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十分脆弱的病毒,它对热和干燥十分敏感
- 格式:ppt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2
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12篇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预防艾滋病宣传资料(一):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能够预防。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全称是AcquiredImmuneDeficiencySyndrome。
“艾滋”是其英文名称缩写“AIDS”的音译。
这个命名表达了三个定义:第一,获得性:表示在病因方面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的,是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的传染病;第二,免疫缺陷:主要是病毒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第三,综合症:表示在临床症状方面,由于免疫缺陷导致的多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候群。
●艾滋病病毒,又叫“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全称是HumanImmuneDeficiencyVirus英文缩写为“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摧毁或损害其人体的免疫功能。
感染初期没有症状。
但是,随着感染的发展,免疫系统开始变弱,患者更加容易遭受所谓的机会性感染。
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能够杀灭这种病毒。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的繁殖需要必须的时间。
感染艾滋病病毒4-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
在开始阶段,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还没有受到严重破坏,因而没有明显的症状,我们把这样的人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被破坏到必须程度后,其他病菌就会乘虚而入,这时,感染者就成为艾滋病患者了。
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患者可由数月至数年,一般为8-10年,最长可达19年。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内含超多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1.艾滋病的定义: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 AIDS)爱滋病-----艾滋病是1981年6月5日首先在美国同性恋者中发现,1983年由法国科学家分离出病原体(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HIV)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同年在非洲发现异性间传播并发现HIV-2,1985年诊断试剂盒出现.HIV侵入人体后造成的,以免疫系统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
2.病原学特征: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
这种病毒通过逆转录酶,将其RNA转录为DNA。
对热敏感,在56℃时30分钟可被杀死。
对各种消毒剂敏感,如乙醇、漂白粉、0.2%~0.5%次氯酸钠、甲醛溶液等,均对其有良好的灭活作用。
3.预防治疗措施:我国近年来尽管已采用了国际上流行的HAART的鸡尾酒疗法,因人体差异,至今还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也没有可用于预防的有效疫苗。
已成为全球传染病的头号杀手,一旦发病,都需要坚持吃药,在我国当前的医疗条件下,能够维持生命,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死亡。
4.眼睛溅入AIDS病人体液,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冲洗,必须迅速,避免揉擦眼睛,连续冲洗至少10分钟5.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性传播通过两性行为传播是艾滋病病毒的主要传染途径:不论同性恋还是两性之间的肛交、口交有着更大的传染危险。
(2)血液传播通过静脉注射毒品的人共用未经过消毒的注射器;输用未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查的供血者的血或血液制品,以及类似情况下的输骨髓和器官移值;注射器和针头消毒不彻底或不消毒。
(3)母婴传播已受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约1/3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将病毒传染给婴儿。
6.不会传染艾滋病病毒的途径:空气;饮水、食物;日常工作和生活接触;游泳池;吸血昆虫和蚊子、跳蚤、虱子等;有防护的照料、护理艾滋病人;蹲式厕所及小便池。
7.艾滋病窗口期:从机体感染HIV到产生相应抗体的这段时间叫窗口期,一般平均为1~3个月,95%以上HIV-1感染者产生抗体的时间是在感染后3个月以内,个别情况到6个月可检测。
