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站仪导线测量问题的探讨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5
全站仪导线测量原理及方法导言全站仪作为现代测绘技术中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和地理测量领域。
导线测量是全站仪的一种重要应用,通过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可以高精度地确定两个或多个点之间的水平和垂直距离,为工程建设和地理测量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一、测量原理导线测量原理基于几何三角学和测量仪器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视线和测量角:全站仪通过发射一条视线,即光束,测量两个目标点之间的角度。
测量角是全站仪获取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距离的基础。
2. 方位角和俯仰角:测量两个目标点之间的方位角和俯仰角,可以确定目标点的水平和垂直位置。
全站仪通过测量仪器自身的俯仰角和水平角度来确定目标点的相对位置。
3. 距离测量:全站仪通过仪器内的距离计算装置,发射光束并接收反射回来的光束,从而计算出两个目标点之间的距离。
距离测量是导线测量中最重要的一环。
二、测量方法导线测量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建立测量基线:首先在需要进行测量的区域内,选择两个相对固定的点作为基线的起点和终点。
基线的长度一般应尽可能长,以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
2. 设置全站仪:将全站仪放置在测量基线的一个端点上,并通过仪器自身的水平仪和调节装置,使其水平放置。
根据需要,调整仪器的俯仰角来保证目标点的可见性。
3. 发射光束:通过全站仪的发射装置,发射一条光束指向基线的终点。
光束将沿着视线传输。
4. 捕捉目标点:全站仪通过接收装置捕捉光束的反射信号,并测量目标点与仪器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全站仪通过旋转测量仪器的方位角,并调整仪器的俯仰角,以确保准确测量目标点。
5.记录观测值:全站仪将测量结果以数字格式存储,包括方位角、俯仰角和距离等信息。
这些观测值将用于后续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6. 重复测量: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需要多次测量同一个目标点,并求取平均值,以减小测量误差。
三、测量精度和误差控制在导线测量中,测量精度和误差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全站仪在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全站仪在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误差校正问题全站仪是通过激光或电磁波进行测量,因此在测量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常见的误差有仪器本身的误差、环境因素引起的误差以及操作人员造成的误差。
解决方法:1. 仪器校准:在使用全站仪前,需要进行仪器的准确校准。
校准包括水平、垂直、角度等方面的校准。
可以通过参考标尺、挂线、圆心定位等方法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环境调整: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大风、强光、高温等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可以采用遮光罩、避风屏等措施来调整环境,保证测量的稳定性。
3.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在使用全站仪时,必须遵守操作规范。
例如,避免手抖、稳定全站仪的姿势、减少触碰仪器的干扰等。
这都可以减少人为误差的发生。
二、数据处理问题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异常、计算错误等问题,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1. 数据筛选:在进行数据处理前,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
排除异常数据,如测量时仪器发生故障、采集过程中人为误操作等导致的异常数据。
2. 计算校对:在进行数据计算时,要仔细核对计算公式和参数的准确性。
避免计算错误,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多次测量可以降低误差的影响,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三、设备维护问题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如果设备长期不维护,可能会导致仪器故障、精度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法:1. 定期维护:要定期对全站仪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仪器的清洁、校准以及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可以参考仪器的使用手册进行维护,也可以委托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全站仪导线测量误差分析及对策探讨霍菲摘要:全站仪因其测量精准、易于操作、所需劳动量不大等,在现今测绘行业中被广泛应用,但受到一些实地环境以及人为因素的制约,全站仪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工作正常进行的问题,如此便可能导致所测数据与实际有出入,导致实测数据不准确,质量无法保证。
实际工作中,小范围内的控制网测量会利用导线进行测量,此方式对精确程度有着高标准的要求。
于户外进行观察测量时,稍不注意所测数据便极易超出限制。
