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性生物资产
- 格式:xls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1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处理浅析生产性生物资产是对能够生长、繁殖或再生、并具有经济价值的生物资产的统称。
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命周期往往比较长,在其生长、繁殖或再生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和损失,因此对于其会计处理也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浅析。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特征生产性生物资产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那些生长、繁殖或再生过程中有能力产生经济利益的生物资产。
这类资产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
(2)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命周期往往比较长,通常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产生收益。
在此期间,生产性生物资产可能经历各种变化,如死亡、滞销、价格波动等。
(3)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命周期中,它们可能会发生增值或减值。
增值可能来自于生物资产的生长、繁殖或再生过程,而减值可能来自于自然灾害、疫病、市场需求下降等多种原因。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方法(1)购置生产性生物资产时的会计处理购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可分为两种:1.已成熟生产性生物品种的购置对于已成熟的生产性生物品种,在购置时,应该按照实际支付的金额计入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初始成本中(不含安装、试运转和调试费用)。
2.尚未成熟生产性生物品种的购置对于尚未成熟的生产性生物品种(如育种种子、种苗等),应该按照其购置成本在损益表中结转。
(2)生产性生物资产在种植、饲养、养殖等过程中的会计处理1. 种植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在种植过程中,由于生物资产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成熟收获,因此需对种植时间、种子、肥料、劳动力等进行精细成本核算。
同时,应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长状态进行跟踪记录,包括种植日期、种植面积、种子名称、出苗率、移栽率、生长状态、成熟期等。
2. 饲养过程中的会计处理对于饲养业和畜牧业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在养殖过程中需记录相关成本和数量,包括饲料、消毒用品、饮用水、劳动力等。
同时,应对生物资产进行跟踪,记录其出生、编号、性别、出栏等情况。
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生物性资产准则及账务处理一、生物资产的概述(一)生物性资产的定义生物资产是指有生命的植物和动物。
生物资产根据其用途可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1.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生物资产,包括生长中的大田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如存栏待售的猪、牛、羊)等。
2.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如桃林、梨林等)、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①广义经济林是与防护林相对而言,以生产木料或其他林产品直接获得经济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
它包括用材林、特用经济林、薪炭林等。
②狭义经济林是指利用树木的果实、种子、树皮、树叶、树汁、树枝、花蕾、嫩芽等等,以生产油料、干鲜果品、工业原料、药材及其它副特产品(包括淀粉、油脂、橡胶、药材、香料、饮料、涂料及果品)为主要经营目的的乔木林和灌木林;是有特殊经济价值的林木和果木。
如木本粮食林、木本油料、工业原料特用林等。
③薪炭林是指以生产薪炭材和提供燃料为主要目的的林木(乔木林和灌木林)。
④产畜是能直接带来具有经济利益的生物资产。
包括奶牛、繁殖母猪、种公猪、种鸡或蛋鸡等,是畜牧企业最主要的生产资料。
⑤役畜也称力畜,是指专门用来耕地或运输的家畜,如牛、马、骡子、驴、骆驼等。
也叫役畜。
3.公益性生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目的的生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养林等。
(二)生物资产的确认条件生物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1.企业因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而拥有或者控制该生物资产;2.与该生物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或服务潜能很可能流入企业;3.该生物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三)生物资产核算需要增设的会计科目根据《中华人民会计法》、《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并结合农业企业生物资产及农产品的特定,农业企业应分别增设下列会计科目:1.“生产性生物资产”科目下设二级科目“成熟”,核算成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
第四节生产性生物资产本节简介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确认与计量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产和役畜等。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计量1.初始计量2.后续计量(二)主要科目设置1.生产性生物资产核算企业(农、林、牧、渔业)持有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原价(成本)。
本科目应按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分别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
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核算企业(农、林、牧、渔业)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累计折旧。
本科目应按照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群别等进行明细核算。
