1/2×(4+4-3)×1.5×6.52×2=48.9 KN1/2×3×1/2×3×6.52=14.67 KN集中荷载标准值90.57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90.57×1.2=108.68 KN18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梁自重0.25×0.5×2.7×25×1/2=4.22 KN粉刷0.02×(0.5-0.1)×2×2.7×17×1/2=0.37 KN 梁自重0.25×0.4×2×25=5 KN粉刷0.02×(0.4-0.1)×2×2×17=0.41 KN梁传来屋面自重1/2×(4+4-3)×1.5×6.52=24.45 KN1/2×(4+4-2.4)×1.2×6.52=21.91 KN1/2×3×1/2×3×6.52×1/2=7.34 KN1/2×2.4×1/2×2.4×6.52×1/2=4.69 KN1/2×(4+4-2.4)×1.2×6.52×1/2=10.96 KN1m高女儿墙自重0.24×1×4×19×1/2=9.12 KN粉刷1×0.02×4×2×17×1/2=4.2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11.75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11.75×1.2=134.08 KN19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梁自重0.25×0.5×2.73×25×1/2=4.27 KN 粉刷0.02×(0.5-0.1)×2×2.73×17×1/2=0.37 KN 梁自重0.25×0.4×2×25=5 KN粉刷0.02×(0.4-0.1)×2×2×17=0.41 KN梁传来屋面自重1/2×(4+4-3.06)×1.53×6.52=24.64 KN1/2×(4+4-2.4)×1.2×6.52=21.91 KN1/2×3.06×1/2×3.06×6.52×1/2=7.63 KN1/2×2.4×1/2×2.4×6.52×1/2=4.69 KN1/2×(4+4-2.4)×1.2×6.52×1/2=10.96 KN1/2×(4+4-3.06)×1.53×6.52×1/2=12.32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114.1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14.1×1.2=136.92 KN1/19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梁自重0.25×0.5×4×25×1/2=6.25 KN粉刷0.02×(0.5-0.1)×2×4×17×1/2=0.54 KN梁自重0.25×0.4×2×25=5 KN粉刷0.02×(0.4-0.1)×2×2×17=0.41 KN梁传来屋面自重1/2×(4+4-3.06)×1.53×6.52=24.64 KN1/2×(4.94+4.94-4)×2.47×6.52×1/2=23.67 KN1/2×4×1/2×4×6.52=26.08 KN1/2×3.06×1/2×3.06×6.52×1/2=4.69 KN1/2×4×1/2×4×6.52×1/2=13.04 KN1/2×(4+4-3.06)×1.53×6.52×1/2=12.32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138.54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38.54×1.2=166.25 KN20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 梁自重0.25×0.5×2.47×25×1/2=3.86 KN粉刷0.02×(0.5-0.1)×2×2.47×17×1/2=0.34 KN 梁自重0.25×0.4×2×25=5 KN粉刷0.02×(0.4-0.1)×2×2×17=0.41 KN 梁传来屋面自重1/2×4×1/2×4×6.52=26.08 KN1/2×4×1/2×4×6.52×1/2=13.04 KN1/2×(4.94+4.94-4)×2.47×6.52×1/2=23.67 KN 1m高女儿墙自重0.24×1×4×19=18.24 KN0.24×1×2×19=9.12 KN粉刷1×0.02×6×2×17=4.08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25.74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25.74×1.2=150.89 KN(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8节点梁自重0.25×0.8×2×25=10 KN粉刷0.02×(0.8-0.1)×2×2×17=0.95 KN 墙自重0.24×(3.8-0.8)×(4-0.48)×19×1/2=24.08 KN 粉刷2×0.02×(3.8-0.8)×(4-0.48)×17×1/2=3.59 KN 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15.84 KN集中荷载标准值78.59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78.59×1.2=94.31KN9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 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78.13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78.13×1.2=93.76KN10节点四、五层时梁上无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 