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加工基础知识
- 格式:pptx
- 大小:7.60 MB
- 文档页数:22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石油化工是指利用石油为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制造石油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轻工、机械、冶金、建材等各个领域。
本文将从石油的起源和组成、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产品等方面,深入介绍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
一、石油的起源和组成石油是地球上的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它是在地壳深部由古代藻类、浮游生物和其他有机物经过长时间的高温高压作用下形成的。
石油主要是由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其中含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碳氢化合物。
二、石油加工石油加工是将原油经过一系列的物理和化学处理,分离出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过程。
石油加工包括原油的分离、催化裂化、重整、脱硫、脱氮等过程。
其中,原油的分离是最基本的一步,通过蒸馏将原油按照沸点的不同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的石油分馏产品。
三、石油化工产品石油化工产品是指通过石油加工得到的各种化学品和化工原料。
常见的石油化工产品包括石油气、汽油、柴油、润滑油、沥青等。
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汽车、航空、建筑和农业等。
四、石油化工的应用石油化工产品在现代社会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汽油和柴油是交通工具的燃料,润滑油是机械设备的重要润滑剂,化肥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缺的营养供给剂。
此外,塑料、合成纤维、橡胶、颜料、涂料等也是石油化工产品的重要应用领域。
总结:石油化工是利用石油为原料进行化学反应,制造各种石油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
石油的起源和组成、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产品是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
石油化工产品在现代社会中应用广泛,对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生活需求起着重要作用。
石油化工产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密切相关,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和创新发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石油化工安全基础知识目录1. 安全意识与行为规范 (2)1.1 石油化工行业安全概述 (3)1.2 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4)1.3 个人安全行为规范 (5)1.4 安全责任与管理 (6)2. 风险识别与评估 (8)2.1 风险识别方法 (9)2.2 风险评估原则 (10)2.3 常见化工危险品及控制措施 (11)2.4 过程安全风险评估 (13)3. 火灾与爆炸防控 (14)3.1 火灾、爆炸的原理和危害 (15)3.2 防火设施及安全用电知识 (16)3.3 爆炸危险品的分类和安全储存 (18)3.4 火灾事故应急处置 (19)4. 环境保护与安全 (21)4.1 环境污染防治法规 (22)4.2 化工企业废气、废水、废渣处理 (24)4.3 环境安全事故应急处置 (24)5. 个人防护 equipamento (25)5.1 常用防护装备及其使用方法 (26)5.2 对不同危险物的防护 (28)5.3 个人防护装备的保养和检查 (29)6. 应急救援与处理 (31)6.1 突发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32)6.2 泄漏、燃烧、爆炸事故应急演练 (34)6.3 伤亡处理和应急医疗 (35)7. 安全技术与管理 (36)7.1 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 (37)7.2 安全运行规程制定和实施 (39)7.3 安全事故调查和总结 (41)7.4 安全信息化管理 (42)1. 安全意识与行为规范在石油化工行业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员工的安全意识与行为规范是确保安全生产的基石,从踏入石油化工领域开始,每一位员工都需要树立起牢固的安全观念,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的重要性。
安全意识不仅是一种对潜在危险的认知和警觉,更是一种行动上的自觉遵循。
