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导学案
- 格式:docx
- 大小:30.64 KB
- 文档页数:21
人教版下学期六年级语文导学案课题:1 文言文两则 2课时主备教师:复备:审核人:第一课时《学奕》《学弈》导学案学习目标:1、能读通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背诵课文。
2、能了解古今语言的区别,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理解课文。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4、对文言文产生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资料准备:一、词语解释及翻译二、知识链接1、作者介绍:孟子:战国时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名轲,字子舆。
战国人,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著作有《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2、弈秋:春秋时期鲁国有位叫秋的人特别喜欢下围棋,潜心研究,终于成为当时的第一高手,人们不知道他姓什么,因为古代围棋他是因下围棋而出名的,所以人们都叫他弈秋。
这“弈”在古代是专指围棋的意思,今天的意思起了变化,成了动词,意思是“下”棋,可见事物是随着历史而变迁的。
预习案方法指导:利用工具书,自主学习完成。
一、读熟课文,读准字音,试着按照句意读出节奏。
二、找出不懂的字词,思考其意思,翻译课文。
三、了解背景。
四、提出探讨问题。
探究案方法指导:1、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2、互相质疑,大胆发言。
(一)检测预习:1、写出翻译。
2、检查朗读,互相评价,纠正字音。
(二)合作探究:一、交流词语意思,翻译文言文。
特别是以下词语: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弈秋:通国:之:善: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使:诲:其: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之:鸿鹄:至:思:援:缴: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与之”的“之”:俱:弗若:矣:之: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其:与:曰:非:然:也:二、知识链接1、介绍《孟子》。
2、介绍弈秋。
三、学生质疑释疑1、分层。
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答案人教版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哪首诗()[单选题] *登泰山望泰山望岳(正确答案)观岳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比(等到)诸侯之列不省所怙(依靠)B.吾为若德(恩德,人情) 齐谐者,志(记录)怪者也(正确答案)C.其后五年,吾妻来归(回家)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D.善刀而藏之(通“缮”,修治) 敛不凭(凭借)其棺3、46. 下列句子中加双引号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北京冬奥会已经“销声匿迹”,人们便要潜心剖析它留下了什么精粹。
B.我们班阅读之星王晓明学习刻苦,数学作业做得“天衣无缝”。
C.中国的戏曲艺术,以它的神奇魅力,令人“叹为观止”。
(正确答案)D.在抗疫过程中,大多数公职人员依法行事,坚决执行上级命令,“阳奉阴违”,展现了人民公仆的风采。
4、椽的正确读音是()[单选题] *chuānchuànchuǎnchuán(正确答案)5、21.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单选题] *A.临近期末,同学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都有很大的提高。
B.中餐的推广使豆腐日益受到各国的欢迎是可以预期的。
C.我们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提高思想认识,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转型。
(正确答案)D.通过哈桑的誓言“为你,千千万万遍”,使我懂得了朋友间友谊的珍贵。
6、1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企盼(qǐ)绚丽(xuàn)承载(zài)一呼百应(yīng)B.咀嚼(jué)苍穹(qióng)譬如(bì)强聒不舍(guō)C.胚芽(pēi)笨拙(zhuō)冗杂(rǒng)豁然贯通(huò)(正确答案)D.陨石(yǔn)解剖(pāo)奠基(diàn)拾级而上(shè)7、关于《红楼梦》的文化常识,选出表述正确的一项( ) [单选题] *A.林黛玉与贾宝玉二人关系为姨表兄妹。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六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一单元:知识就是宝藏一、考核规定本单元作文+诗词背诵(选择一首)=期中考试成绩二、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词和词语2.理解课文大意,逐字逐句读、背3.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技巧4.诗词背诵及演说三、教学内容1.《知识就是宝藏》课文学习及深入剖析2.《献爱心》诗词学习四、教学重难点1.如何读懂课文,掌握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
2.如何深入剖析语文内容,结合实际生活进行思考。
五、教学方法听、说、读、写、背、思考、讨论、比较、练习六、教学步骤第一课:阅读课文《知识就是宝藏》1.课前预习预习生词:宝藏、谦虚、谨慎、精益求精、云雾弥漫、燃放、典籍预习思考:你有听过“宝藏”这个词吗?宝藏是什么?人们为了获得宝藏会做什么?听听师兄们分享他们在学习时候的经验,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
2.读课文(1)整体阅读:读前思考,图像化。
(2)逐字阅读:有侧重地读。
3.讨论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学习中的经验,如何充分利用时间、提高效率,增强学习兴趣,让他们接受来自其他同学的建议,人人都有进步的空间。
第二课:《献爱心》诗词学习1.课前预习预习生词:缺乏、恩爱、同舟共济、心灵手巧、仁慈、体谅2.读课文(1)整体阅读:读前思考,提高阅读速度。
(2)朗读:熟记篇目,边读边理解。
(3)背诵:分段背3.讨论学生自带一张图片,分享他们在生活中做的一件有利他人的小事,让同学们探究到“献爱心”在生活中的含义,发扬人间美德,持续积累自己的爱心。
第三课:《知识就是宝藏》语言文字运用技巧1.课前预习预习语言文字艺术技巧:比喻、夸张、排比、感叹、反问等2.学习运用技巧通过老师讲解,教会学生使用语言文字艺术技巧,创作小作文、诗词等作品。
通过小组展示和点评,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快速运用学到的技巧。
3.练习以“我的宝藏”为主题进行写作,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心中最宝贵的“宝藏”。
七、教学反思本单元以知识为主题,深入挖掘学习的本质。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第一单元导读学习目标:1、学会本组8个生字。