1.2.“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科目二、生物资产的账务处理(一)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加1.企业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成熟(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银行存款等2.自行建造的生产性生物资产或自行繁殖的产畜役畜(1)发生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自行营造),饲料费,人工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自行繁殖)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2)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贷: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3.育肥畜转为产畜或役畜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未成熟贷:消耗性生物资产【提示】产畜或役畜淘汰转为育肥畜借: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贷:生产性生物资产【例题▪计算题】甲公司自 2015 年初开始自行营造 100 公顷橡胶树,当生发生种苗费 169000 元,平整土地和定植所需机器设备折旧费 55500 元;自营造开始正常生产周期为 6 年,假定各年均匀发生抚育肥科及农药费41750 元、人工费 75000 元、每年应分摊管护费用 402500 元。
生产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
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
生物资产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
2006年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资产》中规定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比较简单,现仅探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相关问题。
(1)甲企业2007年初自行营造100亩苹果树。
当年发生种苗费180000元,平整土地所需机械作业费20000元,当年肥料9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80000元,管护费50000元。
借: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430000
贷:原材料——种苗180000
——化肥90000
——农药10000
应付职工薪酬80000
累计折旧20000
银行存款50000
(2)苹果树3年后挂果。
从2008年起,年抚育发生化肥费用7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15000元,管护费20000元。
什么是⽣产性⽣物资产企业所得税中的⽣产性⽣物资产,是指企业为⽣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持有的⽣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产性⽣物资产可以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关于⽣产性⽣物资产是怎样的问题,店铺⼩编整理相关知识,希望对⼤家有帮助。
⼀、什么是⽣产性⽣物资产1、⽣产性⽣物资产,是指企业为了从事农业⽣产,⽣产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等活动,持有的⽣物资产,包括济林、薪炭林、产畜等。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条⽣产性⽣物资产按照以下⽅法确定计税基础:(1)外购的⽣产性⽣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2)通过捐赠、投资、⾮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式取得的⽣产性⽣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前款所称⽣产性⽣物资产,是指企业为⽣产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持有的⽣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公益性⽣物资产的主要账务如何处理(⼀)企业外购的公益性⽣物资产,按应计⼊公益性⽣物资产成本的⾦额,借记本科⽬,贷记“银⾏存款”等科⽬。
(⼆)⾃⾏营造的公益性⽣物资产,应按达到预定⽣产经营⽬的前发⽣的必要⽀出,借记本科⽬,贷记“银⾏存款”等科⽬。
(三)天然起源的公益性⽣物资产,应按名义⾦额,借记本科⽬,贷记“营业外收⼊”科⽬。
(四)消耗性⽣物资产、⽣产性⽣物资产转为公益性⽣物资产的,应按其账⾯余额或账⾯价值,借记本科⽬,按已计提的⽣产性⽣物资产累计折旧,借记“⽣产性⽣物资产累计折旧”科⽬,按其账⾯余额,贷记“消耗性⽣物资产”、“⽣产性⽣物资产”等科⽬。
已计提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的,还应同时结转跌价准备或减值准备。
(五)择伐、间伐或抚育更新等⽣产性采伐⽽补植林⽊类公益性⽣物资产发⽣的后续⽀出,借记本科⽬,贷记“银⾏存款”等科⽬。
林⽊类公益性⽣物资产郁闭后发⽣的管护费⽤等其他后续⽀出,借记“管理费⽤”科⽬,贷记“银⾏存款”等科⽬。
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具有商业价值的动植物、微生物等生物体及其代谢产物,可用于生产食品、药品、化妆品等各类商品的活性生物资产。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生产性生物资产已经成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将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种类非常多样,包括农林渔业中的作物、家畜、水产养殖等生物资源,以及微生物、海洋生物、森林生物等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资源等。
这些资源不仅可以直接用于生产食品、饮料、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商品,还可以通过生物工程技术进行改良和加工,产生更高附加值的新产品。
微生物是生产性生物资产中重要的一类,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水体、空气、生物体等环境中,是自然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包括多种酶、代谢产物、药物等,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厚朴假单胞菌能够产生一种红色色素,被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饮料、食品等行业;青霉素则是一种经典的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医疗保健行业,帮助人类解决了许多传染性疾病问题。
除了微生物外,植物也是生产性生物资产中的重要代表。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会产生丰富的代谢产物,例如芳香化合物、发酵产物等。
这些代谢产物不仅具有生防、抗病、御虫等功效,还可以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行业。
