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内控质量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3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质量标准,保证玉米淀粉的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辅料玉米淀粉。
职责:质量部负责制定、监督实施。
内容:【定量和定性的限度要求】【质量标准全文】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去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白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5~7.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 l,密塞,振摇5分钟,转人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l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通则0831) 。
灰分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2302),遗留残渣不得过0.3%。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2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铁盐取本品1.0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强力振摇5分钟,滤过,用适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依法检查(通则0807),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深( 0.001% ) 。
文件编号页码共3页第1页文件名称玉米淀粉内控质量标准版次制定人制定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批准人批准日期年月日颁发部门颁发日期年月日执行部门生效日期年月日分发部门:取代:【名称】玉米淀粉【代号】)、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P488【来源】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
(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
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μ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631),pH值应为4.5~7.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l,密塞,振摇5分钟,转入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1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文件编号页码共3页第2页文件名称玉米淀粉内控质量标准版次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831)。
红薯淀粉产品质量标准一、感官指标1.颜色:红薯淀粉呈白色或略带黄色,色泽应均匀一致。
2.气味:红薯淀粉应具有特有的红薯香味,无异味。
3.口感:红薯淀粉口感滑爽,无涩味。
4.颗粒度:红薯淀粉颗粒应细而均匀,无明显粗颗粒。
5.杂质:红薯淀粉中应无肉眼可见的杂质,如沙子、石头等。
二、理化指标1.水分:红薯淀粉的水分含量不应超过14%。
2.蛋白质:红薯淀粉的蛋白质含量应在0.8%-1.5%之间。
3.脂肪:红薯淀粉的脂肪含量不应超过1.5%。
4.酸度:红薯淀粉的酸度应在pH5.0-7.0之间。
5.灰分:红薯淀粉的灰分含量不应超过0.4%。
6.细度:红薯淀粉的细度应大于98%,即98%以上的颗粒通过200目筛。
7.白度:红薯淀粉的白度不应低于80度。
三、卫生指标1.无害微生物:红薯淀粉中不应检出对人体有害的微生物,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2.添加剂:红薯淀粉中不应含有防腐剂、色素等添加剂。
3.重金属:红薯淀粉中铅、砷等重金属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4.黄曲霉素:红薯淀粉中黄曲霉素含量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5.有害物质:红薯淀粉中不应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如丙烯酰胺等。
四、其他指标1.加工工艺:红薯淀粉的生产工艺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如生产设备、加工流程等。
2.包装标识:红薯淀粉的包装应密封、防潮、防污染,标识应清晰、准确,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信息等内容。
3.贮存运输:红薯淀粉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潮湿和污染,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4.使用说明:红薯淀粉的使用说明应包括使用范围、使用方法、使用量等内容,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5.安全警示:红薯淀粉应标注安全警示用语,如“食品添加剂过敏者慎用”等,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6.追溯信息:红薯淀粉的生产企业应建立追溯信息管理制度,记录产品的原料来源、生产过程、检验报告等信息,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
7.召回制度:红薯淀粉的生产企业应建立召回制度,对召回的产品应及时进行处理并记录召回原因和处理结果。
红薯淀粉产品质量标准引言红薯淀粉是一种以红薯为原料提取的淀粉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妆品工业、制药工业等领域。
