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鸡的生活习性
- 格式:docx
- 大小:124.38 KB
- 文档页数:3
肉用珍珠鸡的高效饲养技术珍珠鸡是一种半驯化的禽类。
据测定,其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在25%以上,蛋白质含量26%,胆固醇含量低。
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具有野鸡风味,胸肌发达,产肉率高。
近年来饲养量与日俱增,本文对饲养肉用珍珠鸡的技术要点做一简单介绍,希望对广大养殖户有所裨益。
1珍珠鸡的生活习性了解珍珠鸡的生活习性,对于掌握珍珠鸡的饲养管理技术十分重要。
珍珠鸡具有抗病力强、食性广、适合于各地人工饲养的特点,饲养管理与一般鸡相同。
珍珠鸡善动好走,胆小怕惊,耐高温,在40℃高温下均能正常生长。
珍珠鸡耐粗饲,各种小昆虫、野果、草籽、嫩草及各种蔬菜下脚料等都是很好的饲料,比养其他肉用鸡经济效益要高。
珍珠鸡合群性强,偶有散失的鸡也能找到自己的鸡群。
此外,珍珠鸡喜沙浴,常在地面刨一个个小坑为自己提供沙浴条件。
珍珠鸡还善飞翔,爱攀登,尤其夜间休息时,爱攀于高处,故舍内应设栖架。
2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可采取散养、网上平养和笼养3种方式。
育雏期必须在室内圈养。
地面散养时,春秋季应在舍内铺5~7cm厚的垫草,夏季铺沙土再加一薄层垫草。
为了饲养管理方便,最好分群饲养,每群50~100只。
2.1断翅断翅的目的,一是使其失去飞翔能力,可以减少逃跑的损失;二是可使鸡只活动减少,提高饲料转化率。
断翅一般在1日龄进行,也可在10日龄内为防啄癖进行断喙时同时断翅。
其方法是用消过毒的剪刀剪去飞节,然后用烙铁止血。
注意每剪一只,剪刀要用酒精消毒一次。
2.2温度刚出壳的幼雏对温度特别敏感,珍珠鸡幼雏要求的温度比其他鸡高2~3℃,一般第一周的室温要保持在36~38℃,2~3周保持在33~35℃,以后每周降2℃,到第6周龄就可以脱温,适应外界温度了。
衡量鸡舍温度合适与否的唯一标准是看鸡群的表现:太冷则鸡群扎堆,太热则鸡张口喘气;温度适宜时,鸡群表现精神活泼,分散均匀。
2.3湿度1周龄的环境要求相对湿度为60%~65%,以后以55%~60%为宜。
《珍珠鸡》笔记
《珍珠鸡》是一篇介绍珍珠鸡的文章,作者通过对珍珠鸡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和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描述,让读者对这种动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这篇课文的笔记:
1.珍珠鸡的外形特点:珍珠鸡的羽毛呈现出黑白相间的条纹,就
像穿着迷彩服一样,非常漂亮。
它们的头部较小,嘴巴尖而短,眼睛圆而明亮。
珍珠鸡的体形较小,但肌肉发达,行动敏捷。
2.珍珠鸡的生活习性:珍珠鸡喜欢在灌木丛中筑巢,晚上栖息在
树上。
它们善于奔跑和跳跃,喜欢生活在安静的环境中。
珍珠鸡主要吃昆虫、蠕虫、种子等,是杂食性动物。
3.珍珠鸡与人类的关系:珍珠鸡曾经被认为是野鸡的一种,被大
量捕杀。
但是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珍珠鸡是一种珍贵的野生动物,对其进行了保护。
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珍珠鸡被列为受保护的动物,严禁捕杀和捕捉。
4.观察和描写:作者通过对珍珠鸡的仔细观察和描写,生动形象
