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
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及说明2020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及说明高考语文科要求考查考生六种能力,即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并分为六个层级。
其中,识记是最基本的能力,要求能识别和记忆语文基础知识、文化常识和名句名篇等;理解是在识记基础上高一级的能力,要求能够领会并解释词语、句子、段落等的意思;分析综合是在识记和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能力,要求能够筛选材料中的信息,分解剖析相关现象和问题,并予以归纳整合;鉴赏评价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阅读方面发展了的能力;表达应用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表达方面发展了的能力;探究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在创新性思维方面发展了的能力。
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不同难易程度的考查。
2019年高考情况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分为全国卷1、全国卷2、全国卷3、北京卷、天津卷、浙江卷、上海卷和海南卷等,不同地区使用不同卷子。
根据官方发布的适用地区,全国卷1适用地区包括安徽、湖北、福建、湖南、山西、河北、江西、广东、河南和山东;全国卷2适用地区包括甘肃、青海、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内蒙古、陕西和重庆;全国卷3适用地区包括云南、四川、广西、贵州和西藏;北京卷适用地区为北京;天津卷适用地区为天津;浙江卷适用地区为浙江;上海卷适用地区为上海;海南卷适用地区为海南。
2020年高考方向2020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8套,其中XXX统一命制3套,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分省自主命制5套。
8套试卷均保持了较高质量,体现了合理难度。
考试范围与要求高考语文科考试范围与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XXX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确定。
根据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表达两个部分。
2020年山东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2020年山东语文考试说明2020年山东省将采用“3+X”的模式,总分为750分。
命题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语文考试内容。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作文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其中基础等级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发展等级要求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
其中:语言文字运用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27分,作文共60分。
2020山东高考语文摘要:1.引言:2020山东高考语文概述2.试题分析:阅读理解、文言文、诗词鉴赏、作文3.解题策略:阅读理解技巧、文言文翻译方法、诗词鉴赏步骤、作文写作要点4.结论:2020山东高考语文对考生语文能力的考察及启示正文:一、引言2020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在保持传统题型的基础上,注重对考生语文基本素养、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翻译能力、诗词鉴赏能力的考察。
试题内容丰富,题型稳定,难度适中,体现了高考改革的方向。
二、试题分析1.阅读理解:阅读理解部分以现代文为主,兼顾文学作品。
试题注重对文本内涵、作者观点态度、语言风格等方面的考查,引导考生深入阅读,挖掘文本价值。
2.文言文:文言文部分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文献,试题考查了考生的文言文阅读、翻译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方面的考查,检验了考生的文言文基础。
3.诗词鉴赏:诗词鉴赏部分以名篇名句为主,考查了考生的诗词背诵、理解和审美能力。
试题引导考生从意境、风格、语言等方面欣赏诗词,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4.作文:作文试题以材料作文为主,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自行立意、选材、构思。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解题策略1.阅读理解:答题时要抓住关键词,分析文本结构,关注作者观点态度,全面理解题目要求。
2.文言文:答题时要熟练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等基础知识,结合上下文进行翻译,注意把握文章主旨。
3.诗词鉴赏:答题时要熟背诗词,从意境、风格、语言等方面分析,注意寻找诗词中的关键词。
4.作文:写作时要立意明确,观点鲜明,素材新颖,表达流畅,注重结构层次,提高作文质量。
四、结论2020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充分体现了对新课程标准的贯彻,注重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素养和综合运用能力。
2020 年山东高考《考试说明》解读现代文阅读选择传记的可能性较大采用全国课标卷,题型变化大山东英语高考在 8 年之后重归全国卷,今年首次使用全国课标卷,变化比较大。
恢复了对听力的考查 ; 阅读理解部分增加了七选五的新题型 ;II 卷中取消山东高考难度较大的阅读表达题,增加语法填空和短文改错两个新题型。
今年明确提出:语法填空要求将所需的内容不多于 3 个单词定为 1 个单词。
另外,最后的书面表达分值由去年的 30 分降到 25 分。
备考建议:多做一些全国卷的模拟题,调整做题策略,掌握做题方法和技巧。
试题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词法句法的巩固落实是学生学习的重点; 七选五侧重考查学生行文逻辑能力 ; 改错题是学生的失分点。
稳中求变,注重对数学能力的考查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方面与去年相比没有变化,注重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备考建议:要把握考试的高频考点和低频考点,重点内容重点复习;要重视基础、规范作答,抓好中低档题目 ; 要从知识结构、解题方法、考试题型三个维度立体式复习,强化解题格式、解答过程的规范要求,加强数学表达训练。
必修教材有所修改梳理好主干知识,注重历史概念历史卷命题思路和命题风格会趋向于稳定,但稳中有变。
15 年高考向全国卷靠拢的力度会加大,难度或许有所增加。
备考建议:在一轮复习的基础上继续重视梳理好主干知识,准确理解历史概念。
二轮复习强化历史时空观,提高获取和整合历史材料信息,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的能力。
适当加强学习全国卷2015 年,山东省高考文科综合仍然是山东省命题。
地理考试内容与往年比较变化不大。
高考命题仍然注重基础,突出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重视学科基本能力的考查,尤其是提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重视图表应用和联系实际。
