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类蔬菜栽培
- 格式:ppt
- 大小:3.21 MB
- 文档页数:42
白菜种植技术_白菜怎么种植早熟品种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种,也有提早在7月下旬播种的。
播种。
晚熟品种以8月下旬播种为宜。
大白菜连作容易发病,所以要进行轮作,特别提倡粮菜轮作、水旱轮作。
在常年菜地上栽培则应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可选择前茬是早豆角、早辣椒、早黄瓜、早番茄的地栽培。
种大白菜的地要深耕20~27厘米炕地10~15天,然后把土地敲碎整平,作成1.3~1.7米宽的畦,或0.8米的窄畦、高畦。
作畦时,要深开畦沟、腰沟,围沟27厘米以上,做到沟沟相通。
以有机肥为主7月中、下旬,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壤炕地,整地时,每亩撒施石灰100~150公斤。
在发生根肿病的地块,还得在播种沟内施上适量石灰。
要求重施基肥,并将氮磷钾搭配好。
在7月上旬,按每亩40担猪粪,40~50担垃圾,75公斤左右菜枯,40~50公斤钙镁磷混合拌匀加30~40担人粪尿,并用适量的水浇湿,堆积发酵,外面再盖上一层塑料薄膜,让它充分腐熟。
作畦时开沟施入。
与此同时,每亩还要施上10~15公斤45%复合肥。
播种大白菜一般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直播以条播为主,点播为辅。
在前茬地一时还空不出来时,为了不影响栽培季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
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土壤一定要整平。
直播每亩用种量200克左右。
育苗移植者,每栽1亩大田,约需苗床5~6厘地,多用撒播的方法,用种量75~100克。
直播的播后每亩用40~50担腐熟人粪肥尿,并结合进行地面盖子。
此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3~4天即可出苗。
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来确定。
一般早熟品种为33~50厘米,每亩苗2100~2300株,晚熟品种为50~67厘米,每亩苗2000株以下,育苗移栽的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
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栽后浇上定根水。
1、播种:把土壤深翻、整平、做垄,采用穴播的方式。
2、管理: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松土除草。
间苗可分次进行,在“拉十字”的时候选留两棵长势好的白菜,过一段时间,自选留一颗最好的。
白菜类蔬菜有哪些白菜类蔬菜的种植栽培情况白菜类蔬菜是一个品种繁多的族群,它们同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
一般春、秋季播种,冬季收获,或延迟到第二年春季收获。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白菜类蔬菜有哪些,以及白菜类蔬菜的种植栽培情况。
一、白菜类蔬菜有哪些白菜类蔬菜包括大白菜(包心白菜)、小白菜(不结球白菜)、紫菜薹、菜心等许许多多品种,这些品种按照植物分类学可分为3大类:杄芸薹:大白菜、小白菜、乌塌菜、菜薹、芜菁等。
杄甘蓝:结球甘蓝、皱叶甘蓝、抱子甘蓝、球茎甘蓝、芥蓝、花椰菜、青花菜等。
杄芥菜:叶用芥菜、茎用芥菜、根用芥菜等。
二、白菜类蔬菜的种植栽培情况下面我们以湖南省为例,谈谈白菜类蔬菜的种植栽培情况。
湖南大白菜一般于8月中、下旬播种育苗,直播可延至9月上旬播种,10月下旬至次年3月上旬收获,都以结球完好的商品菜供应市场。
主要结球类型有翻心型,拧抱型、叠抱型和合抱型。
良种种子除湖南本省生产少量品种的种子外,主要来自华北地区的山东、山西和河北等省。
近年,开始自东北地区引种早熟品种。
湖南有种植小白菜的传统习惯,不结球小白菜为长沙等大、中城市的周年供应品种。
传统品种有早熟抗热型、中熟丰产优质型和晚熟迟白菜型。
目前,早熟抗热型和晚熟迟白菜型多从上海、江浙一带和广东省引进良种,迟白菜已出现以天津青麻叶等大白菜取代的趋势。
紫菜葚也是湖南的传统种植品种,它以紫红色肥大幼嫩的花薹作为食用商品。
由于紫菜薹的风味好,营养丰富,消费量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其主要特点是分枝力强,花薹抽生早,粗壮,开花迟,单株花数较少,不易老化。
菜心是自本世纪70年代以来从广东引进,近年种植面积有逐渐扩大的趋势。
主要品种有四九菜心和油叶早心等。
白菜类蔬菜栽培白菜类蔬菜在分类上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主要包括大白菜、结球甘蓝、花椰菜、叶用芥菜、茎用芥菜等。
白菜类蔬菜起源于温带,喜冷凉气候,耐热性差;在阶段发育上要求低温通过春化阶段,长日照通过光照阶段;根系入土浅,利用深层土壤水肥的能力不强,且叶面积都很大,蒸腾量大,要求较高的土壤湿度(70%~80%);需肥量大,特别需要较多的氮肥,在叶球、球茎形成期需要较多的钾肥;有共同的病虫害,尤以病毒病、软腐病和霜霉病为害最重,应注意轮作换茬。
第一节大白菜大白菜原产于我国,属十字花科二年生蔬菜。