2、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3、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4、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学习重点: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体会作者是运用哪些表达方法把自己的感悟写出来的。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学法提示:开始新的单元学习时,首先要看一看单元导语。
在导读中的第一自然段我们会体会到,本组课文作者要在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方面要帮助我们。
那我们在读文是就要看一看作者写了生活中的那些事情,在这些事情中又获得了怎样的人生启示,对我们成长有什么意义。
这是要边读边思考的。
第实际体会句段中蕴含的道理,同时在读课文的时候,还要把我主要内容,思考他所运用的表达方法,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法把这样的内容说清楚的,在我们的习作当中,试着用一用这些方法,这样边读边想边用,才能通过几年的学习,把我们已经具有的自学能力运用好。
同学们,到了六年级了,我们要注重自学、自悟、自得。
这样,我们的语文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习准备:课前查阅有关作者及课文内容的相关资料。
学习课时: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3~15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6~7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回顾·拓展1~2课时。
1、文言文两则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难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
2、能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学习准备:学生可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找资料,初步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
成长足迹学习目标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努力,也离不开学校关怀、老师教导和同学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感情,并立下美好志向。
4、通过引导学生分类筛选评语、给相片加小标题、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处理、加工信息能力和概括、表达能力。
5、承前启后,为下阶段活动做好铺垫。
活动重难点:充分运用多种语文形式,让学生回忆美好小学生活,用心感受老师辛勤耕耘,在浓浓师恩中找寻成长足迹。
学前准备:教师、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时安排6学时学习过程:第一课时浏览本组教材,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1、阅读单元导语,联系实际,激发开展综合性活动兴趣。
2、阅读“活动建议”明确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自由读。
指名说。
教师针对学生发言相机板书。
3、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参考哪些材料。
4、根据“活动建议”和学校实际情况,确定开展哪些活动。
制定和交流活动计划。
活动计划第二课时1 难忘启蒙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老师们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工作态度,感受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作者对启蒙老师回忆三件事学习难点“抗日讲演比赛”与“抵制日语课”理解学习过程一、板书课题。
(1)释题:什么叫启蒙?(2)在你六年小学生活中,给你印象最深老师是谁?请用简单一两句话说说他对你影响。
(3)文中作者那“难忘启蒙”是什么?课题为什么叫“难忘启蒙”?请找出一句话来说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思考文章写了启蒙老师哪几件事?2、这几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怎样品质?3、你有哪些不懂问题,提出来。
三、交流感悟,深入理解。
1、这篇文章回忆了小学启蒙老师哪几件事情?2、你觉得“我”启蒙老师具有怎样品质,作者是怎样写出来?(1)热爱祖国①演讲----教师引导:“我们”演讲是在怎样情况下进行?说明了什么?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名,其中男生人,女生人。
学生的语文水平不平衡,尤其是部分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需要加强,也存在少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差,作业不完成,字迹潦草,语文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思维不够灵活。
因此新学期中,要一面加强“双基”训练,一面着重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总体上分析,全班学习态度还比较端正,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的失去了兴趣,需要好好加强教育。
二、教材概况: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
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
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
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本册教材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21篇,其中精读课文10篇,略读课文11篇。
这五组教材的编排体例与高年段前三册一致,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课例包括4~5篇课文。
每篇精读课文后有思考练习题,略读课文前有连接语。
部分课文后面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
全册安排“资料袋”三次,安排“阅读链接”五次。
“口语交际·习作”依然作为一个独立的栏目,在有的单元中提供多个角度供教师和学生选择。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成语故事”“趣味语文”“课外书屋”穿插安排,不再设“展示台”栏目。
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各安排了两次,“课外书屋”安排了一次。
