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时期气候变迁共28页
- 格式:ppt
- 大小:5.29 MB
- 文档页数:28
m第一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一、什么是气候1、天气天气指的是短期内(通常指一昼夜)的气象要素(比如温度、湿度等)和气象现象(比如云、雾、雨、雪等)在一定地域内综合表现的大气物理状况。
2、气候气候指某一个地区或地点内多年的天气状况。
(张光业、苏文才编著的《气候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3、气候、天气的关系气候和天气都是表示大气物理状况的指标,天气指的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指的是多年的天气状况。
二、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一)我国气候的变化过程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我国的气候有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
关于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分期,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划分为9个时期。
如果从距今1万年前算起,我国的气候变迁大致可分10个时期: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为一气候寒冷期。
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
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气候总体上较温暖,但气候也有所波动。
分为3个时期:(1)距今8000年至5000年间,我国气候较为温暖。
在我国各地都能找到证据。
A.陕西西安:在西安的半坡遗址(年代距今5600-6080年),出土的动物骨骸有獐、竹鼠和貉(hé)等。
獐现在只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沼泽地带。
竹鼠以竹笋、竹根为食,说明当时关中一带分布有大量的竹林,但现在陕西境内只有沿秦岭北麓还有少量的竹林分布,陕西境内已没有竹鼠了。
貉则喜欢生活于河湖之中。
这些动物遗骸表明,在距今五六千年前,西安一带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B.上海一带:上海菘泽、亭林、唯亭遗址的孢粉分析,证明距今5460±110年上海一带植被是青岗栎、栲为主的常绿阔叶林-落叶混交林,气候大致相当于现在浙江省中南部的气候,由此推测当时上海地区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出2-3℃,气候比现在温暖。
(2)距今5000年至4500年间,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有短暂的降温过程。
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哪些变迁?就我国而言,竺可桢教授经研究认为,我国在历史时期的气候可以分出四个温暖时期和四个寒冷时期,其特点与世界冰后期气候变动的总趋势相似.1、第一个温暖时期(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仰韶文化时代和河南安阳殷墟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有象.第一个寒冷时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汉水两次结冰,之后紧接着大旱.2、第二个温暖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秦汉时代),象群栖息北限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在公元前659年到公元前627年,淮河流域有象栖息.第二个寒冷时期(公元初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有淮河封冻的记载(公元225年).3、第三个温暖时期(公元600年到1,000年,隋唐时代),只在长江以南如信安(浙江衢县)和广东、云南才有象.第三个寒冷时期(1000到1200年,南宋时代)出现了太湖封冻的情况(1111年).1178年福州的荔枝曾全部冻死.4、第四个温暖时期(1200到1300年,元朝初期),在第三个温暖时期,今河南省的博爱和陕西的西安、风翔都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南宋时因气候寒冷,竹子无法生长,竹监司被取消了(风翔除外),到了元朝初期(1268到1292年),竹监司又重新设立,说明气候又转暖.第四个寒冷时期(1400到1900年,明末至清朝时代).十七世纪是我国最寒冷时期,特别是1650~1700年为最冷,在这五十年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四次,洞庭湖结冰三次.江西建于唐朝的柑桔园在1654年和1676年的强烈寒冬中完全毁掉.在近500年的第四次寒冷期中,即欧洲所谓的“现代小冰期”,温度仍有明显起伏,其中有四次较冷期(即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194 5起特别是1963年以后)和三次回暖期(1550~1600年,1720~1830年,191 6~1945年).。
中国5000年历史各朝代温度变化曲线图,暗藏着各朝兴衰
之谜
竺可桢研究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天色变化,创造有多刺变化,温度较高为暖和期,温度较低为寒冷期。
并是以划定了四个暖和期和四个寒冷期。
暖和期指温度高于均匀线,寒冷期指温度低于均匀线。
第一个暖和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西周第一个寒冷期:东周第二个暖和期:两汉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第三个暖和期:唐朝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第四个暖和期(相对暖和,但不及之前暖和):明朝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有学者按照气温变化图揣测,暖和期则会建立强大的昌隆王朝,而寒冷期则会出现衰败和朝代更迭。
比如明朝的衰败很洪流平上是由于小冰川期的天色劫难,那时几乎是文明史以来的最冷时代。
究其缘故缘由是由于:一旦温度降低,北方的草原就会枯萎,游牧迫于生计就会南下侵扰所以会出现朝代更迭。
良多人质疑温度揣测的切确性,按照挪威科学家绘制的雪线图来停止验证比力。
按照雪线的凹凸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和中国5000年气温变化图对角力计较,趋向根基同等。
中国5000年历史各朝代温度变化曲线图,暗藏着各朝兴衰之
谜
竺可桢研究了中国近5000年来的天色变化,创造有多刺变化,温度较高为暖和期,温度较低为寒冷期。
并是以划定了四个暖和期和四个寒冷期。
暖和期指温度高于均匀线,寒冷期指温度低于均匀线。
