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康熙王朝_硬伤_何其多_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_清史专家冯佐哲
- 格式:pdf
- 大小:969.50 KB
- 文档页数:3
《康熙王朝》—一部揭示康熙智慧与勇气的历史剧《康熙王朝》是一部以清朝康熙皇帝的统治时期为背景的电视剧,通过对其统治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康熙皇帝的治国理念和领导风格。
这部电视剧在播出后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下面我将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观后感阐述。
一、背景介绍《康熙王朝》是以清朝康熙皇帝的统治时期为历史背景,通过对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描写,展现了康熙皇帝的治国理念和领导风格。
该剧由陈道明、斯琴高娃等实力派演员主演,整个剧情紧凑、节奏明快,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二、故事情节在《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的治国理念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他强调“仁政”、“民本”,注重治理腐败,加强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在剧中,康熙皇帝通过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实现了国家的繁荣昌盛。
同时,他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困难,如权臣、贪官、外敌等,但他始终坚定地维护着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
三、角色分析在《康熙王朝》中,陈道明饰演的康熙皇帝是整个剧情的核心。
他不仅有着出色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更有着深厚的人文素养和人格魅力。
他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注重以德服人、以理服人,而非以权压人。
同时,他也有着温情的一面,关注民生、体恤百姓,展现出了其人性化的一面。
斯琴高娃饰演的孝庄皇太后也是剧中一个重要的角色。
她有着深厚的政治经验和智慧,是康熙皇帝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重要智囊。
她注重平衡各方势力,维护国家稳定,同时也关注着民生的改善和文化的传承。
四、艺术风格《康熙王朝》在艺术风格上有着独特的魅力。
该剧通过宏大的历史背景和细腻的人物描写相结合的方式,展现了康熙皇帝的治国理念和领导风格。
整个剧情节奏紧凑、叙事流畅,视觉效果也非常出色。
同时,该剧的音乐也非常动人,配合着剧情的发展,让观众有着更加深刻的感受和体验。
五、深度解析《康熙王朝》所传递的治国理念和领导风格具有深远的影响。
它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应该具备坚定的意志、敏锐的洞察力、深厚的人文素养和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
康熙王朝知识点总结康熙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统治时间长达六十一年,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康熙王朝时期,中国经历了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变革,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以下将对康熙王朝的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康熙王朝的建立康熙王朝的建立可以追溯到清朝的建立。
在明朝灭亡后,清军入关并建立了清朝。
康熙王朝是清朝历史上的第二个皇帝康熙帝所创立的朝代。
康熙帝在继承皇位后,通过一系列政治措施,巩固了清朝的统治地位,稳定了国家的局势,为康熙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二、康熙帝的统治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皇帝,其统治时间长达六十一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