例如,葡萄籽提取物、茶叶等天然物质因其具有抗氧化功效而得到广泛应用。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食品、药品、化妆品、环境保护等行业。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应用前景将愈发广阔。
在食品行业中,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用来提高产品的品质和安全性,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的食品。
在医药行业中,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用来开发新型药物,治疗癌症、心血管疾病等严重疾病。
在化妆品行业中,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用来生产化妆品原料,提高化妆品的功效和质量。
在环境保护行业中,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用来治理污染、减少碳排放、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研究和开发对于提高我国生物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也是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
生产性生物资产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比较(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相同点二者均能够在生产经营中反复、长期使用,可以多年连续稳定的为企业创造价值,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创造价值不会改变自身形态;按照会计新准则规定,两者均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都在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状态或预定使用状态时停止资本化,在使用寿命内应当计提折旧,发生减值时要计提减值准备。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一是价值和产能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不同。
固定资产在生产过程中发生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其价值会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中,成为产品价值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固定资产投产后,其价值随生命周期的延续呈逐年下降趋势,其生产能力也随之而下降。
二是后续支出在生命周期中的变化不同固定资产投产后,随着其价值向产品的转移而逐渐陈旧,为了保持固定资产能够正常运行,将发生改良、维修等支出,且随着固定资产越来越陈旧,后续支出呈递增趋势。
生产性生物资产随着其生命周期由成长至成熟直至消亡,后续支出呈现递减趋势。
由以上分析可知,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有相同之处,同时又存在很大差别,因此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可参照固定资产的相关方法,又必须考虑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身的特性。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核算(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根据资产的取得方式不同,其成本确定和会计处理也有所不同:一是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按照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支出确定。
取得时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银行存款”等。
二是自行营造或繁殖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按照其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必要支出确定;通过借记“生产性生物资产”,贷记“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相关科目进行核算。
其中: ( 1)自行营造的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前发生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用等必要支出。
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比较第一篇:消耗性生物资产的定义及特点消耗性生物资产是指那些具有生命周期的生物,其价值经过时间的推移将逐渐降低。
这种生物资产一般为农牧业所使用的,如种植业的水稻、小麦,养殖业的牛、羊、鸡等等。
消耗性生物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其经济价值,在使用一定年限后,其经济价值将趋近于零。
因此,消耗性生物资产的收益主要取决于其生产力,以及市场需求和价格等因素。
与固定的资产相比,消耗性生物资产具有以下特点:1. 生命周期短:消耗性生物资产具有一定的寿命,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经济价值会逐渐降低,最终降为零。
2. 生产生命力强:消耗性生物资产通常需要经过繁殖、长成等过程,才能达到其生产力的最高点。
3. 价格波动大:消耗性生物资产的价格往往受到市场供需情况、季节性等因素的影响,价格波动较大。
4. 风险较高:消耗性生物资产的生产过程受到自然灾害、疫病等因素的影响,风险较高。
第二篇: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定义及特点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那些具有固定产能和生命周期的生物,其经济价值是在多年生产过程中逐渐积累的。
这种生物资产主要包括木材、竹子、天然橡胶等,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相比,生产性生物资产更加稳定可靠,具有很高的收益。
另外,在环境保护方面,生产性生物资产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与消耗性生物资产相比,生产性生物资产具有以下特点:1. 生命周期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命周期长,由于其具有固定产能和持久性,生产力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
2. 投资时间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收益需要在多年生产过程中逐渐积累,需要长期投资和耐心持有。
3. 易于管理:生产性生物资产容易管理,可以通过科学的栽培和管理手段,实现最大化的价值。
4. 价格稳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价格比较稳定,受市场供需和国际市场因素影响较小。