为了确保红薯淀粉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准确的质量标准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红薯淀粉产品质量标准的关键要素和指标。
一、外观性状红薯淀粉产品的外观性状是评估其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标准应明确描述红薯淀粉的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
1.颜色:优质红薯淀粉应呈白色或微黄色,不得有杂质。
2.形状:标准应规定红薯淀粉的形状以及细度要求。
3.气味:优质红薯淀粉应无异味。
二、理化指标红薯淀粉产品的理化指标直接反映了其化学成分和技术指标,也是评估其质量的关键要素。
1.水分含量:红薯淀粉的水分含量应在一定范围内,通常不超过14%。
2.粒度分析:标准应规定红薯淀粉的粒度分布,常用的粒度指标有折光率、湿筛分析等。
3.含量测定:标准应明确红薯淀粉中主要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如淀粉含量、脂肪含量、灰分含量等。
4.糊化特性:红薯淀粉的糊化特性对其应用领域有着重要影响,标准应包括其糊化温度、糊化度等指标。
三、微生物指标红薯淀粉产品的微生物指标是评估其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
1.总菌落计数:标准应规定红薯淀粉产品中的总菌落计数限值,常用的测定方法包括菌落计数法等。
2.大肠菌群:红薯淀粉中不应含有致病性大肠菌群,标准应规定其检测方法及限值。
3.霉菌及酵母菌:标准应规定红薯淀粉产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方法及限值。
四、重金属及农残指标红薯淀粉产品中重金属及农残的含量对人体健康可能造成潜在影响,因此在质量标准中应包含相应指标。
1.重金属:标准应规定红薯淀粉中常见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及限值,如铅、砷、汞等。
2.农残:标准应明确红薯淀粉中农残的检测方法及限值,常用的农残检测方法包括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
五、包装和贮存要求标准应规定红薯淀粉产品的包装要求,以确保其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1.包装材料:标准应规定红薯淀粉产品适宜的包装材料,如塑料袋、纸箱等。
XXXXXXXXX有限公司辅料质量标准及检验操作规程1 品名:1.1 中文名:淀粉1.2 汉语拼音:Dian fen2 代码:3 供应商:见合格供应商名单4 取样文件编号:5 检验方法文件编号:6 依据:《中国药典》(2020年版第四部)。
7 质量标准:8 检验操作规程:8.1 试药与试剂:水、甘油、醋酸、稀盐酸、硫酸铵、标准铁溶液、淀粉指示液、碘滴定液、醋酸、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8.2 仪器与用具:显微镜、电子天平、烘箱、离心机、马福炉。
8.3 性状:(1)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2)本品在沸水中溶解,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
8.4 鉴别:取本品约1g,加水15ml,煮沸,放冷,加碘试液3滴,即显蓝色或蓝紫色或蓝黑色。
8.5 检查:8.5.1对碘灵敏度: 取澄清度检查项下的供试品溶液2. 5m1,加水97. 5m1,加碘滴定液(0. 005mo1/L)0. 50m1,摇匀,溶液应呈纯蓝色或紫红色,加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 0lmol/L)0. 50m1后,溶液蓝色应消失。
8.5.2酸度: 取本品20.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立即依法测定(附录11),pH值应为6.0~7.5。
8.5.3溶液的澄清度: 取本品1. 0g,加水5m1,搅拌均匀,加热水95 m1,煮沸2分钟,依法检查(附录43),溶液应澄清;如显浑浊,互即与3号浊度标准液比较,不得更浓。
8.5.4还原物质: 取本品10. 0g,加水100. 0ml,振摇15分钟,放置12小时,用G4玻璃垂熔柑祸滤过,取续滤液50. 0ml,加碱性酒石酸铜试液50m1煮沸2分钟,用已恒重的G4玻璃垂熔增祸滤过,沉淀物用水洗涤直至洗液呈中性,再分别用乙醇和乙醚各30m1洗涤,在105℃干燥至恒重,遗留残渣不得过250mg(5.0% ) 。
8.5.5氧化物质: 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l,密塞,振摇5分钟,转入50ml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量瓶中,加冰醋酸1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质量标准,保证玉米淀粉的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辅料玉米淀粉。
职责:质量部负责制定、监督实施。
内容:【定量和定性的限度要求】【质量标准全文】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去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白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
(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5~7.0。
外来物质取鉴别3项下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得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2331),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 l,密塞,振摇5分钟,转人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l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通则0831) 。
灰分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2302),遗留残渣不得过0.3%。
