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民办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0.00 KB
- 文档页数:4
国内外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研究背景英语阅读教学一直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主要语言的地位的确立,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从国内外的视角,探讨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在国内,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策略:研究者关注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使用的不同策略,例如预测、推测、推理等。
他们通过教学实践和实证研究,探索有效的阅读策略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的影响。
2. 课堂教学:研究者探索如何在英语课堂上有效地进行阅读教学。
他们关注教师的角色、教学方法和教材的设计等方面,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和兴趣。
3. 跨文化阅读:随着国际交流的增加,研究者开始关注跨文化阅读的教学。
他们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阅读能力。
国外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在国外,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也有着广泛的关注和深入的探索。
以下是一些国外研究的主要方向:1. 阅读能力发展:研究者通过追踪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探索不同阶段的阅读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他们研究阅读能力的认知、语言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以及相关的教学干预方法和策略。
2. 阅读评估:研究者关注如何有效地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
他们研究和开发各种阅读评估工具和方法,以提供准确和可靠的阅读评估结果。
3. 阅读教材设计:研究者致力于开发和改进英语阅读教材。
他们关注教材的内容选择、组织结构和语言难度等方面,以提供适合不同学生群体的教材。
发展趋势未来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将面临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多方法研究:研究者将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如实证研究、纵向研究和实践研究等,以全面了解英语阅读教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技术应用: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将探索如何利用技术手段提升英语阅读教学效果。
虚拟现实、自然语言处理和在线学习等技术将被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领域。
中国与韩国外语教育政策对比研究外语政策市国家政策中至关重要的一点。
本文从纵向回顾中国与韩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异同,以此得出韩国外语教育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關键词:中国;韩国;外语教育政策一、引言随着教育的全球化和国际化发展,外语教育已经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今韩国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已经深刻认识到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迈向全球化的同时,提高国民的外语能力对国家今后的发展意义重大。
韩国政府把外语教学放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并为此制定出了一系列的外语教育政策。
因此,韩国外语教育理念、师资水平、学生英语能力有较为显著的提高。
由于中国和韩国同为亚洲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对韩国外语教育政策的研究将会对中国外语教育政策的制定有很大裨益。
二、韩国外语教育政策根据国家政治形势变化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求,韩国的外语教育政策经历了七次重大的改革。
在1954-1963年期间,在韩国建国初期,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百废待兴,在第一次教育改革中,国家提出了“掌握基本语法、会话能力”的外语教育目标。
随着韩国经济的发展和复苏,国家急需高水平技术人才,因此第二次,第三次的外语教育改革中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
随着韩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其在世界政治、经济、文化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高,因此国家急需培养高层次的语言人才,第四次和第五次外语教育改革就是以此为导向。
第六次教育改革时,韩国政府提出培养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
外语教育由语言使用中心向语言交际中心转变。
第七次教育改革的教育目标则是强调整体教育转向个体潜能的发现和个体创造力的培养。
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成为外语教育的迫切需求。
三、中国外语教育政策我国外语教育政策发展主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建国初期,由于当时跟苏联老大哥的外交关系比较好,因此学生一边倒的学习俄语。
1953年教育部下达了科系调整的决定,直接导致大部分师范院校停办了英语系。
1954年年教育部下达通知,初中不开设外语课。
《中韩两国教师教育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而教师则是教育的核心力量。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对于教育领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和韩国,作为东亚两个重要的国家,其教师教育发展情况对于整个地区的教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韩两国的教师教育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两国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中韩教师教育概况(一)中国教师教育中国的教师教育体系以师范教育为主,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中国的教师教育也在逐步完善,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
