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后果
- 格式:docx
- 大小:35.41 KB
- 文档页数:7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案引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是一种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突发事件,因此对于灾害的管控和事故的处置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定义、处置方案的制定流程以及常见的处置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从业人员和公众提供参考。
一、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定义和特点危险化学品泄漏是指在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危险化学品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外部因素等原因,造成其泄漏到环境中。
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具有以下特点:1. 突发性:事故发生往往是突然的,无法预测和避免;2. 污染性:泄漏的化学品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3. 危害性:泄漏的化学品可能对人类和动植物产生严重的危害;4. 难以处置:处置过程中需要考虑化学品的性质、环境条件等多种因素。
二、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案的制定流程制定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案是为了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一般情况下,处置方案的制定流程如下:1. 事故调查与评估:根据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评估,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程度和可能的后果。
2. 制定应急预案:根据事故调查和评估结果,制定应急预案,明确各个阶段的任务、责任和流程。
3. 预警系统建设:建立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预警系统,利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及时发现事故并做出响应。
4. 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组建专业应急救援队伍,提供人员、设备和技术支持。
5. 开展应急演练: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处置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
6. 信息宣传与培训:组织危化品知识普及和培训活动,提高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三、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处置方案的常见方法针对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常见的处置方法包括:1. 事故报告与警示:在发生泄漏事故后,立即向相关部门报告,并及时发布警示信息,提醒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2. 人员疏散与封锁:根据泄漏事故的性质和程度,组织周边人员进行疏散,同时封锁事故现场,防止危险蔓延。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安全生产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造成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不幸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种类繁多,下面将对几种常见的安全生产事故进行介绍。
一、火灾事故火灾事故是指由于火源、燃烧介质及可燃物共存,引发了不受控制的火焰和性质破坏力较强的灭活子物质。
火灾事故是安全生产事故中最为严重和具有破坏力的一种。
火灾事故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的损失,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火灾事故防范与处理。
二、化学品事故化学品事故主要是由于在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化学品的使用和批量化生产都越来越广泛,因而发生了化学品事故。
化学品事故的后果多数是灾难性的,因为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不同的物质有着不同的危害性质和特点。
这些危险化学品在储存、运输、使用等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爆炸、燃烧等事故,对人体健康、生态环境带来威胁。
三、交通事故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交通运输活动中所发生的车辆碰撞、车辆与行人相撞、车辆坠入道路附近水体等意外事故。
交通事故是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严重社会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因此,加强车辆管理、交通安全教育和道路交通规范化是预防交通事故的关键。
四、工业安全事故工业安全事故是指在工矿、建筑、化工、电力等行业中发生的人的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等灾难性事故。
工业安全事故通常是由于设备、工艺、操作等方面的失误或不安全因素引起的。
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生产要求,所以工业安全事故的防控是十分重要的。
五、建筑施工事故建筑施工事故常见于土木工程、建筑工程、装修工程等施工过程中,其主要原因包括施工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高空坠落、爆破作业、施工机械设备操作不当等。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往往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管理,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章制度。
六、矿难事故矿难事故是指在采矿、煤矿、金属矿、非金属矿等矿山工作中,由于瓦斯爆炸、矿山崩塌、矿井水灾等原因所引发的灾难性事故。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有以下特点:〔1〕危险化学品在事故起因中起重要的作用。
危险化学品的性质直接影响到事故发生的难易程度。
这些性质包括毒性、腐蚀性、爆炸品的爆炸性〔包括敏感度、安定性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蒸汽压力、易燃性和助燃性、易燃液体的闪点、易燃固体的燃点和可能散发的有毒气体和烟雾、氧化剂和过氧化剂的氧化性等等。
具有毒性或腐蚀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可能直接导致危险化学品事故,如中毒〔包括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灼伤〔或腐蚀〕、环境污染〔包括水体、土壤、大气等〕。
