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学之小儿贫血
- 格式:pdf
- 大小:2.92 MB
- 文档页数:61
血液系统疾病【考点】专业综合-儿科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概述】本章内容重点是各类贫血的临床表现及鉴别;一、小儿造血及血象特点1.造血特点(1)胚胎期造血(或胎儿期造血):①中胚叶造血期;②肝、脾造血期:自胚胎第6~8周开始,第4~5个月达到高峰,第6个月逐渐减退;(“6肝8脾”)③骨髓造血期:胚胎第6周开始出现骨髓,但至胎儿第4个月开始造血,直至出生2-5周后成为唯一的造血场所;(2)生后造血:①骨髓造血:为生后的主要造血方式;1°婴儿期:全部为红髓,无黄髓,无造血储备能力;2°儿童期(<5~7y):红髓多,黄髓少,造血储备能力低;3°年长儿及成人期:红髓少,黄髓多,造血储血能力强;②骨髓外造血(extramedullary hematopoiesis)★:1°原因:小儿生后头几年,由于机体需要↑造血时(如:感染、溶血、贫血);2°器官:肝、脾、淋巴结等髓外造血器官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期造血状态;3°特点:肝、脾、淋巴结大,外周血中出现有核RBC/幼稚N,病因除后可恢复正常的骨髓造血状态;4°意义:它是小儿造血器官特有的一种代偿性造血反应;2.血象特点(1)RBC数和Hb量及其变化规律:高→低→正常①出生时:RBC 5.0~7.0×1012/L,Hb150~220g/L;②生理性贫血★:1°原因:RBC生成减少(生后随着自主呼吸的建立,血氧含量升高,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造血功能暂时性减少,网织红细胞减少),RBC破坏增加(胎儿红细胞寿命较短,且破坏较多),血液稀释(婴儿生长发育迅速,循环血量迅速增加);2°时间:生后1周开始减少,至2~3个月(8~12周)达最低,此时红细胞数3.0×1012/L 左右,Hb量降至100g/L左右,3个月后红细胞数和Hb量又缓慢↑,6个月时恢复正常水平;3°程度:轻度,自限性;(2)WBC计数与分类:①WBC计数:由高→低→8岁达成人水平;②WBC分类: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两者比例相等的时期→生后4~6天,4~6岁;(3)血小板数:出生时,PLT数与成人相似,150×109~250×109/L;(4)Hb种类;(5)血容量:小儿血容量相对地较成人多,更易脱水;二、小儿贫血概述1.贫血的概念(1)贫血(anemia):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Hb量/RBC数低于相同年龄正常标准;(2)诊断标准:①<6个月者:新生儿期Hb<145g/L;②2~6个月:Hb<100g/L;③6个月~6岁:Hb<110g/L;④6岁~14岁:Hb<120g/L△注:海拔每↑1000米,相应诊断标准中Hb↑4%2.贫血的分类(1)贫血程度分类:①轻度:Hb从正常下限~90g/L;②中度:~60 g/L;③重度:~30g/L;④极重度:<30g/L;(2)病因分类:①RBC生成不足性贫血:1°造血物质缺乏:如缺铁性贫血;2°骨髓造血功能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3°其他:感染性及炎症性贫血,慢性肾病所致贫血,癌症性贫血;②RBC破坏过多(溶血)性贫血:1°RBC内在异常:1°RBC膜结构缺陷;2°RBC酶缺乏;3°Hb合成或结构异常;2°RBC外在因素:1°免疫因素;2°理化因素;3°感染;③失血性贫血:包括急性失血和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3)形态分类3.小儿贫血的基本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毛发、体力、发育;(2)造血器官反应:髓外造血表现;(3)非造血系统表现:循环系统(Hb<70g/L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4.小儿贫血的诊断方法(1)诊断思路:(1)确定有无贫血及其程度(2)确定RBC形态(3)确定贫血的具体病因(4)确定贫血的并发症;(2)病史询问:年龄、现病史、出生史、喂养史、疾病史与用药史、家族史;(3)体格检查:生长发育状况、营养状况、皮肤黏膜表现、指甲和毛发表现、肝脾淋巴结表现;(4)实验室检查:①血常规检查;②RBC形态检查;③网织RBC计数;④骨髓检查;⑤特殊检查:溶血、Hb分析、酶学检查等;⑥其他检查:基因检查等;5.