第三篇:消耗性生物资产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比较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是两种不同的生物资产,在收益和特点上有所不同。
2018《经济法基础》知识点: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2. 生产性生物资产(1)生产性生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2)计税基础①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②通过捐赠、投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方式取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
(3)最低折旧年限①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10年;②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为3年。
【例题1•判断题】外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以购买价款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企业所得税的计税基础。
( )【答案】√【例题2•判断题】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的当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 )(2014年)【答案】×【解析】停止使用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当自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算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3)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①固定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②企业应当自固定资产投入使用月份的“次月”起计提折旧;停止使用的固定资产,应当从停止使用月份的“次月”起停止计提折旧。
(4)固定资产计算折旧的最低年限资产的税务处理1. 固定资产(1)不得计算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2013年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2015年单选题、不定项选择题;2016年多选题)①“房屋、建筑物以外”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税法上关于“未投入”使用的固定资产的规定:(1)对于“房屋、建筑物”来说,不论是否投入使用,只要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就应该开始计提折旧。
(2)对于“未投入使用”的“设备”,依据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相关性原则”,税前扣除费用必须从性质上与根源上与纳税人取得的应税收入直接相关,因此在税法上不允许提取折旧。
②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③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出的固定资产;④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⑤与经营活动无关的固定资产;⑥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⑦其他不得计提折旧扣除的固定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由自然界中的生物组成的生产性资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用于生产过程中。
这些资源广泛分布于陆地和水域中,包括种子、动物、水生生物、微生物和无机物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密切关联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并且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战略意义。
在农业、渔业、林业、医药和化工等行业中,生产性生物资产被广泛应用于生产过程中,是实现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
首先,生产性生物资产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农业是我国传统的产业,以粮食、棉花、油料、糖料和蔬菜等为主要农产品。
在这些农作物中,种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农产品之一。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的基础,也是最初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种子的优劣决定了农作物的品种、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和效率。
其次,水生生物在渔业生产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我国是世界上渔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拥有丰富的淡水和海水渔业资源,水生生物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渔业和淡水养殖业。
在淡水养殖业中,大部分养殖水生动物如虾、鱼和蟹等都是来自自然界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深海渔业中的各种鱼类、海参和贝类等也是生产性生物资产。
水生生物的生产和养殖不仅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食品资源,同时也为我国的出口创造了可观的外汇收入。
第三,森林资源是林业生产的基础。
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森林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栖息地和防止自然灾害等也具有重大作用。
在林木的生产和生长过程中,树种是最基本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之一。
乔、灌、草、花等植物都是林业中的重要生产性生物资产。
除此之外,森林中的野生动物、昆虫、菌类等也是生产性生物资产,它们 directly or indirectly 影响着林木的生长和发展,成为了林业生产的保障。
第四,医药和化工等行业中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也具有重要价值。
医药行业中,很多药物都是从自然界中提取出来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生产性生物资产,例如中药材。
同时,如果使用合适的技术,生物制药也可以从生产性生物资产中精制出有效成分制备成药品。
⽣产性⽣物资产的评估⽣物资产的评估⽅法消耗性⽣物资产,是指为出售⽽持有的、或在将来收获为农产品的⽣物资产,包括⽣长中的⼤⽥作物、蔬菜、⽤材林以及存栏待售的牲畜等。
