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心血管病指标应用(临检中心)-范列英
- 格式:pdf
- 大小:16.72 MB
- 文档页数:115
血清NT-proBNP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伍树芝;鲁晓红;谭逵;陈健;易斌【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significance of serum N-terminal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 Methods 132 patients with CHD were classified into the symptomless group,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group,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UAP) group an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group according to the severe degree of CHD. 30 healthy controls were enrolled, and 34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 were hospitalized and detected on the 7th d, 15th d and 30th d. Their serum NT-proBNP and cardiac troponin Ⅰ(cTnI) levels were measured by bi-directional lateral flow immunoassay. The patients with CHD were synchronously examined by electrocardiogram. The main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were followed up for 180 d. Results The serum NT-proBNP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various CHD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healthy controls (P < 0.01 ). The degree of CHD was more severe with the increasing level of serum NT-proBNP. The serum NT-proBNP level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Ⅰ -Ⅳ (r =0.81 ,P < 0.01 ). The cases of MACE with NYHA Ⅲ-Ⅳ and ST-T changes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 in CHD patients with NT-proBNP > 1 596.63 ng/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NT-proBNP≤ 1 596.63 ng/L ( P < 0.01 ). The serum NT-proBNP levels in improved ACS patients on the 7th d after treatmen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 <0.01 ), and the level decreased gradually in follow-up period. The serum NT-proBNP levels of the death group on the 15th d after treatmen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nd the level gradually increased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P <0.01 ). The serum NT-proBNP levels of the worsening heart failure (HF)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The serum NT-proBNP levels of death group with negative cTnI and death group with positive cTnI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P > 0.05). Conclusions The levels of serum NT-proBNP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CHD, which have an important clinical value in the early diagnosis, prognosis and death risk evaluation. NT-proBNP can be used as a monitoring indicator of CHD risk stratification.%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浓度变化对冠心病(CHD)患者诊断和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双向侧流免疫法检测132例CHD患者[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30名健康对照者及34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住院后第7天、第15天、第30天血清NT-proBNP 和肌钙蛋白I(cTnI)水平.CHD患者同步作心电图检查.所有患者平均随访180 d,观察随访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结果 CHD不同病变程度各组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逐渐升高,并与患者心功能分级[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YHA)Ⅰ~Ⅳ]呈正相关(r=0.81,P<0.01).NT-proBNP>1 596.63 ng/L的CHD患者NYHA Ⅲ~Ⅳ级、心电图ST-T改变、随访期内出现MACE的例数明显高于NT-proBNP≤1 596.63ng/L者(P<0.01).ACS患者好转出院组治疗后第7天血清NT-proBNP水平显著降低(P<0.01),且随着治疗时间延长继续下降.死亡组治疗过程中血清NT-proBNP水平逐渐升高,治疗后第15天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心力衰竭(HF)恶化组治疗前、后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I阴性死亡组与cTnI阳性死亡组NT-proBN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NT-proBNP水平与CHD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CHD患者早期诊断、预后及死亡风险评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作为CHD患者危险分层的监测指标.【期刊名称】《检验医学》【年(卷),期】2011(026)005【总页数】5页(P312-316)【关键词】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冠心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作者】伍树芝;鲁晓红;谭逵;陈健;易斌【作者单位】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410001;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410001;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410001;湖南省马王堆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410001;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检验科,湖南,长沙,410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杨杰孚:心力衰竭的规范化治疗2015-07-01 来源:医脉通我要投稿心力衰竭评论(6人参与)在2015年东北心血管病论坛暨亚洲心脏病学会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专题研讨会上,北京医院杨杰孚教授做了题为“心力衰竭的规范化治疗”的精彩报告。
杨教授指出,2014年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在2007年慢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与2010年急性心力衰竭诊疗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内容更新,该指南为心衰诊治提供了依据和原则,从而帮助临床医师做出治疗决策。
欧、美及中国指南对心衰的定义是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心排出量下降及一系列复杂临床综合征。
指南推荐了心衰诊断及判断严重程度所需要检查,必做的常规检查包括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血常规及生化、胸片与BNP及NT-proBNP等,选做的特殊检查包括心肌活检、心脏核磁、冠脉造影、心肌核素及PET与负荷超声、食道超声等。
一、BNP和NT-proBNP的新运用在诊断和鉴别方面,BNP<100 pg/ml与NT-proBNP<300 pg/ml可作为急性心衰的排除标准,但BNP>100 pg/ml与NT-proBNP>300 pg/ml不作为诊断标准,因为肺部疾病、心律失常和年龄等非特异性因素也会影响BNP水平;BNP<35 pg/ml与NT-proBNP<125 pg/ml作为慢性心衰的排除标准。
