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局部调整论证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5.11 MB
- 文档页数:28
四川广汉推进新型城镇化研究[摘要] 当前,广汉市正在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宜居、宜商、宜业的天府水木田园城市,到2015年,广汉市的城镇化率将达到55%。
要实现这一目标,广汉市可借鉴美国、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经验,因地制宜推动城镇化,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强化产业支撑,加大社会保障力度。
[关键词] 四川广汉;新型城镇化;推进;研究一、广汉城镇化分析(一)广汉市情广汉位于川西平原腹地,地处成德绵经济带中心地段,南临成都主城区24公里,北距德阳市区19公里,108国道、京昆高速、宝成铁路、成绵乐城际列车、成都二绕穿境而过。
全市幅员面积538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183个行政村。
广汉因“广至汉水”而得名,秦朝为雒县,汉朝为广汉郡,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境内的三星堆古文化遗址,是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殷商时期古蜀都邑。
广汉是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1978年,在全国率先推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责任制,1980年率先摘掉人民公社牌子,为中国农村改革进行了探索和示范。
(二)经济社会情况201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2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53.6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6.8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12.5:61:26.5。
财政总收入3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07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646元。
广汉金融机构存款余额275.7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94.6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137亿元。
广汉市财政的快速增长源于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信贷规模的扩大也为广汉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三)广汉城镇化现状和发展目标2003年以来,广汉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显著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仅10年间,广汉市城市建设通过对老旧房的拆迁、改造,整合用地资源,城市建成区面积由原来的14.98平方公里扩大到32.5平方公里。
广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定稿广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0试行版)2010年1月3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3)第三章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 (5)第四章建筑间距 (11)第五章建筑退让 (25)第六章基地绿地率 (30)第七章配套设施管理规定 (32)第八章建筑高度、体量及色彩 (35)第九章基地出入口 (38)第十章日照分析 (38)第十一章附则 (42)附录一名词解释 (43)附录二计算规则 (45)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加强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德阳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广汉市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并结合广汉市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仅适用于广汉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项建设工程。
第1.0.3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当按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1.0.4条建筑工程必须按核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需变更建筑物(含构筑物)使用性质、高度、位置、平面、立面、建筑外墙色彩及材料的,应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重新核准。
第1.0.5条为丰富城市景观、提升城市价值,在旧城区;中山大道、汉口路、东西大街等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城市副中心广场周边;城际铁路专线站点周边以及规划确定的城市重要节点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强调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规划管理的核心和原则。
第1.0.6条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本规定所定的技术标准为建筑管理的最低标准,各项建设工程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根据城市规划有关规定创造良好的环境质量。
第1.0.7条临时建筑层数原则不超过一层,其管理应参照本规定执行。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9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9-2030年)委托方:广汉市人民政府编制单位:广州科城规划勘测技术有限公司一、规划期限近期2019-2020年,远期为2021-2030年。
二、规划范围市域范围:“十六镇两乡”范围,总面积54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与市域范围一致。
中心城区:雒城镇、新丰镇、北外乡和西外乡等乡镇的主要地区以及新平镇、三水镇、南兴镇等乡镇的部分地区,总面积为118.9平方公里。
三、城市发展性质定位与目标城市性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区域节点和高端制造业基地,传承古蜀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的天府水木田园城市。