在他的统治下,康熙王朝经历了政治上的变革和发展,国家实力得到了提升,社会稳定,经济繁荣。
同时,康熙帝还实行了多种政策,推动了文化、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三、康熙王朝对外交和军事的影响在康熙王朝时期,清朝与邻近国家的关系和结盟有了显著的变化。
在康熙帝的统治下,清朝对外扩张,并与俄罗斯、蒙古等国家达成了多项重要的条约。
同时,清朝还在对外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扩大了国土,巩固了国家的统治地位。
四、康熙王朝的文化发展康熙王朝时期,文化艺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书法、绘画、诗歌、戏曲等艺术形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康熙帝本人也对文化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鼓励文艺创作,并还亲自参与了一些文化活动。
在康熙王朝时期,许多文学家、艺术家、学者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五、康熙王朝的经济发展在康熙王朝时期,清朝的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康熙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鼓励工商业的发展,同时还实行了一些有效的财政政策,使国家的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康熙王朝时期,国家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
总的来说,康熙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在政治、经济、外交和文化上都有着显著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化中心南移突出表现为教育轴心南移。
(1)先秦及秦汉时期。
教育轴心明显地处于黄河中、下游。
该地区教育名人(26人)占统计总数(29人)的89%。
其中山东、河南教育名家密集,占总数的50%。
长江流域及以南的广大地区仅有3人。
此期孔、孟、荀、墨等诸子百家及其私学绝大部分居于北方。
如孔子主要施教于鲁及其周游讲学之地卫、陈、曹、宋、郑、蔡等国均在黄河流域。
荀子在赵国讲学授徒,曾游学于齐稷下学宫,“三为祭酒”,及楚、秦等国,其弟子韩非、李斯皆著名于秦。
墨子于宋,大办私学等等。
及汉代董仲舒等发扬儒学取得“独尊”地位,作为其主流的经学,无论是今文经学的代表董仲舒,还是古文经学的代表马融、郑玄,均是北方人。
兴太学,设五经博士于京都长安,这也无疑进一步稳固了北方的教育轴心地位。
(2)隋唐时期。
位于长江下游的浙江、江苏教育名家此时大大增加。
此期笔者统计教育名人约64人。
江苏、浙江两省15人占24%,整个长江流域增至19人占30%,珠江流域也有1人。
与前相比,教育名人的分布呈发散状,分布于12个省区,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
黄河流域的教育主导地位虽有削弱但仍占首位。
这与隋唐疆域拓展和经济文化较大范围的繁荣紧密相关。
(3)宋金时期。
初步统计教育名人为86人,以长江为界,恰好南北各占43人,在上一时期基础上,北消南长而呈均衡态势。
况且南宋建都江南,加之北方战乱频繁,各方资财遭受破坏,此消彼长,教育南北均势,势在必然。
以当时兴盛的理学教育表现最为明显,其四派的代表人物的地理分布刚好南北各半:濂学代表周敦颐(湖南),闽学代表朱熹(福建),洛学代表二程(洛阳),关学代表张载(陕西)。
(4)元明时期。
教育名人76人,北方16人占21%,南方60人占79%,南方优势确立,此期教育轴心已经转移至江南。
元代北方人才因南逃而凋零,南方因地处边远,各方限制较少而兴盛。
如著名的苏湖教学法,明代王守仁以及以反传统面目出现的王艮、李贽,以利玛窦为代表的西学东浙之风,及一大批知识分子,如徐光启、李之藻、方以智等科学、教育家和顾炎武、黄宗羲等启蒙思想家均出于南方。
古代历史纪实康熙大帝观后感帝王智慧与治国之道古代历史纪实康熙大帝观后感:帝王智慧与治国之道康熙大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卓越的帝王,他在位期间,通过智慧和卓越的治国能力,使清朝逐步巩固统一、繁荣昌盛。
观看了康熙大帝的历史纪实片后,我对这位伟大君主的智慧与治国之道有了更深的认识和触动。
在康熙大帝的统治下,他深知治理国家并非易事,但他以超凡的智慧和深思熟虑的决策,让我深感敬佩。
首先,康熙大帝注重政策的稳定和长期规划。
在片中,康熙大帝实行优待汉人政策,并推崇德治,倡导科举制度。
这些政策的推行显示出他对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关注。