地呈现了珍珠鸡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和人类的关系等方面。
这些描写不仅让读者对珍珠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珍珠鸡的喜爱和关注。
5.环保意识:通过学习《珍珠鸡》这篇文章,我们也要认识到保
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保护野生动物的行动,不捕杀、不捕捉野生动物,保护好生态环境。
总之,《珍珠鸡》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它通过生动的描写和形象的呈现,让我们对珍珠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同时也要认识到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参与保护行动。
特色珍禽珍珠鸡的饲养技术一、珍珠鸡的特点珍珠鸡又叫珍珠鸟,属野禽,原产于非洲,后传至亚洲,现已遍布全球,有“肉禽之王”的美誉。
珍珠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胜过家鸡肉,具有野鸡风味。
其胸肌发达,瘦肉多,产肉率高。
据测定,珍珠鸡肉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在25%以上。
珍珠鸡易饲养,生长发育快,繁殖率高,食性广,抗病力强,饲养管理与一般鸡相同。
珍珠鸡善动好走,胆小怕惊吓。
耐高温,盛夏也能正常产蛋。
年产蛋量在150个以上,蛋平均重量45克左右,4~11月为产蛋期。
珍珠鸡17周龄体重可达1.75~2公斤,26周龄开始产蛋。
一般不抱窝,在孵化时应用人工或家鸡孵化种蛋。
珍珠鸡耐粗饲,各种小昆虫、野果、草籽、嫩草叶和蔬菜下脚料等,都是很好的饲料。
在人工养殖中,添喂配合饲料效果更佳。
珍珠鸡能在40℃高温下正常生长,每人可养1500只以上,比养其他肉用鸡经济效益要高。
饲养时,鸡舍地面要垫6厘米厚的谷糠或木屑,舍内设置水槽、食槽,饮水要保持清洁卫生。
为饲养管理方便,最好分群饲养,每群以50~100只为宜。
二、珍珠鸡的饲养管理1.育雏期管理珍珠鸡雏苗从脱壳到6周龄脱温,这段时期叫做育雏期。
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育雏期的管理很关键。
因此,在育雏期要注意:①温度。
刚脱壳出来的幼雏苗个体娇嫩,既怕冷又怕热,对温度敏感。
1周龄内室温要保持在36~38℃,2~3周龄温度控制在33~35℃,随着日龄的增长,温度逐渐下降,每周降低2~3℃,6周龄以后,雏鸡苗就可适应自然温度了。
但在保温期间,既要保持空气流通,又不能让冷风直接侵袭雏鸡。
②湿度。
1周龄内的环境相对湿度应控制在60%~65%左右,以后以55%~60%为宜。
③饲喂。
雏鸡苗出壳后24~36小时,先喂浓度5%的葡萄糖水,然后再喂给浸泡晾干的软碎米或干玉米粉。
2~3日龄后即可开始喂配合饲料。
10日龄内每日喂6~7次,10~30日龄每日喂5~6次,并在饮水中加入0.02%的土霉素或0.01%的高锰酸钾,以防白痢病的发生。
五年级语文珍珠鸟【实用版】目录1.珍珠鸟的特点2.珍珠鸟的生活习性3.珍珠鸟的传说4.珍珠鸟的象征意义5.珍珠鸟的文学价值正文1.珍珠鸟的特点珍珠鸟,又名珍珠鸡,是一种小型的鸟类,属于雉科。
它们的体型小巧玲珑,羽毛色彩艳丽,尤其是颈部和胸部的珍珠状斑点,使它们备受人们喜爱。
珍珠鸟的叫声清脆悦耳,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2.珍珠鸟的生活习性珍珠鸟主要生活在我国的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等地。
