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车身钢板的选用
- 格式:pdf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46
汽车钢板的性能要求及种类总述:常规车中各种钢材在汽车总重中所占比例为70%左右,其中钢板约占50%以上,优质钢(齿轮钢、轴承钢、弹簧钢等)占30%,型钢占6%,带钢占3%,金属制品及其它占1%。
汽车用钢材种类中主要是各类板带钢,按生产工艺不同,可分为热轧板(热轧薄板、中厚板)和冷轧板(普冷板、镀层板);按钢板强度不同,可分为以IF钢(无间隙原子钢)为代表的具有超深冲性能的软钢系列和以TRIP(相变诱发塑性钢)钢为代表的高强度钢系列,通常深冲钢是铝镇静钢和无间隙原子钢,高强度钢和超高强度钢是低合金钢、DP钢(双相钢)、TRIP钢、TWIP钢(挛生诱发塑性钢)和马氏体钢等;按钢板性能区分,可分为深冲钢(IF)、烘烤硬化钢(BH)、低合金高强度钢(HSLA)、高强度钢(HS)、超高强度钢等;按加工方法分,可分为沸腾钢、铝镇静钢、镀锌钢板等;按组织结构和成分分类,有含磷钢、含铜钢、无间隙原子钢、双相钢、TRIP钢、马氏体钢等。
汽车板板厚范围一般为0.4~4.0mm,宽度为600~1950mm。
用量较大的厚度为1.0、0.8、0.75、0.7mm。
汽车板内部质量要求:⑴成分合理、均匀。
通过炼铁、炼钢过程对铁水、钢水成分控制,使S、P、N、O、H质量分数的总量低于1.0×10-4,低碳或超低碳的碳质量分数低于1.0×10-5,微合金化元素的质量分数控制在0.02%以内;⑵为保证优质高强度钢板的综合性能,热轧板带加工应采取控制冷却技术;⑶为保证冷轧产品的力学性能均匀,冷轧板的退火工艺要求严格;⑷镀层钢板应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如耐表面锈蚀能力、耐穿孔锈蚀能力。
汽车板工艺性能要求:良好的成型性能(大件冲压流线型),良好的焊接性能,良好的喷涂性(喷漆处理),高强性能(抵抗外力冲击),足够的抗凹陷性及刚度(吸收冲撞能量)。
汽车板表面质量要求:表面无缺陷,良好的表面清洁性,适当的粗糙度,最好在R a=0.6~1.5μm。
汽车用钢的分类和性能要求外覆盖件翼子板、侧围外板、车门外板、发动机罩外板、行李箱盖外板等各暴露部分,因而对表面质量要求高,必须具有抗腐蚀能力;同时应保证强度和刚性的要求,并具有良好的抗凹陷性;再者,要求有良好的成型性,但也应在一定厚度之下,一般使用料厚0.6mm-1.0mm 之间的薄板,且使用表面有涂层的镀锌或锌铁合金钢板。
由于发动机罩、车门、行李箱盖等外板对刚度和成型性有要求,当前多采用BH 烘烤硬化钢、或者DP450 双相钢;一般抗拉强度≥300Mpa,n≥0.21;r≥1.3;δ≥34%;屈强比≤0.61,这样也达到减轻车体重量的效果。
内覆盖件内覆盖件变形复杂,深拉延多,因此对塑性应变比和延伸率要求高,由于变形大,对变形均匀性也要求较高,料厚一般选用0.8mm-1.2mm,n≥0.24;r≥1.5;δ≥42%;屈强比≤0.61,同样也需要具备一定的防腐能力。
功能件载荷甚至冲击,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中如门柱、窗柱等结构件,抗拉要求在600Mpa,当前多选择双相DP 钢、相变诱导塑性TRIP 等高强度钢,既要保证有好的成型性,也要保证强度要求,门柱内板强度一般选用300Mpa 以,n≥0.24;r≥1.4;δ≥45%。
功能件如门柱、门框、横梁、加强梁等,这类零件需要承受一定的载荷甚至冲击,要求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其中如门柱、窗柱等结构件,抗拉要求在600Mpa,当前多选择双相DP 钢、相变诱导塑性TRIP 等高强度钢,既要保证有好的成型性,也要保证强度要求,门柱内板强度一般选用300Mpa 以上,n≥0.24;r≥1.4;δ≥45%。
加强板类零件加强板零件一般有三种:1、在一些局部受到集中载荷作用的制件上,增加加强可分担部分载荷,提高该部位的刚度;2、采用具有吸振功能的钢板作为加强,以起到减振作用,保证整车安全性;3、另外一些加强板同时也是结构件,需要腐蚀功能,如挡泥板、下边梁等,其强度要求也高,要求在300Mpa以上,≥0.21;r≥1.3;δ≥34%,屈强比小于0.66。
常见车身钢材的种类车身钢材是指用于汽车车身的金属材料。
由于不同部位对材料的要求不同,因此车身钢材也有多种不同的种类。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车身钢材。
1. 高强度钢高强度钢是一种具有较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高强度钢被广泛应用于车身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车顶、车门、底盘等。
