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穴术
- 格式:docx
- 大小:20.76 KB
- 文档页数:4
18禅武少林点穴少林一指禅点穴术有一指禅点穴功、技击点穴术和医疗点穴术三种。
从字面上理解,“一指禅”是佛教禅宗用语,意为万物归一。
一、少林一指禅点穴功少林一指禅点穴术强调医者应有强壮的体魄,有使用长劲、连绵劲、爆发劲的功底,这些都需要长期的练功来获得。
在先秦,推拿又称跷引、按跷。
早在《灵枢·官能篇》中就有记载:“爪苦手毒……手毒者,可使试按龟,置龟于器下而按其上,五十日而死矣。
”文中所描述的手法功夫显然非常人所有。
张介宾在《类经》注解中说:“导引,谓摇筋骨,动肢节,以行气血也。
”又说:“病在肢节,故用此法。
”说明练功疗法远在秦汉以前已成为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方法。
华佗就根据流水不腐的道理,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五禽戏”。
中国武术在形成流派之时,内功也相应诞生了。
内功能增强练武人的抗打力和杀伤力,在武术中占重要地位。
中国武术与医学又是一体的,武术是制人的技术,需要研究人体穴位、经络、骨骼等。
同时,练武人练功和切磋时常常受伤,需要自己或相互医治,武术不自觉地渗透到了中国医学领域。
少林伤科医家在临证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疗法。
少林一指禅点穴术除了强调医者积极锻炼功法,还有针对性地指导病人进行练功,以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肌体对各种功能的调节和控制能力,调整脏腑组织功能,增强机体的防病抗病能力,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少林伤科常用功法主要有少林内功、易筋经、调气功等。
少林内功源浅谈少林一指禅医疗点穴术文/王单一于武术强身的基本练功法,由于练功后增劲明显,强身健体作用大,后为中医推拿流派所采用,经历代相传,形成一套以静力性下肢裆式练习为主、结合上肢动作的练功方法,是推拿功法主要功种之一。
少林内功有别于其他练功方法的主要方面在于:不太强调吐纳与意守,而讲究蓄劲于指端,以力贯气,气贯四肢,强调下实上虚,着重锻炼下肢“霸力”和上肢灵活性。
要求上身正直,含胸拔背,脚尖内扣,足跟踏实,十趾抓地。
古传点穴术歌诀
古传点穴术歌诀一
人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
遇时遇穴如伤损,一时不治命要休。
子时走在心窝口,丑时须向涌泉求。
对口是寅山根卯,辰到天平已凤头。
午时却与中脘会,左右命宫分在未。
凤尾属申封门酉,丹肾俱在戌时位。
六宫直等亥时来,不教乳搏斯为贵。
古传点穴术歌诀二
寅时气血注于肺,卯时大肠辰时胃。
巳脾午心未小肠,膀胱申注酉肾注。
戌时包络亥三焦,子胆丑肝各定位。
古传点穴术歌诀三
子踝丑腰寅在目,卯面寅头巳手热。
午胸未腹申在心,酉背戌项亥股际。
古传点穴术歌诀四
严谨宪书定厥祥,狸猫捕鼠不吉昌。
白马最怕脘中力,阎王能杀状元郎。
古传点穴术歌诀五
上止天庭二太阳,气口血海四柔堂。
耳后受伤均不治,伤胎鱼笠即时亡。
前后二心并两肾,鱼睛目定甚张忙。
肋梢插手难于治,肾俞丹田最难挡。
夹脊断时休下药,正腰一笑立身亡。
伤人二乳及胸膛,百人百死到泉乡。
出气不收无药石,翻肚吐粪见阎王。
腮门髓出阴阳混,君则何须觅妙方。
绝密点穴术第一章人身四大秘穴解歌诀曰:人身四穴四大梁,青龙白虎前后藏。
按季对时穴受伤,就是神仙亦惊惶。
春夏青龙巳时醒,秋冬白虎惊戌时。
朝胸夜背须牢记,伤人出手武德留。
青龙受惊心即乱,面目青黄食无味,百药无效慢病亡。
白虎受伤人优险,寒热往来不得安。
病久伤肺终日咳,不入吾门死不知。
黄食无味,百药无效慢病亡。
白虎受伤人优险,寒热往来不得安。
病久伤肺终日咳,不入吾门死不知。
此四大穴乃人身最重要的穴位名曰青龙穴(左右各2穴),后边白虎(左右各2穴),此穴厉害在于若对时对位即以常人之力即可令人重伤而不知,等伤时已是久病入络,决不是一般医生及伤科跌打医生可以救治的。
如无本门单传秘方及独门外治技术手法,就是吃药按车计亦不可能断根痊愈的!厉不厉害!穴位位置:青龙穴在乳下三横处:白虎穴在肩胛骨下终点与脊柱连线的中点之处即是。
前后遥遥相对应,构成了死亡之方阵。
