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规范方法确认记录表(GBT 5223-2014)K
- 格式:doc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4
表A.0.2 普通基础和拉线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2)
桩号塔
号
杆塔型基础型施工日期年月日
呼称高施工基面检查日期年月日
序
号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结果备注
1 转角杆塔角度
设计值:
允许偏差:1′30″实测值:实测偏差:
2 整基基础中心位
移(mm)
顺线路:转角塔30
横线路:30
实测偏差:
3 基坑根开及对角
线尺寸ª(mm)
设
计
值
AB: BC:
CD: DA:
AC: BD:
AB BC
CD DA
±0.2%
AC BD
4 基础坑深(mm)设计值: A B C D
普通基础:+100, -50
拉线基础:+100, 0
5 拉线基础坑底尺
寸(mm)
设计值:
6 拉线基础坑
位置(mm)
设计值:
±1%L b
A B C D
7 拉线基础坑深
(mm)
设计值:
+100, 0
8 拉线坑马道坡度
及方向
符合设计要求
注:a不等高基础以两个半根开和两个半对角线表示。
b L为拉线基础坑中心至拉线挂点水平距离。
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
建设工程监理规GB/T50319-20132014年3月1日起新监理规正式实施,现将新规中的表格单独列出,以供各工地使用。
(1)基本表式分为A、B、C三类。
其中A类表为工程监理单位用表,由工程监理单位或项目监理机构签发;B类表为施工单位报审、报验用表,由施工单位或施工项目经理部填写后报送工程建设相关方;C类表为通用表,是工程建设相关方工作联系的通用表。
(2)各类表的签发、报送、回复应当依照合同文件、法律、法规、规标准等规定的程序和时限进行。
(3)各类表应按有关规定,采用碳素墨水、蓝黑墨水书写或黑色碳素印墨打印,不得使用易褪色的书写材料。
(4)各类表中“□”表示可选择项,以“√”表示被选中项。
(5)填写各类表应使用规语言,法定计量单位,公历年、月、日。
各类表中相关人员的签字栏均须由本人签署。
由施工单位提供附件的,应在附件上加盖骑缝章。
(6)各类表在实际使用中,应分类建立统一编码体系,各类表式的编号应连续编号,不得重号、跳号。
(7)各类表中施工项目经理部用章的样章应在项目监理机构和建设单位备案,项目监理机构用章的样章应在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备案。
(8)下列表式中,应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并加盖执业印章:1)A.0.2工程开工令;2)A.0.5工程暂停令;3)A.0.7工程复工令;4)A.0.8工程款支付证书;5)B.0.1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6)B.0.2工程开工报审表;7) B.0.1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8)B.0.11工程款支付报审表;9)B.0.13费用索赔报审表;10)B.0.14工程临时或最终延期报审表。
(9)“A.0.1”总监理工程师任命书,必须由工程监理单位法人代表签字,并加盖工程监理单位公章。
(10)“B.0.2工程开工报审表、”“B.0.10单位工程竣工验收报审表”必须由项目监理签字并加盖施工单位公章。
(11)各类表中,“施工项目经理部”是指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设立的项目管理机构。
表4.4.1 锅炉基础划线表4.4.2 钢架柱底板(垫铁)安装表4.4.3 钢架组合表4.4.4 钢架组合件、立柱安装表4.3.4 高强螺栓连接表4.3.1 立柱检查表4.3.2 横梁、支撑检查表4.4.5 横梁安装表4.4.6 顶板梁安装表4.4.7柱脚二次灌浆表4.4.13 平台、梯子设备检查表4.4.14平台、梯子组合安装表4.4.89烟、风,煤、粉管道组合、安装表4.4.42灰斗组合安装表4.4.94 烟、风、煤、粉管支吊架安装表4.4.37护板组合安装表4.4.39炉顶密封罩壳及局部密封件安装表4.11.2催化剂层桁架安装表4.4.82吹灰器安装表4.4.82(续)表4.3.8锅炉本体、附属管路设备检查表4.3.9受热面管对口4.4.80锅炉附属管道安装1 适用范围:用于锅炉排污、取样、疏放水、加热、吹灰、排汽和加药等管道安装。
4.8.58电动葫芦检修、安装1 适用范围:适用于锅炉侧所有电动葫芦的安装。
2 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4.8.58表4.8.58电动葫芦检修、安装4.8.59电动葫芦负荷试验1适用范围:适用于锅炉侧所有电动葫芦的负荷试验2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4.8.59表4.8.59电动葫芦负荷试验4.11.3催化剂及密封件安装1 适用范围:脱硝装置中催化剂模块及催化剂密封的检查和安装2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4.11.34.11.3催化剂及密封件安装4.4.40炉本体门孔安装1适用范围:锅炉本体各类门、孔的安装。
2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4.4.40表4.4.40炉本体门孔安装4.3.11辅机基础检查、划线及垫铁地脚螺栓安装1适用范围:辅机基础检查、划线及垫铁地脚螺栓安装。
2、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4.3.11表4.3.11辅机基础检查、划线及垫铁地脚螺栓安装4.11.6还原剂储存罐检查安装1适用范围:还原剂储存罐检查安装4.11.6还原剂储存罐检查安装表4.11.6(续)4.11.7还原剂储存罐内部装置检查、安装1适用范围:还原剂储存罐内部装置安装。
附件6新方法确认记录2017年3月18日标准变更确认记录序号作废标准编号及名称最新有效标准编号及名称变更内容新标准实施日期能否满足新标准的要求1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试验方法》GB/T 4111-1997《混凝土砌块和砖试验方法》GB/T 4111-20131.扩大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2.修改了尺寸测量的取值方法。
3.增加和完善了抗压强度试验具体步骤要求。
4.修改了体积密度和空心率、含水率、吸水率及相对含水率的试验步骤。
5.抗冻性能试验增加了砌块的单块抗压强度损失率计算公式。
2014年9月1日是2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1.补充了余热处理钢筋、热扎光圆钢筋和不锈钢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的相关规定。
2.增加了套筒原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用套筒》JG/T163的相关规定,以及采用45号钢冷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时,应进行退火处理的相关规定。
3.调整了I级接头强度判定条件,由“断于钢筋”和“断于接头”分别调整为“钢筋拉断和”“连接件破坏”4.增加了对直接承受重负荷的结构,接头应选用带疲劳性的有效型式检验报告和认证接头产品的要求。
5.增加了接头型式检验中有关疲劳性的检验要求。
2016年8月1日是3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01《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27-20141.增加试验安全的规定。
2.规定常用术语和符号。
3.钢筋夹持长度从固定长度修订为随试样直径确定;新增预埋件钢筋T形接头2种型号拉伸试验夹具。
4.弯曲试验参数的规定作了修订。
5.增加钢筋电阻点焊接剪切试验夹具的技术要求;推荐采用3种剪切试验专用夹具;6.冲击试验以KV2冲击吸收能量作为技术要求;取消冲击韧度的相关内容;7.增加钢筋焊接接头晶粒度测定方法。
