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宽带网络技术知识(基础篇)武军
- 格式:ppt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33
广电网络安装调试技能基础知识1、有线电视系统主要由信号源、前端、干线传输、用户分配等四部分组成。
(为了区分故障范围,因为不同的部分由不同人员维护,但是基层人员必须能够判断基本的故障范围)2、干线传输系统的任务是把前端输出的高频电视信号高质量地传输给用户分配系统,其传输方式主要有光纤、微波和同轴电缆三种。
光纤传输是通过光发射机把高频电视信号转换至红外光波段,使其沿光导纤维传输,到接收端再通过光接收机把红外波段的光变回高频电视信号。
光纤传输具有频带很宽损耗极低,抗干扰能力强,保真度高,性能稳定可靠等突出的优点。
微波传输是把高频电视信号的频率变到微波频段,或直接把电视信号调频到微波载波上,定向或全向向服务区发射。
缺点是容易受建筑物的阻挡和反射,产生阴影区或形成重影。
由于雨、雪、雾等对微波信号有较大的衰减,给多雨、多雪地区的应用带来不便。
电缆传输是技术最简单的一种干线传输方式,具有成本较低、设备可靠、安装方便等优点。
3、用户分配系统的任务是把从前端传来的信号分配给千家万户。
它是由支线放大器、分配器、分支器、用户终端以及它们之间的分支线、用户线组成。
(维护人员需要重点学习的部分)4、有线电视使用dBμv为计量单位。
(个别仪器之中会出现不同的单位所以要加以区分)5、行标GY/T106--92规定,系统输出口电平应在60~80dBμv之间。
在邻频传输系统中,要求伴音电平比图像电平低15~20dB。
国际规定,在任意频道的电平差应小于10dB,相邻频道电平差则应小于2dB。
入户电平济南市网络规定为70±5dB。
6、所谓噪声,是来自外界和由系统内部产生的紊乱、断续、随机的电磁振动。
7、载噪比(C/N)定义为图像或声音载波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8、当各级放大器的增益较大时,整个系统的噪声系数仅决定于前几级,特别是第一级的噪声系数。
9、所有二次差拍项的总和称为复合二次失真。
简称CSO10、交调干扰。
一般说来,干扰频道与所收看频道的同步信号不可能绝对同步(即使频率相同,位相也有差异),故常在屏幕上看到由同步信号反转而形成的一条白色竖条纹在屏幕上左右移动,条纹宽度即为同步信号宽度。
网络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技术中的应用万军发布时间:2023-05-10T08:12:17.600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5期作者:万军[导读] 信息化时代,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发生很大改变,通过移动终端、互联网技术等随时获得信息。
在此背景下,广播电视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要提高对网络技术的重视度,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优化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信息传播,促使广播电视行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重庆广播电视集团(总台) 重庆市 400021摘要:信息化时代,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发生很大改变,通过移动终端、互联网技术等随时获得信息。
在此背景下,广播电视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能够获得长远的发展,广播电视行业要提高对网络技术的重视度,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和创新,优化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与信息传播,促使广播电视行业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因此,广播电视工程要深入网络技术的研究,不断创新节目制作,增强电视节目的传播效果,使其更好地迎合时代发展的步伐。
关键词:网络技术;广播电视工程技术;应用1导言当前,我国广播电视工程中广泛地应用网络技术,并且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其对广播电视工程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自身的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播电视传播信号的速度,促使我国广播电视工程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除此之外,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要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广播电视工程领域不断地深入改革,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与人们的实际要求。
2网络技术的发展现状在互联网环境中,各类资源是相互分散存在的,而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机融合各类资源。
分析网络技术的发展情况来看,最初主要用于军事领域,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被用于各领域。
通过网络技术的应用,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思维方式。
以本文主体广播电视为例,由于其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存在一定的缺陷,想要保证其在新时代更好地发展,就要充分运用网络技术的优势,通过网络技术、广播电视工程技术的有机结合,为观众创设出类型丰富的节目,以便吸引更多观众,推动广播电视行业健康发展。
广播电视工程中光纤网络的日常运行与维护发布时间:2022-10-25T04:14:27.693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0期作者:伍伟荣[导读] 随着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的持续提升,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对于光纤网络技术的应用要求越来越严格。
台山市融媒体中心 529200摘要:随着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质量水平的持续提升,广播电视行业内部对于光纤网络技术的应用要求越来越严格。
明确强调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光纤网络日常运行与维护管理问题,通过不断巩固加强光纤网络运行质量,保障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效果达到预期。
针对于此,为确保广播电视工程中光纤网络日常运行以及维护管理水平得以持续提升,本文主要立足于广播电视工纤网络运行,对新时期光纤网络日常运行以及维护管理措施进行创新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广播电视工程;光纤网络;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引言:光纤网络基本上可以视为网络信号传输的中枢神经,目前为全面提升广播电视工程运行效率以及管理质量,行业内部人员需要重点关注信号传播介质监控以及维护管理问题。
从客观角度上来讲,信号传播介质运行质量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会对广播电视节目播出质量以及收听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针对于此,相关从业人员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方式手段,从多个方面针对广播电视工程光纤网络日常运行以及维护管理措施行统筹部署。
其中,建议从业人员应该主动结合新技术以及新发展理念内容,对传统运行维护管理措施存在的薄弱问题进行重点解决。
并通过科学制定维护管理方案以及相关措施方法,确保光纤网络始终处于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1 广播电视工程光纤网络运行优化技术及措施分析1.1 科学构建基于光纤构架的三维网状分析图当前广播电视工程中运行的光纤网络在协议使用方面,均以统一的光纤网络协议为主。
其中,该光纤网络协议更加侧重于强调利用单条固定链路实现网络信号共享过程,确保光纤覆盖范围内可以完成信号分享工作。
为确保广播电视工程光纤网络运行效率得以进一步提升,相关人员可采取创新优化理念,对共享方式的网络拓扑架构进行优化与重组处理,确保整个架构体系的分享效率得以稳定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