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经济学的参考文献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S引言新制度经济学发轫于罗纳德·科斯的两篇宏文,《企业的性质》(1937),《社会成本问题》(1960)。
前者成为后来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契约理论,委托代理理论的开端。
后者将外部性问题引入新古典经济学,并开创了产权经济学,与企业理论相结合后又有了企业的所有权治理结构理论。
而新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个与这一系列理论联系不甚密切的是制度变迁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道格拉斯·诺斯和罗伯斯·托马斯。
本文拟就新制度经济学的早期经典文献做一梳理。
试图厘清新制度经济学早期关注的问题的探索过程及其脉络。
、交易费用与交易成本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最核心、最具原创性的概念就是交易费用。
通过它,新制度经济学将经济学从完美的经典物理的世界带回了有摩擦力的现实世界。
新制度经济学的各个分支,不论是交易费用经济学,企业理论,产权理论,还是宪政经济学,制度变迁理论都是以此作为出发点的。
这一概念如此重要,但到目前为止,交易费用仍没有统一的定义,每个经济学家根据他研究的主题,以便于说明问题,采取了各不相同的定义。
科斯的在《企业的性质》(1937)中首先提出交易费用这一概念,他指的是市场机制运行的成本,也即发现价格的成本,具体包括谈判费用和签约费用。
肯尼思·阿罗(1969)给交易成本下的定义是“经济系统的运行成本”,巴泽尔则认为是“产权换手的成本”。
张五常在《企业的契约性质》(1983)中对科斯的交易费用做了极大地拓展,他认为发现价格的成本包括了信息费用,考核费用,谈判费用和签约费用,而且交易成本并不等于发现价格的成本,除此之外,他将代理成本(包括监督成本)也纳入了交易成本范畴。
在文章的结尾处,张五常这样写道:“沿着科斯的思路贯穿着这些转变,我强调了发现价格的费用,包括信息费用、考核费用和谈判费用。
但这些费用发生变化时,不同的契约就产生了。
我并不主张价格决定就是关系到契约或组织形式的所有选择的那种唯一的交易费用。
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参考文献一、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期刊参考文献[1].《穆勒评注》中的交往异化:马克思的转折点——马克思《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研究.《现代哲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7年5期.韩立新.[2].论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中实践意义的体现.《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5期.张好收.[3].理出同源必有因浅谈马尔萨斯人口理论与其经济学理论之间的逻辑一致性.《经济问题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5年4期.梁冬.李卢霞.孙晓燕.[4].私有财产的外化与交往异化——解读《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现代哲学》.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08年3期.姜海波.[5].政治经济学原理值得研究的若干问题.《长白学刊》.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06年1期.张明龙.[6].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以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为例.《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期.朱春燕.董友波.[7].自考《政治经济学原理》学法指导.《考试周刊》.2010年48期.王若维.[8]."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经济学原理.《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2010年4期.汪毅霖.王宇.[9].对当代政治经济学原理教学的探讨.《科技风》.2009年24期.杨忠良.[10].当前政治经济学原理背景下收入分配政策中的不合理现象调节对策. 《财经界》.2014年6期.舒畅.二、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参考文献学位论文类[1].审慎的转折:在市场与分配正义之间——评约翰·斯图亚特·密尔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作者:郭莉.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浙江大学2001(学位年度)[2].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体系创新几个问题的探索.作者:陈培礼.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西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2003(学位年度)[3].从政治经济学视角论述中国电视的行政化生存——以上海电视台25年的发展为例(1979年—2004年).作者:杨大勇.传播学上海大学2005(学位年度)[4].近代湖南资本主义发展与辛亥革命.被引次数:3作者:陈曦.中国近现代史湖南师范大学2002(学位年度)[5].求解城市交通拥堵困境的道路税费治理策略——以福州市为例的研究. 作者:高宇扬.公共管理厦门大学2005(学位年度)[6].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对策研究——以福建省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为例.作者:黄端.政治经济学福建师范大学2002(学位年度)[7].网络购物条件下的电子支付问题研究.被引次数:3作者:孙征.产业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5(学位年度)[8].我国社会保障供给水平分析.被引次数:3作者:常金奎.政治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2006(学位年度)[9].内资综合性工程咨询公司在转型期的战略发展对策研究.作者:彭勇.工商管理(MBA)上海交通大学2002(学位年度)[10].加强住房保障制度建设的经济学思考——以福建省为例.被引次数:1 作者:陈锋.政治经济学福建师范大学2010(学位年度)三、政治经济学原理论文专著参考文献[1]工科院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教学改革探索.马萍.周笑梅,2006第三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2]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于金富,2005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3]政治经济学教材建设值得研究的十大问题.张明龙,2005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4]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韩金华,2005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十九次大会[5]马克思的劳动和资本关系理论与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董瑞华,2009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6]银企生态平衡论.郑志瑛,2011第一届全国区域金融论坛[7]使用价值社会属性及其现实功能探讨.张存刚.赵夫鑫.王晓雨,2010第四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8]马克思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的当代形态探索.朝克,2010第四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9]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法制改革关系论要须实现“七个归还”和“十个理顺”.黄清华,2012第七届软科学国际研讨会[10]深刻认识金融危机根源积极化解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思考.谭劲松.武威志,2009“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学术研讨会。