本穴受人点打拍抓,如有本门阴柔鹰爪劲之功底,则随时可以致人内伤而丝毫不知。
如无功底伤人则必对时对季节亦可重创敌人。
伤穴手法:(指无功底的一般人而言)青龙穴用锥子手(食指突出之拳法)或透骨拳击打。
(透骨拳用中之突出之拳法)即可。
白虎穴则用四指尖之力抽击或轻拍之即可。
吾门弟子看至此千万勿以为此两种方法如此简单而忽略,此两中手法乃任何点穴门派手法的不二法门,点穴的力道,绝不是明拳猛掌的伤人之法,点穴伤人实乃指尖之力,此绝非拳掌可以代替得了的。
切记!伤后出现的症状:青龙穴的部位比较敏感,轻力击打则有痛入心肺的感觉且痛感持久。
久治不愈或大意而不治(此穴受伤一般人都有可能自行缓解,即痛了一段时间后又不痛了)过一段时间可出现;无端心惊,胸闷、肋骨四周乱窜作痛,动则气喘,面上则可出现青黄之暗色。
重则饮食无味,饭量日少不会太在意,因此到发作之日实已中后期了,怎不难医呢!一般之感觉即:一到阴雨天、起风天则觉背部酸麻难忍,忽东忽西,腰酸无力,动则气喘咳嗽,喜睡觉而多梦等等。
重则病入膏肓、咳嗽痰中带血或吐血,极似中医之“肺痨之症”,缓慢在痛苦中死亡。
道家隔山点穴术-解法图片1 图片2 为了让道法爱好者了解并实践道法,这里特献上传统茅山道术中的隔山点穴术。
此技分武法和文法,武法者,可隔空制敌,随意封住对方的任何一个穴位和气脉,致使对方因穴位或气脉阻塞而急速形成奇怪的病症,而非得使用特定的文法来解除。
此法在古时为了让道法爱好者了解并实践道法,这里特献上传统茅山道术中的“隔山点穴”术。
此技分武法和文法,武法者,可隔空制敌,随意封住对方的任何一个穴位和气脉,致使对方因穴位或气脉阻塞而急速形成奇怪的病症,而非得使用特定的文法来解除。
此法在古时通常只用来对付偷盗者,用法后迫使盗贼归还原物,使其自省以从善,条件是若成心归还原物,即为其解除被封穴位或气脉。
现出于安全和纯善意行为,这里仅公开救治用的文法,此法除了可解除所有因各种手段致使穴位和气脉被封的情况(道法点穴、武功点穴、意外击伤致使的经络阻塞等),还可应用此法化解各种疑难病症以及各种邪法、信息病等,非常实用。
有兴趣者不妨验证,并在实践中不断感悟。
应用之妙,存乎一心。
方法很简单,若病人在现场,可令其放松站立或放松座于凳子,施治者位于距离患者正面或背面5米开外;若患者不在现场,不论其在何处,距离多远,均可进行遥治,只要能想像出患者的容貌和形态即可(认识或见过的人)。
应用之前,须先“看”一下症结所在位置,或感应一下症结所在部位,若都无法“看”或感应,可把整个人想像成一个小的整体笼统施治。
脚成丁字步或外八字,结起“铜钉诀”,左手中指对准症结所在位置,念三遍咒语:“月光靠月光,背光靠背光”,在胸前顺势逆时针划一个圆圈(意想或感觉此圆圈金光闪闪),以较快的速度用“铜钉诀”把此金光闪闪的圆圈向症结部位点送过去(螺旋形光气),并打入症结部位,即可解除被封状态,患者很快能得于康复。
注:打出圆圈的同时,左脚往前一跺,并喊一声(早上“科”;中午“哄”;下午“缺”)。
“铜钉诀” 的结法可分为两个步骤,请看以下图片图片1图片2。
点穴解穴秘诀(实用版)点穴解穴疗伤秘诀——点穴法功理要点——一、点穴总论拳家言:夫点穴术具闭交通之通,断运输之功。
人之一身,外而五官四肢,内而五脏六腑,皆以筋络为线索,血脉为灌溉。
经络断,则缺乏活动之能;血脉停,则间其知觉之效。
人体有穴 365处 ,(秦朝以前 ), 其中有大穴 :108,小穴 257(包括致命穴和主晕穴) , 诸穴大同小异,主晕穴虽不足以制命,亦可使暴客暂时失去抵抗力;主伤穴可以使歹徒断肢、脱臼、出血,即致残也;主死穴,即致命也,此法万遇不得施也。
先师遗训益教旨:“劝君习武尚德葆侠,练体健身,切莫无故伤人也” 。
1、为什么用点穴术击人体某些穴位会致人于死晕或伤残呢?在经络的意义上,古人说得很明白,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主要通道 , 是人体各个部位之间互相连结的途径。
它遍布于全身。
如《难经》说:“经脉者,行血气, 通阴阳,以荣于身者也。
”人体所有的脏腑、器官、孔窍以及皮毛、筋肉、骨骼等组织, 就是依靠经络 luo 的沟通和联系,而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
外邪侵犯人体,通过筋络二由表入里,传入内脏。
如《素问·缪miu 刺论》说:“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舍去皮毛。
