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模型=安全人机工程学=湖南
- 格式:pptx
- 大小:495.90 KB
- 文档页数:60
YF-ED-J3347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人因可靠性分析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人因可靠性分析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
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关,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l 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l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l 三里岛核电站事故l 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HRA)为基础。
对人因加以研究,在核电厂各个阶段应用人因工程的原则来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已成为国际上核电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价值工程0引言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大部分高风险和复杂系统都采用了数字化系统。
(据统计)在核电事故中,由人失误造成的比例已经占到50%-70%[4]。
出现这些事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本身的可靠性。
随着人因事件不断上升,人因失误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失误人员行为的评价、观察转变为认知过程中认知失误事件的分析[5]。
在核电厂的紧急事件状况下,操作人员监视着工厂的异常状态,运用经验、策略对信息进行评估,最后执行一些相关的行为动作。
为减少人误事件,提高操作性能,对操作员的认知失误分析及失误状况评价是一件必要的工作。
因为认知失误逐步受到人们关注,相关研究人员在原有可靠性分析基础上,对认知失误又提出几种新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简化的认知模型及PIFS ,该方法强调了操作人员决策过程,考虑了不同的失误原因、影响因子和失误模型。
本文的框架可概括为:①在认知功能中对失误原因因子,失误状态,影响因子考虑了认知失误机理;②提出失误分析因子可帮助分析人员进行详细的失误分析;③对失误原因因子之间建立关联;④以失误分析为基础,对核电厂紧急事件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分析流程。
1紧急事件定性化分析模型针对核电厂操作员的认知过程已有一些研究:Rasmussen [7]提出的SRK 模型解决了不同行为类型所对应的认知过程模式。
Reason [8]根据SRK 分类提出了概率失误类型和机理是不相同的。
本文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将主控室操纵员的认知行为划分为提出了五个阶段,即:监视与激发、信息收集、任务定义及状态分析、决策与任务执行。
监视与激发是指操作员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状态定义或对一个特定的任务初始化;信息收集是指收集有关给定任务的有关信息;任务定义及状态分析是指对任务的规划,评价工厂状态的相关信息;决策是指操作员设定一系列行为或对给定事件选择一个合适的动作。
在紧急事件认知模型中,本文从机界面的适应度、安全文化、组织因素、训练和经验、程序的导向、可用性及性能、模拟任务及目标、任务类型、属性及复杂性、信息的可用性和质量、重要参数状态、安全系统/元件的状态、时间压力、工作环境、团体协作与交流、操作人员重要行为、工厂制度方面考虑PIFS 因子。
价值工程0引言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应用,大部分高风险和复杂系统都采用了数字化系统。
(据统计)在核电事故中,由人失误造成的比例已经占到50%-70%[4]。
出现这些事故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本身的可靠性。
随着人因事件不断上升,人因失误的研究重点开始从失误人员行为的评价、观察转变为认知过程中认知失误事件的分析[5]。
在核电厂的紧急事件状况下,操作人员监视着工厂的异常状态,运用经验、策略对信息进行评估,最后执行一些相关的行为动作。
为减少人误事件,提高操作性能,对操作员的认知失误分析及失误状况评价是一件必要的工作。
因为认知失误逐步受到人们关注,相关研究人员在原有可靠性分析基础上,对认知失误又提出几种新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基于简化的认知模型及PIFS ,该方法强调了操作人员决策过程,考虑了不同的失误原因、影响因子和失误模型。
本文的框架可概括为:①在认知功能中对失误原因因子,失误状态,影响因子考虑了认知失误机理;②提出失误分析因子可帮助分析人员进行详细的失误分析;③对失误原因因子之间建立关联;④以失误分析为基础,对核电厂紧急事件提出了一个系统化的分析流程。
1紧急事件定性化分析模型针对核电厂操作员的认知过程已有一些研究:Rasmussen [7]提出的SRK 模型解决了不同行为类型所对应的认知过程模式。
Reason [8]根据SRK 分类提出了概率失误类型和机理是不相同的。
本文在原有模型的基础上,将主控室操纵员的认知行为划分为提出了五个阶段,即:监视与激发、信息收集、任务定义及状态分析、决策与任务执行。
监视与激发是指操作员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状态定义或对一个特定的任务初始化;信息收集是指收集有关给定任务的有关信息;任务定义及状态分析是指对任务的规划,评价工厂状态的相关信息;决策是指操作员设定一系列行为或对给定事件选择一个合适的动作。
在紧急事件认知模型中,本文从机界面的适应度、安全文化、组织因素、训练和经验、程序的导向、可用性及性能、模拟任务及目标、任务类型、属性及复杂性、信息的可用性和质量、重要参数状态、安全系统/元件的状态、时间压力、工作环境、团体协作与交流、操作人员重要行为、工厂制度方面考虑PIFS 因子。