新制度经济学的深入书籍新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学领域崭露头角的一种学派,其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结果的影响上。
以下是一些深入探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书籍:1.《制度、改革与经济绩效》(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by Douglas C. North•本书由新制度经济学奠基人之一的道格拉斯·诺思(Douglas C. North)所著,详细介绍了制度在塑造经济绩效方面的关键作用。
2.《制度的逻辑:制度经济学的解释》(The Logic of CollectiveAction: Public Goods and the Theory of Groups)by Mancur Olson•曼库尔·奥尔森(Mancur Olson)在这本书中提出了关于团体行为和制度演变的理论,强调了个体和群体之间的互动。
3.《新制度经济学:历史、理论与方法》(New InstitutionalEconomics: A Guidebook)by Eric W. K. Tsang•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为初学者提供了全面的导论。
4.《制度经济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InstitutionalEconomics)by Geoffrey M. Hodgson•作者提供了对制度经济学的深入介绍,强调了制度演变、规范和路径依赖等重要概念。
5.《制度的经济学》(Economics of Institutions andOrganizations)by James E. Dow and Sergio Rinaldi •本书涵盖了制度经济学的多个方面,包括合同理论、信息经济学以及制度变迁的分析。
6.《新制度经济学:对制度和演化的研究》(New InstitutionalEconomics: A Guide for Social Scientists)by Erik G.Furubotn and Rudolf Richter•作者深入研究了制度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强调了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
制度经济学与制度效率文献综述概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经济体中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效果的影响的学科。
在制度经济学中,制度被定义为一组规则和约束,这些规则和约束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决策过程。
制度的效率则是指制度对社会经济效果的影响程度。
本文基于制度经济学和制度效率的视角,综述了相关的文献,旨在了解制度经济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以及有关制度效率的研究成果。
本文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制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效果、相关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
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制度经济学是在新制度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理论框架强调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结果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经济主体的行为是在制度规则的约束下进行的,而制度规则的性质和设计会对经济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在制度经济学中,制度可以分为形式制度和非形式制度。
形式制度是指明确规定的法律、法规、条例和契约等规则,它们通过强制执行来约束经济主体的行为。
非形式制度则是指一种非正式的约束机制,如社会规范、习惯和道德规范等,它们通过社会压力和公众舆论来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
制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和效果制度对经济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和决策过程来实现的。
首先,制度可以影响经济主体的激励机制。
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提供正确的经济激励,从而促使经济主体做出适当的决策和行为,从而提高经济效率。
其次,制度可以影响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信息获取成本、协商和执行成本等,它们是进行经济交换所需要付出的成本。
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促进经济交换的顺利进行,增加整体经济效率。
另外,制度还可以影响资源配置效率。
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资源分配更加均衡和高效。
制度规则的不完善或不合理则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和低效配置。
相关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近年来,关于制度经济学和制度效率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
一方面,许多研究探讨了不同制度对经济效果的影响。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By Liang Jinhui, Zju1.The Nature of the Firm, Coase2.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Coase3.Some Economics of Property Rights, Alchian4.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 Tiebout5.Might Makes Rights, Umbeck6.Dictatorship, Democracy and Development, Olson7.Spontaneous Order, Sugden8.Culture Belief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ety, Grief9.The Economics of Convention, Young10.Federalism as a Commitment to Preserving Market Incentives, Qian and Weingast11.Reversal of Fortune, Acemoglu, Johnson and Robinson12.Constitutions and Commitment, North and Weingast1.The Nature of the Firm, Coase (交易费用的存在促使新的经济组织的产生)文章的核心的问题有两个:一、一般认为价格机制协调经济系统的运作,而在企业内部企业家协调生产,为什么企业这种组织是必需的呢?二、资源配置由市场进行还是由企业家来决定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
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在边际点上,在企业内部组织交易的成本等于在另一个企业中的组织成本,或是等于由价格机制组织这笔交易所包含的成本。
科斯的目标是发展一个真实而易于处理的企业理论。