小儿贫血的治疗原则(1)去除病因或诱因;(2)针对贫血的发病机理进行治疗:①补充特异性造血物质:铁剂、VitB12、叶酸;②补充造血刺激因子:Epo、雄性激素;③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④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脐血、外周血;⑤基因疗法:如β-地中海贫血的基因治疗;(3)输血治疗:①输血指征:重度贫血(Hb<60g/L),并心功能不全或严重感染或急需手术者,极重度贫血者;②输血种类:多为浓缩RBC(节省,↓病毒感染,↓并发症);③输血量与速度:贫血越重,一次输血量越小,速度越慢;(4)并发症治疗;(5)一般治疗;三、营养性缺铁性贫血1、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由于体内铁缺乏导致Hb合成↓,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血清铁蛋白↓和铁剂治疗有效为特点的贫血症;2、血清铁(serum iron,SI):正常情况下,血浆中的转铁蛋白仅1/3与铁结合,此结合的称为血清铁;3、未饱和铁结合力:其余2/3的转铁蛋白仍具有与铁结合的能力,在体外加入一定量的铁可使其成饱和状态,所加的铁量即为未饱和铁结合力;4、血清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血清铁与未饱和铁结合力之和为血清总铁结合力;5、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in saturation,TS):血清铁在总铁结合力中占的百分比称之为转铁蛋白饱和度;(一)病因1、先天储铁不足:胎儿从母体获得铁以妊娠最后3个月最多,故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孕母缺铁使胎儿储铁↓;2、铁摄入量不足: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不及时添加含铁量较多的食物易致缺铁性贫血;3、生长发育因素: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易致缺铁;4、铁的吸收障碍:①食物搭配不合理②慢性腹泻;5、铁的丢失过多:长期慢性失血可致缺铁,如肠息肉、钩虫病、梅克尔憩室等;(二)发病机制1、缺铁对血液系统的影响:缺铁通常经过以下三个阶段:(1)铁减少期(iron depletion,ID):此阶段体内储存铁已减少,但供RBC合成Hb的铁尚未↓;(2)RBC生成缺铁期(iron deficienterythropoesis,IDE):此期储存铁进一步耗竭,RBC生成所需的铁亦不足,但循环中Hb的量尚未减少;(3)缺铁性贫血期(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此期出现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缺铁对其他系统的影响;(三)临床表现1、一般表现:皮肤、黏膜逐渐苍白;易疲乏,不爱活动;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2、髓外造血表现:肝脾可轻度肿大;3、非造血系统表现:(1)食欲减退,异食癖;(2)精神不集中、注意力减退;(3)明显贫血时心率增快,免疫功能降低;(4)可有反甲;(四)辅助检查1、外周血象:(1)Hb降低比RBC数减少明显,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MCV<80fl,MCH<26pg,MCHC<0.31);(2)外周血涂片可见RBC大小不等,以小细胞为最多,中央淡染区扩大;(3)网织RBC正常或轻度减少;(4)白细胞、血小板一般无改变;2、骨髓象:呈增生活跃,以中、晚幼RBC增生为主;3、铁代谢:(1)血清铁蛋白(SF):较敏感(早期)反映体内贮存铁的情况,正常值:<3个月婴儿为194~238ug/L,>3个月为18~91ug/L;低于12ug/L提示缺铁;(2)RBC游离原卟啉(FEP):当FEP>0.9umol/L时提示细胞内缺铁;(3)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和转铁蛋白饱和度(TS):这三项检查是反映血浆中铁的量,通常在IDA期才出现异常:SI和TS降低,TIBC升高(SI<9.0~10.7umol/L,TS<15%,TIBC>62.7umol/L);(4)骨髓可染铁:RBC内铁粒细胞数<15%提示储存铁↓(确诊的较好办法,限骨髓小铁);(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诊断:(1)病史(喂养史)+临床表现+血象特点,必要时做骨髓检查;(2)铁剂治疗有效可证实诊断;2.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异常Hb病、VitB6缺乏性贫血、铁粒幼RBC性贫血等亦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六)治疗:主要原则是去除病因和补充铁剂;1、一般治疗;;2、去除病因:①纠正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组成;②对慢性失血性疾病(如钩虫病)应及时治疗;3、铁剂治疗:(1)口服铁剂:常用口服铁剂有硫酸亚铁、琥珀酸亚铁,同时服用维生素C可↑铁的吸收;(2)注射铁剂:易发生不良反应;(3)使用时限:①补给铁剂12~24h后,细胞内含铁酶开始恢复,烦躁等精神症状减轻,食欲增加;②网织RBC于服药2~3天后开始↑,5~7天达高峰,2~3周开始下降到正常;③治疗1~2周后Hb逐渐↑,通常于治疗3~4周达到正常;④Hb恢复正常后再继续服用铁剂6~8周,以↑铁储存;4、输RBC:Hb>60g/L以上者,不必输RBC;四、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1、营养性巨幼红细胞贫血是由于VitB12和/或叶酸缺乏所致的大细胞性贫血;2、临床表现:(1)6个月~2岁多见;(2)毛发稀疏、黄色;(3)贫血:皮肤蜡黄色,口唇、指甲处苍白,可有肝脾大;(4)神经系统:少哭不笑,重症患者可出现不规则震颤;(5)消化系统:舌炎;3、实验室检查:(1)外周血象:MCV↑,MCH↑,MCHC正常;(2)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以RBC系增生为主,粒红系统均出现巨幼变(以原始红/早幼红为主);(3)VitB12叶酸测定;4、治疗:(1)注意营养;(2)去除病因;(3)VitB12、叶酸治疗:①有精神神经症状必须补充VitB12(>1个月);②单用叶酸有加重症状的可能;③叶酸需口服3~4周;。