人机工程学与人因工程:从理论到实践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是一门涉及人体、心理、计算机和工程学等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如何更好地设计和改善人机交互系统,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探讨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的重要性、应用范围及发展趋势。
一、理论探讨人机工程学是指研究人机交互过程的科学,它从人类行为、认知和情感等方面出发,考虑软硬件界面的互动效果,使人和机器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方便、安全和高效。
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人类工效学、心理学和生理学等学科的成果。
人因工程是指以人为中心的工程学,其中包括人类因素、人因机器界面、场所规划、健康与安全、非技术因素等各个方面。
人因工程试图将人机系统视为整体,注重人的感知、认知和行为等方面,以保证工程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人因工程的理论基础主要来自于心理学、人类工效学和工程学等学科的成果。
从理论上来看,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具有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这些理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意义。
比如,任务分析、流程分析、人类信息处理等方法都为优化界面设计和工作流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而人体工程学、人类可用性工程学等方面的理论也为优化人机界面提供了技术支持。
二、实践探讨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计算机软硬件、工业生产、机器人技术、医疗保健、航空、交通、运动竞技、军事、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
以下以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为例,进一步阐述两者在实践中的应用。
1、医疗保健在医疗保健领域,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医疗设备的设计和使用体验,减少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工作负担,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如,手术机器人、远程监控设备、智能床垫等医疗设备的研发,离不开的支持。
此外,药品包装、标签设计、使用指南的编写也需要考虑易读性、易操作性等人机交互方面的因素。
2、智能家居在智能家居领域,人机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可以改善家居产品的用户体验和操作便利性,促进智能家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安全人机工程学》试题库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出发,用安全人机学的原理和方法去研究系统中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2、人机结合面:人和机在信息和功能上接触或相互影响的区域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的分配给人或机。
4、反应时间:人从接受刺激到做出反映的时间,包括知觉时间和反映时间二、填空题:(共13小题,共26分)3、人的认知可靠性模型将人的行为分为____、____和____三种类型。
(3分)7、人的感觉按感觉器官分类共有8种,通过眼,耳,鼻,舌、肤五个器官产生的感觉称为“五感”,此外还有____、____、____等。
(3分)三、问答题:(共6小题,共50分)3、为何要进行人体测量尺寸的修正?(8分)4、简述如何减轻疲劳、防止过劳。
(8分)6、论述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以及针对其所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10分)安全人机工程学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着眼点,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2、人机结合面:就是人和机在信息交换和功能上接触或互相影响的领域(或称“界面”)。
3、人机功能分配: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或“对人和机的特性进行权衡分析,将系统的不同功能恰当地分配给人或机,称为人机的功能分配。
”)4、反应时间:人从接收外界刺激到作出反应的时间,叫做反应时间。
它由知觉时间(ta)和动作时间(tg)两部分构成,即 T=ta+tg 。
(或反应时间是指人从机械或外界获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发出指令到运动器官开始执行动作所需的时间。
)5、安全色:安全色是指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
标准规定红、蓝、黄、绿4种颜色为安全色。
6、人误、:指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人没有完成分配给它的功能。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
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关,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l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l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l三里岛核电站事故l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ReliabilityAnalysis,HRA)为基础。
