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第一二版
- 格式:docx
- 大小:13.57 KB
- 文档页数:1
The second period(第二课时)Part A Let's learn & Let's chant内容分析本课是PEP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第一册Unit1第二课时。
主要学习“ruler,pencil,eraser,crayon”这四个文具类单词,以及“I have a/an...”的句型。
老师将通过多种实际情景活动,游戏,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知识点,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课时目标知识与能力1.能够听、说、认读四个文具类单词“ruler, pencil, crayon, eraser”2.能够通过多种活动运用句型“I have a/an…”来表达自己拥有某物3.能够理解“Me too!”的意思并在实际情景中运用4.能够在录音,图片和讲解的帮助下,理解并跟读歌谣过程与方法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主动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英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英语掌握水平,培养学生养成主动阅读英文读物的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语境真实的对话,提高学生之间合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够理解和掌握本课重点单词“ruler, pencil, crayon, eraser”。
2.能够理解和掌握句型“I have a/an…”。
教学难点能够在情景中运用句型“I have a/an…”来表达自己拥有某物。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文视频、文具卡片,准备4种文具等。
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录音。
教学活动1.角色扮演2.游戏教学过程Step 1: Warm-up & Lead-in1. Greetings.2. Revision(挑几组进行开火车式自我介绍。
)Ss: Hello, I'm Zhang Peng...Step 2: Presentation1.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sentences.单词教学:(事先准备一个抽奖箱,里面放上四类文具,随机抽四名学生依次从里面抽取文具并猜测文具类型,学生猜对,便进行展示和教学。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了解挑水工妙用破水罐浇灌路边花草的事,帮助学生正确看待自己,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一路花香》这篇课文,你还记得这些词语怎么读吗?读读词语。
水罐完好无损裂缝骄傲惭愧漏掉道歉欣赏浇灌2、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回忆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3、我们知道寓言是通过短小的故事告诉人们一定的道理的。
《一路花香》这则寓言故事将告诉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学习课文。
(生读课题)二、精读课文(一)整体感知。
这只有裂缝的水罐能浇灌出一路花香,它可真了不起!可是读了课文,我们知道它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它的情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它情感变化的词语吗?(快速浏览全文)(相机板书:十分惭愧一丝快乐仍然伤心)(表扬:找的真准,对破水罐的心情把握得很好。
)(二)体会“惭愧”1、我们来体会破水罐的第一次情感。
(十分惭愧)“惭愧”是什么意思?(以为自己做错了事,没有尽到责任而感到不安。
)十分惭愧可见程度更深。
能从课文哪些词语和句子中感到水罐因什么而惭愧?(读一二两小节)填空练习说话:破水罐因为而惭愧。
过渡:因为自己的裂缝,使自己比不上好水罐的价值而惭愧;因为自己的裂缝使挑水工白费力气而惭愧;因为自己的裂缝使挑水工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惭愧。
当破水罐感到十分惭愧的时候那只好的水罐却怎么样呢?想象一下,当好水罐遇到破水罐时它会对破水罐说什么?面对那只完好的水罐,破水罐不仅会惭愧,还会怎样呢?2、指导朗读:是啊,跟完好的水罐比起来,破水罐怎能不感到自卑呢?两年后的一天,破水罐终于忍不住内心的愧疚,向挑水工道歉,能不能把破水罐的惭愧心情读出来呢?(指名3人读,齐读。
)对于他的道歉,挑水工说了什么呢?我们分角色来朗读。
(请一组)你认为这是一位怎样的挑水工?一只怎样的破水罐?(二)体会“一丝快乐”?1.读第三小节,说一说。