高强度钢可以提高汽车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同时减轻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碰撞安全性能。
2. 超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是一种具有更高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的钢材。
它通常用于汽车车身的保护部位,如车身柱、侧门梁等。
超高强度钢的使用可以提高汽车的抗碰撞能力,保护车内乘员的安全。
3. 不锈钢不锈钢是一种具有耐腐蚀性能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不锈钢常用于外部装饰件、排气系统和零部件等。
不锈钢不容易生锈,能够保持车身的美观和耐用性。
4. 钢铝复合材料钢铝复合材料是由钢与铝两种金属材料通过冷轧、热轧等工艺复合而成的一种材料。
在汽车制造中,钢铝复合材料常用于车身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车顶、车门等。
钢铝复合材料既具有钢材的高强度和刚度,又具有铝材的轻量化特点,能够在保证车身强度的同时减轻车身重量。
5. 镀锌钢板镀锌钢板是一种将钢板表面镀上一层锌的材料。
在汽车制造中,镀锌钢板常用于车身的防腐处理。
镀锌钢板具有良好的防腐性能,能够延长车身的使用寿命。
6. 硅钢硅钢是一种具有高硬度和低磁导率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硅钢常用于汽车发动机的磁性材料。
硅钢能够降低发动机的磁滞损耗,提高发动机的能效和动力性能。
7. 高铝钢高铝钢是一种含铝量较高的钢材。
在汽车制造中,高铝钢常用于车身结构的关键部位,如车顶、车门等。
高铝钢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可焊性,能够提高车身的耐久性和安全性能。
总结:车身钢材的种类有很多,每种材料都有其特定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车身钢材,可以提高汽车的结构强度、降低车身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碰撞安全性能。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车身钢材将不断创新和发展,为汽车行业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汽车车身材质的比较和选择建议在选择汽车时,车身材质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不同的车身材质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了解比较各种车身材质的特点,对于选择最适合个人需求的汽车至关重要。
1. 钢铁材质钢铁材质是最常见的汽车车身材质之一。
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性,能够提供良好的安全性能和抗撞击能力。
此外,钢铁材质相对较廉价,易于加工和修复。
然而,钢铁材质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重量较大,对于燃油经济性和车辆操控性能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2. 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在汽车制造领域越来越受到青睐。
相对于钢铁材质,铝合金具有较低的密度,因此车身重量更轻。
这种轻量化设计有助于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此外,铝合金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和高强度,使得车身结构更加坚固耐用。
然而,铝合金材质相对较昂贵,对于制造成本造成一定的影响。
3. 碳纤维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是一种具有极高强度和轻量化特性的材料。
相对于金属材质,碳纤维车身可以减少车重,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此外,碳纤维具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和抗疲劳性能,使得车辆使用寿命更长。
