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小学二年级下
- 格式:docx
- 大小:27.74 KB
- 文档页数:5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译文】孔子说:“学了,又经常复习它,不也是高兴的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快乐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伪装出一副和善的面孔,这种人是很少仁德的。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译文】曾参说:“我每天再三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文】孔子说:“弟子们在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寡言少语,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
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译文】孔子说:“面对着仁德,就是老师,也不同他谦让。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译文】子夏说:“看重实际的德行,轻视表面的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
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译文】孔子说:“《诗经》三百(零五)首,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懂礼仪,)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掌握了各种知识,)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
二年级下册国学资料一、古诗1.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是唐朝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是作者看到庐山瀑布时写的,整首诗尽情地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李白又被人们称为诗仙,我们知道《静夜思》、《赠汪伦》、《望天门山》也是他写的。
2.绝句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
这首诗描写的是四川成都杜甫草堂周围美丽的春色。
诗中一共描写了六种景物――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船,提到了四种颜色,分别是黄、翠、白、青。
杜甫又被人们称为诗圣,我们还知道《春夜喜雨》、《绝句二首》、《江畔独步寻花》也是他写的。
3.草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
《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
这首诗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赞美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篱落、径、树、儿童、黄蝶、菜花。
诗的前两行是静态描写,后两行是动态描写。
描写儿童找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二、写景对联1.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2.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3.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4.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三、四字成语雷声大作倾盆大雨阳光灿烂随风舞动芬芳扑鼻黑白相间太阳高照群山环绕风光秀丽树木茂盛湖水碧绿名胜古迹隐隐约约点点灯光蒙蒙细雨夜幕降临华灯高照金碧辉煌灯光闪烁银光闪闪光彩夺目绚丽多彩焕然一新从天而降千方百计四、互相帮助格言1.花要叶扶,人要人帮。
2.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3.诚心能叫石头落泪,实意能叫枯木发芽。
二年级国学教材编委会总主编:刘自宏编委:张辉麦方罗秉慧房英慧丁淑琴第一单元:李白诗集1、望庐山瀑布………………………………………………………………………李白(1)2、春思………………………………………………………………李白( 2 )3、估客行……………………………………………………………李白( 3 )4、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 ) 第二单元:杜甫诗集5、赠花卿…………………………………………………………杜甫( 5 )6、八阵图……………………………………………………………杜甫( 6 )7、绝句………………………………………………………………杜甫(7 ) 第三单元:白居易诗集8、夜雪……………………………………………………………白居易( 8 )9、白云泉…………………………………………………………白居易(9 )10、池上…………………………………………………………白居易( 10 ) 第四单元:王维诗集1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1 )12、莲花坞………………………………………………………………………王维( 12 ) 第五单元:四季诗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杨万里(13 )14、秋浦歌……………………………………………………………李白(14)15、梅花……………………………………………………………王安石(15)第一单元:宋诗1、惠崇《春江晚景》…………………………………………………苏轼(1)2、饮湖上初睛后雨…………………………………………………苏轼(2)3、元日……………………………………………………………王安石(3)4、示儿………………………………………………………………陆游(4)5、春日………………………………………………………………朱熹(5) 