动态监测可作为评价心衰疗效的辅助手段,BNP/NT-proBNP水平降幅≥30%是治疗有效的标准。
循证医学发现,过度限盐限水可致心衰患者发生低钠血症,因此轻度及稳定心衰患者无需限盐限水。
二、HFrEF的药物治疗1、心衰治疗“金三角”指南提出慢性HFrEF治疗“金三角”,即ACEI(或ARB)、β受体阻滞剂与醛固酮受体拮抗剂3类药物可改善患者预后,降低死亡率。
ACEI/ARB适应症包括:①所有EF值下降的心衰患者,必须且终身使用,除非有禁忌症(Ⅰ类,A级);②阶段A,即心衰高危人群,应考虑用ACEI来预防心衰(Ⅱa类,A 级)。
作者单位:1 100037 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2 100091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3 100053 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4100037 北京,北京协和医学院通讯作者:李四维,E-mail:ciwarlee@ doi:10.3969/j.issn.1674-4055.2017.02.13【摘要】目的 应用Sonoclot凝血仪检测不同剂量浓度的葛根素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对健康志愿者血液标本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影响,对比葛根素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的抗凝、抗血小板作用。
方法 选择2016年3月北京阜外医院的20名健康志愿者,抽取所有受试者外周血液标本依次加入不同剂量浓度的葛根素注射液或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应用Sonoclot凝血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凝血激活时间(ACT)、凝血速率(CR)及血小板功能(PF)。
结果 ①葛根素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均随着药物浓度增加,ACT值逐渐增加,CR值逐渐下降,PF值也逐渐下降,有统计显著性(P <0.01)。
②在同等ACT值下,葛根素注射液的CR值远大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有统计学差异(P <0.05),二者的PF值则较为接近,无统计学差异(P >0.05)。
结论 体外葛根素注射液有与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相近似的抗凝、抗血小板作用,在本实验检测的浓度范围内,葛根素可能拥有较低的出血风险,提示中药抗凝、抗血小板功效不容忽视,在临床应用时应尽量避免与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叠加使用。
【关键词】 Sonoclot凝血仪;葛根素注射液;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体外研究;凝血功能;血小板功能【中图分类号】R55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4-4055(2017)02-0183-04Comparison of the anticoagulant, anti-platelet effects of puerarin injectio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in vitro using Sonoclot FENG Xue *, LI Si-wei, LI Hai-xia, WU Yue, DU Liu. *Fuwai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 Si-wei, E-mail: ciwarlee@[Abstract ] Objectiv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doses of puerarin injectio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on blood clotting and platelet function in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by Sonoclot coagulation analyzer. Methods 20 healthy volunteers in Beijing Fuzhu Hospital in March 2016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 All subjects were given peripheral blood samples followed by different doses of puerarin injection or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The coagulation time (ACT), coagulation rate (CR) and platelet function (PF) were measured by Sonoclot coagulation analyzer. Results ①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puerarin injectio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the ACT value increased gradually, the CR value decreased gradually, and the PF value decreased gradually (P <0.01). ②Under the same ACT value, the CR value of puerarin injection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P <0.05), and the PF value of the two was close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0.05). Conclusion In vitro, puerarin injection and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has similar anticoagulant and antiplatelet effects. In the concentration range of this study, puerarin may have a lower risk of bleeding, suggesting that anticoagulant and antiplatelet effec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not be ignored. In clinical applications should try to avoid using puerarin injection with anticoagulation drugs or antiplatelet drugs at the same time.[Key words ] Sonoclot coagulation analyzer; Puerarin injection; 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 sodium injection; In vitro study; Coagulation function; Platelet function 葛根素为从豆科植物野葛或甘葛藤根中提出的一种黄酮苷,是一种血管扩张药,有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微循环和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发表时间:2017-01-11T15:55:33.0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30期作者:华玉凤[导读] 对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杭州医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摘要】目的:对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选取40例在我校实习医院接受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与40例在我校实习医院参加健康检查人员进行研究,选取时间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
将冠心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液指标检验,对诊断价值进行分析。
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指标检验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液检验指标中RDW (细胞分布密度)、cTn(肌酸激酶同工酶)、HCy(同型半胱氨酸)、cT-nI(心肌肌钙蛋白)以及hs-CRP(超敏CRP)指标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两组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类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诊断冠心病疾病时,通过血液检验指标能显著提升诊断有效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检验指标;冠心病;诊断;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0-0089-02冠心病在心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诱发患者患病的原因是因为患者自身脂质代谢问题,导致在血管内沉积出白色斑块,造成血管狭窄,影响供血[1]。
早期诊断对于控制冠心病病情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冠心病诊断效果,开展本次研究。