同时,中国还注重教师的在职教育和专业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和学习机会。
(二)韩国教师教育韩国的教师教育体系同样以师范教育为主,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
韩国教师教育的特点在于其严格的选拔和培养机制,以及完善的在职教育和专业发展体系。
韩国政府对教师的选拔和培养有着严格的要求,注重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
同时,韩国还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培训和学习资源,鼓励教师不断学习和进步。
三、中韩教师教育的比较分析(一)培养目标中韩两国的教师教育在培养目标上有着相似之处,都注重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
然而,在具体目标上,两国又有所不同。
中国更注重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韩国则更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理论的掌握。
(二)课程设置在课程设置方面,中韩两国的教师教育都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然而,在具体课程设置上,两国又有所不同。
中国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应用性,强调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能力。
而韩国的课程设置则更加注重理论性和研究性,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术研究机会。
(三)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中韩两国的教师教育都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实践教学、研讨教学等。
然而,在具体应用上,两国又有所不同。
中韩英语教育改革比较中韩两国同为亚洲国家,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同,但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就英语教育来说,中韩两国对于英语教育的态度基本一致,都认为提高公民英语水平有利于增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竞争力。
本文将比较中韩两国在英语教育方面的改革措施。
一、中韩两国英语教育的发展1.建国前中韩两国英语教育发展韩国英语教育的开展最早可以追溯至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年)。
当时,为了与英美等国开展外交与进行商贸,在1883年,朝鲜出现了首所旨在培养翻译人才的公立同文学馆,英语开始进入朝鲜国民的视野。
1886年,以提拔国家官员为目的的皇家英语语言学校成立,英语逐渐得到上流社会的追捧。
随后,在1893年,又成立了一所官立外国语学校,这所学校的建立是培养为实现国家现代化所需的外语人才。
然而,在被日本占领时期(1910-1945年),随着日本强行推广日语教育,韩国暂缓发展英语教育。
在日本战败和朝鲜战争结束后,随着韩国经济的复苏,韩国的英语教育重新步入正轨。
在1945年到1948年间,韩国为加强与美国军事同盟的关系,英语被确定为韩国的官方语言,同时推行了各类相关措施,为韩国的英语教育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当时,精通英语的人更有机会进入到政府部门工作,他们会享有更高的社会声誉,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韩国国民想要学好英语这门语言。
2.建国初期中韩两国英语教育发展韩国在建国初期(1954-1963年),经济力量薄弱,英语环境缺乏。
韩国政府于1954年首次制定并推行了全国统一的英语课程标准,并提出英语教育的目标是“掌握基本语法、会话能力”。
这符合当时社会经济要求,并为韩国英语课程模式奠定了基础。
我国在建国初期,由于当时的外交政策,并不重视英语教学。
1953年大部分师范院校停办了英语系。
1954年教育部要求初中不得开设外语课。
1955年,人们认识到,为了国家的科学发展,中国人要学好国际通用的英语。
浅析民办大学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论文摘要: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不仅要掌握较扎实的英语知识,而且能应用语言。
而民办大学的学生自觉性相对缺乏,大学英语教学班额大,教学时数不足,教学硬件设施相对不足,不能满足学生英语学习的需要。
在这种情形下,大学英语教学需要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
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探讨了综合教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经倡导了很多年,但是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依然是“主体”,“不厌其烦”讲授知识,传授技能,学生或听,或“置若罔闻”。
这种“以教师为主体”的模式之所以普遍存在,是有其原因的。
对于教师而言,课堂上的一切都可“按部就班”,容易操控;对于学生而言,由于长久的应试教育的熏陶,他们已经习惯了老师讲,自己听。
他们对于老师的评价常常是“课堂上讲得很仔细”,“教了我们很多的语言知识”。
笔者曾经作过试验和调查,对某个单元让学生先预习课文,在课堂上只带领学生分析篇章的构造,欣赏美妙的表达,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分析写作特色,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语言点,并对语言点进行检测。
最后对于这种教学方式作者做了调查,结果是:在预习阶段和课后语言点自己归纳阶段,不能真正完成学习任务的同学比例较大,访谈时学生表达的愿望是希望老师详细地讲解语言点,甚至有学生说教师应该深挖某些重点词的知识和用法。
如果老师不讲解语言点,就觉得没学到什么东西。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授法效果如何呢?笔者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难忘的经历,在大一新生上第一单元的课文时,笔者“深挖”过reference这个单词,告诉学生此词有“提及、涉及”之意,还有“查阅”、“推荐人、推荐信”等等之意,当时给他们举了很多例子,学生听得认真,几乎所有的人都做了笔记,表现出很满意的样子。
可是四个星期之后学生在一篇阅读文章中碰到了这个单词,在阅读文章中其意为“推荐人、证明人”之意,结合语境是很容易读懂的,可是一个中级班(笔者所在的学校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共分2个级别中级班和高级班,中级班的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几乎没有学生能回答出其意思。
