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外存与I/O设备)模拟试卷1
- 格式:docx
- 大小:22.93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外存与I/O设备)模拟试卷1(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
A.输入/输出设备B.外存设备C.远程通信设备D.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他设备√2.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外存储器是( )。
A.软磁盘B.硬磁盘C.固态盘√D.光盘3.CRT的分辨率为1024×1024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 )。
A.512KBB.1MB √C.256KBD.2MB4.美国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定义了一个VGA扩展集,将显示方式标准化,这称为著名的( )显示方式。
A.AVGAB.SVGAC.VESA √D.EGA5.为了使设备相对独立,磁盘控制器的功能全部转到设备中,主机与设备间采用( )接口。
A.SCSI √B.专用C.ESDI6.一张3.5英寸软盘的存储容量为( )MB,每个扇区存储的固定数据是( )。
A.1.44MB,512B √B.1MB,1024BC.2MB,256BD.1.44MB,128B7.MD光盘和PC光盘是( )型光盘。
A.只读B.一次C.重写√8.以下描述中基本概念正确的句子是( )。
A.硬盘转速高,存取速度快√B.软盘转速快,存取速度快C.硬盘是接触式读写D.软盘是浮动磁头读写9.下面关于计算机图形和图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形比图像更适合表现类似于照片和绘画之类的有真实感的画面B.一般说来图像比图形的数据量要少一些C.图形比图像更容易编辑、修改√D.图像比图形更有用10.视频电子学标准协会制定的局部总线称为( )。
A.VESA √B.VISAC.PCID.EISA11.在软盘存储器中,软盘适配器是( )。
A.软盘驱动器与CPU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口√B.存储数据的介质设备C.将信号放大的设备D.抑制干扰的设备12.PC机所配置的显示器,若显示控制卡上刷存容量是1MB,则当采用800×600的分辨率模式时,每个像素最多可以有( )种不同颜色。
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操作系统-输入输出(I/O)系统(一)(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1.属于共享设备的是 ____ 。
(分数:2.00)A.打印机B.磁盘√C.用户终端D.鼠标器解析:2.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占的设备改造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
(分数:2.00)A.存储设备B.系统设备C.用户设备D.虚拟设备√解析:虚拟设备是指通过虚拟技术将一台独占设备变换为若干台逻辑设备,供若干个用户进程同时使用,通常把这种经过虚拟技术处理后的设备称为虚拟设备。
3.对磁盘而言,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送单位为 ____ 。
(分数:2.00)A.字符B..字C..块√D.文件解析:磁盘属于块设备,即它的信息的存取都是以数据块为单位的。
4.____ 用作连接大量的低速或中速设备。
(分数:2.00)A.数据选择通道B.字节多路通道√C.数组多路通道解析:字节多路通道:控制慢速设备以字节为单位传输信息。
它可以分时地执行多个通道程序,控制多台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数据选择通道:控制快速设备以成组方式工作,每次传送一批数据,传送速度很快。
选择通道在一段时间内只能执行一个通道程序,只允许一台设备进行数据传输。
数组多路通道:控制中速设备以成组方式工作。
可分时地控制多台设备进行信息传输。
5.通道又称I/O处理机,它用于实现 ____ 之间的信息传输。
A.内存与外设B.CPU与外设 C.内存与外存 D.CPU与外存(分数:2.00)A. √B.C.D.解析:通道是通过执行通道程序,实现内存与外设之间的信息交换。
6.关于通道、设备控制器和设备之间的关系,下面哪些叙述是正确的 ____ 。
(分数:2.00)A.控制器和通道可以分别控制设备B.控制器、通道和设备可以并行工作C.通道控制设备控制器,设备控制器控制设备进行工作√D.设备分配程序先分配通道,再分配控制器,最后分配设备解析:设备控制器可以控制设备,通道无法直接控制设备。
计算机基础模拟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如果删除一个非零无符号二进制偶整数后的一个0,则此数的值为原数的()。
A、1月2日B、4倍C、1月4日D、2倍正确答案:A2、二进制数IO1IIo转换为等值的八进制数是O。
A、45B、56C、67D、78正确答案:B3、在冯?诺依曼体系结构的计算机中,记忆程序和数据的部件是()。
A、控制器B、I/O设备C、存储器D、运算器正确答案:C4、下面对防火墙说法正确的是()。
A、防火墙只可以防止外网非法用户访问内网B、防火墙只可以防止内网非法用户访问外网C、防火墙可以防止内网非法用户访问内网D、防火墙既可以防止内网非法用户访问外网,也可以防止外网非法用户访问内网正确答案:D5、PC机最害怕的是()。
A、亮度和噪音B、木头和地毯C、灰尘静电D、噪声正确答案:C6、已知某进制的运算满足32+45=121,则该进制为()。
A^七B、八C、十D^六正确答案:D7、在多媒体课件中,课件能够根据用户答题情况给予正确或错误的回复,这突出显示了多媒体技术的()。
A、非线性B、交互性C、多样性D、集成性正确答案:B8、磁盘驱动器在寻找数据时()。
A、盘片不动,磁头运动B、盘片和磁头都动C、盘片运动,磁头不动D、盘片和磁头都不动正确答案:B9、取下计算机主板上的电池后()。