它们喜欢栖息在山林、灌丛、草丛等地,善于飞行,但飞行距离不远。
珍珠鸟是群居性动物,常常结成小群活动。
它们的食物主要包括昆虫、种子、果实等。
3.珍珠鸟的传说在古代传说中,珍珠鸟是凤凰的使者,代表着祥瑞和幸福。
传说中,珍珠鸟曾为汉武帝的使者,将珍贵的珍珠带给皇帝,因此得名珍珠鸟。
此外,珍珠鸟还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因为它们形影不离,相互依偎。
4.珍珠鸟的象征意义珍珠鸟因其美丽的羽毛和寓意美好的传说,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首先,珍珠鸟象征着美满的爱情,因为它们总是成双成对地出现。
其次,珍珠鸟象征着祥瑞和幸福,是吉祥之物。
最后,珍珠鸟还象征着高尚和纯洁,因为它们的羽毛如同珍珠般洁白无瑕。
5.珍珠鸟的文学价值珍珠鸟作为一种美丽的鸟类,经常出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
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就有“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的诗句,其中的“轻罗小扇扑流萤”便是描述珍珠鸟的美丽。
此外,珍珠鸟还常被用来作为绘画、刺绣等艺术的题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综上所述,珍珠鸟是一种美丽、寓意美好的鸟类,深受人们喜爱。
一、珍珠鸡的生活习性1. 珍珠鸡喜干怕湿,对外界不良环境的耐受能力较强,特别是对炎热的气候环境的耐受力较强。
在鸡舍温度达35℃时,珍珠鸡仍能保持安静,甚至产蛋都不会受到大的影响。
2. 珍珠鸡仍具有野性,胆小、机敏、易受惊吓。
一旦遇到意外,鸡群即出现不安,发出叫声,逃避、飞跑或胡乱冲撞,甚至因惊吓而死亡。
因此,要保持环境安静和有秩序的管理规程,这对维持正常生产至关重要。
3.珍珠鸡的合群性强,散养时,爱集群。
喜食青草、嫩叶、籽实、昆虫等。
4.珍珠鸡两翅发达有力,善于飞翔,且活泼好动,休息时爱攀登于高处,夜间更是如此。
因此,珍珠鸡舍内应设栖架,这样既符合珍珠鸡的生活习性,又利于珍珠鸡的清洁卫生和减少球虫病的发生。
5.珍珠鸡对异性有选择性,这也是造成珍珠鸡在自然交配时受精率低的原因之一。
人工授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因择偶性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受精率过低的问题。
二、珍珠鸡的饲养管理1.珍珠鸡种蛋的孵化期为26天左右。
前期孵化温度为-38.8℃。
23天以后宜采用温度为27.6℃,相对湿度为55%~70%。
2.珍珠鸡在育雏期间,同一日龄和品系的雏鸡应在同一育雏室饲养,出壳24小时内应“开”水和“开食”。
先给予饮水。
育雏应根据具体条件分为地面散养,地板网饲养和笼养。
若采用地面散养,则冬、春、秋季均应铺以5厘米厚的垫草,夏季则在垫草下面铺上沙土。
采用地板网平养时,网面可用铁丝或木竹制成,网眼以1.2×1.2厘米为宜。
这样既可防止,网眼夹住鸡脚,又不致影响粪便落下。
网面高度以60~70厘米为好。
不管采用何种育雏方式,均要配备并均匀放置水槽和食槽。
在条件较好、电力充足的地方,可采用叠层式电热育雏笼育雏。
育雏密度以每平方米30~40只为度。
刚出壳的雏鸡要生活在35~38℃的保温伞下,以后每周下降3℃,直至20℃为止。