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主持词(精选4篇)艾滋病防治知识讲座篇1主持人合:亲爱的各位同学大家晚上好,欢迎大家来到班会现场!L:本次班会的主题是“珍爱生命,关注艾滋”。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样一个弱视群体,他们生活在社会的边缘,不仅受到疾患的侵扰,还受到人们不理解的目光,他们就是艾滋病人。
他们在社会中受到种种的不平等,但是坚冰终将被打破,一颗年轻的心发出了渴望平等,渴望尊重的呼唤。
Z:“珍爱生命,关注艾滋”这一主题班会的目的,是为了提升我们对艾滋病的了解和关注,也增强参与活动的志愿者们的信心以及投身防艾这项伟大事业的决心。
向更广大的群体传播爱护生命,关注艾滋的精神。
L:相信大家也都注意到我们黑板飘扬着的红丝带。
红丝带如同星星之火,但却可以点燃我们战胜艾滋的斗志;红丝带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将全世界人们的心连在一起,齐心协力战胜艾滋病魔。
那么你们知道红丝带的由来吗?菲菲啊,你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吧Z:嗯好啊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的一些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
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向会场上空,支持者们将其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
此后,许多关注艾滋病的爱心组织、医疗机构、咨询电话纷纷以“红丝带”命名,并进而成为了国际性标志。
20xx年后的今天,我们看见红丝带在环球的风中飘舞,它激励着我们关心与支持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它象征着我们热爱生命和渴望平等;它意味着我们用“心”来真心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现在到我考你了,你说说艾滋病日是怎么来的!L:那还不简单吗。
1988 年 1 月,世界卫生组织在伦敦召开了一次“全球预防艾滋病规划”的部长级高级会议。
在这个会议上提出,把 1988 年作为全球防治艾滋病年;把 12 月 1 日作为全世界宣传防治艾滋病的日子,称之为世界艾滋病日,更确切的说是“世界同艾滋病作斗争日”。
中学生卫生健康知识_学生卫生与健康常识中学生是一个具有特殊生物学和社会学意义的群体,因此需要注意卫生健康。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中学生卫生健康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中学生卫生健康知识一、青春期知识1、青春期可以分为青春初期、青春中期和青春后期三个阶段。
2、青春期是一个人由童年向成年过渡的时期,也是生殖器官由开始发育到成熟的时期。
3、青春期发育阶段,女生一般从10到12岁起,到17岁至19岁止。
男生平均比女生晚2年左右。
4、青春期形态发育最明显得特征是身高的迅速增长。
5、体重的增加以骨骼、肌肉和脂肪为主。
6、青春期的功能发育主要是指心肺功能、造血功能和运动功能。
7、心肺功能的发育水平通常用每分钟心率、呼吸频率和肺活量来表示。
8、运动功能一般以肌肉的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为代表。
9、在医学上,男女在生殖器官方面的差异叫主性征。
10、青少年心理健康包括健康的情绪、良好的意志品质以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11、女生在17岁左右、男生在22岁左右,身高基本停止增长。
12、在变声期,声带会发生肿胀、充血现象,所以应该特别注意保护好嗓子。
13、青春期高血压的特点是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表现不明显。
14、青春期一个很突出的心理特点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共存和矛盾。
二、常见病知识(一)艾滋病1、艾滋病的医学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
艾滋病由艾滋病病毒引起,该病毒的医学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HIV)。
2、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会在体内不断复制,逐渐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易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3、艾滋病传播途径有三种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
4、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很快死亡,他既不耐热也不耐干燥。
5、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可以传染艾滋病病毒。
6、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目前是无法治愈的。
7、就预防艾滋病而言,牙刷、刮胡刀、电动剃须刀不可以互相借用。