⽣产性⽣物资产,是指为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等⽬的⽽持有的⽣物资产,包括经济林、薪炭林、产畜和役畜等。
公益性⽣物资产,是指以防护、环境保护为主要⽬的的⽣物资产,包括防风固沙林、⽔⼟保持林和⽔源涵养林等。
由定义可知,消耗性⽣物资产类似存货,⽽⽣产性⽣物资产类似固定资产,需要评估师进⾏评估的⽣物资产主要有消耗性⽣物资产和⽣产性⽣物资产,⽽公益性⽣物资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环保⽅⾯,涉及评估的可能很⼩。
下⾯是笔者对在长期实践中,总结的⼏点有关消耗性⽣物资产和⽣产性⽣物资产的评估体会,盼阅⽽受益。
⼀、⽣物资产的评估原则⽣物资产评估除需要遵守独⽴性、客观性、科学性的⼯作原则、持续经营原则、替代性原则和公开市场原则等操作性原则外,还应遵守以下原则:时点原则:影响⽣物资产价值的因素是不断变化的,⽣物市场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物资产价值应有很强的时间性,⼀个价值对应⼀个时间,如果没有了对应的时间,价值也就失去了意义。
替代原则:由于⽣物资产⽐较特殊,完全相同的⽣物资产⼏乎没有,但在同⼀市场上应有相近效⽤的⽣物资产,其价值应该是相近的。
⼆、⽣物资产的评估⽅法概述1、成本法成本法计算公式如下:评估价值=基准⽇重置价值(相关成本)-有形损耗-⽆形损耗A 外购⽣物资产的成本,包括购买价款、相关税费、运输费、保险费以及可直接归属于购买该资产的其他⽀出。
B ⾃⾏栽培、营造、繁殖或养殖的消耗性⽣物资产的成本,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确定:(1)⾃⾏栽培的⼤⽥作物和蔬菜的成本,包括在收获前耗⽤的种⼦、肥料、农药等材料费、⼈⼯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等必要⽀出。
(2)⾃⾏营造的林⽊类消耗性⽣物资产的成本,包括发⽣的造林费、抚育费、营林设施费、良种试验费、调查设计费和应分摊的间接费⽤等必要⽀出。
生产性生物资产会计核算问题及改进生物资产是指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有生命的即活的动物和植物;生物资产包括消耗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2006年新颁布的生物资产准则中规定的消耗性生物资产和公益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比较简单,现仅探讨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相关问题;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比较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相同点二者均能够在生产经营中长期、反复使用,能够多年连续为企业创造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后续支出维护性支出较少,创造价值不以牺牲自身形态为代价等等;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类似,所以账务处理与固定资产相似,如界定停止资本化时点、计提折旧等;二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的区别由于生物资产是活的,具有天然增值能力,而固定资产是死的,不具有自身增值潜能,所以两者差别较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价值与生命周期;固定资产投产后,其价值随着生命周期的延续呈逐年下降趋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价值随生命周期的延长呈缓慢增长、快速增长、趋于稳定和下降趋势;2产能与生命周期;固定资产投产后,其产能随着生命周期的延续呈逐年递减趋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能随生命周期的延长呈零产能、增长、稳定、下降趋势;3后续支出与生命周期;固定资产后续支出随生命周期的延续呈现递增趋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后续支出与固定资产相反,呈下降趋势;由分析可知,生产性生物资产与固定资产有相同之处,即都能在较长时间内为企业反复创造价值,所以,可参考固定资产的相关政策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账务处理;但是,二者在生命周期内,其自身价值量、产能以及后续支出等方面又存在巨大差别,因此完全参考固定资产政策处理生产性生物资产与事实不符,必须结合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身特性研制适合的会计政策;二、现行生产性生物资产存在的问题一成熟与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界定不严格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计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严品、提供劳务或出租;据此,把生产性生物资产分为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所谓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企业会计准则讲解尚未达到预定生产经营目的,还不能够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如尚未开始挂果的果树,尚未开始产奶的奶牛等;但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活的动物和植物,简单将其划分为成熟与未成熟,是固定资产准则的体现,没有考虑生物资产是活的动物、植物,其生命周期包括生长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这是固定资产所没有的,所以,参照固定资产准则界定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熟与未成熟时点不够严格,脱离了生物资产生命周期的实际情况;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与收益不匹配生物资产准则规定,成本模式计量的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应计提折旧,目的是实现生物资产成本的补偿,实现产能与成本的匹配,正确计算其净收益;事实上,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能从成长期开始呈现上升趋势,成熟期趋于稳定,衰退期开始下降,其成长期即有产能,但生物资产准则规定不计提折旧,且相关支出予以资本化,没有折旧等成本;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计提的折旧仅与成熟后的产能匹配,不考虑成熟前成长期的产能,致使成熟后的折旧等成本增加,收益下降,与事实不相符,违背配比原则;三、生产性生物资产有关问题的改进建议一重新界定“达到预计生产经营目的”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预计生产经营目的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正常生产期,可以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该定义与现行生物资产准则定义的区别在于不再强调“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原因是果树开始挂果、奶牛开始产奶、役畜开始服役已达到生产经营的目的;至于生物资产“多年连续稳定