A、可同时去掉开机密码和Windows系统密码B、开机密码和Windows系统密码都去不掉C、可以去掉开机密码D、可以去掉WindoWS系统密码正确答案:B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灰鸽子〃是一种很便捷的互联网通讯小工具B、Nimda是一种蠕虫病毒C、CIH病毒可以感染WIND0WS98,也可以感染WIND0WS2000D、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病毒是小球病毒正确答案:B11、计算机病毒属于一种()。
A、特殊的计算机程序B、游戏软件C、已被破坏的计算机程序D、带有传染性的生物病毒正确答案:A12、在计算机中表示一个黑白像素的点,需要的存储空间是()。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I/O)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CPU在中断响应周期中____。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分数:2.00)A.执行中断服务程序B.执行中断隐指令√C.与I/O设备传送数据D.处理故障解析:解析:考查中断周期和中断隐指令。
在中断周期,山中断隐指令自动完成保护断点、寻找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以及硬什关中断的操作。
2.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主要完成以下工作____。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分数:2.00)A.关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B.开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C.关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D.开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解析:解析:考查中断响应周期CPU的工作。
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主要完成关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的工作,即执行中断隐指令。
3.在中断周期中,由____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
【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分数:2.00)A.关中断指令√B.中断隐指令C.开中断指令D.清零指令解析:解析:考查关中断指令与中断允许触发器。
在中断周期中,由关中断指令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
4.CPU响应中断时最先完成的步骤是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年】(分数:2.00)A.开中断B.保存断点C.关中断√D.转入中断服务程序解析:解析:考查中断执行流程。
5.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前需要____。
【北京理工大学2002年】(分数:2.00)A.开中断B.关中断√C.响应D.恢复解析:解析:考查中断执行流程。
为了保证保护和恢复现场的过程不被中断信号打断,在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前需要关中断,等到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后,再开中断,以便中断信号可以继续进来。
6.CPU响应中断时,保护两个关键的硬件状态是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CRT显示器上构成图像的最小单元称为()。
A、像素B、元素C、亮点D、单位正确答案:A2、补码加法运算是指( )A、操作数用补码表示,将被加数变补,然后相加B、操作数用补码表示,将加数变补,然后相加C、操作数用补码表示,符号位单独处理D、操作数用补码表示,连同符号位一起相加正确答案:D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A、45DB、101001BC、52QD、2BH正确答案:A4、关于通用寄存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存放指令的寄存器B、可存放程序状态字的寄存器C、可存放运算结果的寄存器D、本身具有计数逻辑与移位逻辑的寄存器正确答案:C5、加法器采用先行进位的目的是()。
A、优化加法器的结构B、增强加法器结构C、加速传递进位信号D、节省器材正确答案:C6、某计算机按字节编址,指令字长固定且只有两种指令格式,其中三地址指令29条,二地址指令107条,每个地址字段为6位,则指令字长至少应该是()。
A、24位B、32位C、26位D、28位正确答案:A7、在以下I/O控制方式中,主要由硬件而不是软件实现数据传送的方式是()。
A、DMA方式B、无条件程序控制方式C、程序中断方式D、程序查询方式正确答案:A8、计算机中表示地址时,采用( ) 。
A、补码B、原码C、无符号数D、反码正确答案:C9、在调频制记录方式中,记录1时,写电流()。
A、只在位单元中间位置变化一次B、只在本位起始处正向变化一次C、只在本位起始处变化一次D、在本位起始处和位单元中间位置各变化一次正确答案:D10、在微程序控制器中,一条机器指令的功能通常由()。
A、一段微程序实现B、一条微指令实现C、一个指令码实现D、一个条件码实现正确答案:A11、CPU中能进行算术和逻辑运算的最基本运算部件是()。
A、ALUB、移位器C、多路选择器D、加法器正确答案:A12、PC寄存器的内容()。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输入/输出管理)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综合应用题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和功能包括( )。
