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氟异丙醇的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8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异丙醇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2-丙醇名称:化学品英文2-propanol名称:中文名称2:异丙醇英文名称2:isopropyl alcohol技术说明书149编码:CAS No.:67-63-0分子式:C3H8O分子量:60.1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2-丙醇67-63-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六氟丁醇化学品英文名:2,2,3,4,4,4-hexafluorobutan-1-olCAS No.:382-31-0分子式:C4H4F6O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有害。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2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4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 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 吞咽有害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H332 吸入有害H335 可引起呼吸道刺激●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 P330 漱口。
——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32+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异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Isopropyl Alcohol企业名称:_____地址:_____邮编:_____电子邮件地址:_____联系电话:_____应急咨询电话:_____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异丙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妆品、涂料、油墨等行业。
二、危险性概述1、物理和化学危险性异丙醇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挥发性和易燃性。
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2、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异丙醇蒸气可能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长期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龟裂。
误食或吸入大量异丙醇可能导致昏迷和死亡。
3、环境危害异丙醇对水生生物有毒性,可能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三、成分/组成信息纯品:异丙醇混合物:_____有害成分:异丙醇浓度:_____CAS 号:67-63-0四、急救措施1、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
就医。
2、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 分钟。
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五、消防措施1、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2、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六、泄漏应急处理1、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2、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第九部分理化特性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2-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2-propanol中文名称2:异丙醇英文名称2:isopropyl alcohol技术说明书编码:149CAS No.:67-63-0分子式:C3H8O分子量:60.1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2-丙醇67-63-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回目录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回目录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回目录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2-丙醇化学品英文名:2-propanol中文名称2:异丙醇英文名称2:isopropyl alcohol技术说明书编码:149CAS号:67-63-0分子式:C3H8O分子量:60.1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供应方名称:仪征市天诚化学试剂有限公司供应方地址:仪征市工农路39号供应方通讯:邮编 211400 电话/传真3464559化学品中文名称:1.1.13.3.3- 六氟异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1,1,1,3,3,3, hexafluoro 2-propanolCAS No.: 920-66-1 分子式:C3H2F6O 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1.1.13.3.3- 六氟异丙醇有害物成分: / 含量: / CAS No: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有腐蚀性,吸入、接触皮肤、或咽下对人体有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避免接触皮肤,否则用大量的水至少洗15分钟,脱掉被污染的衣服和鞋子,就医。
眼睛接触:避免接触眼睛,否则用大量的水至少洗15分钟,并确保用手指将眼睑分开,再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有意识地用水冲洗口腔,不要促使其呕吐。
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温能引起燃烧爆炸。
有害燃烧产物: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二氧化碳、干粉、泡沫。
消防员的个体防护: /禁止使用的灭火剂: /闪点(℃):/ 自燃温度(℃):/爆炸下限[%(V/V)]:/ 爆炸上限[%(V/V)]: /最小点火能(mJ): / 爆燃点: / 爆速: /最大燃爆压力(MPa): / 建规火险分级: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个人防护: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橡胶靴,戴橡胶手套。
清洁方法:用石灰或碳酸水覆盖;收集于密封的容器中,再对废弃物作处置,并强力通风、完全清洗泄露的区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不要吸入蒸发物、接触眼睛、皮肤、衣服,避免长期重复暴光。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 2-丙醇化学品英文名称: 2-propanol中文名称2:异丙醇英文名称2: isopropyl alcohol技术说明书编码: 149CAS No.: 67-63-0分子式: C3H8O分子量: 60.1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2-丙醇 67-63-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异丙醇标中文名:2- 丙醇;异丙醇英文名:2-propanol;isopropylalcohol分子式:C3H8O相对分子质量:60.10识CAS号:67-63-0 结构式:OHCH3 CHH3危险性类别: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化学类别:醇主要组成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无色澄清液体,有似乙醇和丙酮混合物的气味。
与性状主要用途: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和原料。
主要用于制药、化妆品、塑料、香料、涂料等。
健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康危害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急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救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工呼吸。
就医。
措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施理盐水冲洗。
就医。
食入:洗胃。
就医。
燃爆燃烧性:易燃闪点(℃):12爆炸下限(%):2.0爆炸上限(%):12.7引燃温度(℃):399特性最小点火能(mJ):0.65 最大爆炸压力(MPa):无资料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与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消防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2-丙醇1.2 化学品英文名称:2-propanol1.3中文名称2:异丙醇1.4分子式:C3H8O1.5分子量:60.1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主要成分:2-丙醇2.2 含量:2.3 CAS No.67-63-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3.2 侵入途径:3.3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异丙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2-丙醇1.2 化学品英文名称: 2-propanol1.3中文名称2:异丙醇1.4分子式:C3H8O1.5分子量:60.10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主要成分:2-丙醇2.2 含量:2.3 CAS No.67-63-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3.2 侵入途径:3.3 健康危害:接触高浓度蒸气出现头痛、倦睡、共济失调以及眼、鼻、喉刺激症状。
口服可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倦睡、昏迷甚至死亡。
长期皮肤接触可致皮肤干燥、皲裂。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