员工应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对任何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行为和细节都不能掉以轻心。
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技能,熟悉并掌握各种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准确地应对各种突发状况。
第一章炼油基础知识第1题什么是石油?石油的一般性质是什么?答:石油主要是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混合物。
天然石油又称原油。
原油是淡黄色到黑色、流动或半流动的、带有浓烈气味的粘稠液体,比重一般都小于1,但世界各地所产原油从外观到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从颜色看,绝大多数原油都是黑色的,但也有暗黑、暗绿、暗褐色;从凝固点来看也有很大差异,我国沈北混合原油高达54℃,而新疆克拉玛依原油则低于-50℃。
第2题石油由哪些主要元素组成?石油中各元素组成的大致含量是多少?答:石油的主要元素是碳(C)和氢(H),它们占元素总量的96~99%。
其中碳元素含量占83~87%,氢元素占11~14%;其次,含有硫、氮、氧,它们在石油中总含量占1~4%;再就是微量的重金属元素,如钒V、镍Ni、钠Na、铜Cu、铁Fe、铅Pb……,其含量只有ppm级;以及微量的非金属元素,如砷As、磷P、氯Cl……,其含量只有ppm级或ppb级。
第3题石油馏份中烃类分布有何规律?答:汽油馏份(低于200℃)中,含有C6~C11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及单环芳香烃;煤油、柴油馏份(200~350℃)中,含有C11~C20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环烷烃及双环、三环环烷烃以及单环、双环和三环芳香烃;蜡油馏份(350~520℃)中,含有C20~C36的正构烷烃及异构烷烃,单环、双环及三环以上的环烷烃和芳香烃。
第4题简述石油中的烃类的组成?答:石油中烃类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以及在分子中兼有这三类烃结构的混合烃构成。
第5题简述石油中的非烃类的组成?答:石油中的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以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第6题简述石油中的硫化物的分布?答:通常将含硫量高于2.0%(wt)的石油称为高硫石油,低于0.5%(wt)的称为低硫石油,介于0.5~2.0%(wt)之间的称为含硫石油。
我国原油大多属于低硫石油(如大庆原油等)和含硫石油(如孤岛原油等)。
第二篇石油及其产品的相关知识第一童石油的化学组成第一节概述一、石油的外观性廚阮素组成天然石油通常是淡黄色到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T殳小于1。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腿上辭不同題的差异。
石油是许多元素组刪;其中主要的是碳和氢。
我国一些原油其中碳的含量为83 -87%,氢含量为11〜14%。
此外还有硫.氮氧以及微S的氯、镇、筑等元素。
这些^碳、氢元素总量不过1〜5%。
但是这些元素都S以碳氢化合物的衍^物形态存在于石油中,因而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所占的比例就要大得^石;醍姪类祁晦类组成的复杂混合凯组成石油的化合物主要是坯类。
石油中的绘类主要有烷怪、环烷绘和芳香磁三族疑类。
而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及含有硫、氮氧0勺胶状、沥青质的化合雕鯛晦类。
二石油和石油酚在炼油厂里,石沏肛的第坯是W憎一~W步的弼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i昆合^ , 每个组分有各自不同的沸点。
邠蹴戟照组分沸点的差§1」,使混合得以分离目肪法。
在加工时,通常把石;由"切割’成几个"馆分’,例如分成v200°C的馆分、200~300°C的憎分。
"馆分"意即f留出的部分,它还是f 混合^ ,只不过组分数上嫄油少多了。
馆分常冠以汽油、煤i由、柴油、润滑;由等石;由产品的名称,但馆分并不是石油产品,石;由产品要满足油品规格要求,还必须将馆分进一步加工,才能变成石油产品。
同一沸点范围的t留份也可因目的不同而加工^F同产品。
第二节石須留馆分的姪遽販从化学组m看,石湎留分可分为两大类,即炷类和^类。
坯类和槪类存在于石油的各个馆份中。
一、石油中炷类的分御律石油中炷类主要是由舷、环烷坯、芳香姪这三种炷类组成。
原油中T殳未发现烯绘,而快坯迹少发现。
1石油中烷绘在石油中带有直链或趣個殳有任何环状结娜勺饱和绘,称之为卿(或勰)。
舷的瞬颇很不就,在T殳条件下部已发®但20 口热和催化剂以及光瞬作用下,烷怪能发生卤化、磺化、氧化O口氢裂化反应。
石油基础知识石油基础知识石油是由各种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所组成的复杂混合。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分享石油基础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1、原油原油相对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间,少数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对密度在0.9~1.0的称为重质原油,小于0.9的称为轻质原油。