城市职能:成都平原重要的城镇集聚发展区、商贸物流枢纽和现代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保护、传承与弘扬古蜀文明的核心地区;国内领先的陆地石油装备研发制造基地;中国西部的航空教育与通用航空产业重镇;成都城市群中生态优越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
城市形象定位:神秘古都文化名城城市发展策略:文脉、地缘、保育、魅力、低碳、社区。
图 1城市规划区与中心城区范围图四、生态环境保护(一)河流廊道河道(渠道)级别河道(渠道)名称蓝线控制范围一级廊道湔江、清白江、石亭江、绵远河堤岸线后退50m二级廊道马牧河、坪桥河、蒋家河、白鱼河堤岸线后退35m三级廊道干渠或平均宽度为15-30m河堰堤岸线后退15m支渠或平均宽度为5-15m河堰堤岸线后退10m(二)湿地保护鸭子河湿地保护区范围调整为鸭子河广汉市域全段。
五、产业发展总体布局——“两区四园·三带四基地”两区:国家级高新区、综合保税区;四园:油气装备产业园、通用航空产业园、不锈钢产业园、三星堆文化产业园;三带:沿山观光农业带,特色水产养殖带,绿色农产品示范带;四基地:四川现代粮食产业(广汉)示范基地,双低油菜生产示范基地、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优质水果生产示范基地。
图 2市域产业布局规划图六、市域城镇体系(一)市域人口与城镇化2020年82万人,城镇化率60.7%。
建设高质量高发展广汉专题报告广汉市地处成都平原东南部,四川盆地西北部。
因广汉城而得名,自秦朝开皇二年(公元前并81年)建县以来已有2300多年历史。
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现辖11个镇、2个乡、1个民族乡,共107个行政村和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74万人,幅员面积595.94平方千米。
作为德阳的重要卫星城,是我省重点打造的八大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全省唯一同时连接天府新区和双流航空港两大国家级战略规划的县级市。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广汉正按照“12345”发展思路加快建设国际化生态智慧新城。
近年来,先后获得了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投资潜力百强县、最具竞争力百强县等荣誉称号,位列2018中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17位。
今日广汉,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经济繁荣,商贸活跃,产业兴旺,是投资创业的热土、宜居养老的福地。
特别是随着成德同城化深入推进和 G5高速、成绵高铁、宝成复线、绵茂高速等交通干道贯穿境内,更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当然,这些只是广汉过去辉煌的一面,未来的广汉必定更加璀璨夺目!发展篇:提升工业园区,筑牢绿色底盘近年来,广汉坚持走工业强市、产业兴城的道路不动摇,把加快发展作为立身之本、兴城之基、转型之要,突出精细管理,聚焦重点项目,集中要素保障,提质增效,奋勇争先。
——着眼长远布局发展,全力抓好工业项目引进落户。
坚持招商选资与上门服务相结合,瞄准高端产业,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企业,采取领导带头招商、专业队伍招商、小分队蹲守招商、驻外办事处招商等形式,做到重点企业常去、高端人才常访、重大信息常报。
2016年-2019年累计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8个,其中10亿元以上23个;落地24个,协议投资额388.7亿元,到位资金75.4亿元,竣工22个,开工率达90%。
已建成恒瑞医药、成工车辆、国泰化学等龙头骨干企业16户,培育5户纳税超5000万元工业企业,形成医药制造、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广汉等5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法规类别】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文字号】川府函[2018]31号【发布部门】四川省政府【发布日期】2018.02.05【实施日期】2018.02.0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1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广汉等5个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批复(川府函〔2018〕31号)德阳市、宜宾市、巴中市、雅安市、凉山州人民政府:你们《关于报审〈广汉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年)〉的请示》(德府〔2017〕53号)、《关于审批江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7-2030年)的请示》(宜府〔2017〕212号)、《关于审批〈巴中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的请示》(巴府〔2017〕134号)、《关于报请审批〈雅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的请示》(雅府〔2017〕62号)和《关于审批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30年)的请示》(凉府〔2017〕94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原则同意《广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江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7-2030)》《巴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5-2030)》《雅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7-2020)》和《西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6-2030)》。
一、明确保护总体目标。
强化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地位,按照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目标,深入研究发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内涵与价值,明确保护的原则和重点,有效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和资源,延续历史文脉,传承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广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目标是:构建结构完整、层次丰富的保护体系,保护数量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延续格局清晰的城市脉络,挖掘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传承与弘扬三星堆文化和广汉传统文化,协调名城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关系。