我是一名血液恐艾者,因为工作的原因,恐了大半年了,对艾滋病的常识不是没有了解,我相信大多数网友对乱性,吸毒,输血这种敏感途径都会很谨慎.难就难在血液传播.日常生活中难免皮肤流血,破皮,恐艾滋病前我们不在乎手上有没有倒刺,有没有小伤口,有没有流血,有没有碰到了谁,碰到了什么陌生人的皮肤,手,医院的所有物品,有没有疑是艾滋病人的血液沾在我们的伤口上.我们惶惶不可终日的活着.我曾经也是血液恐艾者,恐了大半年.我似乎做了一场恶梦,在翻看了所有有关艾滋病的资料,网络上专家的点评,我对血液传播艾滋病有一点小小的感悟,写出来,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请论坛的资深专家更正,更想尽自己的微薄之量抚慰一下恐友们的心灵.1.如果你使用过没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检测的血液制品,用共用注射器吸过毒,属于高危,可以恐.2.艾滋病血液不可能在外界生存,更不可能存活于什么化妆品,洗发水,精油.按摩油里面,然后刚好碰到你的痘痘,伤口,皮肤破损,得以传播.因为艾滋病毒只在人的体液如血液,精液中存活,只在人的活细胞中生存,一旦离开人体,遇到什么化妆品洗发水之类的,马上失去传染力,更别谈去感染别人.首先是因为被稀释,没有存活条件.2.日常中的小伤口,哪怕正在流血的伤口,理论上遇到艾滋病的血液,是有可能感染,实际上,比如说被蹭破一点皮流血的伤口,血液是往外流的,内压大于外压,艾滋病人的血液就算附在你的伤口上,也不可能长腿跑进你的血液循环去.没有动力推入.因为专家说了,被艾滋病毒的针头直接深度扎伤感染率也就千分之三,构成感染的前提就是足够量的艾滋病血液进入到你的血液系统中.3.车祸流血的大伤口,淌着血流的伤口,有可能血管暴露在外,如果遇到艾滋病人的血液,有可能感染所有,各位恐友,不要纠结于自己生活中不小心出现的小伤口,有没有流血,碰到了多少量的病毒,放宽心态生活吧.我引用曾经一位网友的话,只要你不乱性,不吸毒,不输血,去正规医院看病检查.你就可以远离艾滋病的高危,正常的生活.不要于纠结于生活中的小细节了.活出有意义的人生.要相信自己是正常人,和所有人一样有正常的抵抗力,免疫力.完全可以抵挡日常生活中微小量病毒的感染.健康愉快的活出自己的人生..以上拙见.有不准确不完善的地方,敬请专家更正.原文来自medhelp,我简单翻译了一下,希望恐的人看看,科学就是科学,瞎恐只会伤了精神,伤了身体。
红丝带一一艾滋病防治的国际性标志作者: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4年第09期红丝带由来1991年,以纽约画家帕特里克和摄影家艾伦为首的15名艺术家成立了一个叫作“视觉艾滋病”的组织,希望创造一种视觉象征,以示对艾滋病患者的同情。
组织内所有成员都是患有艾滋病的同性恋者。
当时的美国社会对艾滋病患者漠不关心,甚至心怀恐惧。
然而就是这样一些人大声疾呼,让整个美国社会无法忽视艾滋病。
当时正值海湾战争期间,美国许多小镇的居民喜欢悬挂或佩戴丝带以表示对远在海湾地区美国上兵的支持。
艺术家们从中获得灵感,选择了代表生机、激情和鲜血的红色作为丝带的颜色。
这些艺术家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们,倡导尊重艾滋病患者人权,推广预防艾滋病的社会公益活动。
红丝带是关注艾滋病防治问题的国际性标志。
在此后的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向会场上空,支持者们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别在胸前。
红丝带标志的意义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
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它代表了:关心,希望,支持。
“红丝带”是全世界关心艾滋病患者行动的标志,它鼓励我们大家伸出友爱、关怀之手,来帮助那些深受艾滋病毒折磨的人。
别上“红丝带”的胸章,代表为一起战胜艾滋病而努力。
“红丝带”表露着对艾滋病患者、感染者及照顾者的关怀与接纳,以及对艾滋病卫生教育、治疗方法和疾病研究的支持。
艾滋病基本常识(一)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又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人体的免疫系统就像一个国家的军队和警察,一旦遭到破坏,人体对来自内部的癌细胞以及来自外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就丧失了抵抗能力,继而发生各种感染或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患者的生存困境作者:李月来源:《百科知识》2010年第23期今天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环境仍然严峻。
一般人染上HIV不敢也不愿暴露,一旦暴露了身份,就可能遭受各种不公平对待,其中最为严重的是找不到工作。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消除艾滋病歧视一直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要共同实现的重要目标,在中国这个问题也被提到社会公正和正义的层面,而且有不少公开的法律来保证。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指出,国家和社会应当关心、帮助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使其得到及时救治。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
同时该法律也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不得泄露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
侵犯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的,有关单位和个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起诉。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其负有主要责任的组织或个人将被处以不同级别的处罚,如警告、降级、撤职、开除等。
此外,我国的《艾滋病管理条例》也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及其配偶、子女的就业、就学、就医和参加社会活动等权利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配偶和子女。
同样,美国也在消除艾滋病歧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例如,2009年10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取消一条长达23年的禁止HIV携带者在美国旅游和移民的规定。
美国目前有超过1007/人携带HIV或患有艾滋病,而且这一数字每年以超过5.6万人的速度递增。
对这一人群取消禁止旅游和移民的规定,也就是取消对他们的歧视。