A.按照用户的要求控制I/O设备B.完成用户所希望的输入/输出要求C.进行设备分配,实现真正的I/O操作D.以上全部正确答案:D解析: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按照用户的要求控制I/O设备操作,完成用户所希望的输入/输出要求,以减轻用户编程序的负担。
设备管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可归纳为:(1)进行设备分配;(2)实现真正的I/O操作;(3)实现其他功能。
知识模块:输入/输出管理2.按资源分配方式可将外设分为( )。
A.独占设备、共享设备、分时设备B.共享设备、分时设备、虚拟设备C.虚拟设备、独占设备、共享设备D.虚拟设备、独占设备、分时设备正确答案:C解析:按资源分配方式可将外设分为虚拟设备、独占设备、共享设备三种。
知识模块:输入/输出管理3.下列关于各种设备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独占设备的分配单位是作业,且当某作业占用此设备时,其他作业也可以使用该设备B.共享设备的分配单位是作业,且当某作业占用此设备时,其他作业也可以使用该设备C.独占设备的分配单位是进程,且当某进程占用此设备时,其他进程也可以使用该设备D.共享设备的分配单位是进程,且当某进程占用此设备时,其他进程也可以使用该设备正确答案:D解析:独占设备:该类设备要以用户或作业为单位分配,在该用户未退出系统之前或该作业未运行结束之前,此设备不能作其他分配。
共享设备:多个进程可以“同时”从这些设备上存取信息。
知识模块:输入/输出管理4.I/O操作的控制方式经历( )阶段。
A.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程序中断I/O控制方式、DMA控制方式、I/O 通道控制方式B.程序中断I/O控制方式、中断I/O控制方式、DMA控制方式C.程序直接控制方式、DMA控制方式D.I/O通道控制方式正确答案:A解析:I/O控制方式可以分为程序直接控制方式、程序中断I/O控制方式、DMA控制方式、I/O通道控制方式,共4个阶段。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系统)模拟试卷1(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
A.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B.必须采用异步控制方式C.可用同步方式,也可用异步方式√D.必须采用应答方式2.串行接口是指( )。
A.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串行传送B.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并行传送C.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串行传送√D.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并行传送3.在中断系统中,CPU一旦响应中断,则立即关闭( )标志,以防止本次中断响应过程被其他中断源产生另一次中断干扰。
A.中断允许B.中断请求C.中断屏蔽√D.设备完成4.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
A.并行技术B.通道技术C.缓冲技术√D.虚存技术5.一个由微处理器构成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其采样周期为20ms,A/D转换时间为25μs,则当CPU采用( )方式读取数据时,其效率最高。
A.查询B.中断√C.无条件传送D.延时采样6.在采用DMA方式高速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 )。
A.在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B.在DMA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C.由CPU执行的程序完成的D.由CPU响应硬中断处理完成的7.周期挪用方式常用于( )方式的输入/输出中。
A.程序查询方式B.中断方式C.DMA方式√D.通道方式8.CPU对通道的请求形式是( )。
A.自陷B.中断C.通道命令D.I/O指令√9.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CPU对外设的选择是基于设备编址的√B.统一编址是指系统按照统一的设备管理方案对外设进行统一编码C.设备编址是CPU对外设的选择编码,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编码,不会造成混淆10.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系统)模拟试卷1(总分:4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1,分数:22.00)1.在不同速度的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
A.必须采用同步控制方式B.必须采用异步控制方式C.可用同步方式,也可用异步方式√D.必须采用应答方式2.串行接口是指( )。
A.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串行传送B.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串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并行传送C.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串行传送√D.接口与系统总线之间并行传送,接口与I/O设备之间并行传送3.在中断系统中,CPU一旦响应中断,则立即关闭( )标志,以防止本次中断响应过程被其他中断源产生另一次中断干扰。
A.中断允许B.中断请求C.中断屏蔽√D.设备完成4.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
A.并行技术B.通道技术C.缓冲技术√D.虚存技术5.一个由微处理器构成的实时数据采集系统,其采样周期为20ms,A/D转换时间为25μs,则当CPU采用( )方式读取数据时,其效率最高。
A.查询B.中断√C.无条件传送D.延时采样6.在采用DMA方式高速传输数据时,数据传送是( )。
