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力发电原理-第一章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56
第一章风力发电机组结构1.8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利用微处理器、逻辑程序控制器或单片机通过对运行过程中输入信号的采集传输、分析,来控制风电机组的转速和功率;如发生故障或其他异常情况能自动地检测平分析确定原因,自动调整排除故障或进入保护状态。
控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自动控制风机组运行,依照其特性自动检测故障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和检测两部分。
控制部分又设置了手动和自动两种模式,运行维护人员可在现场根据需要进行手动控制,而自动控制应在无人值班的条件下预先设置控制策略,保证机组正常安全运行。
检测部分将各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送到控制器,经过处理作为控制参数或作为原始记录储存起来,在机组控制器的显示屏上可以查询。
现场数据可通过网络或电信系统送到风电场中央控制室的电脑系统,还能传输到业主所在城市的总部办公室。
安全系统要保证机组在发生非常情况时立即停机,预防或减轻故障损失。
例如定桨距风电机组的叶尖制动片在运行时利用液压系统的高压油保持与叶片外形组合成一个整体,同时保持机械制动器的制动钳处于松开状态,一旦发生液压系统失灵或电网停电,叶尖制动片和制动钳将在弹簧作用下立即使叶尖制动片旋转约90°,制动钳变为夹紧状态,风轮被制动停止旋转。
根据风电机组的结构和载荷状态、风况、变桨变速特点及其他外部条件,将风电机组的运行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待机状态、发电状态、大风停机方式、故障停机方式、人工停机方式和紧急停机方式。
(1)待机状态风轮自由转动,机组不发电(风速为0~3m/s),刹车释放。
(2)发电状态发电状态Ⅰ:启动后,到额定风速前,刹车释放。
发电状态Ⅱ:额定风速到切出风速(风速12~25m/s),刹车释放。
(3)故障停机方式:故障停机方式分为:可自启动故障和不可自启动故障。
停机方式为正常刹车程序:即先叶片顺桨,党当发动机转速降至设定值后,启动机械刹车。
(4)人工停机方式:这一方式下的刹车为正常刹车,即先叶片顺桨,当发电机转速降至设定值后启动机械刹车。
风力发电工作原理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转化为电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
它通过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风力发电系统中,主要包含风力机、发电机和电网三个核心部分。
本文将详细介绍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
一、风力机风力机是风力发电系统中最核心的部分。
它由塔筒、叶片和机舱等组成。
当风吹来时,风力机的叶片会受到风的压力而转动。
叶片的材质通常是轻质而又坚固的材料,如玻璃纤维和碳纤维复合材料,以确保其在强风中能够承受较大的力量。
风力机的叶片通常是三片或更多片的,其设计和形状可以使风通过时将其推动转动,并最大限度地捕捉风能。
风力机的转速和叶片的角度都会影响风力机的工作效率和电能输出。
二、发电机风力机的叶片转动后,机舱内的发电机开始工作。
发电机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重要设备。
在风力发电中,常用的发电机是同步发电机。
发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
转子和风力机的叶片轴相连接,当叶片转动时,转子也随之旋转。
转子内部的线圈通过磁场感应原理,产生交流电。
交流电经过整流装置,转化为直流电,接着通过电网输送到用户处。
三、电网系统风力发电产生的电能需要通过电网输送并供应给用户使用。
电网系统包括变电站、输电线路和用户配电网络。
变电站是风力发电系统与电网之间的桥梁,将发电机产生的电能通过变压器升压到适合输送的电压。
然后,输电线路将电能输送到远处的用户。
在用户处,电网系统将电能调整为用户需要的电压,再进行配电供应。
四、风力发电工作原理的优势和挑战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发电方式,具有以下优势:首先,风是一种永不断绝的能源,可以大规模利用。
其次,风力发电系统不产生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污染物,对环境友好。
再次,风力发电的发电成本越来越低,已经成为竞争力较强的发电方式之一。
然而,风力发电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风力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区的风能较弱,不适合进行大规模发电。
其次,风力发电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考虑,可能会对景观、鸟类迁徙等产生一定的影响。
第一章风及风能资源一、风的形成及影响因素1.风的产生:是由地球外表大气层由于太阳的辐射而引起的空气流动,大气压差是风产生的根本原因2.特性:周期性、多样性、复杂性3.风的分类:季风、山谷风、海陆风、台风、龙卷风二、风的测量1.风的测量包括风向和风速两种2.风向测量:风向测量是指测量风的来向风向测量装置:1)风向标:是测量风向最通用的装置,有单翼型、双翼型、流线型2)风向杆(安装方位指向正南)、风速仪(可测风向和风速,一般安装在离地面10米的高度)3.风向表示法:风向一般用16个方位表示,静风记为C。