本文将探讨全站仪导线的测量工作时出现数据误差其缘故与解决方式。
关键词:全站仪;导线测量;分析误差;探讨方法、对策现今的许多的测量工作会应用到全站仪这一仪器。
尤其是进行控制测量时,全站仪优势便凸显了。
但在测量工作方面,应注意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多次的核对,数据若有出入,那么及时的分析与计算是必要的,并且,还应据实际提出解决方案,如此可使准确度得到保证。
一全站仪其运行的特点(一)全站仪运行特点1.全站仪是结合测角和测距两大功能与一身的智能测量设备。
所需的各类数据都可以测定、记录和运算,这一系列操作都是仪器自动进行的。
2.全站仪其拥有的一些与外界的设施进行通讯的插口有很大作用,譬如与计算机以及扫描类的仪器进行连接,这样所需的数据便可以得到很直观的呈现,同时,计算整理数据、测绘图像这类工作便更加有效率。
3.另外还须注意的是全站仪拥有双轴的补偿系统,这对于纠正某些数据或者结果的误差是有作用的。
(二)导线测量的分类及技术要求1在控制测量中,导线一般分为闭合导线、附和导线和支导线2.导线测量中,全站仪测定的速度快,精确度高,与较为传统的经纬仪器加测距仪相比显得更为直观可靠,因为前者可以通过观察显示屏上的各项数据,并且可以进行记录,这样人为的原因对于测量的影响则会降低。
二关于测量误差的区分测量误差极易对观察以及测定的结果形成一个消极的影响,以下将讨论关于误差的区分问题。
(1)系统类误差,这个类型的误差是指假定观测所处的环境以及各所需条件都一样,这时对某一事物进行观察以及测量,若是出现误差其数值以及各符号都有规律的变化。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摘要:本文主要针对井下测量中全站仪支导线的精度估算与布测进行了探讨。
首先分析了全站仪支导线在地下测量中的重要性,然后介绍了支导线的测量原理和方法。
接着对支导线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支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
最后介绍了在井下测量中支导线的布测方法。
一、引言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提高测量精度,还可以降低测量成本,提高测量效率。
支导线的精度估算与布测对井下测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支导线的测量原理和方法支导线是指在地下进行测量时所设置的一条固定线,用来引导全站仪的测量方向。
支导线的测量主要包括支导线的设置和支导线的精度估算两个方面。
2.1 支导线的设置支导线的设置需要根据具体的井下情况来确定,一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设置:(1)确定井下测量的基准点;(2)根据测量需求确定支导线的布设方式;(3)设置支导线,确保支导线的直线度和水平度;(4)根据需要设置支导线的标志。
(1)通过实测数据进行分析,确定支导线的实际情况;(3)结合实际情况和精度要求,对支导线的精度进行估算。
三、支导线测量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分析在实际的支导线测量中,可能存在各种误差,如仪器误差、环境影响、人为因素等。
这些误差会直接影响支导线的测量精度,因此需要对这些误差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纠正方法。
3.1 仪器误差3.2 环境影响环境影响是指在测量过程中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误差。
在井下测量中,可能存在地质条件、地下水位、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会对支导线的测量精度产生影响。
在实际测量中需要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纠正。
3.3 人为因素为了提高支导线测量的精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各种误差,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在支导线测量前,需要对全站仪进行校准,确保其测量精度符合要求。
校准的内容主要包括测距误差校正、角度误差校正等,通过校准可有效减少仪器误差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地质、地理等领域,包括井下测量。
井下测量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来保证测量的准确性。
全站仪支导线是井下测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精度估算和布测对整个测量的结果有很大的影响。
全站仪支导线的精度估算是为了确定测量结果的可信度,需要考虑到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两个方面。
系统误差是由仪器本身的误差和操作方法的误差引起的,而随机误差则是由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引起的。
1. 仪器校准:全站仪在使用之前需要进行校准,包括水平、垂直和距离等方面的校准。
校准的精度会影响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因此需要采用高精度的校准仪器和方法来进行校准。
2. 支导线布设:支导线的布设需要考虑到测量的要求和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线路的选择、点位的确定和测量控制点的布设等。
布设应按照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3. 测量方法:在井下测量中,常用的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反射测量等。
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需要考虑到测量对象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4. 测量误差估算:在测量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包括仪器误差和人为误差等。