基于国内外大学外语教学模式差异性研究随着我国高校大学外语改革的进程,尤其是大学外语分级教学的实施,大学外语基础外语教学正在松动,规范的统一教学正在向多元化教学发展,由基础外语教学向专门用途外语教学转移,本文以中国和美国外语教学模式差异性为例,阐明中美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差异性、优缺点,措施方法以及困难等观点,探讨构建适合中国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中美教学模式差异分析(一)中国目前教学模式特点21世纪,中国教育随着知识的发展和信息的丰富,对外语教学的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探索外语教学的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和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当前教育工作的重点。
目前国内主要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教学:“老师讲,学生听”,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国内许多高等院校应用了很多年,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知识的丰富,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内的实践应用中,存在很大不足(王文静 2012)。
并且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学生知识被动接受的这种传统方法,使得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不会发现学习,更加不会主动学习。
对于老师,课上强调的不是如何启发学生去思考,而是是课文知识的讲解和应试技巧。
(二)美国教学模式特点美国学生升学严格按照学区进行划分,并非按照中国考试模式,这样教学模式必定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区学校师资普遍较好,总体差别不大,学生素质是教师教学模式中重点加强的环节。
学生处于一种自由的学习,而不是只有成绩好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
而他们普遍采用的是交际教学法。
这种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目标语的交际能力。
采取以小组做任务的形式运用目标语进行表达,阐释,然后进行信息交焕。
(三)差异对比美国模式是对能力的绝对评估,与中国“一考定终身”的教育模式完全相反。
美国教学引申出一系列新型有代表性教学模式:支架式教学、互惠式教学、合作型教学、情景教?W等,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等一系列教育理念的变革和发展,课堂内容有主题贯穿(麻彦坤 2005)。
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评述简介本文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进行评述,旨在探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
国内研究概况国内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方法:研究者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讲授、阅读策略指导、素材选择等,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教材开发:研究者致力于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英语阅读教材,注重内容的选取和语言难度的控制。
3. 阅读策略:研究者研究了不同的阅读策略,如预测、推测、总结等,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和速度。
4. 影响因素:研究者探讨了影响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因素,如学生的研究动机、阅读惯等。
国外研究概况国外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也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1. 教学策略:国外研究者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如SQ3R阅读法、KWL法等,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果。
2. 跨学科研究:一些研究者将英语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结合,如心理学、认知科学等,以探索更深层次的阅读理解机制。
3. 科技应用:国外研究者借助科技手段,如电子阅读器、在线阅读平台等,提供更多个性化和互动式的英语阅读教学方式。
4. 跨文化比较:一些研究者通过跨文化比较研究,探索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阅读教学差异和共性。
研究趋势目前,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正向以下几个方向发展:1. 个性化教学:研究者越来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探索个性化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2. 科技融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研究者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科技与英语阅读教学的结合上,以提供更灵活、高效的教学方式。
3. 跨学科研究:研究者将进一步拓展研究范围,与其他学科进行跨界合作,以发现更多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新理论和方法。
结论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在国内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未来的研究应注重个性化教学、科技融合和跨学科研究,以推动英语阅读教学的发展和改进。
---(Word count: 196)。
韩语公选课论文中韩文化对比论文标题:中韩英语教育之对比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专业:英语师范年级:大一姓名:郑悦芬学号:20130201046完成时间:2014年6月13日中韩英语教育之对比郑悦芬(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英语师范专业20130201046)摘要:根据相关文献资料,对中韩两国在英语教育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中韩两国在英语教育上存在的差异以及中国英语教育可改进之处。
关键词:教育政策教育内容课程教育方式同处东亚地区的中韩两国在社会文化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教育思想同以儒教起源,教育形式有着相同或类似的观点和做法,英语教育起步时间相近,两国的英语教育有一定的可比性。
同时,两国的英语教育受制于本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又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域特点,故又存在着不同之处。