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02.26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02.26×1.2=122.71KN二、三层时梁上有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 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墙自重0.24×(3.8-0.8)×(4-0.48)×19=48.15 KN 粉刷2×0.02×(3.8-0.8)×(4-0.48)×17=7.18 KN 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57.59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57.59×1.2=189.11KN11节点二、三层时梁上无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 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78.13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78.13×1.2=93.76KN四、五层时梁上有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墙自重0.24×(3.8-0.8)×(4-0.48)×19=48.15 KN 粉刷2×0.02×(3.8-0.8)×(4-0.48)×17=7.18 KN 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33.46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33.46×1.2=160.15KN12节点四、五层时梁上无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 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02.26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02.26×1.2=122.71KN二、三层时梁上有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 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墙自重0.24×(3.8-0.8)×(4-0.48)×19=48.15 KN 粉刷2×0.02×(3.8-0.8)×(4-0.48)×17=7.18 KN 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57.59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57.59×1.2=189.11KN13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 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78.13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78.13×1.2=93.76KN14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 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墙自重0.24×(3.8-0.8)×(4-0.48)×19=48.15 KN 粉刷2×0.02×(3.8-0.8)×(4-0.48)×17=7.18 KN 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57.59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57.59×1.2=189.11KN15节点二、三、五层时梁上无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 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78.13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78.13×1.2=93.76 KN四层时梁上有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2×25×1/2=6.56 KN 粉刷0.02×(0.5-0.1)×2×4.2×17×1/2=0.57 KN 墙自重0.24×(3.8-0.8)×(4-0.48)×19=48.15 KN 粉刷2×0.02×(3.8-0.8)×(4-0.48)×17=7.18 KN 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33.46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33.46×1.2=160.15KN16节点五层时梁上无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3×25×1/2=6.72 KN 粉刷0.02×(0.5-0.1)×2×4.3×17×1/2=0.58 KN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2=8.71 KN1/2×(4.4+4.4-4)×2×3.96×1/2=9.50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103.22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03.22×1.2=123.86KN二、三层时梁上有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3×25×1/2=6.72 KN 粉刷0.02×(0.5-0.1)×2×4.3×17×1/2=0.58 