然而,碳纤维材料的造价较高,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可能不太实惠。
综合比较各种车身材质的特点,最适合个人需求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安全性能:车辆的安全性能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钢铁车身具有较高的强度和抗撞击能力,因此对于安全性要求较高的消费者来说是较好的选择。
铝合金和碳纤维车身也具有优异的抗撞击能力,但相对于钢铁车身略逊一筹。
2. 燃油经济性:轻量化设计可以显著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因此,如果对于燃油经济性有较高要求,铝合金或碳纤维车身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然而,对于日常通勤和城市驾驶来说,这种差异可能对实际驾驶成本的影响并不明显。
3. 维护成本:不同材质的车身维护成本也有所差异。
钢铁材质较为常见且易于加工,因此维修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铝合金和碳纤维材质相对较贵,维修和替换成本也较高,尤其是在碰撞事故后的修复费用。
汽车钢板使用的标准一、钢材质量1.汽车钢板必须采用符合相关标准的优质钢材,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抗疲劳性能。
2.钢材的化学成分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保证钢材的韧性和耐久性。
3.钢材应具备一定的抗腐蚀性能,以应对汽车使用环境中的腐蚀因素。
二、尺寸精度1.汽车钢板的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精度高,公差范围小。
2.钢材的厚度、宽度、长度等参数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成型性和装配性。
3.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零件,如车门、车架等,其尺寸精度要求更高,以保证良好的装配性和密封性。
三、形状精度1.汽车钢板应具备一定的形状精度,以保证成型性和装配性。
2.钢材的弯曲度、平整度、角度等应符合相关标准,以保证汽车钢板的外观和使用性能。
3.对于有特殊要求的零件,如车轮、刹车片等,其形状精度要求更高,以保证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性。
四、表面处理1.汽车钢板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以提高钢板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2.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涂层、电镀、热处理等,应根据汽车钢板的种类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3.表面处理后,钢板应具有良好的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能。
五、加工性能1.汽车钢板应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包括切割、弯曲、冲压、焊接等。
2.钢材的硬度、韧性等应符合加工要求,以保证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
3.对于复杂形状和精细要求的零件,应采用先进的加工设备和工艺,以实现高质量的加工和制造。
六、耐久性能1.汽车钢板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包括抗疲劳性能、耐腐蚀性能等。
2.在汽车使用过程中,钢板应能够承受各种应力、应变和环境因素的作用,而不发生过早的疲劳和损坏。
3.为提高钢板的耐久性能,可采用高强度钢材、表面处理等方法。
七、环保要求1.汽车钢板应采用环保材料和生产工艺,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
2.采用无毒或低毒的涂料和粘合剂,减少对操作人员和乘客的影响。