5《搭石》第二课时一等奖创新教案5.《搭石》【教学目标】1.认识“汛、挽”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间”,会写“汛、访”等10个字。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点】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能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引导: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如何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词。
这节课我们跟随作家刘章爷爷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又美丽的搭石。
2.介绍作者。
二、精讲课文,把握主旨(一)讲解第一段。
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搭石吗?齐读第一自然段,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学生回答后齐读并展示直观图片。
)2.提问:搭石有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搭石,家乡的人们怎么过小溪呢(脱鞋挽裤。
)3.引导:如果小溪里没有搭石,人们出工就必须( )人们收工就必须( )人们赶集就必须( )人们访友就必须( )一句话,人们来来往往,都必须( )4.思考:一次又一次的脱鞋挽裤,你体会到什么(挽:卷)不便、很麻烦、甚至很辛苦,所以要不要有搭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搭石对乡亲们的作用非常大,难怪作者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2-4部分中心句)那么到底有哪些美景呢?我们继续往下看。
(二)讲解第二-四段。
1.指生朗读,读错,其他同学帮忙纠正,并边听边画出描写搭石的句子,想一想哪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指导交流:我们一起看看第二自然的写了哪些画面?家乡的人们是什么时候开始摆搭石的?(秋凉以后)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
这里作者描写了家乡的人们干什么的画面?(摆搭石)从这个“早早地”你能感受到乡亲们什么样的品质呢?(勤劳质朴)(板书:勤劳质朴摆搭石)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第二课时大气热力环流和风我国某高中学生实验小组,在模拟验证某一地理原理时,采用下列做法:在一个六面都封闭的透明玻璃柜内,分别放置一个电炉(有导线连到柜外)和一大碗冰块在底部两侧。
在玻璃柜顶面中部的内壁贴一张下垂的纸片M(如图所示)。
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观察纸片M的偏动情况。
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模拟的地理原理是( )A.温室效应 B.热力环流C.大气受热过程 D.水循环过程2.针对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装置内空气运动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B.在电炉通电一段时间后纸片M向左偏C.若电炉代表谷地,冰块代表山坡,则此时为白天D.若电炉代表陆地,冰块代表海洋,则此时近地面吹东北风在较大湖泊和湖岸之间常形成以一天为周期的湖风和岸风。
8月某日鄱阳湖地区湖风和岸风明显,气象人员测得湖口县7:00~18:00为偏南风,其他时段以偏北风为主。
下图为湖口县和鄱阳县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导致该日湖口风向转换的根本原因是( )A.天气变化 B.人类活动C.湖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D.水平气压梯度力变化4.该日14:00左右湖口附近气流运动方向是( )5.该日夜间鄱阳的主导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南风C.偏西风 D.偏北风民间有“雪落高山,霜打洼地”之说。
下图为某热力环流示意图。
据此完成6~7题。
6.图中( )A.受①影响谷地可能夜晚有雨B.②表示夜晚谷风C.受③影响可能谷地白天晴天D.④表示夜晚山风7.图示气流可解释“雪落高山”成因的是( )A.① B.②C.③ D.④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了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局地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
读城市风示意图,完成8~9题。