中医儿科学――脾系病证(7)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第九节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一、填空题1.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致使而引起的一种性贫血。
2.缺铁性贫血多见于,尤以最常见。
二、选择题(一)A型题13.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变脏腑在()A.脾胃心肝B.心肝脾肺C.心肝脾肾D.心脾肺肾E.肺脾肝肾4.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理基础是()A.生化乏源B.血虚不荣C.肌肤失养D.阴虚火旺E.脾胃失调5.何种程度的的贫血可见面色苍白,头晕乏力()A.轻度B.中度C.重度D.中度以上E.中度以下6.诊断3月至6岁小儿贫血,其末梢血血红蛋白值应()A.<90g/LB.<100g/LC.<110g/LD.<120g/LE.<130g/L7.中度贫血指的是HGB为()g/LA.<30B.30~60C.60~90D.90~110E.90~1208.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是()A.健脾益气,滋生化源B.健运脾胃,益气养血C.补血养心,益气生血D.滋养肝肾,益精生血E.培补脾肾,化生气血型题(二)A29.患儿,10个月。
母乳喂养,未添加辅食。
近来发现食欲不振,面色萎黄,唇甲色淡,形体消瘦,大便偏稀,舌淡苔白,指纹淡红。
查血:HGB 96g/L,RBC 3.3×1012/L。
辨证为()A.脾胃虚弱B.心脾两虚C.肝肾阴虚D.气血亏虚E.脾肾阳虚10.患儿,4岁。
有久泻病史。
近3月来,面黄唇淡,发黄稀疏,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头晕目眩,睡眠不安,舌淡红,脉细弱。
查血:HGB 95g/L。
其治法是()A.健运脾胃,益气养血B.补脾养心,益气生血C.滋养肝肾,益精生血D.温补脾肾,益阴养血E.健脾养血,补肾益精11.患儿,8个月。
以牛乳喂养为主,因面色萎黄,形体虚胖,表情呆滞,乏力懒动,头及手足颤动来诊。
体检:肝肋下2.5cm。
血:HGB 80g/L,RBC 2.5×1012/L,MCV 90fl/Dl。
骨髓相以红系增生为主。
儿科学最后一个大板块内容——血液系统疾病,主要是贫血。
一、概述小儿造血可分为两个阶段。
1. 胚胎期造血血细胞的生成始于胚外中胚层组织卵黄囊的血岛,然后迁往胚内的肝、脾等髓外造血器官,最后至骨髓。
①胚胎第3周出现卵黄囊壁造血;②6~8周后肝出现造血组织;③胚胎4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④出生2~5周后骨髓为唯一造血场所。
2. 生后造血生后前几年所有骨髓均为红髓,全部参与造血;5~7岁,长骨干中开始出现脂肪细胞(黄髓),无造血功能。
至18岁时,红髓仅存在于椎骨、肋骨、胸骨、颅骨等扁平骨以及股骨、肱骨的近端。
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需要增加造血时,肝、脾及淋巴结可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期的造血状态而出现肝、脾和淋巴结肿大,是小儿造血器官的一种特殊反应,称为“骨髓外造血”。
3. 小儿血象及特点正常足月儿出生时红细胞数为(5.0~7.0)×10^12/L,血红蛋白为150~220g/L;生后2~3个月可分别降至3.0×10^12/L和100g/L左右,称为生理性贫血;后逐渐上升,12岁时达成人水平。
不同时期血红蛋白的种类不同。
出生时HbF(胎儿血红蛋白)占70%,HbA(成人血红蛋白)占30%;1岁时HbF不超过5%,2岁时不超过2%。
如果出生后HbF依然多,则可能是地中海贫血。
白细胞初生时为(15~20)×10^9/L,之后渐降,1周时平均12×10^9/L,婴儿期维持在10×10^9/L左右,8岁以后接近成人水平。
白细胞分类主要有一个“双五交叉”,即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例的相对变化。
初生时中性粒细胞占比0.65,淋巴细胞占比0.30;生后4~6天,两者比例相等,婴儿期淋巴细胞始终占多数;4~6岁时,两者再次相等。
为方便起见,可记为“双五”。
年龄越小,血容量占体重的比例越高,出生时可占10%(300ml),儿童约8%~10%,成人约6%~8%。
二、贫血概述贫血是指末梢血中单位容积内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
