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特性及临床应用——王明贵
- 格式:pdf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78
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附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组长:钟南山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希润马小军王辰王睿王大猷王明贵王选锭卢晓阳申昆玲吕晓菊刘又宁刘正印李光辉李燕明杨帆肖永红吴永佩吴安华邱海波何礼贤汪复张扣兴张婴元陈晖陈佰义卓超周新郑波郎义青胡必杰倪语星徐英春黄文祥梅丹曹彬颜青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水云王金环支修益牛晓辉邢念增朱康顺刘钢刘志敏孙旭光李志远李笑天李筱荣张伟张明刚赵继宗钟明康姜玲夏培元钱菊英董军廖秦平戴梦华目录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5)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5)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7)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10)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21)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26)青霉素类 (26)头孢菌素类 (27)头霉素类 (29)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9)碳青霉烯类 (31)青霉烯类 (32)单环β—内酰胺类 (32)氧头孢烯类 (33)氨基糖苷类 (33)四环素类 (34)甘氨酰环素类 (35)氯霉素 (36)大环内酯类 (37)林可酰胺类 (38)利福霉素类 (39)糖肽类 (39)多黏菌素类 (40)环脂肽类 (42)噁唑烷酮类 (42)磷霉素 (44)喹诺酮类 (44)磺胺类 (46)呋喃类 (47)硝基咪唑类 (47)抗分枝杆菌药 (48)抗真菌药 (51)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57)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57)急性细菌性咽炎及扁桃体炎 (57)急性细菌性中耳炎 (57)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58)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59)急性气管-支气管炎 (59)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59)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 (60)社区获得性肺炎 (61)医院获得性肺炎 (62)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65)细菌性前列腺炎 (67)急性感染性腹泻 (68)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70)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72)血流感染 (72)感染性心内膜炎 (74)腹腔感染 (75)骨、关节感染 (76)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77)口腔、颌面部感染 (80)口腔感染 (80)颌面部感染 (80)眼部感染 (81)细菌性结膜炎 (81)细菌性角膜炎 (82)细菌性眼内炎 (83)阴道感染 (83)宫颈炎 (84)盆腔炎 (85)性传播疾病 (85)侵袭性真菌病 (86)分枝杆菌感染 (88)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88)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90)麻风分枝杆菌感染 (90)白喉 (91)百日咳 (91)猩红热 (91)鼠疫 (92)炭疽 (92)破伤风 (93)气性坏疽 (93)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93)布鲁菌病 (94)钩端螺旋体病 (94)回归热 (95)莱姆病 (95)立克次体病 (96)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97)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二继续教育近年来,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问题备受关注。
随着细菌的不断演变和抗药性的增加,临床医生对于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和合理选择变得更加重要。
在这种情况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二继续教育也显得尤为必要。
了解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是必不可少的。
抗菌药物可以分为抗生素和抗微生物药物两大类。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病原体的特征来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
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这有助于正确理解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了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抗菌药物的不断开发和更新,医生需要及时了解最新的治疗指南和临床实践建议,以保证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注意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和过度使用,可以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展,保护抗菌药物的疗效。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需要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高患者对抗菌药物使用的依从性。
还需要加强团队协作,与药师、微生物学家和其他医务人员共同制定合理的抗菌药物使用方案,以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二继续教育是医生们必须关注的重要问题。
通过不断学习和更新,提高医生对抗菌药物的认识和运用,可以更好地保护患者的健康,并有效应对抗菌药物的发展和变化。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人类自古以来就在不断与疾病作斗争,而抗菌药物的应用更是在这场斗争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的发展,抗菌药物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但是在使用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二继续教育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手段。