分析有关文献资料,对中韩两国的英语教育的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有助于加强相互了解和借鉴,促进我国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一、英语教育政策比较在中国,普遍认为:“为满足改革开放的需要,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学生智力水平以及提高教育质量水平,熟练掌握一门外语是至关重要的。
”中国教育部在2001年将英语学习从中学提前至小学三年级,中国主要大城市的学校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从小学一年级教授英语。
根据相关资料,中小学的英语教学授课时间有了显著提高。
举例来说,上海学校的授课时间从1998年到2011年增加了超过80%。
同时在2001年,中国教育部表示在之后三年中5-10%的本科课程将会采用英语授课,而之后的最低目标为20%。
而另一方面,韩国政府极其重视教育发展,自二战后不断进行教育改革,在英语教育的发展上稍先于中国,1997年开始便在小学三年级教授英语。
如今,随着中国的英语热逐渐上升到全民模式,英语在课程设置中逐渐成为重中之重,上层建筑者也开始担心英语的过度发展会影响到本民族语言的传承和发展,因此近日,全国各省份也已相继出台英语高考改革措施,2017年将正式实施,改革主体方向是将英语高考改为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而这一改革也势必给中国高温几十年的英语热降温。
国内外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简介本文旨在探讨国内外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比国内外研究的不同特点,以及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可以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国内视角在国内,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教材内容研究:国内学者通过分析教材内容,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 教学模式研究:国内研究者关注不同的教学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影响,例如探究式教学、合作研究等。
3. 考试评估研究:国内学者研究英语阅读考试的评估方法和标准,以提供更有效的评估工具。
国外视角国外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也有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1. 语言得理论:国外学者借鉴语言得理论,探索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认知和语言得过程,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技术支持研究:国外研究者关注利用技术手段(如电子书、在线资源等)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研究相关的教学策略和工具。
3. 跨学科研究:国外学者倾向于将英语阅读教学与其他学科(如心理学、教育学等)进行跨学科研究,以获得更全面的视角。
国内外研究的优势和不足国内外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各有其优势和不足:- 国内研究更贴近国内教学实际,能够更好地解决具体问题。
- 国外研究更注重理论探索和创新,能够提供更多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然而,国内研究在理论深度和方法创新上相对较弱,国外研究在解决具体问题上可能缺乏针对性。
因此,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借鉴国内外研究的优点,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和改进。
结论国内外视角下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都有其独特的贡献和限制。
通过综合利用两者的优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提供更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同时,我们也应该鼓励更多的研究,探索更多的创学模式和评估方法,以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收稿日期:2014-12-10基金项目:湖南省教科规划课题(XJK12YYB036);湖南师范大学青年社科基金课题(12XQN13)作者简介:曾达之(1984-),女,湖南长沙人,讲师,博士研究生㊂研究方向:英语教育㊂中韩两国大学英语教育比较曾达之(湖南师范大学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长沙 410081)摘 要:从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㊁教学手段与教学环境㊁教学对象㊁教师队伍等几个方面对中韩两国大学英语教育现状进行比较,总结各自的经验和不足之处,通过比较有利于从中获得启示㊂关键词:中韩两国;大学英语教育;国际视野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3969/j.issn.1672-8173.2015.01.019 中国与韩国都是非英语国家,有着相似的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英语教育的对象都是英语不是母语的学生,这些一致之处决定了这两个国家的大学英语教育具有相通的地方㊂但是两个国家学生的母语不同,国情不同,教育理念与技术手段存在差异,带来这两个国家的大学英语教育具有不同之处㊂相比之下,韩国比中国更早接受西方文化与技术的熏陶,受西方影响更深㊂对两个国家的大学英语教育进行比较研究,总结各自的先进经验和不足之处,一方面有利于我们吸取韩国的先进经验,为大学英语教学提供可供参考的范式;另一方面有利于把我国的先进经验介绍到国外㊂2003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2009年至2010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全国高校中对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调查㊂参加调查的院校为530所,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㊂王守仁㊁王海啸的‘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1]一文报告了这次调查的主要结果①㊂本文以该调查报告(以下简称‘现状调查“)中提供的信息为事实依据,结合我们对韩国大学英语教育的了解,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韩两国大学英语教育现状进行比较㊂ 一㊁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比较 ‘现状调查“显示,我国在教学内容方面,针对过去大学英语教学以阅读理解为主而学生听说能力较弱这一状况,加强了听说的内容㊂本次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大部分学校在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实行分课型教学,课型模式有如下几类(括号中是该课型在所调查的438所实行分课型教学的学校中所占比例): 