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6近期国内外有关危险化学品事故
- 格式:pptx
- 大小:2.49 MB
- 文档页数:40
国内外环境安全事故案例1.温州某电化液氯钢瓶爆炸事故1979年9月7日,浙江省某电化液氯工段液氯钢瓶爆炸。
该工段414㎡厂房全部摧毁,相邻的冷冻厂厂房部分倒塌,两个厂房内设施、管线全部摧毁。
并造成附近办公楼以及厂区周围280余间民房不同程度的损坏。
液氯工段当班的8名工人当场死亡。
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电化厂设在市区,与周围居民距离较近,爆炸后扩散的10.2吨氯气波及7.53k㎡,事故导致779人氯气中毒,59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630万元。
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如下:1)最初爆炸的1只液氯钢瓶是由温州市某药物化工厂(简称药化厂,该厂液化石蜡工段是以液化石蜡和液氯为原料生产氯化石蜡)送到电化厂来充装液氯的。
由于药化厂该工段生产设备简陋,在生产设备与液氯钢瓶连接管路没有安装逆止阀、缓冲罐或其他防倒罐装置,致使氯化石蜡倒灌入液氯钢瓶中。
2)电化厂液氯工段工人违章操作,在充装液氯前没有对欲充装的钢瓶检查和清理,就进行液氯充装。
充装时,钢瓶内的氯化石蜡和液氯发生化学反应,温度、压力升高,致使钢瓶发生粉碎性爆炸,并导致一连串钢瓶爆炸。
2.南京助剂厂超压爆炸事故1988年10月22日,南京助剂厂防老剂DBH车间酒精蒸馏釜因超压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3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188万元。
酒精蒸馏是防老剂DBH生产的附属岗位,其作用是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酒精(主要是水、酒精和少量氯化苄的混合物)回收,再用于生产。
基本工艺过程为:将母液(废酒精)置于常压酒精蒸馏釜中,开启蒸汽升温,并将冷凝塔下冷却水打开。
保持釜中母液处于沸腾状态。
馏出的酒精蒸汽经冷凝塔凝结为液态经出料阀流出。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酒精蒸馏釜出料阀没有开启。
由于出料阀未开启,酒精加热后,使常压蒸馏釜处于受压状态。
当釜内蒸汽压力超过釜盖螺栓的密封力时,将釜盖冲开(可视为物理性爆炸)。
大量酒精蒸汽冲出后与空气迅速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源(为非防爆电气设备的火花)瞬间发生化学爆炸。
五起危化品运输事故案例解析作者:来源:《汽车与安全》2018年第03期危险化学品对运输车辆要求较高,承运危险化学品的运输车辆是流动的重大危险源,相比普通车辆更易发生事故,而且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和更大危害性。
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不同于一般运输事故,往往会衍生出燃烧、爆炸、泄漏等更严重的后果,造成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人员伤亡等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京沪高速江苏淮安段2005年“3.29”事故时间:2005年3月29日19时许地点:京沪高速公路南行线沂淮江段103公里500米处经过:一辆装运40.44吨液氯(核载15吨)罐式半挂货车因左前轮突然爆胎,方向失控撞毁中央护栏,冲入对向车道并发生侧翻,与对向驶来的半挂车碰撞,液氯罐车所载液氯泄漏。
后果:事故造成29人中毒死亡,456人中毒住院治疗,1867人门诊留治。
暴露问题:一、肇事液氯重型罐式半挂货车严重超载,核定载质量为15吨,事发时实际运载液氯多达40.44吨,超载169.6%。
二、车辆违规使用报废轮胎,导致左前轮爆胎,在行驶的过程中车辆侧翻,致使液氯泄漏。
三、肇事车驾驶员、押运员在事故发生后逃离现场,失去最佳救援时机,直接导致事故后果的扩大。
四、车辆没有办理危险品道路运输通行证,属于违法运输。
京珠高速河南信阳段2011年“7.22”事故时间:2011年7月22日3时43分地点:京珠高速河南省信阳段938公里115米处经过:一辆大型卧铺客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发生爆燃,客车继续前行145米至京珠高速938公里260米处,与道路中央隔离护栏刮蹭碰撞后停车。
后果:事故造成41人死亡、6人受伤,客车烧毁,直接经济损失2342.06万元。
暴露问题:一、事故大型卧铺客车不是危险货物专用车辆,不具备运输危险货物资格。
二、在没有任何安全防护的情况下,违法运输了15箱共300公斤的易燃危险化学品偶氮二异庚腈。
三、XX集团以包代管,默许事故车辆长期违规站外经营。
四、X公司多次违规运输危化品,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未按照规定加贴危化品安全标签和包装标识。
历史上十一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国内事故石油化工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6”爆炸火灾事故2011年11月6日,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7人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气体分馏装置脱乙烷塔顶回流罐由于硫化氢应力腐蚀造成筒体封头产生微裂纹,微裂纹不断扩展,致使罐体封头在焊缝附近热影响区发生微小破裂后进而整体断裂,发生物理爆炸,罐内介质(乙烷与丙烷的液态混合物)大量泄漏,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后,遇明火发生闪爆,并引发火灾。