KN 墙自重0.24×(3.8-0.8)×(4-0.48)×19=48.15 KN 粉刷2×0.02×(3.8-0.8)×(4-0.48)×17=7.18 KN 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2=31.68 KN1/2×(4.2+4.2-4)×2×3.96=17.42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58.55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58.55×1.2=190.26KN17节点二、三层时梁上无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3.7×25×1/2=5.78 KN 粉刷0.02×(0.5-0.1)×2×3.7×17×1/2=0.50 KN 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15.84 KN1/2×(4+4-3)×1.5×3.96=14.85 KN1/2×3×1/2×3×3.96×1/2=4.46 KN1/2×(4.4+4.4-4)×2×3.96×1/2=9.50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96.96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96.96×1.2=116.35KN四、五层时梁上有墙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3.7×25×1/2=5.78 KN 粉刷0.02×(0.5-0.1)×2×3.7×17×1/2=0.50 KN 墙自重0.24×(3.8-0.8)×(4-0.48)×19=48.15 KN 粉刷2×0.02×(3.8-0.8)×(4-0.48)×17=7.18 KN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96=15.84 KN1/2×(4+4-3)×1.5×3.96=14.85 KN1/2×3×1/2×3×3.96×1/2=4.46 KN1/2×(4.4+4.4-4)×2×3.96×1/2=9.50 KN集中荷载标准值152.29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52.29×1.2=182.75 KN1/17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 KN梁自重0.25×0.5×3×25×1/2=4.69 KN粉刷0.02×(0.5-0.1)×2×3×17×1/2=0.41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3×1/2×3×3.96=8.92 KN1/2×(4+4-3)×1.5×3.96×2=29.70 KN集中荷载标准值65.62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65.62×1.2=78.74KN18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2.7×25×1/2=4.22 KN粉刷0.02×(0.5-0.1)×2×2.7×17×1/2=0.37 KN 梁自重0.25×0.4×2×25=5 KN粉刷0.02×(0.4-0.1)×2×2×17=0.41 KN墙自重0.24×(3.8-0.8)×(4-0.48)×19=48.15 KN 粉刷2×0.02×(3.8-0.8)×(4-0.48)×17=7.18 KN 框架柱自重0.4×0.6×3.8×25=22.8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4-3)×1.5×3.96=14.85 KN1/2×(4+4-2.4)×1.2×3.96=13.31 KN1/2×3×1/2×3×3.96×1/2=4.46 KN1/2×2.4×1/2×2.4×3.96×1/2=2.85 KN1/2×(4.4+4.4-2.4)×2×3.96×1/2=6.66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153.49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53.49×1.2=184.19 KN19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2.73×25×1/2=4.27 KN 粉刷0.02×(0.5-0.1)×2×2.73×17×1/2=0.37 KN 梁自重0.25×0.4×2×25=5 KN粉刷0.02×(0.4-0.1)×2×2×17=0.41 KN墙自重0.24×(3.8-0.8)×(1.66-0.38)×19=17.51 KN 粉刷2×0.02×(3.8-0.8)×(1.66-0.38)×17=2.61 KN 墙自重0.24×(3.8-0.4)×(2-1-0.12)×19=13.64 KN 粉刷2×0.02×(3.8-0.4)×(2-1-0.12)×17=2.03 KN 框架柱自重0.5×0.6×3.8×25=28.5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4-2.4)×1.2×3.96=13.31 KN1/2×(4+4-3.06)×1.53×3.37=12.74 KN1/2×3.06×1/2×3.06×3.37×1/2=3.94 KN1/2×2.4×1/2×2.4×3.96×1/2=2.85 KN1/2×(4.4+4.4-2.4)×1.2×3.96×1/2=6.66 KN1/2×(4.4+4.4-3.06)×1.53×3.96×1/2=7.48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146.16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46.16×1.2=175.39 KN1/19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4×25×1/2=6.25 