新制度经济学英文文献Titl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Introduction: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IE) has emerged as apivotal field in economic studies, reshaping our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systems and their functioning. This document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exploration of the key concepts, theories, and contributions within the realm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1. Historical Background:To comprehend the essence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t is imperative to delve into its historical roots. NIE evolved as a response to the shortcomings of traditional economic models,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shaping economic outcomes. Scholars like Ronald Coase and Oliver Williamson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is paradigm shift, challenging conventional wisdom.2. Core Concepts of NIE:NIE revolves around several core concepts, such as transaction costs, property rights, and the role ofinstitutions in influencing economic behavior. Coase's theorem, which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transactioncosts in shaping the boundaries of firms, is a fundamental aspect of NIE. Moreover, the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sheds light on how well-defined rights contribute toefficient resource allocation.3. Transaction Costs and Economic Efficiency:One of the cornerstones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the examination of transaction costs. These costs encompass the expenses incurred during the exchange of goods and services. NIE contends that minimizing transaction costs is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economic efficiency. Scholars like Douglass North argued that institutions play a pivotal rolein reducing these costs and facilitating smoother economic transactions.4. Property Right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The concept of property rights is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 how institutions function within an economy.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well-defined property rights in foste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delineation of property rights influences the incentives of individuals and organizations, thereby shaping their behavior and interactions.5. 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Institutions, whether formal or informal, significantly impact economic performance. NIE posits that effective institutions provide a conducive environment for economic activities, fostering innovation, entrepreneurship, and overall prosperity. The analysis of how institutions evolve and adapt to changing circumstances is a key focus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6. Critiques and Challenges:While NIE has made substantial 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 thought, it is not without its critiques. Some argue that thetheory oversimplifies complex institutional dynamics or neglects cultural nuances. Others question the applicability of NIE in diverse socio-economic contexts. Recognizing these critiques is essential for refining and advancing the field.Conclusion:In conclusion,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has redefined our understanding of economic systems by emphasizing the pivotal role of institutions. From transaction costs to property rights and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NIE provides a holistic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economic phenomena. As scholars continue to explore and refine these concepts, the impact of NIE on economic theory and policy remains profound.。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论文范文一:交易费用的深刻影响摘要:1937年科斯提出交易费用的思想,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已形成比较系统的体系。
它的出现冲击着传统经济的均衡理论,为经济现象提供新。
目前,交易费用占GDP的比重逐步上升,成为经济增长中不可磨灭的一员。
有理由认为,交易费用对经济的均衡产生了巨大作用。
本文将分析交易费用下的市场及宏观经济的均衡问题。
关键字:交易费用市场均衡内在成本循环通胀1937年科斯提出交易费用后,迅速成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增长点。
它的出现,为传统西方经济学注入新的活力。
交易费用,又被译为交易成本,那么这种交易成本与普通成本又有什么不同呢?一、交易费用与商品成本在一般经济学中将劳动成本、原材料成本、折旧等计入产品成本中,这些成本具有一个普遍特性,就是物化于产品之中,他们构成商品的内在价值。
如果将一头猪比作商品,那么给猪的饲料等促进猪健康生长的就是内在成本。
而交易成本有什么不同呢?它形成于商品之外,不构成商品的内在价值,它的意义在于促进商品的更好的交易。
就像注水的猪一样,那么注水的成本及随后可能带来的被查处罚金就可看成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就像润滑剂一样,使交易很顺滑的进行着。
可以想象如果不存在交易费用的话,交易将陷入混沌,整个市场将混乱。
比如,当没有罚金的存在,可想而知,卖方将胡作非为。
但交易费用也有坏的一面,下文中将有所论述。
如果商品只具有内在的成本,而这些成本又是必须的,那么很难推动通缩以及市场失衡的。
因为对于一个商品,如果价格偏离价值很远或很近,那么势必会由市场调节向均衡点恢复。
但如果加入了交易费用,这种外在的附加值就极有可能使市场又偏离均衡点,一般而言,会使商品价格虚高,从而催生通胀预期。
近年来,中国物价飞涨,明显的产生了巨大的通胀压力。
探索背后的原因,供求失衡并不被大众广泛接受,更主要的来自于物流费、中间商等费用。
不得不说,交易费用一方面预示着市场更细分化、更自由化。
另一方面,交易费用也是主张市场失衡的因素之一。