康熙大帝还注重改革与发展,通过吸纳外族贤能、削弱地方势力、加强军队管理等措施,为清朝的巩固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在治国之道方面,康熙大帝表现出卓越的才干和智慧。
他深知善用人才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不计其源地或者种族,只要有能力和才干,都被他用于治国之中。
这不仅使他的政府注入了新鲜血液,还通过汉族精英的晋升,加强了各民族的凝聚力。
在片中,康熙大帝尤其重用了鳌拜,他以鳌拜为代表的鞑靼人,在政务、军事方面表现出色,为整个国家的繁荣和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充分体现了康熙大帝治国方略中注重人才的重要性和平等待人的胸怀。
最后,在康熙大帝的统治下,他也展现出较高的智慧和谋略。
他以开明的思想,采取姑息政策对待满族和汉族的关系。
在康熙大帝的领导下,满汉和谐共处,实现了清朝的稳定发展。
此外,康熙大帝还坚持与西方国家交流,开启了对外贸易,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康熙大帝对外宽容开明的治理方式,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联系打开了大门。
总而言之,在观看康熙大帝的历史纪实后,我对他的智慧与治国之道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康熙大帝不仅在政策稳定和长期规划方面表现出色,还善于用人和谋略。
他的治国方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成为中国历史上有益的借鉴。
尊崇人才、科学决策、开放包容是康熙大帝治国之道的核心价值,也是我们今天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借鉴的智慧。
《康熙王朝》的历史常识错误连连,却为何依旧是经典?点击标题下「历史真相大揭秘」可快速关注探究揭秘历史真相,揭开历史人物的真实面目,解密尘封已久的历史档案,让您了解不一样的历史。
在进入电视剧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历史上的康熙。
康熙帝8岁即位,69岁去世,在位长达61年,除去亲政前的7年,其执政也达54年。
在位时间之久,堪称中国历代皇帝之最。
他不仅是清代,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几个贤明君主之一。
他治国首重治黄,根治水患,整修大运河,畅通增运,奖励垦荒,镯免钱粮,增丁不加赋,经济空前繁荣;倡导文教,注重教育,组织学者整理典籍,编幕图书。
他以杰出的才能,巨大的勇气,开创了一个盛世的新时代,把中国封建社会推进到新的发展高峰。
在他的统治下,坚持国家的统一,反对分裂;对外反侵略,捍卫国家主权;推行民族联合的政策,实现了国家与民族的“大一统”,把一个历经50多年战乱、残破而分裂的中国,重新凝聚成一个多民族的“大一统”的国家。
康熙皇帝的辉煌一生成就了《康熙王朝》成功的基本背景,这样一部反映伟大帝王的电视剧,首先就已经有了夺人眼球的吸引力。
《康熙王朝》也确实成为了一个经典。
但就是这个经典的历史正剧,偏偏在历史知识上错误百出。
可以说它每一集都有不止一处的历史硬伤,整部四十六集的电视剧中历史错误更是多如牛毛。
我们首先来看看它究竟犯了哪些历史错误,再来看看为什么这么多的错误也没能阻挡它成为一部正剧里的经典。
一、少年康熙时代的瞎编乱造历史上的康熙皇帝勤政、刻苦。
清入关初,规定皇帝每月逢五之日亲临太和殿处理政事,其它时间则灵活掌握。
康熙帝亲政后,改变此项规定,除实行逢五日临朝,其余每天到乾清门听政议事,其后50多年,“早夜孜孜,有如一日”。
臣属曾劝他节劳,他说:“肤惟政治,务在精勤。
再说批阅奏疏,更是件苦差事。
他却是不舍昼夜,一定将当天送达的奏章批阅完,从不拖拉。
吴三桂叛乱时,每天多达三四百件,他批答如流,不积压一件!晚年,他还说:他阅奏本“曾无一字疏漏”。
千古一帝——康熙10通信马晓菲都说中国的灭亡是始于清代,从中学开始学习近代史,清朝历史就是浸在血泪之中。
当时特别愤恨,你不能把国家治理好,干嘛要入关,把好好的一个国家搞成这样。
后来,慢慢有了了解,不禁嘲笑自己的幼稚和无知。
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已是十分没落,除了彻底变革根本没有其他的解救办法,而当时的人们根本无法认识到这一点。
清朝的皇帝整体上是好的,不幸处在了一个特别的年代,就算是换了执政君主,中国的历史也不一定会好转多少。
谈到清朝的君主,我最佩服的是康熙帝。
这个八岁登基的皇帝在十四岁亲政后,他的旷世奇才便迅速展示和爆发出来。
他先是用计铲除了顾命四大臣之一的鳌拜,干净利落的除掉了鳌拜集团,夺回朝中大权;后平定三藩,统一西南;接着派靖海将军施琅出兵台湾,收降郑克,统一台湾地区;再接下来,在击败沙俄侵略军的基础上,同俄国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又三次亲征葛尔丹,统一漠北及新疆东部地区;后又进兵安藏,派遣驻藏大臣,册封达赖喇嘛为西藏宗教领袖……他把到手的江山重新打理了一遍,使自己从一个继承者变成了创业者。