KN粉刷0.02×(0.5-0.1)×2×4×17×1/2=0.54 KN梁自重0.25×0.4×2×25=5 KN粉刷0.02×(0.4-0.1)×2×2×17=0.41 KN墙自重0.12×(3.8-0.8)×(1.66-0.12)×19=10.53 KN 粉刷2×0.02×(3.8-0.8)×(1.66-0.12)×17=3.14 KN 梁传来楼面自重1/2×(4+4-3.06)×1.53×3.37=12.74 KN1/2×4×1/2×4×3.37=13.48 KN1/2×3.06×1/2×3.06×3.37×1/2=3.94 KN1/2×4×1/2×4×3.96×1/2=7.92 KN1/2×(4.94+4.94-4)×2.47×3.37×1/2=12.24 KN1/2×(4+4-3.06)×1.53×3.96×1/2=7.48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105.57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05.57×1.2=126.68 KN20节点梁自重0.25×0.8×4×25=20 KN粉刷0.02×(0.8-0.1)×2×4×17=1.90 KN梁自重0.25×0.5×2.47×25×1/2=3.86 KN 粉刷0.02×(0.5-0.1)×2×2.47×1/2=0.34 KN梁自重0.25×0.4×2×25=5 KN粉刷0.02×(0.4-0.1)×2×2×17=0.41 KN墙自重0.24×(3.8-0.4)×0.78×19=12.09 KN 粉刷2×0.02×(3.8-0.4)×0.78×17=1.80 KN墙自重0.24×(3.8-0.8)×1×19=13.68 KN粉刷2×0.02×(3.8-0.8)×1×17=2.04 KN框架柱自重0.5×0.6×3.8×25=28.5 KN粉刷 1.03×0.02×3.8×17=1.33 KN梁传来楼面自重1/2×4×1/2×4×3.37=13.48 KN1/2×4×1/2×4×3.96×1/2=7.92 KN1/2×(4.94+4.94-4)×2.47×3.37×1/2=12.24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124.59 KN集中荷载设计值 124.59×1.2=149.51 KN楼面活荷载计算(标准值)线活荷载P 5(8-9)=P5(9-10)=P5(10-11)=P5(11-12)= 4.0×2.0×1/2=4.0 KN/mP 5(12-13)=P5(13-14)=P5(14-15)=P5(15-16)=4.0×2.0×1/2=4.0 KN/mP5(16-17)=4.0×2.0×1/2=4.0 KN/mP 5(17-1/17)= P5(1/17-18)=3.0×2.0×1/2=3.0 KN/mP5(18-19)=2.4×2.0=4.8 KN/mP5(19-1/19)=3.06×2.0×1/2=3.06 KN/mP5(1/19-20)=4.0×2.0×1/2=4.0 KN/m除屋面以外其他各楼层楼面线活荷载P(8-9)=P(9-10)=P(10-11)=P(11-12)= 4.0×2.0×1/2=4.0 KN/mP(12-13)=P(13-14)=P(14-15)=P(15-16)=4.0×2.0×1/2=4.0 KN/mP(16-17)=4.0×2.0×1/2=4.0 KN/mP(17-1/17)= P(1/17-18)=3.0×2.0×1/2=3.0 KN/mP(18-19)=2.4×2.5=6.0 KN/mP(19-1/19)=3.06×2.0×1/2=3.06 KN/mP(1/19-20)=4.0×2.0×1/2=4.0 KN/m节点活荷载P5(8)=1/2×4×1/2×4×1/2×2=4.0 KNP5(9)=P5(10)=P5(11)=P5(12)=P5(13)=P5(14)=P5(15)=[1/2×4×1/2×4×2+1/2×(4.2+4.2-4) ×2] ×2.0=24.8 KNP5(16)= [1/2×4×1/2×4×2+1/2×(4.2+4.2-4) ×2×1/2+1/2×(4.4+4.4-4) ×2×1/2] ×2.0=25.2 KNP5(17)= [1/2×4×1/2×4+1/2×(4+4-3) ×1.5+1/2×3×1/2×3×1/2+1/2×(4.4+4.4-4) ×2×1/2] ×2.0=22.55 KNP5(1/17)= [1/2×(4+4-3) ×1.5×2+1/2×3×1/2×3] ×2.0=19.5 KNP5(18)= [1/2×2.4×1/2×2.4×1/2+1/2×(4+4-3) ×1.5+1/2×3×1/2×3×1/2+1/2×(4+4-2.4) ×1.2+1/2×(4+4-2.4) ×1.2×1/2] ×2.0=21.27 KNP5(19)= [1/2×(4+4-2.4) ×1.2+1/2×2.4×1/2×2.4×1/2+1/2×(4+4-3.06) ×1.53+1/2×3.06×1/2×3.06×1/2+1/2×(4+4-2.4) ×1.2×1/2+1/2×(4+4-3.06) ×1.53×1/2] ×2.0=25.2 KNP5(1/19)= [1/2×(4+4-3.06) ×1.53+1/2×4×1/2×4+1/2×(4.94+4.94-4) ×2.47×1/2+1/2×3.06×1/2×3.06×1/2+1/2×(4+4-3.06) ×1.53×1/2+1/2×4 ×1/2×4×1/2] ×2.0=25.2 KNP5(20)= [1/2×4×1/2×4+1/2×(4.94+4.94-4) ×2.47×1/2+1/2×4×1/2×4×1/2] ×2.0=19.26 KN除屋面以外其他各楼层楼面节点活荷载P(8) =4.0 KNP(9)=P(10)=P(11)=P(12)=P(13)=P(14)=P(15) =24.8 KNP(16)=25.2 KNP(17)=22.55 KNP(1/17) =19.5 KNP(18)= [1/2×(4+4-3) ×1.5+1/2×3×1/2×3×1/2]×2.0+[1/2×(4+4-2.4) ×1.2+1/2×2.4×1/2×2.4×1/2+1/2×(4+4-2.4)×1.2×1/2] ×2.5=24.15 KNP(19)= [1/2×(4+4-2.4) ×1.2+1/2×2.4×1/2×2.4×1/2+1/2×(4+4-2.4) ×1.2×1/2] ×2.5+[1/2×3.06×1/2×3.06×1/2+1/2×(4+4-3.06) ×1.53+3/2×4 ×1/2×4×1/2]×2.0=28.08 KNP(1/19) =32.94 KNP(20)=19.26 KN恒荷载图活荷载图内力计算屋面。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计算书1.设计资料:XX 建筑多层多功能厅楼盖设计, 建筑轴线及柱网平面见图。
