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标本鉴定记录 -
- 格式:doc
- 大小:51.50 KB
- 文档页数:1
药材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规范1 前言药材检验原始记录是记录药材检验全过程及实验条件的技术性文件,主要记录药材检验过程中的实验条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果等的主要内容,从而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
药材检验原始记录的书写必须规范、真实、原始。
检验人员应以科学的态度,认真填写原始依据,使原始记录真正成为药材检验过程中真实、可靠的原始依据。
规范应按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四个检测项目的检验过程内容做具体的记录。
2 检验原始记录书写规范2.1性状按实物观察和测量到的实际情况描述,要求语言精炼、简洁、突出,如与标准规定不相符合的,在其文字下加一横直线以作标记,并注明单项结论。
2.2 鉴别2.2.1显微鉴别记录装片方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组织结构,并画出显微图谱,最后注明单项结论。
2.2.2 理化鉴别记录样品取样量,所加试剂名称和数量及浓度、反应条件、方程式、反应现象等。
单项结论注明呈正反应(呈负反应)。
2.2.3 薄层层析记录室温、样品和对照品的取量及简要配制操作过程、薄层铺板材料、展开剂配方与配比、显色剂名称、层析时间、斑点显色后颜色、有关数据测量方法及结果、数值计算、层析结果示意图。
最后须注明单项结论。
2.3 检查项2.3.1 水分测定2.3.1.1 水分测定仪记录样品取量、温度、时间、恒重数据、检测结果。
2.3.2 灰分测量2.3.2.1 总灰分测量记录供试品量、坩埚、恒重量、温度,总恒重量、计算公式、总灰分量。
特须情况和单项结论加以说明。
2.3.2.2 酸不溶性灰分测定记录2.3.2所得灰分数量,试剂名称和数量、加热时间、用热水冲洗的体积、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残渣重量、计算公式、结果。
单项结论加以说明。
2.3.3 浸出物测定记录样品取样量、溶媒的名称和浓度用量、简要写出浸出方法、时间、温度、浸出物干燥方法及称量数据、计算公式、检测结果数据等。
注明标准规定数据和单项结论。
2.3.4 有机氯类农药残留量测定记录简要配制过程、稀释方法、数据记录、计算方法、计算公式、检测结果对照品和供试品取量管。
药材检验记录文件编码:RC-8010品名: 何首乌批号:规格: 来源:取样量: 检验日期:代表量: 完成日期:检验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性状】本品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捶形,长,,,,cm,直径,,,,,m。
表面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样突起和细根痕。
体重,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浅黄棕色或浅红棕色,显粉性,皮部有,,,,,个类圆形异型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状花纹,中央木部较大,有的呈木心。
气微,味微苦而甘涩。
【鉴别】(1)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充满棕色物。
韧皮部较宽,散有类圆形异型维管束,,,,,个,为外韧型,导管稀少。
根的中央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少,周围有管胞和少数木纤维。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和淀粉粒。
粉末黄棕色。
淀粉粒单粒类圆形,直径,,,,,μm,脐点人字形、星状或三叉状,大粒者隐约可见层纹;复粒由2〜9分粒组成。
草酸钙簇晶直径,,,,,μm,偶见簇晶与较大的方形结晶合生。
棕色细胞类圆形或椭圆形,壁稍厚,胞腔内充满淡黄棕色、棕色或红棕色物质,并含淀粉粒。
具缘紋孔导管直径,,,,,μm。
棕色块散在,形状、大小及颜色深浅不一。
(2)取本品粉末g,加乙醇50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3ml,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何首乌对照药材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I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使成条状,以三氯甲烷-甲醇(7 :3)为展开剂,展至约3. 5cm ,取出,晾干,再以三氯甲烷-甲醇(20 :1)为展开剂,展至约7cm ,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2:何首乌对照药材批号:来源:检验结果:()【检查】1.水分标准规定本品含水分不得过10.0% 。