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082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铁盐取本品1.0g,置于具塞锥形瓶中,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强力振摇5分钟,滤过,用适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 50ml 纳氏比色管中,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依法检查(通则0807),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溶液比较,不得更深( 0.001% ) 。
文件的变更记录
目的:建立玉米淀粉质量标准,保证玉米淀粉的质量。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采购的辅料玉米淀粉。
职责:质量部负责制定、监督实施。
内容:
【定量和定性的限度要求】
【质量标准全文】
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制得。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去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白透明的凝胶状物。
(2)取鉴别(1)项下凝胶状物约1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
(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为4.5~7.0。
玉米淀粉质量标准玉米淀粉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原料,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等领域。
为了确保玉米淀粉的质量安全和稳定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质量标准。
本文将对玉米淀粉的质量标准进行详细介绍,以供相关行业人士参考。
一、外观要求。
玉米淀粉的外观应该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状,无异物和不溶性杂质。
粉末应该细腻、均匀,无结块和结晶。
二、理化指标。
1. 湿度,玉米淀粉的湿度应控制在14%以下,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保存期限。
2. pH值,应在5.0-7.0之间,符合食品卫生标准,不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3. 粘度,应根据产品的不同用途和要求进行调整,一般应在合理的范围内。
4. 灰分,灰分含量应控制在0.15%以下,以保证产品的纯度和质量。
三、化学成分。
1. 淀粉含量,玉米淀粉的淀粉含量应不低于98%,确保产品的主要成分符合要求。
2. 脂肪酸酯含量,应控制在0.15%以下,以防止产品氧化变质。
3. 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0.5%以下,以确保产品的纯度和稳定性。
四、微生物指标。
1. 大肠菌群,每克不得检出。
2. 霉菌和酵母菌,每克不得超过100CFU。
3. 变形菌,每克不得检出。
五、重金属和有害物质。
1. 铅、镉、汞,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量。
2. 农药残留,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量。
六、包装和储存。
玉米淀粉应采用食品级塑料袋或复合纸袋包装,密封性良好,防潮防尘。
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的库房内,远离有毒有害物质和异味。
七、质量控制。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定期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保留检测记录和样品,以备查验。
总结,玉米淀粉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原料,其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食品安全和质量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要求,才能生产出安全、优质的玉米淀粉产品,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玉米淀粉质量标准的了解有所帮助,也希朁相关行业人士能够严格执行标准,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1 目的:明确玉米淀粉的质量标准,保证玉米淀粉质量。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玉米淀粉的质量控制。
3 责任人:QA、QC、物料部。
4 内容4.1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本品在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4.2鉴别4.2.1取本品约1.0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4.2.2取鉴别4.2.1项下凝胶状物约LmL,加碘试液1滴,即显蓝黑色或紫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4.2.3取本品适量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片(通则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μ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呈现偏光十宇,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4.3卫生要求4.3.1 酸度取本品4.0g,加水2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离心,取上清液,依法测定(通则0631),pH值应4.5〜7.0。
4.3.2外来物质取鉴别4.2.3项下装片,在显微下观察,不有其他品种的淀粉颗粒。
4.3.3二氧化硫取本品,依法检查(通则2331), 含二氧化硫不得过0.004%。