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舍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盛,五脏乃伤,此邪之从皮毛而入,极于五脏之次也” 。
五脏即五脏。
中医学中脏腑的理论将人体分成脏与腑两大类:心、肺、脾、肝、肾, 称为五脏;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称为六腑。
化生和贮藏精气是五脏的功能;腐熟水谷、传化糟粕 po 是六腑的功能。
《素问·五脏别论》载:“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泄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
脏腑功能的产生,主要赖于脏腑之气。
脏腑之气即是真气通过经络输送至脏腑而发生作用时,称为脏腑之气。
假如一个人的真气不足,则脏腑之气也就随之虚弱,而脏腑的功能必然相应地减退。
少林绝学点穴术开穴经络图被武林中人视为出少林绝学---点穴术开穴经络图---被武林中人视为出奇致胜、制敌之绝技。
2011-03-08 09:33少林绝学---点穴术开穴经络图---被武林中人视为出奇致胜、制敌之绝技。
少林点穴术是少林功夫的绝学,它是以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通过指、拳、肘、膝或器械点、拿、击、刺敌身重要穴位或经络,使之丧失或减弱格斗能力的一种技击术。
因其具有一定的实战价值,常于瞬息间制敌,故被武林中人视为出奇致胜、制敌之绝技。
人体有十二经络,反应在体表上相应的部位即为穴位。
如在短时间内,将超过人体承受极限的力量施于经络或穴位上,可通过震动及神经传导,使人体产生一系列病态反应,甚至可导致死亡。
在少林点穴术中最为讲究的是关于"血头"的说法,认为通过掌握人体气血的运行时间和规律,不但可以杀伤对手,还可以治疗病人和掌握生活规律,本文因为篇幅因素仅仅先阐述人体经络开穴运行时间。
少林前辈武僧云:"气血头者五枝也,上下两枝,左右两枝,正中前一枝。
"以正中一枝诸穴者,最为要害。
出手点时,应视准而力猛,中者必应。
气血还有正头和直头之说,气血正头为猛,气血直头为冲。
少林点穴歌诀曰:点穴之妙在血头何时点打须追求何时正头注何处何时气血经穴流五枝血头须详辨丝毫偏误不可有更考时辰多幻变悉知五枝血注头切记交手抢直头若失良机命要休劝君切莫忘练气点穴无气功白丢凌晨3点-5点(寅时)是肺经开穴运行的时间。
寅时肺经旺,寅时睡得熟,色红精气足。
"肺朝百脉。
"肝在丑时把血液推陈出新之后,将新鲜血液提供给肺,通过肺送往全身。
所以,人在清晨面色红润,精力充沛。
寅时,有肺病者反映最为强烈,如剧咳或哮喘而醒。
虚症:皮肤免疫力下降,天寒手足冰冷、麻痹、咽喉干、咳嗽等。
实证:呼吸不畅、咽喉异常、胸闷、气喘、扁桃炎、咳嗽、肩背酸痛易患痔疮等饮食多选择:白菜、梨子、豆腐、豆浆、牛奶。
江湖失传已久的点穴术、五百钱点穴术、江湖点穴奇术秘籍96本很多人了解到点穴术是从影视剧里,作为一个江西人我认为点穴真实存在,从小就有听说点穴术的传说。
包括很多人家里有一些点穴术的手抄本。
不过现在很多手抄本销毁了或者丢失了。
点穴术确实存在,只是现在会的人很少,另外点穴术不像其他拳术有直接的技击作用,练习后有可以看到效果。
点穴术练习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很辛苦。
在实战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会点穴术的人必定是医学高手。
当然这是个人的理解,可能有很多不正确的地方。
我只是说说我们的经历,那时候我还在上小学六年级,在学校住宿,乡镇中心校,应该是九四年的时候,晚上在宿舍里,两个同学在那开玩笑学着电视里我记得那部电视叫做白眉大侠。
学着里面点穴,就点了一下腋窝旁边,然后那个同学一直说胳膊疼,举不起来胳膊。
一开始我们他装的,后来才知道是真的,一动就很疼,去了好多地方医治,后来是中医用针灸治好的,那时候花了六千块在那农村一般的人还是很肉疼的,我记得点穴那个同学被他爸打得很惨!我见过手抄本,作用,伤人于无形。
不能用来防身,被点者当场不会有什么症状,过了几天症状才会出现,身体不适,身体日渐虚弱,西医查不出病因。
其它答案,逝去的武林,或者其它说外力物理性破坏什么的,这个在科学上的定义属于格斗技巧,不是点穴。
点穴必须身体接触,拍一下,碰一下都行。
你只要不让别人无缘无故触碰到你就行。