(1)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动时所引起的内部摩擦阻力。
油粘度大小取决于温度、压力、溶解气量及其化学组成。
原油粘度变化较大,一般在1~100mPa·s 之间,粘度大的原油俗称稠油,稠油由于流动性差而开发难度增大。
(2)原油冷却到由液体变为固体时的温度称为凝固点。
原油的凝固点大约在-50℃~35℃之间。
凝固点的高低与石油中的组分含量有关,轻质组分含量高,凝固点低,重质组分含量高,尤其是石蜡含量高,凝固点就高。
(3)含蜡量是指在常温常压条件下原油中所含石蜡和地蜡的百分比。
石蜡是一种白色或淡黄色固体,由高级烷wan烃组成,熔点为37℃~76℃。
石蜡在地下以胶体状溶于石油中,当压力和温度降低时,可从石油中析出。
地层原油中的石蜡开始结晶析出的温度叫析蜡温度,含蜡量越高,析蜡温度越高。
析蜡温度高,油井容易结蜡,对油井管理不利。
(4)含硫量是指原油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硫分)的百分数。
原油中含硫量较小,一般小于1%,但对原油性质的影响很大,对管线有腐蚀作用,对人体健康有害。
根据硫含量不同,可以分为低硫或含硫石油。
(5)含胶量是指原油中所含胶质的百分数。
原油的含胶量一般在5%~20%之间。
胶质是指原油中分子量较大(300~1000)的含有氧、氮、硫等元素的多环芳香烃化合物,呈半固态分散状溶解于原油中。
胶质易溶于石油醚、润滑油、汽油、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6)原油中沥青质的含量较少,一般小于1%。
沥青质是一种高分子量(大于1000以上)具有多环结构的黑色固体物质,不溶于酒精和石油醚,易溶于苯、氯仿、二硫化碳。
沥青质含量增高时,原油质量变坏。
(7)原油中的烃类成分主要分为烷烃、环烷烃、芳香烃。
第二篇石油及其产品的相关知识第一章石油的化学组成第一节概述一、石油的外观性质和元素组成天然石油通常是淡黄色到黑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的粘稠液体,相对密度一般小于1。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性质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石油是许多元素组成的,其中主要的是碳和氢。
我国一些原油其中碳的含量为83~87%,氢含量为11~14%。
此外还有硫、氮、氧以及微量的氯、镍、钒等元素。
这些非碳、氢元素总量不过1~5%。
但是这些元素都是以碳氢化合物的衍生物形态存在于石油中,因而含有这些元素的化合物所占的比例就要大得多。
石油是烃类和非烃类组成的复杂混合物。
组成石油的化合物主要是烃类。
石油中的烃类主要有烷烃、环烷烃和芳香烃这三族烃类。
而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及含有硫、氮、氧的胶状、沥青质的化合物组成非烃类。
二、石油和石油馏分在炼油厂里,石油加工的第一步是初馏——初步的分馏。
石油是一种多组分的复杂混合物,每个组分有各自不同的沸点。
分馏就是按照组分沸点的差别,使混合物得以分离的方法。
在加工时,通常把石油“切割”成几个“馏分”,例如分成<200℃的馏分、200~300℃的馏分。
“馏分”意即馏出的部分,它还是一个混合物,只不过组分数比原油少多了。
馏分常冠以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石油产品的名称,但馏分并不是石油产品,石油产品要满足油品规格要求,还必须将馏分进一步加工,才能变成石油产品。
同一沸点范围的馏份也可因目的不同而加工成不同产品。
第二节石油直馏馏分的烃类组成从化学组成来看,石油馏分可分为两大类,即烃类和非烃类。
烃类和非烃类存在于石油的各个馏份中。
一、石油中烃类的类型及分布规律石油中烃类主要是由烷烃、环烷烃、芳香烃这三种烃类组成。
原油中一般未发现烯烃,而炔烃也极少发现。
1.石油中烷烃在石油中带有直链或支链,但没有任何环状结构的饱和烃,称之为烷烃(或链烃)。
烷烃的化学反应很不活泼,在一般条件下部已发生反应。
但在加热和催化剂以及光化学作用下,烷烃能发生卤化、磺化、氧化和加氢裂化反应。
石油加工分为:一次加工、二次加工、三次加工炼厂的一、二、三次加工装置把原油蒸馏分为几个不同的沸点范围(即馏分)叫一次加工;将一次加工得到的馏分再加工成商品油叫二次加工;将二次加工得到的商品油制取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的工艺叫三次加工。
一次加工装置;常压蒸馏或常减压蒸馏。
二次加工装置:催化、加氢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烃基化、加氢精制等。
三次加工装置:裂解工艺制取乙烯、芳烃等化工原料。
轻汽油→催化重整(在催化剂和氢气存在下)→芳烃较高的重整汽油工深度,生产优质汽柴油重质油原料→加氢裂化(高压、氢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减压渣油→溶剂脱沥青(脱除沥青质、胶质、含金属的非烃化合物)→重质润滑油→脱蜡→地蜡→催化裂化原料高沸点渣油→延迟焦化(500℃,稍正压)→固体石油焦炭、气体和液体产物一次加工、二次加工的气体→炼厂气加工→先分离后利用→氢、甲烷、乙烷稀、丙烷稀、丁烷稀各装置油品→酸精制(硫酸)(除去含硫氮化合物和胶质)→碱精制(烧碱水)(可除去含氧硫化合物并除去酸制残留酸)→脱臭(催化剂存在下,先用碱液处理,在用空气处理;因硫醇含量高时会引起油品结焦,不易保存)→加氢(催化剂存在下,300-425℃1.5MPa下加氢,可除去N、S、O化合物和金属杂质,改进油品的储存性能和腐蚀性、燃烧行)→脱蜡(用分子筛吸附;低温下蜡结晶,影响流动性能,易于堵塞管道。