备考建议:夯实地理主干知识,注重基本地理原理的分析和应用,不做偏题怪题。
重视区域热点问题,重视地理实践应用的结合。
加强数学应用能力训练2015 年高考考试说明中,对考试内容与能力的要求与 2014 年完全一致,今年山东卷考题在形式和内容上更加接近全国卷。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一、现代文阅读 (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溯,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地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已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城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地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沿革地理的成就在清代中期达到高峰,很多乾嘉学者致力于此。
但是沿革地理并不等于历史地理学,二者不仅有量的不同,而且有质的区别。
就研究内容而言,前者主要是疆域政区、地名和水道的变迁,后者却涉及地理学的各个分支。
就研究的性质而言,前者一般只是对现象的描述和复原,很少涉及变化的原因,后者则不仅要复原各种以往的地理现象,而且要寻找它们变化发展的原因,探索背后的规律。
2020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完美版)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历史地理学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我国最早的地理学著作《禹贡》。
这篇托名大禹的著作实际产生在战国后期。
《禹贡》虽以记载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的地理状况为主,但也包含了对以往地理现象的追潮,含有历史地理学的成分。
成书于公元1世纪的《汉书·地理志》对见于典籍记载的重要地理要素,包括古国、历史政区、她名、河流、山岭、古迹等都做了记载和简要考证,并不局限于西汉一朝。
作者班固比较充分地利用己有的地理记载和地理研究成果,使得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初具雏形。
同样,成书于公元6世纪的《水经注》也从传世的数百种地理著作中搜集整理了大量史料,并做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
今天,我们之所以还能知道先秦的某一个地名在现在的什么地方,能知道秦汉以降的疆域范围,能够大致了解黄河早期的几次改道,都离不开这两种著作。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皇朝的更迭、政权的兴衰、疆域的盈缩、政区的分合和地名的更改不断发生;黄河下游及其支流的频繁决溢改道又经常引起有关地区地貌及水系的变迁,给社会生活带来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繁荣的文化使这些变化大多得到了及时而详尽的记载,但由于在如此巨大的空间和时间中所发生的变化是如此复杂,已不是一般学者所能随意涉足,因而产生了一门专门学问——沿革地理。
沿革地理研究的内容关系有国计民生,也是治学的基础,例如历史她名的注释和考证、历代疆域和政区的变迁、黄河等水道的变迁,特别是与儒家经典和传统正史的理解有关的地理名称和地理知识,都被看成是治学的基本功。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山东卷,解析版)本答案为试做答案,由于能力、时间、版本等诸多因素,肯定存在不少错误,敬请甄别使用。
标准答案公布后将第一时间做出详细解析。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磅.秤/磅.礴仿佛./佛.手瓜刨.除/刨.根问底B. 钥匙./汤匙.漩涡./涡.轮机调.节/调.虎离山C. 驻扎./扎.实亲.事/亲.家母伎俩./仨瓜俩.枣D. 果脯./胸脯.胳臂./长臂.猿倔强./强.颜欢笑1.D A刨.除/刨.根问底; B漩涡./涡.轮机; C驻扎./扎.实.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签署发贴子雍容华贵万事俱备,只欠东风B. 端详螺丝钉额手称庆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 惊诧震慑力眼花瞭乱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 沿袭扫描仪不屈不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B 发贴子,眼花瞭乱,沿袭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办公人员的座椅高度是非常有讲究的。
专家___,许多人办公座椅的高度都存在一定问题,久坐会__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
2020年山东语文考试说明
2020年山东省将采用“3+X”的模式,总分为750分。
命题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语文素养的要求,考查考生的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并注重对考生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探究能力的考查。
高考语文要求考查考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和探究六种能力,这六种能力表现为六个层级,对A、B、C、D、E、F六个能力层级均可有难易不同的考查。
考试内容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教育部2020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确定语文考试内容。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必修课程中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目标的“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课程中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语言文字应用、文化论著研读五个系列,组成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
作文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其中基础等级要求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感情真挚、思想健康,内容充实、中心明确,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发展等级要求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联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丰富——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考试形式: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卷结构: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为单项选择题,第Ⅱ卷为文言文翻译题、填空题、简答题、论述题和写作题等题型。
其中:语言文字运用27分,古代诗文阅读共30分,名句名篇共6分,现代文阅读共27分,作文共60分。
作文题:字数不少于800;除诗歌外,其余文体都在考试范围中;所有的作文题型都在考试范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