(附录IX H 第一法)仪器:FA2004电子天平JC-101电热干燥箱单位:g1# 2#称量瓶烘2小时重量 W 1 称量瓶烘2小时重量 W 1称量瓶再烘0.5小时重量 W 2 称量瓶再烘0.5小时重量 W 2样品+称量瓶重 W 3 样品+称量瓶重 W 3样品+称量瓶烘5小时重量 W 4 样品+称量瓶烘5小时重量 W 4样品+称量瓶再烘1小时重量 W 5 样品+称量瓶烘1小时重量 W 5计算公式:P= W 3- W 5 W 3- W 2×100% P1= ×100% = P2=×100%= P=相对偏差=P1- P2 ×100%= 检验结果:( )2.总灰分 标准不得过5.0% (附录IX K)仪器: FA2004电子天平 4—10型 箱式电阻炉 单位:g1# 2#坩埚500℃炽灼2小时称重 W1 坩埚500℃炽灼2小时称重 W1坩埚500℃ 再炽灼1小时称重 W2 坩埚500℃ 再炽灼1小时称重 W2样品重 W3 样品重 W3样品+坩埚 550℃炽灼5小时 W4 样品+坩埚 550℃炽灼2小时 W4样品+坩埚 550℃ 再灰炽灼1小时 W5 样品+坩埚 550℃ 再炽灼1小时 W5计算公式:P= W5- W2 W3×100% P1= ×100% = P2=×100%=P=相对偏差=P1- P2 P1+ P2×100%= 检验结果:( ) 【含量测定】二苯乙烯苷避光操作。
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原药材检验报告单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原药材检验记录【性状】结果:【鉴别】(1)显微鉴别横截面:结果:粉末:结果:(2)薄层鉴别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
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配制:取菊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
温度:(℃)相对湿度:(%)展开剂:三氯甲烷-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6:1:1:0.1)薄层板:硅胶G显色剂:稀碘化铋钾试液灯光:白光、紫外光灯(365nm)展距:(cm)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S1为对照药材(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S2为对照品(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 T为样品结果:【检查】杂质不得过 XX % (附录IX A)杂质称重: g杂质计算结果为: % (标准规定不得过 XX %)结果:膨胀度应不低于4.0(附录IX O)温度:(℃)相对湿度:(%)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溶剂:水样品编号 1# 2# 3#干燥品称重: g g g第一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第二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两次差异不超过0.1ml)膨胀度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低于4.0)结果:水分不得过12.0% (附录Ⅸ H 第一法)。
温度:(℃)相对湿度:(%)烘箱型号:DHG-91012SA型电子天平型号:CP214样品编号 1# 2#第一次称量瓶干燥(105℃ 3h) (g)(g)第二次称量瓶恒重(105℃ 1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称量瓶+样品干燥(105℃ 5h) (g)(g)第二次称量瓶+样品恒重(105℃ 1h) (g)(g)水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12.0%)结果: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 K)温度:(℃)相对湿度:(%)马福炉型号: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CP214样品编号 1# 2#第一次坩锅称重(600℃ 3h) (g)(g)第二次坩锅恒重(600℃ 0.5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坩锅+残渣称重(600℃ 3h) (g)(g)第二次坩锅+残渣恒重(600℃ 0.5h) (g)(g)总灰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4.0%)结果: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 K)。
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原药材检验报告单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原药材检验记录【性状】结果:【鉴别】(1)显微鉴别横截面:结果:粉末:结果:(2)薄层鉴别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
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配制:取菊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绿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
