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2018高三语文补写句子公开课教案(瞻前顾后解读文本,左右逢源补写句子)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8
瞻前顾后解读文本左右逢源补写句子一、高考解析:为语段补写总结句属于压缩语段范畴,压缩语段,就是将题目给出的语言材料(大多是语段)压缩为较短的语言形式。
压缩语段,是将长文读短的基础,是语文阅读的重要能力。
恰当的压缩语段,大致需要两种能力:一、筛选;二、概括。
综观近年高考试题可以看出压缩语段试题的基本走向:从内容上看,压缩对象一般是具有积极意义或含有科技信息的语段;从形式上看,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专业性越来越淡化;从题型上看,仍以限字数压缩为主;从压缩对象看,所选材料不囿于新闻性文字的压缩,议论说理性语段、说明性语段、描写性语段都有涉及的可能。
二、答题原则:压缩语段答案是否符合要求,阅卷老师一般会从以下三个方面审查:1.主要信息是否齐全;2.字数是否符合规定;3.语言表达是否正确、流畅。
由此,我们便可以确认解答压缩语段题必须遵循的一般原则:1.要点齐全;2.字数达“标”;3.语言规范。
三、真题解析:(10全国)19.根据下面的文字,补写后面总括性的句子,每句补写部分不超过15个字。
(5分)关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较多,例如:“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就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是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低碳经济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观念”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
可见,作为具有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观念,低碳经济其实①,低碳经济也涉及②。
解析说明:本试题考核的是语言概括能力。
其实这种问题并不新鲜,它有规律可循的。
首先我们要理清文段的结构,找出其的中心句,是“关于低碳经济的解释较多”“在低碳经济的背景下,“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观念”等一系列新概念应运而生。
瞻前顾后细思量,左右逢源巧用心——“补写句子题”专题指导作者:暂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7年第27期孟晓东考点阐释“补写句子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全国课标卷中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可以有效考查考生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语言有效表达能力。
补写句子题,一般给出数百字的语段,语段中空出若干处横线,供考生在此进行补写,要求补写的句子与所给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
补写句子题,是一种综合性考题,从语言表达角度说,以考查语言连贯为主,兼有对压缩、仿写的考查。
知识梳理语句补写,命题者一般会选择关键部位的语句让考生补写,考生对以下三种句子的补写要特别关注,平时要进行针对性的强化训练。
1.总领句的补写所谓“总领句”,就是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
这时的语句补写,实际上就是一个压缩语段题,只要能概括语段或下文内容即可。
当然,要考虑到前后句子的衔接连贯问题。
2.展开句的补写所谓“展开句”,就是对观点进行解释、说明或展开论证的语句。
比如,一个句子展开说明或论述,前半句已有,要求接着往下写,要写的句子就是展开句。
展开句多出现在同一个句子的上半句或下半句中,通常是并列关系复句的另一半,条件关系复句的或“条件”或“结果”等。
补写时或合理推出语段未有的新内容,或根据上下文推出已有的内容。
展开句的补写在语句补写题中有上升趋势,在复习中应引起关注。
3.收束句的补写所谓“收束句”,就是能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两个)层次内容作出总结的句子。
在语句补写题中,这样的句子前面通常有“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提示性语言。
总结句的补写,与总提(起)句的补写一样,是对前面内容的归纳、总结,有的则是对前面具体内容的概括与升华。
总结既要准确,又要全面。
有时是对上文两至三个层次的内容总结,补写时不可漏掉要点。
命题走向补写句子题,可以有效考查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能力,综合性极强,从目前的考情分析,该题型有逐渐走俏的趋势,考生必须高度重视,万万不可掉以轻心。
专题四补写句子——细读文段明大意,瞻前顾后缀成文本专题名为补写题,但实际考查的是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等综合能力,考查的是考生分析语言材料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本专题先让考生在感悟材料的基础上熟悉考情,把握高考的方向,同时也感悟解题技法。
然后开门见山,介绍补句的命题规律,运用归纳法介绍解题技巧,用“即时小练”来锻炼解题能力。
根据高考重点考查类型,本专题又专门设计了“重难突破”专栏,分析高考补写要注意的两类语段、五类语句,使备考有面(综合解题能力)有点(常考题型突破),点面结合。
1.(2016·高考全国卷甲)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5分)气候是一种复杂的自然现象,不仅决定着土壤、植被类型的形成,改变着地表形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们的生活、生产、建设无不需要考虑气候的影响。