衡量鸡舍温度合适与否的唯一标准是鸡群的表现:太冷则鸡群扎堆,太热则鸡张口喘气。
在适宜温度下,鸡群表现精神活泼舒适。
珍珠鸡养殖技术珍珠鸡别称珠鸡、山鸡、几内亚鸟等,原产自非洲,我国最早于1956年从苏联引进珍珠鸡并饲养成功,但30来年一直作为观赏鸟饲养,大规模养殖始于1992年,经过不断摸索、经验的总结,到了2012年养殖技术开始成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珍珠鸡养殖技术吧!珍珠鸡的品种分类珍珠鸡的品种主要有大珠鸡、羽冠珠鸡、灰顶珠鸡三类,大珠鸡分布在索马里、坦桑尼亚,特征是只在其背部有几根羽毛带有白色的点点,羽冠珠鸡分布在非洲热带森林,灰顶珠鸡包括带有蓝色肉髯和红色肉髯二种类型,现已培育出灰色珠鸡、白珠鸡、淡紫色珠鸡及它们之间的杂交鸡种等许多品种。
其中灰色珠鸡是饲养量最大的品种,我国通常所说的珍珠鸡主要是指灰色珠鸡类型,如法国伊莎珠鸡。
珍珠鸡的形态特征珍珠鸡头较小,体长50~55厘米,喙前端呈淡黄色,后部红色,下方左右各有一个红色肉髯,面部为淡青紫色,眼部四周无毛,颈细长,全身羽毛底色为蓝褐色,密部白色斑点。
雌雄珍珠鸡羽毛相同,一般雄性个体较雌性稍大,腿高,雄性肉冠耸起较高,肉髯也略大,接近性成熟雄鸡鸣叫短促而激昂。
外观似雌孔雀,头很小,面部淡青紫色,喙强而尖,喙尖端淡黄色,后部红色,在喙的后下方左右各有一个心状肉垂。
眼部四周无毛,有一圈白色斑纹直延至颈上部。
颈细长,披一圈紫蓝色针状羽毛。
脚短,小时脚红色,成年后呈灰黑色。
行走迅速。
全身羽毛灰色,并有规则的圆形白点,形如珍珠,故有“珍珠鸡”之美称。
珍珠鸡的养殖价值1、珍珠鸡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与普通肉鸡相比,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高,而脂肪和胆固醇含量很低,是一种具有野味的特禽。
2、珍珠鸡屠宰率高,可食部分多,骨骼纤细,头颈细小,胸腿肌发达,身体近似椭圆形。
活重1700克的珍珠鸡,屠体重为1544克,占活重的91%,半净膛1415克,占活重的83%,可见其屠宰率和出肉率都较高。
3、珍珠鸡种母鸡自28周龄开产,一个产蛋期可产蛋160枚左右,提供雏鸡110只左右,每只种鸡产蛋全程耗料约40~44公斤。
珍珠鸡的养殖珍珠鸡,原产于非洲,其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高,体内的铁、钙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也高,营养价值极为丰富。
而且,珍珠鸡的羽毛靓丽,有很高的观赏和利用价值,颇受人们喜爱。
被誉为“肉禽之王”。
现在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养殖。
珍珠鸡头小,体长,喜欢飞翔,属群居性禽类,因此在养殖时需要对场地进行考量。
相比较其他禽类而言,珍珠鸡对极端温度的忍耐度更高,能在-20~40℃的环境温度下生长。
但珍珠鸡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染病,所以在养殖珍珠鸡时,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也是重要的考量指标。
此外在养殖珍珠鸡的时候,除了提供广泛的食物来源以外,还要注重高蛋白类食物的提供。
那么,对于这样集美貌与美味于一身的珍珠鸡,我们究竟该怎么养殖呢?根据珍珠鸡的习性,选择适合的养殖场所。
由于珍珠鸡好动,喜欢飞翔,因此养殖场所应该尽量大,为珍珠鸡的活动提供足够大的空间。
此外,为了减少鸡瘟等病害的发生,应该在养殖场所设置通风设备,保证空气畅通,阻止病毒蔓延。