还有一种,属于巫术,经过施法的器物就中招,症状也是过几天发作,身体变差,去医院检查无结果,身体越发虚弱。
这2种,第一种的方法我见过手抄本的救人之法,是解穴治人之法。
第二种,我亲戚碰到过,去医院检查无果,身体日渐虚弱,解法,需要懂法的人解法。
以上情况一个是自己接触爷爷笔记看到的,另一个是亲戚亲身经历的。
说服力都很强,以为假的你们洗洗睡吧。
认为我在写小说的你们也不要说啥人的血,有一头。
日夜奔走不停留。
遇时遇穴若损伤。
一时不治命要休。
中医里,人身上365个穴位。
凌空点穴术凌空点穴术,精微奥妙,凶狠凌厉,非有德者不传。
此术因杀人伤人易如反掌,故师传弟子时必命其立下重誓,不至危及习者性命之地步,决不使用此术,故历来知者习者甚少。
凌空点穴之术,要循序渐进。
初习百日,以指触人,无不痛入腠理。
至此以后,切不可轻与人试功。
至大成境界,则不须以指触敌,距敌丈外运气于指,指至气亦;凌空而至,顽敌立倒。
若外再加修子午流注之技,则无论何种护身功夫,遇此技必气破中穴,死伤只在俄顷之间。
此术相传从空门传出,习者宜体佛门强身御侮之旨,不可好勇斗狠轻伤人命,否则,害人即害己,切切慎之!此凌空点穴术分内功、眼功、外功三部,现分述于下。
内功:一、习者于每日清晨5至7时起床,先到室外空气清新之处站立。
双脚与肩宽,双手叉腰,沉肩坠肘,以鼻匀、深、长地吸气,然后尽力以口吐出。
如此呼吸三至五度,回到室内,进入内功训练。
习者盘双腿于床上,如不能双盘,则单盘、自然盘,甚至坐在椅上双脚垂放地上均可。
挺胸竖脊,使头顶百会与会阴穴成一直线,但不可生硬勉强。
双手重叠手心向上,右手放在左手心上,两大拇指轻轻相抵,沉肩坠肘,全身放松。
然后意念下照小腹丹田穴,吸气时意想宇宙中之真气如气柱般进入丹田小腹,呼气时意想小腹中之气由大团而凝聚成鸡蛋大小之气珠,此珠洁白而发出强烈白光。
呼吸均须柔和缓慢,否则,过快而难以入静。
按上法练习半小时至45分钟后,下床轻轻活动手脚,使全身慢慢活动开来。
活动至身体微微发热后,再习运气之法。
习者双脚分开约两尺宽,双膝微屈成高桩马步站立(不致浪费体力),双手握拳,拳心向上,抱于两腰侧;沉肩坠肘,头正身直,百会与会阴仍成一线,全身放松。
然后身体微向左转,右手臂内旋,食指伸出指向前方,同时鼻匀、深、长地呼气。
意念气自丹田经膻中至肩井,再经肘部曲池穴运至食指。
开始宜慢,熟练后可适当加快。
吸气时也宜匀、深、长,同时右手臂外旋收回于腰间,意念气由原路线返回丹田。
然后呼气,左手内旋伸出、气运左食指,各要点与右侧同。
指针点穴按摩术介绍指针点穴术亦称指针点穴按摩术。
载于《内经》后流传于世,因其分支较少,故世人只知按摩术,不知有指针点穴按摩术,分支一为四川青城山,一支为湖南瞿州,其他不详。
指针点穴按摩术属于内功导引按跷术,是内功和中医按摩疗法内在机制紧密结合的一种独特的医疗方法。
其特点是不注针,不服药,仅用双手,即生疗效,于物资,时间都很经济。
指针点穴按摩术是以内功为基础的,其方法技术湮没在民间后即自成流派体系,各流派之间大多“门户保守”,宁愿失传,不肯轻易示人,且练功讲究口传心授,治病推崇心领神会,致使文字记载鲜见。
我于1995年在青城山得拜恩师睿智道长得习指针点穴术,1998年开始应用此术济人。
一、指针点穴按摩术手法的意义《医宗金鉴·正骨心法·手法总论》云:“盖一身之骨体即非一致,而十二经筋之罗列序属又各不同,故必素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
或拽之离而复合,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其斜,或完其阙,则骨之截断,碎断,筋之驰,纵,卷,挛,翻,转,离,合,虽在肉里,以手扪之,自悉其情。
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
”指针点穴按摩术注重内功的外发的作用及相应的力度,以意·气·力三方面依倚而施。
通过积一身内功充运于双手,作用于人体,指点于穴位,按跷于关窍,恢复,提高经络外内深浅两层的功能,以影响脏腑,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状态,达到治愈沉疴旧疾与疑难杂症的目的。
指针点穴按摩术强调功与医的结合,整个施术过程既要发放内气于患者,始终带气操作,又要通晓医学知识,内功学知识,充分发挥气的作用。
这样,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毫无痛苦,乐于接受。