整个康熙朝,大清帝国的版图已是东起库页岛,西跨葱岭,北连西伯利亚,南达南沙群岛的连绵疆域。
康熙帝不仅表现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在其他方面,他也是一个少有的天才。
槎农在《康熙与教士》一文中写道:“康熙在位时,正当清朝全盛时期,这位皇帝不但深通满汉文字,研究中国经史;稍有余暇,还与从欧洲来华的教士们,攻读几何、物理、历算、医药等西洋科学,孜孜不倦。
”撇开历史成见,这位出身少数民族的大帝确实表现的与众不同。
他比明代历朝皇帝更热爱和精通汉族传统文化!大凡经、史、子、集、诗、书、音律,他都下过一番功夫。
在他倡导的文化气氛下,涌现了一大批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都可以称得上第一流大师的人文科学家,在这一点上,几乎很少有朝代能与康熙朝相比肩。
然而他不仅对儒学表现出极大的热情,还对那些科学家兼传教士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对他们带来的科学知识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学习兴趣。
普及康熙历史必备的五本书.txt27信念的力量在于即使身处逆境,亦能帮助你鼓起前进的船帆;信念的魅力在于即使遇到险运,亦能召唤你鼓起生活的勇气;信念的伟大在于即使遭遇不幸,亦能促使你保持崇高的心灵。
普及康熙历史必备的五本书_康熙吧_贴吧普及康熙历史必备的五本书注册|登录新闻网页贴吧知道 MP3 图片视频百科吧内搜索 | 帮助进入贴吧进入i贴吧贴子搜索百度贴吧 > 康熙吧 > 浏览贴子吧主:cglvl黑烨子快速回复切换到经典版贴吧投诉选择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班..选择网络工程师职业培训班来石家庄北大青鸟!石家庄北大青鸟(河北..中农绿谷芽苗菜研究院向全..中农绿谷芽苗菜研究院面向全国招生,培训芽苗菜无土栽培,传授香椿..28商机网 2010年精品加盟..28商机网是国内顶尖的招商加盟门户网站,找赚钱项目首选28商机网,..腾飞刷票公司刷票刷票代理网络刷票,短信刷票.热线:400-666-2137 QQ:7771086找10教育赚钱上28商机网!找10教育赚钱,上28! 商机在线()拥有众多小投资大利润高回..广州展览公司上观只做您..广州上观展览,广交会,保利展馆,深圳文博会,深圳高交会特装搭建资..大连第7届中国工艺博览会..市场内有各式古玩字画,古玩摆件,宫廷饰品,明清家具,文革遗物,传..展台设计制作.展位设计制..展台设计制作商场展台特装展台设计金源欢迎您!设计热线0453-..甘谷网论坛最专业甘肃甘..甘谷网为您提供甘谷分类信息:甘谷租房,甘谷二手,甘谷交友征婚,甘..立体画专家谈立体,深入了..1.懂photoshop软件,2.熟练运用我们的zy3d专用软件.3.正确出图.4...转贴次数:0共有30篇贴子普及康熙历史必备的五本书冰木琴3位粉丝1楼近来遇到很多朋友询问一些关于康熙的东西,其实都是一些最基本的知识,如果大家手边有备几本书籍,便很轻松可以解决。
因此下决心介绍几本个人在对康熙的认识过程中获益很大而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书籍。
清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康熙朝奏折和来华西方传教士白新良(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天津300071) 摘要:康熙朝满、汉文奏折中有关来华西方传教士的部分,是研究当时中西关系的重要史料。
经过笔者清理,其中载录来华西方传教士已达一百余人,一些人的汉文名字还为他书所不载。
另如教皇特使多罗离京时间、康熙帝致罗马教皇信函颁发时间等重要问题也都因奏折所载内容应然而解。
除此之外,康熙朝奏折还从新的角度反映了当时在华西方传教士的具体活动内容和康熙帝积极招徕挟有专技的西方传教士来华献技的情形。
同时,还详细显示了礼仪之争后康熙帝为争取教廷对中国立场的理解而三次遣使、四次致书及由允许传教到部分禁教再到全面禁教的全过程。
这些表明,研究康熙时期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和清朝政府有关政策的转变,康熙朝满、汉文奏折有着极高的价值。
关键词:康熙朝奏折;西方传教士;礼仪之争;康熙帝中图分类号:K 24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667(2003)01-0011-07康熙时期,由于对外政策开放,西方传教士来华也进入了高潮,前后不下三百余人,对于当时中国社会和中西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因而,有关这一课题研究,一直长兴不衰。