第二单元:唐诗6、悯农………………………………………………………………李绅(6)7、出塞……………………………………………………………王昌龄(7)8、剑客………………………………………………………………贾岛(8)9、泊秦准……………………………………………………………杜牧(9) 第三单元:写景、惜别、旅愁归思诗10、乌衣巷………………………………………………………刘禹锡(11)11、涉江采芙蓉……………………………………………………古诗(12)12、山中………………………………………………………………王勃(13)第四单元:论语13、《论语》三章 (14)14、《论语》二章 (15)15、《论语》二章 (16)二年级级国学教材(上册)1、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二年级国学教材编委会总主编:自宏编委:辉麦方罗秉慧房英慧丁淑琴第一单元:白诗集1、望庐山瀑布………………………………………………………………………白(1)2、春思………………………………………………………………白( 2 )3、估客行……………………………………………………………白( 3 )4、送孟浩然之广陵…………………………………………………白( 4 ) 第二单元:杜甫诗集5、赠花卿…………………………………………………………杜甫( 5 )6、八阵图……………………………………………………………杜甫( 6 )7、绝句………………………………………………………………杜甫(7 ) 第三单元:白居易诗集8、夜雪……………………………………………………………白居易( 8 )9、白云泉…………………………………………………………白居易(9 )10、池上…………………………………………………………白居易( 10 ) 第四单元:王维诗集1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1 )12、莲花坞………………………………………………………………………王维( 12 ) 第五单元:四季诗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万里(13 )14、秋浦歌……………………………………………………………白(14)15、梅花……………………………………………………………王安石(15)第一单元:宋诗1、惠崇《春江晚景》…………………………………………………轼(1)2、饮湖上初睛后雨…………………………………………………轼(2)3、元日……………………………………………………………王安石(3)4、示儿………………………………………………………………陆游(4)5、春日………………………………………………………………朱熹(5) 第二单元:唐诗6、悯农………………………………………………………………绅(6)7、出塞……………………………………………………………王昌龄(7)8、剑客………………………………………………………………贾岛(8)9、泊准……………………………………………………………杜牧(9)第三单元:写景、惜别、旅愁归思诗10、乌衣巷………………………………………………………禹锡(11)11、涉江采芙蓉……………………………………………………古诗(12)12、山中………………………………………………………………王勃(13) 第四单元:论语13、《论语》三章 (14)14、《论语》二章 (15)15、《论语》二章 (16)二年级级国学教材(上册)1、望庐山瀑布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国学小学二年级下1、克勤无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撤豆》解释:能够勤劳不松懈。
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解释: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
3、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尚书·无逸》解释:他们的父母勤劳地耕种收获,他们的儿子却不知道耕种收获的艰难,便安逸,便不恭。
4、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孟子·滕文公下》解释:士大夫不做事情而吃白饭是不行的。
5、不能耕而欲黍梁,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解释:不会耕作而想要得到粮食,不会织布而喜欢彩色的衣服,没有做事情而想要得到功劳,没有这样(不劳而获)的事情。
6、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解释: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7、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做力毋以致财。
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
——《管子·八观》解释:人民不种粮食没有饭吃,粮食不靠土地不能生长,土地没有人民不能耕种,人民不花力气就得不到财富。
财富的产生是出于使用劳力,劳力的产生是出于劳动着的身体。
8、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左传·宣公十一年》解释:没有德行,就只能勤劳;没有勤劳,如何能要求别人服从我?9、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国语·鲁语下》解释:民众通过劳动懂得思考,思考就能产生善良的心态.1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应闲》解释:人一辈子要勤奋努力,倘不积极地探索研究,哪会有收获或成就呢?1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清·朱用纯《朱子家训》解释:天刚亮就起来,打扫庭堂院落,屋内屋外都需要整洁。
国学活动教材二年级下册公主岭市站前小学校第一课国学内容:《弟子规》huà shuō duō bù rú shǎo wéi qí shì wù nìnɡ qiǎo 话说多,不如少。
惟其是。
勿佞巧。
kè bó yǔ huì wū cí shì jǐnɡ qì qiè jiè zhī刻薄语,秽污词。
市井气,切戒之。
jiàn wèi zhēn wù qīnɡ yán zhī wèi dí wù qīnɡ chuán 见未真,勿轻言。
知未的,勿轻传。
大意: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说话要恰到好处,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绝对不说,立身处世应该谨言慎行,谈话内容要实事求是,所谓:‘词,达而已矣!不要花言巧语,好听却靠不住。