一、生物学特性(一)形态特征1.根入土较浅,主要根群分布在地面下25cm土层内。
侧根数量多,生根能力强。
2.茎在营养生长时期,茎部短缩肥大呈圆锥形;生殖生长时期,短缩茎顶端发生花茎,淡绿至绿色,表面有明显的蜡粉,高60~100cm,有1~3次分枝。
3.叶子叶两枚对生,肾形,有叶柄。
基生叶两枚,长椭圆形,有明显的叶柄,无叶翅,与子叶方向垂直呈“十”字形。
中生叶互生,叶片倒披针形至倒阔卵圆形,有明显的叶翅而无明显的叶柄,是主要的同化器官并保护叶球。
早熟种为2/5叶序,中晚熟种为3/8叶序。
第一叶环的叶较小,构成幼苗叶;第2~3叶环的叶较大,叶片软薄,皱而多脉,构成发达的莲座;顶生叶着生于短缩茎的顶端,互生,构成顶芽,外层叶较大,内层渐小。
结球白菜的顶芽形成球叶,是大白菜的营养贮藏器官,也是主要的产品。
球叶的抱合方式因品种而异,有褶抱、叠抱、拧抱三种。
茎生叶着生在枝上,叶片基部抱花茎而生,表面有明显的蜡粉。
各叶片的形态见图8-1。
图8-1大白菜的叶型4.花总状花序,完全花,花瓣4枚,“十”字开,黄色,虫媒花。
5.果实为长角果,圆筒形,先端陡缩成“果喙”,内无种子,成熟时纵裂为二。
6.种子种子圆形微扁,红褐色至灰褐色,近种脐处有一纵凹纹。
千粒重2~3.5g。
(二)生长发育周期大白菜的全生育期分为营养生长时期和生殖生长时期,与生产关系比较密切的为营养生长时期。
大白菜优质高效栽培措施大白菜(学名:Brassica Pekinensis)是中国传统经济作物之一,属于蔬菜类,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食用功能。
大白菜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因此在我国广泛种植。
为了实现大白菜的优质高效栽培,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1.合理选择品种: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如北方地区可以选择早熟品种,而南方地区选择耐热品种。
2.土壤改良:大白菜根系发达,喜好肥沃疏松的土壤,故应进行土壤改良。
首先进行化验,了解土壤的养分状况,然后根据化验结果添加有机肥料和矿质肥料,如腐熟的有机肥料、骨粉、磷酸二铵等。
在施肥时应注意适量施肥,避免过多或过少施肥。
3.良好灌溉管理:大白菜的生长对水分要求较高,尤其是在幼苗期和生长期。
要合理安排灌水时间和水量,保持土壤湿润。
避免积水和短期干旱,以免影响大白菜的正常生长。
4.合理密植和定植:大白菜不耐旱,喜湿润环境,因此在密植方面可以适量增加株距,保证大白菜之间的空气流通和光照,减少病虫害发生。
同时,在定植时要注意根系不要过深,以免影响了植株的发展。
5.种植前病虫害预防:在种植前可对土壤进行处理,例如用石灰烧土法、翻晒等,以减少土壤中的病菌和害虫。
对大白菜的种子进行消毒处理或通过虫害防治的手段进行预防,减少后期的病虫害发生。
6.合理施肥:大白菜的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养分,特别是氮肥、磷肥和钾肥。
可以进行叶面追肥和根部追肥,提供大白菜所需要的养分。
同时,也可以运用有机肥料来促进土壤的肥力提高,增加菜根的养分吸收。
7.及时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大白菜生长过程中,要及时进行除草作业和病虫害防治。
除草可以通过人工除草或者是草地覆盖来减少杂草的生长,保证大白菜的正常生长。
病虫害防治可以运用化学农药或者是生物防治来保护大白菜的生长。
总之,大白菜的优质高效栽培需要综合考虑土壤改良、合理施肥、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因素。
只有采取科学的栽培措施,才能保证大白菜的生长健康、产量高效。
小白菜栽培技术要点小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具有营养丰富、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受到了广大农民的喜爱。
为了能够获得丰收的小白菜,农民需要掌握一些栽培技术要点。
本文将从土壤选址、育苗、间距管理、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小白菜的栽培技术要点进行详细介绍。
一、土壤选址小白菜喜欢阳光充足、排水良好的土壤环境。
因此,在种植小白菜之前,需要选择一块土壤疏松、肥沃的地块。
同时,要避免选择在容易积水的低洼地或者过于干燥的地方种植,以免影响小白菜的正常生长。
二、育苗小白菜一般采用育苗的方式繁殖。
首先,选择优质的小白菜种子进行浸泡处理,泡水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20分钟左右即可。
然后,将浸泡后的种子放入湿润的培养土中,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一般在20-25摄氏度下,保持土壤湿润即可。
待种子发芽后,需适时移栽到育苗盘或育苗箱中进行培育,同时注意及时补充适量的水分和养分。
三、间距管理在移栽小白菜苗到田间时,要注意合理控制植株之间的间距。
一般来说,小白菜的行距控制在30-40厘米左右,株距控制在15-20厘米左右。
合理的间距管理有助于光照的均匀分布,促进小白菜的正常生长发育。
四、施肥小白菜生长期短,生长速度较快,因此需要及时补充养分。
在种植小白菜的过程中,可以采用有机肥和化肥结合的方式进行施肥。
首先,在整地的时候,应充分施入腐熟的有机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性。