8.市区和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A.气温高,气压高 B.气温高,气压低C.气温低,气压低 D.气温低,气压高9.若在图中规划布局某化工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的污染,应选择在( )A.甲地 B.乙地C.丙地 D.丁地下图为2021年11月29日14时我国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单位:百帕)分布图。
第二课时认识除法(1)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38页、39页,初步认识除法算式和除号。
教学提示本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通过分苹果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除法算式表示的过程。
初步认识除法算式、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机会,让他们自主尝试,大胆探索,亲身体验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会读、写除法算式,会根据操作和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除法算式表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初步了解除法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除号,会读除法算式,会根据“平均分”的结果写出除法算式。
教学难点:经历把“平均分”的结果抽象为用除法表示的过程。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课件、图片学具准备: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导入1. 师:有9个小朋友跳绳,分成三组,每组几个人?生:每组有3个人。
2. 在□里写上相同的数字。
12 12二、探究新知1. 呈现“分苹果”情境。
师:小朋友们,大家看,明明家里来了客人,他和亮亮正要给客人送水果,可是问题来了,要把这8个苹果平均放到2个盘子里,应该怎么放呢?生:每个盘子里放4个,正好放完。
师:小朋友们说得对,把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像这样“平均分”的问题,可以用除法来解决。
(板书:8÷2=4)师:8是要分的总数,2是要分成的份数,而4就是每份几个。
其中“÷”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的运算符号“除号”,读作“除以”,谁能来试着读一读这个除法算式?生:八除以二等于四。
2.呈现“分萝卜”情境。
师:小朋友们真棒,现在你们能再帮小兔子分一分萝卜吗?请看情境图,一共有12个萝卜,平均分给4只小兔子,你知道应该怎么分吗?小组合作,用你手中的花片代替萝卜摆一摆,再讨论一下,看能不能列出算式?(学生观察分萝卜情境,动手摆一摆,再列出算式。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1课学会尊重(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认识到每个人都拥有生而为人的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
2.道德修养:了解自尊的意义和主要表现,学会尊重自己。
3.责任意识:认识到尊重他人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学会将对他人的尊重体现在语言和行动上。
课时安排3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激发对自我尊重的渴望,能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懂得尊重自己,知道尊重自己的表现形式。
(重点)2.掌握自我尊重的正确做法。
不自卑,不过度维护自己,树立健康积极的心态。
在被冒犯和侮辱时,勇于维护自己的权益。
(难点)3.认识属于不尊重自己的行为,了解不尊重自己所带来的伤害。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打开心扉,激发自我尊重的渴望1.寻找信心的源泉——接纳自己(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是否希望一想到自己,心里涌现的都是信心、满意和欣赏呢?预设:希望。
(2)追问:那这份信心、满意和欣赏,最可能是从哪里得到的?预设1:自己表现得好,是从别人的眼神和话语中得到的。
预设2:我有一技之长,我自己就非常欣赏自己。
好明预设3:可能有时候我表现得不尽如人意,但我没放弃,一直在努力,于是我慢慢就获得了信心,同时也欣赏自己的勤奋。
预设4:我从别人身上学会了认可自己。
在课文里,我知道了张海迪、史铁生和海伦·凯勒,他们都是身体不完美的人,但他们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就。