在这个过程中,抗菌药物的分类和作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
只有了解了抗菌药物的特点和作用机制,医生才能更好地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
还需要了解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避免滥用和过度使用。
虽然抗菌药物可以杀灭致病菌,但是不合理的使用也可能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甚至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国卫办医发〔2015〕43 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组长:钟南山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希润马小军王辰王睿王大猷王明贵王选锭卢晓阳申昆玲吕晓菊刘又宁刘正印李光辉李燕明杨帆肖永红吴永佩吴安华邱海波何礼贤汪复张扣兴张婴元陈晖陈佰义卓超周新郑波郎义青胡必杰倪语星徐英春黄文祥梅丹曹彬颜青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水云王金环支修益牛晓辉邢念增朱康顺刘钢刘志敏孙旭光李志远李笑天李筱荣张伟张明刚赵继宗钟明康姜玲夏培元钱菊英董军廖秦平戴梦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 年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修订工作组组长:钟南山撰稿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万希润马小军王辰王睿王大猷王明贵王选锭卢晓阳申昆玲吕晓菊刘又宁刘正印李光辉李燕明杨帆肖永红吴永佩吴安华邱海波何礼贤汪复张扣兴张婴元陈晖陈佰义卓超周新郑波郎义青胡必杰倪语星徐英春黄文祥梅丹曹彬颜青参加人员:(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水云王金环支修益牛晓辉邢念增朱康顺刘钢刘志敏孙旭光李志远李笑天李筱荣张伟张明刚赵继宗钟明康姜玲夏培元钱菊英董军廖秦平戴梦华目录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1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3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5 附录1 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11 附录 2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13 附录 3 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15 第二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17)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18)三、病原微生物检测 (19)四、注重综合措施预防医院感染 (20)五、培训、评估和督查............................................................................................................ 20 第三部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青霉素类.................................................................................................................................... 21 头孢菌素类................................................................................................................................ 22 头霉素类.................................................................................................................................... 23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24 碳青霉烯类................................................................................................................................ 25 青霉烯类.................................................................................................................................... 26 单环β-内酰胺类....................................................................................................................... 26 氧头孢烯类................................................................................................................................ 26 氨基糖苷类................................................................................................................................ 27 四环素类 (28)甘氨酰环素类 (29)氯霉素 (29)大环内酯类 (30)林可酰胺类 (31)利福霉素类 (31)糖肽类 (32)多黏菌素类 (33)环脂肽类 (34)噁唑烷酮类 (35)磷霉素 (36)喹诺酮类 (36)磺胺类 (37)呋喃类 (38)硝基咪唑类 (39)抗分枝杆菌药 (39)抗真菌药 (42)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47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48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55 细菌性前列腺炎...........................................................................................................................57 急性感染性腹泻........................................................................................................................ 