3.汽车制造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降低噪音、减少废弃物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乘用车用钢板厚度标准
一、汽车钢板厚度范围
汽车钢板是指用于汽车制造的特种材料,其厚度范围一般为0.5mm ~ 4.5mm。
不同厚度的钢板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和成本。
一般来说,汽车正面吸收能力强的部位采用较厚的钢板,而弯曲部位采用较薄的钢板。
二、不同厚度钢板的应用
1. 0.5mm ~ 1.0mm钢板:用于车身结构中较为薄弱的部位,如门板等。
这种钢板通常比较柔软,能够便于成型,具有较高的成本效益。
2. 1.2mm ~ 1.8mm钢板:用于车身结构中的主要部位,如车顶、车身前框架等。
这种钢板较为刚性,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形变性。
3. 2.0mm ~
4.5mm钢板:通常用于车身结构中的加强结构,如车门内板、侧撑等。
这种钢板具有高强度和较强的形变性,可以有效地防止车身变形和碰撞时产生的压力损失。
三、不同厚度钢板的作用
不同厚度的钢板在汽车车身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较薄的钢板能够有效地减轻汽车的整体重量,提高燃油效率。
较厚的钢板可以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能,减轻车身和乘员在碰撞事故中受到的冲击。
2-车身用料选用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第二章白车身用材料第一节白车身常用材料对于M1类、M2类乘用车,白车身零件一般都采用薄板(δ≤3mm,下同)材料冲压成型而成,白车身常用薄板材料品种如下。
1、普通冷连轧低碳钢系列常用牌号:DC01(St12)、DC03(St13)、DC04(St14、St15)、DC05、DC06(St16)。
牌号含义:D——冲压用钢“Drawing”的缩写,C——冷轧板“Coid Rolled Plate”的缩写,“01—07”是材料的等级,数字越大等级越高。
(St——德文“Stahl”的缩写,“12—16”是材料的等级,数字越大等级越高;St12、St13、 St14、 St15、 St16是老牌号,宝钢从2005年开始就不使用了。
)普通冷连轧低碳钢的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力学性能和用途如表2所示。
表1 普通冷连轧低碳钢化学成分表2 普通冷连轧低碳钢力学性能和用途2、加磷高强度冷连轧钢系列常用牌号:B170P1,B210P1,B250P1 B180P2(BP340),B220P2(BP380),化学成分如表3所示,力学性能和用途如表4所示。
牌号含义:B—宝钢(Baosteel)的缩写,170—屈服极限的下限值,P—含磷强化,1—超低碳,2—低碳。
(注:BP340、 BP380是老牌号,宝钢已经不用)3、热烘烤硬化钢系列常用牌号:B180H1、B180H1、B180H2(BH340),化学成分如表5所示,力学性能和用途如表6所示。
牌号含义:B—宝钢(Baosteel)的缩写,180—屈服极限的下限值,H—热烘烤强化,1—超低碳,2—低碳。
(注:BH340是老牌号,宝钢已经不用)表5 热烘烤硬化钢化学成分4、双相高强度冷连轧钢系列常用牌号:B340/590DP、B400/780DP,化学成分如表7所示,力学性能和用途如表8所示。
汽车车身材质的比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汽车安全和环保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汽车车身的材质也在逐渐改变。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汽车车身材质包括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等,它们各自具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
本文将就不同车身材质的相关特征进行比较,并为读者提供选购汽车时的参考依据。
1. 钢铁材质钢铁材质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汽车车身材质之一,主要由碳钢、高强度钢和镀锌钢构成。
钢铁的优势在于其强度高,具有出色的抗撞击性能,能够有效保护车内乘客的安全。
此外,钢铁车身材质具有相对较低的成本,制造工艺成熟,易于维修和加工。
然而,钢铁车身的重量较大,对汽车整体的动力性能和燃油经济性造成一定的影响,并且容易生锈。