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11•18”中毒事故2017年11月18日,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发生中毒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6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68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大连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承包商河南鄢陵京顺石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在清洗E7001C、E7001D两台换热器作业中,使用含盐酸的清洗剂,并将清洗剂直接倒在含有硫化亚铁和二硫化亚铁污垢的管束上,反应释放出硫化氢气体,导致9名作业人员中毒。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11•30”较大机械伤害事故2017年11月30日,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炼油厂二车间发生管束突出导致的机械伤害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重伤、14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644.52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设备安装公司施工人员在进行E2208/2油浆蒸汽发生器检修时,带压拆卸油浆蒸汽发生器壳体与管箱的连接螺栓,螺栓断裂失效,管箱与管束突出,撞击现场人员导致人员伤亡。
精细化工济南华阳应用技术有限公司“11•14”有毒气体泄漏事故2004年11月14日,济南华阳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3-巯基丙酸车间工人违反工艺操作规程,导致系统内压力升高引起硫化氢大量泄漏。
操作工在撤离过程中先后晕倒在车间内,隔壁车间的值班人员发现后在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进入现场抢救中毒人员,又造成了多人中毒。
近年省内外11月典型危险化学品事故一、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1·6”爆炸火灾事故2011 年 11 月 6 日,吉林省松原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炸火灾事故,造成4人死亡,7人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气体分馏装置脱乙烷塔顶回流罐由于硫化氢应力腐蚀造成筒体封头产生微裂纹,微裂纹不断扩展,致使罐体封头在焊缝附近热影响区发生微小破裂后进而整体断裂,发生物理爆炸,罐内介质(乙烷与丙烷的液态混合物)大量泄漏,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后,遇明火发生闪爆,并引发火灾。
二、重庆市长寿县长风化工厂“11·7”二苯甲酮工段泄漏爆炸事故2001 年 11 月 7 日,重庆市长寿县重庆长风化工厂发生爆炸燃烧事故,造成3人死亡,7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0余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光气化釜检修后恢复生产时,操作人员未按工艺要求操作,在温度偏低时加入过量光气,导致光气积聚过多。
当釜内温度升高后,光气与苯发生剧烈反应,釜内压力升高,导致尾气管破裂漏气,达到爆炸极限的苯蒸汽被静电引燃,发生爆炸。
三、中国石油吉化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2005 年 11 月 13 日,中国石油吉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60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并引发了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直接经济损失为6908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苯胺二车间硝基苯精制岗位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在停止粗硝基苯进料后,未关闭预热器蒸汽阀门,导致预热器内物料气化。
恢复硝基苯精制单元生产时,再次违反操作规程,先打开了预热器蒸汽阀门加热,后启动粗硝基苯进料泵进料,引起进入预热器的物料突沸,产生剧烈振动,使预热器及管线的法兰失效,空气吸入系统,因摩擦静电,导致精馏塔发生爆炸,并引发其它装置、设施连续爆炸。
四、济南华阳应用技术有限公司“11·14”有毒气体泄漏事故2004 年 11 月 14 日,济南华阳应用技术有限公司发生有毒气体泄漏事故,造成3人死亡,5人中毒,直接经济损失约200万元。
近段历史上五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选登
佚名
【期刊名称】《安全生产与监督》
【年(卷),期】2022()6
【摘要】一、国内事故中石化上海赛科公司“5.12”闪爆事故2018年5月12日,中石化上海赛科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一苯罐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发生闪爆事故,造成检维修作业承包商上海埃金科工程建设服务有限公司6名现场作业人员死亡。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75-TK-0201内浮顶储罐的浮盘铝合金浮箱组件有内漏积液(苯),在拆除浮箱过程中,浮箱内的苯外泄在储罐底板上且未被及时清理。