通过合理估算这些误差,可以得到测量结果的精度范围。
井下测量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对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经验要求较高。
在布测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参数,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全站仪支导线在井下测量中的精度估算与布测是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通过合理估算测量误差、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参数,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可以有效提高测量的精度和准确性。
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提高精度的方法探讨摘要:随着近年来测绘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矿山的测量在质量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但是,由于矿井下的环境原因,往往会导致测量的精度不够准确的情况发生。
本文就是对全站仪导线的测量精度展开的分析和研究,并找出相关的方法对精度予以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提高精度全站仪导线测量的最大特点就是有着极高的精度,因此也被广泛应用到矿山的井下测量之中,但是由于井下恶劣的环境,很多情况下都会对其精度造成不利影响,导致出现偏差的情况发生。
因此,采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减小全站仪导线测量的误差,提高测量的精度,对于当前的矿山井下工作来说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内容。
一、矿山井下环境的实际情况对测量的影响在矿山井下的施工中,工作环境很差,独头掘进的坑道大大影响了可视条件,而点位误差的积累也会随着坑道的不断掘进而变得越来越大。
矿山井下施工的面积十分狭窄,只有采用前后通视的方法才可以进行坑道的测量,测量中有着单一的控制形式,导线测量的是比较常见的形式。
但是由于矿山井下的这些不利因素影响,导致全站仪导线测量的精度难以保证。
二、全站仪以及其特点全站仪有着十分先进的测量技术,可以对多种常规的仪器所测量的项目进行执行,自动化方面的的水平很高,可以在实际的操作中实现对水平距离、高度差以及坐标等进行自动的归算,也可以实现施工放样的执行,能自行记录产生的数据,大大方便了工作人员的操作和执行。
全站仪的工作原理与经纬仪有些相似,在测量斜距以及水平角的时候,全站仪只只需要对反射的棱镜找准一次就可以实现高程以及平面坐标的准确计算。
而且测量系统趋于自动化和完整化,在使用中能够实现和外部的通讯设备良好的连接,流畅地完成获取数据、计算数据以及图的绘制工作。
全站仪的功能十分强大,以处理和计算数据为基础的功能,可以与计算机软件结合应用,实现对碎部的测量,能够有效执行导线测量,实现施工放样任务的完成[1]。
全站仪导线测量注意事项导线测量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
全站仪导线测量是利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的一种高精度测量方法。
全站仪导线测量的结果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精度,因此在进行全站仪导线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设定测站在进行全站仪导线测量之前,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测站。
测站应该位于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无障碍物遮挡的位置,以确保全站仪可以准确地观测目标点。
同时,测站的位置应尽量靠近测量区域的中心位置,以减小测量误差。
二、准确观测目标点全站仪导线测量的目标点通常是铁钉或测点桩。
在观测目标点时,应该保持全站仪与目标点之间的垂直关系,避免产生观测误差。
同时,在观测目标点时,应该尽量避免手部震动,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三、合理设置测量参数在进行全站仪导线测量之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测量参数。
包括测量模式、测量单位、测量精度等参数。
不同的测量任务需要不同的测量参数设置,在设置参数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注意测量环境全站仪导线测量通常在室外环境中进行,因此需要注意测量环境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特别是在夜间或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时,应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以提高测量精度和可靠性。
五、避免人为误差全站仪导线测量过程中,人为误差是影响测量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
为了减小人为误差,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测量技术和经验。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操作规范,避免随意调整测量参数或观测目标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六、数据处理和分析全站仪导线测量得到的原始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到最终的测量结果。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应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避免出现错误或歧义的信息。