但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在现实中仍然受到歧视。
2009年11月27日,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联合我国卫生部在京发布了《中国艾滋病感染者歧视状况调查报告》。
该报告对我国25个省区市的2000余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了调查,其中41.7%的受访者称,曾经受到过艾滋病相关歧视,超过2/3的人表示家庭成员曾因自己的感染状况受到过歧视。
“共抗艾滋共享健康”防艾知识问答感谢您的参与!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1.世界艾滋病日是每年的何月何日() [单选题] *A.6月1日B.8月1日C.11月1日D.12月1日(正确答案)2.()是指针对个体与群体的、与HIV感染有关的危险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取一系列促使预对象改变、减少和避免危险行为发生,保持低危或安全行为的措施和行动。
[单选题] *A.艾滋病人为干预B.艾滋病检测干预C.艾滋病行为干预(正确答案)D.艾滋病行为干涉3.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生存于人的血液中并攻击()的病毒。
[单选题] *A.免疫系统(正确答案)B.神经系统C.骨酪系统D.肌肉系统4.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人体的何种细胞() [单选题] *A.红细胞B.白细胞C.巨噬细胞D.淋巴细胞(正确答案)5.HIV急性感染期一般在感染后()周,症状似感冒,能很快自愈。
这个时期可以检测到艾滋病病毒抗原或核酸,但是检测不出艾滋病病毒抗体。
[单选题] *A.1-2周B.7-10周C.2-4周(正确答案)D.10周以上6.男男性行为者易感染艾滋病病毒,是因为()。
[单选题] *A.性取向与异性不同B.有些人吸食合成毒品C.输入带有病毒的血液D.阴茎和肛门性交而易损伤黏膜(正确答案)7.下列哪个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单选题] *A.性接触B.血、血制品、器官移植和污染的注射器C.蚊虫叮咬(正确答案)D.母婴垂直传播8.下列哪种行为不会传播艾滋病? [单选题] *A.嫖娼B.纹身C.与艾滋病人面对面说话(正确答案)D.打耳洞9.下例哪项预防艾滋病的方法是不正确的?() [单选题] *A.性关系专一B.对被艾滋病毒感染者的血液污染的物品及时消毒C.感染的妇女不怀孕可防止后代感染D.将艾滋病人隔离起来保护大家(正确答案)10.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会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和婴儿吗?() [单选题] *A.会B.不会C.可能会(正确答案)11.儿童恩科3岁时确诊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没有输血史,他最可能的感染途径是() [单选题] *A.密切接触途径B.血液途径C.性途径D.母婴途径(正确答案)12.如果发生了高危行为,怀疑感染了艾滋病病毒,该怎么办?() [单选题] *A.找心理医生咨询B.心里害怕担忧,但又不敢找人咨询C.到个体诊所就诊D.到艾滋病咨询检测室咨询(正确答案)13.青年学生处于性活跃期,为避免感染上艾滋病,下面哪项是正确的?() [单选题] *A.可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等B.不发生不安全的性行为(正确答案)C.可以同时具有多个性伴14.下列预防艾滋病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正确使用质量合格的安全套B.远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不与他们接触(正确答案)C.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和注射,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D.及早治疗并治愈性病15.目前我国实行艾滋病()和()的制度。
艾滋病的介绍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又称艾滋病病毒)引起。
通俗地讲,艾滋病就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被艾滋病病毒破坏,使人体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这种病毒终生传染。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功能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至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能力时,感染者便发展为艾滋病病人。
随着人体免疫力的降低,人会越来越频繁地感染上各种致病微生物,而且感染的程度也会变得越来越严重,最终会因各种复合感染而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不正当的性行为、吸毒和母婴遗传。
艾滋病目前仍是不治之症。
鸡尾酒疗法,即抗逆转录病毒疗法,是治疗艾滋病有效的之一。
艾滋病基本知识HIV病毒的感染过程艾滋病病毒简称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它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4淋巴细胞作为攻击目标,大量吞噬、破坏T4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的免疫系统,最终使免疫系统崩溃,使人体因丧失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而发病并死亡。
科学家把这种病毒叫做”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12年至13年。