常用于精制航空煤油、柴油)→白土精制(用白土SO2/Al2O3吸附有害物质)→商品油附:溶剂精制:是利用溶剂对不同组分的溶解度不同达到精制的目的润滑油精致:溶剂精制→脱蜡→脱沥青→加氢→白土精制(润滑油最主要的性能是粘度、安定性和润滑性。
润滑油的不理想组分主要是胶质、沥青质和含硫、氮、氧的化合物以及蜡、多环芳香烃,这些组分影响粘度、安定性、色泽)。
第一章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原油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未经加工的石油。
原油经炼制加工后得到各种燃料油、润滑油、蜡、沥青、石油焦等石油产品。
了解石油及其产品的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对于原油加工、产品使用以及石油的综合利用等有重要意义。
第一节石油的化学组成一、石油的外观性质石油通常是一种流动或半流动状的粘稠液体。
世界各地所产的石油在外观性质上有不同程度的差别。
从颜色看,大部分石油是黑色,也有暗绿或暗褐色,少数显赤褐、浅黄色,甚至无色。
相对密度一般都小于1,绝大多数石油的相对密度在0.80~0.98之间,但也有个别的高达1.02和低到0.71。
我国主要油田的原油相对密度都在0.85以上。
不同石油的流动性差别也很大,有的石油其50℃运动粘度为1.46毫米2/秒,有的却高达20000毫米2/秒。
许多石油都有程度不同的臭味,这是因为含有硫化物的缘故。
石油外观性质的差异反映了其化学组成的不同。
二、石油的元素组成石油主要由碳(C)和氢(H)两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含量为83~87%,氢含量为11~14%,两者合计为95~99%,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碳氢化合物称为烃,在石油炼制过程中它们是加工和利用的主要对象。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硫(S)、氮(N)、氧(O)。
这些非碳氢元素含量一般为1~4%。
但也有个别例外,如国外某原油含硫高达5.5%,某原油含氮量为1.4~2.2%。
虽然石油中非碳氢元素的含量很少,但是它们对石油的性质、石油加工过程以及产品的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石油中除含有碳、氢、硫、氮、氧五种元素外,还有微量的金属元素和其它非金属元素,如钒、镍、铁、铜、砷、氯、磷、硅等,它们的含量非常少,常以百万分之几计(ppm)。
以上各种元素并非以单质出现,而是相互以不同形式结合成烃类和非烃类化合物存在于石油中。
所以,石油的组成是极为复杂的。
三、石油的烃类组成石油主要是由各种不同的烃类组成的。
石油中究竟有多少种烃,至今尚无法说明。
石油炼制知识点范文石油炼制是将石油原油中的各种组分分离和转化成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在石油炼制过程中,通过对原油进行加热、蒸馏、裂化、重整、芳香化等一系列化学和物理操作,可以生产出汽油、柴油、重油、航空煤油、润滑油和石蜡等各种石油产品。
一、石油的组成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由多种不同种类的烃类化合物组成。
主要是碳氢化合物,还含有少量硫、氮、氧和金属等杂质。
石油的组成不仅决定了其物理性质,而且对于炼制过程中的操作和产品的质量也有重要影响。
二、原油的分馏原油经过加热分馏,可以将石油中的各种组分按照沸点的不同进行分离。
在分馏过程中,可以得到轻质馏分(如天然气、汽油和煤油)和重质馏分(如润滑油和渣油)。
三、裂化裂化是一种炼制技术,通过对重质石油馏分进行加热和催化作用,将其分解成轻质馏分。
裂化的目的是增加汽油产量,并提高汽油的辛烷值。
裂化反应可以分为热裂化和催化裂化两种方式。
四、重整重整是一种通过对轻质石油馏分进行加热和催化作用,将其转化为高辛烷值的汽油的技术。
重整是一种氢化反应,其中有机化合物与氢气反应生成较长链烯烃或苯环烃。
重整反应对于提高汽油辛烷值和降低汽油中芳香烃的含量有着重要作用。
五、芳香化芳香化是一种将饱和的烃类化合物转化成芳香烃的过程。
芳香烃是一种具有芳香环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较高的辛烷值和较好的清洁度。
通过芳香化反应可以提高汽油的质量,增加芳香烃的含量,提高汽油的抗爆性能。
六、脱硫石油中的硫是一个有害元素,会污染环境并对催化剂和设备产生腐蚀作用。
因此,石油中的硫需要进行脱硫处理。
脱硫的方法主要有催化脱硫和吸收脱硫两种。
催化脱硫是通过催化剂促进硫化物的氧化反应,将其转化为硫酸盐和水,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
吸收脱硫则是通过将石油经过吸收剂床,使石油中的硫化物与吸收剂反应,从而实现脱硫的目的。
七、催化剂石油炼制过程中,催化剂是非常重要的。
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和产量。
石油化工技术的知识点总结石油化工是利用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天然资源作为原料进行化学加工的技术领域。