江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各层次的保护强化江安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充分保护与挖掘其历史、文化资源和底蕴,打造好“千年古城、万里长江第一县”的城市名片,凸显江安作为长江上游文化型山水生态园林城市特征。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局部调整论证报告广汉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一八年六月项目名称:《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局部调整论证报告设计号:2018020委托单位:广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德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局承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城乡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乡规划设计证书编号:1 4 1 2 4 7省规划院院长:高黄根教授级高工注册城乡规划师省编研中心主任:周学红副教授注册城乡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主审总工:周学红注册城乡规划师副教授项目负责人:李奇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项目主办:邓生文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编制人员:廖竞谦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何莹琨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张伟工程师姜重阳工程师郑语萌工程师俞诗言助理工程师协编单位:广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德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局按照《〈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局部调整论证报告评审会纪要》修改情况及说明目录第一章背景 (1)第二章规划实施评估 (2)一、评估范围 (2)二、“15版总规”相关规划要点 (2)三、“职校组团”规划实施评估 (9)四、评估结论 (11)第三章规划局部调整的必要性 (12)一、保护水源保护区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需要 (12)二、保证广汉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的需要 (13)三、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科学性的需要 (13)第四章总则 (14)一、规划调整期限 (14)二、规划调整依据 (14)三、规划调整原则 (15)第五章调整区域选址分析 (16)一、“高新区”发展相关配套功能的需求迫切 (17)二、成德同城发展的需要 (18)三、符合“15版总规”空间管制的要求 (18)四、“狮象组团”发展潜力巨大 (19)五、“狮象组团”发展需求强烈 (20)第六章规划局部调整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川省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改革的经验与启示作者:赵彪来源:《西部学刊》2022年第01期摘要:快速发展的城市化对人口流动、产业分布和城市规模造成了显著影响,产生了经济发达镇、驻地镇、收缩乡镇等多方面问题,乡镇行政区划调整与体制改革正变得日益迫切。
四川省针对乡镇“数量多、规模小、密度大、实力弱”的特征,采取了“减量提质”推动特色化和规模化发展,“顺向调整”引导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功能引领”重塑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因地制宜”补齐基层治理的短板弱项等改革措施,有效拓展了发展空间,激活了县域经济和提升了服务效能。
带给我们的实践启示,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行政区划的框架性、基础性作用,适时推动行政区划调整与改革,促进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关键词:四川省;行政区划;乡镇;城市化中图分类号:K9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1-0005-04一、现象背景:城市化快速发展对基层行政区划设置提出了新的挑战乡镇是国家政权建设的根基所在,是联系国家与社会的重要纽带,乡级行政区划的科学合理设置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
作为县以下的基层行政建制单位,乡镇直接面对着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需要处理大量具体的社会事务,因此乡镇行政区划改革被认为是涉及广泛且影响深远的重要基础性变革。
由于乡、镇、街道在行政地位、机构设置和职能作用等方面差异较大,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区域和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乡镇等基层政区设置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是人口的“城聚乡散”致使大量乡镇日益空心化。
2010—2019年间,中国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49.68%增至60.60%,城镇常住人口增加约1.83亿,人口在向城市快速集聚的过程中,乡镇人口外流的趋势却日益普遍,产生了大量规模较小、人口较少的基层政区。
据抽样调查,我国大量的镇区空心率一般在50%[2]。
以四川省为例,2010年时,全省共有乡级政区(包括乡、镇、街道、民族乡)4668个,是全国乡级政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其中常住人口在1万人以下的乡镇(街道)就有2188个①,占总量的46.8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公示本)项目名称:广汉市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汉沱水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A、C地块)建设单位(盖章):广汉市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6年4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四川省环境保护厅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汉市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广汉沱水路片区棚户区改造项目(A、C地块) 建设单位广汉市城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肖勇联系人李其军通讯地址广汉市西安路3号联系电话139****7390传真/ 邮政编码618300建设地点广汉市长春路大件路交口,西外乡便民服务中心南侧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房地产业70占地面积(平方米) 92425绿化面积(平方米)A地块18184.29㎡,绿化率39.52%C地块16541.55㎡,绿化率35.64%总投资(万元)73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35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49%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8年8月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广汉市位于“天府之国”成都平原腹心地带,北临德阳市17公里,南距成都市23公里。