在发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便能够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艾滋病临床上分为3期1.艾滋病病毒感染。
病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后没有任何临床症状,仅血液中的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结果为阳性;2.艾滋病相关综合征。
病人出现腹股沟淋巴结以外的两处以上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并持续3个月以上,同时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疲劳、食欲不。
【关键字】制度艾滋病防控及消毒隔离措施一、科学防控艾滋病提起艾滋病,人们往往谈“艾”色变,许多医务人员也存在着强烈的恐惧感。
事实上,只要以科学态度正视这种疾病,认真做好消毒隔离工作,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
防控艾滋病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艾滋病的感染和扩散。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也叫艾滋病毒,简称HIV/AIDS)感染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
艾滋病毒广泛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以及乳汁、眼泪、唾液、尿液及脑脊液等中,以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中病毒浓度最高。
当人感染这种病毒后,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可能数年(5-8年)不出现症状,称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只有当感染者的免疫功能损害到一定程度时,才出现有关症状,当达到一定的标准时才可确诊为艾滋病病人。
HIV对热敏感,56℃30分钟能灭活,75%酒精,0.2%次氯酸钠及漂白粉也能灭活病毒。
但对0.1%甲醛溶液、紫外线和γ射线不敏感。
HIV在PH7.1,37℃的条件下可以存活24小时;玻片表面的HIV经过干燥处理后,其活性降低5-12倍;经冷冻处理,其活性降低4-5倍。
HIV不耐酸,PH3.0时病毒滴度在10分钟下降4个对数。
(二)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传染源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
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1.性接触传播:指同性或异性涉及体液交流的性行为。
2.血液传播:①输血及注射:输入被HIV污染的血液,或注射器针头未经严格消毒,含有少量HIV污染的血液,重复给其他人应用,有造成感染的危险。
②吸毒: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注射毒品。
③血制品未经彻底灭活处理。
④器官或组织移植,以及人工授精。
⑤受到HIV污染的锐利器械刺伤。
3.母婴传播:感染HIV 的妇女在围产期及分娩时通过胎盘或产道分别传播给 2 胎儿和新生儿,哺乳也可将HIV传播给婴儿。
(三)预防措施:HIV在外环境中抵抗力并不太强,对乙肝病毒有效的消毒方法和消毒剂,对HIV均有良好的杀灭作用。
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3篇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资料篇一:国内有关专家根据目前存在的许多易使艾滋病传播的危险因素析认为: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实际感染人数已超过30万。
为尽快在全民中普及艾滋病预防知识,遏制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特邀国内专家,编写了预防艾滋病的十条根本知识及相关的重要信息。
1.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目前还没有治愈的药物和方法,但可以预防。
艾滋病的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一HIV)引起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的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分开人体后,常温下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
高温、枯燥以及常用消毒**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感染艾滋病病毒4一8周后才能从血液中检测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但在能测出抗体之前已具有传染性。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平均经过7一10年的时间(埋伏期)才开展为艾滋病病人,在开展成艾滋病病人以前,外表看上去正常。
他们可以没有任何病症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但可以将病毒传染给别人。
当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受到病毒的严重破坏,以致不能维持最低的抗病才能时,感染者便开展成为艾滋病病人,出现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体重下降、盗汗、慢性腹泻、咳嗽等病症。
目前还没有可以治愈艾滋病的药物,已经研制出的一些药物只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艾滋病病人的病症和延长患者的生命。