4.3.4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 L,密塞,振摇5分钟,转入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淸,取上清液30.0mL置碘瓶中,加冰醋酸L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示液1mL,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硫代硫酸钠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4.3.5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30℃干燥90分钟,减失重量不得过14.0%(通则0831)。
4.3.6灰分取本品1.0g依法检查(通则2302),遗留残渣不得过0.3%。
4.3.7重金属取本品1.0g,依法检査(通则0821),含重金属不得过百万分之二十。
4.3.8铁盐取本品1.0g,置于具塞锥形中,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强力振摇5分钟,滤过,用适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置50mL纳氏比色管中,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释成35mL后,依法检查(通则0807),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1%)。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CCGF 111.1—2010淀粉2010-07-13发布 2010-08-01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淀粉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规范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淀粉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组织的监督抽查可参照执行。
监督抽查产品范围包括谷类淀粉、薯类淀粉、豆类淀粉等。
本规范内容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复检及附则。
注:针对特殊情况的专项国家监督抽查是指应急工作需要而进行的或者由于某种特殊情况(或原因)仅需要对部分项目进行抽样检验的专项监督抽查。
2 产品分类2.1 产品分类及代码产品分类及代码见表1。
表1 产品分类及代码2.2 产品种类淀粉包括谷类淀粉、薯类淀粉和豆类淀粉等。
3 企业规模划分根据淀粉产品行业的实际情况,生产企业规模以淀粉产品年销售额为标准划分为大、中、小型企业。
见表2:表2 企业规模划分4 检验依据下列文件凡是注明日期的,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T 4789.5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T 4789.11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 4789.1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 5009.36 粮食卫生标准分析方法GB/T 8883 食用小麦淀粉GB/T 8884 马铃薯淀粉GB/T 8885 食用玉米淀粉GB/T 12309 工业玉米淀粉GB/T 22427.1 淀粉灰分测定GB/T 22427.9 淀粉及其衍生物酸度测定GB/T 22427.13 淀粉及其衍生物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NY/T 875 食用木薯淀粉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和规定经备案现行有效的企业标准及产品明示质量要求5 抽样5.1 抽样型号或规格预包装或称量销售产品。
上海标准文件标题:淀粉质量标准淀粉质量标准【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冷水中或乙醇中均溶解。
【鉴别】(1) 取本品约1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半透明类白色的凝胶状物。
(2) 取本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3) 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μ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木薯淀粉多为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5-35μm,旁边有一凹处;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4) 取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淀粉和木薯淀粉均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PH值应为4.5-7.0。
干燥失重玉蜀黍淀粉不得过14.0%,木薯淀粉不得过15.0%。
灰分玉蜀黍淀粉不得过0.2%,木薯淀粉不得过0.3%。
铁盐不得超过0.002%。
氧化物质不得超过0.002%。
二氧化硫消耗的碘滴定液(0.01mol/L)不得过1.25ml(0.004%)。
2/2 淀粉质量标准QA-QS-014 微生物限度细菌≤1000个/克霉菌≤100个/克大肠杆菌不得检出【贮藏】遮光,密闭。
【有效期】自生产日期起两年。
【用途】用作片剂辅料。
【原辅料生产厂报告单检验项目】采购的原料供应商必须提供出厂检验报告,报告单上至少包括性状、鉴别、酸度、干燥失重、灰分、铁盐、二氧化硫、氧化物质、微生物限度的项目。
【原辅料进厂检验项目】性状、干燥失重、微生物限度。
【原辅料进厂验收标准】应符合表1表1。
淀粉国家食品标准答:一、一般指标1. 水分:按照GB 5009.3-2016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水分含量应≤18%。
2. 丝径:采用精度为0.02mm的丝径测量仪进行测量。
丝径的大小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3. 断条率:通过测定样品中连续断开或破损的纤维束数量来计算。