我想,我是一个健全的人,我怎么能对自己没有信心?怎么能不欣赏我自己呢?点拨:为你们点赞!是的,不管我们是谁,不管我们是否有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我们都应该勇敢地接纳自己,尊重自己。
(板书:尊重自己)(3)小结:接纳自己、尊重自己是我们信心的来源。
2.寻找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1)引导:给大家播放一段录音,你们听一听,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
(播放人物录音)曾经有人问我,如果你的一生已经注定,你还会努力生活吗?那么我的回答是我会更加努力地生活下去。
预设1:虽然我不知道说这话的人是谁,她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但是我从她的话语中,感受到她是一个勇敢的人,是一个勇于自我接纳的人,令人尊敬。
第二课时基本不等式的应用课标要求素养要求1.进一步熟练掌握基本不等式,能够通过拼凑、变形等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2.能够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学习掌握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重点提升数学运算、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素养.教材知识探究(1)某养殖场要用100米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的鸡舍,怎样设计才能使鸡舍面积最大?(2)某农场主想用篱笆围成一个10 000平方米的矩形农场,怎样设计才能使所用篱笆最省呢?问题实例中两个问题的实质是什么?如何求解?提示这两个都是求最值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矩形周长一定,即长x与宽y的和一定,求xy的最大值,xy≤⎝⎛⎭⎪⎫x+y22=252=625,即鸡舍为正方形,长与宽各为25米时鸡舍面积最大.第二个问题是矩形面积一定,求矩形长x与宽y之和最小问题,x+y≥2xy=210 000=200,当且仅当x=y=100时,即当农场为正方形,边长为100米时,所用篱笆最省.1.基本不等式与最大(小)值 口诀:和定积最大,积定和最小两个正数的和为常数时,它们的积有最大值;两个正数的积为常数时,它们的和有最小值.(1)已知x ,y 都是正数,如果和x +y 等于定值S ,那么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14S 2.(2)已知x ,y 都是正数,如果积xy 等于定值P ,那么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基本不等式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是解决最大(小)值问题的有力工具.教材拓展补遗『微判断』1.对于实数a ,b ,若a +b 为定值,则ab 有最大值.(×) 提示 a ,b 为正实数.2.对于实数a ,b ,若ab 为定值,则a +b 有最小值.(×) 提示 a ,b 为正实数.3.若x >2,则x +1x 的最小值为2.(×)提示 当且仅当x =1时才能取得最小值,但x >2. 『微训练』1.已知正数a ,b 满足ab =10,则a +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 『解 析』 a +b ≥2ab =210,当且仅当a =b =10时等号成立. 『答 案』 2102.已知m ,n ∈R ,m 2+n 2=100,则mn 的最大值是________.『解 析』 由m 2+n 2≥2mn ,∴mn ≤m 2+n 22=50.当且仅当m =n =±52时等号成立.『答 案』 50 『微思考』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大值或最小值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呢?提示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应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2.已知x,y为正数,且1x+4y=1,求x+y的最小值.下面是某同学的解题过程:解:因为x>0,y>0,所以1=1x+4y≥2×2xy=4xy,所以xy≥4.从而x+y≥2xy≥2×4=8.故x+y的最小值为8.请分析上面解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解这个同学的解法是错误的.理由如下:上述解法中连续使用两次基本不等式,但这两个不等式中的等号不能同时成立.第一个不等式当且仅当1x =4y=12,即x=2,y=8时,等号成立;第二个不等式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因此x+y不能等于8.正解∵x>0,y>0,1x+4y=1,∴x+y=(x+y)⎝⎛⎭⎪⎫1x+4y=1+yx+4xy+4=yx+4xy+5≥2·yx·4xy+5=9,当且仅当⎩⎪⎨⎪⎧1x+4y=1,yx=4xy,即x=3,y=6时,等号成立.