积极承受医学指导和治疗,可以帮助艾滋病病人缓解病症、改善生活质量。
至今还没有研制出可以有效预防艾滋病的疫苗。
2.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可通过**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性接触者越多,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禁毒、防艾专题讲座周恩来红军小学西校区(山阳小学)从1985年我国发现第一例艾滋病起,到今年7月底,全国累计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达到214300例,艾滋病患者达到56758例,死亡18246例。
新疆、云南、四川等部分地区艾滋病注射吸毒人群感染率超过50%。
1995年6月,凉山州在云南遣返的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
截至2008年8月底,全州累计发现HIV感染者9861例,其中,发病413例,死亡306例,因艾滋病死亡78例,2010年西昌市静脉吸毒人群中的累计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数约为1 070,HIV感染率约为18%;如果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使得HIV感染者的传染性降低50%,则到2010年累计HIV感染者/AIDS患者人数约为630,HIV感染率约为8%.西昌,是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但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也是艾滋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凉山州自1995年6月发现首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不到15年时间,已迅速和云南德宏、河南驻马店、新疆伊犁比肩成为全国四大艾滋病重灾区之一。
截止2008年9月,四川省的HIV/AIDS已占全国发现的HIV/AIDS第六位,而凉山州HIV/AIDS已占四川省发现的HIV/AIDS第一位。
一、凉山州基本情况(一)地理位置和人口状况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与省内攀枝花,乐山,雅安,宜宾,甘孜等市州及云南省部地区接壤.辖17个县市,首府西昌市.面积60,423平方公里.境内地形地貌复杂,属典型的高山峡谷地区.气候垂直差异极大,主要以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为主.境内居住着彝,汉,藏,回,苗,蒙古,僳僳等38个民族.全州总人口428.56万人,其中彝族人口192.56万人,占总人口的45%,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少数民族类别最多的地区.(二)经济发展与贫困状况1.经济发展状况凉山州自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州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自96年以来,全州GDP增幅保持在10%左右.到2006年末,全州GDP达到300.22亿元,城镇居民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7,49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38元;在岗职工人均工资17,452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5,725元.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明显.2.贫困状况凉山州属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有11个县被列为全国扶贫工作重点县,占四川全省扶贫工作重点县的30.55%;全州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低收入人口153万,占农村总人口的42.26%,人均纯收入低于62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58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6%,比全国高13个百分点.二,艾滋病流行概况(一)凉山州艾滋病流行现状1995年6月20日,凉山州在云南遣返的吸毒人群中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截止2008年8月底,全州累计发现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9861例,其中,发病413例,死亡306例,因艾滋病死亡78例.HIV/AIDS人数占四川省发现HIV/AIDS 总数的50%以上,列四川省第1位.1.地区分布截止2008年8月底,全州17个县(市)均已发现HIV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同县(市)疫情差别大.其中,布拖2929例,占全州的29.7%;昭觉2786例,占全州的28.3%;西昌874例,占全州的8.86%;美姑810例,占全州的8.21%;越西810例,占全州的8.21%;金阳324例,占全州的3.29%;甘洛297例,占全州的3.01%.这7个县(市)的HIV/AIDS人数占全州总数的89.54%.宁南,木里,会东,会理,4个县累计报告的HIV/AIDS人数不足70例.2.时间分布2002年前,凉山州仅通过病例报告和少量的监测哨点发现感染者,因此HIV 感染者增长较为缓慢,每年发现的病例未超过160例;2002年后,随着凉山州监测点的不断增多和筛查力度的不断加大,感染者开始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如2002年新发现的感染者是2001年的2.6倍,2003年与2002年基本持平,2004年是2003年的2.7倍,2005年与2004年基本持平,2006年和2005年相比,增长59.56%,2007年是2006年的2.2倍.2008年仅1-8月已新发现感染者2162例.