新制度经济学参考书目21 阿兰*艾伯斯坦哈耶克传——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坚定捍卫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4502 阿兰*格鲁奇比较经济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613 阿兰*斯密德制度与行为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4244 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5495 埃岗*纽伯特等比较经济体制——从决策角度进行的研究商务出版社8326 埃瑞克*菲吕博顿等新制度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4337 艾德克*拉丝缪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三联书店5598 艾伦*加特管制、放松与重新管制——银行业、保险业与证券业的未来经济科学出版社4029 安德鲁*甘布尔自由的铁笼——哈耶克传江苏人民出版社24510 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5511 奥利弗*威廉姆森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经济科学出版社50112 奥利弗*威廉姆森治理机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51513 奥利弗*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商务出版社62814 奥斯特洛姆等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问题与抉择商务出版社40115 保罗*贝尔瑟等全球视角中的城市经济吉林人民出版社50816 保罗*格雷戈里等比较经济体制学三联书店61117 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5018 保罗*克鲁格曼战略性国医政策与新国际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43919 保罗*克鲁格曼汇率的不稳定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11920 查尔斯*金德尔博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商务出版社44121 陈东跨国公司治理中德责任承担机制厦门大学出版社33922 陈平文明分叉、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66923 陈新军灰色系统理论在渔业科学中的应用中国农业出版社19824 戴维*韦默制度设计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4825 丹尼尔*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33126 丹尼尔*布罗姆利经济利益与经济制度——公共政策的理论基础33127 丹尼尔*史普博管制与市场上海人民出版社90828 丹尼尔*耶金石油*金钱*权利(上、下册)新华出版社81329 丹尼尔*耶金制高点——重建现代世界的政府与市场之争外文出版社57330 道格拉斯*盖尔一般均衡的策略基础——动态匹配与讨价还价博弈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4431 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43532 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5133 道格拉斯*诺思等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华夏出版社17234 段文斌产权、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南开大学出版社32335 段文斌等制度经济学——制度主义与经济分析35936 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商务出版社28537 费维恺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何官督商办企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4438 傅殷才制度经济学派武汉出版社23539 盖尔*米勒管理困境——科层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33940 哈罗德*德姆塞兹企业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3741 哈罗德*德姆塞兹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40042 哈罗德*德姆塞兹竞争的经济、法律和政治维度三联书店11443 韩毅历史的制度分析——西方制度经济史学的新进展辽宁大学出版社35144 何秉孟新自由主义评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1445 赫尔普曼、克鲁格曼市场结构和对外贸易——报仇递增、不万全竞争和国际经济三联书店32146 胡乐明等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纵览当代中国出版社33347 黄少安等制度经济学研究(第一券)经济科学出版社23648 霍奇逊现代制度主义经济学宣言北京大学出版社32449 加里*利贝卡普产权的缔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4950 蒋学桢数学建模方法河北大学出版社40451 杰克*弗罗门经济演化——探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经济科学出版社30052 今井贤一内部组织的经济学三联书店18253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商务出版社105254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商务出版社64055 科斯、阿尔钦、诺思财产权利与制度选择——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440 56 科斯、哈特、斯蒂格利兹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46257 科斯、诺思、威廉姆森等制度、契约与组织——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53158 克里斯托弗*巴特利特、高夏尔跨边界管理——跨国公司经营决策(第二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6759 肯*宾莫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45660 李金泽跨国公司与法律冲突武汉大学出版社28161 李玉晚清公司制度建设研究人民出版社30562 理查德*惠特利多样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构建与商业体制的变迁新华出版社43663 理查德*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37964 理查德*派普斯财产论经济科学出版社38465 理查德*斯遗德博格经济学与社会学商务出版社48466 刘来福数学模型与数学建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8667 刘元春交易费用分析框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经济科学出版社24868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8069 罗伯特*考特等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87870 马尔科姆*卢瑟福经济学中的制度——老制度主义和新制度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4671 马克*斯考森等经济学的困惑与悖论华夏出版社21872 麦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经济科学出版社28073 麦克尔*佩罗曼资本主义的诞生——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一种诠释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47274 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2575 曼瑟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经济增长、滞胀与社会僵化商务出版社30276 默里*韦登鲍姆全球市场中的企业与政府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56977 