本次通过选取接受诊断患者以及健康检查人员80例,进行血液检查,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40例在我校实习医院接受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与40例在我校实习医院参加健康检查人员进行研究,选取时间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
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为接受健康检查人员组成,后者为冠心病患者组成。
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与应用摘要:构建心血管病患者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心血管病患者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依据。
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模型为理论框架,基于文献回顾以及临床实践经验初步形成心血管病护理质量指标,经过2轮专家函询以及层次分析最终确定心血管病患者护理质量指标。
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3.75%,专家意见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21和0.234。
最终形成的心血管病患者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和31项三级指标。
结论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体现了心血管专科特点,可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评价。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构建引言2016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护理中心发布了13项护理敏感质量指标;2020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办公厅发布了《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版)》,均从国家层面为护理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但其为普适性指标,未能体现专科特性。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显示,心血管病死亡位居我国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
质量指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关键。
目前,我国关于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指标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中指标的专科特色不突出、可操作性不强。
2019年,全国护理质量促进联盟组织推进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建设工作。
聊城市人民医院作为联盟成员单位,牵头构建了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以期客观评价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熟悉心血管病的护理或者临床医疗领域的专家进行函询,专家的纳入标准:(1)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
(2)在三级甲等医院参加临床医疗/护理工作年限≥8年,或具备省级及以上专科护士资质。
(3)自愿参与。
(4)对本研究表现出较高积极性,能对研究内容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或建议,能够从始至终地参与到本研究的专家函询中。
最终共16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
2012AACE指南血脂异常管理和动脉粥样硬化预防指南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ISTS’GUIDELINES FOR MANAGEMENT OF DYSLIPIDEMIA ANDPREVENTION OF ATHEROSCLEROSIS(AACE指南分为4个部分:第1部分为绪言,第三世界部分为方法,第3部分为执行纲要,第4部分为证据基础。
本译文仅译出了前三部分。
原文中有大量表格,译文中从略——译者注)缩略语AACE=美国临床内分泌协会;ATP=成人治疗组;Apo=载脂蛋白;BEL=最佳证据水平;CAD=冠心病;CPG=临床实践指南;CRP=C反应蛋白;CVD=心血管病;EL=证据水平(1=强、2=中、3=弱、4=无证据);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RT=激素替代治疗;IMT=内中膜厚度;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p-PLA2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MI=心肌梗死;NCEP=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QALY=质量调整生命年;V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Q=问题R=推荐1.绪言在美国估计每年会有785 000人新发CAD事件,约470 000人有复发性心梗。
2007年美国CAD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1/6。
虽然卒中率正在下降,2007年的死亡数字表明,美国卒中死亡人数占了总死亡人数的1/18。
估计美国20岁及以上的成人有3360万人TC水平在240 mg/dL以上,占了人群的15%。
血脂异常是一项主要的CAD 危险因素,甚至是CAD的先决条件,在其它主要危险因素开始起作用之前就已发生。
流行病学资料还提示,高胆固醇血症或许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本身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日益增多的证据还表明,引起血浆TG和LDL-C水平升高和HDL-C水平降低的胰岛素抵抗,是周围血管病、卒中和CAD的重要危险因素。
30年来全国血脂水平趋势分析显示,TC和LDL-C改善,部分可用降脂治疗稳定增加(自我报告的降脂药使用率为38%)来解释。
//专一v岸技术与应用Ste^ndApplication 精细化护理干预在优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方案中的应用范英芳①柳玉华①曹惠红①摘要目的: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优化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方案中的应用。
方法:选择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110例患者。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精细化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5例。
常规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精细化护理组釆用精细化护理干预。
结果:精细化护理组诊断成功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精细化护理组候检时间、检查时间及受辐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V0.05)。
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较常规护理可明显提高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成功率,缩短候检时间和检查时间,减小受辐射剂量。
关键词精细化护理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应用Doi:10.3969/j.issn.l673-7571.2019.06.026[中图分类号]R47;R445.3[文献标识码]AApplication of Refi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Optimizing Coronary CT Angiography/FAN Ying—fang,LIU Yu—hua,CAO Hui—hong//China Digital Medicine.—201914(6):71to72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of refi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optimization of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Methods:One hundred and te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CT angiography were enrolled.The random number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the fine protection group and the regular group,with55cases in each group.Routine care was perfbnned in the routine group and refi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used in the intensive care group.Results:The diagnostic success rate of the Jingjia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The waiting time,examination time and radiation dose of the nursing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routine nursing,refi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coronary CT imaging,shorten the waiting time,check time and reduce the radiation dose.Keywords refined nursing,coronary CT angiography,examination,applicationCorresponding author Department of Radiology,Zhangjiagang Hospital of Trad让ional Chinese Medicine,zhangjiagang215600, Jiangsu Province,P.R.C.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过程中患者的心率波动及呼吸运动均对检查图像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因此在检查前需对患者心率进行控制,并要求患者呼吸配合,同时在检查前对比剂应进行评估旳。