不燃性气体可造成窒息事故。
可燃性危险化学品泄漏后遇火源或高温热源即可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爆炸性物品受热或撞击,极易发生爆炸事故。
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容器超压或容器不合格极易发生物理爆炸事故。
生产工艺、设备或系统不完善,极易导致危险化学品爆炸或泄漏。
〔2〕危险化学品在事故后果中起重要的作用。
事故是由能量的意外释放而导致的。
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能量主要包括机械能和化学能。
危险化学品的能量是危险化学品事故中的主要能量。
机械能主要有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产生物理爆炸的势能,或化学反应爆炸产生的机械能热能。
危险化学品爆炸、燃烧、酸碱腐蚀或其他化学反应产生的热能。
或氧化剂和过氧化物与其他物质反应发生燃烧或爆炸。
毒性化学能有毒化学品或化学品反应后产生的有毒物质,与体液或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学变化,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阻隔能力。
不燃性气体可阻隔空气,造成窒息事故。
腐蚀能力。
腐蚀品使人体或金属等物品的被接触的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在短时间内造成显然破损的现象。
环境污染。
有毒有害危险化学品泄漏后,往往对水体、土壤、大气等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
〔3〕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必定有危险化学品的意外的、失控的、人们不希望的化学或物理变化。
这些变化是导致事故的最根本的能量。
〔4〕危险化学品事故主要发生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单位,但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单位。
化学危险品事故的危害及特点1、突发性强,有毒有害物质大量泄漏;2、波及面广,毒性范围广;3、伤害形式特殊,对人员造成极大伤害;4、救援困难。
1、化学灾害事故,伤亡大、社会危害大。
由于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如果管理不善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都是十分巨大且会影响社会的稳定。
如:1998年1月6日,陕西兴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Ⅱ期硝铵装置发生意外爆炸,造成22人死亡,6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7000万元。
2000年8月4日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发生重大烟花爆竹药料爆炸事故,死亡27人,重伤2人。
2000年8月21日,国内某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制氧厂发生爆炸,死亡22人,重伤7人。
2001年8月3日下午5时许,兰州市东岗东路一废旧金属回收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件,剧毒气体扩散至四周家属区,具体中毒人数难以确计。
其中60余人中毒程度较重,被送进附近医院救治,住院人员中有十余名儿童,在中国,经常会出现由化学事故或大面积受影响人群造成的交通中断,如:1998年7月13日,贵州省湘黔铁路朝阳坝2号隧道因机车颠覆,化学石油气槽车发生火灾爆炸,造成6人死亡,20多人受伤,致使湘黔铁路中断21小时。
2003年12月23日,重庆中石油川东北气矿突然发生井喷事故,富含硫化氢的气体喷射30多米高,大量硫化氢气体喷涌而出,造成大面积灾害,造成243人死亡、1万多人不同程度中毒,10万群众被紧急疏散。
2、灾害和事故频繁发生,涉及危险化学品的事故数量和火灾规模呈上升趋势,并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国内外由于对化学危险品使用的不当引发的火灾和爆炸事故逐年增加,同时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 2000年内,发生在石油化工企业、易燃易爆等场所的特大火灾7起,死43人,伤31人。
2002年内,仅发生在加油站的火灾就有212起,死20人,伤118人,直接经济损失511.6 万元,其中重大火灾5起,死7人,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168.4万元。
2003年1月27日,济南章丘市明珠小区北区29号楼发生液气泄露爆炸,该爆炸单元1至5层共10户及地下储藏室全部坍塌,导致21人死亡,3人受伤,周围150范围内8栋楼房不同程度受到破坏。
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指南危险化学品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等领域。
然而,由于其特殊性质,一旦发生事故,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指南至关重要。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突发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是突然发生的,没有任何预兆。
这对应急响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快速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
2. 危害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导致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财产损失等严重后果。
因此,应急响应要考虑到不同程度的危害,采取相应的措施。
3. 复杂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往往涉及多个因素,如化学品的性质、事故发生地的环境条件等。
因此,应急响应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的原则在制定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指南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安全第一:保护人员的生命安全是应急响应的首要任务。
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应优先考虑人员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防范为主:在事故发生前,应加强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监测,预防事故的发生。
应急响应不仅仅是对事故的响应,更是对事故的预防。
3. 快速响应:危险化学品事故需要迅速响应,尽快控制事态发展。
因此,应急响应需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确保能够在最短时间内采取行动。
4. 综合施策: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需要综合施策,包括事故现场的救援、事故原因的调查、环境的修复等。
应急响应应综合考虑各个环节,协调各方力量。
三、危险化学品应急响应与事故处理的步骤1. 事故发生初期的处置:当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应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迅速组织人员到达事故现场。