读写(译)+(视)听说”(107所,占24.4%)㊁ 读写(译)+(视)听+口语”(30所,占6.8%)㊁ 读写(译)+(视)听说+自主学习”(192所,占43.8%)㊁ 读写(译)+(视)听+口语+自主学习”(108所,占24.7%)㊂这些课型确保了听说能力的训练,大学生的听说能力有了明显提高㊂在课程设置上,除上述必修课外,有157所学校有规定的大学英语选修课学分,占调研学校总数的29.6%㊂而80%以上的非211工程学校则没有开设或只开设了4门及以下的选修课㊂韩国的大学英语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交流能力㊂韩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分为教养英语和实用英语㊂前者是大学生必须要具备的教养,以大学英语教育中所必需的阅读能力的养成为目标,主要是通过阅读描述英美文化的文章以及文学作品等进行阅读练习㊂后者实用英语则是以交流为中心的语言教育,主要是以听和说等语言技能的习得为主[2]㊂以上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韩国大学英语教育中为主的教学方式㊂可见韩国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㊁交流能力远远早于我国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大部分高校大学英语课程都包括㊃48㊃2015年2月第36卷第1期 湘南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gnan University Feb.,2015Vol.36No.1听力㊁阅读㊁会话㊁写作四门课程,重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㊂韩国大学英语除开设上述必修科目外,还开设有各具特色的选修科目,紧跟时代潮流,如网络英语㊁电影英语㊁女性和英语等等,还可以选择高级英语㊁英语作文㊁英语新闻㊁英语文化㊁商务英语等选修课,以及针对个人不足点所设置的发音㊁语法㊁作文等选修课程,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要㊂ 二㊁教学手段与教学环境比较 我国教育部公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倡大学英语教学采用课堂面授和计算机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3]㊂此次调查数据表明,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比较普及,所有班级采用 课堂面授+网络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学校为29.6%,部分班级采用该教学模式的学校为33.5%,没有班级采用的学校为36.9%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施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需要一定数量的网络机房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㊂在所调查的学校中,427所学校中有227所建有大学英语教学专用网络机房,占53.2%㊂401所学校中有239所为学生提供免费上机时间,占59.6%㊂学生平均每周上机时间为2.6小时㊂调查结果表明,拥有专用网络机房的高校占总数一半以上,这有利于实施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的英语教学新模式,但学生上网的机会与时间有限㊂韩国对网络以及多媒体设施的利用也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㊂韩国的网络以及多媒体设施十分发达㊂2011年1月23日,美国‘财富“杂志援引网络流量公司Akamai的调查结果报道,韩国网速在全球最快㊂韩国以14Mbps位居榜首,比全球平均网速1.9Mbps快了七倍多㊂2011年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了‘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㊂据该报告,截止2010年12月底,中国互联网平均连接速度仅为100.9KB/s(0.81Mbps),远低于全球平均连接速度230.4KB/s(1.9Mbps)[4]㊂作为先进的教学手段,韩国的网络以及多媒体很早就用于大学英语教学,甚至还有专门为了学生使用各种网络及多媒体设施而建造的语言学院,其中的多媒体设施可以让学生自由使用于英语学习㊂高丽大学在1995年设立国际语言学院,学生们的作业㊁课题㊁授课㊁补充课程以及考试日程等都会通过网络传达到个人,这些均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㊂但韩国部分学校多媒体设施不足,授课方式仍然以教师解说为主㊂ 三㊁教学对象比较 语言教学的规律表明,语言的习得需要大量的操练,教学对象少的小班授课使这点成为可能㊂但目前我国高校大量扩招,教学规模不断扩大,而大学英语教师的数量并没有相应增加,很难做到分小班授课㊂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人数比约为1:130,大学英语课堂大多采用大班教学的形式,教学质量难以保证[5]㊂针对这种状况,有研究指出,利用网络自主学习的手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的弊端[6]㊂从2000年以来,韩国大部分学校的大学英语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授课效果,一般都是按学生专业与水准分小班授课,将每班限制在20-30人之内[7]㊂我们抽样了解了近两年韩国4所大学的大学英语班级学生人数:首尔大学㊁釜山大学都是每班20名学生,高丽大学㊁全南大学都是每班30名学生㊂学生人数少,每个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有机会轮流反复操练,学生参与机会多,有利于促进课堂气氛积极活跃,更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㊂ 四㊁教师队伍比较 ‘现状调查“提供了我国大学英语教师队伍情况㊂在提供大学英语教师职称情况数据的467所学校中,教师总数为21050名,每校平均46.4名;女教师总数为16893名,占总数的80.1%㊂教师职称情况如下:教授总数702人,每校平均1.5人,占3.3%;副教授总数4761人,每校平均10.19人,占22.6%;讲师及以下教师总数15587人,每校平均33.38人,占74.1%㊂在提供大学英语教师学历情况数据的457所学校中,教师总数为21065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1.5%,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人数占60.1%㊂这些数据说明我国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性别㊁职称㊁学历结构不平衡,这些因素不利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影响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㊂韩国的大学英语教育由外籍教师(原语民教师)和本国教师担任,有的学校外籍教师大大多于本国教师㊂如高丽大学近几年大学英语教师中外籍教师38人,本国教师仅5人㊂大学英语教学中聘请外教授课,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地道的英语,学生在课堂上只能用英语与老师进行交流,给学生创造了很多直接用英语交流的机会㊂如此长期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㊃58㊃曾达之:中韩两国大学英语教育比较生的听说能力㊂外教的教学手段新颖多样,比如经常采用分组教学㊁辩论会㊁专题讨论等,这种课堂活动的设计,都是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动欲望,对大学英语教学有一定的促进作用㊂但聘请外教也存在外籍教师受聘时间短,流动性较大等问题㊂ 