2. 铝合金材质铝合金材质的使用在不断增加,主要由纯铝和其他合金金属构成。
与钢铁相比,铝合金的密度较轻,因此可以减轻整车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操控性能。
此外,铝合金车身具有良好的腐蚀抗性和可塑性,外观更加时尚。
然而,与钢铁相比,铝合金的强度相对较低,容易受到撞击的影响,这对汽车的安全性构成了一定挑战。
此外,铝合金的生产成本较高,对制造工艺和技术要求较高。
3. 碳纤维材质碳纤维材质是目前汽车工业中较为先进的车身材质之一,主要由纤维素纤维和环氧树脂构成。
碳纤维的高强度与低密度相结合,使得碳纤维车身具有出色的抗撞击性能和重量优势,能够大幅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此外,碳纤维材质还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隔音性能。
然而,碳纤维车身的生产成本较高,加工工艺复杂,维修和更换成本昂贵。
此外,碳纤维车身需要特殊设备和技术,限制了其在大规模生产上的应用。
综上所述,不同材质的汽车车身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劣势。
钢铁材质具有成本低、抗撞击性能好等优点,适合广大消费者。
铝合金车身具有较轻的重量和良好的可塑性,适合追求运动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消费者。
碳纤维车身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重量优势,适合追求高性能和豪华的汽车消费者。
在选择汽车车身材质时,消费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预算和目标市场对各种材质进行综合评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车型。
汽车车身钢板的规格及选用汽车车身外壳绝大部分是金属材料,主要用钢板。
现代汽车的钢板用什么方式防锈?为什么有些轿车声称车身防锈蚀年限达10年以上?镀锌薄钢板广泛应用在汽车上,这是因为它有良好的抗腐蚀能力。
早年人们在试验中发现,将铁和锌放人盐水中,二者无任何导线联结时,铁和锌都会生锈,铁生红锈,锌生“白锈”;若在二者间用导线联结起来,则铁不会生锈而锌生“白锈”,这样锌就保护了铁,这种现象叫牺牲阳极保护。
工程师正是将这种现象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生产了镀锌钢板。
经研究,在镀锌量350克/平方米(单面)时,镀锌钢板在屋外的寿命(生红锈),田园地带约为15一18年,工业地带大约3一5年,这比普通钢板长几倍甚至十几倍。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轿车车身钢板采用镀锌薄钢板,装配时镀锌面置于汽车内侧,提高车身耐蚀性能,非镀锌面置于汽车外侧,喷涂油漆。
随着汽车对耐腐蚀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镀锌钢板不断增加镀锌层重量,还出现了双层镀锌钢板。
但由于增加镀锌重量也会使电镀锌的电能消耗大幅增加,导致材料成本的上升,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又出现一种采用热浸镀锌工艺生产的镀锌钢板,称为热镀锌钢板。
这种镀锌钢板用连续热镀锌工艺:冷轧板(注*)→加热→冷却至镀锌温度→镀锌→冷却→矫直。
为了满足汽车对镀锌钢板的各种要求,一些生产厂家在镀锌生产线上对镀锌钢板进行扩散退火等特殊处理,以使钢板表面形成一种“锌-铁”合金镀层,其特点是涂漆后的焊接性和耐腐蚀性比纯锌镀层板要好。
以后还出现了诸如“锌-铝-硅”、“锌-铝-铼”等合金化热镀锌钢板,使得热镀锌钢板的耐腐蚀性成倍提高,与油漆间的结合性能长期稳定。
目前轿车已经广泛使用镀锌钢板,采用的镀锌钢板厚度从0.5至3.0毫米,其中车身复盖件多用0.6至0.8毫米的镀锌钢板。
德国奥迪轿车的车身部件绝大部分采用镀锌钢板(部分用铝合金板),美国别克轿车采用的钢板80%以上是双面热镀锌钢板,上海帕萨特车身的外复盖件采用电镀锌工艺,内复盖件内部采用热镀锌工艺,可以使车身防锈蚀保质期长达11年。
轿车车身材料主要是金属薄钢板,一般厚度在0.6毫米~2.0毫米。
随着现代轿车技术发展,轿车材料要求既有相当的强度也要求重量要轻。
采用铝合金的车身材料是一条出路,因为铝材比钢材轻。
但是,铝材的加工成本高,而且冲压及焊接技术要求比较特殊,以目前的技术尚不是一般厂家可以做得到的。
因此除了个别轿车车身全部用铝合金材外,大部分轿车还是局部零部件是用铝合金,例如车圈、发动机上盖等。
