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27
社会学复习资料第一章:什么是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一,社会学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郑杭生)(社会学(sociology)这个词是18____年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首先提出来的。
他最初用的是“社会物理学”(social physics)这个术语。
)二,社会学地位:第一层次,哲学;第二层次,社会学历史学;第三层次,政治经济教育法学等。
三,社会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经济学:经济学研究商品与服务的生产、分配和消费的方式,其视角以市场为核心。
经济学与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的共同领域就是研究经济行为的社会基础;另一个领域是社会行为的经济基础。
社会学也研究与经济有关的现象,如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贫困问题、农民工等,但其核心是考察社会运行的状态及机制。
经济学家与社会学家最大的不同在于,经济学家强调效率,即“最大化”问题;而社会学家强调公平。
2,历史学:历史学研究过去,试图找出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含义,历史即故事。
3,政治学:政治学研究政府和权力的使用。
政治学者主要考察在政府体制背后的观念、政治的操作过程。
4,心理学:心理学主要研究人类的精神过程,不考虑行动的意义,也不对行动作价值判断。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最大区别在于:心理学关注个体的经历,而社会学关注群体。
5,人类学:人类学(anthropology)研究世界各地、各个时期的人类进化与人类文化的,分为考古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其中最为活跃的是文化人类学。
四,社会学基本问题: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齐美尔认为,个人之间是处于不断地相互作用过程之中的,由于个人的互相作用而联系起来的网络就是社会。
社会只不过是对互动着的一群人的称呼。
社会学的任务是要阐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阐明个人怎样互相交往而形成群体,群体又作用制约个人的,所以社会学基本问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主要是指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以及将要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具体学科’表明社会学不是哲学科学,而是对社会系统进行有社会学理论视野的、理论与经验相结合的研究的具体科学。
‘综合性’表明社会学是以别的具体社会科学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对象。
‘条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所需要的主要的内外部条件。
”机制’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带规律性的模式。
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作为社会学研究对象的中国特色(严复1903《群学肆言》把社会学看作一门研究社会治和乱,兴和衰的原因,揭示社会达到治的方法或规律的学问。
表现在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与能够有效的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改革开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社会学的最早提出:1838.10出版《实证哲学教程》,法国,孔德。
社会学的产生:社会学在19世纪三四十年代产生,决定性因素是时代的实践的要求。
西欧资本主义出现,英国产业革命和法国政治大革命所带来的后果。
社会学思想来源:第一,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第二,德国古典哲学(康德,黑格尔)、英国古典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傅立叶,圣西门)三大思想来源。
第三,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第四,17-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
(涂尔干《自杀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
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社会学的功能:认识和改造社会,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别的具体社会学科都涉及但不做专门研究的东西。
社会运行和发展的类型: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中性运行和模糊发展、恶性运行和畸形发展。
研究三大发展类型的主要途径:社会学调查研究方法和社会指标及其体系。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本章要点】·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社会运行论的中国特色跟中国历史上的学术传统、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现实社会运行密切相关。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有着密切关系。
·社会学具有认识和改造社会,增促社会进步、减缩社会代价,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功能。
·中国社会学者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意识,充分利用当前我国社会快速转型和社会建设实践的宝贵资源,创造自己的理论和自己的学术话语,为世界社会学增添中国社会学者自己的创造。
【关键概念】社会学社会运行良性运行协调发展个人与社会社会进步社会代价理论自觉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迄今为止却只有170多年的历史。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Comte)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孔德使用“社会学”这个术语,是为了指称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辨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但社会学本身的发展,无论是从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还是从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都经历了一个从一般社会哲学到专门的具体社会科学演变的过程。
社会学(sociology)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社会,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个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个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因而具有自己独特的对象和方法的学科。
社会学的对象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因为这个问题的正确解决,规定了社会学的理论框架,规定了这门学科的特有角度,规定了这门学科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和联系,规定了这门学科为社会主义实践服务的方向和主要途径,从而也规定了这门学科存在的必要性。
因此要了解、把握社会学,就要了解和把握社会学的对象。
那么,究竟什么是社会学独特的研究对象呢?第一节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作为学科的社会学的独特研究对象,在我们看来,就是社会运行和发展,特别是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第一编社会运行概述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简答题1.什么是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如何正确认识?答:(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应从三个方面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①应当把宏观社会学和微观社会学这两种视角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视角并将之结合起来,选取他们共同关心的个人与社会关系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②把社会学定义为研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学科,不能把学科中某一学派的理论观点和它所要达到的目的当作这个学科的研究对象。