气候已成为一种自然资源,供人类充分利用,为人类造福。
但是,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时会带来某些灾害。
所以,人们会利用一些方法,在一定区域内改变气候状况,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题时,要纵观整个语段,把握所给文字的核心话题,依据相关提示,进行准确补写,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
第一处,前面说“不仅……”,后面自然是“而且……”,具体的内容应结合横线后面的句子内容填写;第二处,“但是”表示转折,前面是说为人类造福,后面自然是说利用不当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第三处是横线前面这样做的目的。
【答案】①而且还影响着人类的活动②气候对人类也有不利的一面③使它向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2.(2016·高考全国卷乙)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语文教学:2018年新课标高考“语句补写题”复习教案2018年新课标高考语用题型“语句补写题”复习教案【复习目标】1、研究高考题,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和特点。
2、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解题方法。
3、提高语言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一、考纲及高考试题解读探究:1、考纲依据: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1)考察实质:对语段内容的理解能力、分析概括能力,逻辑推导能力,语言有效表达能力。
(2)全国Ⅰ卷必考题,固定在16题出现,分值为5分。
该题跟衔接题共同构成语言逻辑思维的考查。
(3)整体难度适中,对能力要求较高,得分有难度。
重点题型一:总领句的补写总领句也叫总起句、总提句,即能领起或概括整个语段或下文层次的语句。
这时的语句补写,实际上就是一个压缩语段题,只要能概括语段或下文内容即可。
当然,要考虑到前后句子的衔接连贯问题。
观点句的补写也同此理。
重点题型二:总结句的补写所谓总结句,就是指对整个语段或语段中某一个(两个)层次内容做出总结的句子。
在语句补写题中,这样的句子前面通常有“因此”“所以”“由此可见”等提示性语言。
总结句的拟写与总起句相似,是对前面内容的归纳、总结,有的则是对前面具体内容的概括与升华。
总结既要准确,又要全面。
有时是对上文两至三个层次的内容总结,补写时不可漏掉要点。
重点题型三:过渡句的补写过渡句一般是采用一句话把上文内容与下文内容兼容到一起,这句话的前半句承接(总结)上文,而后半句则领起下文。
重点题型四:解说句的补写解说句,就是对上文内容的阐述。
一般有几类,一是进行延伸性解说,即对抽象概念进行具体解说;二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并列性解说;三是对相关内容进行对照性解说;四是对相关的条件(原因)与结果进行推导性解说。
二、高考题体验(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2015年全国Ⅰ卷)电子商务存在的价值之一,就是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节省消费者与商家的时间和空间,① 。
瞻前顾后解读文段左右逢源补写句子【学习目标】1. 了解“补写句子”的题型和特点。
2. 通过练习,掌握本题型的解题方法。
3. 能够根据所给文段,补写出合乎要求的句子。
【学习重难点】认真研究分析语境,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压缩、概括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高考解析】2017高考语用题稳中有变,题型考查更全面。
1.语用客观题不变的是成语、病句,要留意将衔接考查改成了对得体的考查。
2.语用主观题有所创新,题型考查更全面。
自2007年至2017年,新课标卷语用主观题均是两个,但在12年仿句题遭淘汰,而从12年就出现的补写句子则延续不变。
这意味着仿句不再成为新课标卷必考题,而变成轮考题,而补写句子则有可能代替仿句成为必考题。
此外,17年高考没有持续考查图文转换,而是增添了新题型——逻辑推断。
语用主观题今后应注意两点:一是重点关注补写句子,二是关注新课标卷还未曾考过的题型。
专题特点“补写句子”是综合考点和能力的考查,这类题目一般要求“根据材料内容”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补写句子选材特点:选材基本上为议论性语段或说明文语段材料,以环保、科技知识为主,社会科技与自然科技均涉及。
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文本。
具体说,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
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
“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衔接、总结”这两层意思一综合起来,我们发现答案已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真题演练】【2017全国课标卷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药品可以帮我们预防、治疗疾病,但若使用不当,①,以口服药为例,药物进入胃肠道后逐渐被吸进血液,随着时间推移,②。
当药物浓度高于某一数值时就开始发挥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