诺姆*乔姆斯基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江苏人民出版社26978 乔*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48579 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43980 青木昌彦等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中国发展出版社32381 盛洪为什么制度重要郑州大学出版社23282 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68983 盛洪治大国如烹小鲜三联书店31684 斯蒂格勒产业组织与政府管制三联书店26685 斯拉恩*埃格特森新制度经济学商务出版社35586 斯韦托扎尔*平乔维奇产权经济学——一种关于比较体制的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3687 孙宽平转轨、规制与制度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9188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8489 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0290 汪丁丁我思考的经济学三联书店30591 汪丁丁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对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33192 汪丁丁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17593 汪丁丁永远徘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7294 汪丁丁在市场里交谈上海人民出版社27095 汪戎晚清工业产权制度的变迁云南人民出版社18596 威廉*格林经济计量分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87997 经济计量分析笔记约60098 韦森社会制度的经济分析导论三联书店31499 乌尔里希*杜赫罗全球资本主义的替代方法270100 吴思血酬定律、潜规则中国工人出版社548101 小阿尔佛雷德*钱德勒管理学历史与现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27102 小阿尔佛雷德*钱德勒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商务出版社700103 小阿尔弗雷德*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工业资本主义的原动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140 104 谢识予经济博弈论习题指南复旦大学出版社196105 许宝强、渠敬东反市场的资本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303106 杨小凯经济学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726107 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兴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537108 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修订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51109 伊姆雷*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上海译文出版社344 110 易德生等灰色理论与方法——提要、题解、程序、应用石油工业出版社411111 易宪容科斯评传278112 约翰*德勒巴克新制度经济学前沿——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的透视经济科学出版社435113 约翰*格利等金融理论中的货币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319 114 约翰*克劳奈维根交易成本经济学及其超越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497 115 约翰*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商务出版社151116 约瑟夫*熊彼得经济发展理论商务出版社306117 约瑟夫*熊彼得从马克思道凯恩斯江苏人民出版社271118 詹姆斯*道等发展经济学德革命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366 119 张军现代产权经济学三联书店248120 张军企业家精神、金融制度与制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 12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612122 张维迎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313 123 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出版社280124 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对制度的经济学分析125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51126 周其仁数网竞争——中国电信业的开放和改革三联书店233127 周其仁真实世界的经济学128 费孝通.吴晗《皇权与绅权》129 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研究》,。
新制度经济学经典论文在经济学领域,新制度经济学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
新制度经济学试图通过对制度对经济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以及探索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文将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论文进行分析和探讨。
新制度经济学的核心理论之一是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制度包括形式制度和非形式制度,它们共同影响着个体和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行为。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度的不完善和不透明会阻碍经济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制度变革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新制度经济学着重研究制度变革对市场机制的影响。
制度的完善能够促进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和资源配置,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率。
因此,研究制度变革对市场机制的影响是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新制度经济学也强调了个体和组织在制度环境下的行为。
制度的变革会对个体和组织的行为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
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家致力于研究个体和组织在不同制度环境下的行为模式,以及制度变革对其行为的影响。
总的来说,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制度对经济行为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及制度变革对经济的影响。
这些研究为我们深入理解制度和经济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证基础。
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论文为我们提供了深刻洞察制度变革如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其中,《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一文由道格拉斯·诺斯以及奥利弗·威廉姆森两位知名学者共同撰写,是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该论文探讨了制度变革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并提出了新制度主义的观点,在理论上为我们认识经济制度的运作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