之后,在小白菜生长的不同阶段,可适时追加一些氮、磷、钾等主要营养元素,以满足小白菜的生长需求。
五、病虫害防治小白菜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因此需要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首先,要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清除杂草和病虫害的株体,以减少病虫害的滋生。
其次,可以使用一些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此外,还可以采用轮作和合理的种植密度等措施,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小白菜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土壤选址、育苗、间距管理、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
白菜类蔬菜是冬季常见的蔬菜品种之一,其栽培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准备:白菜类蔬菜喜欢肥沃、排水好的土壤,需进行土壤松散、翻整和肥料施用。
应在栽培前进行有机肥的施用,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持土壤水分。
2. 种子选择: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种子,可采取育苗盘或育苗箱进行育苗。
在育苗时要注意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
3. 播种和移植:在苗床中进行适时的播种,播种深度约为2-3
厘米。
当苗床中幼苗长到2-3叶时,进行移植。
移植时要注意
间距和深度的合理安排,一般是20-30厘米的间距。
4. 管理措施:要注意及时浇水和松土,保持土壤湿润和通气性。
幼苗期要定时除草,以减少竞争;苗期还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或化学防治的方式。
5. 肥料施用:白菜类蔬菜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适量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可根据生长期的需要进行不同的施肥,如追施氮肥促进叶片生长,追施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和保证植株的抗病能力。
6. 收割和储存:白菜类蔬菜的收割一般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时候进行,避免气温过高导致蔬菜品质下降。
采收后应及时清洗和
包装,可以进行冷藏储存,延长保鲜期。
以上是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的一些基本要点,根据具体的地区和品种还有其他的细节需要注意,种植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白菜类蔬菜栽培技术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
它的种植技术对于农民朋友来说非常重要,只有掌握了合适的栽培技术,才能确保白菜的生长和产量。
下面将介绍一些白菜类蔬菜的栽培技术。
白菜的种植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和地点。
白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喜欢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方。
在选择土地时,要避免选择水淹的低洼地,以免影响白菜的生长。
同时,要注意轮作种植,不要连续种植在同一块地上,以避免土壤疾病的传播。
白菜的育苗技术也是种植过程中的关键。
在育苗阶段,可以选择使用育苗盘或者育苗箱进行育苗。
首先,准备好适宜的育苗介质,可以选择沙土和腐熟的有机肥混合而成。
然后,将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盘或育苗箱上,覆盖一层薄土,然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通常在20-25摄氏度之间,保持土壤湿润。
待幼苗长出真叶后,可以进行移栽。
移栽是白菜栽培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在移栽前,需要提前准备好移栽的地块,进行整地和施肥。
移栽时,要注意保持苗床和苗根的完整性,避免伤害幼苗。
同时,要注意控制移栽的深度,将幼苗的根部埋入土壤中,然后轻轻压实土壤,以保证幼苗的稳固生长。
白菜的生长期需要适当的管理。
在生长期间,需要定期除草、松土和施肥。
除草可以使用人工除草或者化学除草剂,保持田间整洁。
松土可以促进土壤通气和保持土壤湿润。
施肥可以选择有机肥或化肥,根据土壤的需求进行适量施用。
同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保持土壤湿润,但也要避免过度浇水。