温度:(℃)展开剂:三氯甲烷-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6:1:1:0.1)薄层板:硅胶G显色剂:稀碘化铋钾试液灯光:白光、紫外光灯(365nm)展距:(cm)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S1为对照药材(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S2为对照品(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为)T为样品结果:【检查】杂质不得过XX % (附录IX A)杂质称重: g杂质计算结果为:% (标准规定不得过XX %)结果:膨胀度应不低于4.0(附录IX O)温度:(℃)相对湿度:(%)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溶剂:水样品编号1# 2# 3#干燥品称重:g g g第一次样品膨胀后体积:ml ml ml第二次样品膨胀后体积:ml ml ml(两次差异不超过0.1ml)膨胀度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低于4.0)结果:水分不得过12.0% (附录ⅨH 第一法)。
温度:(℃)相对湿度:(%)烘箱型号:DHG-91012SA型电子天平型号:CP214样品编号1# 2#第一次称量瓶干燥(105℃3h) (g)(g)第二次称量瓶恒重(105℃1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称量瓶+样品干燥(105℃5h) (g)(g)第二次称量瓶+样品恒重(105℃1h) (g)(g)水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12.0%)结果: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K)温度:(℃)相对湿度:(%)马福炉型号: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CP214样品编号1# 2#第一次坩锅称重(600℃3h) (g)(g)第二次坩锅恒重(600℃0.5h) (g)(g)样品称重(g)(g)第一次坩锅+残渣称重(600℃3h) (g)(g)第二次坩锅+残渣恒重(600℃0.5h) (g)(g)总灰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4.0%)结果: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K)。
验证记录
检验编号:
品名:请检部门:
批号:生产日期:
规格:批量:
检验目的:检验日期:
检验依据:验证方案报告日期:
【性状】 A样
B样
C样
结论:
【杂质】 A样:取本品克挑出非药用部分,非药用部分为克,杂质量为。
B样:取本品克挑出非药用部分,非药用部分为克,杂质量为。
C样:取本品克挑出非药用部分,非药用部分为克,杂质量为。
平均值:结论:【水分】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通则0832第二法)测定。
平均值:结论:
装量差异
A样装量为,装量差异控制在规定装量的±5%。
毛重(g)皮重(g)净重(g)
(1)
(2)
(3)
平均装量:
B样装量为,装量差异控制在规定装量的±5%。
毛重(g)皮重(g)净重(g)
(1)
(2)
(3)
平均装量:
C样: 装量为,装量差异控制在规定装量的±5%。
毛重(g)皮重(g)净重(g)
(1)
(2)
(3)
平均装量:
平均值:结论:本品按验证方案检验,结果规定。
复核者:检验者:。
中药检验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检验中药样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以及对其质量进行评价,从而判断其是否符合规定的标准。
实验原理中药的质量评价主要包括外观性状、理化性质、微量元素、化学成分等方面。
本实验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检验:1. 外观性状检验:观察中药样品的外观,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特征,与标准进行比较判断。
2. 理化性质检验:通过测试中药样品的密度、水溶性、灰分、挥发性物质等指标,来评价其纯度、溶解性、稳定性等性质。
3. 微量元素检验: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或ICP-MS等方法,检测中药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与标准的差异。
4. 化学成分检验:采用色谱法、质谱法等技术手段,分离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并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其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
实验步骤1. 选择待检中药样品,并准备好与其相对应的标准。
2. 外观性状检验:观察中药样品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形状、气味等。
3. 理化性质检验:- 密度:使用质量瓶或密度计测量中药样品的密度,并与标准值比较。
- 水溶性:将中药样品加入适量的水中,摇匀后观察是否能完全溶解。
- 灰分:将中药样品加入烧杯中,置入高温炉中煮烧,待样品完全燃烧后,测量灰分的重量。
- 挥发性物质:使用热风干燥器对中药样品进行干燥,测量前后样品的质量差异。
4. 微量元素检验:- 预处理:将中药样品溶解,采用ICP-MS等方法测量中药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 比较:将实验结果与标准进行比较,评估中药样品中微量元素的质量。
5. 化学成分检验:- 分离提取:使用色谱法、质谱法等技术,将中药样品中的有效成分分离提取。
- 比较分析: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中药样品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及含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外观性状检验:中药样品外观基本符合标准要求。
