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建筑-Yeva详解
- 格式:pptx
- 大小:2.57 MB
- 文档页数:8
后现代主义建筑谈后现代主义建筑不得不说起现代主义建筑流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批量化生产的大背景之下,建筑亦出现了统一模式:讲求功能和理性;只强调新技术、材料和结构的模子一般的建筑形式。
这种被人冠名为现代主义的建筑,一度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但是人们很快对它发出了批评和攻击,声称在这种生硬外壳的建筑中,缺少人文关怀,对它千篇一律的建筑形式也愈感乏味。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的《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公开发表,正式拉开了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的序幕。
它的起点就意味着另一个的终点,所以现代主义建筑在上世纪的六十年代就宣告了它的死亡。
20世纪60-70年代,便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大肆兴起的时代,它是激进的折中主义,讲求建筑的复杂性、矛盾性。
后现代主义设计在当时被看作是一种对设计新标准的探索,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改良、补充与发展,在设计上都是基于形式主义的探索。
反叛惯常的审美方式,对艺术语言新颖化的追求和不可重复性的认定,是后现代主义设计观的主要特征。
由于后现代主义设计标榜文脉主义、隐喻主义和装饰主义,其设计强调的是感官愉悦,随心所欲,漫不经心。
它们运用重叠、折射、片段、导向、调整矛盾、矛盾共存等一系列设计手法来呈现作品的生动和多样变化。
罗伯特.文丘里的主要代表作“母亲住宅”为他奠定了在后现代主义建筑流派中坚实的基础,也是他理论的直接体现。
母亲住宅在建造手法上汲取了民间建筑的精华:采用传统坡屋顶;立面应用古典神庙的山花造型;材料也传统而朴实。
但又在其中揉合了复杂的片段,他恰当地处理了简单和复杂的矛盾关系,成为了这个作品的巨大成功。
他的做法也证明了他是一位“符号性古典主义”的干将,他既反对光秃秃的明确利落的建筑形式,也批评只强调回收历史的复旧。
他认为要将古典的元素当作“符号”和“装饰”,符号就成为联系历史,传承文脉的要素。
如文丘里1995年设计的哈佛大学纪念堂,从建筑外形到材料运用都来自传统,向世人施展了独特的古典魅力。
室内设计:一起看看后现代风格建筑都有哪些特点那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后现代风格把大家都吸引过去了呢其实后现代建筑有三个基本特征:巧妙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者比喻性、与所处环境相互融合。
或许这三种特征,才有了后现代风格的产生。
跟小编一同认识一下吧!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后现代建筑,然后我们再一起看后现代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Part one:后现代建筑介绍后现代建筑是指现代以后的各流派的建筑总称。
所以包含了多种风格的建筑。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的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Part two:后现代建筑特点1.强调传统和历史主义。
现在我们可以说对传统有许多不同理解,也就导致了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不同风格,这里所说的传统,不仅仅是指传统建筑的基本特征,还包括经过抽象和个人化的传统建筑符号。
而一些日本建筑师则将传统理解为民族文化中具有特质的东西,所以就倾向于从传统文化的精神上把握它。
在理论上,后现代主义有逐渐导入历史主义的倾向。
2.尊重现有环境。
这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的地方特色和文脉的重视上。
可以看到,后现代主义对现有环境的尊重是建立在对现代主义建筑反思的基础上的。
现代主义强调单体建筑的重要性与表现欲,后现代主义则尽量消减它在环境中的突出地位,尽量与环境相融合,创造出丰富的街貌乃至城市景观。
但这又绝不是完全把自己埋没掉,而是要达到更深层的吸引人并表现自己的目的。
这点与环境相融合是后现代建筑最赞的一个特点了,大多数的建筑设计就是这样来的。
3、激进的折衷主义。
由于后现代主义建筑要同时满足各方面的需求,而又不想在其中失去时代风格与作者个性,所以作品往往表现出各种风格拼凑的现象。
在这里,后现代主义体现出较为突出的折衷性,而这种折衷性主要是相对于现代主义那激动人心的伟大实践而言。
15-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建筑√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古典主义、后现代形式主义)①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由部分建筑师和理论家以一系列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与实践,从而推动形成的建筑思潮。