2014年12月1日是记录人:批准人:标准变更确认记录序号作废标准编号及名称最新有效标准编号及名称变更内容新标准实施日期能否满足新标准的要求2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66.补充了余热处理钢筋、热扎光圆钢筋和不锈钢钢筋采用机械连接的相关规定。
DLJL19-02-( )旧标准、规程的名称及编号新标准、规程的名称及编号《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14新旧标准、规范内容比较章节号旧标准新规范主要变化0 金属应力松弛试验方法金属材料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方法对部分强制性条文进行修订和增删.第4.3.4、9.2.3、9.2.5和9.4.5条为强制性条文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测定金属材料的室温和高温(≤1000O C)拉伸和弯曲应力松弛性能。
温度超过1000O C时,其试验要求可通过协商确定。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材料在恒定应变和温度条件下拉伸应力松弛性能的试验方法。
高温环装弯曲应力松弛试验,也可参照本标准执行,检附录A。
修改了使用范围2引用标准GB10623-89JJ G141-83JJ G351-84GB10623-89GB/T228.1GB/T2039GB/T12160GB/T16825.1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5试验原理在规定温度下,对试样施加试验力,保持初始应变、变形或位移恒定,测定应力随时间变化关系将试样加热到规定温度,在此温度下,保持恒定的拉伸应变,测定试样的剩余应力值。
整个试样过程可以连续,也可以不连续。
修改了试验原理、术语、符号及示意图6.1 试验机7.1 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机应能对试样施加准确的轴向拉伸试验力,试验机的示值误差不应超过±1%。
试验机的同轴度不应大于15%7.2拉伸应力松弛试验机应具有连续自动调节试验力的装置,以便在试验期间保持试样的初始应变或变形或标距恒定。
试验机应能提供施加轴向试验力并使试样上产生的弯矩和扭矩最小;试验力应平稳无冲击地施加在试样上;试验机同轴度应小于10%试验机类型应在报告中注明修改了试验机要求。
6.2伸长测量装置7.4.1测量试样横截面尺寸的量具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0.01mm;7.4.2测量压痕间距的量具最小分度值不应大于0.001mm采用引伸计继进行测量。
水利部规程目录1、技术标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SL52-93●《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17-90 JTJ319-99●《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SL53-94 DL\T5112-2009●《水利水电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技术规范》SLl74-96 DLT5199-2004●《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2006●《水闸施工规范》SL27-91●《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 GB/T50600-2010●《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260-98●《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范》SL303-2004●《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62-94 DLT5148-2012●《水电水利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定》SL328-2005●《水工金属结构焊接通用技术条件》SL36-2006●《水工金属结构防腐蚀规范》SL105-2007●《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47-94 DL/T5389-2007●《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规范》SL378-2007 DL/T5099-1999●《泵站安装及验收规范》SL317-2004●《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8806-88●《橡胶软管尺寸测量方法》GB/T9573-20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技术规范》GBT8564-200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通用桥式起重机》GB/T14405-2011●《通用门式起重机》GB/T14406-2011●《气焊、焊条电弧焊、气体保护焊和高能束焊的推荐坡口》GB/T985.1-200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8923·2-200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9286-1998●《钢制管道对接环焊缝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检验结果的分级》GB/T 15830-1995●《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分级》GB/T 11345-1989●《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DL/T5389-2007●《水利水电工程锚喷支护施工规范》DL/T5181-2003●《土坝灌浆技术规范》DL/T5238-2010●《碾压式土石坝施工规范》DL/T5129-2001●《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接缝止水技术规范》DL/T5115-2008●《水工碾压式沥青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363-2006●《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44-2001●《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水工混凝土砂石骨料试验规程》DL/T5151-2001●《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DL/T5110-2013●《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02●《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规程》DL/T5100-1999●《电力设备监造技术导则》DL/T 586-2008●《水轮发电机组设备出厂检验一般规定》DL443-91●《水轮机金属蜗壳安装焊接工艺导则》DL/T 5070-2012●《水利水电基本建设工程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标准》DL/T5113.1-2005●水轮机、发电机、电力变压器产品质量分等标准●《水工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标准》SD108-83 DL/T 5100-1999●《浆砌石坝施工技术规定》SD120-84●《水工建筑物地下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378-2007 DL/T5099-2011●《碾压式土石坝施工技术规范》DL/T5129-2001●《水利水电地下工程锚喷支护施工技术规范》SL377-2007●《土坝坝体灌浆技术规范》DL/T 