A.在总线控制器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B.在DMA控制器本身发出的控制信号控制下完成的√C.由CPU执行的程序完成的D.由CPU响应硬中断处理完成的7.周期挪用方式常用于( )方式的输入/输出中。
A.程序查询方式B.中断方式C.DMA方式√D.通道方式8.CPU对通道的请求形式是( )。
A.自陷B.中断C.通道命令D.I/O指令√9.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A.CPU对外设的选择是基于设备编址的√B.统一编址是指系统按照统一的设备管理方案对外设进行统一编码C.设备编址是CPU对外设的选择编码,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编码,不会造成混淆10.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外存与I/O设备)模拟试卷2(总分:4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在微型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 )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A.适配器√B.设备控制器C.计数器D.寄存器2.带有处理器的设备一般称为( )设备。
A.智能化√B.交互式C.远程通信D.过程控制3.CRT的颜色数为256色,则刷新存储器每个单元的字长是( )。
A.256位B.16位C.8位√D.7位4.磁盘驱动器向盘片磁层记录数据时采用( )方式写入。
A.并行B.串行√C.并一串行D.串一并行5.3.5英寸软盘记录方式采用( )。
A.单面双密度B.双面双密度C.双面高密度√D.双面单密度6.一张CD—ROM光盘的存储容量可达( )MB,相当于( )多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
A.400,600B.600,400 √C.200,400D.400,2007.CD—ROM光盘是( )型光盘,可用作计算机的( )存储器和数字化多媒体设备。
A.重写,内B.只读,外√C.一次,外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语音合成器作为输入设备可以将人的语言声音转换成计算机能够识别的信息√B.非击打式打印设备速度快、噪音低、印字质量高,但价格较高C.点阵针式打印机点阵的点越多,印字质量越高D.行式打印机的速度比串行打印机快9.显示器的主要参数之一是分辨率,其含义为( )。
A.显示屏幕的水平和垂直扫描频率B.显示屏幕上光栅的列数和行数√C.可显示不同颜色的总数D.同一幅画面允许显示不同颜色的最大数目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硬盘系统和软盘系统均可分为固定磁头和可移动磁头两种B.高数据传输率的CD—ROM驱动器运行速度快,但要求很高的容错性和纠错能力√C.随着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发展,外部设备在硬件系统中的价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D.在字符显示器中,点阵存储在VRAM中11.下列各种操作的时间中,不属于活动头硬盘的存取访问时间的是(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中央处理器)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CPU的功能包括____。
【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A.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加工√B.命令控制、数据控制、时间控制、程序控制C.数据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加工D.指令控制、数据控制、时间控制、程序控制考查CPU的功能。
CPU的功能主要有指令控制、操作控制、时间控制、数据加工。
2.在CPU的设汁中,不需要____。
【武汉大学2006年】A.指令寄存器B.地址译码器√C.数据寄存器D.地址寄存器考查CPU中包含的寄存器。
CPU的结构中没有地址译码器。
3.下列部件不属于控制器的是____。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2005年】A.指令寄存器B.程序计数器C.程序状态字√D.时序电路考查控制器中包含的寄存器。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指令译码器、时序电路和微操作信号发生器组成。
程序状态字(PSW)属于运算器的组成部分。
4.通用寄存器是____。
【北京邮电大学2003年】A.可存放指令的寄存器B.可存放程序状态字的寄存器C.本身具有计数逻辑与移位逻辑的寄存器D.可编程指定多种功能的寄存器√考查通用寄存器。
存放指令的寄存器是指令寄存器(IR),存放程序状态字的寄存器是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通用寄存器并不一定本身具有计数和移位功能。
5.CPU中保存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寄存器是____。
【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A.指令寄存器√B.指令译码器C.数据寄存器D.地址寄存器考查指令寄存器。
指令寄存器用来存放当前正在执行的指令。
6.条件转移指令执行时所依据的条件来自____。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2年】A.指令寄存器B.标志寄存器√C.程序计数器D.地址寄存器考查程序状态标志寄存器(PSW)。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题1一、选择题:1. 在下面描述的PCI总线基本概念中,不正确的表述是_C__。
A.PCI总线是一个与处理器无关的高速外围总线.B.PCI总线的基本传输机制是猝发式传送.C.系统中允许只有一条PCI总线.2.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_C__。