这是指针点穴按摩术与针灸疗法的本质区别。
二、指针点穴按摩术手法的要求1.手法合理,用无空指。
2.层次分明,动作连贯。
3.得机得势,气至而透达。
4.干净利索,患者不知其苦。
5.舒展美观,文明大方。
6.由表入里,深入浅出。
武林失传绝学《点穴秘籍》一百册全集武侠中的点穴,还有内力,换到西方,就是魔法。
有神秘的功效,却说不清楚是为什么。
你觉得魔法存在么?为何不去找找霍格华兹呢?事实是,人类的身体本来就不耐操。
人类并不是因为耐操才活到现在的。
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的现代人,都是肌肉松弛,骨骼软弱,皮肤柔软……可以说,全身都是弱点,全身都不耐操。
关于“点穴”功夫到底存在不存在?擒拿功夫中是否存在“点穴”技巧这类问题?大家不用怀疑,中国功夫不仅有点穴这门技术,且这门功夫在实战中的效果还非常恐怖。
同时,点穴也不是像以前香港武侠片里演的那样,傻乎乎的伸一根手指,当面隔着衣物就往人身上乱点?甚至还搞出什么一阳指那样“凌空点穴”的那种用法?点穴不但不神奇,其实反而就是包含在传统擒拿体系之中的。
“擒拿”中的“擒”,指的就是关节技,而“拿”;其实就是指点穴。
所谓点穴,其实应用起来更像是在拿穴,是指在捏拿过程中压迫对手穴道。
是一门控制住敌方手腕、手指、头颈、面部等要害后,用手指瞬间发力压迫对手的某些特定穴位,让敌手瞬间脱力甚至丧失意识的技术。
比如以前民间流传的用手指“压人中”就可以让一个昏迷的人醒过来的土方法,其实就是一种粗浅的点穴技巧。
据我了解江西清江镇最为出名,即江西省樟树市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
五百钱又名小手,点穴的一种流派,传男不传女,相传学此功夫要花五百个铜钱抑或要五百个铜钱解穴。
使用此功夫的人都是采取偷袭或乘人不备以劝架、借过的当口实施,所点穴位均以生效时间长短为手法高低,一般几日或数月后出现麻痛痹瘫寒血死等症状,非常阴毒。
我耳闻目染在南昌地区身边的邻居老人亲戚朋友传闻中,他们亲朋好友被五百钱点死的不下数人,起因多是得罪了外乡人之后不需多日就莫名暴毙,反正在丰城、樟树、高安、南昌地区与人冲突之后身体不适必定会怀疑对方下了五百钱,前提是双方并未拳脚伤人。
对方一般假装示弱,拍拍另一方肩头以示赔理道歉状之后就会产生五百钱的症状。
很多会此功夫的人会点或捏穴,但不会解穴,害人不浅呀!还有一个就是丰城,是全国点穴最出名也是最厉害的地方,丰城老一辈人很忌讳别人拍肩膀,或者是抽烟借火之类的,因为以前穷的时候,很多人靠点穴混饭吃。
民间高人身怀绝技点穴神功再现《射雕英雄传》里,一灯大师用“一阳指”点穴让黄蓉内伤痊愈。
武侠小说中高来高去的功夫究竟是真是虚?近日,几位民间身怀绝技的神功高人,透过媒体陆续传扬出来。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有一位“化武功为医术”的“点穴奇人”林超雄教授,一指发力可逾百斤,能治瘫痪症、妇科病等多种奇难杂症。
江西萍乡也出现一位民间点穴高手谢启平,他出神入化,能够轻而易举地找到人的死穴。
在电视机前,他轻轻一点,活蹦乱跳的鸡转眼奄奄一息,再通过解穴手法把濒死的鸡救活。
北京内家拳高手张建光钻研点穴法十年有成,身怀神功绝技,近日通过中国中医科学院点穴试验,显示穴位经络确实存在。
七岁即跟随祖父辈学习点穴的八旬老汉李兴林,十六岁凭藉一身功夫一连撂倒四个日本武士道高手,退休后当起了义务治安巡查员,使用点穴绝技抓了上百个小偷……他们的故事引人好奇,也启人省思。
尽管习得高超武艺的过程不同,但同样指出一个关键特质:端正品行、重德行善才能得到传承。
西医进行大量的人体解剖,始终找不到经络的存在,然而倘若经络不存在,穴位就成了无稽之谈;穴位不存在,何来点穴治病?但是,这些真实故事证实了看不见、摸不着的人体经络穴道确实存在!肉眼看不见,是否等同不存在?点穴神功可治病也可致命文◎季达西方医学虽找不到脉络和穴位,但点穴治病一直是传统中医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
(新纪元资料室)武侠小说里,武林高手轻轻一点就能把人定住几个小时不动弹,其中的科学道理何在?点穴治病是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在中国已承传了几千年。
而在传统武术中,点穴功夫则是足以致命的秘传绝招,必须严格挑选重德行善的徒弟。
中国的传统医学中,脉和穴都非常重要。