三、教材特点:(一)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基本理念,并从这个基本理念出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而且提出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导学案使用说明一、导学案的编写意图为了进一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与学融为一体,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真正体现课程标准倡导的“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创造性地理解教材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等新的教学理念,强化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加快小学教育改革的步伐,全面提高我旗小学教育质量,使我旗小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为此,我们特组织全旗骨干教师编写了集教与学于一体的师生公用的学习资料。
“导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练"的作用。
小学语文“导学案”借鉴了外地的先进经验,融入了多年来我旗“小语整改”、“自主探究式教学”、“批注式阅读”等科研成果,突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强化了读书训练,重视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会,读中积累,读中得法。
整个学习环节的设计,遵循语文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学生的读书活动有层次、有梯度,可以说导学案的设计真正落实了有效教学的教育理念。
二、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导学案”的基本结构目标解读课文导读基础达标预习导航学后疑惑自我挑战拓展阅读作业及活动设置相关链接三、板块使用说明关于“目标定位”。
学生在学习每课前依据导学案预先明确“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准备”,在此基础上学生按要求进行课前预习。
切实做到心中有教材、有目标、有重点、有学法,一句话心中有数,顺利完成学习任务。
关于“预习导航”。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前预习课文的能力,我们设计了此环节。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六年级语文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 ,第一课时预习展示课,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2年 2 月23 日主备人:一、学习目标1. 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通~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生文言文的兴趣。
5.通过朗读~疏导课文大意~理解课文~感悟古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6. 培养大胆质疑~勇于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重点词语~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掌握文言文的朗读技巧。
2.难点‚之?字的理解以及对‚辩曰?中现象的理解。
三、知识梳理1.能正确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2.通过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
四、学法指导1.小组之间自由朗读课文。
2.借助注解相互说说课文语句的意思。
五、学习过程,一,出示目标流程,1分钟,出示学习目标及课前随堂设计。
,二,自学讨论释疑,8分钟,1.自学指导?借助课后注解~理解课文大意。
?结合课文注解~自己试着翻译古文。
?思考讨论:谁学下棋,怎样学,结果如何,。
?你认为课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展示汇报讨论梳理1.我会朗读古文。
2.我知道文中词和句子的含义。
重点指导‚之?字的用法:通国之善弈者也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3.我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四,达标检测评价,8分钟,一、给带括号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使弈秋,诲,二人弈。
,huǐ huì, 2、,弗,若之,矣,。
(fú fó) (yī yǐ)二、比一比~组词。
弈, , 奕, ,佛, , 弗, ,惟, , 维, ,三、解释句子的意思。
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
、弗若之矣 1。
———————————————————。
六年级语文导学案1.文言文两则 ,第二课时预习展示课,授课总时数:2 授课日期:2012 年2 月23 日主备人:骆婉婷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根据课后注解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1 《文言文两则》学校:学生姓名:学习内容:1 《文言文两则》(学弈,两小儿辩日)学习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重点:熟读成诵学习难点:参考注释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重点学习《学奕》,能根据课后注释理解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明白“读书做事一定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或一心二用”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学习过程:自主学习一、导入定向1、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为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成语导入,激发兴趣“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一定很熟悉,谁来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一篇文言文----《学奕》(板书课题)二、自学体验1、学生借助字词典和文下注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的读课文,用笔划出自己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2、教师巡回指导学生,聆听学生是否读准了字音,是否读通了句子,并及时的单个指导。
3、教师对学生读书习惯进行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
4、对照相应注释,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再连起来说一说。
5、自主学习,标出不理解的地方。
交流展示三、合作展示:1、各小组代表把自己最不认识的生字和最不理解的词语写1-2个在黑板上。
2、小组间互相帮助认识生字,理解词意和句意。
3、学生相互解疑答难。
4、教师对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过程中仍存在的字、词、句理解疑难进行点拨和指导,并与学生一起探究解决。
四、归纳提升:1、学生再读课文,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2、要求读得准确,读的通顺。
3、教师范读,注意朗读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