A.(101001)2B.(52)8C.(101001)BCDD.(233)163. 某DRAM芯片,其存储容量为512K×8位,该芯片的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数目是_C__。
A. 8, 512B. 512, 8C. 18, 8D. 19 ,84. 交叉存储器实质上是一种__A_存储器,它能___执行___独立的读写操作。
A. 模快式,并行,多个B.模快式,串行,多个C. 整体式,并行,一个D.整体式,串行,多个5. 计算机使用总线结构的主要优点是便于实现积木化,同时_C__。
A.减少了信息传输量B. 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C.减少了信息传输线的条数D. 有利于芯片中布线6. 系统总线中地址线的功能是__D___。
A. 用于选择主存单元地址B. 用于选择进行信息传输的设备C. 用于选择外存地址D. 用于指定主存和I/O设备接口电路的地址7. 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的记忆设备,主要用于___D___。
A.存放程序B.存放软件C.存放微程序D.存放程序和数据8. 在微型机系统中,外围设备通过___B___与主板的系统总线相连接。
A. 适配器B. 设备控制器C. 计数器D. 寄存器9. 在主存和CPU之间增加cache存储器的目的是__C____。
A. 增加内存容量B. 提高内存可靠性C. 解决CPU和主存之间的速度匹配问题D. 增加内存容量,同时加快存取速度10. 在CPU中,跟踪后继指令地指的寄存器是__B____。
A.指令寄存器B.程序计数器C.地址寄存器D.状态条件寄存器二、填空题:1. 计算机硬件包括_运算器__,__存储器__,_控制器__,适配器,输入/输出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前面的括号内。
)1.若十进制数据为137.5则其八进制数为(B )。
A、89.8B、211.4C、211.5D、1011111.1012.若x补=0.1101010,则x原=(A )。
A、1.0010101B、1.0010110C、0.0010110D、0.11010103.若采用双符号位,则发生正溢的特征是:双符号位为(B)。
A、00B、01C、10D、114.原码乘法是(A )。
A、先取操作数绝对值相乘,符号位单独处理B、用原码表示操作数,然后直接相乘C、被乘数用原码表示,乘数取绝对值,然后相乘D、乘数用原码表示,被乘数取绝对值,然后相乘5.为了缩短指令中某个地址段的位数,有效的方法是采取(C)。
A、立即寻址B、变址寻址C、间接寻址D、寄存器寻址6.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A)。
A.(101001)2B.(52)8C.(2B)16D.457.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D)。
A.(101001)2B.(52)8C.(2B)16D.458.下列数中,最小的数是(D)。
A.(111111)2B.(72)8C.(2F)16D.509.已知:X=-0.0011,Y= -0.0101。
(X+Y)补= ( A)。
A.1.1100B.1.1010C.1.0101D.1.100010.一个512KB的存储器,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C )。
A.17 B.19C.27D.3611.某计算机字长是16位它的存储容量是64KB,按字编址,它们寻址范围是(C )。
A.64K B.32KB C.32K D.16KB12.某一RAM芯片其容量为512*8位,除电源和接地端外该芯片引线的最少数目是(C )。
A.21B.17C.19D.2012.计算机内存储器可以采用(A)。
A.RAM和ROMB.只有ROMC.只有RAMD.RAM和SAM13.单地址指令中为了完成两个数的算术操作,除地址码指明的一个操作数外,另一个数常需采用( C) 。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输入/输出(I/O)系统)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CPU在中断响应周期中____。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分数:2.00)A.执行中断服务程序B.执行中断隐指令√C.与I/O设备传送数据D.处理故障解析:解析:考查中断周期和中断隐指令。
在中断周期,山中断隐指令自动完成保护断点、寻找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以及硬什关中断的操作。
2.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主要完成以下工作____。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0年】(分数:2.00)A.关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B.开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C.关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D.开中断,执行中断服务程序解析:解析:考查中断响应周期CPU的工作。
在中断响应周期,CPU主要完成关中断,保护断点,发中断响应信号并形成能转移地址的工作,即执行中断隐指令。
3.在中断周期中,由____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
【北京理工大学2006年】(分数:2.00)A.关中断指令√B.中断隐指令C.开中断指令D.清零指令解析:解析:考查关中断指令与中断允许触发器。
在中断周期中,由关中断指令将允许中断触发器置“0”。
4.CPU响应中断时最先完成的步骤是____。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年】(分数:2.00)A.开中断B.保存断点C.关中断√D.转入中断服务程序解析:解析:考查中断执行流程。
5.在中断服务程序中,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前需要____。