儿科学血液一、填空题1.胚胎期造血第一出此刻(C)A.肝脏B.胸腺C.卵黄囊D.脾脏E.骨髓2.胚胎8月时,体内最主要的造血器官是(E)A.肝脏B.脾脏C.卵黄囊D.胸腺E.骨髓3.年长儿行骨髓穿刺不宜选择的部位是(A)A.胫骨B.胸骨C.髂前上棘D.髂后上棘E.脊柱棘突4.小儿骨髓外造血时,末梢血中可出现(B)A.天真淋巴细胞B.天真中性粒细胞C.天真嗜酸性细胞D.天真单核细E.巨大血小板95. 10 小时重生儿的外周血 WBC 21×10/L,N 65%,L 35%,天真粒细胞偶见,该血象的意义为(A)A.大概正常B.存在细菌感染C.白血病D.类白血病反响E.骨髓外造血6.小儿生理性贫血发生的期间为(B)A. 2-3 周B. 2-3 月C. 4-6 月D. 4-6 岁E. 10-12 岁 7.惹起生理性贫血发生的主要原由是(C)A.循环血容量增添较快B.红细胞损坏许多C.促红细胞生成素减低,临时性骨髓造血功能低下D.未实时增添含铁丰富的辅食E.体内储藏铁不足8.小儿末梢血白细胞分类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率变化交错的时间为(C)A. 4—6 天和 4—6 月B. 4—6 周和 4—6 月C. 4—6 天和 4—6 岁D. 4—6 周和 4—6 岁E. 4—6 月和 4—6 岁9. 6 个月至 6 岁的小儿,贫血的诊疗标准是A.血红蛋白量 <90g/LB.血红蛋白量 <100g/LC.血红蛋白量 <110g/L D.血红蛋白量 <120g/LE.血红蛋白量 <145g/L10.依据以下哪一项血红蛋白量能够诊疗重生儿中度贫血(D)A. <30g/LB. 30—60g/LC. 60—90g/LD. 90—120g/LE. 120— 145g/L11.因为红细胞外在要素惹起的溶血性贫血有(A)A.自己免疫性溶血性贫血B.地中海贫血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加症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E.丙酮酸激酶缺少症12.慢性严重贫血的病儿输血时需要考虑的原则以下哪一项正确(D)A.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速度也愈快B.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但速度要快C.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但速度要慢D.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小,速度也要慢E.贫血愈重,每次输血量愈大,速度不考虑13.少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的最主要原由是(B)A.天生储铁不足B.铁摄取量不足C.生长发育快D.铁的汲取阻碍E.铁的丢掉过多14.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病的顶峰年纪是(D)A.生后 2—4 月B.生后 4—6 月C.生后 6—12 月D.生后 6—24 月E.生后 4—6 岁15.缺铁性贫血红细胞生成缺铁期计提生化改变正确的选项是(E)A.红细胞数减低B.血红蛋白量降落C.血清铁蛋白正常D.血清铁减低E.红细胞游离原卟啉值高升16.以下相关铁汲取的描绘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C)A.食品中的磷酸、草酸等有益于铁的汲取B.大豆及菠菜中铁的汲取率较高C.肉类中铁汲取率较高D.胃液中盐酸有碍于铁的汲取E.同时摄取果糖、氨基酸均不利于铁的汲取17.铁及治疗缺铁性贫血1周,以下能反应对机体对治疗有反响的指标是(D)A.血红蛋白量高升B.血清铁增添C.血清铁饱和度增添D.网织红细胞高升E.红细胞均匀体积增添18.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铁剂治疗,正确的选项是(E)A. Fe3+比 Fe2+更简单汲取B.加大口服铁剂量,可增添铁的汲取C.第一考虑注射铁剂D.用药至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停药E.用药至血红蛋白达正常水平后2个月左右再停药19.以下切合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表现的是(C)A.骨髓增生显然减低B.各期红细胞数目减少C.红细胞核的发育落伍于胞浆D.红细胞质的发育落伍于胞核E.巨核细胞分叶过多20.有显然精神神经症状的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选择以下哪项治疗(A)A.维生素B12B.叶酸C.铁剂D.铁剂加维生素CE.神经营养药二、名词解说1.骨髓外造血:出生后,特别在婴儿期,当发生感染性贫血或溶血性贫血等造血需要增添时,肝、脾和淋奉承可随时适应需要,恢复到胎儿时造血状态,出现肝、脾、淋奉承肿大;同时外周血中可出现有核红细胞和(或)天真中性粒细胞。
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说课设计摘要】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通过说课活动,可以引导教师去思考更好的教学策略,根本上提高教师备课的质量及教学效果。