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出租”是生物资产生命周期中的特殊阶段最佳阶段,不能说生物资产投有达到最佳产能阶段就不能生产或服役,就没有到达生产经营目的;所以,笔者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开始收获或服役阶段,即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即达到生产经营目的;如此界定会计操作简单,易于理解把握,减少了职业判断,增强了会计核算的可操作性;二实现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三项”明细核算目前;生产性生物资产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两明细账进行核算,这与现行成熟、未成熟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界定匹配,但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生命周期不符,与生物资产生长实际不符;因此,在重新界定“达到预计生产经营目的”的基础上,建议对生产性生物资产设置“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期生物资产”三明细账进行核算;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熟期与衰退期的特征与固定资产类似,故把成熟期与衰退期合并,统一在“生产性生物资产一成熟期生物资产”核算,这样实现了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明细核算与生命周期各阶段相匹配;三改进成本模式核算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政策;第一,生产性生物资产从成长期开始计提折旧;这样改进保证了成长期、成熟期及衰退期产能与折旧成本的匹配;而且,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自身特征的变化比如,果树开始挂果等,成长期时点界定容易,开始计提折旧时点确定简便,易于操作;第二,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折旧与支出资本化并行;处于生长期的生物资产为满足自身生长投入较大,这部分投入一是满足生物资产自身生长、价值增值的要求,二是满足生物资产实现其产能的需要;在这两中需求中,前者大于后者;而且这期间价值升值较快,所以,这期间的投入,能够分清上述两类投入的,分别确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产能成本或期间费用等;不能分清两类投入的,依据重要性原则,全部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不仅能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的自身价值,而且能延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使用寿命,满足资产支出资本化的条件,所以应予以资本化,增加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第三,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成熟期后支出停止资本化;生产性生物资产进入成熟期,其自身价值趋于稳定,其后的支出主要是维持生物资产实现其产能的需要,属维护性支出;该支出由于不再增加生物资产自身价值,所以不进行资本化处理,即不确认为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增值成本,而应费用化处理,记入期间费用或作为当期产能的成本;为此,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界定不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长期年限,以防范企业通过任意缩短或延长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成长期人为调节利润;第四,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折旧的计算;由于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支出资本化,其账面价值在不断增加,这就为成长期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计算增加了困难;鉴于成长期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的增加和产能的增加,建议其折旧采用年限平均法或产能量法或其它更适合的方法,方法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且不论使用哪种方法,其预计使用年限或预计总产能量均自成长期开始;由于成长期折旧与支出资本化并行,所以,成长期折旧按选定的方法,分年度计算折旧额;以年限平均法为例:这样既考虑到处于成长期的生产性生物资产的折旧,又考虑到生产性生物资产账面价值的变化,且会计操作也比较简单;第五,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期后折旧的计算;生产性生物资产成熟期后包括成熟期、衰退期,以下简称成熟期后;生产性生物资产达到成熟期后,由于其后续支出费用化处理,其账面价值趋于稳定,且其产能多年连续稳定,这与固定资产类似,其折旧参照固定资产折旧政策处理即可;四、生产性生物资产账务处理举例资料:1甲企业2007年初自行营造100亩苹果树;当年发生种苗费180000元,平整土地所需机械作业费20000元,当年肥料9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80000元,管护费50000元;借: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430000贷:原材料——种苗180000——化肥90000——农药10000应付职工薪酬80000累计折旧20000银行存款500002苹果树3年后挂果;从2008年起,年抚育发生化肥费用7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15000元,管护费20000元;2008年及2009年账务处理:借:生产性生物资产一生长期生物资产115000贷:原材料——化肥70000——农药10000应付职工薪酬15000银行存款200003该苹果树成长期2年;即开始挂果至稳产成熟期需要两年时间;成长期年抚育发生化肥费47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10000元,管护费10000元;该苹果树从挂果时起,预期经济收费经济寿命12年;假定该苹果树采用成本模式计量,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定该苹果树期满无残值2010年账务处理:2010年该苹果树开始挂果,即达到预期经营目的,其成本为660000元430000+115000+115000;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6600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生长期生物资产6600002010年年折旧额=660000/12=55000元借:农业生产成本550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550002010年有关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值成本处理;借:生产性生物资产——成长期生物资产77000贷:原材料——化肥47000——农药10000应付职工薪酬10000银行存款100002011年账务处理:年初成长期生物资产成本=660000+77000--737000元2011年年折旧额=737000-55000/12-1=62000元借:农业生产成本620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620002011年有关支出予以资本化,作为生产性生物资产增值成本处理:会计分录同2010年;4成熟期后,年化肥20000元,农药10000元,人工费3000元,其它管护费2000元; 该苹果树2012年进入成熟期;其账面成本为814000660000+77000+77000元;2012年——2021年共10年账务处理:各年折旧额=82000/10=69700元借:农业生产成本69700贷:生产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69700成熟期后各年后续支出不符合资本化条件,予以费用化处理:借:农业生产成本35000贷:原材料——化肥20000农药10000应付职工薪酬3000 银行存款2000。