5238-2010●《土石坝碾压式沥青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SD220-87●《水利水电建筑安装安全技术工作规程》SD267—88●《固定卷扬式启闭机通用技术条件》SD315-1989●《QL型螺杆启闭机技术条件》SD298-88●《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海港钢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JTJ228-87 JTS 153-2-2012●《海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防腐蚀》JTJ 275-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水利工程部分)●《建筑钢结构焊缝超声波探伤》JB/T7524-1994●《小流域划分及编码规范》SL653-2013●《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技术术语》SL570-2013●《小型水利水电工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SL189-201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导流设计规范》SL623-20132、试验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土工试验规程》DL/T5355-2006●《土工试验规程》SL237-1999●《水利水电工程岩石试验规程》SL264-2001●《水利水电工程钻孔压水试验规程》SL31-2003●《锤击贯入试桩法规程》CECS35-91●《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433-2009●《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DL507-2002●《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GB1033-1986 ASTMD792-20073、竣工验收规程●《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 381-2007 DL/T5019-94●《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范》SL223-2008●《小型电站基本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168-2012●《堤防工程施工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试行)》SL239-1999●《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12●《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DL/T5018-2004 GB/T 14173-2008●《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SL432-2008 DL/T5017-2007●《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7-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制造安装及验收规范》GB/T14173-2008●《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3-2005●黄河防洪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试行)●黄河防洪工程验收规程4、监理规范●《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监理规范》SL288-2003●《设备工程监理规范》GB/T26429-20105、法律法规●《水利工程建设监理规定》(水利部令第28号)●《水利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办法》(中水协【2007】3号)建设部规程目录●《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7-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2010●《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GB5223-2002●《三相同步电机试验方法》GB/T1029-2005●《金属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塑料力学性能试验方法》GB/T1039-199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 50152-2012●《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0-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12●《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1-2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2001●《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12●《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12●《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24-2010●《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2-2002●《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钢筋连接用灌浆套筒》JG/T398-2012●《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木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329-2012●《建筑用钢质拉杆构件》JG/T389-2012●《空调冷凝热回收设备》JG/T390-201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20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12●《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水电水利工程压力钢管制作安装及验收规范》GB50766-2012●《木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T50772-2012●《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GB/T50785-2012●《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T50786-2012●《民用建筑太阳能空调工程技术规范》GB50787-2012●《城镇给水排水技术规范》GB50788-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2-201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高压喷射扩大头锚杆技术规程》JGJ/T282-2012●《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CJJ89-2012●《门窗幕墙用纳米涂膜隔热玻璃》JG/T384-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建筑结构用冷弯薄壁型钢》JG/T380-2012●《建筑结构用冷成型焊接圆钢管》JG/T381-2012●《装饰多孔砖夹心复合墙技术规程》JGJ/T274-2012●《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JGJ255-2012●《钢丝网架混凝土复合板结构技术规程》JGJ/T273-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6-2012●《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现浇混凝土空心楼盖技术规程》JGJ/T268-2012●《建筑变形缝装置》JG/T372-2012●《金属屋面丙烯酸高弹防水涂料》JG/T375-2012●《混凝土防冻泵送剂》JG/T377-2012●《建筑用玻璃与金属护栏》JG/T342-2012●《外墙保温用锚栓》JG/T366-2012●《现浇混凝土空心结构成孔芯模》JG/T352-2012●《金属装饰保温板》JG/T360-2012●《建筑用泡沫铝板》JG/T359-2012●《钢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755-2012●《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GB/T50152-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 