故x+y的最小值为9.题型一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注意基本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且等号能否取得『例1』(1)已知x>2,求x+4x-2的最小值;(2)已知2x+2y=1,(x>0,y>0),求x+y的最小值.解(1)∵x>2,∴x-2>0,∴x +4x -2=x -2+4x -2+2≥2(x -2)·4x -2+2=6,当且仅当x -2=4x -2,即x =4时,等号成立. ∴x +4x -2的最小值为6. (2)∵x >0,y >0,∴x +y =(x +y )·⎝ ⎛⎭⎪⎫2x +2y =4+2⎝ ⎛⎭⎪⎫x y +y x ≥4+4x y ·y x =8.当且仅当x y =yx ,即x =y =4时取等号,x +y 的最小值为8. 规律方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策略『训练1』 (1)若x <0,求12x +3x 的最大值; (2)设x >0,y >0,且2x +8y =xy ,求x +y 的最小值. 解 (1)因为x <0,所以12x +3x =-⎣⎢⎡⎦⎥⎤⎝ ⎛⎭⎪⎫-12x +(-3x )≤-2⎝ ⎛⎭⎪⎫-12x ·(-3x )=-12,当且仅当-12x =-3x ,即x =-2时等号成立,所以12x+3x 的最大值为-12. (2)法一 由2x +8y -xy =0,得y (x -8)=2x . ∵x >0,y >0,∴x -8>0,y =2x x -8, ∴x +y =x +2xx -8=x +(2x -16)+16x -8=(x -8)+16x -8+10≥2(x -8)×16x -8+10=18.当且仅当x -8=16x -8,即x =12时,等号成立. ∴x +y 的最小值是18.法二 由2x +8y =xy 及x >0,y >0,得8x +2y =1. ∴x +y =(x +y )⎝ ⎛⎭⎪⎫8x +2y=8y x +2xy +10≥28y x ·2xy +10=18.当且仅当8y x =2xy ,即x =2y =12时等号成立. ∴x +y 的最小值是18.题型二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例2』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计划在一楼区内建造一个长方形公园ABCD ,公园由长方形A 1B 1C 1D 1的休闲区和环公园人行道(阴影部分)组成.已知休闲区A 1B 1C 1D 1的面积为4 000平方米,人行道的宽分别为4米和10米(如图所示).(1)若设休闲区的长和宽的比A 1B 1B 1C 1=x (x >1),求公园ABCD 所占面积y 关于x 的函数的『解 析』式;(2)要使公园所占面积最小,则休闲区A 1B 1C 1D 1的长和宽该如何设计? 解 (1)设休闲区的宽为a 米,则长为ax 米,由a 2x =4 000,得a =2010x. 则y =(a +8)(ax +20)=a 2x +(8x +20)a +160=4 000+(8x +20)·2010x +160=8010⎝⎛⎭⎪⎫2x +5x +4 160(x >1).(2)8010⎝ ⎛⎭⎪⎫2x +5x +4 160≥8010×22x ×5x+4 160=1 600+4 160=5 760.当且仅当2x =5x,即x =2.5时,等号成立,此时a =40,ax =100. 所以要使公园所占面积最小,休闲区A 1B 1C 1D 1应设计为长100米,宽40米. 规律方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解实际问题时,首先审清题意,然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利用数学知识(函数及不等式性质等)解决问题.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此类问题时,应按如下步骤进行:(1)先理解题意,设变量.设变量时一般把要求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变量定为函数. (2)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式.把实际问题抽象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3)在定义域内,求出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正确写出『答 案』.『训练2』 某食品厂定期购买面粉,已知该厂每天需用面粉6吨,每吨面粉的价格1 800元,面粉的保管费及其他费用为平均每吨每天3元,购买面粉每次需支付运费900元.求该厂多少天购买一次面粉,才能使平均每天所支付的总费用最少?解 设该厂每x 天购买一次面粉,其购买量为6x 吨. 由题意可知,面粉的保管等其他费用为3×『6x +6(x -1)+6(x -2)+…+6×1』=9x (x +1). 设平均每天所支付的总费用为y 1元,则y 1=1x 『9x (x +1)+900』+6×1 800=9x +900x +10 809≥29x ·900x +10 809=10 989(元),当且仅当9x =900x ,即x =10时,等号成立.