此外,奥利弗·威廉姆森的《市场和层次结构:分析经济组织》也是新制度经济学领域的重要论文。
该文强调了市场和层次结构在经济组织中的作用,提出了“交易费用理论”,并且分析了交易费用在不同市场结构和组织形式下的变化。
这一理论为我们理解企业组织形式和市场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分析框架。
制度经济学经典文献英文文章Institutional Economics is a branch of economics that focuses on how institutions, such as laws, rules, and social norms, affect economic behavior and outcomes. In this field of study, economists analyze the impact of various institutions on economic efficiency, distribution of resources, and overall welfare.There are several classic works in the field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at have greatly contributed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ow institutions shape economic behavior. Some of these seminal works include:1.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by Thorstein Veblen (1899): This book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conspicuous consumption and the role of social norms in shaping individuals' preferences for goods and services. Veblenargues that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customs shape the behavior and consumption patterns of individuals.2.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the Peace" by John Maynard Keynes (1919): In this book, Keynes examines the Treaty of Versailles and its impact on post-war economic conditions. He argues that the institutions and policies imposed by the treaty were flawed and contributed to economic instability, leading to the Great Depression.3. "The Moral Economy of the Peasant: Rebellion and subsistence in Southeast Asia" by James C. Scott (1976): This book explores the concept of the "moral economy" and how peasants respond to changing economic and political conditions. Scott argues that tradi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norms shape peasants' economic behavior and resistance to exploitation.4. "The Economic Institutions of Capitalism: Firms, Markets, Relational Contracting" by Oliver E. Williamson(1985): Williamson examines the role of economic institutions, such as firms and markets, in facilitating economic transactions. He argues that different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s affect transaction costs and determine the efficiency of economic activities.5.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by Douglass C. North (1990): This book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field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North analyzes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rgues thatsocieties with effective institutions tend to have higher levels of economic prosperity.These classic works in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how institutions shape economic behavior and outcomes. By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economists can better analyze and evaluatepolicy interventions and improve economic outcomes.。
关于制度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制度经济学论文参考[摘要] 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有赖于国有企业运行效率的提高。
这应建立在国有企业实施了正确的产权改革的基础之上。
通过明晰国有企业产权归属以及权责利边界、调整产权布局结构、推动产权交易市场日趋发展和成熟,增强国有企业自身的活力和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关键词] 产权国有企业市场经济一、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产权内涵产权这一概念,既是一个古老的范畴,更是一个现代的范畴。
从亚当斯密开始,西方经济学家就没有间断过对它的研究。
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产权都被当作已经存在的条件被排除于正统经济学以外。
虽然所谓正统的经济学承认产权的重要性,但是认为经济学的首要任务是研究资源配置问题,从而关于产权的研究,一直没有受到经济学界的重视。
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科斯为代表的一批新制度经济学家提出了他们的产权理论,引起不小的轰动,产权问题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那么,产权究竟是什么呢制度经济学家又是如何定义它的呢《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的定义是:产权是一种通过社会强制而实现的对某种经济物品的多种用途进行选择的权利。
著名的产权经济学家阿尔钦所下的定义是:产权是一个社会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的权利。
可以看出,以上两种定义是从权利的可选择性和权利的实施来定义产权的。
另一位产权经济学家德姆塞茨从外部性的角度来定义产权,同时,他十分强调产权的功能和作用,他指出: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其重要性就在于事实上它们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他与其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产权的所有者拥有他的同事同意他以特定的方式行事的权利。
产权包括一个人或其他人受益或受损的权利。
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谁必须向谁提供补偿以使他修正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现代产权经济学的鼻祖科斯则是从产权的社会属性的角度定义产权的。
科斯指出:人们通常认为,商人得到和利用的是实物(一亩土地或一吨化肥),而不是行使一定行为的权力。