心血管疾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老年患者肝脾 CT 影像及血液生化特点李淑英;王连祥;王建文【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疾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老年患者肝脾CT影像及血液生化特点。
方法选取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56例,根据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心血管疾病合并NAFLD 36例( A组)和心血管疾病未合并NAFLD 20例(B组),两组均行肝脾CT检查和相关血液生化指标检测。
结果 A、B两组空腹血糖(FPG)、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γ谷氨酶转肽酶(GG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均在正常范围内。
两组FPG、ALT、AST、GGT 、TC、T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心血管病合并NAFLD的老年患者脂肪肝一般为轻度,肝功能正常,应重点关注其心脏病情变化。
【期刊名称】《山东医药》【年(卷),期】2014(000)037【总页数】2页(P65-66)【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肝;高血压;冠状动脉疾病;CT检查;血液生化检查【作者】李淑英;王连祥;王建文【作者单位】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济南250014;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济南250014;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临床上,心血管疾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老年患者常见,为了解该类患者的临床特点,2013年4月~2014年2月,我们对75岁以上心血管疾病合并NAFLD患者行肝脾CT检查,同时对其部分生化指标进行了检测。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同期收治心血管疾病患者56例,根据肝脏超声检查结果分为两组。
A组超声诊断为 NAFLD 36例,男19例、女17例,年龄(81.33 ±2.65)岁,BMI为(28.71 ±2.10)kg/m2;其中高血压病25例,冠心病19例,2型糖尿病2例。
血脂检验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费娜;施淑琴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19(12)11
【摘要】目的分析血脂检验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择医院门诊接诊的心血管疾病患者89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脂水平,分析检验结果。
结果比较2组血脂水平发现,观察组血清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POA、APOB)等血脂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P均<0. 01)。
结论血脂水平检验对诊断心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临床上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的血脂水平从而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该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总页数】2页(P123-124)
【作者】费娜;施淑琴
【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溧阳分院检验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3
【相关文献】
1.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3.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4.血
脂检验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5.血脂检验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临床价值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IV DSA在心血管造影中的应用王连祥;李淑英;张丽萍【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年(卷),期】2008(015)029【摘要】静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V DSA)是在静脉系统内注射对比剂后,通过数字化图像的减影处理以获得动脉系统的动态图像,常用于门静脉、腔静脉、肾静脉、逆行股深静脉等部位的疾病诊断和介入治疗。
在心血管造影的病例中常常会遇到动脉插管有困难或病变部位不能直接插管造影的情况,例如室壁瘤、夹层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等情况,这时就要根据循环途径在病变的近端注射对比剂,利用DSA技术获得病变部位的减影图像,为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但是DSA是一项先进的计算机影像技术,只有充分掌握其性能特点才能达到诊断需要,本文就此做一简要介绍。
1DSA的发展及IV DSA的应用价值DSA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的缩写,汉译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它是20世纪70年代国际上出现的新技术,在我国1985年以前此项技术还是空白[1],应用此项新技术是在1985年以后。
最初的DSA技术是IV DSA为主,要得到满意的减影图像十分困难,后来由于大容量X线机的问世、计算机计算速度的加快、高速数字圆盘记录器的应用和模/数变换器的高速化[2],图像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亦使IA DSA技术应运而生。
如今的数字平板技术和...【总页数】1页(P4039-4039)【作者】王连祥;李淑英;张丽萍【作者单位】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14;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14;千佛山医院,山东,济南,2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3【相关文献】1.常规DSA和旋转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J], 于曰俊;张国华;刘桂杰2.128层螺旋CT冠脉成像与DSA血管造影在心血管疾病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J], 杨贤增3.常规DSA和旋转DSA在脑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J], 于日俊;张国华;刘杜杰4.DSA步进式血管造影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性疾病介入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J], 丁庆洁; 葛陈雷5.RSM-DSA技术在介入放射血管造影中的应用 [J], 郑明贵;曾德筠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扩张型心肌病患儿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关系傅立军;邓淑珍;张凤薇;王瑞耕
【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
【年(卷),期】2002(20)7
【摘要】为探索扩张型心肌病(DCM)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O)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左室功能的关系,检测26例DCM患儿血清NO水平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并以34例健康儿童血清NO含量作为对照.结果显示,DCM患儿血清NO含量较正常儿童明显增高(P<0.01),并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r=-0.80,P<0.01).提示DCM患儿的心功能下降可能与NO过度生成有关.