五㊁启示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的颁布,掀起了新一轮的教育改革热潮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瞄准世界教育改革发展前沿,以广阔的胸怀和视野,积极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坚持立足国情,为我所用㊂在这种背景下对中韩两国大学英语教育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从中获得启示㊂一是中韩两国的大学英语教育在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上,均在以往重视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加强了听说能力的培养;但在选修课程的开设上,韩国的门类较丰富,中国还有待针对学生的需要全面开设选修课㊂二是中韩两国大学英语教育在教学手段与教学环境方面,网络以及多媒体设施都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但韩国的网络以及多媒体设施相对发达,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便利㊂三是中韩两国大学英语教育在教学对象上,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对象多,分大班授课,韩国分小班授课,这是由两国的国情决定的㊂中国加大网络多媒体的建设与利用是解决大学英语大班上课弊端的策略之一,同时,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我国高校也应逐步由大班上课向小班上课过渡㊂四是中韩两国大学英语教育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要相互取长补短,以解决两国大学英语教育在师资上存在的问题㊂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如能像韩国一样引进一定比例的外籍教师,将有助于提高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育的教学质量,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需求㊂注:①这次调查主要内容涉及:(1)课程地位㊁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2)课程设置;(3)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4)多媒体教学课件㊁网络资源库的使用与开发;(5)教学评估及其反拨作用;(6)教师队伍;(7)教学条件与环境㊂本文比较时把(1)(2)项合并,(3)(4)(7)项合并,第5项没做比较,增加 教学对象”一项㊂参考文献:[1]王守仁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5):4-11.[2]朴云哲.通篇翻译的教学方式与教养英语教学大纲[J].(韩国)通篇翻译教育研究,2010,8(1):45-49.[3]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5.[4]中国网民规模达4.57亿网速低于全球平均水平[EB/ OL].2011-01-1908:53中国新闻网.[5]姜向军.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与应对策略[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105-106.[6]赵昊楠,修芸.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解决大学英语大班授课的弊端问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9,(12):196 -197.[7]郑德教.教养英语中的层次差别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韩国)教养教育研究,2010,4(1):8-11.The Comparison of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Zeng Dazhi(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Unit of Hunan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410081,China)Abstract:The paper compares the 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 from several aspects as: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the setting of curriculum,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the teaching target,the teachers and so on.And it also sums the experiences and disadvantages of each other,then gets the enlightenment from the comparison.Key words:Chinese and Korea,college English education,international view㊃68㊃湘南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月(第36卷)第1期。
中韩高中英语教材的比较研究摘要] 本论文通过中韩两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比较,总结出对中国高中英语教材的启示。
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韩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目标是培养基本的与人交流的能力,准确地接受外国文化,发展本国文化,并能向外国介绍本国文化的能力。
我国教材结构是热身、读前、阅读、理解、语言学习、语言运用、小结、学习建议,而韩国教材结构特点是目标、主题/交流的作用、课前、开始上课、关注听力、关注口语、拓展讨论、跳入现实生活、故事的塑造者、合作、观察文化、回顾、展示所学到的知识。
[关键词] 中韩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教材结构韩国和中国同属汉文化体系,在教育思想、教育目的和教育模式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
中韩两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的比较研究,可以找出各自的优势与差距,使我们的高中英语教材更加合理、完善。