③学科的研究对象应是它的研究客体,无论学者们从什么角度去研究,无论得出什么结论,他们所研究的对象仍是同一个,这个对象是整个学科的对象,而不是某一学派的研究对象。
所以,我们把社会学研究对象界定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2.社会学的基本视角有哪些?答:社会学的基本视角主要有:(1)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把一些重要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出现和变化看作是受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支配的。
(2)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当代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的代表是帕森斯和默顿。
结构功能分析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协调的、各部分之间互相整合的行动体系。
古典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迪尔凯姆。
迪尔凯姆从社会结构方面去分析个人行为,他认为个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拥有的越多,欲望也就越大。
社会不可能用满足个人欲望的办法来解决需求,只能对个人需求施加约束和控制,使每一个人都感到不可以过分追求,这样成员就有了共同目标,社会就有了秩序。
假如这种秩序被打乱,社会对个人意愿的控制失效,就会出现“失范”现象。
(3)符号互动论的观点这种理论认为,人类社会是建立在人们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基础之上的,没有沟通和互动也就没有社会生活。
而互动是通过符号(包括语言、手势、表情以及其他象征符号)进行的。
(4)冲突论的观点冲突论者认为所有的社会组织都是建立在权力等级制中的,是不断地进行争夺权力和权威的斗争过程和场所。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第一节、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一、历史回顾孔德与结构功能学派:三阶段法则:孔德指出人类认识世界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神学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一切事件都被归于上帝和神灵的活动。
第二个阶段是“形而上学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上帝或神圣的力量的意志被抽象概念所取代。
第三个或“实证的”阶段,是当科学的解释取代了形而上学的时候所达到的。
孔德对科学以及社会学的分类:数学是所有科学的基础,在数学之后的是天文学、物理学、化学和生理学,而最后一门科学是“社会学”。
孔德把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看作是所有科学的模式和榜样,因为在物理学中,观察和实验与数学相结合,从而产生出一个真正“实证的”知识体系。
因此,在他的早期著作中,孔德把未来关于社会的科学视为一门“社会物理学”。
因此,社会学在一开始出现的时候,是作为“研究社会现象的总论”1。
因此最初的社会学的概念相当于我们现在所说的“社会科学”。
孔德拒绝将社会看作是个人的累加,因此他对社会的研究不是基于个人的研究,而是基于社会整体的,他将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
社会静力学就是从静止的状态去研究社会,是研究一般的社会关系、秩序、结构及其性质的学说。
比如感情和理智的关系、个人情感与社会情感的关系、家庭生活以及社会制度等。
社会动力学是在静力学的基础上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速度、方向和规律的学说。
通过对这些研究认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斯宾塞、迪尔凯姆等结构功能学派继承和发展了孔德关于社会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也主张从社会的整体方面而不是从个人方面去研究社会进步的法则,迪尔凯姆还提出社会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
即一种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而普遍存在的,制约着个人行动的社会现象,比如法律、道德、规范、风俗、习惯、宗教等。
(播放潜入朝鲜,从42分开始)1《费孝通选集》,天津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页。
以社会互动为研究对象的理论(齐美尔、韦伯以及符号互动理论):齐美尔和韦伯不同意把社会整体当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而把社会互动形式和社会行动者在社会互动中赋予自己行动的主观意义当作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四节社会学与社会一、社会学是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有效工具社会学的功能和学习社会学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
社会学也主要通过这两条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服务。
(一)社会学认识功能或认识意义第一,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描述)、为什么(解释)、将来怎样变化(预测)。
第二,社会学不仅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提供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
(二)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第一,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进而帮助人们在维护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
第二,社会学以自己的研究成果,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和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有根据的、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第二章社会运行的条件和机制第一节社会运行的条件(一)人口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基础条件之一;(二)生态环境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另一个基础条件;(三)经济条件是社会运行的决定性条件;(四)此外,还有政治条件、文化与心理条件、转型加速期和转型效应和迟发展社会与迟发展效应。
第二节社会运行的机制社会运行机制是指人类社会在有规律的运动过程中,影响这种运动的各组成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联系,以及这些因素产生影响、发挥功能的作用过程和作用原理,简要地说,也就是社会运行“带规律性的模式”。
社会运行机制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我们将其分为动力、整合、激励、控制、保障等五个二级机制,并非将这一有机系统机械地割裂开来,而是出于深入剖析社会运行机制的需要。
实际上,这五个二级机制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的。
具体地说,动力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为社会运行提供适度的动力;整合机制的主要功能是协调社会利益,促使社会个体、社会群体组成有机整体;激励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促使社会成员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与社会倡导的趋于一致,激发社会活力;控制机制的主要功能是维系良好的社会秩序,控制社会运行的方向与速度;保障机制的主要功能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条件,维护社会运行安全。