对人因加以研究,在核电厂各个阶段应用人因工程的原则来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已成为国际上核电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理论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利用国外较成熟的理论模型阶段,对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在实际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未能与我国的核电厂实际运行紧密配合。
因此,对我国核电厂操纵员进行可靠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填补在高风险情况下人对事故响应的可靠性数据的空白;第二,了解操纵员或其他电厂人员如何对事故进行响应,改进核电厂的操作规程;第三,为改善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建议;第四,为提高操纵员的技术与素质培训提供条件。
安全人机工程学讲义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工业生产的日益复杂,人与机器的交互越来越频繁和紧密。
在这个过程中,安全人机工程学逐渐成为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
它旨在通过优化人、机器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减少事故和伤害,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一、安全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与范畴安全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运用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来设计和优化人机系统,使其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从而保障人的安全与健康。
其范畴涵盖了从产品设计到工作场所布局,从交通工具驾驶到计算机操作等各个方面。
例如,汽车的座椅设计要考虑人体的脊柱曲线和坐姿习惯,以减少驾驶疲劳和脊柱损伤;工厂的生产线布局要便于工人操作,避免过度伸展和弯腰等不自然的动作。
二、人的因素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的重要性人是人机系统中最活跃、最具变化性的因素。
人的生理特点,如身高、体重、力量、耐力等,以及心理特点,如注意力、反应速度、判断力等,都会影响人机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人的感知能力也对安全至关重要。
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器官的特性和局限性,决定了我们对信息的获取和处理能力。
例如,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中,人的视力会下降,容易导致操作失误;在嘈杂的环境中,人的听力会受到干扰,可能无法及时察觉危险信号。
人的认知能力和决策能力同样不可忽视。
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人们需要快速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由于疲劳、压力、经验不足等因素,人的决策可能会出现偏差,从而引发事故。
三、机器的设计与安全机器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
操作界面要简洁明了,控制按钮的位置和标识要易于理解和操作。
例如,微波炉的控制面板上,常用的功能按钮应该突出显示,操作步骤应该简单直观。
机器的性能和可靠性也是保障安全的关键。
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可以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减少故障和事故的发生。
同时,机器应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装置,如紧急制动系统、防护栏等。
智能化的机器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人因可靠性分析(最新版)第一节人因可靠性研究一、人因可靠性分析的研究背景随着科技发展,系统及设备自身的安全与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人-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愈来愈取决于人的可靠性。
核电厂操纵员可靠性研究是“核电厂人因工程安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核电厂发生的重大事件和事故中,由人因引起的已占到一半以上,震惊世界的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清楚地表明,人因是导致严重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20~90)%的系统失效与人有关,其中直接或间接引发事故的比率为(70~90)%,这其中包括许多重大灾难事故,如:l印度Bhopal化工厂毒气泄漏l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l三里岛核电站事故l挑战者航天飞机失事因此,如何把人的失误对于风险的后果考虑进去,以及如何揭示系统的薄弱环节,在事故发生之前加以防范,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而这些都以详尽和准确的人因可靠性分析(HumanReliabilityAnalysis,HRA)为基础。
对人因加以研究,在核电厂各个阶段应用人因工程的原则来防止和减少人的失误,已成为国际上核电事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目前,我国核电厂操纵员的可靠性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在理论方面,以往的研究主要停留在利用国外较成熟的理论模型阶段,对理论模型的深入研究较为缺乏;在实际方面,所进行的研究还未能与我国的核电厂实际运行紧密配合。