深山、高地条件最好,不仅空气清新,而且水质好,还有树林、草地等配套措施,方便珍珠鸡的散养。
确定合适的养殖密度。
珍珠鸡属于群居性禽类动物,养殖密度可以适当增大,每平方米6-10只为宜,前期个头小的时候可以适当加大密度,后期个头大的时候密度降低。
提供广泛的食物来源,根据不同的养殖目的进行营养物质添加。
珍珠鸡食物来源很广,玉米、小麦、米糠、青稞等都能作为珍珠鸡的食物来源。
在养殖过程中,除了这些基本的食物以外,还可以根据养殖目的,人工搭配食物喂养。
如肉用鸡一般散养,食物中应该增加蛋白质的比例,一般在20%左右;蛋用鸡则要注意补充微量元素和矿物质,可添加贝壳粉等含钙量高的食物,提高鸡蛋的品质。
珍珠鸡怎样饲养珍珠鸡的抗寒耐热能力极强,人工饲养的在零下20℃至40℃均能正常生长。
它性情温和,不善争斗,喜群居,可几十只甚至几百只或更多数量饲养在同一棚舍;胆小怕惊,遇有异常响动即惊吓逃跑,易撞伤,往往影响生长和产蛋率。
饲养5个月,体重即可达2公斤;6个月龄开始产蛋,年产蛋120~160枚,每枚蛋重45克左右,孵化期为27天。
一、饲料珍珠鸡的食性广而杂,如玉米、豆饼、糠麸、鱼粉、麦类、骨粉、贝壳粉、食盐、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添加剂等。
饲养珍珠鸡,应尽量饲喂配合饲料,比例为:谷物类占45%~70%、糠麸类占5%~15%、动物类占15%~25%、矿物质类占3%~7%、添加剂类占0.5%~1%。
值得注意的是,珍珠鸡特别喜食青绿饲料,如青草、蔬菜、树叶等,多喂青绿饲料,既可降低饲料成本,又可改善肉的品质。
珍珠鸡有沙浴的习性,需在舍内设沙浴池,便于在池内清洁羽毛,饲喂珍珠鸡既可喂干料,也可喂湿料。
二、饲养1、育雏珍珠鸡的育雏方式可分为地面散养和笼养两种。
地面散养时,春秋季应在舍内铺5~7厘米厚的垫草,夏季铺沙土再加一层薄的垫草。
房舍面积小的可采用叠层电热育雏笼,每笼4层,可育雏1200~1600只。
珍珠鸡每平方米的育雏密度为:1周龄50~60只、2周龄30~40只、3周龄30只。
刚出壳的雏鸡要饲养在35~38℃的保温伞下,随日龄增长可每周下降3℃左右。
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65%,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舍内空气新鲜。
每天育雏的光照时间为:1周龄20~23小时、2周龄12~16小时、3周龄12~14小时。
开放鸡舍白天可利用自然光照,时间不足时再补充灯光。
每平方米的光照强度为:0~10日龄时3瓦:11~21日龄时2瓦。
雏鸡出壳重小、饲料消耗少、增重速度快,因此,要求饲料质量好、营养水平要高。
2、肉用鸡肉用珍珠鸡一般采用散养,育肥阶段要喂给全价饲料。
粗蛋白比例应提高到20%,其中动物性蛋白饲料应占日粮的7%以上,每晚要增喂一次。
成珍珠鸡的形态特征与解读珍珠鸡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和特征的家禽。
它的名称源于其鸟羽上的珍珠般斑点,同时也因其圆胸、粗颈、短翅膀而得名。
下面将着重介绍珍珠鸡的形态特征和解读其对生存环境的适应。
首先从珍珠鸡的外貌特征来看,它们是中等大小的禽鸟,体型壮实而矮胖,身长约30~40厘米左右。
珍珠鸡的头部相对较小,有着圆胸和短颈。
它们的嘴短小而强壮,适合于啄食地面上的杂草、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
珍珠鸡的羽毛主要呈现灰褐色,全身布满一些黑色的斑点,这些斑点就像是珍珠点缀在鸟羽上一样。
这些斑点并非由真正的珍珠所构成,而是鸟体毛发颜色的变化。