(二)凉山州艾滋病流行特点(1)波及区域不断扩大,局部地区流行严重.在1995年至1998年的4年间,凉山州的17个县(市)中有15个县(市)被艾滋病疫情迅速波及,2004年和2005年,最后的两个县即会东县和木里县也报告了艾滋病疫情.整个凉山州疫情呈现全面波及,局部县(市)流行严重的态势,如布拖,昭觉,西昌,越西,美姑等县报告的疫情较重,而宁南,木里,会东,会理,盐源等县报告的疫情较轻.(三)安哈镇情况目前发现14例,追踪到位有4例三、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为AIDS),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又称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严重传染病。
解读“恐艾症”作者:来源:《家庭医学》2015年第05期恐艾症也叫艾滋病恐惧症,患者怀疑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或者非常害怕感染艾滋病,并有洁癖等强迫症表现,表现出精神抑郁、情绪变化多端、严重失眠、对周围事物淡漠、体重下降和周身不适等反应。
病人因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产生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症状。
不少患者认为自己的身体不适就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反复拨打热线电话咨询,或者反复去做艾滋病抗体检测,对阴性结果又持怀疑态度,总认为检测不准确或者现有试剂检测不出来自己的病毒等等。
为什么会“恐艾”“恐艾”原因之一是对艾滋病预防知识缺乏了解或是一知半解,因此普及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是消除恐艾症的根本措施。
根据现有科技和调查,和艾滋病病人日常接触基本不会传染艾滋病。
恐艾者应该多了解一些艾滋病传播途径。
艾滋病病人本身由于社会群体的疏远,也会产生报复社会的心理,所以我们应该和他们做朋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恐艾症”分型艾滋病恐惧症是最近几年才出现的心理障碍。
随着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蔓延,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且目前没有可以治愈的有效方法,人们对艾滋病的关注和恐惧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对预防艾滋病有积极的作用,但有部分人对艾滋病的关注和恐惧程度远远超出了正常水平,从而严重地影响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艾滋病恐惧症(获得性免疫功能缺陷综合恐惧症)俗称恐艾症,是一种对艾滋病的强烈恐惧,并伴随焦虑、抑郁、强迫、疑病等多种心理症状和行为异常的心理障碍。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艾滋病恐惧症患者不仅仅是由于对艾滋病的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的片面性认识和错误理解,相当一部分人的恐惧心理和本身的性格基础以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密切关系,尤其和焦虑障碍关系密切。
艾滋病恐惧症患者可以是有过高危行为的人,也可以是没有过高危行为的人,恐惧完全出自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联想。
艾滋病恐惧症一般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焦虑型艾滋病恐惧症临床表现为想到或看到“艾滋病”这三个字及相关报道就会出现紧张不安和烦躁情绪;经常提心吊胆,担心自己已感染或会被感染艾滋病;经常处于高度警觉状态,如临大敌。
艾滋病毒多少度能杀死
艾滋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或HIV),感染艾滋病病毒后会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的缺陷。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十分脆弱的病毒,它对热和干燥十分敏感。
那么,艾滋病毒多少度能杀死?
HIV对热很敏感,对低温的耐受性强于高温,美国CDC证明干燥环境中的HIV活性在几小时内降低90-99%。
在室温(22~27℃)液体环境下HIV可存活15天以上;经56℃30分钟可使HIV在体外对人T淋巴细胞失去感染性,但不能完全灭活血清中的HIV;血清中HIV经过60℃3小时或80℃30分钟作用后不能检出感染性HIV。
目前,WHO推荐的灭活方法是100℃20分钟。
在室温下,液体环境中的HIV可以存活15天,被大量HIV污染的物品在湿润的情况下在3天内有传染性。
近年来,一些研究机构证明,离体血液中HIV病毒的存活时间决定于离体血液中病毒的含量,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在未干的情况下,即使在室温中放置96小时,仍然具有活力。
即使是针尖大小一滴血,如果遇到新鲜的淋巴细胞,艾滋病毒仍可在其中不断复制,仍可以传播。
病毒含量低的血液,经过自然干涸2小时后,活力才丧失;而病毒含量高的血液,即使干涸2-4小时,一旦放入培养液中(培养液现实生活中不存在),遇到淋巴细胞,仍然可以进入其中,继续复制。
所以,含有HIV的离体血液可以造成感染。
但是HIV非常脆弱,液体中的HIV加热到56度10分钟即可灭活。
如果煮沸,可以迅速灭活;37度时,用70%的酒精、10%漂白粉、2%戊二醛、4%福尔马林、35%异丙醇、0.5%来苏水和0.3%过氧化氢等消毒剂处理10分钟,即可灭活HIV(艾滋病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