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口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
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第二课国学内容:《弟子规》shì fēi yí wù qīnɡ nuòɡǒu qīnɡ nuò jìn tuì cuò事非宜,勿轻诺。
苟轻诺,进退错。
fán dào zì zhònɡ qiě shū wù jí jí wù mó hu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
bǐ shuō chánɡ cǐ shuō duǎn bùɡuān jǐ mò xián ɡuǎn 彼说长,此说短。
第一单元历史篇(一)zìxī nóng, zhìhuáng dì. hào sān huáng, jūshàng shì.自羲农, 至黄帝,号三皇, 居上世。
táng yǒu yú, hào èr dì. xiāng yī xùn, chēng shèng shì.唐有虞, 号二帝,相揖逊, 称盛世。
xià yǒu yǔ, shāng yǒu tāng. zhōu wén wǔ,c hēng sān wáng.夏有禹, 商有汤,周文武, 称三王。
xià chuán zǐ, jiā tiān xià. sìbǎi zǎi, qiān xià shè.夏传子, 家天下,四百载, 迁夏社。
tāng fá xià, guó hào shāng. liù bǎi zǎi, zhìzhòu wáng.汤伐夏, 国号商,六百载, 至纣亡。
历史篇(二)z hōu wǔwáng, shǐzhū zhòu. bā bǎi zǎi, zuìcháng jiǔ.周武王, 始诛纣,八百载, 最长久。
zhōu gòng hé, shǐjìnián. lìxuān yōu, suìdōng qiān.周共和, 始纪年,历宣幽, 遂东迁。
zhōu zhé, wáng gāng zhuì. chěng gān gē, shàng yóu shuì.周辙东, 王纲坠,逞干戈, 尚游说。
一、龙文鞭影卷之一一东粗成四字,诲尔童蒙。
经书暇日,子史须通。
重华大孝,武穆精忠。
尧眉八彩,舜目重瞳。
商王祷雨,汉祖歌风。
秀巡河北,策据江东。
太宗怀鹞,桓典乘骢。
嘉宾赋雪,圣祖吟虹。
邺仙秋水,宣圣春风。
恺崇斗富,浑濬争功。
王伦使虏,魏绛和戎。
恂留河内,何守关中。
曾除丁谓,皓折贾充。
田骄贫贱,赵别雌雄。
王戎简要,裴楷清通。
子尼名士,少逸神童。
巨伯高谊,许叔阴功。
代雨李靖,止雹王崇。
和凝衣钵,仁杰药笼。
义伦清节,展获和风。
占风令尹,辩日儿童。
敝履东郭,粗服张融。
卢杞除患,彭宠言功。
放歌渔者,鼓枻诗翁。
韦文朱武,阳孝尊忠。
倚闾贾母,投阁扬雄。
梁姬值虎,冯后当熊。
罗敷陌上,通德宫中。
二冬汉称七制,唐羡三宗。
杲卿断舌,高祖伤胸。
魏公切直,师德宽容。
祢衡一鹗,路斯九龙。
纯仁助麦,丁固梦松。
韩琦芍药,李固芙蓉。
乐羊七载,方朔三冬。
郊祁并第,谭尚相攻。
陶违雾豹,韩比云龙。
洗儿妃子,校士昭容。
彩鸾书韵,琴操参宗。
二、古诗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别董大(唐)高适(shì)千里黄云白日曛(xūn),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塞(sài)(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huán)。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jiào)胡马度阴山。
二年级国学教材编委会总主编:刘自宏编委:张辉麦方罗秉慧房英慧丁淑琴第一单元:李白诗集1、望庐山瀑布………………………………………………………………………李白(1)2、春思………………………………………………………………李白( 2 )3、估客行……………………………………………………………李白( 3 )4、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 ) 第二单元:杜甫诗集5、赠花卿…………………………………………………………杜甫( 5 )6、八阵图……………………………………………………………杜甫( 6 )7、绝句………………………………………………………………杜甫(7 ) 第三单元:白居易诗集8、夜雪……………………………………………………………白居易( 8 )9、白云泉…………………………………………………………白居易(9 )10、池上…………………………………………………………白居易( 10 ) 第四单元:王维诗集1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1 )12、莲花坞………………………………………………………………………王维( 12 ) 第五单元:四季诗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杨万里(13 )14、秋浦歌……………………………………………………………李白(14)15、梅花……………………………………………………………王安石(15)第一单元:宋诗1、惠崇《春江晚景》…………………………………………………苏轼(1)2、饮湖上初睛后雨…………………………………………………苏轼(2)3、元日……………………………………………………………王安石(3)4、示儿………………………………………………………………陆游(4)5、春日………………………………………………………………朱熹(5) 第二单元:唐诗6、悯农………………………………………………………………李绅(6)7、出塞……………………………………………………………王昌龄(7)8、剑客………………………………………………………………贾岛(8)9、泊秦准……………………………………………………………杜牧(9) 第三单元:写景、惜别、旅愁归思诗10、乌衣巷………………………………………………………刘禹锡(11)11、涉江采芙蓉……………………………………………………古诗(12)12、山中………………………………………………………………王勃(13) 第四单元:论语13、《论语》三章 (14)14、《论语》二章 (15)15、《论语》二章 (16)二年级级国学教材(上册)1、望庐山瀑布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第一课一东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鱼翁。
第二课四支泉对石,干对枝,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鹦鹉对鸬鹚。
五色笔,十香词,泼墨对传卮。
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