这种伪珍珠的装饰为珍珠鸡提供了极好的保护色彩,将其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使其在自然界中更难被探测到。
此外,珍珠鸡的双腿黄色且相对较长,这种特征使它们在行走时更为灵活,有利于逃避捕食者或适应不同的地形环境。
珍珠鸡的翅膀短小且圆矮,这使它们的飞行能力相对较弱。
但是珍珠鸡并不依赖飞行来逃避危险,它们更擅长奔跑和躲藏。
在面对危险时,珍珠鸡倾向于躲入灌木丛、草丛或树林中,依靠其优秀的保护色彩和隐蔽的行为来避开捕食者。
珍珠鸡喜欢栖息在草地、湿地和森林边缘等环境中。
这些生境为珍珠鸡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和足够的隐蔽地方。
它们以植物的根、茎、叶、种子、果实和昆虫等为食,其杂食性使其在不同季节和环境下都能找到充足的食物供给。
珍珠鸡是一种具有群居性和家族觅食特征的鸟类。
它们倾向于以家族或群体的形式活动,互相呼应,保持防守。
在觅食时,珍珠鸡通常以地面为主要活动区域,它们会分散开来,彼此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这种行为能够帮助它们发现食物并减少捕食者的袭击几率。
在与同类的交流中,珍珠鸡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叫声来表达不同的意思。
雄鸟常常会发出高亢的鸣叫声来宣示领地或吸引配偶。
而雌鸟则通过低沉的呱呱声来呼唤幼鸟或示警。
在生存选择的过程中,珍珠鸡逐渐形成了适应自身生活环境的特殊形态。
珍珠斑点、粗短的颈部和短翅膀使其更适应于隐蔽的环境,帮助其躲避捕食者。
珠鸡生活习性1.珍珠鸡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强。
在-20~40℃时仍能生活。
但出壳后的雏珠鸡若温度稍低,则易受凉、拉稀或死亡。
2.珍珠鸡胆小易受惊吓,珍珠鸡通常30~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决不单独离散,人工驯养后,仍喜群体活动,遇惊后亦成群逃窜和躲藏,故珍珠鸡适宜大群饲养!3.珍珠鸡具有较强的归巢性,傍晚归巢时,往往各回其屋,偶尔失散也能归群归巢,适合个人饲养。
珍珠鸡饲养珍珠鸡按其用途和饲养管理的不同,可区分为种鸡和商品肉鸡。
种鸡可分育雏、育成和产蛋三个阶段;商品肉鸡可分育雏和生长两个阶段。
为了养好珍珠鸡,必须掌握各阶段的饲养管理原则、要求和标准。
(一)育雏期的饲养管理育雏期为0~21日龄,由于雏鸡体温调节、消化等能力还不完善,对外界环境和疾病抵抗力较差,易生病死亡,所以要精心饲养、认真管理。
1.育雏舍育雏舍要饲养同一大小、品种的雏鸡,公母雏应分栏饲养,有条件的可分舍饲养。
要求育雏舍密封性能好,以利于鸡舍保温。
育雏舍可铺以水泥地面,能排水,有利于鸡舍清扫、冲洗和消毒。
鸡舍门口应设消毒池,进舍前鞋要消毒后才可进入。
2.饲养设备育雏方式可分为地面散养、地板网平面饲养和笼养。
地面散养时,冬春季应铺以5~7厘米厚的垫草,夏季地面铺沙土再加薄薄的一层垫草。
垫草应清洁、干燥、无霉变并铡成约10厘米长。
垫草经一次育雏后应清出舍外与粪便一起堆肥,不能再次使用。
采用地板网平养时,网面可以用铁丝或木、竹制成。
网的间距(或网眼大小)要适宜,一般为1.2厘米间距或1.2厘米见方的网眼,网面高度60~70厘米,整个网面以活动的为好,以便鸡群转出后,揭开网面清除烘便和清扫鸡舍。
采用地面散养或地板网平养时,要按鸡的数量配备并均匀放置水槽及食槽。
高置保温伞供暖。
在房舍面积小,用电较方便的地方,可采用叠层式电热育雏笼育雏,每笼4层,共可育雏1200~1600只。
3.育雏密度饲养面积应随着雏鸡生长而加大。
1周龄每平方米饲养50~60只,2周龄时每平方米饲养30~40只,至3周龄每平方米只能养20~30只。