新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界最为瞩目的成就之一是新经济制度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在西方人们把新制度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相提并论,21世纪将是新制度经济学繁荣的时代它将越来越多的对引导经济事务的具体制度安排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且为改变安排以增强经济效率提供理论基础。
那么它是怎样产生与发展的?它有哪些流派和体系?这些流派的观点是什么?(一)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是其产生阶段,20世纪70年代迄今是其发展阶段。
制度经济学的产生 1937年11月,科斯在经济学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性质》一文在这篇文章中科斯首次提出了交易存在费用的观点,这篇论文是新制度经济学的奠基之作,然而科斯的这篇文章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充分的重视。
只是到了1960年科斯发表的另一篇文章《社会成本问题》才受到重视,1960年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一文首次明确使用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分析了交易费用与产权制度安排之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运用交易费用将产权制度问题纳入到经济分析之中,该论文的发表标志着新制度经济学的形成。
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1966年斯蒂格勒对“科斯定理命名”引起许多学者对交易费用和产权问题进行研究的兴趣,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得以快速发展。
20世纪70年代一些学者将已有的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应用于企业制度的研究,分析企业的目标和行为,形成了以阿尔钦和德姆塞茨为代表的企业产权结构理论和张五常为代表的企业性质论。
有些学者则将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运用于经济史研究分析近代社会制度的变迁,由此形成了以诺斯为代表的制度变迁理论。
近十年来有些学者还将交易费用理论和产权理论应用于人力资本问题研究,由此形成了人力资本产权理论。
这些都丰富和发展了新制度经济学并使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日趋成熟。
(二)新制度经济学基本理论(1)交易费用理论交易费用是新制度经济学具有理论基础意义的最基本的范畴和分析工具,新制度科学家如科斯,威廉姆森,诺思,德姆塞茨,张五常等都采用这一范畴作为分析工具。
制度经济学范文指人际交往中的规那么及社会组织的构造和机制。
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把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分支。
它研究制度对于经济行为和经济开展的影响,以及经济开展如何影响制度的演变。
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始于科斯 (Ronald Coase)《企业之性质》,科斯的奉献在于的将交易本钱这一概念引入了经济学的分析中并指出企业和市场在经济交往中的不同作用。
威廉姆森(Oliver Williamson)、德姆塞茨(Harold Demsetz)等人对于这门新兴学科作出了重大的奉献。
近30年,新制度经济学是蓬勃开展的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在现代西方经济学蔚为壮观的体系中,制度经济学(Institutional Economics)是特别引人注目的一支。
一般认为,现代西方经济学可分为主流经济学和非主流经济学。
主流经济学由亚当·斯密发端,中经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穆勒、萨伊等,形成了古典经济学体系(Classical Economics)。
在20世纪以后,主流经济学又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制度经济学[1]形成了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为根本理论框架的新古典经济学体系(Newclassical Economics)。
尽管主流经济学枝繁叶茂,备受青睐,但非主流经济学一直在努力抗争,不断创新,仍获得相当的开展空间。
非主流经济学流派很多,制度经济学就是其中的一个流派。
制度经济学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是因为它的理论思想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它的研究方法所具有的独特性质。
从方法论上讲,制度经济学的最初起源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以F·李斯特为先驱的德国历史学派。
历史学派反对英国古典学派运用的抽象、演绎的自然主义方法,而主张运用详细的实证的历史主义方法,强调从历史实际情况出发,强调经济生活中的国民性和历史开展阶段的特征。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以T·凡勃伦、J·R·康芒斯、W·C·米切尔等为代表,形成了制度经济学派别。
制度经济学经典文献英文文章制度经济学是一个广泛的领域,有许多经典文献和英文文章可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制度经济学的经典英文文献:1. The Wealth of Nations by Adam Smith: This book, published in 1776, is the foundational text of economics and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study of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Smith’s work considers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wealth accumulation and how institutions shape economic behavior.2.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by Max Weber: This book, published in 1922, is a foundational text in sociology and economics that explores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organizing economic life. Weber’s work considers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formal organiz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and political power.3.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by Friedrich Hayek: This book, published in 1960, is a foundational text in the field of Austrian economics that explores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supporting individual freedom and the operation of markets. Hayek’s workconsiders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knowledge and spontaneous order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rule of law.4.