断条率应符合产品标准的规定。
4. 灰分:按照GB 5009.4-2016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灰分含量应≤0.2%。
二、有害物质残留量1. 总砷:按照GB 5009.11-2014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总砷的残留量应≤0.5mg/kg。
2. 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按照GB 5009.28-2016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苯甲酸及其钠盐、山梨酸及其钾盐的残留量应≤0.5g/kg。
3. 糖精钠:按照GB 5009.28-2016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糖精钠的残留量应≤3g/kg。
4. 铅:按照GB 5009.12-2017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铅的残留量应≤0.2mg/kg。
5. 铝:按照GB 5009.182-2017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铝的残留量应≤10mg/kg。
6. 脱氢乙酸及其钠盐:按照GB 5009.121-2016的规定进行测定。
淀粉中脱氢乙酸及其钠盐的残留量应≤0.3g/kg。
7. 黄曲霉毒素B₁等毒素残留量:按照GB 5009.22-2016等规定进行测定。
不同种类的毒素残留量应符合相应的产品标准规定。
8. 二氧化钛等食品添加剂残留量:按照相应的产品标准进行测定。
淀粉中食品添加剂的残留量应符合GB 2760-2014的规定。
三、标识信息1. 净含量:淀粉产品的净含量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标注清晰、准确。
2. 标签:淀粉产品的标签应符合《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包括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清晰、完整、易于识别。
四、感官品质感官品质是评价淀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色泽、气味、口感、质地等方面。
淀粉制品生产过程关键质量控制点
作业指导书
1、原料应由质检员按国家标准GB1354—8G进行抽样检验,符合标准的可通知仓库验收员办理入库,并做好感官检测和入库记录,原料库应符合卫生要求。
地面、墙壁有防潮、防毒设施,地面有垫板、门窗有防鼠、防虫作用,做到门密闭性能好,窗有纱窗,禁止家禽,动物进入原料库,入库的原料应有标识,间隔墙壁10公分整齐堆放在垫板上,厂原料出入库应按“先进先出”的原则有序进出,仓储管理员负责填写《原料入/出库记录,并负责定期对仓库进行清扫,保持仓库清洁卫生,生产都负责每月对原料仓库卫生的检查,并填写《原料/成品仓库卫生检查记录》。
2、控制指标
(1)蒸熟压力≥0.04Mpa、时间≥4分钟
(2)蒸熟前线检查压力表,进出气管道、阀们是否完好,并为蒸熟做好准备工作。
预先热蒸柜5分钟。
(3)蒸汽进入至蒸箱达到0.04Mpa后计时,淋有粉浆的金属钢带进入蒸箱,蒸熟时间为4—5分钟,如此循环运行。
(4)要经常排除柜内冷凝水,杜绝冷凝水喷溅于粉皮中,并导致热量传导不均匀,粉皮蒸熟效果不均匀。
(5)蒸箱蒸熟操作人员须经培训的专业人员操作并做
好操作记录。
(6)粉丝粉径≤1.5mm时,粉丝水分≤7%;
粉丝粉径≤1.5mm时,粉丝水分≤7.5%;
3、控制要求
(1)烘箱温度为100—120℃,烘烤时间≥2小时;
(2)竖切后进入夹层网带的湿粉丝均匀排列,不得有断条和重叠现象。
4、工作程序
粉丝进入烘干区时,调整设定温度和转数,每30分钟观察高温的温度显示屏和转数表,操作人员不定时去烘房感觉湿度,若湿度偏高,则开启排潮湿风扇,确保合格均温度。
GMP管理文件引用标准:《淀粉内控质量标准》一.目的:为规定淀粉的检查方法和操作要求,特制定此标准。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淀粉的质量检测。
三.责任者:检验员四.正文:检品名称:淀粉技术要求:1.1 物理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2.鉴别2.1试剂与溶液:碘试液2.2操作方法2.2.1 取本品约1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生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2.2.2 取本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2.2.3 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验装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µ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木薯淀粉多为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5~35µm,旁边有一凹处;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取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和木薯淀粉均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该产品应符合以下标准:3.检查3.1仪器与用具:电热恒温水浴锅、箱式电炉、纳氏比色管、分析天平、酸度计3.2试剂与溶液:稀盐酸、过硫酸铵、标准铁溶液、淀粉指示液、碘滴定液、冰醋酸、碘化钾、硫代硫酸钠滴定液3.3操作方法酸度取本品20.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立即依法测定,PH值应为4.5~7.0。
灰分取本品约l.0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后,逐渐升高温度到600~700℃,使完全炭化并至恒重,遗留的灰分,玉蜀黍淀粉不得过0.2%;木薯淀粉不得过0.3%。
铁盐取本品0.5g,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振摇5分钟,滤过,用水少量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 m1后,依法检查,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浓(O.002%)。