【关键词】儿科学说课自主学习说课就是教师口头表述具体课题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也就是授课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教研人员,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学研究和师资培训的活动。
近几年来,我校连续开展多次说课比赛,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精心设计,获得了二等奖,现把儿科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说课设计归纳如下。
一说教材(一)教材的作用和地位《儿科学》是卫生职业教育专科教材,由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目前为第1版。
该教材总体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实用,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超前培养为原则,还兼顾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精选,除突出三基之外,特别注意到专科生的认知水平;人性,对各章节重点难点以“学习提示”,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
本节内容—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在临床上很常见,因此该知识在教材中很重要。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说出IDA的常见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诊断及治疗原则。
2、通过铁代谢的特点认识铁代谢检查意义。
3、把握作用机制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因果联系。
4、运用所学知识诊断病例并能制定治疗计划。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难点讲授、演示。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具备认真、严格的科学态度。
2、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及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IDA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铁剂治疗【难点】铁代谢、发病机理二说教法(一)学情分析(3+2)大专阶段的学生,经历了一年临床实习,对医学专业课的理解能力明显高于中专生。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一、病因(一)先天储铁不足胎儿期最后3个月从母体获得的铁最多,如因早产、双胎、胎儿失血和母患严重缺铁性贫血等均可使胎儿储铁减少。
婴儿从母体摄取的铁足够其使用4-6个月,因此,生后4-6个月的小儿无需补铁。
(二)铁摄人量不足为导致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
人乳、牛乳、谷物中含铁量均低。
(注意添加辅食,如肝泥等。
另,题干中提到乳品或谷物喂养未添加辅食时,应联想到IDA)(三)生长发育快婴儿期生长发育较快,3~5个月时和l 岁时体重分别为初生时的2倍和3倍;早产儿体重增加更快。
随体重增加血容量也增加较快,如不添加含铁丰富的食物。
婴儿尤其是早产儿很易缺铁。
(四)铁吸收障碍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响铁的吸收,慢性腹泻增加铁的排泄。
(五)铁的丢失过多正常婴儿每天排出铁相对比成人多。
以不经加热处理的鲜牛奶喂养的婴儿可能因对蛋白过敏而发生小量肠出血,每天失血约0.7ml。
每失血lml损失铁0.5mg,长期小量失血可致缺铁。
此外,肠息肉、美克尔憩室、膈疝、钩虫病等所致失血也是导致缺铁的常见病因。
【执业2005-4-018】70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是(2005)C 未及时添加含铁辅食二、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一)临床表现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6个月至2岁最多见。
起病缓慢,多不能确定发病时间,就诊时贫血已较重。
不少患儿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才发现患有本病。
简单总结:皮肤粘膜苍白,肝脾大,血红蛋白降低较红细胞明显是缺铁性贫血的特点。
1.一般表现皮肤粘膜逐渐苍白,以唇、口腔粘膜及甲床最为明显。
易疲乏无力,不爱活动。
年长儿可诉头晕、眼前发黑、耳鸣等。
2.髓外造血表现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可轻度肿大,年龄越小、病程越久、贫血越重,肝、脾肿大越明显。