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by Oliver E. Williamson: This book, published in 1981, is a foundational text in the field of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at explores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shaping economic rela tionships and performance. Williamson’s work considers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organizational form and governance.5. Invisible Hands: Self-Organization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arkets by Donald MacKenzie: This book, published in 2008, is a foundational text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 sociology that explores the role of institutions in shaping market outcomes. MacKenzie’s work considers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self-organiz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cro-level behavior and macro-level outcomes.这些文献只是制度经济学领域的一小部分,但它们都是经典之作,对于理解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有着重要的贡献。
制度经济学文献综述交易费用理论文献综述新制度经济学发源于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的两篇巨著,1937年的《企业的性质》和1960年的《社会成本问题》。
之后在哈耶克、布坎南、斯蒂格利茨等人的努力下发扬光大,逐步形成了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的完整理论体系。
本文将只对其中的交易费用理论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
1937年,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科斯(Ronald·Cosas)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首次提出交易费用理论。
该理论认为,企业和市场是两种可以相互替代的资源配置机制,由于存在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小数目条件使得市场交易费用高昂,为节约交易费用,企业作为代替市场的新型交易形式应运而生。
交易费用决定了企业的存在,企业采取不同的组织方式最终目的也是为了节约交易费用。
一、交易费用的定义尽管交易费用理论是整个现代产权理论大厦的基础,并且交易费用理论也被认为是新制度经济学最核心、最具原创性的概念,但是关于交易费用的定义却在不同经济学家那里有不同的解读。
“交易费用”的概念首先由科斯的《企业的性质》(1937)提出,他认为交易费用是为完成交易所必需的度量、界定和保证产权、搜寻交易伙伴和交易价格、进行交易谈判、订立交易合约、执行文易和监督违约的行为并对之制裁、维护交易秩序的各种费用的总和。
简单的说,就是利用价格机制的成本,也即发现价格的成本,具体包括谈判费用和签约费用。
肯尼思·阿罗(1969)是第一个使用就“交易成本”这一术语的人,并将其定义为“经济制度的运行成本”。
威廉姆森(1985)则把交易成本规定为经济系统运转所需要的代价和费用;张五常(1983)认为交易成本包括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是在“鲁滨逊”经济中不存在的所有成本。
二、交易费用的成因在科斯的分析中,科斯并没有专门分析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团。
科斯首先赋予“交易”以稀缺性,或者说,他首先认识到交易(活动)的稀缺性,就使分析“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有了基础、但科斯并没有明确指出;稀缺就是产生交易费用的根源尽管他实际上已经揭示出了这一点,他只是从实事出发,把交易作为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但他没有分析其产生原因。
新制度经济学资料索引:IFurubotn G. Eirik and Rudolf Richter. 2000.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Theory,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IIAlchian, A. 1950. "Uncertainty, 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J of Political Economy, June 1950.Milton Friedman, “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 in Essays in Positive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3.张五常,1990。
“关于新制度经济学”,见科斯等编,《契约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版,第3章。
Alchian, A.A. “Property Rights”, pp1101-1104.巴泽尔: 《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1997年版。
巴泽尔:“考核费用和市场组织”,见陈郁编,《企业制度和市场组织》,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239页。
Coase, R.H. 1937. "The Nature of the Firm", In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Coase, R.H. 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In The Firm, the Market, and the Law.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8).North, D.C.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新帕尔格拉夫经济学大词典》里的相关词条,包括但不限于:“稀缺性”、“机会成本”“科斯定理”、“社会成本”“完全成本定价”“公司”、“不确定性”、“自由企业”“经济组织和交易成本”“人力资本”“垄断”、“自然垄断”、“反托拉斯政策”“规模报酬”“自由进入”“管制”、“管制和放松管制”----------------------------------------------------------------------------------------------------------------------------------------------------------------参考资料清单:READING LIST参考资料:最新补充材料:周其仁"横店集团公司产权模式的个案研究"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韦森等"海上文坛"张五常"租值的理念演变"读物II:A.Alchian"Uncertainty,Evolution and Economic Theory" Milton.Friedman“The Methodology of Positive Economics”A.A.Alchian"Property Rights"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1997年版巴泽尔“Measurement Cost and Organization of Market”R.Coase"The Nature of the Firm"R.Coase"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F.A.Hayek"The Use of Knowledge in Society"张五常“关于新制度经济学”张五常《制度的选择》(《经济解释》第三卷)补充材料一:周其仁“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伦纳德.里德秋风译“我,铅笔”张五常“经济解释:让我们做弄潮儿”张五常“要走进学问的天地中”A.A.Alchian"阿尔钦的讲义"补充材料二:R.Coase"The Lighthouse in Economics"张五常“懂深不懂浅的学问”张五常“經濟解釋:紅塵俗世莫不競爭”张五常“經濟解釋:經濟物品必有代價”张五常“經濟解釋:勝負準則決定經濟行為”Milton.Friedman“《价格理论》导言”Milton.Friedman“《价格理论》序言”New Palgrave词条(打*的为非必读词条)公司管制管制和放松管制机会成本社会成本垄断自然垄断完全成本定价经济人*利他主义*稀缺性看不见的手*道德风险*科斯科斯定理竞争*竞争与效率*产权*交换*集市贸易*讨价还价*经济组织和交易成本规模报酬自由企业人力资本不确定性反托拉斯政策自由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