过去,西方医学并不承认中医的所谓脉络和穴位,但由于行之有效的点穴、推拿和针灸都依靠脉穴理论,因此采取了“姑妄信之”的态度。
“脉,其实就是人身体能量通道;穴,就是这些通道中最重要的一些关键点。
”洛杉矶Alhambra大学中医教授李有甫把脉络和穴位总结成简单的语言。
中医点穴疗法的技巧关于《中医点穴疗法的技巧》,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伴随着如今愈来愈多的人对中医学点穴疗法的认同,许多有慢性疾病的病人都是挑选那样一种安全性便捷的方法来开展平时医护,可是在中医学点穴术层面的确需要大伙儿掌握一些好用的方法,才可以做到非常好的防病的目地,那麼中医学点穴疗法的方法有什么呢?上边我根据好多个层面给大伙儿来一一做一个表述。
点穴术的技巧分成平揉法、压放法、皮肤点玩法、经脉循按法、五行联使用方法等五种基本技巧。
除此之外,也有头部推运法、背部循压法、四肢摇运法等以及他輔助技巧。
平揉法就是指平而揉之之意。
说白了平,即不能倾斜,维持适度的水准。
“揉”是按照摩的姿势,是“按劲”和“摩劲”二者相互之间融合的姿势。
按劲是重手按着肌肉没动,摩劲是轻手摩着皮肤不断;没动为静属阴,不断为动履阳。
而揉是“按”、“摩”融合的充分发挥,具备调整阳阴的功效。
平揉法的具体步骤是:求美者的中拇指节点在病人的穴道上,继从大拇指端抵中拇指里侧第一手关节,再以无名指与右手无名指压紧中拇指第一手关节的两侧,以作輔助中拇指之势,有利于中拇指的实际操作。
随后,用中手指尖在穴道上,作圆卷形的平揉,带有按、摩二者之意。
因此,揉的指内孔,应深陷穴道皮肤之中,那样揉动,就可以不离去皮肤。
平揉1个圆形为l次,一般以50-100次为标准。
而频次的调整,应伴随着病况来决策。
平揉法的揉转,尽管是在穴道上实际操作,但因为持续平揉的刺激性,在穴道组织中,也造成酸软或酸困等觉得,能使穴道组织产生变化,造成生理学上的功能调整,而产生抵御病症的功效。
另外,在揉的姿势上,无论速率的速度,都是立即地推动血液的循环系统。
依据血液循环系统在身体组织的生理学关联,这一技巧,在全部点穴术中是十分关键的。
技巧的轻和重,要依据患者身体素质的胖瘦、病况的新久而定。
身体素质柔弱和病况年长者,用轻技巧;身体素质肥硕和新病患,用重技巧。
但有时候肥硕者也有效轻技巧,柔弱者也有效重技巧。
一学即会一用就灵的独穴疗法+特效点穴治病歌诀点穴能伤人,又能救人。
伤人为恶,救人为善。
往往在一般药石难愈之疾使用点穴治疗可霍然而愈。
下面介绍一学即会一用就灵的独穴疗法。
一、腰部扭伤点穴救治术常见练武者活动欠佳致使腰肌损伤,一歇5-7天方敢活动,影响了练功进程,下面介绍的就是令你在3分钟内即可令扭伤者行走自如点穴秘术;不论摔伤哪侧腰肌,即先按那侧大拇指后的“太冲穴”一分钟,然后再按另一脚的“太冲穴”一分钟,之后双侧的“太冲穴”再按一分钟。
注意:1、本术对腰扭伤患者愈严重愈有效。
2、在3天内救治效果更好。
3、点穴得用力令患者必须有强烈的酸胀感方才有效。
二、脚腕扭伤点穴术脚腕扭伤的机会比腰部还要多,是各种扭伤的总和,而且轻微的扭伤即严重影响活动,本法最简单:强力刺激脚底涌泉穴,用拇指强烈按压令患者有强烈的刺痛感,如拇指力量不够时可用中指弯曲用力顶压,令病人有吃不消的感觉即可,约3 - 5分钟即可活动自如。
三、急症点穴治病术1、a跌打摔昏用拇指压:人中穴、合谷穴、百会穴、大椎穴即可(用公鸡冠血点入鼻内即醒)。
b打伤气急欲绝按压:肺愈穴、檀中穴、神门穴。
附:内治法:昏死后用白糖冲热酒,用白糖二至三两冲热酒饮服,不引酒者用温开水冲白糖愈堕愈妙,无论受伤有多重,服之可免淤血攻心,切勿轻心。
如牙关紧闭用半夏在肋边擦,牙关自开灌入。
如无半夏打开一牙灌入,此法甚妙,安全实用。
360经验口袋布袋先生c跌打痛昏的救醒法:取承泣穴、太阳穴、檀中穴(见上图)按摩片刻即可。
此昏后可急用小孩童便(5岁以下)越多越好,服之可免淤血攻心。
d、中暑(俗称发痧)推拿法:重拿合谷穴(见上图)、内关穴、人中穴(见上图)以醒为度。
然后拿委中穴、按足三里穴一分钟,待其醒后取坐势,再拿风池穴十五至二十次。
如胸闷则横擦胸部以热为度,最后拿肩井穴十五至二十次。
暑日野外行路,中暑昏迷,求医不得:取道旁热土围在病人肚脐周围,围成圈,令人小便其中即可醒来。
什么是点穴术?点穴术,又称为穴位按摩疗法,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
它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和平衡体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效果。