白菜的病虫害防治也是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常见的病虫害有白菜蚜、菜青虫、黑斑病等。
防治病虫害可以使用化学药剂或者生物防治的方式。
在选择药剂时,要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的药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使用,以免对环境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定期检查田间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的侵害。
白菜的收获和储存也是栽培过程中重要的环节。
白菜一般在苗期60-70天左右可以收获。
收获时要选择晴天进行,将白菜整株拔起,清除泥土和叶片的残留物,然后放置在通风、干燥的地方进行晾晒。
白菜的栽培技术白菜,属于蔬菜类的一种,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受到人们的喜爱。
它的栽培技术也是相对简单的,下面将介绍白菜的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一、土壤和环境准备白菜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较为宽松肥沃,通风良好,排水性好,且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
在种植白菜之前,可以进行土壤改良,添加适量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机物。
同时,研磨土壤,使其较为细腻并保持适宜的PH值。
二、种子选择与播种白菜的种子在选择时应选择外观完整、大而饱满的种子,避免出现畸形的白菜。
播种期一般在春季和秋季,选择适宜的气候条件和温度控制。
播种时适当加入稀土肥料,以增加植物的生长力,提高品质。
三、定植与间距当白菜种子发芽并长出2-3片真叶时,可以进行定植。
将幼苗移植到准备好的菜地中,栽植的间距一般为30-40厘米,行距为40-50厘米,保证白菜植株的生长空间。
同时要注意,移植后要浇透水并加入适量的肥料,促进植物的生长。
四、适量施肥与管理在白菜的生长过程中,适量施肥是重要的。
可以根据菜苗的生长情况和土壤的肥力状况进行施肥。
此外,要及时除草,保持菜地的整洁,避免杂草对白菜的竞争。
还要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度浇水,避免水logged现象。
五、病虫害防治白菜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影响,如白菜黑斑病、虫害等。
因此,在种植过程中要针对相关病虫害采取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使用农药或生物控制剂,保护白菜的生长与品质。
六、收获与储存一般情况下,白菜的生长期为50-70天。
当白菜的叶片饱满且外观呈现出典型的白色时,可以进行收获。
使用锋利干净的工具将白菜割断,保留一定的茎部以便储存。
采摘后的白菜可以先洗净后晾干,然后储存在适宜的环境中,如冷藏室或冰箱中,以延长其保鲜期。
总结:白菜的栽培技术相对简单,人们只需要在土壤和环境准备、种子选择与播种、定植与间距、适量施肥与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与储存等方面注意一些基本的要点,就能够培育出味道鲜美的白菜。
大白菜高产栽培技术大白菜(学名:Brassica rapa L.)是一种十分常见和受欢迎的绿叶蔬菜,其营养价值丰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B,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
大白菜的高产栽培技术是指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来提高大白菜的产量和品质。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白菜的高产栽培技术。
1.土壤选择和改良大白菜喜欢生长在除砂质和黄土以外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选用土质疏松、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和矿质元素的土壤进行种植。
在种植前,可以利用石灰石或其它钙化剂来调整土壤酸碱度,提高土壤肥力。
2.种子选择和处理选择种子是高产栽培的第一步。
应该选用优质、无病虫害种子,以确保产量和品质。
在播种前,种子可以通过消毒和浸泡来提高发芽率和抗病虫害能力。
消毒可采用稀高锰酸钾溶液或硫酸亚铜浸泡。
浸泡可使用复合微生物菌剂和生长调节剂来促进生长和发芽。
3.定植和疏苗大白菜是一种耐寒蔬菜,早春和秋季适合栽培。
在定植前,应先进行疏苗。
一般在苗床育苗5-6周后进行移栽,移栽时宜在晴天晚上进行。
定植时,可根据地理条件和栽培技术选择适当的行距和株行距,一般行距为30-40厘米,株距为20-30厘米。
4.施肥和追肥大白菜生长期较长,对养分的需求量较大。
在育苗阶段,可通过基肥的方式施入有机肥和矿质肥来提供养分。
定植后,可在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追肥,以补充营养。