建筑轴线及平面布置见图。
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4.0KN/ , 分项系数1.4, 楼面层用88J-楼44做法, 厚130mm 荷载标准值2.3 KN/ , 梁板下用20mm 厚石灰砂浆抹灰。
楼板、梁用混凝土均采用C25级, 钢筋直径 时采用HPB235, 直径 12mm 时, 选用HRB335钢筋。
2.楼板计算:结构布置: 采用双向板主次梁布置, 如下图。
拟用板厚100mm, 次梁截面250 500, 主梁截面600 1200。
2.1荷载计算:88J-1楼44 2.30 KN/2m 100厚钢筋混凝土楼板 2.5 KN/2m石灰砂浆抹面 0。
2 KN/2m恒载标准值 k g =5.0 KN/2m 活载标准值 k q =4.0 KN/2m 荷载设计值 P=1.2 ⨯5.0+1.4 ⨯4.0=11.6 KN/2m 每米板宽 P=11.6 KN/2m2.1.1.板块区格配筋设计1) 1B 板计算x l =3000-250=2750 mm y l =6000-600=5400mmn=x l /y l =1.96 取α=0.26 β=2.2为四边连续板 , 四周有梁, 折减系数取0.8, 钢筋采用分离式布置222/12.22.227.0227.0232.293.12)4193.1(2196.131275.26.118.02232)41(213128.0m KN n n n Pl m xx =⨯⨯+⨯+⨯⨯+-⨯-⨯⨯⨯⨯=+++--⨯=αβαββ 取γ=0.95800=x h mm y h 0=70mm f =210KN/2mmin ρ=0.45y t f f /=0.45⨯1.27/210=0.272%>0.2% 2min min ,12721001000272.0mm bh A s =⨯⨯=⨯=∴ρ截面位置 M 设计值(KN/2m )h (mm ) γ0h f M A y s =(2mm ) 实配钢筋(2mm )短跨跨中 2. 1280 132.83<272 ,长跨跨中945.0==x y am m 7067.67<2721006-φ283=s A2) 2B 板计算277521001501253000=+--=x l mm 54006006000=-=y l mmn=x l /y l =5400/2775=1.95 取α=0.26 β=2.0办三边连续, 一边简支, 取折减系数为1.0短跨连续支座为 共同支座, 配筋与 中相同。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要求本课程设计主要针对混凝土结构的设计进行计算和分析,其设计要求如下:1.设计基本要求:满足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和安全要求,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控制结构的变形和振动,确保结构的耐久性和施工的可行性。
2.材料要求:采用混凝土C30和钢筋HRB400,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
3.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具体结构形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设计负载:根据使用功能和设计要求确定设计负荷,包括常规荷载、风荷载、地震荷载等。
5.设计方法:采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进行结构设计和计算,包括弯曲、剪力、轴力、扭转等构件的计算。
二、计算内容本课程设计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整体计算:包括整体稳定性计算、整体刚度计算等。
2.梁的计算:包括梁的弯曲计算、剪力计算等。
3.柱的计算:包括柱的轴心受压计算、轴心受拉计算等。
4.基础的计算:包括基础的稳定计算、轴心受力计算等。
5.钢筋计算:包括钢筋的抗弯承载力计算、剪力承载力计算等。
6.应力与变形计算:包括抗弯应力计算、剪切应力计算等。
7.施工过程控制:包括预应力计算、框架节点计算等。
三、计算方法和步骤本课程设计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如下:1.确定结构形式和布局,并进行荷载计算,确定设计负荷。
2.进行负荷组合,确定设计荷载组合。
3.进行整体稳定性计算,包括计算刚度、承载力等。
4.对梁、柱和基础进行结构计算,包括弯曲计算、剪力计算、轴力计算等。
5.对钢筋进行计算,确定钢筋布置和钢筋数量。
6.进行应力和变形计算,包括抗弯应力计算、剪切应力计算等。
7.进行施工过程控制计算,包括预应力计算、框架节点计算等。
四、计算结果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和步骤,可以得出结构的计算结果,包括各构件的尺寸、钢筋布置和钢筋数量,以及结构的稳定性、承载能力和变形情况等。
五、结论与建议根据计算结果,可以得出结构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相关国家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设计计算书的要求进行施工,注意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确保结构的安全和可靠。
1、 设计任务某二层建筑物,为现浇混凝土内框架结构(中间为框架承重,四周为墙体承重) 梯、雨棚等进行结构设计,并根据设计结果,对混凝土和钢筋用量进行分析。