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能源、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石油加工技术、炼油工艺、石油化工产品和环保技术等方面进行总结,以帮助读者全面了解石油化工技术的相关知识点。
一、石油化工的基础知识1. 石油及其成分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由烃类化合物和少量的杂质组成。
在石油中,含有不同碳数的烃类化合物,分别是烷烃、烯烃、芳烃和环烷烃。
此外,石油中还含有硫、氮、氧等元素的杂质成分。
2. 石油化工的历史和发展石油化工技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期,当时石油被用于灯火照明。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利用石油进行加工,生产出燃料油和润滑油等产品。
20世纪初期,石油化工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出现了乙烯制备、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一系列新工艺。
到了现代,石油化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其产品涉及能源、化工、医药、食品等领域。
3. 石油化工的重要性石油化工产品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石油化工产品包括燃料油、润滑油、合成树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医药原料、农药和染料等。
在能源领域,石油化工产品是重要的燃料来源,广泛用于汽车、船舶、航空器和发电设备等;在化工领域,石油化工产品又是生产各种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等的重要原料;在医药领域,石油化工产品也是生产药品的重要原料。
二、石油加工技术1. 原油的分馏原油的分馏是指将原油在高温下分为各种组分的过程。
通过原油分馏,可以得到不同沸点的馏分,如天然气、石油气、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和重柴油等。
这些馏分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精制和加工,生产出各种石油化工产品。
2. 催化裂化催化裂化是指将长链烃类分子通过催化剂的作用,裂解成较短链烃类的过程。
在催化裂化反应中,一方面可以得到大量的轻烃类产品,如汽油和液化石油气;另一方面可以得到一部分裂解气体,用于生产乙烯、丙烯等重要的石油化工原料。
石油化工基础知识石油化工是一种将原油或天然气作为原材料,经过化学反应和加工处理得到各种化学品和燃料的产业。
由于石油和天然气是有限资源,石油化工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石油化工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以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一、石油的组成和性质石油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由多种化合物组成。
石油组成中含有碳、氢等元素,并且还含有硫、氮、氧、钾、钙、钠、镁、铁等元素的化合物。
石油的性质包括密度、粘度、闪点、蒸气压力、气味等等。
这些性质的不同决定了石油在炼制和使用中的特性。
二、原油炼制工艺原油炼制是将原油的化学成分分类并制造成不同类型的产品的技术处理过程。
原油在经过蒸馏分离、裂化、重整、重整等工艺处理之后,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煤油、液化石油气等各种产品。
原油炼制工艺需要掌握化学反应、热力学、动力学等知识,以确保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
三、化工生产过程化工生产过程是将原材料经过化学反应和处理而制造成各种产品的过程。
化工生产过程需要掌握反应原理、反应速度、反应机理等知识,以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可控。
四、化工产品的分类和用途化工产品可以分为有机化工产品、无机化工产品和高分子化学等三个方面。
有机化工产品主要包括乙烯、丙烯、苯、酚、氨基酸等,用途广泛,如编织纤维、塑料、橡胶、颜料、医药、农药等。
无机化工产品主要包括氧化铁、氢氧化铝、硫酸、硝酸等,用途广泛,如建筑业、化妆品、医药、农业等。
高分子化学主要包括塑料、橡胶等产品,用途广泛,如电气、电子、机械、建筑和包装等。
五、石油化工的环保和安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废气、废水和固体废物的产生成为污染源。
对于污染抑制要求越来越高,国内外相关标准的更新换代与制订也加强了对环保的要求。
环保与安全关系着企业的生存,各石化企业都加强了自我管理,加强环保与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提高了对环保、安全、健康等方面的关注和着力点,全力推进绿色石化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