一、中韩高中英语教材的比较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一般由8个部分构成,即热身(Warming Up)、读前(Pre-reading)、阅读(Reading)、理解(Comprehending)、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小结(Summing Up)、学习建议(Learning Tip)。
韩国高中英语教材一般由13个部分构成,即1.目标(Goal);2.主题/交流的作用(Topic/Communicative Functions);3. 课前(Before You Start);4. 开始上课(Getting Started);5. 关注听力(Focus on Listening);6. 关注口语(Focus on Speaking);7. 拓展讨论(Expanding Your Talk);8. 跳入现实生活(Jump into Real Life);9. 故事的塑造者(Story Builder);10. 合作(Work Together);11. 观察文化(Exploring Culture);12. 回顾(Looking Back);13.展示所学到的知识(Show What You Know)。
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评述国内研究概述在国内,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策略教学:研究者探索了不同的阅读策略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他们发现,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预测、推断、概括等策略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 词汇教学:许多研究关注如何教授学生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读的英语文本。
3. 语篇理解:这方面的研究探讨了学生如何理解并解读连贯的英语语篇。
研究者研究了语篇结构、主题句、上下文等因素对学生阅读理解的影响。
4. 阅读能力评估:一些研究关注如何准确地评估学生的阅读能力,以便教师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国外研究概述国外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也涉及了多个方面:1. 跨文化阅读:研究者关注不同文化背景下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策略使用。
他们发现,跨文化因素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2. 多媒体阅读:随着技术的进步,研究者开始探索利用多媒体资源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他们研究了不同类型的多媒体教材对学生阅读理解的效果。
3. 阅读教学策略比较:研究者对比了不同的阅读教学策略,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以帮助教师选择合适的策略。
4. 阅读理解困难因素:一些研究聚焦于阅读理解过程中的困难因素,如词汇障碍、语法障碍和修辞障碍等,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阅读困难并提供针对性的教学。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英语阅读教学研究涉及了多个方面,包括阅读策略教学、词汇教学、语篇理解以及跨文化阅读等。
这些研究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帮助他们设计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
民办高校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民办高校作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教育力量,日益发展壮大,作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基础人才。
本文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对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研究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125-02一、引言21世纪是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我国同世界各国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不断扩大,英语这一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英语阅读能力便毫无疑问的成为当今人才走出国门、了解世界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能力。
随着国内外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大量的科技文献需要我们去查阅、研究和翻译。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较高的英语阅读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的阅读外文资料,搜集尽可能多文献信息、为我们做研究打下坚实的材料基础。
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二的科技文献是用英语书写的,因此,提高大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当今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民办高校大学生英语阅读的现状及问题作为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其本身所拥有的一些特点是公办高校学生不具备的,所以作者就民办高校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展开了深入的调研。
根据民办高校在我国的独特发展模式,对比国外民办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总结出我国民办高校学生具备以下特点:1.录取批次低,自卑感强在我国的招生录取体制中,民办高校在本专科层次录取中都是被安排在最后一个批次,这在无形之中就给考生留下一个民办高校没有公办高校好的整体印象。
这种状况从而导致民办高校的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或多或少的自卑感,不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2.英语无用论较为普遍民办高校大都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为主,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忽视英语学习,只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
中韩民办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比较研究
[摘要]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是外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理念与效果直接关系到是否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交际型人才。