生产性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具有经济价值并能够通过生产活动增值的生物资源和生物产品。
这些生物资产包括农业作物、林木、渔业资源、畜牧动物等。
生产性生物资产在人类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提供食物和其他日常生活用品,还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就业机会。
农业作物是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农业是人类最早开展的生产活动之一。
作为农业的基础,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对于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全球范围内,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等,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
农业作物的生产不仅需要耕地、水源和气候条件的支持,还需要农民的耕种和管理。
而这些农民多数是农村人口,他们通过耕种农作物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链条的形成做出了重要贡献。
林木也是重要的生产性生物资产。
林业资源不仅能够提供木材、纤维和药材等,还对环境和生态系统起到保护和修复的作用。
林木的种植和管理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于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至关重要。
全球各地都有不少经济林木的种植,如杉木、松树等,它们的木材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家具和纸张制造等领域,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原材料。
此外,林木的种植和管理也为林下观光、生态旅游等提供了发展空间,创造了就业机会和经济收益。
渔业资源也是重要的生产性生物资产之一。
全球各地的海洋、河流和湖泊中,孕育着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渔业的养殖和捕捞活动不仅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还为渔民和相关产业创造了就业机会。
同时,渔业资源的保护和管理也是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包括限制捕捞数量、建立保护区和保护鱼类资源的繁殖期等。
这些措施的实施为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保障,也有助于保护水生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
另外,畜牧动物也是生产性生物资产中重要的一环。
畜牧动物如牛、猪和鸡等,不仅为人类提供了肉类、奶类和蛋类等食物,还为农民提供了养殖的收入来源。
畜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增长,还创造了许多相关产业的就业机会,如农产品加工、饲料制造和肉类加工等。
小企业会计准则生产性生物资产讲义小企业会计准则是针对小企业而制定的一套规范会计处理的指南,它与大型企业会计准则相比更为简化和灵活。
生产性生物资产作为一种特殊的资产,其会计处理也相对复杂。
本讲义将结合小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详细介绍。
一、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定义与分类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为了投资收益而持有的动植物,包括农作物、果树、林木和牲畜等。
根据其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分为种植阶段和产出阶段。
种植阶段是指种植、养殖和培育生产性生物资产的阶段,主要包括播种、育苗、修剪等工作。
种植阶段的生产性生物资产进行会计处理时,应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可以选择以成本模型计量或者持有成本计量。
产出阶段是指生产性生物资产开始产出经济利益的阶段,主要包括收获、销售等工作。
产出阶段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在初始计量时,应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并按照小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选择公允价值模型计量。
二、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初始计量对于种植阶段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可以按照成本模型或者持有成本模型进行计量。
成本模型是指以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摊销作为计量基础,反映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实际购置成本。
持有成本模型是指以购置成本作为计量基础,不扣除任何摊销。
对于产出阶段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应按照公允价值模型进行计量。
公允价值是指在市场上能够在交易当日以正当方式买卖的价格。
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以通过市场报价或者专业估价等方式确定。
三、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后续计量种植阶段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在初始计量后,应按照成本模型或者持有成本模型进行后续计量。
成本模型是指按照历史成本减去累计摊销进行计量,持有成本模型是指按照购置成本进行计量。
产出阶段的生产性生物资产在初始计量后,应按照公允价值模型进行后续计量。
公允价值模型要求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对生产性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并将其反映在财务报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