同时,应使用合适的数据处理软件和工具,以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
总结全站仪导线测量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方法,能够满足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对测量精度和质量的要求。
在进行全站仪导线测量时,需要注意测站选择、目标点观测、测量参数设置、测量环境、人为误差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全站仪导线测量中闭合差超限的成因分析及应对1 引言电子全站仪是近年普遍使用的一种新型测量仪器,它同时具备了光学经纬仪和电子测距仪的功能,能够方便快捷地进行高精度的距离和角度测量工作,在工程测量、放线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实际作业中,如果依据的控制点成果精度低,同时又不大注意仪器的使用方法、内业计算缺少对一些参数值的改正计算,使实测结果常得不到工程要求测量等级的精度要求,其结果是“轻则返工,重则延误工期”,对工程造成经济损失。
能够熟练的使用仪器,将失误及误差降到最低,快速准确的完成导线测量工作,是我们所要追求的目标。
现就以上问题结合工程实际对导线测量中闭合差超限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找出应对措施,对以后的导线测量工作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问题的提出对于渠道工程测量工作,根据设计要求,按照《水利水电工程测量规范》(SL52-93)第2.2.7规定:“三、四、五等平面控制网,可用相应等级的导线网代替。
”实测技术方案设计四等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导线全长闭合差不超过1/35000。
如果在资料收集时,没有重视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不一致,搞不清坐标系统间的换算关系;在观测时,观测员对仪器存在的“三轴误差” (包含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和垂直轴倾斜误差)和仪器制造、校准、磨损等原因产生的机械结构误差(包含读盘和测微尺分划误差、照准部和度盘偏心误差、光学测微器行差,照准部旋转、微动螺旋旋转和光学测微器隙动差)不够重视,简化规范中规定的仪器操作,造成水平角测回超限;在测距时忽略了高差及温度、大气压的测量,最终导线平差成果出现“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超过限差,导线坐标点X增量总是超限”的现象,不能达到工程设计要求。
3 成果超限的原因分析3.1 测量前准备工作不充分导线坐标点X增量超限,除了测量操作不规范原因外,其主要根源之一是没有注意到业主所提供的控制资料的坐标系统有两个,没有收集、整理不同系统间的换算关系,测量前准备工作不够充分。
浅析全站仪在井下导线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其对矿山井下测量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由于矿山井下测量工作存在着测量环境恶劣、测量工作面狭窄以及测量精度偏低等问题,为提高矿山井下导线测量工作质量和精度,引进了全站仪测量技术。
本文着重分析了全站仪在井下导线测量中的应用及精度提高措施。
标签:全站仪井下导线测量应用精度1全站仪概述全站仪与传统经纬仪工作原理相近,其由微处理器进行测角与测距的自动控制,能够有效的对所测部位的坐标、高程差以及水平距离进行检测,同时能够对测试数据进行自动记录等,较常规测量仪器具有独特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1]:首先,进行水平角、斜距以及竖直角等测量时仅需应用反射棱角照准一次即可,可实现测点高程、平面坐标等计算,同时将数据记录下来;其次,全站仪较其他测量仪器设备,可通过其电子手薄、主机等通讯接口完成与其他外围设备间的数据通讯,促进测量工作的自动化测量技术;第三,结合计算机应用软件,全站仪处理计算数据功能可完成施工放样、碎部测量以及导线测量等工作;第四,由于全站仪具有双轴补偿系统,其既可以有效的对仪器水平轴与竖立轴倾斜误差进行自动测量,又可以自动修正角度观测值。
2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概述受井下导线测量环境影响,其与地面测量存在着诸多独特特征,具体表现有[2]:首先,井下环境具有阴暗潮湿、采光条件差以及受其他工作影响等,通常将检测点设置于坑道顶部,且长短不一,以提高检测精度;其次,受坑道通光条件、工作面窄等影响,测量点位误差随着坑道掘进深度而逐渐增大;第三,井下采取导线测量形式是受井下施工面积小、前后通视情况差以及控制测量形式单一等因素决定的;第四,由于采矿对井下巷道测量精度要求较高,通常采用精度较高的导线测量形式,并且通过控制巷道贯通、新老巷道及采空区间关系进行修正,以促进矿山生产安全;第五,井下导线测量顺序须按照一定顺序开展,通常情况下在布设高级导线校核前,先布设低级导线对坑道掘进进行指示。
如何正确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和标线任务导线测量和标线任务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工作。
它们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而在如今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全站仪的应用已经变得越来越普遍。
全站仪利用精密的测量和定位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导线测量和标线任务的准确性和效率。
然而,如何正确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和标线任务也是一个需要掌握的关键技能。
首先,正确设置全站仪是进行导线测量和标线任务的基础。
在使用前,需要确保全站仪的三脚架稳固地放置在平坦的地面上,并使用水平器来调整水平。
此外,全站仪的仪表和望远镜也需要调整至水平状态。
这样可以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并减少测量误差。
提前查阅并熟悉使用说明书也是很重要的,以充分理解全站仪的各项功能和操作方法。