59 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60 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62 腹腔感染.................................................................................................................................... 66 骨、关节感染.................................................................................. (6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 (69)口腔、颌面部感染 ....................................... (72)眼部感染 ................................................. (73)阴道感染 ......................................... (75)宫颈炎 ............................................. (76)盆腔炎.............................................. (76)性传播疾病 ........................................ .. (77)侵袭性真菌病 ...................................... . (77)分枝杆菌感染 ...................................... . (80)白喉 ............................................. .. (81)百日咳 .......................................... . (82)猩红热 .......................................... .. (82)鼠疫 ........................................... . (82)炭疽 ........................................... .. (83)破伤风 (83)气性坏疽 ..................................... . (84)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 (84)布鲁菌病 .................................. (84)钩端螺旋体病 ............................ . (85)回归热 .................................. (85)莱姆病 ............................................... (85)立克次体病 ............................................ (86)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 (87)1 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涉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减少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关键。
郏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阶段性评估报告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管理,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平安的重要内容。
我院起先以抗菌药物管理为突破口开展合理用药工作,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中,我院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总结汇报如下:一、郏县人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二、1、医院成立了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组、特殊运用级别抗菌药物会诊组、临床合理用药技术指导小组及临床合理用药监督小组。
药事管理委员会由院长、各职能管理科室、各临床科室主任组成;抗菌药物管理组由药剂科、医务科、院感科、质控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人员及各临床科室主任组成,负责合理用药的指导工作;特殊级抗菌药物会诊组成员包括药剂科、院感科、细菌室和临床科室专家等,负责定期对合理用药问题进行探讨及权威性评议及运用特殊级抗菌药物的会诊工作;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小组由临床药学室4名临床药师及各临床主任组成。
临床合理用药指导小组负责合理用药的日常管理工作及药剂科的质量管理工作。
医院成立了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督导检查组为落实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2、建章立制,努力构建促进合理用药的长效机制。
医院建立了一系列合理用药相关的管理制度,并依据卫生部要求及医院的发展随时修订。
如《处方点评制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施细则》、《抗菌药物合理运用管理规定》,《抗菌药物分级书目》、《清洁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规范》、《抗菌药物专项整治工作暂行方案》、《郏县人民医院绩效考核实施细则》等,为落实合理用药管理的长效机制奠定了基础。
四、3、加强教化培训,营造合理用药的良好氛围。
医院始终重视合理用药的宣扬教化,实行外请专家举办讲座、本院专家进行科室讲座及下发宣扬资料等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临床药师负责年度医师培训及新职工的岗前培训。
培训中,对我院抗菌药物、处方管理方法、药品不良反应、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常见问题等有关学问进行宣教,每次培训后组织考试,进一步强化培训内容。