【总页数】4页(P43-4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我国近段历史上7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摘登
2.近段历史上8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摘登
3.近段历史上十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摘登
4.近段历史上11月发生的危化品典型事故选登
5.历史上五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8年全国化工行业事故情况通报现将2018年全国化工、医药、危险化学品行业发生的有人身伤亡和影响较大的事故通报如下:1、浙江圣安化工“1•5”燃爆1月5日10点05分,浙江圣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因“盐酸羟胺项目”改造,承建单位在改造过程中发生燃爆故,经及时扑救,明火全部扑灭。
本次事故造成承建单位现场施工人员2人死亡及 1人轻伤,同时造成公司部分生产备损坏。
2、新疆吐鲁番恒泽煤化公司“1•24”闪爆1月24日,吐鲁番市恒泽煤化有限公司在对改质沥青高位槽油气回收管道进行检维修作业时发生闪爆,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3、山东临沂金山化工公司“2•3”爆燃2月3日上午10时51分,位于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经济开发区的金山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山化工)在停产整顿期间非法违法组织生产,发生爆燃事故,造成5人死亡(含邻氯氯苄生产作业人员2名)、5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性质恶劣,影响重大。
4、江西九江中伟科技“2•10”闪爆2月10日8时50分左右,江西省九江上海硅品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租赁位于湖口县金沙湾工业园的九江中伟科技化工有限公司(已停产五年)储罐区一废弃储罐,因检修违规动火作业发生一起闪爆事故。
事故共造成两人死亡。
5、河北唐山华熠公司“3•1”爆燃3月1日12时20分许,唐山华熠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化工企业)苯加氢车间罐内残存可燃气体着火,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6、天津渤化永利化工公司“4•26”中毒窒息2018年4月26日21时10分许,在天津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成氨变换工段检维修作业过程中发生一起中毒和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永利化工公司煤化工事业部设备大修期间使用氮气进行系统气密性试验时,发现合成氨变换工段3#变换炉人孔处泄漏,承包商检维修作业人员在未办理检维修作业票的情况下拆卸人孔盖准备更换垫片时,3#变换炉内氮气泄漏导致发生中毒或窒息事故。
7、兰州佛慈制药“5•7”机械伤害5月7日15时40分许,兰州新区佛慈制药科技工业园区提取二车间,浙江天联机械有限公司设备调试人员在1# 醇沉罐内进行设备调试时发生一起机械伤害事故,造成1人死亡。
目录目录 (1)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 (4)一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 (4)二淄博中轩生化有限公司"6.16"火灾事故 (5)三吉林化学工业公司化肥厂火灾事故 (5)四菏泽海润化工有限公司小井乡黄庄储备库11.23 爆燃事故 (6)五兴化化工公司甲醇储罐爆炸燃烧事故 (7)六制度不全操作不当引发爆燃事故“2005.9.28”燃爆事故 (9)七济南市某化工厂氮氢气压缩机放空管雷击着火事故 (10)八锅炉长期高负荷运行引发火灾事故 (10)九爆炸危险区域使用非防爆电气设备引发火灾 (12)十一起氧气管道燃爆事故 (12)十一某化工厂动火措施不完善气柜方箱着火事故 (14)十二中石油兰州石化爆炸事故 (15)第二章爆炸事故案例 (17)一安徽某化肥厂汽车槽车液氨储罐爆炸 (17)二大庆石油化工总厂2004.10.27硫磺装置酸性水罐爆炸事故分析 (17)三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有限公司“7.11”爆炸事故 (19)四河北省某银矿空气压缩机油气分离储气箱爆炸 (20)五某石化总厂化工一厂换热器爆炸 (21)六锅炉炉膛煤气爆炸事故案例 (22)七山东德齐龙化工集团氮氢气体泄漏爆炸事故 (23)八动火前检查欠详作业中爆炸伤人 (24)九山东博丰大地工贸有限公司“7.27”爆炸事故 (24)十山西某化工厂压力容器爆炸事故案例 (25)十一南京化工厂爆炸事故 (26)十二大连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27)第三章中毒事故案例 (29)一河南濮阳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较大中毒窒息事故 (29)二莘县化肥有限责任公司“7.8”液氨泄漏事故 (30)三淄博市周村区“5.21”危化品槽罐车中毒死亡事故 (32)四山东阿斯德化工有限公司“8.6”一氧化碳中毒事故 (33)五山东滨化集团化工公司“4.15”氮气窒息事故 (34)六山东晋煤同辉化工有限公司“4.21”事故 (34)七苯中毒事故案例 (36)八制度不执行,入罐作业酿事故 (37)九某化工厂急性硫化氢中毒事故分析 (38)十二氧化硫中毒事故案例 (39)第四章国外化工安全事故案例 (41)一美国乔治亚州奥古斯塔BP-阿莫科聚合物工厂爆炸事故 (41)二美国路易斯安那州Sonat Exploration公司油气分离厂火灾爆炸事故 (42)三美国托斯科埃文炼油厂爆炸事故 (46)四日本甲醇精馏塔爆炸事故 (49)五美国环氧乙烷再蒸馏塔爆炸事故 (50)六韩国幸福公司的ABS树脂厂火灾爆炸事故 (51)七日本一合成氨装置爆炸事故 (52)八印度马弗罗炼油厂储罐区爆炸事故 (53)九墨西哥城液化石油气站火灾爆炸事故 (53)十西班牙液化丙烯罐车爆炸事故 (55)十一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氮气窒息事故 (57)十二印度博帕尔甲基异氰酸酯泄漏事故 (59)十三日本一化工厂生产农药时焦油状废物分解泄漏事故 (62)十四塞内加尔液氨储罐发生爆炸事故 (62)第一章火灾事故案例一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9.12"爆燃事故2010年9月12日,山东赫达股份有限公司发生爆燃事故,造成2人重伤,2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约230余万元。
2018年人身伤亡及国外重大伤亡事故收集2018年人身伤亡及国外重特大事故收集一、全国人身伤亡事故。
1、2018年1月1日江苏启东发生一起载人面包车落水事故致7人死亡。
21日6时24分,启东市公安局接报警称,一辆面包车坠入启东市大洋港水域。
接报后,启东市迅速组织力量全力搜救。
失事车已被打捞上岸,车内共载有10人,其中2人无生命危险,1人正在医院抢救,另有7人死亡。
2、2018年1月2日上海沉船事故10人下落不明,已发现一遇难者。
2018年1月2日深夜,载有5000吨钢材的“长平”轮在吴淞口锚地沉没,13名船员中,3人获救,10人下落不明。
4日现场打捞船“东南起12”轮在“长平”轮三楼过道发现一具遇难者遗体,具体身份待核实。
大副李伟琳是三名获救船员之一。
据他回忆,事发前,“长平”轮正打算驶入黄浦江停靠卸货,但遇到了临时交通管制,便抛锚等候。
待到管制结束起锚时,撞上了同样停靠着的“鑫旺138”轮。
在还没来得及跳江时,船已经沉了,此时距离撞船仅3至4分钟。
3、2018年1月3日云南曲靖麒麟区发生交通事故致4死1伤。
3日12时45分许,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向桂社区桂花树居民小组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现场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伤者被立即送往医院抢救,其中2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此次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1人受伤。
4、2018年1月6日湖北一客车侧翻事故致3死36伤。
6日18时50分许,一辆由上海开往成都的客车行至湖北随州市高新区漂水河路段时发生侧翻,事故导致3名乘客死亡,4名乘客重伤,32名乘客轻伤。
5、2018年1月7日哈尔滨一铁路道口火车与轿车剐碰 2人死亡。
7日19点57分,46715次货运列车运行至成宾线26公里145米3号有人看守道口处,与一辆小轿车发生剐碰,造成轿车内两名乘客当场死亡,另有伤者送往医院抢救。
6、2018年1月8日河北蠡县一皮毛公司发生火灾致一女工死亡。
1月10日下午17时左右,位于河北蠡县鲍墟镇的保定友福皮毛有限公司细皮后整车间发生火灾。
危险化学品事故案例危险化学品事故是指在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导致的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和财产损失。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危险化学品事故的案例,以便引起大家对化学品安全的重视和警惕。
案例一,2005年11月13日,中国大连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危险化学品事故。
当时,一家化工厂的硝化纤维素车间发生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车间内的温度和湿度不当,导致硝化纤维素发生了自燃,最终引发了爆炸。
这起事故给当地的居民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化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敲响了警钟。
案例二,2015年8月12日,美国田纳西州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
当时,工厂中储存的氯化氢泄漏,导致周边地区的居民被迫疏散,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工厂在氯化氢储存和处理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管理漏洞,导致泄漏事件的发生。
这起事故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关注,也促使了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修订和完善。
案例三,2019年5月20日,印度孟买市郊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一起严重的化学品泄漏事故。
当时,工厂中存放的甲醛泄漏,导致了大量的有毒气体向周边地区扩散,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