3.非造血系统症状(1)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减退,少数有异食癖—条件反射点1,如喜食泥土、墙皮、煤渣等。
常有呕吐、腹泻。
可出现口腔炎、舌炎或舌乳头萎缩—条件反射点2。
重者可出现萎缩性胃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的症状和体征。
重庆省2015年上半年临床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 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肺结核病人在接受抗结核治疗时,对疗效的考核首先要看A.血沉正常B.症状消失C.痰菌阴转D.血清结核抗体阴性E.X线空洞闭合,炎性阴影消失2、关于分娩机制,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衔接时,胎头矢状缝与骨盆入口横径或斜径一致B.经产妇衔接与下降同时进行,初产妇多在分娩前即下降入盆,临产衔接后待宫口开全再继续下降C.胎头在骨盆内下降的动作是连续的D.内旋转动作与下降多同时进行E.俯屈使胎头入盆径线由枕额径变为枕下前囱径3、股骨颈内收型骨折是指PauwE1角____A.小于20°B.大于30°C.大于40°D.大于50°E.大于60°4、膜性肾小球肾炎临床上常表现为A.肾病综合征B.急性肾炎综合征C.慢性肾炎综合征D.隐匿性肾炎综合征E.急进性肾炎综合征5、滤过膜的主要滤过屏障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基膜C.肾小囊脏层上皮细胞D.肾小囊壁层上皮细胞E.肾小球系膜细胞6、不属于华生认为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的是A.行为可通过学习和训练加以控制,遗传因素起重要作用B.心理学要排除主观内省C.不能将知觉或意识作为研究对象D.肌肉的收缩或腺体的分泌属于行为反应E.行为的产生是环境变化的结果7、关于瑞氏染色法的描述,以下不正确的选项是A.染色方法简单、省事B.细胞结构清晰C.细胞固定后收缩、体积变小D.特别适用于血细胞涂片染色E.对较厚的涂片染色不佳8、受理执业医师注册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应当准予注册的,准予注册期限是A.自收到申请之日起7日内B.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C.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D.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E.自收到申请之日起60日内9、结构式家庭治疗认为A.正常家庭应该在面对各种各样变化时,仍然是一个能保持开放的系统B.在正常家庭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常常具有直接的、针对性而又亲切的交流C.在家庭内部,人际间的损失与获益的交换常常是平衡的D.家庭也是一个集体E.正常家庭具有系统韧性10、患者,女,18岁。
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与治疗【摘要】目的:了解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NIDA)的发生状况,分析其发病因素,探讨治疗方案。
方法:科学筛查病例,对轻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采用饮食疗法,对中、重度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进行铁剂补充以及配合合理膳食疗法,进行临床跟踪随访。
结果:96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经调整饮食及铁剂补充治疗,治愈率100%。
结论: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治疗要首先去除病因,以口服铁剂为主,配合合理喂养及加强护理,能够改善患儿贫血状况,减少贫血对小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原因;治疗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是我国儿童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我国小儿的常见病的重点防治之一,亦是我国卫生部要求对儿童系统管理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
我国5岁以下儿童患贫血者>30%,其中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占90%以上,6个月-3岁的婴幼儿多发。
虽然我国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营养不良所致的缺铁性贫血已少见,但由于母孕期贫血、早产及剖宫产、未及时添加辅食、饮食结构不合理所致的缺铁性贫血的患儿日益增多。