为了使钢材能尽量减少重量又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冶金工程师经过多方试验发现在低碳钢内加微量元素如铌(Nb)或者钛(Ti),生成这些微量元素的碳化物,经外理可使轧制钢板的拉拉强度达420牛顿/毫米平方,能够深拉延,变形性好,可制成很薄的钢板,钢板厚度可小到0.5毫米以下。
在这些薄钢板上通过电镀等工艺,涂复锌合金后再涂复一层塑料,既有钢的高强度又有锌、塑料等材料的耐腐蚀性,总质量(重量)又等同于铝合金,十分适宜汽车使用。
目前这种具有耐腐蚀镀层的高强度钢板已应用在现代轿车上。
除了高强度薄钢板外,现在还出现一种新型材料“泡沫金属”。
“泡沫金属”是20世纪90年代末才出现的新型材料,但应用速度很快,有些新车型已经采用了这种材料。
“泡沫金属”主要指泡沫铝合金,它由粉末合金制成。
通常的粉末合金是用粉末压制成形,或用金属粉未及塑料的混合物注射模制成形。
在除掉分型剂及增塑剂之后,将压制的坯件烧结(一种温度在1000℃左右的热处理方式),使它们具有一定的特性。
烧结的性质及应用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孔隙率的大小。
泡沫铝合金密度很小,当承受很大的外力而变形压缩后,当外力撤去,凭着它自身的弹性可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有点象橡胶。
专家认为,若外来总能量假定为100%,泡沫铝合金变形量为它的60%时,可承受外来总能量的60%。
由于它本身具有一定的强度,可以经过多次这样的变形循环而不会损坏。
“泡沫金属”的重量很轻,密度只是铝合金材的1/4以下,热膨胀系数与铝合金材料一样,热导率又相当低,加上它的变形恢复性能极佳,又有一定的强度,因此受到汽车业的重视,可以在轻量化及安全性方面显示优势。
三、汽车用钢1.汽车车身用钢大部分的轿车是承载式车身,整个车身是一体的,钢铁组成了他的骨架。
汽车车身外板用钢主要用于制造前、后、左、右车门外板、发动机罩外板、行李箱盖外板等零件。
它应具有很好的成形性、抗腐蚀性、抗凹性和良好的电焊性。
汽车车身外板多用镀层板,以满足防腐要求,为了提高抗凹性,多用烘烤硬化钢、高强IF钢以及高成形性的冷轧退火双相钢(如DP450)。
镀层板多用热镀锌板、热镀锌铁板、电镀锌板、电镀锌-镍板等。
车身内板的零件形状更为复杂,这要求车身内板用钢应具有更高的成形性和深冲性能,因此车身内板多用冲压成形性和深冲性能优良的IF钢,少量用高强IF钢,其镀层要求与外板类同。
汽车的车身结构件与汽车的安全和轻量化息息相关。
因此选材需要既有高强度,又有高塑性。
先进高强度钢(AHSS)由于具有较好的强塑性结合、良好的碰撞特性和更高的疲劳寿命,多被用在车身结构件上。
比如它在前、后保险杠骨架以及A柱、B柱等重点部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发生撞击时,尤其在正面和侧面撞击时,可有效减少驾驶舱变形,保护驾乘人员的安全。
先进汽车高强度包括双相钢、马氏体钢、相变诱导塑性钢、复相钢、淬火延性钢。
2.汽车用合金结构钢1)轴类用调质钢和非调质钢汽车前轴承受弯曲疲劳应力,曲轴承受弯曲和扭转复合应力,传动轴承受扭转疲劳应力,连杆承受非对称拉伸和压缩应力,轴类用调质钢通常含有一定合金元素,既保证淬透性,也保持一定的冲击韧性。
目前,曲轴用调质钢有40Cr、42CrMo等,汽车半轴常用S45C、SCM4、SCM6、SAE1045等,汽车连杆多用调质钢40Cr、S48C。
非调质钢12Mn2VBS、35MnVN等也在转向节、发动机连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齿轮用钢齿轮也是汽车上重要的传递动力的构件,齿轮钢的性能要求为:高的压溃抗力和抗点蚀剥落能力;良好的耐冲击能力和弯冲能力;合适的淬透性和硬化层深度及心部硬度;良好的工艺性能及切削加工性;以及变形和尺寸稳定性。
简述几种车身用钢板一.加P钢钢中加入磷,其强化效果超过锰.二.热轧酸洗板热轧钢板生产流程短、成本低,钢板有较高的强度和较好的延伸率,主要是用在制造汽车的车架、车轮、车厢及底盘和一些结构件。
这种钢板经盐酸酸洗后平整和涂油,钢板表面光洁平整,尺寸精度较高,称为热轧酸洗钢板。
可用它代替部分冷轧钢板生产结构件和深冲件,可以满足设计使用要求且价格便宜。
三..冷轧烘烤硬化钢板(BH钢板)薄板在冲压成形前具有较低的屈服强度,经冲压成形或予拉延变形后,随即进行烘烤(——170℃)或高温处理,薄板的屈服强度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这种薄板称为烘烤硬化钢板,简称BH钢板(Bake Hardenable)。