但是,由于前此各种研究,极少使用康熙朝满汉文奏折,致使其中一些问题的探讨难以深入或不得其真。
经由笔者翻检,这一时期,涉及西方传教士的满汉文奏折约有一百六、七十份。
其中一些内容,还为其他史料所不载;有些史实,即使其他资料有所记载,亦因与奏折所载详略、角度不同而可以彼此印证,互相补充和纠正。
因著此文,以求正于研究方家。
首先,康熙朝满汉文奏折揭载了不少有关西方传教士的新资料,其中一些为他书所未及,有的还可纠正前人研究之误失。
即以其中载录之西方传教士汉文名字而言,已有不少人名并不见于其他资料。
据统计,康熙朝满汉文奏折及内容形式均与之相同的陈垣先生辑录的《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三书载录来华西方传教士共一八人。
清朝风闻言事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统治时间长达268年,由1644年至1912年。
清朝时期,不仅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涌现出了众多的风闻言事。
本文将围绕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结合相关历史参考内容进行分析。
在政治方面,清朝的权力核心是皇帝,但皇帝的权力受到了内阁、皇族和士大夫等力量的制衡和影响。
清朝初期,康熙帝建立了内阁制度,固定了清朝政府的基本组织形式。
然而,康熙帝后期,内阁权力衰落,朝政日益荒废,引发了一系列言论和批评。
清朝官员尤其是康熙晚期的一些忠良大臣,如于敏中、姚元之等,以他们的言论直言敢谏而备受赞誉。
他们人民视为“正声臣”。
同时,康熙帝晚期的一系列金榜题名、滥用权力等问题,也引发了大量揭露和批判的言论。
在经济方面,清朝的经济政策对民众影响深远。
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时期,清朝实行封建经济制度,限制商业发展、奢侈品消费等。
这些措施引起了大量商人和士人的不满,他们通过书信、诗文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例如,乾隆时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思想家和文人邹鲁、袁枚等,以其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批判被后人称为“骚人”。
他们的作品中常常批评官僚主义、儒家传统等,并呼吁变法,推崇新学思想。
在文化方面,清朝是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也是文人士大夫群体最繁荣的时期之一。
清朝的风闻言事多集中在文人的著述中,如《红楼梦》、《西游记》等文学名著。
许多作家、文人通过小说、戏曲等形式,反映社会丑恶,批判封建制度。
例如,《红楼梦》通过对贾府内部权力斗争和清宫后宫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封建社会腐败和道德沦丧的一面。
另外,清代的讽刺小说、讥刺画等形式也逐渐兴起,如曹雪芹的《绣像长安》等,通过幽默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
总的来说,清朝风闻言事主要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展开。
政治方面,一些忠良大臣以直言敢谏而备受赞誉,他们的言论和批评对当时政权产生了积极影响。
经济方面,商人和士人的不满,通过书信、诗文等形式表达对封建经济制度的批评。
《康熙王朝》是怎样颠倒黑白、美化满清的?为何说这部剧流毒甚广、贻害无穷原创正气歌声兴亡天下2022-05-12 20:00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直到本世纪初,都可以说是辫子剧的天下,各种为满清朝廷歌功颂德的影视剧层出不穷。
而在这其中,这部2001年出品的《康熙王朝》可以说是代表作品之一。
这部电视剧为了洗白清廷、美化残暴的侵略者,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其所用的手段无非以下几种:一是隐瞒史实。
清廷入关以来的几大暴政如圈地法、投充法、拘役法、剃发易服等等,在电视剧中都没有体现,在该剧中处处都是一片祥和之气,似乎百姓很是安乐,无不盛赞朝廷的功德。
其实,清初战乱频繁,百姓流离失所,各种饥荒更是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康熙年间,大大小小的饥荒就有一百多次,出现“人相食”的记载也是比比皆是。
然而,这一切在电视剧中却从来没有体现。
至于说清廷在平定三藩之乱时,在四川等地对当地军民的大屠杀,那更是被彻底掩盖。
二是颠倒黑白。
《康熙王朝》第27集,姚启圣对即将迁界的百姓如是说道:父老乡亲们,为你们的长治久安,求你们迁界禁海啊!启圣已在内陆为你们准备了庄稼地,你们可以得到多一倍的土地啊!皇上说了,三年不纳粮,三年后,这里的土地还是你们的,朝廷只是借用三年啊……车马不够,用军营的车马载你们!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通通坐官府的轿子,抬着去!在镜头上。