②提倡文脉主义、隐喻主义、装饰主义的基本思想和“双重译码”的标识特征;③试图创立以非理性的不和谐、不完整、不统一为美的后现代主义建筑美学。
代表作品:文丘里母亲住宅、费城老年人公寓后现代主义建筑作为当时西方建筑师探索信息社会建筑发展方向的一种潮流,它既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又有一定的局限性。
√建筑流派:1)隐喻主义:①针对后现代主义派别中出现的反传统、与环境没有对话、建筑语言贫乏等现象而提出的,是后现代主义的三大建筑流派之一。
②主张通过运用建筑语言、建筑形象,将建筑拟人化、拟物化,使之产生特有的组合气氛,唤起人们对不同建筑及其片段的种种观感,产生比喻效果。
③它可以丰富建筑,使其易于亲近和熟悉,使其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隐喻主义不拘泥于后现代主义,将后现代主义向前推进了一步。
代表人物:詹姆斯·斯特林、矶崎新代表作品:斯图加特美术馆、日本筑波中心2)文脉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重新关注历史文脉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在设计中引入了许多古典建筑元素,试图以新的方式使用历史元素。
无论是邻里空间,还是建筑风格,都试图建立与城市历史的关联性。
②建筑形式看上去古典,但每一个片段常被鲜亮的色彩和夸张的形式等非常规的要素所削弱,将传统元素从“原本文脉关系中撕拉出来”,再以既冲突又和谐的方式组合。
历史元素也因此转入了一种新创造的文脉关系之中。
③认为历史建筑的形式原理和方法事实在产生现代建筑作品的整体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手法主义倾向。
3)装饰主义:①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在建筑创作中十分喜爱在建筑立面上附加各种装饰,所谓的装饰主义,正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②后现代主义建筑师并不在意装饰本身与建筑的功能结合,而是注重装饰的构图效果。
建筑历史知识: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念和艺术表现后现代主义建筑的理念和艺术表现后现代主义建筑(Postmodern Architecture)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反对现代主义建筑风格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建筑设计思潮,它对建筑风格、形式、语言、结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批判和反思,并试图通过新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来推进建筑的创新和进步。
后现代主义建筑有许多不同的理念和艺术表现,其中最基本的就是它强调和尊重建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相反,现代主义建筑则忽略了这一点,强调抛弃传统,追求功能性和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认为,建筑是历史和文化的积累,是当代社会的文化标志和象征,因此必须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的要素。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方法也和现代主义建筑有很大差别。
现代主义建筑以功能性为核心,强调建筑的“真实性”和“内在性”,建筑结构和形式被看作是技术和工程的问题,追求简单、直接和单一的表达方式。
而后现代主义则强调建筑的“虚拟性”和“外在性”,建筑结构和形式不再是技术问题,而是意识形态和文化语境的体现,形式多样,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和元素。
后现代主义建筑重视建筑内部和环境的互动关系,注重建筑和城市、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协调统一。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艺术表现方式也很多样化,它的设计手法和表现形式包括:历史建筑的复制、模仿和改装,建筑表面的图案、图像和装饰,材料的多样化和反光效果,建筑的游戏性和夸张性等。
这些手法和表现方式不仅有助于建筑的艺术创新和表达,还反映了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元性和丰富性。
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迪底里欧博物馆(Pompidou Center)和凯旋门商场(Arch of Triumph)等建筑。
这些建筑共同具有创新性、多样性和强烈的个性特色,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充分考虑了历史和文化的要素,并通过多种手法和表现方式来突出建筑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总之,后现代主义建筑是对现代主义建筑的一种重要反思和批判,它强调建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传统,并试图通过多种手法和表现方式来推进建筑创新和进步。
