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

《共同理想共同使命》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共同理想共同使命》是鲁教版教材思想品德课九年级第四单元第十课第一节内容。在前面第二、三单元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些方针政策,这些方针政策的制定为了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而基本国情是共同理想的依据。这节课内容是前面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同时为学生走好今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础。

按照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对共同理想和小康的要求,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2、本节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正确对待个人理想与共同理想的关系,深刻理解我国小康现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把实现共同理想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通过数据分析和事例比较,理解我国现在小康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共同理想,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培养学生认识现实规划未来的能力。

3、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教学难点:我国小康的现状

二、教法

我在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取创设情景、事例法、对比法、列图表、列数据法等教学方法。

三、说学法;

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向青年的过度阶段,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增强,有一定的思想认知,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讨论法、小组合作展示交流法、比较法、归纳法学习本节课。

四、说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畅谈理想

(二)、课堂探究活动

(三)、收获平台

(四)、达标反馈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畅谈理想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流沙河的诗《理想.》导入新课,目的是打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学习和探究理想问题的浓厚兴趣。接下来畅谈理想,这一活动是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入手,意图是启发学生由对个人理想的感性认识,扩展到对社会理想的理性认识。引出学生对共同理想的探讨的兴趣。

(二)课堂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展开对共同理想和个人理想关系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展开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一活动是依据当前一部分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思想迷惘的现状设计的,旨在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理想与共同

理想的关系。又用鲁迅先生的事例让学生进一步感悟青年自己的理想要与共同理想一致,激励学生立抱国之志,使思品课教学真正落实到行动中。

课堂探究活动二:观点辨析。

通过对理想实现的两种不同的观点辨析,让学生认识到实现理想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由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师适时点拨,点名大跃进的历史教训,社会发展不能急于求成。自然过度到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活动三:归纳分析。

为了突破难点,我用了文字材料、扇形图表和表格等材料,学生通过对材料中数据的分析比较归纳出我国现阶段小康的现状,设计这一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解读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认识由感性发展到理性。

(三)收获平台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四)达标检测:

选择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漫画分析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板书:

这样设计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明确知识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