二氧化硫取本品20.0g,加水200ml,充分振摇,滤过,取滤液100ml,加淀粉指示液2ml,用碘滴定液(0.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淀粉质量标准分发单位淀粉质量标准DianfenStarch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Zea mays L.的颖果或大戟科植物木薯Manihot utilissima Pohl. 的块根中制得的多糖类颗粒。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取本品约1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半透明类白色的凝胶状物。
(2)取本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3)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置(200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Ⅱ C),在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类圆形,直径为5~30um;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木薯淀粉多为单粒,圆形或椭圆形,直径为5~35um,旁边有一凹处;脐点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4)取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和木薯淀粉均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20.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立即依法测定(附录Ⅵ H),PH值应为4.5~7.0。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5小时,减失的重量,玉蜀黍淀粉不得过14.0%,木薯淀粉不得过15.0%(附录Ⅷ L)。
灰分取本品约1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称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后,逐渐升高温度至600~700℃,使完全灰化并恒重,遗留的灰分,玉蜀黍淀粉不得过0.2%,木薯淀粉不得过0.3%。
铁盐取本品0.50g,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振摇5分钟,滤过,用少量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l后,依法检查(附录Ⅷ G),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2%)。
二氧化硫取本品2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200ml,充分振摇,滤过,取滤液100ml,加淀粉指示液2ml,用碘滴定液(0.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制药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制定玉米粉的内控质量标准,规范公司淀粉的采购与使用。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淀粉的采购与验收。
三、责任者:生产部、检验员、仓库保管员。
四、正文:
淀粉
本品系自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颖果或大戟科植物木薯的块根中制得的多糖类颗粒。
【性状】本品为白色粉末;无臭,无味。
本品在冷水或乙醇中均不溶解。
【鉴别】1 取本品约1g,加水15ml,煮沸,放冷,即成类白色半透明的凝胶状物。
2 取本品约0.1g,加水20ml混匀,加碘试液数滴,即显蓝色或蓝黑色,加热后逐渐褪色,放冷,蓝色复现。
3 取本品,用甘油醋酸试液装置,在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均为单粒,呈多角形或椭圆形,直径为5~~35µm,旁边有一凹处;脐点
中心性,呈圆点状或星状,层纹不明显。
4 取本品,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
玉蜀黍淀粉和木薯淀粉均呈现偏光十字,十字交叉位于颗粒脐点处。
【检查】酸度取本品20.0g加水100ml,振摇5分钟使混匀,立即依法测定,PH值应为4.5~~7.0。
干燥失重取本品,在105℃干燥5小时,减失的重量,玉蜀黍淀粉不得过14.0%,木薯淀粉不得过15.0%。
灰分取本品约1.0g,置炽灼至恒重的坩埚中,精密秤定,缓缓炽灼至完全炭化后,逐渐升高温度至600—700℃,使完全炭化并恒重,遗留的灰分,玉蜀黍淀粉不得过0.2%,木薯淀粉不得过0.3%。
铁盐取本品0.50g,加稀盐酸4ml与水16ml,振摇5分钟,虑过,用水少量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液,加过硫酸铵50mg,用水稀释成35mg后,依法检查,与标准铁溶液1.0ml制成的对照液比较,不得更深(0.002%)。
二氧化硫取本品20.0g,加水200ml,充分振摇,滤过,取滤液100ml,加淀粉指示液2ml,用碘滴定液(0.005mol/L)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消耗的碘滴定液(0.005mol/L)不得过1.25ml(0.004%)。
氧化物质取本品4.0g,置具塞锥形瓶中,加水50.0ml,密塞,振摇5分钟,转入50ml具塞离心管中,离心至澄清,取上清液30.0ml,置碘量瓶中,加冰醋酸1ml与碘化钾1.0g,密塞,摇匀,置暗处放置30分钟,加淀粉指示液1ml,
用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相当于34µg的氧化物质(以过氧化氢H2O2计),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滴定液(0.002mol/L)不得过1.4ml(0.002%)。
微生物限度取本品,依法检查,每1g供试品中除细菌数不得过1000个,霉菌数不得过100个外,还不得检出大肠杆菌。
【类别】药用辅料,赋形剂。
【贮藏】密闭,在干燥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