2. 理化性质检验:中药样品的密度、水溶性、灰分、挥发性物质等指标在合理范围内。
3. 微量元素检验:中药样品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标准相比略有差异,但符合规定的标准。
中药名拉丁名来源性状鉴别横切面粉末鉴别功效备注根及根茎类大黄AheiRadix etRhizoma蓼科植物掌叶大黄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具类白色网纹,根茎切面可见星点(异形维管束),根切面不具星点,有放射状纹理,气香味苦涩,嚼之黏牙。
木栓层和皮层多已除去,形成层明显,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非木化,髓部宽广,异常维管束散在,外木内韧,射线星状射出,韧皮部有黏液腔,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簇晶。
淡黄棕色,淀粉粒单粒呈球形,草酸钙簇晶大,棱角多短钝,导管主为网纹,少具缘及螺纹。
性寒,味苦,泻热攻下,行瘀化积,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湿热黄疸等症微量升华,取大黄粉末少许进行微量升华,收集升华物镜检,可见菱形或针状,羽毛状黄色结晶。
甘草GlycyrrhizaeRadix etRhizoma豆科植物甘草根圆柱形,外皮红棕色或暗棕色,具横向皮孔,有明显纵皱纹及细根痕断面淡黄色,具粉性,具明显形成层环纹,有裂隙。
根茎表面有芽痕,横切面中央有髓。
气微,味甜而特殊。
木栓层为数列红棕色扁平细胞,韧皮部木质部均有纤维束,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束中形成层明显韧皮部射线常弯曲,有裂隙,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和草酸钙方晶。
黄棕色,淀粉粒众多,多为单粒,晶鞘纤维易见,具缘纹孔带黄色,碎片状,木栓细胞多角形,红棕色。
性平,味甘。
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清热应生用,补中宜炙用。
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碘试液,淀粉粒、糊粉粒牛膝AchyranthisBidentataeRadix苋科植物牛膝川牛膝,根较粗,断面筋脉小点断续排成3-8环。
怀牛膝根细长圆柱形,筋脉小点排列成2-4环。
怀牛膝,木栓细胞数列,异常维管束2-4轮,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最外层明显,薄壁细胞含少量草酸钙砂晶。
川牛膝,木栓细胞多列异常维管束4-11轮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较多。
中央有正常维管束,初生木质部二原形。
土黄色,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砂晶,导管网纹,単纹孔或具缘纹孔。
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1原药材检验报告单2检验单号:345XXXXX药业(饮片)有限公司6原药材检验记录7检验单号:8【性状】9101112结果:【鉴别】(1)显微鉴别1314横截面:15161718结果:粉末:192021结果:2223(2)薄层鉴别24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粉末1g,加乙醇15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5ml使溶解。
2526对照药材、对照品溶液配制:取菊花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
再取绿27原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O.5mg的溶液。
28温度:(℃)29相对湿度:(%)30展开剂:三氯甲烷-丙酮-甲醇-5%浓氨试液31(6:1:1:0.1)32薄层板:硅胶G33显色剂:稀碘化铋钾试液34灯光:白光、紫外光灯(365nm)35展距:(cm)36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对应的37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38S1为对照药材(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39为)40S2为对照品(对照品为中检所提供编号41为)42T为样品结果:434445【检查】杂质不得过 XX % (附录IX A)杂质称重: g4647杂质计算结果为: % (标准规定不得过 XX %)48结果:膨胀度应不低于4.0(附录IX O)4950温度:(℃)相对湿度:(%)51电子天平型号:CP214 溶剂:水52样品编号 1# 2# 3#53干燥品称重: g g g54第一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55第二次样品膨胀后体积: ml ml ml56(两次差异不超过0.1ml)57膨胀度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低于4.0)58结果:59水分不得过12.0% (附录Ⅸ H 第一法)。