经过调查,事故原因是由于工厂在化学品储存和管理方面存在严重的违规行为,导致了泄漏事件的发生。
这起事故引起了印度政府和社会各界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也促使了相关法规和标准的严格执行和监管。
以上案例充分说明了危险化学品事故对人们生命财产和环境造成的严重影响,也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化学品安全,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的管理和监管,做好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工作,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希望通过这些案例的介绍,能够引起大家对危险化学品事故的重视和警惕,共同为化学品安全做出努力。
历史上七月发生的典型危化事故一、2018年6月发生的较大事故吉林省农安县柴岗兴发糠醛有限责任公司“6•18”爆炸事故2018年6月18日,吉林省农安县柴岗兴发糠醛有限责任公司在停产期间违法生产,水解车间10号水解反应釜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车间楼体坍塌。
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企业停产期间违法生产,安全阀失效,水解反应釜超压爆炸。
详细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辽宁省葫芦岛世星药化公司“6•20”中毒窒息事故2018年6月20日,辽宁省葫芦岛市世星药化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受限空间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发前,对氯苯胺车间一名操作工在岗位门口看到车间值班主任柏某、段长耿某、操作工左某3人在1#对氯苯胺结晶釜旁(该结晶釜因工艺原因于2018年3月底停用,一直用氮气保护,氮气压力2公斤)。
约22时,该操作工发现3人晕倒在釜内,报警后当地消防队于22时15分赶到事故现场,对罐内吹扫后将3名被困人员救出,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3人通过人孔进入氮气保护的1#对氯苯胺结晶釜,因氮气窒息死亡。
详细原因正在调查中。
二、历史上7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国内事故石油化工河南洛阳润方特油有限公司“7•14”中毒事故2007年7月14日,河南省洛阳市润方特油有限公司员工在清理储罐底部残渣时,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未对罐内气体进行分析检测,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直接进入储罐作业;救援人员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山东日照市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7•16”爆炸事故2015年7月16日,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液化烃球罐在倒罐作业时发生泄漏着火,引起爆炸,造成2名消防队员受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812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公司在进行倒罐作业过程中,违规采取注水倒罐置换的方法,且在切水过程中现场无人值守,致使液化石油气在水排完后从排水口泄出,泄漏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或因消防水带剧烈舞动,金属接口及捆绑铁丝与设备或管道撞击产生火花引起爆燃。
第十讲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刘利民中国化工安全卫生技术协会副理事长国外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1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1。
1事故情况1984年12月3月,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联碳公司农药厂异氰酸甲酯泄漏,致使4000名居民中毒死亡,20万人深受其害。
有资料报导,已死亡1万多人。
这起事故是世界工业史上绝无仅有的大惨案.这起事故的发生,引起世界的震动,也带来反思.由此,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加强了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立法工作。
1。
2事故原因1.2。
1美国方面说,可能是误开水管引起的。
美国联碳公司发表了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MIC)事故原因的调查报告。
调查表明,该事故是由于120~240加仑水进入甲基异氰酸甲脂(MIC)贮罐引起放热反应,致使压力升高,防爆膜破裂而造成的。
另外还查明,由于贮罐内含有大量氯仿(氯仿是MIC制造初期作为反应抑制剂加入的),氯仿分解产生氯离子,使贮罐(材质为304不锈钢)发生腐蚀,而产生游离铁离子,在铁离子催化作用下又加速了反应的进行.由于放热反应持续进行,贮罐内温度急剧升高,致使压力很快达40磅/平方英寸以上,防爆膜破裂,安全阀打开,漏出大量甲基异氰酸甲脂(MIC)。
漏出的MIC喷向氢氧化钠洗涤器,因该洗涤器能力太小,不可能将MIC全部中和。
最后的安全防线是燃烧塔,但结果燃烧塔也未发挥作用。
该甲基异氰酸甲脂(MIC)贮罐有一套冷却系统,以便贮罐内MIC始终保持在0。