首先要确保人员的安全,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同时,要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评估,确定事故的性质和规模,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2. 事故现场的救援与控制:在事故现场,应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进行救援和控制工作。
救援队伍要根据事故的性质和规模,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尽快控制事态发展。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
后果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506-29 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与后果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危险化学品事故
危险化学品是指物质本身具有某种危险特性,当受到摩擦、撞击、振动、接触热源或火源、日光曝晒、遇水受潮和遇性能相抵触物品等外界条件的作用,会导致燃烧、爆炸、中毒、灼伤及污染环境事故发生的化学品。
《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危险化学品分为8类。
第1类爆炸品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第3类易燃液体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第6类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
第7类放射性物品
第8类腐蚀品
危险化学品主要危害包括活性与危险性、燃烧性、爆炸性、毒性、腐蚀性和放射性。
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上述特性,因此危险化学品大量排放或泄漏后,可能引起火灾、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可污染空气、水、地面和土壤或食物,同时可以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或黏膜进入人体,引起群体中毒甚至死亡事故发生。
总之,危险化学品事故系指一种或数种物质释放的意外事件或危险事件。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
危险化学品事故具有突发性、复杂性、激变性、群体性,在发生重大或灾害性事故时常可导致严重事故后果,因此现场急救工作不同于一般的医疗救护工作,有其特定的内涵,再加上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常常涉及多部门和多种救援专业队伍的配合协调,致使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现场急救的组织工作尤其重要。
(三)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
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原因很多,危险化学品种
类繁多,所以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后果也大不相同,可引起爆炸和燃烧,或中毒,因而常常危及人们生命和财产的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严重后果。
20xx年3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上行线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导致液氯大面积泄漏。
中毒死亡者达28人,送医院治疗285人,疏散村民群众近1万人,造成京沪高速公路宿迁至宝应段关闭20个小时。
20xx年11月13日,吉林双苯厂一车问发生爆炸,造成当班的6名工人中5人死亡、1人失踪,事故还造成6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爆炸后紧急疏散近1.2万名大学生和3万居民,避免造成进一步的人员伤亡。
危险化学品事故对作业人员造成的危害主要有以下四种情况。
1.中毒
引起中毒的危险化学品有以下种类:气体(如窒息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氰化物;刺激性气体如氮氧化物、氯、氨、二氧化硫等),有机溶剂(苯胺、三硝基甲苯等),以及有机磷农药等。
能引起中毒的危险
化学品一定要有基本条件,即毒物易弥散,而散发时有较多的人接触。
从实际发生的情况看,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多集中在某几种化学物质上:氯气、氨气、氮氧化物、二氧化碳、硫化氢、硫酸二甲酯、光气等,主要由刺激性气体和窒息性气体组成,占全部中毒事故的75%122上。
而其中氯气、一氧化碳、氨气三类化合物所致的危险化学品中毒事故占55%左右。
这些物质在化工、石油化工、石油等产业中应用和接触十分广泛和密切。
另外,由于有些化学物质腐蚀性很强,常使设备、管线损坏,发生跑、冒、滴、漏,外逸的气体极易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而导致人体中毒。
2.烧伤
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常发生爆炸和燃烧,因此伤员往往出现烧伤情况,并且常伴有复合伤。
3.窒息
窒息性气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单纯性窒息性气体,如氢气、甲烷、二氧化碳等,这类气体本身毒性很低,但因其中空气中含量高,使氧的相对含最降
低,肺内氧分压降低,导致机体缺氧;另一类为化学性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物、硫化氰等,主要危害是对血液或组织产生特殊的化学作用,使血液运送氧的能力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发生障碍,造成全身组织缺氧。
4.死亡
火灾、爆炸等危险化学品事故可直接导致人员死亡,同时,现场的中毒、烧伤,窒息伤员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现场救护,也将导致死亡。
(四)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和应急管理
危险化学品事故造成的后果非常严重,一系列的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健康及环境带来了极大的灾难,被称为毁灭性的灾难。
1976年的意大利塞维索工厂环己烷泄漏事故,1984年的墨西哥城石油液化气爆炸事故,特别是1984年印度的博帕尔事件,震惊了世界,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纷纷采取应急措施,并加强设备的本质安全。
加强危险化学品管理及其相应的医学救援是减轻灾害后果的重
要措施。
近年来,我国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加强事故应急救援提供了依据,要求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做好应急救援预案的同时,重视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加强事故急救体系建设,建立相应的组织,配备相应的专业或兼职人员和应急装备,并进行应急培训和演练。
请在这里输入公司或组织的名字
Enter The Name Of The Company Or Organization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