6061温度:(℃)相对湿度:(%)62烘箱型号:DHG-91012SA型电子天平型号:CP214样品编号 1# 2#6364第一次称量瓶干燥(105℃ 3h) (g)(g)第二次称量瓶恒重(105℃ 1h) (g)(g)6566样品称重(g)(g)67第一次称量瓶+样品干燥(105℃ 5h) (g)(g)68第二次称量瓶+样品恒重(105℃ 1h) (g)(g)69水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12.0%)7071结果:7273总灰分不得过4.0%(附录Ⅸ K)74温度:(℃)相对湿度:(%)75马福炉型号:SX2.5-10 电子天平型号:CP21476样品编号 1# 2#77第一次坩锅称重(600℃ 3h) (g)(g)78第二次坩锅恒重(600℃ 0.5h) (g)(g)79样品称重(g)(g)80第一次坩锅+残渣称重(600℃ 3h) (g)(g)81第二次坩锅+残渣恒重(600℃ 0.5h) (g)(g)82总灰分计算结果为:(%)(标准规定不得过4.0%)83结果:848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3.0%(附录Ⅸ K)。
大黄检验记录文件编号:第1页共10页名称大黄规格批号包装生产单位供应单位检验项目检验依据检验仪器【概述】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外观质量】本批项目结论:【性状】项目结论:【鉴别】(1) 本品横切面:根木栓层及皮层大多已除去。
韧皮部(筛管群)明显;(薄壁)组织发达。
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射线(较密),宽(2~4)列细胞,内含(棕色物);导管(非木化),常1至数个相聚,稀疏排列。
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多数(淀粉粒)。
根茎髓部(宽广),其中常见(黏液腔),内有(红棕色物)。
异型维管束(散在),形成层(成环),木质部位于形成层(外方),韧皮部位于形成层(内方),射线呈(星状)射出。
检验者:年月日复核者:年月日粉末(黄棕色)。
草酸钙簇晶直径20~160μm,有的至190μm。
具缘纹孔、网纹、螺纹及环纹导管(非)木化。
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或多角形,直径3~4.5μm,脐点(星)状,复粒由(2~8)分粒组成。
(附图1)项目结论:(2) 取本品粉末少量,进行微量升华,(应见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项目结论:(3)取本品粉末0.1g,加甲醇20ml浸渍1小时,滤过,取滤液5ml,蒸干,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再加盐酸1ml,加热回流30分钟,立即冷却,用乙醚分两次提取,每次20ml,合并乙醚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 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
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1g(中检所,批号:),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配制批号:)。
再取大黄酸对照品(中检所,批号:)g,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配制批号:)。
照薄层色谱法(通则0502)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4μl,分别点于同一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当归〔含饮片〕检验记录当归〔含饮片〕检验记录品名当归〔药材〕物料编码 5-02- 来样批号供货单位代表量 kg 包装规格 kg/袋请验部门物控部检验开场年月日检验目的检验工程进厂检验全检检验完毕检验依据年月日1108•04•001-05说明:1、该工程经检验,结果符合规定那么在该工程“结论〞后的【】中打“√〞,不符合规定那么打“×〞2、在使用的对应仪器设备型号及编码后的〔〕内打“√〞,无型号及编码选项的请直接填写一、性状本品略呈圆柱形,下部有支根3~5条或更多,长15~25cm。
外表浅棕色至棕褐色,具纵皱纹和横长皮孔样突起。
根头〔归头〕直径1.5~4cm,具环纹,上端圆钝,或具数个明显突出的根茎痕,有紫色或黄绿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外表凹凸不平;支根〔归尾〕直径0.3~1cm,上粗下细,多扭曲,有少数须根痕。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皮部厚,有裂隙和多数棕色点状分泌腔,木部色较淡,形成层环黄棕色。
有浓郁的香气,味甘、辛、微苦。
柴性大、枯槁无油或断面呈绿褐色者不可供药用。
本品性状为:略呈形,下部有支根,长 cm。
外表呈色,具和。
根头〔归头〕直径 cm,具,上端,或具根茎痕,有色的茎和叶鞘的残基;主根〔归身〕外表;支根〔归尾〕直径 cm,上下,扭曲,有。
质,断面色,皮部,有和,木部色,形成层环色。
有浓郁的,味。
结论:【】二、鉴别电子天平型号及编码:LD210-2 J1-07-000( )超声波清洗器型号及编码:SK2200H J1-07-057 ( )显微镜型号及编码:XSZ-HS7 J1-07-018 ( ) ;XS-212-201 J1-07-039( ) 三用紫外分析仪型号及编码:ZF-1 J1-07-002 ( )恒温枯燥箱型号及编码:KXH-101-1A J1-07-024 ( ) ;KXH-101-1A J1-07-025 ( )KXH-101-1A J1-07-026 ( ) ;KXH-202A J1-07-027 ( )1、照显微鉴别法〔通那么2001〕,置显微镜下观察:本品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