点穴术源自于中医学的经络理论,认为人体有365个穴位相互连接,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点穴术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
一、点穴术的起源与发展1.古代医家对点穴术的论述古代医家《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点穴术的论述。
书中明确指出,“病从阳入,治病从阴出”,强调了人体经络的重要性。
2.民间医学的智慧点穴术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医学,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通过积累和总结,点穴术逐渐演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向科学化发展。
二、点穴术的原理和效果1.经络学说与穴位选择点穴术是基于经络理论的治疗法门,主要通过按摩或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穴位来达到治疗效果。
根据具体的疾病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气血的运行,达到疏通经络、益气养血的目的。
2.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刺激穴位,点穴术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进激素的分泌与调节,达到平衡体内各个系统的效果。
例如,刺激“关元”穴位可以平衡肾上腺分泌,改善睡眠质量。
3.促进血液循环点穴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微循环的功能,有助于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改善心脏供血,减轻心脏负担。
三、点穴术的常见应用1.缓解疼痛点穴术可用于缓解各类疼痛,如头痛、牙痛、腰酸背痛等。
通过按摩相应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达到止痛效果。
2.调理内脏点穴术可以通过刺激脏腑经络的相关穴位,调节内脏功能,促进消化、排泄等生理过程。
例如,刺激“足三里”穴位可以改善消化不良,促进胃肠蠕动。
3.增强免疫力点穴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运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
例如,刺激“大椎”穴位可以促进脑下垂体的分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武术点穴术口诀1.引言1.1 概述武术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传统中国武技,其独特的技术和哲学理念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和追求。
其中,点穴术作为武术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更是备受瞩目。
点穴术是一种利用特定的手法和技巧刺激人体穴位的技术。
通过按摩、戳压或者轻拍等手法,可以达到调节气血、舒缓疼痛、促进身体健康的效果。
从古至今,点穴术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医学、保健和武术领域。
它不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一些武术流派的核心技术之一。
点穴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人体经络系统中的穴位,调节和平衡身体的气血运行。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经络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贯穿于全身,连接了各个器官和组织。