【北京理工大学2002年】(分数:2.00)A.开中断B.关中断√C.响应D.恢复解析:解析:考查中断执行流程。
为了保证保护和恢复现场的过程不被中断信号打断,在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前需要关中断,等到保护和恢复现场之后,再开中断,以便中断信号可以继续进来。
6.CPU响应中断时,保护两个关键的硬件状态是____。
计算机组成原理选择题模考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中断向量可提供()oA、传送数据的起始地址B、主程序的断点地址C、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D、被选中设备的地址正确答案:C2、CD-ROM是()型光盘。
A、只读B、重写C、一次D、读/写正确答案:A3、在CRC码中,接收端检查出某位出错后,一般采用的纠正方法是()oA、判断余数值由接收端自行纠正B、请求程序发送C、删除数据D、以上均可正确答案:A4、存储字是指()oA、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组合B、存储单元的个数C、机器指令的位数D、存放在一个存储单元中的二进制代码位数正确答案:A5、任何指令周期的第一步必定是()周期。
A、取程序B、取指令C、取数据D、取状态正确答案:B6、磁表面存储器是以()作为记录信息的载体。
A、材料B、塑料介质C、磁头D、磁介质正确答案:D7、零地址指令是采用()方式的指令。
A、堆栈寻址B、立即寻址C、间接寻址D、寄存器寻址正确答案:A8、DMA接口()oA、内有中断机制B、可以用于主存与主存之间的数据交换C、内有中断机制,可以处理异常情况D、内无中断机制正确答案:A9、设寄存器位数为8位,机器数采用补码形式(含一位符号位),则十进制数-26存放在寄存器中的内容为()A、E6HB、5AHC、9BHD、26H正确答案:A10、总线的异步通信方式()oA、采用时钟信号,不采用握手信号B、既不采用时钟信号,又不采用握手信号C、既采用时钟信号,又采用握手信号D、不采用时钟信号,只采用握手信号正确答案:D11>对应用程序员不透明的是()oA、先行进位链B、指令寄存器C、程序状态字寄存器D、乘法器正确答案:C12、CPU内通用寄存器的位数取决于()。
A、机器字长B、存储器字长C、指令的长度D、CPU的管脚数正确答案:A13、在统一编址方式下,下面的说法()是正确的。
A、只对应输入/输出设备或者只对应内存单元B、一个具体地址既可对应输入/输出设备,又可对应内存单元C、一个具体地址只能对应内存单元D、一个具体地址只能对应输入/输出设备正确答案:A14、()寻址便于处理数组问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8位反码表示整数的最小值和最大值为()。
A、-128,+128B、-256,+256C、-127,+127D、-255,+255正确答案:C2、目前大多数集成电路生产中,所采用的基本材料为()。
A、非晶硅B、锑化钼C、单晶硅D、硫化镉正确答案:C3、下列数中,最大的数是()A、45DB、101001BC、52QD、2BH正确答案:A4、计算机的技术性能指标主要是指()。
A、字长、运算速度、内/外存容量和CPU的时钟频率B、计算机所配备的语言、操作系统、外部设备C、硬盘的容量和内存的容量D、显示器的分辨率、打印机的性能等配置正确答案:A5、采用规格化的浮点数是为了()。
A、增加数据的表示范围B、防止运算时数据溢出C、增加数据的表示精度D、方便浮点运算正确答案:C6、指令中的地址结构是指()。
A、地址段占多少位B、指令中如何指明寻址方式C、指令中给出几个地址码D、指令中采用几种寻址方式正确答案:C7、CPU响应中断的时间是()。
A、一个指令周期结束时B、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C、一个机器周期结束时D、一个时钟周期结束时正确答案:A8、若二进制定点小数真值是﹣ 0.1101 ,机器中表示为 1.0010 ,则该数采用的编码方法是()。
A、移码B、补码C、反码D、原码正确答案:C9、CPU 可以直接访问的存储器是()。
A、主存储器B、磁带C、磁盘D、外存正确答案:A10、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A、不一定是可改写的B、一定是可改写的C、一定是不可改写的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11、定点整数16位,含1位符号位,原码表示,则最大正数为()。
A、2 [15] -1B、2 [15]C、2 [16] -1D、2 [16]正确答案:A12、一个32K×32位的存储器,其地址线和数据线的总和是()。
A、36B、47C、32D、48正确答案:B13、串行接口是指()。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下列陈述中,正确的是()。
A、程序中断过程是由硬件和中断服务程序共同完成的B、每条指令的执行过程中,每个总线周期要检查一次有无中断请求C、检测有无DMA请求,一般安排在一条指令执行过程的末尾D、中断服务程序的最后一条指令是无条件转移指令正确答案:A2、计算机硬件能够直接执行的是()。
I.机器语言程序∏.汇编语言程序II1硬件描述语言程序A、仅I、IIIB、仅I、IIC、仅I、IEIIID、仅I正确答案:D3、DMA访问主存时,让CPU处于等待状态,等DMA的一批数据访问结束后,CPU再恢复工作,这种情况称作()。
A、停止CPU访问主存B、周期挪用C、DMA与CPU交替访问D、DMA正确答案:A4、堆栈指针SP的内容是()oA、栈顶地址B、栈底地址C、栈底内容D、栈顶内容正确答案:A5、CPU响应中断的时间是()oA、一个指令周期结束时B、一个总线周期结束时C、一个机器周期结束时D、一个时钟周期结束时正确答案:A6、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控制计算机的运行总是处于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的循环之中。
A、控制器B、CPUC、指令存储器D、指令译码器正确答案:A7、计算机操作的最小时间单位是()。