所以该厂每10天购买一次面粉,才能使平均每天所支付的总费用最少. 题型三 基本不等式的综合应用基本不等式应用的关键是获得定值的条件,解题时需灵活的选择方法 『探究1』 已知x >0,y >0且1x +9y =1,则x +y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 析』 法一 (1的代换): 因为1x +9y =1,所以x +y =(x +y )·⎝ ⎛⎭⎪⎫1x +9y =10+y x +9x y . 因为x >0,y >0,所以y x +9xy ≥2y x ·9xy =6,当且仅当y x =9xy ,即y =3x ①时,取“=”. 又1x +9y=1,② 解①②可得x =4,y =12.所以当x =4,y =12时,x +y 的最小值是16. 法二 (消元法):由1x +9y =1,得x =yy -9.因为x >0,y >0,所以y >9. 所以x +y =y y -9+y =y +y -9+9y -9=y +9y -9+1=(y -9)+9y -9+10. 因为y >9,所以y -9>0, 所以(y -9)+9y -9≥2(y -9)·9y -9=6.当且仅当y -9=9y -9,即y =12时,取“=”,此时x =4,所以当x =4,y =12时,x +y 的最小值是16. 法三 (构造定值):因为x >0,y >0,且1x +9y =1, 所以x >1,y >9.由1x +9y =1,得y +9x =xyxy -9x -y +9-9=0(x -1)(y -9)=9(定值).所以x +y =(x -1)+(y -9)+10≥2(x -1)(y -9)+10=2×3+10=16.当且仅当x -1=y -9=3,即x =4,y =12时取等号,所以x +y 的最小值是16. 『答 案』 16『探究2』 已知正数x ,y 满足x +y =1,则4x +2+1y +1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 析』 正数x ,y 满足x +y =1, 即有(x +2)+(y +1)=4,则4x +2+1y +1=14『(x +2)+(y +1)』⎝⎛⎭⎪⎫4x +2+1y +1 =14⎣⎢⎢⎡⎦⎥⎥⎤5+x +2y +1+4(y +1)x +2≥14⎣⎢⎢⎡⎦⎥⎥⎤5+2x +2y +1·4(y +1)x +2=14×(5+4)=94,当且仅当x =2y =23时,取得最小值94. 『答 案』 94『探究3』 已知a >0,b >0,若不等式2a +1b ≥m2a +b 恒成立,则m 的最大值等于( ) A.10 B.9 C.8D.7『解 析』 因为a >0,b >0,所以2a +b >0,所以要使2a +1b ≥m2a +b恒成立,只需m ≤(2a +b )⎝ ⎛⎭⎪⎫2a +1b 恒成立,而(2a +b )⎝ ⎛⎭⎪⎫2a +1b =4+2a b +2b a +1≥5+4=9,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所以m ≤9. 『答 案』 B规律方法 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条件最值的常用方法(1)“1”的代换:利用已知的条件或将已知条件变形得到含“1”的式子,将“1”代入后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 (2)构造法:①构造不等式:利用ab ≤⎝⎛⎭⎪⎫a +b 22,将式子转化为含ab 或a +b 的不等式,将ab ,(a +b )作为整体解出范围;②构造定值:结合已知条件对要求的代数式变形,构造出和或积的定值,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3)函数法:若利用基本不等式时等号取不到,则无法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则可将要求的式子看成一个函数求最值.『训练3』 (1)已知2a +b =1,a >0,b >0,则1a +1b 的最小值是( ) A.2 2 B.3-2 2 C.3+2 2D.3+ 2(2)已知a ,b ,c 都是正数,且a +2b +c =1,则1a +1b +1c 的最小值是( ) A.3+2 2 B.3-2 2 C.6-4 2D.6+4 2(3)求x (m -x )(0<x <m )的最大值.(1)『解 析』 1a +1b =(2a +b )⎝ ⎛⎭⎪⎫1a +1b =3+b a +2a b ≥3+2b a ·2ab =3+2 2.当且仅当b a =2a b ,即a =1-22,b =2-1时,等号成立.∴1a +1b 的最小值是3+2 2.『答案』 C(2)『解析』1a+1b+1c=⎝⎛⎭⎪⎫1a+1b+1c(a+2b+c)=4+2ba+ca+ab+cb+ac+2bc≥4+22ba·ab+2 ca·ac+2 cb·2bc=6+42,当且仅当2ba=ab,ca=ac,cb=2bc时,等号成立,即a2=c2=2b2时,等号成立.『答案』 D(3)解∵0<x<m,∴x>0,m-x>0.∴x(m-x)≤⎝⎛⎭⎪⎫x+m-x22=m24.当且仅当x=m-x时,即x=m2时,x(m-x)(0<x<m)取最大值m24.一、素养落地1.通过运用基本不等式求解函数的最值,培养数学运算及逻辑推理素养,通过运用基本不等式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提升数学建模素养.