2、 设计资料1. 建设地点:烟台市莱山区2. 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 石灰砂浆板底抹灰。
3. 层高:4.5m ;门:宽X 高 =3300m M 3000mm 楼梯位置见图,楼梯尺寸自定; L i =L 2=6000mm4. 柱截面尺寸为450mn X 450mm 墙体为370mm 砖砌体;5. 建筑用途:光学加工;活荷载:均布活荷载标准值(板,次梁,主梁)5.0/5.0/4.0 (kN/m i 2),屋面雪荷载按烟台地区考虑,为0.4 kN/m 2;6.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梁内受力钢筋为 HRB335板为HPB30Q 箍筋HPB30Q3、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确定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与次梁的跨度相同,为2.0m 的单向板进行设计。
h >2000/40=50mm,取板厚 h=80mmh=l 0/20 〜I 0/12=300 〜500mm 取 h=450mm 由 h/b=2.0 〜3.0,截面h=l 0/14 〜10/8=430 〜750mm 取 h=600mm 由 h/b=2.0 〜3.0,截面L i=L 2=6.0m 。
主梁每跨内布置 2根次梁,6.0/2.0=3 >3,故板按跨度 板厚: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 次梁截面尺寸:截面高度应满足 宽取 b=200mm主梁截面尺寸:截面高度应满足宽取 b=300mmsnon A noneaoo fionn,试对楼盖、屋盖、楼4、 板的设计小计腆=2.99kN/m 2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 5kN/m 2>4 kN/m 2由于主梁的约束作用9^ =珈+至=5.49 kN/m 2 聯=f = 2厲kN/m 2 由可变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丫G=1.2,可变荷载分项系数Y Q =1.3p = Y G 9k + ¥沁=1-2 X 549 + 1.3 X £5 =由永久荷载控制时,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丫G=1.35,可变荷载分项系数Y Q =1.3p ='比&左 + 丫抽珥卜=「:" X 5.49 + 1.3 X 0.7 X 2.T = 9.69^/V.故取值p 扣伸亦(2)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 x 450mm ,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20mm 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因为 q/g=2.99/5=0.598>0.3 ,所以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打 + h 吃=2000 - 100 - 120 + ao , 2 = 1820mm < L02叫=2050欧耐也=人产2000 - 200 = lflOOmni 因跨度小于卩%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
课程设计计算书
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一)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现浇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教师:
所在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年级:2010级土木工程专业
班级:10工程管理
姓名:
学号:
日期:2012年12月
目录
一、设计要求 (2)
二、设计资料 (3)
三、次梁的计算 (8)
四、
五、主梁的计算 (12)
一、设计要求
1、计算书格式及书写步骤可参阅教材中的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例题。
2、完成结构计算书一份。
要求概念清楚,计算完整、准确,成果
尽量表格化,并装订成册。
(A4纸型打印,正文采用五号仿宋字,)
3、楼盖施工图二张。
采用2#图纸,选择适当比例。
要求内容完
整,表达规范,字体工整,图面整洁。
(要求手工绘制)
4、在完成上述设计任务后,方可参加设计成绩评定。
二、设计资料
1、任务书资料
某多层混合结构轻工仓库,其建筑平面如图所示,层高4.5m,房屋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钢筋混凝土整浇楼盖,请进行梁、柱的布置并确定梁、板、柱截面尺寸,梁板的承载力计算及配筋,并绘制结构施工图。
其平面图如附图所示,楼面荷载、材料及构造等设计资料如下:
1)、按使用要求不同,楼盖做法分两种类型:
①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
②35mm厚水泥砂浆面层及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2mm
厚纸筋灰板底粉刷;
2)、柱网尺寸和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见附表;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选用范围C20~C35,梁内受力主筋采用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其余均用HPB300级、HRB335级钢筋,钢筋直径最大不超过25mm;
注:(1)该厂房无特殊要求,楼梯位于楼盖外部;
(2)每位同学以学号末两位数作为题号:
建筑10(1)班同学楼面做法按类型①;建筑10(2)班、管
理10班按类型②。
2、选用资料
1)、楼面活荷载标准值=6.0KN