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解读王明贵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超说明书用法 off-label uses •也称未注册用法 unlabeled uses,out of label usage,outside of labeling•其内容包括:–超适应证–超剂量、疗程–超用药途径与用药间隔时间–超适应人群(婴幼儿、孕乳妇等):本共识不涉及国际上,抗菌药物超说明书使用常见◆在25个研究共7亿2千余万处方中,成人重症患者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处方占19%~43%,普通门诊也占23%◆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药多的原因:◆药物临床注册试验周期长、药品说明书更新相对滞后◆细菌耐药性高,选择抗菌药有限◆超适应证、超剂量、超给药方法(给药时间、途径)◆抗感染药物直接作用于致病原而非人体器官本身,某些低毒性的抗菌药物适当增加剂量并不伴随着对宿主毒性增加Tansarli GS et al. Expert Rev Anti-Infect Ther 2012, 10:1383赫尔辛基宣言(2013版)“医生在治疗患者时,如无已证实的有效方法或其他已知方法均无效时,若医生判断有挽救生命、恢复健康、减轻痛苦的可能,在征得患者或监护人同意后,参考专家建议可采用未经证实的方法”World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 2013, 310: 2191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专家共识◆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感染疾病专业委员会(IDSC)、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药学会药物临床评价研究专业委员会联合制定◆共列出48种在国内外超说明书用法出现比较频繁的抗细菌、真菌、非典型病原药物◆依据循证医学根据的强弱与多少,制定出每一用法的推荐等级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药的循证依据◆本共识推荐的用法均是经过临床实践证明较为安全有效的用法◆主要宗旨是给读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常用抗菌药物超说明书应用的科学信息◆本共识推荐的证据等级划分参照以下原则◆A级:国外说明书已载入或国内外权威指南作为A级推荐◆B级:本共识制定者认可的指南中作为B级推荐或有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发表在权威学术期刊上的研究结果◆C级:学术刊物发表的有一定科学根据的研究结果◆不收录以个案报告及专家个人意见为依据的用法抗菌药物超说明书用法共识提示的注意事项◆临床医师应自始至终时刻权衡治疗对象的获益和风险,在遵守有关法律规定的基础上,参照本专家共识提供的信息,针对不同的治疗对象制定具体治疗方案◆目前我国有关超说明书用药的法规尚不完善,医师选择超说明书用药将承担更大的风险◆当遵照说明书就能达到安全有效的治疗目的时,应尽量避免选择超说明书用法替加环素 Tigecycline•抗菌谱极广–MRS、PRSP、VRE–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体–糖非发酵菌•对多重耐药不动杆菌具良好抗菌活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其耐药•美国FDA批准适应证–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2005)–复杂性腹腔感染 (2005)–社区获得性肺炎 (2009)•国内2010年11月批准适应证复杂性腹腔感染,2011年底供临床应用,后批准上述3个适应证•给药方案为100mg负荷剂量,继以50mg q12h 静滴8替加环素的超说明书用药⏹超适应证⏹医院获得性肺炎⏹继发性菌血症⏹糖尿病足感染伴骨髓炎⏹超剂量用药9910II 期临床试验提示增加替加环素给药剂量提高治疗HAP 的疗效(n=108)治疗结束后10至21天评估临床反应,定义为治愈、治疗失败或不确定Ramirez J, ACC 2013; 37(4):1756-1762患者人群100mg 2次/日(n=36) 75mg 2次/日 (n=37) 亚胺培南 1.0 q8h(n=35) 临床可评价病例 85% 70% 75% C-mITT(修正意向治疗病例) 71% 53% 53% 微生物学可评价病例80%69%80%2008年亚太HAP 专家共识推荐替加环素作为HAP 中MDR 不动杆菌和产ESBL 肠杆菌科细菌的一线用药,MRSA 感染的二线用药MDR 菌推荐等级推荐药物产ESBL 大肠埃希菌 一线 替加环素或碳青霉烯类 产ESBL 肺炎克雷伯菌 一线 替加环素或碳青霉烯类 MDR 不动杆菌属一线 替加环素或头孢哌酮/舒巴坦 MRSA一线万古霉素或替考拉宁 二线替加环素或利奈唑胺2008年亚太HAP 专家共识:MDR 推荐用药方案继发性血流感染III期临床研究•来自8项多中心Ⅲ期临床研究的资料,共170例继发性菌血症患者入选研究(继发于复杂性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复杂性腹腔内感染和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临床治愈率–替加环素组 81.3%–对照组(包括万古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或利奈唑胺)为78.5%(P = 0.702)糖尿病足感染伴骨髓炎III期临床研究•Ⅲ期随机双盲临床研究,纳入30个国家地区119个中心1073例糖尿病足伴或不伴骨髓炎患者•不伴有骨髓炎患者治愈率–替加环素治愈率 77.5%–对照组(厄他培南±万古霉素)82.5%•伴骨髓炎患者治愈率–替加环素组 31.6%–对照组 54.2%HAP患者中替加环素PK/PD研究超剂量●一项II期随机对照研究评价替加环素高剂量给药方案( 150 mg, 75mg q12 h 或 200mg, 100 mg q12 h)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1g q8 h, 10-21日)治疗HAP的临床有效率●平均AUC/MIC●临床治愈17例,24.3±20.4●治疗失败8例, 22.8±9.59Ramirez J, AAC 2013; 57: 175661.628189.8694.5796.772040608010050mg q12h 75mg q12h 100mg q12h 125mg q12h 150mg q12h临床累积响应率(%)替加环素不同剂量方案◆大剂量替加环素治疗VAP 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常规剂量临床累积响应率(CFR )超过90%,临床通常认为可达到微生物治疗有效阈值。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基础篇“看药”之道3——抗菌药物概论(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多黏菌素、磷霉素、呋喃妥因、硝基咪唑类)常见用药疑问MRSA肺部感染,利奈唑胺更有优势吗?选药要考虑哪些方面呢?目录CONTENTSPART 03 多黏菌素PART 02 四环素及甘氨酰环素类PART 01 糖肽类、噁唑烷酮类PART 04 磷霉素、呋喃妥因PART 05 硝基咪唑类作用机理及包含的品种(去甲)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磷霉素利奈唑胺多黏菌素四环素类替加环素呋喃妥因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机制✓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核糖体保护蛋白-四环素类交叉耐药机制靶位结构的改变✓主动外排泵-四环素类交叉耐药、替加环素耐药渗透屏障作用✓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粘液性铜绿假单胞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生物被膜形成耐药机制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2版)糖肽类、噁唑烷酮类糖肽类、噁唑烷酮类抗菌谱MSSA (14237株)与MRSA (7327株)对抗菌药的耐药率(%)1020304050607080901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T