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要把握下列三个条件:①“一正”——各项为正数;②“二定”——“和”或“积”为定值;③“三相等”——等号一定能取到.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2)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的关键是获得定值条件,解题时应对照已知和欲求的式子运用适当的“拆项、添项、配凑、变形”等方法创建应用基本不等式的条件.(3)在求最值的一些问题中,有时看起来可以运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但由于其中的等号取不到,所以运用基本不等式得到的结果往往是错误的,这时通常可以借助函数y =x +p x (p >0)的图象求得函数的最值.二、素养训练1.当x >0时,12x +4x 的最小值为( )A.4B.8C.8 3D.16『解 析』 ∵x >0,∴12x >0,4x >0.∴12x +4x ≥212x ·4x =8 3. 当且仅当12x =4x ,即x =3时取最小值83,∴当x >0时,12x +4x 的最小值为8 3.『答 案』 C2.已知x >-2,则x +1x +2的最小值为( ) A.-12B.-1C.2D.0『解 析』 因为x >-2,∴x +1x +2=x +2+1x +2-2≥2-2=0,当且仅当x =-1时“=”成立.『答 案』 D3.已知4x +a x (x >0,a >0)在x =3时取得最小值,则a =________.『解 析』 4x +a x ≥24x ·a x =4a . 当且仅当4x =a x ,即4x 2=a 时等号成立.由题意得a =4×32=36.『答 案』 364.某工厂第一年的产量为A ,第二年的增长率为a ,第三年的增长率为b ,则这两年的平均增长率x 与增长率的平均值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解 析』 由题意得(1+x )2=(1+a )(1+b ),所以1+x =(1+a )(1+b )≤1+a +1+b 2=1+a +b 2, 所以x ≤a +b 2,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答 案』 x ≤a +b 25.已知正数x ,y 满足8x +1y =1,求x +2y 的最小值.解 ∵x >0,y >0,8x +1y =1,∴x +2y =⎝ ⎛⎭⎪⎫8x +1y (x +2y )=10+x y +16y x ≥10+2x y ·16y x =18, 当且仅当⎩⎪⎨⎪⎧8x +1y =1,x y =16y x,即⎩⎪⎨⎪⎧x =12,y =3时,等号成立,故当x =12,y =3时,x +2y 的最小值为18.。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大榕树的奇特、美丽。
其实在这棵树上栖息着成千上万只小鸟。
第二天清早,我们又来到这里,有幸目睹了百鸟欢腾,群鸟纷飞的情景,你们想看吗?点击课件——百鸟纷飞图。
二、精读写鸟部分
1、请大家静静地看,仔细地看,你感受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2、老师指图,你看这只鸟在干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3、那么巴金爷爷是怎样把百鸟欢腾写出来的呢?
出示课文,请你想一想怎样读才能表现这种场面?
a,读好的,老师马上说:老师感觉到你刚才这里的短句子读得特别好,像跳舞似的,你能说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吗?
b.读不好的,老师说:老师觉得这句子写得很特别,你看都是两个字两个字的短句组成,你想想怎么读才能读出韵味来。
c,师读后,师点评:
对呀,大大小小,各种颜色,还用了四个短句子就写出来了,读起来多有节奏感啊,就像刚才同学说的像跳舞似的。
好,现在你能读好了吗?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读好的。
d.13小节呢?你能读出“应接不暇”吗?好,试试看。
4、刚才大家用自己的嗓音读出了小鸟的欢乐,小鸟的欢腾,那么,小鸟们为什么如此的快乐?如此的开心呢?
5、联系第九自然段,生自由谈。
6、师接着说:是啊,你的意思老师明白,繁茂的大榕树给了小鸟一个舒适美丽的家,你看,生活在大榕树怀抱里的小鸟,它们没有烦恼,没有忧愁,没有敌人,没有威胁,没有争吵,只有快乐,只有自在,只有欢乐,只有幸福。
就好像生活在天堂一般。
小鸟因树而可爱,树因小鸟而充满生机,你感受到了吗?(齐读第十三自然段)是啁,树离不开鸟,鸟离不开树,所以,画眉时常引歌高唱,站在树枝上唱起了婉转动听的歌呢!看图——点击画眉图,你想想画眉会唱些什么歌呢?
7、所以,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感叹: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三、抄写句子,积累语言
把描写优美的语段抄写在作业本上,并背诵。
四、拓展练习,读写结合
“鸟的天堂”现已成为一处浏览胜地,根据课文内容和搜集到的资料,写一篇导游词。
五、布置作业
1、抄第三课生字组三词
2、《黄冈》第3课
3、背诵第七、八、九、十一、十二、十三自然段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