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羽毛球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当前,中国正在大踏步向小康社会迈进。作为小康社会必不可少的体育事业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研究我国中小学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并对其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体育事业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中国羽毛球的迅速崛起,对于羽毛球技术的相关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诸如:江贵华在《自议羽毛球双打技术发展》一文中回顾了我国羽毛球技术发展的历史过程,阐述了羽毛球双打技术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当今世界羽毛球双打技术的状况,并对比赛中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中国男双运动员重杀比例最高。尤广礼在《谈谈短杀的运用和发展》一文中介绍了短杀的技术特点、威力、运用时机以及动作要领四个方面。陈福寿在((论女子单打的点杀和滑板杀》一文中指出女子单打时,在发挥全面技术和快速打法的基础上,加强点杀和滑板杀,可使其打法多变,便于控制对手。程勇民、陈跃在快、狠、准、活技术风格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及其制约—兼论羽毛球运动的制胜规律》一文中,对中国羽毛球运动制胜规律有着较深刻的理解,指出:“快、狠、准、活”的技术风格与中国羽毛球运动的起伏密切相关,对羽毛球运动制胜规律的每一次正确的认识或认识上的飞跃,都带动了羽毛球竞技水平的迅速提升;而每一次片面的理解或模糊不清的认识,都导致了羽毛球竞技水平的停滞或下降。究其原因就是在于没能从本质上把握羽毛球技术风格的精髓,没能从理论的高度概括制胜规律,因而无法自觉、主动地运用制胜规律指导羽毛球运动的发展,三者在综合形成“快”的过程中,表现出总和律、突前律和更迭律。

二、中小学体育现状的研究

冯明丽,李儒新,李群英,黄斌,刘烈伟《湘南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中指出目前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年龄结构尚合理,但性别结构不尽合理,女教师占的比例不到1/3。有学者认为,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应与男女学生的比例相当,一般来说,我国城市男女学生的比例约为1:1,即男女体育教师的比例也应大致为这一数值。造成中小学女体育教师比例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对女体育教师的世俗偏见,导致报考体育院校的女生较少和女体育教师转岗的比例较大。湘南地区中小学体育教师职称结构基本合理,而且他们的学历结构也基本上达到了大学专科以上的标准。这说明教师的学历结构基本达到了国家教育部的有关规定,但从整体看,专科学历的比例偏高,而高学历人员奇缺。学历结构虽

不能完全反映学识水平和能力,但其体现着群体结构受教育的程度,预示着教学和科研的潜在能力,也可从侧面反映一个学校教学质量和社会声誉,是评估师资队伍知识结构的基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的体育教师数量基本能满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需要,但教学的总体水平偏低,大部分体育教师未能以正确的态度和应有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投入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去.教学能力、知识结构也有待加强.在调查中发现,有部分体育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科学的教育观念,课堂教学仍采用陈旧的教学内容,讲解、示范不准确,保护帮助不恰当,更有甚者,个别教师连教学的基本过程都搞不清,根本不能担任体育教学工作。

张伟,孟昭琴,王卫星《徐州地区农村中小学学校体育现状调查及对策》中指出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农村中小学对体育课的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普遍存在重视不够的现象,以在校期间每周5天计算,农村中小学中58%的学校学生平均每天参加课余体育活动的时间(包括两操、一课、一活动)不足45min。只有14所学校的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60min以上。在所调查的100所学校中有近50所学校没有学校体育代表队。即使有些学校有体育代表队也是徒有虚名,由于学校没有健全合理的课余运动训练奖惩制度,体育教师在付出巨大的劳动后,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极大得影响了体育教师参与课余运动训练的积极性。

二、羽毛球训练的研究

羽毛球是一项动作精细,技战术复杂多变,对抗激烈的竞技项目。当今世界羽毛球运动水准已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准,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成熟的技术,灵活多变的战术,而且更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可见运动员的心技体的统一,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保证。

冯忠诚《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训练的特点与策略分析》中提到:业余羽毛球的训练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其一是进攻技术,其二是防守技术。进攻技术主要包括:后场的平高球、扣球、吊球、以及劈杀球等;防守技术主要包括:接杀、接吊、网前低手挑球以及后场过度球等。做好羽毛球项目的系统训练,应遵循青少年运动员的自身特点科学合理的制定训练内容。

李本源《青少年羽毛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研究》中指出由于羽毛球比赛中需要运动员经常采用快速的移动、大幅度的跨步,急停定向、前后跳跃等多种运动,因此要求运动员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灵活性。同时还要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这对于完成各种动作是非常必要的。除了一般常用的提高运动员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的练习手段之外,羽毛球运动员的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的练习应该结合羽毛球项目特点进行,如加强腿部韧带的柔韧性练习,防止在各种大幅度的步伐移动中受伤;进行各种变换方向、速度的移动;注意触球时动作的协调性,以很好地控制击球的力度等。

查方圆《小学生羽毛球训练方法研究》中谈到良好的心质,可使心态稳定;反之,情绪急躁挫折易灰心丧气。学生运动员一般在羽毛球比心理素质不稳定,一遇比分落后就顶,心想:这局不行了、下局再来,斗沉。为此,针对这一情况,需要进行比赛训练:指定一方落后,如6: 9或5: 8进行比赛,要求运动追赶,直打到终局。然后交换,看谁的比分高。通过这样的训练,培养中职学生乓羽毛球运动员的意志品质及心理承受能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中小学羽毛球运动现状的研究

适量的羽毛球运动能促进少儿增长身高,培养少儿自信、勇敢、果断等优良的心理素质,锻造良好的体形,并通过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多了一个与同龄人交流的方式。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的今天,对于少儿羽毛球运动来说更是一个发展的最佳时期。儿羽毛球运动目前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无论在普及程度,还是在技术水平上,各地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钟亿群《怀化市中小学生羽毛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一文中指出经常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学生占18%,偶尔打羽毛球的占27%,很少打羽毛球的占40%,不参加羽毛球运动的占15%。在对体育教师访谈中了解到,羽毛球运动在课堂教学中所占的比例较小,但学生兴趣浓厚,而且不会受到场地、经费等的限制,在学校中推广羽毛球运动还是比较容易的。但目前怀化市中小学还没有组织校羽毛球队,学生缺乏训练;中小学校在举办体育赛事中,主要设置的项目还是田径、篮球等,羽毛球的比赛很少举办。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的积极性。

雷刚《中小学羽毛球教学的现状与对策》中指出教材内容的选择在中小学体育与健身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体育教学观念认为,发展中小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身体素质,田径是基础。因此,无论是制定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还是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标准达标项目的选择,都是以田径为基础。各类学校自然把田径项目列为必修教材的首位。但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积极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被调查中小学体育教师认为最适宜的教材是球类(第一位)。中小学体育教学选用球类教材篮球占82.1%、排球占53.3%、而羽毛球只占12.5%。在调查的大部分中小学校反映器材严重缺乏,国家下拨的教育经费紧缺,无力支持体育工作,而体育又无专项经费,许多学校主要靠争取、靠领导的重视程度,或采取从教育附加费和勤工俭学收入中挤压的办法筹措,数额极少,又极不稳定。不少体育项目由于器材不全,特别是教学、锻炼等所必须的器材,绝大多数学校根本没有配备,体育器材缺口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