而穴位则是经络上具有特定功能的特殊点位。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从而改善各种身体不适和疾病。
点穴术在武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点穴术可以用于攻防转化,帮助武术者在战斗中有效地制敌。
通过准确刺激对方的穴位,可以让对方瘫痪、失去反击能力,甚至昏迷倒地。
另一方面,点穴术也是武术修行中的重要技术,通过刺激自身穴位,可以增强身体的耐力、灵敏性和力量,提高武术技艺的水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点穴术也得到了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许多研究证实,点穴术不仅可以调节身体的生理功能,还可以影响人的心理状态,具有舒缓压力、缓解焦虑和改善睡眠的效果。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点穴术的重要性,并探索学习和应用这一技术。
在学习点穴术时,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纯粹依靠书本或网上资料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最好能够寻找一位经验丰富的师傅进行指导。
此外,需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安全性,遵循正确的指导和操作方法,避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总之,点穴术作为武术中的重要技术,具有众多的益处和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用于武术实战,还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和心理平衡。
通过深入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点穴术,将其应用于自身的武术修行和生活中,从而获得更丰富的成果和体验。
点穴术的具体练习方法如同其他许多中国武术一样,缺少完整的文字材料,许多关键性的问题仍然是师徒之间口耳相传(这里的前提是点穴术的确真实存在)。
中国武术中的点穴术的点穴取穴和中医家一样,都是依据针灸铜人。
而在实际的练习当中,多用木人,把穴位标记在上面,进行练习。
《少林点穴法》记载[4]:“取较坚硬的木材抛光,制一木人,身上先绘标出某一经的诸穴,循其经络点其穴位。
初艺成,另换一经,依上法习之。
依次增加。
将人身全部穴位练熟后,可合并通练。
”
由于穴位面积很小,因此打击时多用指,偶尔也用拳、肘、膝等[2]。
因而指法的练习成为了点穴术必不可少的一环。
此外,武术器械中的判官笔、铁扇, 剑术等也有点穴的作用。
另外还有传闻中的暗器点穴[2]。
对点穴术的怀疑[编辑]
点穴术的理论基础——经络和穴位本身,在目前的科学上还是一个有待证实的问题,而关于点穴术的各种神奇的传闻更是让人对他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武术家赵道新对此就持怀疑态度[2],他认为“据我所知,古今中外还未有一名点穴师或一种点穴术经过了严格的鉴定和认证。
假设点穴学说为真,那么,人与人在游戏竞技或角斗厮杀时,必然存在有意无意的偶然击中穴道上的那个东西的可能性。
我从拳一生....在数不清的格斗中为点穴术碰巧灵验创造了如此大的机会,然无论直
接经验或间接经验....没有一宗事件可能证实点穴的说法。
”他认为这要么是点穴术是假的,要么点穴术的命中成功率极低。
尤其是在格斗中,双方都处在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此时打击面积及其小的穴位命中的几率实在太低。
文学描写中的点穴术[编辑]
在很多的武侠小说和功夫片中都有对于点穴术的神奇描述。
被点中穴位的人重则毙命,轻则伤残。
此外还可以封住穴道,使人不能动弹。
另外还有各种解穴手法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