以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300例婴幼儿为调查对象,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达96例,发病率达32%。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如不及时治疗,不但影响机体多器官和系统的功能,还可造成发育落后、理解力下降、观察力落后、学习能力差等问题,因此,为保证婴幼儿健康成长,关注婴幼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刻不容缓。
回顾我科诊治的96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科住院病人患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96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轻度85例,中度11例,重度0例。
年龄均在6个月-3岁,其中6-<12月龄58例,12-<24月龄26例,24-小于36月龄12例。
所入选者均为健康母亲足月顺产出生患儿,且无器质性疾病。
96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均存在添加辅食不及时或不合理等问题,其中42例患儿经常患呼吸道或消化道疾病。
2016年河北省执业助理医师《儿科学》:小儿贫血分度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抗休克首批补液方法为A.10~20ml/kg,于1h内输完B.10~20ml/kg,于6h内输完C.5~10ml/kg,于1h内输完D.5~10ml/kg,于6h内输完E.20~50ml/kg,于6h内输完2、格拉夫卵泡颗粒细胞的营养来自A.卵泡外膜B.卵泡内膜C.卵泡腔D.卵丘E.放射冠3、下列关于刮宫标本,子宫内妊娠的诊断错误的是A.检见典型的蜕膜组织和呈现A-S反应的晚期分泌期腺体时可诊断为宫内妊娠B.检见胎盘绒毛及滋养层细胞可确诊宫内妊娠C.检见胎盘绒毛,而未见滋养层细胞可确诊宫内妊娠D.在蜕膜组织中见肯定的滋养层细胞,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可诊断宫内妊娠E.蜕膜组织中检见纤维素样物质、多核巨细胞,提示宫内妊娠的可能4、家庭中的成员从原来家庭中间独立出来,个体接受亲子的分离,这个阶段在家庭周期中称为A.独立成人阶段B.新婚成家阶段C.养育新人阶段D.子女成长阶段E.家庭空巢阶段5、脑挫裂伤临床表现中错误的是A.伤后昏迷时间数小时以上B.常有生命体征改变,出现库欣反应C.迟发性瞳孔散大而无脑疝表现D.可有肢体瘫痪、失语等E.腰穿脑脊液可混有血液6、小张,26岁,某国企职工。
因与婆婆吵架后突然不能说话,前往综合医院检查喉部发声器官,未见异常,后转诊至心理门诊,给以暗示性心理治疗后,患者能正常说话,那么该患者最有可能的情况是A.感觉过敏B.感觉缺失C.内感性不适D.运动性幻觉E.非真实感7、用于电镜研究的组织块乙醇梯度脱水正确的是A.60%、70%、80%、90%和100%B.40%、60%、80%、90%和100%C.50%、70%、80%、90%和100%D.40%、50%、70%、90%和100%E.50%、60%、80%、90%和100%8、临床上对肝硬化伴有高血氨患者禁用肥皂液灌肠,这是因为A.肥皂液致肠道pH升高,促进氨的吸收B.可能导致碱中毒C.可能严重损害肾脏功能D.肥皂液促进肠道细菌的腐败作用E.可能严重损害肝脏功能9、关于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①任何文化都必须从人创造的需要、目的、动机等方面给予理解,然后才能认识它的意义和价值②文化反过来在人的心理生物机制上发挥特殊的作用,构建人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由此产生的价值观念③文化中蕴含、折射出的社会集团或民族的心理特征④人的内心世界中明显受到特点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心理特质与行为模式⑤心理与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属于不同领域的研究内容,关系不太密切A.①②③B.①②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E.①③④⑤10、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心理治疗师在某种程度上对相互关系投入感情B.心理治疗师太虚浮、疏远C.心理治疗师态度冷漠、机械和漠不关心D.心理治疗师过分地投入E.心理治疗师丧失客观性11、B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是A.CD19和CD20 B.IgG Fc受体C.CD80 D.MHC分子E.CD412、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____A.期前收缩B.窦性心动过缓C.窦性心律不齐D.窦性心动过速E.心室颤动13、神经心理学测验的用途是A.为大脑损伤病例提供定位诊断的症状学依据B.提供药物和外科等治疗的判定标准C.评定治疗效果D.为制定高级神经功能的康复治疗计划提供心理学的依据E.以上都是14、某人经常感到肠扭转、肺扇动、胆囊穿孔等,感觉自己要被他人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