5℃左右,但该冷却系统从1984年6月起就已停止运转,没有有效的冷却系统,不可能控制急剧产生的大量MIC气体。
关于水进入贮罐问题还未彻底查清,可能是由于操作人员为了用氮气使贮罐压力保持正常,而在开启氮气时误开了水管而造成的。
1.2.2印度方面说,联碳公司缺乏预防措施。
印度对博帕尔事故进行了调查,调查,认为联碳公司在预防有害气体泄漏的措施上存在严重问题:(1)1984年12月2日,为进行维修,关闭了设在排气管出口处的火炬装置。
国内外化工安全事故案例汇总近年来,不幸的化工安全事故在国内外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下面将对一些近年来发生的重大化工安全事故进行汇总。
国内化工安全事故案例:1.2005年11月,江苏南京爆炸案:江苏南京江宁区化工厂发生爆炸,造成至少7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厂内储存的危险品未按规定进行分类、分堆、储存,导致含氯碱性物质溶液发生爆炸。
2.2024年8月,新疆哈密爆炸案:新疆哈密华新化纤公司发生爆炸,2人死亡,6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人员在操作蓄电池时不慎引爆了可燃气体。
3.2024年8月,天津港爆炸事故:天津港发生集装箱化学品仓库爆炸,造成173人死亡,多人失踪,数千人受伤。
事故原因为违法储存大量危险化学品,有的化学品储存超过规定限额,导致爆炸发生。
4.2024年3月,江苏连云港爆炸事故:江苏连云港化工园区发生爆炸,造成78人死亡,94人受伤,82人失联。
事故原因是储存过量化学品的厂房未经审批,同时储存、运输等环节违反安全规定。
国外化工安全事故案例:1.1984年,印度博帕尔毒气泄露事故:印度化工厂泄露大量有毒气体,导致至少2.5万人死亡,千万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失误和设施缺陷。
2.2005年,美国得克萨斯州瑞克温爆炸事故:美国化学品厂发生爆炸,造成15人死亡,180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操作失误和安全管理不善。
3.2024年,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地震和海啸导致核泄漏,造成数千人死亡,数万人被迫撤离。
事故原因是地震和海啸造成核电站设施破坏,导致核泄漏。
4.2024年,黎巴嫩贝鲁特港爆炸事故:贝鲁特港发生巨大爆炸,造成至少200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事故原因是存放在港口的火药库发生意外爆炸。
以上仅是一部分国内外化工安全事故的案例,这些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化工企业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化工安全,加强安全管理,合理规划生产、储存和运输环节,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历史上七月发生的典型危化事故一、2018年6月发生的较大事故吉林省农安县柴岗兴发糠醛有限责任公司“6•18”爆炸事故2018年6月18日,吉林省农安县柴岗兴发糠醛有限责任公司在停产期间违法生产,水解车间10号水解反应釜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受伤,车间楼体坍塌。
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企业停产期间违法生产,安全阀失效,水解反应釜超压爆炸。
详细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辽宁省葫芦岛世星药化公司“6•20”中毒窒息事故2018年6月20日,辽宁省葫芦岛市世星药化有限公司发生一起受限空间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发前,对氯苯胺车间一名操作工在岗位门口看到车间值班主任柏某、段长耿某、操作工左某3人在1#对氯苯胺结晶釜旁(该结晶釜因工艺原因于2018年3月底停用,一直用氮气保护,氮气压力2公斤)。
约22时,该操作工发现3人晕倒在釜内,报警后当地消防队于22时15分赶到事故现场,对罐内吹扫后将3名被困人员救出,3人经抢救无效死亡。
初步分析事故直接原因是:3人通过人孔进入氮气保护的1#对氯苯胺结晶釜,因氮气窒息死亡。
详细原因正在调查中。
二、历史上7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国内事故石油化工河南洛阳润方特油有限公司“7•14”中毒事故2007年7月14日,河南省洛阳市润方特油有限公司员工在清理储罐底部残渣时,发生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作业人员违反操作规程,未对罐内气体进行分析检测,未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直接进入储罐作业;救援人员在未采取任何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施救,导致事故扩大。
山东日照市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7•16”爆炸事故2015年7月16日,山东石大科技石化有限公司液化烃球罐在倒罐作业时发生泄漏着火,引起爆炸,造成2名消防队员受轻伤,直接经济损失2812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公司在进行倒罐作业过程中,违规采取注水倒罐置换的方法,且在切水过程中现场无人值守,致使液化石油气在水排完后从排水口泄出,泄漏过程中产生的静电或因消防水带剧烈舞动,金属接口及捆绑铁丝与设备或管道撞击产生火花引起爆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