其次,进行导线测量和标线任务时,合理选择测量点也是十分重要的。
在测量前,需要先对测区进行一个初步的勘测和分析。
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测量点,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代表性。
同时还需充分考虑地形地貌和现场环境,尽量选择较为平缓、无遮挡的地方,以便进行有效的观测和测量。
接下来,正确使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
测量前,需要在测前区域设置一个基准点,以确定坐标系和与测量点的位置关系。
然后,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测量方法,如直线法、射线法等。
在测量过程中,需要注意全站仪的操控和观测,以确保准确记录测量数据。
同时,还需注意避免因天气变化、光照条件等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如避免在强光下进行测量。
最后,进行标线任务时,需要严格按照测量结果进行标志物的放置。
在确定标志点的位置时,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准确测量和标注。
标志物的放置需要稳固可靠,以免因松动或移位导致标线错误。
同时,还需注意标志物的可见性和清晰度,以方便后续的使用和维护。
除了以上基本操作和技巧外,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细节。
比如,全站仪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保持其精度和正常运行。
同时,在测量和标线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如佩戴防护用具、遵守操作规程等,以保证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浅谈全站仪导线测量施测结果超限的主要原因及应对措施摘要:全站仪是集测角、测距、测高差于一体的测量工具,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定位精度高等特点,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全站仪在设计勘测和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全站仪导线测量也发展成为是一门成熟的技术。
但在实际作业中,因为各种原因,施测结果有时会达不到测量规范相应等级的精度要求,造成返工、延误工期。
因此,如何正确地使用这些先进的仪器,达到测距导线测量成果的精度要求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本文就以笔者在右江航道测量中进行全站仪导线测量所遇到的问题对其作个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全站仪;导线测量;右江航道测量;探讨项目简介因航道发展需要,我局于2008年4月对右江横等滩头-金鸡枢纽段83Km航道及岸顶线外50米进行测量。
隆安金鸡枢纽位于南宁市隆安县,其上游83公里库区位于东经107度—108度和北纬22.5度—23.5度之间,穿越南宁市隆安县、百色市平果县和百色市田东县,库区经过的地方大部分都在乡镇农村,河道两岸多为石山,石壁陡峭,通行困难,根据测区的实际情况,我们决定采用全站仪导线的形式布设控制网。
该项目施测技术方案设计要求五等二级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不超过±20,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不超过1/10000,满足1:1000测图精度(点位精度小于0.1m,点间精度小于0.1m)的要求。
有关要求如下:表1 导线测量技术要求,其中M为所测地形图比例尺,N为转角数表3 天顶距观测的技术要求二、出现的问题1.由于刚开始时一些测量人员(主要是新进的毕业生)认识不到仪器存在“三轴误差”(即:视准轴误差、水平轴倾斜误差和垂直轴倾斜误差,全站仪在出厂前或经专业机构检验校正,虽然对仪器竖盘的指标差、水平度盘的视准轴误差已测定,并存入仪器中。
但仪器经过运输过程中的颠簸和一段时间的使用,其值已发生变化。
)和仪器的机械结构误差,进入测区展开作业时,没有对仪器进行再次检验,或经过检验却未及时将竖盘的指标差、水平度盘的视准轴误差及时存入仪器,测角时,就很容易就造成水平角测回超限;又以两个半测回作为一个测回或只进行测半个测回,使2C值没有在正倒镜中得到抵消,也使测角产生误差。
全站仪导线测量误差分析及对策探讨作者:杨洋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年第06期摘要:导线测量作为小区域控制测量中建立平面控制网的一种方法,在测量精度方面有着较高的要求。
外业观测中稍有不慎就会导致观测结果超限。
文章主要讨论利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时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误差;全站仪;精度中图分类号:P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18)06-0073-03Abstract: As a method of establishing plane control network in small area control survey,traverse surveying has a high requirement in measuring precision. A little carelessness in the field observation will cause the observation result to exceed the limi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errors in traverse survey with total station.Keywords: error; Total Station; accuracy近年来全站仪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