第一个暖和期:(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夏、商、西周
第一个寒冷期:东周
第二个暖和期:两汉
第二个寒冷期:三国魏晋南北朝
第三个暖和期:唐朝
第三个寒冷期:五代十国两宋
第四个暖和期(相对暖和,但不及之前暖和):明朝
第四个寒冷期:(17世纪至19世纪)清朝
有学者按照气温变化图揣测,暖和期则会建立强大的昌隆王朝,而寒冷期则会出现衰败和朝代更迭。
比如明朝的衰败很洪流平上是由于小冰川期的天色劫难,那时几乎是文明史以来的最冷时代。
究其缘故缘由是由于:一旦温度降低,北方的草原就会枯萎,游牧迫于生计就会南下侵扰所以会出现朝代更迭。
良多人质疑温度揣测的切确性,按照挪威科学家绘制的雪线图来停止验证比力。
按照雪线的凹凸和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图和中国5000年气温变化图对角力计较,趋向根基同等。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及其影响1、中国古代气候变化概况据考古发掘和相关记载:西周时期,我国气候寒冷。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气候较今温暖湿润,。
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
到了南北朝时期,天气骤然变冷,从而导致了北方游牧地区干旱冰冷,导致了游牧民族的大入侵。
隋唐时期气候变得暖和。
北宋时期气候开始转寒,。
十二世纪初期,气候加剧转寒,金人侵入华北地区,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
这时期,南方的太湖、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在冬天经常结冰、遍地皆雪。
从十四世纪初的元末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我国的气候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寒冷期,历经500余年。
这个期间的最温暖时期,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
研究表明,中国的兴衰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
中国历史最强盛的王朝都出现于气候温暖时代,而分裂往往出现在寒冷期。
2、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恶化。
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期正好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时间基本吻合:第一次是西周后期的北方狄人大举南侵,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内迁”,第三次是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族连续南下,第四次是清军入关,其环境背景均是气候的变冷,安史之乱发生的环境背景也是如此。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1、农耕文明时代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
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
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
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
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生产。
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
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水能力;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
而元代北方部分粮食“仰给于江南”,则说明北方土地的生产潜力在当时已经不大了。
中国气候历史悠久,从14000年前至今,至少经历了四个暖期和四个冷期。
以下是部分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1.公元600年至1000年:是第三个暖期,当时处于隋唐北宋时期,
也是中国三千年来最温暖的时代。
2.公元1000年至1200年:是第三个冷期,当时正值南宋时代,气
候转冷,华北地区不再有野梅树生长,南方太湖开始结冰,洞庭湖一带的柑橘冻死,荔枝种植线向南移动。
3.公元1200年至1300年:是第四个暖期,当时正值南宋后期到元
代,竹子再次回到黄河中游地区,这个温暖期只持续了100年左右。
4.公元1300年至1900年:是第四个冷期,也称为明清小冰期。
明
武宗时期,长江封冻一月,洞庭湖结冰一尺。
清朝初期,东南沿海一带冬季最低温比现在低5-7度。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嘿,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咱们中国历史上的气候那可是一直在变呀!就说古代吧,唐朝的时候,那气候可比现在暖和多啦!听老师讲,那时候长安城里的花开得都比现在早呢!我就在想呀,要是我能穿越到唐朝,是不是能更早地看到美丽的花朵,闻到那香香的味道?再往前,周朝的时候,黄河流域可不像现在这么干燥。
那时候,树木郁郁葱葱,河水也流得欢畅。
这就好像我们现在去公园,到处都是绿色,让人心情特别好。
可是后来呢,气候慢慢就变啦!比如说宋朝,北方有时候会特别冷,冷得让人直打哆嗦。
这就好比冬天里,你没穿厚棉袄就出门,那风一吹,骨头缝里都透着寒意!我爷爷跟我说过,他们小时候,冬天的雪下得可厚啦,能没过膝盖呢!而现在,雪好像都变得小气了,不肯多下一点。
这难道不是气候在变吗?咱们中国这么大,不同的地方气候变化也不一样。
南方一直都比较湿润温暖,北方有时候就比较干燥寒冷。
这就好像两个小伙伴,一个性格温柔,一个脾气有点急躁。
有一次,我和小伙伴们讨论这个问题。
小明就说:“那气候变了,对我们有啥影响啊?”小红马上接话:“这影响可大啦!粮食收成会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跟着变呀!”是啊,气候变了,农民伯伯种地就更不容易啦。
如果雨水少了,庄稼就会渴得没精打采;要是雨水太多,又可能会把庄稼淹坏。
这多让人心疼啊!而且,气候变了,有些动物和植物的生活也会受到影响。
说不定有些小动物会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家,到处流浪。
这多可怜呀!所以说,咱们可得好好保护环境,不能让气候变得更糟糕啦!要是气候一直这么乱变,那我们的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呢?难道我们要生活在一个乱糟糟的世界里吗?我觉得呀,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从自己做起,节约水电,爱护花草树木,让我们的地球能一直开开心心地转下去,让气候也能稳定一些,这样大家才能都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