老太婆坐上官府的轿子,由兵勇们抬着走……百姓们拿着农具和官兵悠闲的散步……几个农家缓慢的关闭房门,在门口流下了泪……,军民鱼水情溢于言表。
然而事实却是怎样的呢?南明抗清志士屈大均在《广东新语》里记叙了康熙初年,沿海百姓在迁界令下的惨状:自有粤东以来,生灵之祸,莫惨于此。
勒期仅三日,远者未及知,近者知而未信。
逾二日,逐骑即至,一时跄踉,富人尽弃其赀,贫人夫荷釜,妻襁儿,携斗米,挟束稿,望门依栖。
或合家饮毒,或尽帑投河,死者又以数十万计。
因为不迁走随即被处死,而迁界时日只有三天,甚至有些地方,今日颁布,次日就得举家离去,无数人只得仓皇迁走,而这些人世代以渔猎、种田、海上贸易为生,到了别地,毫无生计,只得露宿野地,甚至卖妻卖子。
探河穷源剥蕉至心——访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清
史专家何龄修
沙敏
【期刊名称】《北京档案》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 采访手记rn2006年7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推选的首批95名荣誉学部委员中,清史专家何龄修名列其中.几经周折,2007年3月2日,在一个有着温暖春光的午后,我终于见到了这位治学严谨的74岁老人.
【总页数】3页(P11-13)
【作者】沙敏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康熙王朝》"硬伤"何其多--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研究员、清史专家冯佐哲[J], 吴明
2.经世治国济民心——访著名财政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何振一教授[J], 柳光强; 尹情; 杨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视剧康熙王朝漏洞百出,你了解多少?在如今我国的电视剧市场上,历史正剧已经很少了,大多数都是一些穿越剧啊,历史情爱剧之类的!其中,剧情魔改动不动就是谈恋爱、三角恋以及宫斗之类的!剧情很少有一些是真正表述历史事实的电视剧。
但是在十多年前,中国电视剧市场上的历史正剧还是有很多的,比如汉武大帝、康熙王朝、嘉靖1566、走向共和等等,这些电视剧都堪称是经典中的经典。
电视剧康熙王朝不过,尽管这些电视剧是经典之作,但是它们中间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就拿康熙王朝来说吧,里面有很多剧情是不符合历史常识的,下面小编就为读者们举几个例子来简要说明一下:康熙帝剧照第一,孝庄皇太后的称谓!康熙王朝中有些台词是这样的:鳌拜曾经对班布尔善说:“孝庄太后最擅长玩弄权衡之术,一开始让我来牵制索尼,现在又让索尼来牵制我!他竟然称呼皇太后为孝庄,这是不符合历史常识的!更有甚者,斯琴高娃所扮演的孝庄皇太后在自称时也曾经说道,“我孝庄”这更是滑天下之大稽!鳌拜剧照要知道“孝庄”这是一个谥号,只有在人去世之后,文武百官以及皇帝才会为她议定的!换言之,人活着怎么可能会知道自己的谥号呢?还有,鳌拜也没有穿越过,他还死在孝庄皇太后的前面,他是怎么能够知道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的谥号是孝庄皇太后(1613——1688年)呢?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常识的,但是编剧和导演却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因此,孝庄皇太后这个称谓也就成为康熙王朝这部电视剧中最大的败笔!孝庄皇太后剧照第二,盛京巡抚周培公!盛京地区是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因此它并没有像其他地方一样设置省作为行政区划,而是设置将军作为盛京地区的行政机构。
因此,在电视剧中,康熙皇帝将周培公贬到盛京去当巡抚,这显然不符合满清王朝的行政区划,不过是二月河先生所虚构的部分罢了!其实,在历史上,康熙皇帝确实将周培公贬谪到盛京地区去了,但不是去做巡抚,而只是做一个小提督罢了!周培公剧照第三,海霹雳施琅降清!施琅这个人早在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因为与郑成功结怨,一气之下便投降了清朝,为满清王朝效力了!但是在电视剧中却说道,直到康熙年间施琅才在姚启圣的计谋运用下投降清朝,这显然也是不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的!姚启圣与施琅剧照第四,郑经自刎!按照电视剧中所说,清军攻陷台湾之时,台湾的领袖延平王郑经自刎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