万里烽烟,战士边头争保塞;一犁膏雨,农夫村外尽乘时。
第三课五微贤对圣,是对非,觉奥对参微。
鱼书对雁字,草舍对柴扉。
鸡晓唱,雉朝飞,红瘦对绿肥。
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
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
太白书堂,瀑泉垂地三千丈;孔明祀庙,老柏参天四十围。
第四课六鱼羹对饭,柳对榆,短袖对长裾。
鸡冠对凤尾,芍药对芙蕖。
周有若,汉相如,玉屋对匡庐。
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疏影暗香,和靖孤山梅蕊放;轻阴清昼,渊明旧宅柳条舒。
第五课八齐鸾对凤,犬对鸡,塞北对关西。
长生对益智,老幼对旄倪。
颁竹策,剪桐圭,剥枣对蒸梨。
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
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鹩权借一枝栖。
甪里先生,策杖垂绅扶少主;於陵仲子,辟纑织履赖贤妻。
第六课十灰朝对暮,去对来,庶矣对康哉。
马肝对鸡肋,杏眼对桃腮。
佳兴适,好怀开,朔雪对春雷。
云移鳷鹊观,日晒凤凰台。
河边淑气迎芳草,林下轻风待落梅。
柳媚花明,燕语莺声浑是笑;松号柏舞,猿啼鹤唳总成哀。
第七课十一真莲对菊,凤对麟,浊富对清贫。
渔庄对佛舍,松盖对花茵。
萝月叟,葛天民。
国宝对家珍。
草迎金埒马,花醉玉楼人。
巢燕三春尝唤友,塞鸿八月始来宾。
古往今来,谁见泰山曾作砺;天长地久,人传沧海几扬尘。
第八课十三元君对相,祖对孙,夕照对朝暾。
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
碑堕泪,赋招魂,报怨对怀恩。
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
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阁动黄昏。
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仗;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
第九课二萧琴对管,斧对瓢,水怪对花妖。
二年级国学教材编委会总主编:自宏编委:辉麦方罗秉慧房英慧丁淑琴二年级上册国学目录第一单元:白诗集1、望庐山瀑布………………………………………………………………………白(1)2、春思………………………………………………………………白( 2 )3、估客行……………………………………………………………白( 3 )4、送孟浩然之广陵…………………………………………………白( 4 ) 第二单元:杜甫诗集5、赠花卿…………………………………………………………杜甫( 5 )6、八阵图……………………………………………………………杜甫( 6 )7、绝句………………………………………………………………杜甫(7 ) 第三单元:白居易诗集8、夜雪……………………………………………………………白居易( 8 )9、白云泉…………………………………………………………白居易(9 )10、池上…………………………………………………………白居易( 10 ) 第四单元:王维诗集1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1 )12、莲花坞………………………………………………………………………王维( 12 ) 第五单元:四季诗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万里(13 )14、秋浦歌……………………………………………………………白(14)15、梅花……………………………………………………………王安石(15)二年级下册国学目录第一单元:宋诗1、惠崇《春江晚景》…………………………………………………轼(1)2、饮湖上初睛后雨…………………………………………………轼(2)3、元日……………………………………………………………王安石(3)4、示儿………………………………………………………………陆游(4)5、春日………………………………………………………………朱熹(5) 第二单元:唐诗6、悯农………………………………………………………………绅(6)7、出塞……………………………………………………………王昌龄(7)8、剑客………………………………………………………………贾岛(8)9、泊准……………………………………………………………杜牧(9) 第三单元:写景、惜别、旅愁归思诗10、乌衣巷………………………………………………………禹锡(11)11、涉江采芙蓉……………………………………………………古诗(12)12、山中………………………………………………………………王勃(13)第四单元:论语13、《论语》三章 (14)14、《论语》二章 (15)15、《论语》二章 (16)二年级级国学教材(上册)1、望庐山瀑布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二年级国学教材编委会总主编:刘自宏编委:张辉麦方罗秉慧房英慧丁淑琴第一单元:李白诗集1、望庐山瀑布………………………………………………………………………李白(1)2、春思………………………………………………………………李白( 2 )3、估客行……………………………………………………………李白( 3 )4、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4 ) 第二单元:杜甫诗集5、赠花卿…………………………………………………………杜甫( 5 )6、八阵图……………………………………………………………杜甫( 6 )7、绝句………………………………………………………………杜甫(7 ) 第三单元:白居易诗集8、夜雪……………………………………………………………白居易( 8 )9、白云泉…………………………………………………………白居易(9 )10、池上…………………………………………………………白居易( 10 ) 第四单元:王维诗集11、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11 )12、莲花坞………………………………………………………………………王维( 12 ) 第五单元:四季诗1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芳………………………………………杨万里(13 )14、秋浦歌……………………………………………………………李白(14)15、梅花……………………………………………………………王安石(15)第一单元:宋诗1、惠崇《春江晚景》…………………………………………………苏轼(1)2、饮湖上初睛后雨…………………………………………………苏轼(2)3、元日……………………………………………………………王安石(3)4、示儿………………………………………………………………陆游(4)5、春日………………………………………………………………朱熹(5) 