【总页数】2页(P407-408)
【作者】傅立军;邓淑珍;张凤薇;王瑞耕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武汉,430016;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武汉,430016;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武汉,430016;湖北省武汉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湖北武汉,43001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
【相关文献】
1.病毒性心肌炎患儿血清硒含量变化及其与一氧化氮关系 [J], 韩燕燕;孙景辉;郭放;杨思睿
2.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肌小梁MRI测量及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 [J], 方芳;程流泉;单
兆亮;王利东
3.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肌小梁MRI测量及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 [J], 方芳;程流泉;单兆亮;王利东;
4.扩张型心肌病左室质量指数与左室收缩不同步的关系 [J], 曹广科;李东野;王晓萍;陈静;陆忠良;赵玉良
5.扩张型心肌病血清Ⅰ型、Ⅲ型前胶原水平与左室结构及收缩功能的关系 [J], 孙桂芳;刘凤岐;孙萍;孙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胰岛素水平的分析俞秋荔;范泽潮【期刊名称】《国际医药卫生导报》【年(卷),期】2012(18)23【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与胰岛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将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列入研究组,将糖尿病而无冠心病的患者80例列入对照组.筛查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检测和记录患者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0)、一氧化氮合酶(NOS)].结果研究组患者ET-1明显高于对照组[(62.24±15.42)mmol/Lvs.(52.34±10.28)mmol/L],NO、NOS明显低于对照组[(60.40±12.36) mmol/L vs.(75.52±14.43) mmol/L,(23.38±9.63) U/ml vs.(34.35±8.52) U/ml](P< 0.05).研究组患者Resistin为(6.88±2.03)μg/L,平均Homa-IR为(6.45±3.02);对照组患者Resistin为(4.67±1.98)μg/L,平均Homa-IR为(4.56±1.88);两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Resistin与ET-1和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NO和NOS呈负相关(P<0.05).结论胰岛素拮抗作用与血管内皮功能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临床有效控制血糖,调节胰岛素功能,有利于预防冠心病的发病和进展.【总页数】2页(P3404-3405)【作者】俞秋荔;范泽潮【作者单位】510260 广州,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康复二科;510260 广州,广东省第一荣军医院康复二科【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替米沙坦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肾病肾功能、心功能、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分析 [J], 周芳2.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 [J], 陈德友;曹剑;朱冰坡;刘涛3.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循环血微小RNA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的检测 [J], 江琼;吴佳易;郭永喆;胡榕;郑行春4.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 张跃君;刘国霞5.果糖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和血压的影响 [J], 王祥; 户富栋; 谢志江; 钟禹成; 何传飞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运动平板试验与冠状动脉CTA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Meta分析张建英;王运兵;郭大静【期刊名称】《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年(卷),期】2016(013)009【摘要】目的比较运动平板试验(TET)和冠状动脉CTA(CCTA)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筛选文献,评估文献质量,提取数据进行分析.分别对采用TET和CCTA检查的研究数据加权定量合并,计算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95%CI).绘制ROC曲线,计算并比较曲线下面积.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1 976例患者);CCTA和TET的汇总敏感度分别为0.93(95%CI 0.89~0.95)、0.65(95%CI 0.58~0.71),汇总特异度分别为0.86(95%CI 0.76~0.92)、0.58(95 %CI 0.47~0.69),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95%CI 0.93~0.97)、0.66 (95%CI 0.62~0.70).结论 TET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效能低于CCTA.【总页数】5页(P562-566)【作者】张建英;王运兵;郭大静【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重庆400010;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放射科,重庆4000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2;R541.4【相关文献】1.冠状动脉CTA联合动态心电图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J], 黄艺生;罗助荣;林建生;陈浩2.冠状动脉CTA技术在Simens64排128层CT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中的应用及其临床价值 [J], 黄伟如; 黄云开3.运动平板试验在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J], 贾真真; 聂毛晓4.24 h动态心电图联合运动平板试验对隐匿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诊断效能的影响 [J], 何静5.运动平板试验对青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 [J], 叶利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