广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0试行版)2010年1月30日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3)第三章建设用地使用强度控制 (5)第四章建筑间距 (11)第五章建筑退让 (25)第六章基地绿地率 (30)第七章配套设施管理规定 (32)第八章建筑高度、体量及色彩 (35)第九章基地出入口 (38)第十章日照分析 (38)第十一章附则 (42)附录一名词解释 (43)附录二计算规则 (45)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加强城市规划技术管理工作,确保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以及相关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四川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德阳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广汉市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并结合广汉市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1.0.2条本规定仅适用于广汉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各项建设工程。
第1.0.3条各项建设工程的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执行,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的,应当按总体规划和本规定执行。
第1.0.4条建筑工程必须按核准的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需变更建筑物(含构筑物)使用性质、高度、位置、平面、立面、建筑外墙色彩及材料的,应报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重新核准。
第1.0.5条为丰富城市景观、提升城市价值,在旧城区;中山大道、汉口路、东西大街等城市主干道交叉口;城市副中心广场周边;城际铁路专线站点周边以及规划确定的城市重要节点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强调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为规划管理的核心和原则。
第1.0.6条本规定未包括的内容,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有关技术规范执行。
本规定所定的技术标准为建筑管理的最低标准,各项建设工程编制详细规划涉及建筑管理内容的,应当符合本规定的要求。
除执行本规定外,还应根据城市规划有关规定创造良好的环境质量。
第1.0.7条临时建筑层数原则不超过一层,其管理应参照本规定执行。
《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局部调整论证报告广汉市人民政府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二O一八年六月项目名称:《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局部调整论证报告设计号:2018020委托单位:广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德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局承编单位: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城乡规划设计证书等级:甲级城乡规划设计证书编号:1 4 1 2 4 7省规划院院长:高黄根教授级高工注册城乡规划师省编研中心主任:周学红副教授注册城乡规划师院规划成果专用章:主审总工:周学红注册城乡规划师副教授项目负责人:李奇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项目主办:邓生文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编制人员:廖竞谦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何莹琨注册城乡规划师高级工程师张伟工程师姜重阳工程师郑语萌工程师俞诗言助理工程师协编单位:广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德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局按照《〈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局部调整论证报告评审会纪要》修改情况及说明目录第一章背景 (1)第二章规划实施评估 (2)一、评估范围 (2)二、“15版总规”相关规划要点 (2)三、“职校组团”规划实施评估 (9)四、评估结论 (11)第三章规划局部调整的必要性 (12)一、保护水源保护区和保障城市供水安全的需要 (12)二、保证广汉城市建设稳步推进的需要 (13)三、维护城市总体规划科学性的需要 (13)第四章总则 (14)一、规划调整期限 (14)二、规划调整依据 (14)三、规划调整原则 (15)第五章调整区域选址分析 (16)一、“高新区”发展相关配套功能的需求迫切 (17)二、成德同城发展的需要 (18)三、符合“15版总规”空间管制的要求 (18)四、“狮象组团”发展潜力巨大 (19)五、“狮象组团”发展需求强烈 (20)第六章规划局部调整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城市功能结构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城市开发边界划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城市道路交通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规划局部调整的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用地规划调整前后对比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调整后的设施配套情况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对规划强制性内容的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八章论证结论与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论证结论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建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背景2012年广汉市人民政府依法委托广州市科城勘察设计有限公司对《广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进行修编,于2015年编制形成《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以下简称“15版总规”),同年5月通过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评审会,并于2016年6月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在规划的指导下,各类专项规划有序衔接并逐步实施,各项建设稳步推进,规划实施效果总体良好。