特别是在控制测量中全站仪因其速度快、精度高等优势,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距导线测量。
本文着重分析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在平面控制测量(各级导线测量)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对策。
1 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按其对观测结果影响的性质可以分为三类:粗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1)粗差。
粗差是指测量工作中出现的错误。
例如瞄准错误、读数错误、以及记录错误等。
粗差主要是由测量工作中粗心大意引起的。
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对中方法浅谈发布时间:2021-05-13T01:25:58.329Z 来源:《防护工程》2021年2期作者:李梁[导读] 全站仪导线测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在矿山使用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
龙煤集团双鸭山分公司地质信息研究院黑龙江双鸭山 155100摘要:全站仪导线测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在矿山使用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
在矿井中,隧道大多是一端开挖的。
隧道越深,点误差越大。
同时,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巷道与采空区的关系,甚至影响巷道的连通性。
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必须充分了解施工环境,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地下导线测量的精度。
关键词:地下矿山;全站仪;导线测量;方法探讨导言全站仪导线测量作为一种新型的测量技术,具有精度高、操作方便等优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在地下矿山使用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测量结果的偏差。
在矿井中,隧道大多是一端开挖的。
隧道越深,点误差越大。
同时,测量精度直接影响巷道与采空区的关系,甚至影响巷道的连通性。
因此,在具体施工中,必须充分了解施工环境,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地下导线测量的精度。
1地下全站仪导线测量特点地下导线测量与地面测量不同,受环境影响较大。
主要特点如下施工环境恶劣(如阴湿、通视性差、行人和有轨电车频繁通行、干扰大等),一般在隧道顶部布置点,点下方需居中,两侧长度不一。
提高测量精度非常重要;隧道经常单独行驶,通视条件不好。
随着隧道掘进,点位误差越来越大;由于施工面狭窄,隧道测量只能从前向后进行,控制测量形式单一,多采用导线测量;地下巷道测量精度要求高。
在地下平面控制测量和地下巷道贯通测量中,导线测量的精度将直接影响到新老巷道与采空区关系的确定,以及巷道之间的衔接。
在矿山安全生产和灾害救援工作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地下导线测量方法一般是先布设低水平导线指示隧道开挖,再布设高水平导线进行校核。
全站仪导线测量误差分析及对策摘要:近年来全站仪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特别是在控制测量中全站仪因其速度快、精度高等优势,已经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经纬仪测角、钢尺量距导线测量。
关键词:误差;全站仪;精度全站仪的出现,给测量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方便。
与传统光学测量仪器相比,全站仪最大的特点是便捷、高效,既能自动测量斜距、竖直角、水平角,又能自动记录、计算并显示出平距、高差、坐标差等相关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内置的程序功能还可以完成一些更加复杂的测量工作,如:对边测量、悬高测量、三维坐标测量、导线测量等。
1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可分为三类: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粗差。
(1)系统误差。
观测过程中,在同一观测条件下,误差的符号和大小均保持不变,或者有规律地变化,这种误差为系统误差。
(2)偶然误差。
观测过程中,在同一观测条件下,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规律可循(即误差的大小和符号表现出偶然性),这种误差为偶然误差。
(3)粗差。
各种原因主要是粗心大意造成的测量工作中出现的错误。
如瞄准、读数、记录以及计算等错误。
这种误差是一种大量级观测误差,测量中是绝对不允许的。
2全站仪导线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全站仪测量精度高、速度快,仪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然而在外业观测中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使得观测角度、距离等数据超限,从而影响后续的内业计算。
全站仪在平面控制测量过程中的误差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2.1仪器设备(1)仪器构造误差。
视准轴、横轴、竖轴的偏移是常见的仪器内部问题,这些偏移问题是仪器误差的主要来源。
当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时,将产生视准轴误差;当仪器的横轴与竖轴不垂直时,将产生横轴误差;当竖轴不铅垂时,将产生竖轴误差。
仪器内部构造偏移产生的误差较难发现,是导线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2)棱镜常数设置存在问题。