建筑设计原理论文赏析艾瓦别墅荷兰著名建筑师雷姆·库哈斯设计的艾瓦别墅(Villa dall Ava)完成于1991年,坐落在巴黎郊区圣克劳德。
这是为一个三口之家设计的别墅,占地约650平方米,呈方形,周围用高起的绿色篱笆遮挡,像一个巨大的房间。
因整个用地倾斜,房屋和花园坐落在较陡的斜坡上,入口在与街道平齐的场地最低处。
居所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公寓,父母和女儿各居其中。
两个公寓中间的连接部分是混凝土结构,主要是起居室、餐厅、楼梯等。
混凝土部分的屋顶是建筑最沉重的部分,约30平方米的露天泳池就设计在屋顶上。
摘要:沙漠住宅,对人的生活本身就具有挑战,而用于休闲度假的别墅这种追求生活品质的建筑类型来说,在沙漠中更是难上加难。
而理查德诺伊特拉采用了与同时代的建筑巨人莱特相似的理念设计出了一座令人醉的沙漠别墅。
而这别墅最特别的地方是由其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功能并演生出的空间,空间形式和设计手法。
本文将重点赏析其功能布局,造型与设计技法。
关键词:建筑与环境,功能与空间,形式与空间,设计技巧方法,建筑与技术正文一.建筑师简介及其设计理念:1.建筑师简介:查德.诺伊特拉1892年出生于维也纳,1929年移居美国。
他是在美国最早从事德国风格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
诺伊特拉最早结识阿道夫.鲁斯,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德国现代建筑早期的重要大师,建筑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艾里克.门德尔松学习,因此很早就对现代建筑的容和方法,现代材料,现代建筑技术和现代形式有相当的理解。
2.设计理念:建筑师应当运用技术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环境居住的本质:不仅仅局限于庇护,而应扩展到生活的品质,巧妙利用地形和背景,加强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考虑日照、室外环境和室的关系,尽量密切外关系。
把大自然引进室,是主要思想,也是住宅设计的核心,通过使房间或区域朝向的景观特征,使建筑室外的联系更加密切,增加了人们的视野和增强了人们的视觉享受。
二.建筑与环境1.小背景加利福尼亚州南部的小城帕姆基折普林斯拥有一片的沙漠绿洲,气候炎热干燥,太阳高度角大,夏季日照强烈;场地西面远处是西部典型的山脉,东面是“月球表面”般的土地和石块。
后现代主义建筑解析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美国和西欧出现的反对或修正现代主义建筑的思潮。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
但是在现代主义建筑阵营内部很快就出现了分歧,一些人对现代主义的建筑观点和风格提出怀疑和批评。
1966年,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一书中,提出了一套与现代主义建筑针锋相对的建筑理论和主张,在建筑界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和建筑系学生中,引起了震动和响应。
到二十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
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以后者用得较广。
对于什么是后现代主义,什么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主要特征,人们并无一致的理解。
美国建筑师斯特恩提出后现代主义建筑有三个特征:采用装饰;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与现有环境融合。
现在,一般认为真正给后现代主义提出比较完整指导思想的还是文丘里,虽然他本人不愿被人看作后现代主义者,但他的言论在启发和推动后现代主义运动方面,有极重要的作用。
文丘里批评现代主义建筑师热衷于革新而忘了自己应是“保持传统的专家”。
文丘里提出的保持传统的做法是“利用传统部件和适当引进新的部件组成独特的总体”,“通过非传统的方法组合传统部件”。
他主张汲取民间建筑的手法,特别赞赏美国商业街道上自发形成的建筑环境。
文丘里概括说:“对艺术家来说,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
实际上,这就是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基本创作方法。
西方建筑杂志在二十世纪70年代大肆宣传后现代主义的建筑作品,但实际直到80年代中期,堪称有代表性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无论在西欧还是在美国仍然为数寥寥。
比较典型的有美国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美国波特兰市政大楼、美国电话电报大楼、美国费城老年公寓等。
1976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建成的奥柏林学院爱伦美术馆扩建部分与旧馆相连,墙面的颜色、图案与原有建筑有所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