《社会学概论新修》(修订本),郑杭生主编,重点章节为:第四章和第十五章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1."社会学"词源:社会学这个词是由法国实证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奥古斯特·孔德(1798-1857)在《实证哲学教程》中首先提出的,是为了表明一门用实证方法研究社会现象基本规律的独立学科,以区别于那种思辩的社会哲学或历史哲学。
2.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3、社会学的诞生条件:社会历史背景(1)18、19世纪以英国的产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为起点的欧洲社会大变革,使社会从传统的封建社会转型为现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两大革命使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思想观念到政治制度都发生了变化。
突出的表现在于工业化(机器大工业普遍地代替工场手工业)和城市化(城市的规模扩大,作用也增大等)以及与此相联系的社会问题的产生。
这些都对社会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社会学从一开始就是社会转型的产物。
(2)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并没有真正建立起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所预言的"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王国",相反却越来越暴露出这一社会许多弊病、祸害和恶性循环,如加剧了贫富之间的差距、劳资双方的对立等。
因此,时代呼唤着社会学的产生,来研究并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科学思想资料(1)历代思想家在其哲学、政治和伦理观点中包含的社会思想。
(2)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也是其他社会学的思想来源。
(3)自然科学成就及其方法的影响。
细胞、能量守恒和转化规律、生物进化等三大发现,既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也是孔德、斯宾塞等创始人解释社会结构、社会变迁的工具。
(4)从17世纪在英国发源至19世纪的早期社会统计调查和定量分析,也为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
社会学概论复习内容第一章导论一、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一是侧重于从社会整体出发,把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在西方,其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是孔德、斯宾塞、涂尔干,并由此开创了社会学中的实证主义社会学传统。
一般来说,在侧重以社会整体为对象的研究中,一般可以看到“秩序和进步”、“结构和过程”等方面。
二是侧重于以个人及其社会行动为研究对象,在西方,其古典时期的代表人物是韦伯,并由此开创了社会学中的人文主义社会学传统。
三是不属于上述两种的说法的,其中有些观点影响较大,但最终没有成为社会学发展的主流。
其中主要有“剩余说”、“学科说”、“调查说”、“问题说”等。
二、社会学的学科性质1、社会学不仅仅是低层次的调查工具;2、社会学给我们提供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3、也为我们理解社会、解释社会提供理论方法和视角。
三、社会学的概念界定:社会学是从社会整体出发,综合研究人类社会和人们社会行为变化发展规律的一门应用性社会科学。
四、社会学的学科特征整体性、广泛性、综合性和应用性。
五、社会学的学科地位1、总和论,即把社会学与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成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综合论,即强调社会学是将各门社会科学的成果,从社会整体的角度来加以综合而得出的。
3、普适论,即认为社会学原理具有普遍性,适于一切社会生活,因而把社会学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的关系看作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4、中心论,即认为社会学居于各门社会科学的中心,它既对其它社会科学有指导作用,又吸收其它社会科学的成果。
5、平等论。
即认为社会学与其它各门社会科学处于平等的位置上。
六、社会学的学科功能1、社会学的认识功能:包括描述、解释、预测和规范;2、社会学的实践功能:包括教育、管理、咨询、监督。
七、社会学的诞生背景社会历史背景、思想渊源八、社会学的发展脉络社会学的三大传统:实证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主义发展历程:古典社会学、现代社会学、当代社会学九、社会学的中国发展传入时期、中断和重建时期、本土化研究探索十、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方法体系的三个层次:方法论、研究方法、具体的技术工具主要的研究方法:问卷调查、田野调查、观察法、文献研究、历史比较方法、实验法第二章社会一、社会的涵义1、社会唯名论:认为社会并不是一个真实的存在,而仅仅是一个名称而已。
第一章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社会学:(常识)社会思想古已有之,但是作为学科的社会学迄今为止却只有170多年的历史。
“社会学”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孔德(Comte)在1838年10月出版的《实证哲学教程》第4卷中正式提出的。
社会学的定义: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
美国社会学家英克尔斯(Inkeles)指出了给社会学下定义的三条途径:1,历史的途径(创始人说了什么)2,经验的途径(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什么)3,分析的途径(理性指示什么)社会学家们:孔德开始的西方社会学传统马克思开始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传统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特别是圣西门的思想创始者们:孔德、斯宾塞(Spencer)实际奠基者们:涂尔干(Durkheim,又译迪尔凯姆、杜尔克姆)、韦伯(Webber)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运行状况:(社会的良性运行,中性运行,恶性运行)1966-1976年,全面恶性,原因文革。
1976-1978年,转向中性摆脱恶性,转折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 ,中性运行,后重建。
中国社会学家费孝通:《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第二章社会运行的物质基础两种生产:即人口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阐述,可概括出物质生产方式的三大基本特征:客观性、社会性、历史性。
思考题:1,试析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
答:人口老龄化对社会运行和发展的冲击是广泛而深远的。
就其最基本的方面而言,首先,意味着老年抚养系数提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要养活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由此影响到劳动就业和社会福利制度安排;其次,由于老年人口逐渐成为劳动、投资的重要主体,而老年人本身倾向于保守、储蓄,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活力不足、创新不足;最后,日益严重的老龄化最终必然导致人口再生产转向静止型甚至是减缩型,由此带来人口发展不可持续的危机,直接威胁到社会的存在。
6,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词语解释
社会学(韦3)
社会关系(韦4)
社会行动(韦4)
社会学理论(理论社会学)(韦23)
社会学方法论(韦23)
应用社会学(韦23)
简答题
1.社会学这门学科是如何产生的?(郑4)
2.请简要阐述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韦4)
3.什么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郑8)
4.请阐述社会学的学科体系。
(韦5)
5.请简要阐述社会学研究的领域类别。
(韦7)
6.社会学与社会科学学科层次中的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是什么?(韦8)
7.请简要阐述社会学的学科特点(研究特点)。
(韦9)
8.社会学的功能是什么?(韦10)
9.社会学在美国是如何发展的?(韦17)
10.如何理解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郑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