一般仪器的说明书会标注棱镜常数的设置指引,但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棱镜常数的设置是需要经过重新测定而变换设置的。
尤其在使用不同厂商生产的棱镜时,使用固定的棱镜常数往往会产生误差。
提高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探讨由于近年来测绘技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的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开展,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质量有了显著的提高。
然而,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的测量精度会受到井下作业环境的影响以及其他条件的限制。
本文对全站仪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分析了导致全站仪井下测量误差的因素,提出了提高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我国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的测量精度,提高矿山井下测量工作的质量。
标签:矿山井下测量测量精度全站仪一般来说,全站仪导线测量与其他一般测量相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但是在进行矿山井下测量时,井下环境对全站仪导线的测量精度产生直接的影响。
井下施工具有较差的施工条件,由于独头掘进的坑道,难以保障必要的通视条件。
井下巷道测量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测量数据不仅影响到采空区和新老巷道之间的关系、影响巷道的贯通,還会对抢险救灾和矿山安全生产产生直接的影响。
1全站仪特点分析全站仪与传统的经纬仪具有相似的工作原理。
全站仪既可以测角又可以量边,由于其安装了微处理器,能够自动地进行测角和测距,并且对坐标、高差和水平距离进行自动归算。
全站仪还能够自动的对数据进行记录,并且进行施工放样。
可以说全站仪涵盖了常规测量仪器的所有功能,而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①由于内部具有双重补偿系统,全站仪可以对水平轴和仪器竖轴的倾斜误差进行自动测量,自动改正角度的观测值。
②全站仪能够对计算数据进行处理,如果在全站仪中加装计算软件,则可以进行施工放样、碎部测量、导线测量等计算。
③全站仪能够与其他的外围设备和计算机通过电子手簿的通讯接口全站仪的主机相连接,从而对测量数据进行计算机绘图、管理和获取,通过完整的自动化测量系统来对全站仪的测量数据进行管理[1]。
④全站仪只需要进行一次照准反射棱镜,就可以对斜距、角竖直角、水平角进行测量,并对测点的高程和平面坐标系计算,对计算和测量的数据进行记录。
2全站仪井下测量误差分析造成全站仪井下测量误差的原因既有全站仪的仪器误差,也有全站仪在井下的对中误差,还包括对镜站的瞄准误差和测距误差。
关于全站仪导线测量问题的探讨
摘要:随着各类工程的不断发展,人们需要对工程当中各个参数进行计算和测量,以此来为项目工程的施工提供更多的便捷。
从当前很多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来看,其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不仅能够使相关测量工作变得更加方便,而且对于加快工程进度,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等方面也能够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使人们对全站仪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进一步发挥其在工程中的作用,本文就针对全站仪导线测量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从其基本的概念、原理等方面入手,对其具体的测量过程和关键要素进行阐述,以为相关工作人员在此方面上的工作进行探讨。
关键词: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计算
前言:全站仪的出现将会给测量工作带来非常多的便利之处,其和传统的测量仪器相比较,全站仪本身具有非常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其主要表现在能够使测量工作变得更加便捷与高效,而且还能够对测量工作中各项重要参数进行计算,并对所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内部的相关软件来完成更为复杂的测量工作。
从全站仪所获得的应用效果来看,其有效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解决了很多测量难题,对于相关工作的展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下面笔者就针对于全站仪导线测量的相关内容进行探讨。
一、全站仪导线测量的相关内容
(一)全站仪的简介
全站仪主要是指集合电、机、光三位一体的测量仪器,其本身具有非常高的技术,也能够对角度(垂直、水平)、距离(平距、斜距)进行测量,是一个多功能的测绘仪器。
针对于电子和光学两种经纬仪,电子经纬仪能够将光学度盘换成是光电度盘,可以将传统的人工数据读数转变成自动测量、记录和读数,从而使测角操作变得更加简单,并且能够有效避免出现读数误差[1]。
因为只需要进行一次的安装能够完成所有的测量工作,人们便将此种装置称为全站仪。
全站仪的应用较为广泛,尤其是在地下隧道和大型建筑上应用的最为广泛。
(二)全站仪导线测量的原理
利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工作,其主要是通过全站仪中的内置装置来进行坐标测量,也就是三维坐标测量。
例如图一,在此图中A、B两点是一对已知点,而点1和点2则是人们想要测定的目标点,这便需要人们能够将全站仪设置在点
B的位置,然后在装置中输入仪器高i、高程H
B 、点B的坐标(x
B
,y
B
)以及目标
高v(当不需要对高程进行测量时,那么则只需要输入点坐标即可),并且朝向另一点A开始定向,之后再照准点1上所放置的反射棱镜来测量,之后仪器再根据相关公式来进行计算,以此得出点1和点B两者之间的水平距离、高程H
1
以及点1的坐标。