但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也逐步暴露出一些问题,如2017年7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同意划定、撤销部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批复》(川府函〔2017〕112号)同意的《德阳市广汉市三星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中,确定了三星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及准保护区,而“15版总规”确定的“职校组团”部分区域位于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内,不符合《四川省饮用水水源保护管理条例》的相关保护要求;2015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复四川德阳广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定名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而“15版总规”未充分结合“高新区”的发展需要在其范围内配套相应的教育及研发设施,“高新区”的产业转型发展与提档升级缺少前沿的人才与技术支撑。
因此,为充分落实国务院批复“高新区”提出的发展要求,有效保护三星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城市和县城总体规划修改工作规则的通知》(川办发〔2010〕87号),四川省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和四川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受广汉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及德阳高新区规划建设局的委托,对“15版总规”进行重新审视和局部优化调整,特编制《广汉市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年)》局部调整论证报告。
第二章规划实施评估一、评估范围本次报告主要基于三星堆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保护需要,对其涉及的城西片区“职校组团”的实施情况进行重点评估,其范围东至宝成铁路,北临广岳铁路,南抵航天大道,西以向新路为界,总面积约398.94公顷,其中规划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220.01公顷。
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评估范围(职校组团范围)图2.1 评估范围(“职校组团”范围)示意图二、“15版总规”相关规划要点(一)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规划年限为2015—2020年,远期规划年限为2021—2030年。
(二)城市性质与规模1、城市性质成都平原城市群的区域节点和高端制造业基地,传承古蜀文明的历史文化名城,生态宜居的天府水木田园城市。
2、城市规模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人口38.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38.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规划2030年中心城区人口5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5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100平方米。
(三)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城市拓展策略以湔江为中轴线东西向拓展。
2、空间布局结构“一轴四核五片区”的空间与功能结构。
(1)一轴:湔江城市发展主轴。
(2)四核:包括由湔江与坪桥河围合的“金雁岛”生态商贸核,城北片区行政商贸核,雒城片区中央活力核及以三星堆博物馆为主的历史文化核。
(3)五片区:包括主城区、城北片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西片区和航校片区。
3、功能分区(1)主城区:由雒城组团和城东组团组成,重点发展主城综合服务和生态居住。
(2)城北片区:城北片区位于湔江北岸,由北西组团和北东组团组成,重点发展市图2.2 “15版总规”功能结构规划图图2.3 “15版总规”土地利用规划图级行政商务、生态休闲商住和商贸物流服务。
(3)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由新丰组团和万福组团组成,是广汉产业发展的中心所在,也是广汉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布局的核心地区。
(4)城西片区:位于宝城铁路与三星堆遗址之间,由三星堆组团和职校组团组成,是中心城区最富特色的区域,重点发展文化旅游度假和高等教育科研。
(5)航校片区:位于成绵高速以东,重点发展航空综合教育,以及相关的展览、观光、旅游和生活配套服务。
4、用地布局表2.1 中心城区2030年城市建设用地平衡表注:2030年规划城市人口约50万人。
(四)强制性内容规划1、规划区范围与城市开发边界规划城市规划区范围为广汉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548平方公里。
规划城市开发边界东至广汉机场,西至三星堆遗址区,北至北外乡白鱼河,南至成都二绕,面积约72平方公里。
2、市域内应当控制开发的地域图2.4 “15版总规”市域空间管制规划图(1)禁建区:包括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核心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生态安全控制区(湔江水源保护区、鸭子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侵蚀高度敏感区以及对市域生态环境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区域等,面积约349.6平方公里。
区内除区域性重大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外,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
(2)限建区:包括河流缓冲区、坡度在20-25%的丘陵、山地等土壤侵蚀敏感区,天然气田井及管道保护区等,面积约44.9平方公里。
区内应对各类开发建设活动进行严格限制,科学合理的引导开发建设行为,采取符合城镇建设整体和全局发展的要求,并严格控制项目的性质、规模和开发强度。
3、城市各类绿地的布局规划城市综合性公园包括1个市级公园金雁湖公园,4个片区级公园即马牧河公园、沈阳路公园、西安路公园和洪湖路公园;社区公园主要位于居住区的中心位置或结合居住区的公共活动中心设置;专类公园主要包括房湖公园、北区公园、体育运动公园、儿童公园和水源生态公园;带状公园以城市道路和滨水带状公园为主;街头绿地设在重要的公共场所、道路交叉口等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