第二单元:唐诗6、悯农………………………………………………………………李绅(6)7、出塞……………………………………………………………王昌龄(7)8、剑客………………………………………………………………贾岛(8)9、泊秦准……………………………………………………………杜牧(9) 第三单元:写景、惜别、旅愁归思诗10、乌衣巷………………………………………………………刘禹锡(11)11、涉江采芙蓉……………………………………………………古诗(12)12、山中………………………………………………………………王勃(13) 第四单元:论语13、《论语》三章 (14)14、《论语》二章 (15)15、《论语》二章 (16)二年级级国学教材(上册)1、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论语节选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4.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6.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8.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9.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0.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11.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2.子曰:“君子不器。
”13.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1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6.子曰:“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17.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1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2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2.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4.子曰:“默而知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2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三十六计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计。
国学经典(一)——《三字经》历史篇(一)zì x ī n ónɡ zh ì hu ánɡ d ì自羲农①,至黄帝h ào s ān hu ánɡ j ū sh ànɡ sh ì号三皇②居上③世。
t ánɡ y ǒu yú h ào èr d ì唐有虞,号二④帝。
xi ānɡ y ī x ùn ch ēnɡsh èn ɡ sh ì相揖逊⑤称盛世。
xi ày ǒu y ǔsh ānɡ y ǒu t ān 夏有禹商有汤。
zh ōu wén wǔch ēnɡ s ānw ánɡ周文武称三⑥王。
xi à chu án zi ji āti ān xi à夏传子⑦家天下。
s ìb ǎi z ǎi q i ān xi àsh è四百⑧载,迁夏社⑨。
t ānɡ f á xi àɡuó h ào sh ānɡ汤伐⑩夏,国号商。
li ù bǎi z ǎi zh ìzh òu w ánɡ六百载,至纣?亡。
历史篇(二)zhōu wǔwánɡsh ǐ zh ūzhòu周武王①,始诛②诛纣③。
bābǎi zǎi zuìchánɡjiǔ八百载,最长久。
zhōu zhédōnɡwán ɡ ɡān ɡzhuì周辙东④,东,王⑤ 纲⑤坠⑥。
chěn ɡ ɡān ɡēsh ànɡ yóu shuì逞⑦干⑧戈⑧,尚⑨⑨游说。
shǐchūn qiūzhōn ɡ zh àn ɡuó始春秋,终战国。
二年级下册国学教材分析二年级下册国学是第二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将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一些经典的诗句,《三字经》;《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等。
这些经典诗文都值得我们深入地去学习去感悟。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经典的诗文吧!一、教材资料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课文的学习,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
其中的课文主要是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如《三字经》、《弟子规》中的人生格言、《百家姓》中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等;文言文主要介绍了我国古代的语言文字,如《史记·平准书》、《尚书·禹贡》、《论语·子罕章句六曰·尽人之智》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我们在学习这些文字的时候,可以从中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的做人原则和处事方法,而这些语言文字都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1、古文教材共选取了10篇课文。
其中14篇课文是《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4篇是《史记》、《尚书》和其他经典典籍《三字经》(包括《三字经》中《孝经》),10篇是《论语》、《道德经》系列中的《论语》《诗经》和其它经典典籍《三字经》。
本单元课文涉及了《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诗经》和《论语》中的经典典籍《孝经》。
2、《三字经》《三字经》又称“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