因此,对我国核电厂操纵员进行可靠性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第一,填补在高风险情况下人对事故响应的可靠性数据的空白;第二,了解操纵员或其他电厂人员如何对事故进行响应,改进核电厂的操作规程;第三,为改善安全管理系统提供建议;第四,为提高操纵员的技术与素质培训提供条件。
安全人机工程学第一章一,人机关系随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变化,请举例说明其变化及其特点答:1 原始人机关系,旧石器时代的石刀、石枪、骨针等工具大部分呈直线形状,有利于人使用;到新石器时代,人类所用的锄头、铲刀及石磨等的形状,更适合人的使用。
那是的人类在用这些工具进行笨重的体力劳动时,就自发地存在保护自己和提高劳动效率两方面需要解决的问题。
2 经验人机关系,这些工具由于人的使用经验、体会促使人机关系有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由自发到自觉,逐渐科学化。
但这个时期的人机关系及发展只是建立在人类不断积累经验和自发的基础上。
3 人机关系越来越复杂,机器要求操作者接受大量的劳动成果,例如:飞机的飞行,座舱及仪表位置设计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和生物力学特性等。
二,如何理解人机工程学的含义?答:人机工程学是根据人的心理、生理和身体结构等因素,研究系统中人、机械、环境相互间的合理关系,以保证人们安全、健康、舒适地工作,并取得满意的工作效果的一门科学。
三,阐述人机工程学与安全人机工程学的联系与区别。
答:安全人机工程学是从安全的角度和人机工程学的着眼点研究人与机的关系,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解决人机结合面的安全问题的一门新兴学科。
安全人机工程学基础研究的方法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基本相同,但是研究问题的角度和着眼点主要侧重于从适应人的安全性特征去研究人机界面。
四、举例分析你所熟悉的一个人机系统的人、机及其结合面答:计算机。
在人机系统中,存在一个人与机相互作用的“面”,所有的人机信息交流都发生在这个面上,通常把这个“面”称为人机界面。
在人机界面上,向人表达机械运转状况的仪表或器件叫做显示器。
对机械来说,显示器执行的功能是输出,而对人来说,是输入。
而显示器就是人与计算机的结合面。
人即安全主体。
机这里是指计算机。
五、请说明安全人机工程学在安全工程学中所处的地位与作用答:安全人机工程学是安全工程学学科体系的一部分也是实现安全工程学的科学依据和最活跃的人的作用因素,它与其他三个子系统相互交叉、渗透、影响、制约、互为补充,从而构成了安全工程学这一整体。
研究生课程调研报告题目: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调研报告课程:反应堆安全分析姓名:XXX学号:3XXX学院:XXX学院专业:XXX年级:2015级成绩:指导教师:(签名)2015 年12 月22日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调研报告摘要在核电站建设和运行服役期间,安全始终是贯穿其中的重要问题,安全分析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而事故前或者事故后的人因失误对核电站的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人因可靠性分析是核电站安全分析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文旨在梳理核电站人因事件发生过程,对人因失误进行分类,分析其特点,浅谈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
对人因失效过程进行分析,获得分析人因失效的一般方法和规律。
关键词:核电站,人因可靠性分析,预防管理Investigation Report on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forNuclear Power PlantAbstractFor nuclear power plants, nuclear safety has been one of most vital issues during the period of construction and service where nuclear safety analysi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Thus,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 is a necessary work, due to the critical threaten to safety of the plant from human error before or after accident. In this paper, it has been collected and analyzed how human error accidents evolving and try to sort it out. The author tried to discuss preventive action based on rules found in investigation.Key words: Nuclear Power Plants, Human Reliability Analysis,Preventive Management目录摘要 (I)Abstract (I)第一章绪论 (3)1.1 引言 (3)第二章人因失误与核电站运行 (4)2.1核电站安全分析 (4)2.1.1核电站的潜在风险 (5)2.1.2核电站安全目标 (6)2.1.3核电站安全设计的基本思路 (7)2.2 人因失误 (8)2.2.1人因失误的定义和特点 (8)2.2.2人因失误的类型 (9)2.3人因可靠性分析的方法 (10)2.3.1事故前人因分析 (10)2.3.2事故后人因分析 (12)第三章人因失误的预防管理 (13)3.1系统硬件设计预防 (14)3.2安全管理制度预防 (14)3.3基于互联网+的预防软件开发应用 (15)参考文献 (16)第一章绪论1.1 引言随着国民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人类社会的各类生活水平都得到了空前的改善,而实际上,这些进步背后能源发展的程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