A、时钟周期B、指令周期C、CPU周期D、微指令周期正确答案:A8、相对于微程序控制器,组合逻辑控制器的特点是()oA、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B、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容易C、指令执行速度快,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D、指令执行速度慢,指令功能的修改和扩展难正确答案:C9、32位的个人计算机,一个字节(byte)由()位(bit)组成。
A、16B、4C、32D、8正确答案:D10、直接执行微指令的是()。
A、编译程序B、硬件C、汇编程序D、微指令程序正确答案:B11、零地址运算指令在指令格式中不给出操作数地址,它的操作数来自()。
计算机组成原理模拟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IOO题,每题1分,共100分)1、在调频制记录方式中,记录0时,写电流()变化一次。
A、只在本位单元中间位置处B、在本位单元起始位置处负向C、只在本位单元起始位置处D、在本位单元起始位置和中间位置处正确答案:C2、下列寄存器中,对汇编语言程序员不透明的是()。
A、程序计数器(PC)B、存储器地址寄存器(MAR)C、存储器数据寄存器(MDR)D、指令寄存器(IR)正确答案:A3、主机和外设之间的正确连接通路是()。
A、CPU和主存一I/O总线一I/O接口(外设控制器)一通信总线(电缆)一外设B、CPU和主存一I/O接口(外设控制器)一1/0总线一通信总线(电缆)一外设C、CPU和主存一I/O总线一通信总线(电缆)一I/O接口(外设控制器)一外设D、CPU和主存一I/O接口(外设控制器)一通信总线(电缆)一I/O总线一外设正确答案:A4、ALU 属于()。
A、组合逻辑电路B、时序电路C、控制器D、寄存器正确答案:A5、在三种集中式总线控制方式中,()方式响应时间最快。
A、独立请求B、计数器定时查询C、串行链接D、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A6、1946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称为(),1949年研制成功的第一台程序内存的计算机称为()。
A、ENIAC, EDSACB、E DVAC, MARKIC、ENIAC, MARKID、ENIAC, UNIVACI正确答案:A7、在用比较法进行补码一位乘法时,若相邻两位乘数yiyi+1为10时,完成的操作是()。
A、原部分积+0 ,右移一位B、原部分积+[X]补,右移一位C^原部分积+[-X]补,右移一位D、原部分积+[Y]补,右移一位正确答案:C8、以下叙述()是错误的。
A、一个更高级的中断请求一定可以中断另一个中断处理程序的执行B、DMA和CPU必须分时使用总线;C、DMA的数据传送不需CPU控制;D、DMA中有中断机制正确答案:A9、计算机中不能通过编程访问的是()oA、暂存器B、主存储器C、变址寄存器D、通用寄存器正确答案:A10、计算机中,数据处理中心是()oA、I/O系统B、运算器C、主机D、控制器正确答案:B11、响应外部中断的过程中,中断隐指令完成的操作,除保护断点外,还包括()o L关中断IL保存通用寄存器的内容III.形成中断服务程序入口地址并送PCA、仅 I、IIIB、仅 I、IIC、仅 II、IIID、I、IE III正确答案:A12、在原码加减交替除法中,符号位单独处理,参加操作的数是()。
计算机专业基础综合计算机组成原理(外存与I/O设备)模拟试卷1(总分:4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1.计算机的外围设备是指( )。
A.输入/输出设备B.外存设备C.远程通信设备D.除了CPU和内存以外的其他设备√2.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外存储器是( )。
A.软磁盘B.硬磁盘C.固态盘√D.光盘3.CRT的分辨率为1024×1024像素,像素的颜色数为256,则刷新存储器的容量是( )。
A.512KBB.1MB √C.256KBD.2MB4.美国视频电子标准协会定义了一个VGA扩展集,将显示方式标准化,这称为著名的( )显示方式。
A.AVGAB.SVGAC.VESA √D.EGA5.为了使设备相对独立,磁盘控制器的功能全部转到设备中,主机与设备间采用( )接口。
A.SCSI √B.专用C.ESDI6.一张3.5英寸软盘的存储容量为( )MB,每个扇区存储的固定数据是( )。
A.1.44MB,512B √B.1MB,1024BC.2MB,256BD.1.44MB,128B7.MD光盘和PC光盘是( )型光盘。
A.只读B.一次C.重写√8.以下描述中基本概念正确的句子是( )。
A.硬盘转速高,存取速度快√B.软盘转速快,存取速度快C.硬盘是接触式读写D.软盘是浮动磁头读写9.下面关于计算机图形和图像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形比图像更适合表现类似于照片和绘画之类的有真实感的画面B.一般说来图像比图形的数据量要少一些C.图形比图像更容易编辑、修改√D.图像比图形更有用10.视频电子学标准协会制定的局部总线称为( )。
A.VESA √B.VISAC.PCID.EISA11.在软盘存储器中,软盘适配器是( )。
A.软盘驱动器与CPU进行信息交换的通道口√B.存储数据的介质设备C.将信号放大的设备D.抑制干扰的设备12.PC机所配置的显示器,若显示控制卡上刷存容量是1MB,则当采用800×600的分辨率模式时,每个像素最多可以有( )种不同颜色。
A.256B.65536 √C.16MD.409613.活动头磁盘存储器的平均存取时间是指( )。
A.最大找道时间加上最小找道时间B.平均找道时间C.平均找道时间加上平均等待时间D.平均等待时间√二、分析题(总题数:9,分数:18.00)14.何谓CRT显示分辨率?若CRT 1分辨率为640×480,CRT 2分辨率为1024×1024,问CRT 1和CRT 2何者为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分辨率是指显示器所能表示的像素的个数。
像素越密,分辨率越高,图像越清晰。
分辨率取决于显像管荧光粉的粒度、荧光屏的尺寸和CRT电子束的聚焦能力。
同时刷新存储器要有与显示器像素相对应的存储空间,用来存储每个像素的信息。
CRT 1和CRT 2比较,CRT 2的分辨率高。
)15.为什么要对CRT屏幕不断进行刷新?要求的刷新频率是多少?为达此目的,必须设置什么样的硬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RT、发光是由电子束打在荧光粉上引起的。
电子束扫过之后其发光亮度只能维持几十毫秒便消失。
为了使人眼能看到稳定的图像显示,必须使电子束不断地重复扫描整个屏幕,这个过程叫做刷新。