2)、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f c=11.9N/mm2f t=1.27 N/mm2
3)、主、次梁钢筋选用HRB400,f y=360 N/mm2板选用HPB300,f y=270 Nmm2
3、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及截面尺寸选定
1)、主梁跨度为6000mm,次梁跨度为6600mm,主梁一跨内布置两根次梁。
2)、板厚度为80mm
3)、主梁截面 b×h=300mm×700mm, 次梁截面b×h=200mm×450mm, 柱截面b×h=400mm×400mm
4)、墙厚370mm,板伸入墙内250mm。
三、板的计算
1、荷载计算
1)
35mm厚水泥砂浆面层及水磨石地面:
0.65 KN/m2
80mm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0.08=2.000 KN/m2 12mm厚纸筋灰板底粉刷:
17×0.012=0.204 KN/m2恒载标准值:
=0.65+2.0+0.204=2.854 KN/m2
活载标准值:
=7.0 KN/m2
2)、荷载设计值应比较以下两种组合,并取较大值
(1)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2×2.854+1.3×7.00=12.52 KN/m2(2)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35×2.584+0.7×1.3×7.00=10.23KN/m2因此取q=12.52KN/m2
2、计算简图
取1m宽板作为计算单元,各跨的计算跨度如下,次梁截面宽度b=200mm,现浇板在墙上支承长度a=250mm。
中间跨:
l==2300-200=2100mm
边跨:
取=2100mm
3、内力计算
因跨度差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各截面的弯矩计算如表
4截面强度计算
已知f y=270 N/mm2,f c=11.9 N/mm2,=1.0,h0=80-35=45mm 正截面强度计算如表
经计算,配筋率
也大于0.2%,满足要求
根据计算结果及构造要求,画出配筋图,见图纸
四、次梁的计算
1、荷载的计算
板传来的恒载:
2.845×2.3=6.56KN/m
次梁自重:
25×0.2×(0.45-0.08)=1.85KN/m 次梁纸筋灰抹灰:
17×0.012×(0.45-0.08)×2=0.151KN/m 恒载标准值:
g k=6.56+1.85+0.151=8.561KN/m
活载标准值:
p k=7.00×2.3=16.1KN/m
按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2×8.561+1.0×1.3×16.1=31.2KN/m 按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q=1.35×8.561+0.7×1.3×16.1=26.2KN/m 因此荷载设计值q=31.2KN/m
2、计算简图
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
l o=l n=6000-300=5700mm =5740mm,取最小值5660mm
跨度差:
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次梁的计算简图如下
3、内力计算
次梁的弯矩计算如表所示
次梁的剪力计算如表所示
4、正截面强度计算
1)次梁跨中截面按T形截面计算
对边跨:
取m
对中间跨:
取=1.90m
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2)、判断界面类型
已知
=360 N/mm 则
=721.7KN〃m>92.96 KN〃m
因此,边跨中和中间跨中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次梁正截面强度计算如表
也大于0.2%,符合要求。
5、斜截面强度计算
因
次梁斜截面强度计算如表
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筋率下限为:
实际配筋率为:
满足要求。
6、根据计算结果及次梁的构造要求,绘制次梁配筋图,见图纸。
五、主梁的计算
1、荷载的计算
次梁传来的恒载:
8.56×6.0=51.336KN
主梁自重:
25×0.3×(0.7-0.08)×2.2=10.23KN 梁侧抹灰:
117×0.012×(0.7-0.08)×2×2.2=0.557KN 恒载标准值:
KN
活载标准值:
KN
恒载设计值:
G=1.2=1.2×62.153=74.58KN 活载设计值:
P=1.3 KN
2、计算简图
各跨的计算跨度为
中间跨:
边跨:
取最小值
跨度差
主梁的计算简图如图
3、内力计算
1)、弯矩计算
M= (k值由附表1.2差得)
边跨:
Gl=74.586.821=508.04 KN
Pl=125.586.812=855.45 KN 中间跨:
Gl=74.586.9=514.6 KN
Pl=125.586.9=866.5K 主梁弯矩计算表如下
2)、剪力计算如下表
主梁弯矩及剪力包络图见图纸
4、正截面强度计算
5、
1)确定翼缘宽度
主梁跨中按T形截面计算
对边跨:
m
取
对中间跨:
取
支座截面仍按矩形截面计算
2)、截面强度计算判断截面类型
取则
.62KN>343.5KN
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3)、截面强度计算
主梁正截面强度计算如下表所示,表中按简支梁计算的支座剪力设计值V0=G+P=125.58+74.58=200.16 KN
主梁正截面强度计算表
取中间跨中截面验算其担负弯矩时的最小配筋率:
同时也大于0.2%,满足要求。
6、斜截面强度计算
主梁斜截面强度计算如表
7、主梁吊筋计算
由次梁传给主梁的集中荷载:
F=1.2×51.366+1.3×96.6=187.22 KN
则 =367.79
选用满足配筋要求。
7、根据计算结构及主梁的构造要求,会主梁配筋图,见图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