原是孔子在他的弟子所编,由弟子诵读,主要包括“四书”和《大学》、《中庸》和《论语》。
《三字经》分为三编。
第一编为《四书》,主要是《礼记》,内容涉及《周礼》、《仪礼集》等;第二编为《大学》,主要是《大学》《中庸》;第三编为《中庸集》,主要是《论语》。
第二编是《中庸》,共10篇;第三编为《道德经》,共9篇;第四编为《千字文》,共8篇;第五编为《百家姓》,共5篇;第六编为《弟子规》,共5篇;第七编为《三字经》,共5篇。
3、《弟子规》《弟子规》共七篇,都是由我国古代经典《弟子规》演变而来。
国学小学二年级下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国学经典之第三章------勤劳动
1、克勤无怠。
——宋·郭茂倩《乐府诗集·梁太庙乐舞辞·撤豆》
解释:能够勤劳不松懈。
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左传·宣公十二年》
解释:人民的生计在于勤劳,勤劳就不会缺少衣食。
3、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
——《尚书·无逸》
解释:他们的父母勤劳地耕种收获,他们的儿子却不知道耕种收获的艰难,便安逸,便不恭。
4、士无事而食,不可也。
——《孟子·滕文公下》
解释:士大夫不做事情而吃白饭是不行的。
5、不能耕而欲黍梁,不能织而喜采裳,无事而求其功,难矣。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解释:不会耕作而想要得到粮食,不会织布而喜欢彩色的衣服,没有做事情而想要得到功劳,没有这样(不劳而获)的事情。
6、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罗隐《蜂》
解释:无论是平地还是山尖,凡是鲜花盛开的地方,都被蜜蜂占领。
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7、彼民非谷不食,谷非地不生,地非民不动,民非做力毋以致财。
天下之所生,生于用力,用力之所生,生于劳身。
——《管子·八观》
解释:人民不种粮食没有饭吃,粮食不靠土地不能生长,土地没有人民不能耕
种,人民不花力气就得不到财富。
财富的产生是出于使用劳力,劳力的产生是出于劳动着的身体。
8、非德,莫如勤,非勤,何以求人?——《左传·宣公十一年》?
解释:没有德行,就只能勤劳;没有勤劳,如何能要求别人服从我?
9、民劳则思,思则善心生。
——《国语·鲁语下》
解释:民众通过劳动懂得思考,思考就能产生善良的心态.
10、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应闲》
解释:人一辈子要勤奋努力,倘不积极地探索研究,哪会有收获或成就呢?
11、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
——清·朱用纯《朱子家训》
解释:天刚亮就起来,打扫庭堂院落,屋内屋外都需要整洁。
12、弟子规.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近,百事坏。
解释:同样是人,品行却各不相同,品行一般的俗人很多,品德高尚的仁者却很少。
真正的仁者,大家都敬重他,他们说话不会扭曲事实,也不会故意讨好别人。
能够亲近仁者,对自己有莫大好处,品德会一天天进步,过错会一天天减少。
不亲近道德高尚的人,对自己有莫大害处,如果品质恶劣的小人接近你,就会做错许多事。
13、弟子规.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解释: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
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变成一个不切实际的人,如此读书又有何用?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不肯读书学习,就容易依着自己的偏见做事,蒙蔽了真理,也是不对的。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
解释:读书的方法要注重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三者缺一不可,如此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研究学问,要专一,要专精才能深入,不能这本书才开始读没多久,又欣羡其他的书,想看其他的书,这样永远也定不下心,必须把这本书读完,才能读另外一本。
在订定读书计划的时候,不妨宽松一些,实际执行时,就要加紧用功,严格执行,不可以懈怠偷懒,日积月累功夫深了,原先窒碍不通,困顿疑惑之处自然而然都迎刃而解了。
(中庸:用功日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
) 求学当中,心里有疑问,应随时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确实明白它的真义。
(不耻下问)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
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解释:书房要整理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读书时,书桌上笔墨纸砚等文具要放置整齐,不得凌乱,触目所及皆是井井有条,才能静下心来读书。
古人写字使用毛笔,写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会磨偏了,写出来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来。
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
虽有急事,也要把书本收好再离开,书本是智慧的结晶,有缺损就要修补,保持完整。
(古人一书难求,故有修补之举。
)
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
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解释:不是传述圣贤言行的着作,以及有害身心健康的不良书刊,都应该摒弃不要看,以免身心受到污染,智慧遭受蒙蔽,心志变得不健康。
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孟子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唐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