在测量点2坐标时,则需要将点1设置为新测站,而点B则应当被当做是后视点,此时全站仪则需要安装在点1处,以此来测量得出点2的坐标。
而在其他点的测量时,也是使用此种方法来测量。
图一全站仪导线测量图
从上述内容当中我们能够看出,利用全站仪进行导线测量最为主要的形式是三维支导线,并且在角度观察上则是半测回,在高差测定上的则是单向观测。
此外,为了不再后续点测量中继续输入相应的坐标点值,在全站仪中还设置了相关功能,可以自动将上一次测量中的测站点坐标自动转换成后一次测量中的后视点坐标,如此便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的效率[2]。
二、导线测量方法
(一)测量要素
导线测量最基本的测量原理是将各项参数(如大气折光、气压、乘常数等)所存在的误差存入仪器当中,然后让其能够自动进行改正,从而对导线在水平方向上的高差、平距以及折角等要素进行观测。
(二)前期准备工作
在进行测量工作之前,需要先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首先,加常数改正。
在全站仪当中并没有能够对家常数进行直接改正的功能,由于该常数与棱镜常数一样对导线所产生的影响是一个固定值,如果想要求得棱镜常数和加常数两者的代
数和,两者的和值便可以当作是棱镜常数来进行相应的设置[3]。
其次,垂直角指标差。
通过利用系统误差补偿和垂直角零点差这两个方面来对其进行校正,对仪器本身的指标差进行准确测量,并在全站仪上校正,该误差的设置需要经过多次反复的进行,从而最大程度降低高差和距离受到指标差的影响。
当指标差数据一定时,垂直角和距离越大对高差与边长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大;反之,其所产生的影响也就越小。
所以,在对导线进行观测时,应当根据相关标准和要求来对指标差进行准确的测量,最大程度减少指标差本身所存在的误差,以此来增加测回数,促使观测指标差能够尽可能接近于真值,以促使仪器能够更加准确的对项目的误差进行准确校正[4]。
最后,温度、气压以及乘常数的改正。
在全站仪当中,如果没有直接对乘常数进行直接改正的功能,只有气象元素及其本身改正值的设置,由于气象元素和乘常数两者都是和距离拥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将两者自身的代数和看成是气象元素自身的改正值,并将其置入到仪器中进行更正即可。
(三)平差计算
在利用全站仪对导线进行观测时,利用其内部的处理器能够直接得出相似于导线点的坐标。
由于全站仪能够对导线点的坐标进行测定,此时平差计算也就不需要再使用较为传统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利用全站仪来进行平差计算将变得更加简便。
针对于外业工作,需要先将全站仪设置在点A上(如图二所示),然后输入点A和点B的坐标,再利用全站仪对B点进行定位,从而测量出点2的坐标。
利用此方法,可以在各个导线点上设站进行测量,以此来求出相关导线点的坐标。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能够了解到,在导线测量当中全站仪内部将承担大量的运算,并且能够得出相应点的类似坐标。
而在内业平差计算上,由于其本身在测量上存在较大的误差,最后所得出的C点测量坐标并不属于已知坐标,其本身将会存在一个线量误差,需要相关公式进行计算,以得出最终正确的坐标[5]。
图二全站仪导线图
利用全站仪来进行导线测量,需要在已知导线点上所测得的坐标来进行更正,其本身所采用的方法相对较为简单,而且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有效避免了在传统方法中所存在的弊端,对于提高测量效率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还不会发生错误。
与此同时,在测量传统附和导线时,需要拥有两条已知边,以当做是对方位角进行检核的重要跳进啊。
而且导线间接平差只需要知道某一点和边即可,其就能够使布网变得更加灵活。
三、全站仪导线测量问题
此测量的本质是全站仪不断进行三维坐标测量,在此过程中有很多计算工作都已经由全站仪内部的计算系统和处理系统来完成,能够非常清楚、便捷的标记处所需要测量各个点的坐标[6]。
但是,由于其在形式上呈现三维状态,缺少相应的检核,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在利用全站仪来对发展支点进行测量时,其本身和路线都切勿太长,否则需要从一个已知点出发来对另一个已知点进行测量,并进行校核。
总结:总之,随着工程对于各项测量数据准确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再加上测量难度的不断加大,其对于测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了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需求,需要使用到其他测量技术和设备,而全站仪就是其中之一。
全站仪不仅能够将测量工作变得更加简单,所得出的数据也十分准确,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展开提供所需要的数据,从而促进工程项目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宗河, 郑进凤, 贺可强. 全站仪导线测量若干问题的探讨[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3(2):266-268.
[2]何玉兰. 全站仪导线测量工程流程及若干问题的探讨[J]. 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 2012(2):80-80.
[3]聂让. 全站仪导线测量平差研究[J]. 东北公路, 1998(3):94-97.
[4]解凤光, 滕盛远. 提高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精度的方法探讨[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28):97-97.
[5]孙连忠, 杨青泉. 浅谈全站仪导线测量中闭合差的问题[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5(20).
[6]王喜奎, 蒋铁军. 矿山井下全站仪导线测量提高精度的方法探讨[J]. 甘肃
科技, 2013, 29(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