珍珠鸡饲养技术
杨致也
【期刊名称】《吉林畜牧兽医》
【年(卷),期】1997(000)005
【摘要】珍珠鸡又名珠鸟、珍珠鸟,原产非洲。
它的品种有许多,常见的有长尾珍珠鸡、灰顶珍珠鸡和秃顶珍珠鸡,珍珠鸡肉质鲜嫩可口,野味浓郁,营养丰富。
据测定,其肉蛋白质含量高达26%,脂肪含量极少。
其肉还有特殊的营养滋补功能,对神经衰弱、冠心病、高血压以及妇科疾病均有显著疗效。
1. 特征与习性:珍珠鸡外观象雌孔雀,头小,体长50厘米左右。
喙强而尖,下方左右各有一红色肉髯。
眼周无毛,有一圈白
色斑纹延至颈上部。
颈细而长,披有一圈紫蓝色针羽。
尾羽长且下垂。
在蓝褐色的
全身羽毛上均匀密布白点,如珍珠满身,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杨致也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65.395
【相关文献】
1.种用珍珠鸡育成期饲养技术 [J], 张成
2.珍珠鸡放牧饲养技术 [J], 倪晓燕
3.特色珍禽珍珠鸡的饲养技术 [J], 张弛
4.珍珠鸡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技术要点 [J], 尧国荣;黄继冶;朱钱龙
5.珍珠鸡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技术要点 [J], 尧国荣;黄继冶;朱钱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可能有些人对珍珠鸡不是很熟悉,它不是我国本土的品种,最先是在非洲地区生活的一种供人观赏的野生动物,后来经过人工驯化,成为了可以供人们食用的禽类。
养殖珍珠鸡之前必须了解珍珠鸡的生活习性:
1、成年珍珠鸡喜干厌湿、耐高温、抗寒冷、抵抗疾病能力强。
在-20~40℃时仍能生活。
但出壳后的雏珠鸡若温度稍低,则易受凉、拉稀或死亡。
2、珍珠鸡通常30~50只一群生活在一起,决不单独离散,人工驯养后仍喜群体活动,遇惊后亦成群逃窜和躲藏,故珍珠鸡适宜大群饲养。
另外,珍珠鸡具有较强的归巢性,傍晚归巢时,往往各回其屋,偶尔失散也能归群归巢。
3、珍珠鸡成年体重2.2~2.5公斤,12周龄体重1.2公斤,28周龄体重1.9公斤。
母珠鸡28~30周龄开产,产蛋35周可获种蛋
165~195枚,蛋重42~50克,壳褐色、有少许斑点。
4、珍珠鸡仍保留野生鸟的特性,喜欢登高栖息,晚上亦能看到它的活动。
尤其是雏鸡有较大活性,常到处乱钻而引起死亡。
饲养中应对此习性给予足够重视。
5、珍珠鸡性情温和、胆小、机警,环境一有异常或动静,均可引起其整群惊慌,母鸡发出刺耳的叫声,鸡群会发生连锁反应,叫声此起彼伏。
若把红色饮水器换成黄色饮水器,鸡群会较长时间不敢靠近饮水器。
池州市殷汇镇孵化场坐落于安徽省池州市殷汇镇,是一家集饲养,育种,繁殖,管理,经营于一体的民营企业。
本厂下设有一个5000只的种鹅场一座,肉用麻花种鸭5000只,肉杂种鸭3000只,引进法国特大种番鸭,拥有丰富的祖代,父母代种番鸭500个单元,并常年提供多个品种的高产蛋鸭,鸭苗,种蛋,青年鸭,提供优质的
皖南土鸡的鸡苗,种蛋,提供种鸡苗,和肉杂鸡苗。
目前,我场出产的鹅苗,鸭苗,鸡苗成活率、种蛋孵化率高。
产品畅销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各大省市,远销至海南,山西,山东,新疆等全国各地。
现已成为多家大型养殖场和政府扶贫项目的鹅雏供应基地。
安徽池州市殷汇镇孵化场场长陈云诚邀各界朋友来村做客、各地客商来场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