按人的视觉生理,刷新频率大于30次/秒时才不会感到闪烁。
显示设备中通常要求每秒50帧图像。
为了不断提供刷新图像的信号,必须把一帧图像的信息存储在刷新存储器中。
)16.某CRT显示器可显示128种ASCII字符,每帧可显示80字×25排;每个字符字形采用7×8点阵,即横向7点,字间间隔1点,纵向8点,排间间隔6点;帧频50Hz,采取逐行扫描方式。
问:(1)缓存容量有多大?(2)字符发生器(ROM)容量有多大?(3)缓存中存放的是字符ASCII代码还是点阵信息?(4)缓存地址与屏幕显示位置如何对应?(5)设置哪些计数器以控制缓存访问与屏幕扫描之间的同步?它们的分频关系如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RT显示器缓存与屏幕显示间的对应关系: (1)缓存容量80×25=2KB (2)ROM容量128×8=1KB (3)缓存中存放的是待显示字符的ASCII代码。
(4)显示位置自左至右,从上到下,相应地缓存地址由低到高,每个地址码对应一个字符显示位置。
(5)①点计数器(7+1):1分频(每个字符点阵横向7个点,间隔1个点)。
②字符计数器(80+12):1分频(每一水平扫描线含80个字符,回归和边缘部分等消隐段折合成12个字符位置)。
③行计数器(8+6):1分频(每行字符占8点,行间隔6点)。
④排计数器(25+10):1分频(每帧25行,消隐段折合为10行)。
)17.刷存的主要性能指标是它的宽带。
实际工作时显示适配器的几个功能部分要争用刷存的带宽。
假定总带宽的50%用于刷新屏幕,保留50%带宽用于其他非刷新功能。
(1)若显示工作方式采用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深度为3B,帧频(刷新速率)为72Hz,计算刷存总带宽应为多少?(2)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应采用何种技术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刷新所需带宽=分辨率×每个像素点颜色深度×刷新速度 1024×768×3B×72/s=165888KB/s=162MB/s 刷存总带宽应为162MB×100/20=324MB/s (2)为达到这样高的刷存带宽,可采用如下技术措施:①使用高速的DRAM芯片组成刷存;②刷存采用多体交叉结构;③刷存至显示控制器地内部总线宽度由32位提高到64位,甚至128位;④刷存采用双端口存储器结构,将刷新端口与更新端口分开。
)18.某彩色图形显示器,屏幕分辨率为640×480,共有4色、16色、256色、65536色等四种显示模式。
(1)请给出每个像素的颜色数m和每个像素占用的存储器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
(2)显示缓冲存储器的容量是多少?(3)若按照每个像素4种颜色显示,请设计屏幕显示与显示缓冲存储器之间的对应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在图形方式中,每个屏幕上的像素都由存储器中的存储单元的若干比特指定其颜色。
每个像素所占用的内存位数决定于能够用多少种颜色表示一个像素。
表示每个像素的颜色数m和每个像素占用的存储器的比特数n之间的关系由下面的公式给出: n=log 2 m (2)显示缓冲存储器的容量应按照最高灰度(65536色)设计。
故容量为 640×480×(log 2 65536)/8=614400字节≈615KB (3)因同一时刻每个像素能选择4种颜色中的一种显示,故应分配给每个像素用于存储显示颜色的内存比特为 n=log 2 m=log 2 4=2 图7.2给出了屏幕显示与显示缓冲存储器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
屏幕上水平方向连续的四个像素共同占用一个字节的显示存储器单元。
随着地址的递增,像素位置逐渐右移,直至屏幕最右端后,返回到下一扫描线最左端。
依此类推,直到屏幕右下角。
屏幕上的每一个像素均与显示存储器中的两个比特相对应。
)19.设写入磁盘存储器的数据代码为001101,试用NRZ1制记录方式画出写入电流、记录介质磁化状态、读出信号、整流及选通输出各信号波形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NRZ1制的特点是:见“1”时写电流改变方向,见“0”时电流维持原来方向不变。
读出时,读“1”才有读出信号,且连续读“1”时相邻的信号其极性相反。
读“0”时无信号输出。
各波形图如图7.4所示。
)20.试推导磁盘存储器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的公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设读写一块信息所需总时间为t B,平均找道时间为t s,平均等待时间为t 1,读写一块信息的传输时间为t m,则 t B =t s +t 1 +t m假设磁盘以每秒r转速率旋转,每条磁道容量为N个字,则数据传输率=rN个字/秒。
又假设每块的字数为n,因而一旦读写头定位在该块始端,就能在t m≈(n/rN)秒的时间中传输完毕。
t 1是磁盘旋转半周的时间,t 1 =(1/2r)s。
由此可得: t B =t s +[s])21.某磁盘里,平均找道时间为20ms,平均旋转等待时间为7ms,数据传输率为2.5MB/s。
磁盘机上存放着500个文件,每个文件的平均长度为1MB。
现需将所有文件逐一读出并检查更新,然后写回磁盘机,每个文件平均需要2ms的额外处理时间。
问:(1)检查并更新所有文件需要占用多少时间?(2)若磁盘机的旋转速度和数据传输率都提高一倍,检查并更新全部文件的时间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确答案:(正确答案:(1)每次磁盘读写的时间=找道时间+等待时间+数据传输时间,故总的文件更新时间为 [(20×10 -3 +7×10 -3 +1/2.5)×2+2×10 -3 ]×500=428s=7.1min (2)若磁盘机的旋转速度提高一倍,则平均旋转等待时间缩短为3.5ms;若磁盘机的数据传输率都提高一倍,则变为5MB/s,故总的文件更新时间为 [(20×10 -3 +3.5×10 -3 +1/5)×2+2×10 -3 ]×500=233.5s=3.9ms)22.CD—ROM光盘的外缘有5mm宽的范围因记录数据困难,一般不使用,故标准的播放时间为60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