M P -S M Z 克林霉素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未发现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MSSA 用苯唑西林、头孢唑啉杀菌作用更强%糖肽类、噁唑烷酮类抗菌谱(2280株)和甲氧西林耐药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521株)对抗菌药的耐药率(%)102030405060708090100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利福平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克林霉素T M P -S M Z 红霉素青霉素苯唑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替考拉宁耐药率低•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要注意排除污染%糖肽类、噁唑烷酮类抗菌谱102030405060708090100替考拉宁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磷霉素氨苄西林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利福平红霉素•屎肠球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株)和屎肠球菌(9885株)对抗菌药的耐药率(%)糖肽类、噁唑烷酮类糖肽类、噁唑烷酮类万古霉素颜青等,临床药物治疗学-感染性疾病汪复,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第2版)糖肽类、噁唑烷酮类共性:MRSA 、MRCNS 、氨苄西林耐药肠球菌属及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所致感染。
新抗菌药物研发进展王明贵【摘要】Bacterial resistance to antimicrobials has been a global problem.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antimicrobials has been markedly decreased since 1990s. We are facing the situation that there will be no drug to be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infections caused by pan-drug resistant bacteria. To date, some new compounds or new drugs which are active against multi-drug resistant bacteria,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and are at different phases of clinical trials. This review includes three recently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 approved drugs (Telavancin, Ceftaroline and Fidaxomicin), Tigecyline which has been launched in China at the end of 2011, and several new antimicrobials at phases I to HI clinical trials.%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另一方面,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抗菌药物的研发、上市速度明显下降,因此造成临床无药可用的危险境地.近年来科学家们研发了一些对耐药菌具抗菌活性的新化合物及进入各期临床试验的新抗菌药物.本文对3个新抗菌药物特拉万星(Telavancin)、头孢洛林(Ceftaroline)和非达霉素(Fidaxomicin),2011年底在我国上市的替加环素,以及数个进入Ⅰ~Ⅲ期新药临床试验的抗菌药物进行综述,供临床医学、药学工作者参考.【期刊名称】《微生物与感染》【年(卷),期】2012(000)001【总页数】5页(P13-17)【关键词】新抗菌药物;研究与开发;细菌耐药【作者】王明贵【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上海200040【正文语种】中文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上升迅速,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性尤为突出[1]。
2024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分级管理制度(一)“非限制使用”药物(即首选药物、一线用药):疗效好,副作用小,细菌耐药性小,价格低廉的抗菌药物,临床各级医师可根据需要选用。
(二)“限制使用”药物(即次选药物、二线用药):疗效好但价格昂贵或毒副作用和细菌耐药性都具有一定局限性的药物,使用需说明理由,并经主治及以上医师同意并签字方可使用。
(三)“特殊使用药物”(即三线用药):疗效好,价格昂贵,针对特殊耐药菌或新上市抗菌药其疗效或安全性等临床资料尚少,或临床需要倍加保护以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性的药物,使用应有严格的指征或确凿依据,需经有关专家会诊或本科主任同意,其处方须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四)本院“抗菌药物分级管理目录”(见附件)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根据指导原则和卫办医发〔____〕____号)的规定制定,该目录涵盖全部抗菌药物,新药引进时应同时明确其分级管理级别。
药事管理委员会要有计划地对同类或同代抗菌药物轮流使用,具体由药剂科组织实施。
二、使用原则与方法(一)总体原则:严格使用指针、坚持合理用药、分级使用、严禁滥用。
(二)具体使用方法1、一线抗菌药物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2、二线抗菌药物应根据病情需要,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3、三线药物使用必须严格掌握指针,需经过相关专家讨论,由副主任、主任医师签名方可使用。
紧急情况下未经会诊同意或需越级使用的,处方量不得超过____日用量,并做好相关病历记录。
4、下列情况可直接使用二级及以上药物。
(1)重症感染患者:包括重症细菌感染,对一线药物过敏或耐药者,脏器穿孔患者。
(2)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伴发感染。
考核办法(一)药事管理委员会、药剂科及医务科定期开展合理用药培训与教育,督导本院临床合理用药工作;依据《指导原则》和《实施细则》,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科室应用抗菌药物进行监督检查,对不合理用药情况提出纠正与改进意见。
(二)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纳入医疗质量检查内容和科室综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