4.风能密度:单位截面积的风所含的能量称为风能密度,常以W/m2表示。
三、风资源分布1.我国风资分布可划分为:风能丰富区、风能较丰富区、风能可利用区、风能贫乏区1)风能丰富区:有效风能密度>200W/m2。
2)风能较丰富区:有效风能密度为150~200W/m2,3~20m/s风速出现的全年累计时间为4000~5000h。
3)风能可利用区:有效风能密度在50~150W/m2之间,3~20m/s风速出现时数约在2000~4000h之间。
4)风能贫乏区:该区风能密度低于50W/m2,全年时间低于2000h第二章风力机的理论基础一、贝兹理论二、翼型的几何参数三、风车理论四、叶素理论气动效率五、葛劳渥漩涡理论六、葛劳渥轴线推力和扭矩计算有限长的叶片,叶片的下游存在尾迹涡,主要有两个漩涡区:一个在轮毂附近,一个在叶尖。
漩涡诱导速度可看成以下三个漩涡系叠加的合速:①中心涡,集中在转轴上②每个叶片的边界涡③每个叶片尖部形成的螺旋涡七、风力机的相似特性相似准则:所谓模型与风力机实物相似是指风轮与空气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空气在风轮内向流动过程相似,或者说它们在任一对应点的同名物理量之比保持常数。
流过风力机的气流属于不可压缩流体,理论上应满足几何相似、运动相似和雷诺数相等。
对风力机而言,后一个条件实际做不到,故一般仅以前两个条件作为模型和风力机实物的相似准则,并计及雷诺数。
风力发电工作原理风力发电是一种利用风能转换成电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
它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风轮转动驱动发电机发电。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
首先,风力发电的核心部件是风力发电机组,它由风轮、发电机、塔架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当风力发电机组安装在合适的地理环境中,当风速达到一定的程度时,风力发电机组就会开始工作。
风力发电机组的风轮是通过风的能量驱动旋转,而风轮的旋转则会带动发电机转子的旋转。
发电机转子的旋转产生感应电动势,最终输出交流电。
其次,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基于气流动能的转化。
当气流通过风轮时,风轮受到气流的冲击而旋转,这就是风力发电的基本原理。
风力发电机组利用风能的转化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调整叶片的角度和风轮的转速,使得风力发电机组在不同风速下都能够稳定工作,最大限度地转化风能为电能。
另外,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风能的捕捉与转换。
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设计得非常精巧,能够充分捕捉风能。
在风力发电机组内部,通过传动装置将风轮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发电机的旋转运动,最终产生电能。
而风力发电机组的塔架设计得非常坚固,能够确保发电机组在恶劣天气下依然能够安全运行。
最后,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基于风能资源的利用。
风力发电机组的选择和布局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来确定,以充分利用当地的风能资源。
同时,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也需要考虑到发电机组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以确保风力发电系统能够持续稳定地发电。
总的来说,风力发电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风能的转化和利用,通过风力发电机组的设计和运行,将风能转化成电能。
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在未来发电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风力发电机维护书籍
前言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风力发电已成为全球主要的清洁能源来源之一。
为确保风力发电机的高效、可靠运行,制定科学、系统的维护方案和操作指南是非常必要的。
本书旨在为风力发电场运营管理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全面的风机维护知识和实用操作指导。
第一章风力发电机概述
1.1 风力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2 风机主要部件介绍
1.3 风机分类及应用领域
第二章风机日常维护
2.1 外部检查
2.2 机舱内检查
2.3 电控系统检查
2.4 常见故障排除
第三章风机定期维护
3.1 季节性维护要点
3.2 主要部件检修
3.3 备件管理
第四章风机大修
4.1 大修流程
4.2 拆卸、更换程序
4.3 安装调试
第五章安全与环保
5.1 高空作业注意事项
5.2 危险品使用规范
5.3 环境保护措施
后记
综合运维策略对于提高发电效率、延长风机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至关重要。
希望本书能为风电行业的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