本文通过对比中韩民办高校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为我国民办高校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民办高校阅读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1-0250-01
阅读是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发展技能,提高听、说、写、译能力的基础,是英语“输入”和“输出”的关键,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外语能力的高低。
因此,英语阅读是高校最重要的课程之一。
应用语言学家corder(1973)说过:“有效的语言教学不应违背自然过程,而应适应自然过程;不应阻碍学习,而应有助于学习并促进学习;不能让学生去适应教师和教材,而应让教师和教材去适应学生。
”然而,我国大部分民办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还不能满足这一目标,课堂教学主要还是采用结构法,以老师为中心,以学习、操练语言形式为重点。
因此,研究民办高校英语阅读教学法和改革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民办高校的重要课题
之一。
一、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现存问题
首先,“一言谈”教学模式,即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是配角,
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钳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并让其对教师的讲解形成依赖,使得学生的阅读能力停滞不前。
其次,“翻译全文、分析语法”的教学模式破坏了文章的整体性,经过教师的翻译和分析,文章可能被“分解”得支离破碎,失去了阅读的本来意义,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为此,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章,让学生在阅读课中能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成为课堂的真正中心。
二、中韩民办高等教育中大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对比
为加快国际化发展水平,韩国政府自2006年起,在英语课程设置、教学体系、师资建设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我国由于外语素质普遍偏低,广大学生又缺乏良好的学习外语的大环境,所以,“课堂教学是外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我国与韩国在教学环境、教学模式等诸多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对比英语阅读教学课堂
在韩国建国大学的英语阅读课堂上,学生是中心、是课堂的主角。
学生在实际运用阅读策略中学习和掌握阅读技能;通过增加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接触来增加他们的语言输入频率,进而提高他们使用语言的能力。
例如,根据阅读材料,拟定题目,安排讲课步骤,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最后总结等等,这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而在我国的课堂上,大多还是以教师自身为中
心的授课模式。
在授课时,只强调教师对学生的信息输入,而不注重学生的接受情况,这与学生主观能动地挖掘、整理信息相比,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为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给学生创造优良的语言学习环境,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必要的。
(二)对比英语阅读课堂的教学手段
现代化教学,尤其是多媒体的广泛运用是快速输入信息的加速器。
韩国建国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上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
教师已不再是仅仅使用录音机、投影仪和vcd,他们还在课堂上用电脑向学生展示讲稿,并根据需要插入图像、有声资料或影视节选,这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学生还有机会做讲座(presentation),他们在对信息进行搜寻、处理、分析和构建的过程中成为了学习的主角,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阅读水平和学习的积极性。
由于条件限制,目前我国民办高校在英语教学中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程度、应用范围和使用频率都还处在较低的水平,这大大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因此,多媒体的广泛应用是提高我国民办高校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及英语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另
一重要因素。
(三)对比英语阅读练习
在韩国建国大学,老师在讲解课文前,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完成下述练习。
1.只读标题,由标题预测有可能会在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
2.快速略读全文,找出关键词,并写出课文主题。
3.再读课文并回答问题:作者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4.将文章分节,并概括出每节的涵义。
这样的练习能够引导学生从表层理解过渡到深层理解。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在练习的指引下,通过猜测、推断、略读等阅读技能来构建文章意义。
因此,这样的练习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策略,还能引导他们准确、深入、全面地理解文章。
我国传统的阅读教学只注重语言知识的掌握,学生只是被动地吸收文本信息。
而现代阅读理论告诉我们,阅读过程是一个能动的、积极的思维过程。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充分挖掘阅读教学的潜能。
三、结束语
英国语言学家littlewood(1981)提出:“交际能力体现在四个方面,即具有自然而灵活地传递信息的语言能力;能识别语言的形式和这些形式所能表达的交际功能;具备在各种具体场合有效地进行交际的技巧和策略;能意识到语言的社会交往涵义。
”为达到这一目标,使我国英语教学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我国民办高校应在基础英语教学方面继续进行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193.。