追肥可采用叶面喷施和土壤追肥两种方式,喷施肥水时宜在凌晨或黄昏进行,以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5.病虫害防治大白菜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如黄瓜疮痂病、蚜虫和钻心虫等。
在栽培过程中,应根据病虫害类型和发生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可包括肥料调配、合理间作和轮作、生物防治等。
同时,还要定期检查和清除受害植株,以防止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
6.管理和修剪大白菜的管理和修剪主要包括疏腋、摘心和修剪。
疏腋是指及时清除腋芽,以保持植株的通风和光照条件。
摘心是指摘除主茎顶端的新梢,以促进侧枝蔬菜的发育。
白菜如何种植不会烂掉白菜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也是很多人家庭种植的首选之一。
但是,白菜在种植过程中容易发生烂掉的情况,影响产量和品质。
如何种植白菜能够避免烂掉问题呢?下面我将详细介绍。
一、选择适宜的品种白菜品种繁多,不同品种对环境要求和抗病能力也不同。
在选择白菜种子时,应根据自己种植的地区气候条件、土壤状况和种植技术水平来选择适宜的品种。
一般来说,选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的白菜品种有利于减少烂掉的发生。
二、合理施肥白菜是肥菜类蔬菜,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要求较高。
但过量的肥料使用会导致土壤肥力过高,增加病虫害发生的可能。
因此,在种植白菜时,施肥要适量,避免过量施肥。
可以利用有机肥料进行基肥,然后根据白菜的生长情况进行追肥。
另外,避免在上午或下午炎热时施肥,以免肥料烘烤白菜根部,引起烂根。
三、适宜的播种和栽培密度在播种时,应注意恰当的密度。
如果密度过大,不利于白菜的光照和通风,容易引起烂掉。
但如果密度过小,又容易导致叶片过分伸展,也可能造成叶部烂掉。
一般来说,当地气温较高时,密度可以适当减少,增加通风和散热。
但当气温较低时,适当增加密度可以保护白菜植株,减少烂掉的发生。
四、合理浇水白菜对水分的需求较大,但过多的水分会导致烂根和烂叶。
因此,浇水要适量合理。
通常在白菜生长期间,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过湿,避免积水。
特别是在雨季,要注意及时排水,防止积水导致白菜烂掉。
五、及时病虫害防治白菜容易受到多种病虫害的侵袭,这些病虫害会导致叶片变黄、腐烂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并合理地进行病虫害防治非常重要。
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防治。
同时,也要定期进行病虫害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
六、避开连作障碍白菜连作会导致土壤中病原体和病虫害的积累,增加白菜烂掉的风险。
因此,在种植白菜时要注意轮作和间种,避开连作障碍。
最好将白菜种植区域进行合理的轮作和间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七、注意病害症状及时处理当白菜出现病害症状时,要及时诊断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白菜种植技术_白菜怎么种植白菜是我们喜欢吃的蔬菜,那白菜怎么种植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白菜种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白菜种植技术早熟品种一般在8月上、中旬播种,也有提早在7月下旬播种的。
播种。
晚熟品种以8月下旬播种为宜。
大白菜连作容易发病,所以要进行轮作,特别提倡粮菜轮作、水旱轮作。
在常年菜地上栽培则应避免与十字花科蔬菜连作,可选择前茬是早豆角、早辣椒、早黄瓜、早番茄的地栽培。
种大白菜的地要深耕20~27厘米炕地10~15天,然后把土地敲碎整平,作成1.3~1.7米宽的畦,或0.8米的窄畦、高畦。
作畦时,要深开畦沟、腰沟,围沟27厘米以上,做到沟沟相通。
以有机肥为主7月中、下旬,前作收获后,深翻土壤炕地,整地时,每亩撒施石灰100~150公斤。
在发生根肿病的地块,还得在播种沟内施上适量石灰。
要求重施基肥,并将氮磷钾搭配好。
在7月上旬,按每亩40担猪粪,40~50担垃圾,75公斤左右菜枯,40~50公斤钙镁磷混合拌匀加30~40担人粪尿,并用适量的水浇湿,堆积发酵,外面再盖上一层塑料薄膜,让它充分腐熟。
作畦时开沟施入。
与此同时,每亩还要施上10~15公斤45%复合肥。
播种大白菜一般采用直播,也可育苗移栽。
直播以条播为主,点播为辅。
在前茬地一时还空不出来时,为了不影响栽培季节,也可采用育苗移栽。
不管使用哪种方式,土壤一定要整平。
直播每亩用种量200克左右。
育苗移植者,每栽1亩大田,约需苗床5~6厘地,多用撒播的方法,用种量75~100克。
直播的播后每亩用40~50担腐熟人粪肥尿,并结合进行地面盖子。
此后,每天早晚各浇水1次,保持土壤湿润,3~4天即可出苗。
大白菜的行株距,要根据品种的不同来确定。
一般早熟品种为33~50厘米,每亩苗2100~2300株,晚熟品种为50~67厘米,每亩苗2000株以下,育苗移栽的最好选择阴天或晴天傍晚进行。
为了提高成活率,最好采用小苗带土移栽,栽后浇上定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