薄板的烘烤硬化值(BH)主要依赖于钢中的固溶原子C,随着固溶C量增加,BH值提高,为防止薄板在较短时间内(3个月)出现时效倾向,应控制钢中固溶C量,一般10-15PPm,这时可获得30 MPa以上的烘烤硬化值,固溶C量增加,BH值提高,薄板时效倾向加大,可用增大冷平整量来控制时效倾向,但降低薄板塑性,烘烤温度提高,BH值增加,烘烤温度在250℃——280℃时,BH达到最大值。
用B180H1 钢板在减薄0.1mm时去代替st14钢板生产轿车表面件,其抗凹刚度仍增加17.1%,凹陷深度下降近3倍,这就是因为BH钢板在经烘烤后,零件的屈服强度显著提高,需要更高的应力才能产生永久变形,形成凹坑。
四.白车身设计应考虑的四项基本原则1. 结构动力学。
轿车外形流线型要求,空气阻力要小,并体现出动态美学。
2. 重视静刚度轿车静止状态其弯曲及扭转刚度都要很高,给人以坚实的感觉。
3. 良好的防碰撞性能轿车必须有抗前后、两侧碰撞的能力,给人以安全感。
4. 质量优化采用高强度钢板制造,达到减重降耗,并实现轻量化的目标。
五.钢板的选用原则在一个新车的模具制造完后,必须要有一个调试模具和试冲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对模具要进行局部修模,对钢板也有一个重新选择的过程,这是正常现象。
汽车金属材料的选用汽车用金属材料多种多样,在此主要介绍底盘、车身都离不开的板材的选用,各类汽车中使用的板材侧重面又不一样,我们同捷目前主要任务是设计M 类乘用车。
轿车L 类—— 二轮或三轮机动车;M 类—— 四轮以上乘用车;M1类—— 不超过九座的乘用车,也即轿车属此类。
N 类—— 载货车对车身讲使用金属材料:要冲压性能好、焊接性能好的外覆盖件与内板材料。
焊接性能好、具有一定强度的骨架材料。
对M1类乘用车底盘讲使用金属材料多种多样,钣材、型材、铸件、锻件…… 但要求比较高,用材比较重要的是副车架与后桥的材料。
以及有关支架、加强板、衬板材料的选用,该类材料一般具有很高的强度要求,很好的焊接性能,以及很好的冲压拉伸成形性能,现仅对副车架及非驱动后桥桥架常用的冲压钢板、作一定的介绍。
也介绍该类材料在工程图样及有关明细表上的表示方法。
材料钢种:标志了强度等级、化学成分——即材料性能材料厚度: <4㎜薄板 ; ≥4㎜厚板边缘状态: 钢材边缘状态分切边及不切边二种尺寸精度: 轧制精度分较高精度, 普通精度。
不平度: 分普通精度及高级精度二种及不平度分普通不平度精度及高级不平度精度二种。
表面结构:分麻面及光亮表面二种≤对钣材的标志方法一般为: 钢板887102088708150010000.1-------⨯⨯GB S Ⅱ A GB 或: 钢板8871020887080.1----GB GB 这是国家标准规定的标法 钢板SC1- 1.0×1500×2000 -PT.B-PF·C-FB-EC-ZF- GB/T 5213-2001或:钢板SC1- 1.0- GB/T 5213-2001 这是国家标准及宝钢规定的标法2主要引用文件GB/T5213-2001 深冲压用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 宝、鞍钢GB/T13237-1991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和钢带--------------------- 鞍钢GB/T708-1988 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鞍钢Q/BQB 401-2003 冷连轧钢板及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宝钢标准Q/BQB 408-2003 冲压用冷连轧钢板及钢带-------------------------宝钢标准Q/BQB 419-2003 低合金高强度冷连轧钢板及钢带--------------------宝钢标准GB/T3275-1991 汽车制造用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钢板和钢带-------- 鞍钢GB/T711-1988 优质碳素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宽钢带--------------- 重庆钢厂GB/T709-1988 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鞍钢Q/BQB 310-2003 汽车结构用热连轧钢板及钢带结构----------------宝钢标准Q/BQB 301-2003 热连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宝钢标准3 术语和定义3.1 副车架指轿车前部由钢板冲压成型,以焊接方式制成的总成,以螺拴或焊接与白车身连接,主要用以安装动力总成,也可安装转向器、横向稳定杆等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