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赏析

  • 格式:docx
  • 大小:278.65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瑰宝

——《韩熙载夜宴图》

摘要: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占据重要地位,甚至享誉世界,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它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国绚丽的民族艺术花坛中常开不败的奇葩。南唐画作细致而传神,为近代中国留下不少国宝级画作,其中,南唐画家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更是称誉世界,本文浅显谈论这幅国之瑰宝,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中国古画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

绘画在世界历史长河蔓延中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好比诗词表达人们的感情。绘画作为对情感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世界各国逐渐兴起,几乎每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的形色不一的画风及悠长而久远的绘画发展史。在此其中,中国画在创作中有其独特的特点。它从画理、画法直到工具的使用都有不同于西洋绘画。国画是使用毛笔、以墨为主,利用宣纸的渗透性以各种粗细线条和干湿、浓、淡的处理,描绘各种形象。在内容上力求表达出诗一般的意境;造型上不满足于写实的形似,而是追求“不似之似的神似。形式上不同于西画追求的明暗调子,而是追求水墨笔法的笔情墨趣。

南唐(937—975)虽于五代(907—960)间偏居江南,但在文化上却因承唐之制而有相对的繁荣,其于绘画方面也一直与同时代的前、后蜀(903—965)为后代所瞩目。五代十国中的南唐,是建立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政权。它先后经历了先主李、中主李縖、后主李煜三朝,虽国祚短暂,但在历史上却因文化创造而负有盛名。特别是在中主、后主统治期间,设立画院,礼遇画家,遂使南唐绘画成为那个荒乱时世中的文化亮点。这个时代涌现出一批对后世具有影响力的画家,于绘画的多个领域都有创造。人物画是南唐画作的一大杰出之处。人物画发展到唐代,出现了专门描绘宫廷贵族妇女生活题材的“绮罗人物”。南唐的宫廷人物画承继了“绮罗人物”的画风余绪,宫廷画家一时成了用画笔记述朝野生活、风情民俗的工具。王公贵戚、华饰仕女、殿阁楼台及冕服、车器等皆成了画家的表现对象。当时擅画人物的宫廷画家顾闳中、周文矩、王齐翰可谓南唐翰林图画院的“三剑客”。他们所留下的画作至今称誉,其中最著名的当数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五代南唐著名画家。江南人,曾为待诏。擅长画人物,神情意态逼真,用笔圆劲,间有方笔转折,设色浓丽。南唐后主李煜拟用中书侍郎韩熙载为相,但对这位北方来的大臣却一直有着提防之意。韩熙载觉察后,为求自保只能疏狂自放,降低李煜的防心来避免政治迫害。而后主李煜,听闻韩熙载“多好声伎,专为夜饮,宾客糅杂”。就命顾闳中偷看真伪。顾闳中目识心记,在暗中观察韩熙载在家中举办的宴会后,终绘成举世闻名的《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宽28.7厘米,长335.5厘米,是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

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顾闳中将此过程分为五个既联系又分割的画面,使场面有动有静,人物聚散有致。

画卷共被分为五段,均以屏风为自然隔界,将五个不同的场景巧妙的联系在一起,真实展现了宴会的全过程。

第一卷:听琵琶演奏

描绘了韩熙载与宾客们正在聆听弹奏琵琶的情景,画家着重地表现演奏刚开始,全场气氛凝注的一刹那。画上每一个人物的精神和视线,都集中到了琵琶女的手上,人们敛声屏气的神情中使场面显得十分宁静,从这弹奏琵琶的手上,似乎传出了美妙清脆的音符,而这音符震动着观众的耳膜,勾摄了他们的内心情感。画家对于不同的人物,根据他们不同的身份和年龄,刻画出他们各自不同的姿态、性格和表情,显示出作者不同凡响的画艺。此段出现人物最多,计有七男五女,有的可确指其人,弹琵琶者为教坊副使李佳明之妹,李佳明离她最近并侧头向着她,穿红袍者为状元郎粲。另有韩的门生舒雅、宠妓弱兰和王屋山等。

第二卷:集体观舞

描绘了韩熙载亲自为舞伎击鼓,气氛热烈而动荡。其中有一个和尚拱手伸着手指,似乎是刚刚鼓完掌,眼神正在注视着韩熙载击鼓的动作而没有看舞伎,露出一种尴尬的神态,完全符合这个特定人物的特定神情。

第三卷:间息

描绘的是宴会进行中间的休息场面,人物安排相对松散。韩熙载在侍女们的簇拥下躺在内室的卧榻上,一边洗手,一边和侍女们交谈着,也是整个画卷所表现的夜宴情节的一个间歇,整体气氛舒缓放松。

第四卷:独自赏乐

人物疏密有致,乐伎们的吹奏动作中,使人感到高亢、丰富的管乐和声,调动了欣赏者的情绪。女伎们吹奏管乐的情景,韩熙载换了便服盘膝坐在椅子上,正跟一个侍女说话。奏乐的女伎们排成一列,参差婀娜,各有不同的动态,统一之中显出变化,似乎画面中迷漫着清澈悦耳的音乐。第五卷:依依惜别

画面描绘宴会结束,宾客们有的离去,有的依依不舍地与女伎们谈心调笑的情状,结束了整个画面。完整的一幅画卷交织着热烈而冷清、缠绵又郁的氛围,在醉生梦死的及时行乐中,隐含着韩熙载对生活的失望,而这种心情,反过来又加强了对生活的执着和向往。

中国画博大精深,是我们艺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这五卷画,对人物的刻画传神而精细,作者十分细心的对画作中人物的着装神情以及许多细节的描写,更加有力的突显出人物的性格与当时的心情。而作为全画主角的韩熙载,顾闳中对其的描绘更是细致精心。五卷画中,韩熙载在画面中反复出现,或正或侧,或动或静,描绘得精微有神,在众多人物中超然自适、气度非凡,但五卷画中均有一共同点,既其脸上无一丝笑意,在欢乐的反衬下,更深刻的揭示了他内心的抑郁和苦闷,顾闳中对于人物神情的描绘之卓越,把一个才气高逸,但神态抑郁,怀才不遇,既置身于声色之中,又韬光养晦,矛盾复杂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入木三分,使人物在情节绘画中具备了肖像画的性质。这让我们知晓,赏析中国画不仅仅是要从审美的角度,更重要的是去体味画里的意境以及它将要表达些什么,要学习画家们的那种态度和精神。

中国绘画历史绵延悠长,传世之作自然不止一副《韩熙载夜宴图》,像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阎的《步辇图》、郎世宁的《百骏图》……等等,均传世于今,成为世界名作。而各朝各代绘画风格精益求精,是中国绘画史上的运转齿轮,自然也非三言两语能够评析定论。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感到十分荣幸,我们的祖先为我们开创了绘画艺术顶尖的先河,为我们留下许多传世的瑰宝。我们在学习中进步,在赏析中读懂我们的历史,在漫长的画卷里,去看属于那个朝代的风华。

今天,我们只能在博物馆里观赏先人的留世精品,也许对于前人,我们永远也无法言超越,因为那是属于一个朝代的特色,一个朝代的生活。但是,我们有属于我们的背景,有属于我们的生活的题材,我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