2012●《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工程安全技术规范》JGJ276-2012●《建筑门窗及幕墙用玻璃术语》JG/T354-2012●《被动式太阳能建筑技术规范》JGJ/T267-2012●《建筑结构体外预应力加固技术规程》JGJ/T279-2012●《建筑用纱门窗》JG/T341-2011●《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2011●《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成膜型涂料》JG/T335-2011●《混凝土结构防护用渗透型涂料JG/T337-2011●《混凝土结构修复用聚合物水泥砂浆》JG/T336-2011●《建筑排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65-2011●《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GB50738-2011●《复合土钉墙基坑支护技术规范》GB50739-201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工程检测技术规程》JGJ/T260-2011●《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JGJ/T14-2011●《钢筋锚固板应用技术规程》JGJ256-2011●《冷轧带肋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95-2011●《预制带肋底板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规程》JGJ/T258-2011●《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GJ118-20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GB50656-2011●《河道整治设计规范》GB50707-2011●《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2011●《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J/T251-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201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4-2011●《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155-2011●《建筑外墙防水工程技术规程》JGJ/T235-2011●《混凝土基层喷浆处理技术规程》JGJ/T238-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2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城建档案业务管理规范》CJJ/T158-2011●《水泥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233-201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9-2010●《钢管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28-2010●《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70-200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电采暖散热器》JG/T236-2008●《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160-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4-2008●《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程》JGJ103-2008●《蓄冷空调工程技术规程》JGJ158-2008●《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建筑排水用聚丙烯(PP)管材和管件》CJ/T278 – 2008●《给水涂塑复合钢管》CJ/Tl20 -2008●《偏心半球阀》GB/T26146-2010●《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152-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水泥基灌浆材料应用技术规范》GB/T50448-2008●《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2008●《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对外承包工程管理条例●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施工管理规定●对外援助成套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商务部经济合作局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归档整理与移交办法》●《对外援助成套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8年第18号)●《商务部关于加强援外成套项目人员管理实施备案登记有关工作的通知》(商援发[2007]201号)●《对外援助成套项目管理办法》(商务部2008年第18号令)●《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管理规定》●《商务部经济合作局对外援助成套项目技术资料的有关配套表格(第一批)》。
表A.0.2 普通基础和拉线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线记2)
桩号塔
号
杆塔型基础型施工日期年月日
呼称高施工基面检查日期年月日
序
号
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结果备注
1 转角杆塔角度
设计值:
允许偏差:1′30″实测值:实测偏差:
2 整基基础中心位
移(mm)
顺线路:转角塔30
横线路:30
实测偏差:
3 基坑根开及对角
线尺寸ª(mm)
设
计
值
AB: BC:
CD: DA:
AC: BD:
AB BC
CD DA
±0.2%
AC BD
4 基础坑深(mm)设计值: A B C D
普通基础:+100, -50
拉线基础:+100, 0
5 拉线基础坑底尺
寸(mm)
设计值:
6 拉线基础坑
位置(mm)
设计值:
±1%L b
A B C D
7 拉线基础坑深
(mm)
设计值:
+100, 0
8 拉线坑马道坡度
及方向
符合设计要求
注:a不等高基础以两个半根开和两个半对角线表示。
b L为拉线基础坑中心至拉线挂点水平距离。
监理:专职质检员:施工负责人:检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